教学知识结构图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知识结构一、教学内容1.除法的初步理解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结合上面内容实行。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保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编排特点1.增强除法概念的教学。

(1)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原通用教材只安排一个例题,教学“平均分”含义。

实验教材将“平均分”列为一小节,安排3个例题,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充分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为教学除法建立良好的认知基础。

(2)更加注重概念的本质特征。

除法不再从两种分法实行教学,而是建立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

两种分法安排在“平均分”中,作为分东西的不同分法。

2.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展示了学生生活经验中不同的分法。

利用学过的连加、连减和乘法的基础,表现了学生自主探讨的不同求商方法。

3.解决问题结合相对应的内容实行。

“解决问题”的内容,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编排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再编排用乘、除法两步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四、具体内容(一)除法的初步理解(分两个层次)。

(1)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在建立“平均分”概念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

1.平均分主题图(1)表现了二(1)班学生分春游食品的情境,其中包含了四个“每份同样多”的例子:矿泉水每份2瓶,面包每份2个,橘子每份3个,糖每份6块。

使学生知道分东西每份分得同样多在生活中到处存有,为引入“平均分”做准备。

(2)学生会列除法算式后,能够回过头来让学生用除法算一算主题图的每份东西的数量。

充分利用主题图。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结构图学习目标: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型:新授教学重难点: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教具:图片、词语卡片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6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

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课文中的2-13段是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描写灰雀的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高一物理电学知识点结构图

高一物理电学知识点结构图

高一物理电学知识点结构图清华大学物理系教学课件高一物理电学知识点结构图第一章电荷与电场1. 电荷的产生与性质1.1 电荷的基本性质1.2 电荷的守恒定律1.3 电荷的离散性2. 电场的产生与性质2.1 电场的定义与特性2.2 电场的叠加原理2.3 电场强度与电场线3. 电场能与电势3.1 电场能的概念与计算3.2 电势的概念与计算3.3 电势差与电势能4.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4.1 电荷在电场中受力4.2 电荷在电场中的加速度 4.3 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第二章电流与电阻1. 电流的产生与性质1.1 电流的定义与计算1.2 电流的方向与测量1.3 电流的守恒定律2. 电阻与电阻器2.1 电阻的概念与计算2.2 电阻的材料与特性2.3 电阻器的分类与应用3. 欧姆定律与电功率3.1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与应用3.2 电功率的定义与计算3.3 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4.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4.1 串联电路的特性与计算4.2 并联电路的特性与计算4.3 混联电路的特性与计算第三章磁场与电磁感应1. 磁场的产生与性质1.1 磁场的基本性质1.2 磁场的力线与磁感线1.3 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2. 定义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2.1 磁场强度的定义与计算2.2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与计算2.3 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3. 定义感生电动势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1 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3.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与应用3.3 电磁感应与磁通量的关系4. 定义电感与互感4.1 电感的概念与计算4.2 互感的概念与计算4.3 电感与互感的应用与特性第四章电磁波1. 定义电磁波与光的特性1.1 电磁波的基本概念1.2 光的传播性质与特征1.3 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2. 定义光的色散与偏振2.1 光的色散现象与应用2.2 光的偏振与偏振光的特性2.3 偏振的产生与分析3. 定义光的反射与折射3.1 光的反射规律与应用3.2 光的折射规律与应用3.3 光的全反射与光纤通信第五章电学量的计算与实验1. 电学量的计算公式1.1 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公式 1.2 电功、电场能、电势能的计算公式1.3 磁通量、电磁感应、互感的计算公式2. 电学量的实验测量2.1 电流计的使用与读数2.2 电压表的使用与读数2.3 电阻仪的使用与读数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3.1 实验数据的整理与筛选3.2 实验结果的统计与绘图3.3 实验误差的评定与减小以上为高一物理电学知识点的结构图,详细介绍了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和涵盖的知识要点。

考研教育学知识点框架图

考研教育学知识点框架图

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学研究任务教育学的萌芽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定义的类型教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教育的结构 教育的功能 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古代教育的特征近代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特征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论劳动力市场理论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科技功能教育的人口功能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 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 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教育学综合结构图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学教育学产生与发展教育学原理(10章)约100分中国教育史(12章)外国教育史(11章)教育学原理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结构与功能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教育的发展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教育学概述教育心理学(9章)约40分教育研究方法(9章)约30分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教育与社会发展单项选择题 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 30分,共75分试卷结构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观点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教育目的的概念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培养目标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学制的概念与要素学制确立的依据各级学校系统各类学校系统现代教育制度改革课程的概念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泰勒原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课程目标课程的范围与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的概念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教学理论概述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概述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教育学原理教学教学概述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原则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课程课程与课程理论课程类型课程改革课程编制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片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学业成就评价教学评价的改革德育概念德育任务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德育过程的要素德育过程的规律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直接的道德教学间接的道德教育道德认识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集体教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与类别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学生及学生观学生群体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学生师生关系德育概述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模式 德育教师与学生教师教育学原理教学教学组织原则教学评价及其改革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知行统一;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育影响的连续性教育的起源学校的起源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齐国的稷下学宫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墨家的教育思想道家的教育思想法家的教育思想《大学》《中庸》《学记》《乐记》《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论学习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论尊师重道韩愈的教育思想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魏晋南北朝官学变革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科举制度的建立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儒学独尊与 读经做官教 育模式的初 步形成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察举制度荀况的教育思想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孟轲的教育思想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学校萌芽的传说西周的教育制度 “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教育史——古代教育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苏湖教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私塾的发展与种类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论“大学”和“小学”教育“朱子读书法”“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书院的发展私塾与蒙学教材朱熹的教育思想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教育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颜元的教育思想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派遣留欧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创办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论学制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学制颁布课程标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七项标准学制体系与特点近代教育的起步洋务学堂的兴办留学教育的起步“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劝学篇》教会学校在中国的兴办中国近代教育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维新派的教育实践“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康有为的教育思想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严复的教育思想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清末的留学教育近代教育体制改革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1922年“新学制”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中学毕业会考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抗大”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论教育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生活教育”理论体系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现代教育 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育才学校中国教育史——现代教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干部教育普通教育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群众教育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教育制度改革学校教育发展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古巴比伦的学校古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古代埃及的学校古代埃及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教学内容丰富阶级性、等级性机构繁多教育方法简单,体罚盛行教师地位高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智者派的教育活动智者派的教育贡献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苏格拉底方法灵魂论与教育教育作用论古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古罗马共和后期的教育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基督教的教育思想宫廷学校骑士教育教育概况教育的特点及影响教育概况教育的特点及影响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拜占庭的教育阿拉伯的教育外国教育史——古代教育西欧中世纪教育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基督教教育古罗马的教育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古罗马的教育思想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古希腊教育古风时代的教育古典时代的教育古希腊化时期的教育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古代印度的教育古代埃及的教育古巴比伦的教育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耶稣会的学校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教育概况教育思想:洛克、斯宾塞论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爱尔维修、狄德罗、拉夏洛泰论教育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第斯多惠论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乌申斯基论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贺拉斯·曼论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福泽谕吉论教育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育原则论道德教育教育管理思想教育贡献及意义自然教育理论及其意义公民教育理论教育贡献及意义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教育要素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论教育的基本原理幼儿园教育理论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外国教育史——近代教育西欧近代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美国近代教育日本近代教育卢梭的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新教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天主教教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英国近代教育法国近代教育德国近代教育俄国近代教育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进步教育运动始末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历史意义《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费舍教育法》《哈多报告》《斯宾斯报告》《1944年教育法》“罗宾斯原则”《雷沃休姆报告》《1988年教育改革法》《费里教育法》统一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中学课程的改革《阿斯蒂埃法》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教育改革法》《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哈比改革》)《课程宪章》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高等学校总纲法》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初级学院运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国防教育法》和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生计教育、“返回基础”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成效;《统一劳动学校规程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1958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的教育改革、1977年以后的教育改革。

六上unit3知识结构图

六上unit3知识结构图

整体呈现 Main scene
分散呈现
分散呈现
Part B
选学部分 Part C
Part A
Part
主情景图
5 故事线索
Unit
教材分析
Let’s learn Let’s read group work Let’s try Let’s talk Group work Pronunciation
Let’s play
六年级上册
Unit3知识结构图
语 听说 言 读写 技 能
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 文化意识
文化知识文化理解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 能力
新课标二级目标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 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 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 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 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 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 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 国文化、习俗。
newspaper
Part B
I’m going to buy an English book in the bookstore.
When are you going? This afternoon.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三会句子
post card
四会词
magazine
六 上 年 册 级
教材体例安排
呈现本单元主
要的教学内容 Let’s learn /Let’s do / Task time /Pronunciation Let’s play / Let’s talk / Let’s check / Let’s sing/ Let’s chant / Group work / Good toknow /story time Read and write

七年级英语Unit3知识结构图

七年级英语Unit3知识结构图

1.展示图片:
找学生做2的六个手势,让学生讨论其意思,并用 英语表达出来. 2. 让学生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掌握victory,理 解puzzled。完成2。 3. 让几位学生模仿2中的手势语,其他同学说英文意 思。理解生词puzzled。 4. 再读1a找出用现在进行时表示一般将来时的句子并 归纳其用法。
2.重点句型 1. I'm flying to Disneyland tomorrow. 2. I can't believe that I'm flying to Disneyland. 3. My uncle is meeting us tomorrow. 4. I hope I won't have much difficulty communicating. 5. Whenever you need help, send me an e-mail or call me. 6. When are you leaving for Disneyland? 7. I'm leaving this afternoon.
二、 总结现在完成时表示将来时的用法。以学生
练为主,老师纠错。完成能力目标。
构 成
am/is/are + v.ing
含 义
例 句
备 注
表现在这个时间 We are having an 里“正在”发生 English class. 的动作。 暂时性动作的动 I am going. 词,表进行时。 We are leaving Beijing for home. 常用动词:come、 go、arrive、leave、 start、fly、die.
1.教法: • 导学结合练评促能教学法 • 任务型教学法 • 情景教学法 • 启发式教学法 2.学法: •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复习) • 合作学习法(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 • 探究学习法(学生积极思考、深层探究)

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高中语文考试知识结构图:字音拼写拼音字词字词书写成语基础知识词语俗语语法——辨析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文体知识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现代文阅读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思想的概括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文学语言、表达技巧以及形象鉴赏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解释和辨析文言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文言文中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句式、内容的理解(翻译)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及意境、形象的鉴赏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的默写句式仿写语句衔接综合性探究与学习语言简明表达句式变换语言表达连贯压缩语段材料作文作文漫画作文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高中语文教学知识框架图:一、新课改后教学理念和思想1、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出三大语文能力:(1)应用能力(2)审美能力(3)探究能力(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关注人的发展。

二、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1、阅读鉴赏(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2、表达交流(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3、梳理探究(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积淀)4、名著导读(扩大视野,丰富阅读经历)三、模块化结构体系(一)阅读鉴赏(二)表达交流——写作(二)表达交流——口语交际(三)梳理探究(四)名著导读四、新课改教学四大根本(一)强化文体意识1、阅读——文学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实用类(新闻传记人物访谈报告文学)2、作文——正确运用各类文体进行写作,要求人文性和学科性(写作基本要求和关注人本)(二)建立人本意识——关注人的发展(三)坚持阅读和写作(四)开阔视野、积淀文化、提高素质——文史哲、古今中外五、文体教学体系(一)诗词现代诗歌文体意识文学常识1、诗歌朗读背诵理解内容和体悟情感品鉴赏析语言、技法、形象古代诗词知识迁移(归类整理)2、诗歌课程教学现代诗歌:第1册一单元(毛泽东戴望舒徐志摩艾青)古典诗词:第2册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骚孔古诗三首)第3册二单元(盛唐气象-唐末余音李杜白李商隐)第4册二单元(宋词柳苏辛李清照)第5册二单元(古代韵文陶渊明王勃庄子李密)3、古典诗词教学先秦—南北朝氓——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婚变曲采薇——西周时代的边塞诗离骚——爱国主义诗篇的源头孔雀东南飞(并序)——坚贞爱情的悲喜剧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白马篇——曹植:蓬莱文章建安骨盛唐气象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和方向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和方向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和方向知识结构图教材分析: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感,他们对位置与方向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断地提高。

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十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一个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以及会用量角器测量角。

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基础,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有较大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方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

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认识事物。

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和发现确定位置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课时安排:1.位置与方向㈠1 课时2.位置与方向㈡1 课时3.练习五 1 课时。

《分数除法》单元知识结构图

《分数除法》单元知识结构图

《分数除法》单元知识结构图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知识树
解说材料
一、本单元重难点
重点:探索分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总题
难点:1、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
2、探索分数除法隐含的规律。

二、易混点
1、分数除法计算容易与分数乘法计算混淆(注意引导学生:除以一个数要乘这个数的倒数)
2、分数除法应用容易与分数乘法的应用混淆(注意提示学生:注意找准单位“1”的量是书知还是未知)
三、教材地位:
本单元是在分数乘法、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对本册后面“比的认识”“分数混合运算”等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探索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感受分数除法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用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总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总题的能力。

3、能应用分数乘除法等知识去探索发现一些分数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教学处理策略
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加大巩固练习力度进行教学。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语文趣谈 看故事 圣人也是 “虫”
生之机趣
了解和学习写和想象的有关昆虫。 动物的习作。 注意口语交际中的 细致描述与书面细 描的不同,在课堂 发言中运用。
教 学 目 标
《日历》和《每 天诞生一次》构 思的巧妙、角度 的新颖。
理解掌握每篇文 章的主要写法。 把握每篇文章核 心内容。
结合课后“阅 读练习· 探究” 进行阅读练习。
课文
掌握散文、科学 小品、寓言的相 关文体知识。
基础知识
识记每篇文章 作者的名、时、 识记每篇文 地、评、作。 章课下注解
表达· 交流综 合实践
中字词
第 二 单 元 考 点
选择自己熟悉的 昆虫或小动物,写 一篇600字的作文。
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
景泰四中
侯海涛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内容说明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策略 本单元的链接考点
猫的天堂

蜘蛛
日历 主读课文
》 辛劳的蚂蚁
课文
“表达· 交流” 连一连汉字与 综合实践 阿拉伯数字 细致之美
八年级上 第二单元
了解和学习 各作品中有 特点的细致 描写、描写 中生动传神 的想象。写 一篇包含一 定的细致描 写和想象的 有关昆虫。 动物的习作。
品读重点词语、 句子、段落体 会蕴含其中的 情感、哲理。
联系生活实际及 自身经历,感悟 主题。
结合背景,熟读 课文,把我课文 内容。
教 学 策 略
学习细致的观察 小动物或昆虫, 发挥联想、想象, 描写它们的“情 态”“言 语”“思想”等。
两篇小 品文表 达方式、 文字特 点的区 别。
多篇作品的幽 默手法,大词 小用、自我贬 低等。

课程知识结构图

课程知识结构图

教材分析:《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

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

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本课时要求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学会“ ”“乙”两种笔画,认识“口、禾、雨、月”四个偏旁。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知道一年四季的特征,除了知道课文中所写的每个季节的事物,还可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每个季节还有哪些代表性的事物,让学生认识四季,感受四季的美好,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1、主动探究从入学开始学习过程除了被动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认识活动。

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探究学习。

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二课,我们就重视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主动学习,自己回家寻找四季的特点,并制成图片。

,如:春天,燕子飞回来了;冰雪融化了,青蛙冬眠后蹦了出来;荷花开了;农民伯伯丰收了;下雪了,大家又开始玩雪橇了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有能力收集而且又乐于收集的。

2、初步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结合本课特点,可以教给学生初步的学习方法,如:读课文――说春天――演春天。

这一学习方法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就可以作好铺垫,层层搭梯,让孩子初步感悟到,其实有的知识,只要我们认真思考,自己也可以学会的。

从而保护学生以后的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事实证明,在学习第二段的时候,小朋友们顺利地完成了自学任务: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兴趣盎然地讲述自己夏天喜欢做的事,流利地回答了课文相关问题。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学用字词句
练习
读读背背
口语交际
正确使用 几个常用
量词
指导学生
看图讲故





教给学生听读 课文的方法, 练习指读课文
指导学生用普通 话有感情的朗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背诵课文
学会生 字19个, 理解词 语的意

教学重 点
教 学 重 难 点
保持正确的写 字姿势
有节奏地朗 读诗歌
教学 难点
学会正确使 用几个常用
量词
游戏巩 固识字
用听、读、指、
认的方法独立识 字
教 学


采用拍手歌、 表演朗读诗 歌
以鼓励为主, 激发学习兴趣
会写29个 按笔顺写字 字
读 出 感 情
朗读小诗
认识26个



背诵小诗
男女比赛
小组背
写正确、美观
按笔顺规范书写
写好铅笔 字
读读背背
看图说话
学用字词句
练 习
口语交际
学会借还东西
教师的工作之路既短又长,说它短是因 为从办公室到教室只有几步,说它长是因为 我们要在这条路上终生奋斗……
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
上官坊南宽坪小学 郭二利
教 本单元内容说明 材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分 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析 本单元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保持正 确的写字姿势
指导学习 听读课文
课文
指导观察图画
指导认识

26个汉字
二 单



掌握29个生字、提、 斜钩、横撇钩、横 钩、撇折4个笔画

《倍的认识》单元知识结构图

《倍的认识》单元知识结构图

《倍的认识》单元知识结构图
本单元的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把有关倍的认识和以及倍与除法、倍与乘法的关系都置于实际生活中来学习。

要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感知概念的形成。

注重转化思想的运用,将学习乘除法的意义转化为倍的应用,从而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乘除法的意义与倍的含义联系,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量关系。

分数除法知识结构图

分数除法知识结构图

分数除法知识结构图
一、单元教学内容
分数除以整数、除数是分数的除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编写意图
分散了教学难点,突出了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意义的过程,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利用方程解决相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3.能利用方程解决相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勇于质疑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3.能利用方程解决相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知识结构图
【单元教材分析】
全组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1篇略读课文《找骆驼》,1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

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通过本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本组教材体现了以专题组织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指导思想。

围绕着专题“细心观察”,在教材导语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

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

“习作” 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

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

而“宽带网”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

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从中可以出看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

在教学本组教材时,要把握好编辑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落实教材要求。

【单元学习目标】
1、会认24个字,会写40个字;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56组词语,能结合语境理解“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等词语并积累好词佳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4、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2、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
《花钟》2课时
《蜜蜂》2课时
《玩出了名堂》2课时
《找骆驼》1课时
语文园地四4课时
机动2课时
合计13 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