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空间图形的公理(公理1,2,3)
![空间图形的公理(公理1,2,3)](https://img.taocdn.com/s3/m/e829563810661ed9ad51f313.png)
B.两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C.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
D.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4个平面
2.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B ) A .空间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B .三角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C .若 A , B , C , D 既在平面 α 内,又在平面 β 内, 则平面 α 和平面 β 重合 D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平面图形
B
A l ,B l ,A ,B l
作用: 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思考5:观察长方体,你发现长方体的两个平面有
什么位置关系?
D
A
提示:两个平面平行或者相交.
C
B
平面与平面的公共直线叫作交线.
D
C
A B
思考6:把三角板的一个角立在课桌面上,三角板所
在平面与桌面所在平面是否只相交于一点B?为什么?
思考4:如果直线l与平面α 有两个公共点,直线l是否
在平面α 内? 提示:实际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把一把直尺
边缘上的任意两点放到桌面上,可以看到,直尺的整
个边缘就落在了桌面上.
在平面α内
公理2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
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即直线在平面内).
A l 公理是进一步推理的 基础.
B
提示:不只相交于一点B,如下图所示:
B
公理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
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P l, 且 P l
P
l
作用: ①判断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 ②判断点在直线上.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经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72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72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3b8dc1a1c7aa00b52acb56.png)
年级:高三科目:数学授课人:
课题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第72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重点
证明所作的角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中心发言人
难点
异面直线所成角θ的取值范围源自教法讨论与讲授法相结合例2:正三棱柱ABC—A1B1C1中,若∠BAC=90°,AB=AC=AA1,则异面直线BA1与AC1所成的角等于()
A.30°B.45°C.60°D.90°
例3:如图上右图所示,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BAC=60°,PA=AB=AC=2,E是PC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E和PB所成角的余弦值.
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合作探究
个人主页
教具
教材、练习册
课型
常规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主要知识:
空间图形的公理: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都在这个平面内(即直线在平面内).直线a在平面α内,记作所有的点所有的点.
公理2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一个平面(即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巩固练习:教师用书【232】对接高考
课后作业:对应课后提升:解答题
教
后
反
思
备课组长签字:年月日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平面α与平面β的公共直线为a,记作.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高中数学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4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4.1空间图形基本关系的认识4.2空间图形的公理
![高中数学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4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4.1空间图形基本关系的认识4.2空间图形的公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8cfaef5f0e7cd185253690.png)
[小组合作型]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wèi zhi)关系
(1)如果 a α,b α,l∩a=A,l∩b=B,l β,那么 α 与 β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2)如图 1-4-1,在正方体 ABCD-A′B′C′D′中, 哪几条棱所在的直线与直线 BC′是异面直线?
图 1-4-1
第十页,共42页。
两个平面若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 )
A.相交
B.重合
C.相交或重合
D.以上都不对
【解析】 若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两平面可能相交;若这三个点不 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平面重合.
【答案】 C
第十一页,共42页。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与平面 的位置关系
面面平行 面面相交
α∥β α∩β=a
第五页,共42页。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1)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1)](https://img.taocdn.com/s3/m/91238462a45177232f60a211.png)
分析 可先转换成符号语言,再作图.
解 (1)A∈α,B∈α,A∈l,B∈l
(2)l α,P∈l,P∈α.
(3)α∩β=l,m α,m∥l.
变式训练
将下面用符号语言表示的关系改用文
字语言予以叙述,并且用图形语言予以表示.
解 文字语言叙述为: 点 A 在平面 α 与平面 β 的交线 l 上,AB、AC 分 别在 α、β 内. 图形语言表示为如图所示.
B α
A
(2)点在平面外
记作:
B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①平行直线——
在同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
②相交直线—— 在同一个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
条直线.
记作:a//b a b α
b
记作: β
ab O
a O b b
③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
α a
a
β b
④若直线 a∥直线 b,b α,那么直线 a 平行于平面α内的
变式训练
下面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 C )
①如果 a、b 是两条直线,a∥b,那么 a 平行于经过 b 的任何一个平面; ②如果直线 a 满足 a∥α,那么 a 与平面α内的任何 一条直线平行; ③如果直线 a、b 满足 a∥α,b∥α,则 a∥b; ④如果直线 a、 和平面α满足 a∥b, α, α, b a∥ b 那么 b∥α; ⑤如果 a 与平面α上的无数条直线平行,那么直线 a 必平行于平面α. A.0 B.2 C.1 D.3
解析
A、B 都不能保证 α、β 无公共点,如图 1
所示;C 中当 a∥α,a∥β 时 α 与 β 可能相交,如 图 2 所示;只有 D 说明 α、β 一定无公共点.
1.4.1 空间图形基本关系的认识与公理1~3 课件(北师大必修2)
![1.4.1 空间图形基本关系的认识与公理1~3 课件(北师大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4c829f1f866fb84ae45c8dfa.png)
[通一类] 1.已知a∥b∥c,l∩a=A,l∩b=B,l∩c=C,求证: 直线a,b,c和l共面.
证明:∵a∥b,∴直线a与b确定一个平面,设为α ,
∵l∩a=A,l∩b=B, ∴A∈a,B∈b,则A∈α ,B∈α . 而A∈l,B∈l, ∴由公理1可知:lα . Þ ∵b∥c,∴直线b与c确定一个平面,设为β , 同理可知lβ . Þ
Þ ∴A∈α ,B∈α ,∴ABα . Þ 即aα ,
∵b∥c,∴直线b与c确定
∴a,b,c三线共面.
[悟一法]
证明点线共面的常用方法:
①纳入平面法:先确定一个平面,再证明有关点、线 在此平面内. ②辅助平面法:先证明有关的点、线确定平面α ,再 证明其余元素确定平面β ,最后证明平面α 、β 重合.
[通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设线段
A1C与平面ABC1D1交于Q,求证:B,Q,D1三点共线.
证明:∵D1∈平面ABC1D1,
D1∈平面A1D1CB,
B∈平面ABC1D1, B∈平面A1D1CB,
∴平面ABC1D1∩平面A1D1CB=BD1. ∵A1C∩平面ABC1D1=Q,
[读教材·填要点]
一、空间图形的基本位置关系
点在直线上 点与直线 点在直线外 (1)点 点在平面内 点与平面点在平面外
(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位置关系 相交直线 共面情况 在同一个平面内 公共点个数 1个 没有 没有
平行直线
异面直线
在同一个平面内
[错因]
在证明共面问题时,必须注意平面是确
定的.上述错解中, 由于没有注意到B,C,D三点不 一定确定平面,即默认了B,C,D三点一定不共线, 因而出错.也即题知条件由B,C,D三点不一定确定 平面,因此就使得五点的共面失去了基础.
高三一轮复习7.2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高三一轮复习7.2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346210a76e58fafab003de.png)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2015年高考考纲下载】
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 2.了解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3. 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
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Fra bibliotek考点梳理
一、知识结构
1.空间图形的公理 两点 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_____ 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即直线在平面内).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 (2)公理2:经过_________________ 平面(即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一个 公共点,那么它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_____ 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
考向二
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例2】►如图是正四面体的平面展开图,G、H、M、N分别 为DE、BE、EF、EC的中点,在这个正四面体中, ①GH与EF平行; ②BD与MN为异面直线; ③GH与MN成60°角; ④DE与MN垂直.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审题视点] 还原成正四面体来判断.
解析
如图所示,GH与EF为异面直线,
BD与MN为异面直线,GH与MN成60° 角,DE⊥MN. 答案 ②③④
空间中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主要是异
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对于异面直线,可采用直接法 或反证法;对于平行直线,可利用三角形(梯形)中位线
情况.
平行 、_____ 相交 两种情况. (2)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_____
(3) 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 相等或互补 . 个角___________
【助学· 微博】 一个理解 异面直线概念的理解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2)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2)](https://img.taocdn.com/s3/m/544f86637e21af45b307a811.png)
P
l
l且P l.
(1)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只要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 一、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 点,就可以判定这两个平面必相交于过这个点的一条直线; (2)判定点在直线上的依据,点是某两个平面的公共点,线是这 两个平面的公共交线,则这点在交线上. 二、判定点在线上的依据 10
25
4
知识探究(二):平面的基本性质2
观察下图,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A
C
B
5
知识探究(二):平面的基本性质2 文字语言
公理2 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B A C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A、B、 C⇒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使 A∈ 面α ,B∈ 面α ,C ∈ 面α
一、确定平面的依据 二、判断点线共面得依据.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唯一确定一个平面.
作用:确定平面的依据
8
知识探究:平面的基本性质3 观察下图,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天花板
墙面
P
墙面
P
a
9
知识探究:平面的基本性质3 文字语言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
个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有且只 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
图形语言
P 且P
23
当堂练习4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 A.若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的两边分别 平行 B.空间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可以在一个平面 内 C.空间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可以相交 D.空间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不相交
24
当堂练习5
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已知E,F分别是AB , BC 的中点, 求证:EF∥A1C1.
高中数学-8.3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高中数学-8.3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95f5d904a1b0717fd5dda4.png)
考纲要求
-3-
1.空间图形的公理 (1)公理1: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即可 以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2)公理2: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 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即直线在平面内).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 有一条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 (4)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8.3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知识梳理 双击自测 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考纲要求
-18-
知识方法
易错易混
对点训练2 (1)如图,G,N,M,H分别是三棱柱的顶点或所在棱的 中点,则直线GH,MN是异面直线的图形有 .(填上所有正 确答案的序号)
关闭
题图①中,直线GH∥MN; 题图②中,G,H,N三点共面,但M∉平面GHN,因此直线GH与MN异面; 题图③中,连接MG,GM∥HN, 因此GH与MN共面; 题图④中,G,M,N共面,但H∉平面GMN,因此GH与MN异面.
解析
答案
第八章 1 2 3 4 5
8.3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知识梳理 双击自测 双击自测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考纲要求
-11-
自测点评 1.做有关平面基本性质的判断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如“有且只 有”“只能”“最多”等. 2.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只要有一个公共点,那么两个平面一定相交 且得到的是一条直线. 3.异面直线是指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直线.不能 错误地理解为不在某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就是异面直线.
1.4.1__空间图形基本关系的认识__1.4.2__空间图形的公理(公理1、2、3)
![1.4.1__空间图形基本关系的认识__1.4.2__空间图形的公理(公理1、2、3)](https://img.taocdn.com/s3/m/9726880b02020740be1e9b0a.png)
C 共点B′,经过点B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
公共直线B′C′.
公理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
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
P l , 且P l
P
l
作用: ①判断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 ②判断点在直线上.
1、如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图形中点、直线、平面之间 的位置关系.
(5)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I 如图②中,平面α和平面β没有公共点,这样
的两个平面叫作平行平面,记作:α∥β; II 如图③中,平面α和平面β不重合,但有公共点,
这样的两个平面叫作相交平面.
思考交流
1. 观察图①②③所示的长方体,再举出一些点、线、面
的位置关系的例子.
2.
观察你周围的一些实物,指出一些点、线、面的位置
关系.
课堂探究2
空间图形的公理 思考1:如果直线 l 与平面α有一个公共点P,直线 l 是 否在平面α内?
思考2:如果直线l与平面α 有两个公共点,直线l是否在
平面α 内?
实际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把一根直尺边缘 上的任意两点放到桌面上,可以看到,直尺的整个边缘 就落在了桌面上.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
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即直线在平面内).
A
l B
A l ,B l ,A ,B l
作用:
在生产、生活中, 人们经过长期观察与实 践,总结出关于平面的 一些基本性质,我们把 它作为公理.这些公理 是进一步推理的基础.
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思考3:我们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那么怎样确定一个
专题3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解析版)-2021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中必考知识专练
![专题3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解析版)-2021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中必考知识专练](https://img.taocdn.com/s3/m/3b2b782469eae009581bec8e.png)
专题3: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解析版)一公理1 公理2 公理3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符号语言,,A lB llA Bααα∈∈⎫⇒⊂⎬∈∈⎭,,,,A B CA B Cα⇒不共线确定平面,lP PP lαβαβ=⎧∈∈⇒⎨∈⎩作用判断线在面内确定一个平面证明多点共线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二.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既不平行,也不相交)三.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符号 aα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符号 a∩α= A平行——没有公共点符号 a∥α说明: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 α来表示对应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的平面,有下列表示方法:①平面ABCD;②平面BD;③平面AD;④平面ABC;⑤AC;⑥平面α.其中不正确的是()A.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⑤【答案】D【分析】根据平面的表示方法判断.【详解】③中AD不为对角线,故错误;⑤中漏掉“平面”两字,故错误.故选:D.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p∈α∩β,且α∩β=l,则p∈l.B.若直线a∩b=A,则直线a与b能确定一个平面.C.三点A,B,C确定一个平面.D.若A∈l,B∈l且A∈α,B∈α则l α.【答案】C【分析】由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结合公理即推论,逐个验证即可.【详解】选项A,点P在是两平面的公共点,当然在交线上,故正确;选项B,由公理的推论可知,两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故正确;选项C,只有不共线的三点才能确定一个平面,故错误;选项D,由公理1,直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内,则整条直线都在平面内.故选:C3.在空间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三角形确定一个平面B.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C.一个点和一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D.两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答案】A【分析】根据确定平面的公理及其推论对选项逐个判断即可得出结果.【详解】三角形有且仅有3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顶点,故其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即A正确;当四边形为空间四边形时不能确定一个平面,故B错误;当点在直线上时,一个点和一条直线不能确定一个平面,故C错误;当两条直线异面时,不能确定一个平面,即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的基本定理及其推论,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属于基础题.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直线l 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l αB .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平行C .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D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答案】D 【分析】利用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 【详解】解:选项A: 若直线l 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l α或相交,故A 错误;选项B: 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另一条可能与这个平面平行,也可包含于这个平面,故B 错误;选项C: 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相交、平行或异面,故C 错误; 选项D: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故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5.已知直线l 和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β,且l α⊂,有下面四个命题:①若//l β,则//αβ;②若//αβ,则//l β;③若l β⊥,则αβ⊥;④若αβ⊥,则l β⊥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答案】B 【分析】对于①,由//l β可得α与β可平行,可相交;对于②,若//αβ,则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判断;对于③,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断;对于④,当αβ⊥时,l 可能在β内,可能与β平行,可能相交 【详解】解:对于①,由//l β可得α与β可平行,可相交,故错误; 对于②,若//αβ,则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l β,故正确; 对于③,若l β⊥,则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αβ⊥,故正确;对于④,当αβ⊥时,l 可能在β内,可能与β平行,可能相交,所以不一定有l β⊥,故错误,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线线、线面、面面关系的判断,属于基础题6.四个顶点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边AB ,BC ,CD ,DA 上的点,如果直线EF ,GH 交于点P ,那么( )A .点P 一定在直线AC 上B .点P 一定在直线BD 上C .点P 一定在平面ABC 外D .点P 一定在平面BCD 内 【答案】A 【分析】由两个面的交点在两个面的交线上,知P 在两面的交线上,由AC 是两平面的交线,知点P 必在直线AC 上. 【详解】解:∵EF 在面ABC 内,而GH 在面ADC 内, 且EF 和GH 能相交于点P , ∴P 在面ABC 和面ADC 的交线上, ∵AC 是两平面的交线, 所以点P 必在直线AC 上.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其推论,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 7.平面α平面l β=,点A α∈,点B β∈,且B l ∉,点C α∈,又ACl R =,过A 、B 、C 三点确定的平面为γ,则βγ⋂是( )A .直线CRB .直线BRC .直线ABD .直线BC【答案】B 【分析】确定平面β、γ的公共点,利用公理可得出平面β与γ的交线. 【详解】 如下图所示:由题意可知,AC γ⊂,AC l R =,则R γ∈,又平面α平面l β=,则l α⊂,l β⊂,AC l R =,R β∴∈,B β∈,B γ∈,因此,βγ⋂=直线BR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两平面交线的确定,关键是确定两平面的公共点,属于基础题.8.设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l m ⊥,m α⊂,则l α⊥ B .若//l α,m α⊂,则//l m C .若//αβ,m β⊄,//m α,则//m β D .若//l α,//m α,则//l m【答案】C 【分析】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断A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判断B ,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判断C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判断D. 【详解】解:对于A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当直线l 垂直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时,l α⊥才成立,所以A 不正确;对于B ,若//l α,m α⊂,则//l m 或l ,m 异面,所以B 不正确; 对于C ,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是正确的,对于D ,若//l α,//m α,则l ,m 有可能相交、平行或异面,所以D 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线线、线面和面面的位置关系,考查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9.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经过正方体任意两条面对角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B .经过正方体任意两条体对角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C .经过正方体任意两条棱,有且只有一个平面D .经过正方体任意一条体对角线与任意一条面对角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答案】B 【解析】因为正方体的四条体对角线相交于同一点(正方体的中心),因此经过正方体任意两条体对角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故选B .点睛:确定平面方法: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10.设α,β表示平面,l 表示直线,A ,B ,C 表示三个不同的点,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 l ,A α∈,B l ∈,B α∈,则l α⊂;②若A α∈,A β∈,B α∈,B β∈,则AB αβ=;③若l α⊄,∈A l ,则A α;④若,,A B C α∈,,,A B C β∈,则α与β重合.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 【分析】根据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进行判断. 【详解】若∈A l ,A α∈,B l ∈,B α∈,根据公里1,得l α⊂,①正确;若A α∈,A β∈,B α∈,B β∈,则直线AB 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 所以AB αβ=,②正确;若l α⊄,则直线l 可能与平面α相交于点A ,所以∈A l 时, A α∈,③不正确; 若,,A B C α∈,,,A B C β∈,当,,A B C 共线时,α与β可能不重合,④不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的性质,明确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是求解的关键,侧重考查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11.平面α的一条斜线AP 交平面α于P 点,过定点A 的直线l 与AP 垂直,且交平面α于M 点,则M 点的轨迹是( ).A .一条直线B .一个圆C .两条平行直线D .两个同心圆【答案】A 【分析】由过定点A 的直线l 与AP 垂直可知,直线l 绕点A 旋转形成一个平面,由此可知两平面的交线即为所求.【详解】解:如图,设直线l与l'是其中两条任意的直线,⊥,则这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β,且斜线APβ由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可知,过定点定点A且与AP垂直的直线都在平面β内,∴M点都在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上,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基础题.12.和直线l都平行的直线,a b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异面C.平行D.平行、相交或异面【答案】C【分析】直接利用平行公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由平行公理,可知平行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是平行的,所以和直线l都平行的直线,a b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a ,则异面直线1BC 与AC 所成的角为_____.【答案】60︒ 【解析】11//BC AD ∴ 异面直线1BC 与AC 所成的角为0160CAD ∠=14.已知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论断:①//l m ,②//αβ,③m α⊥,④l β⊥.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命题的条件,l α⊥作为命题的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______.【答案】若//l m ,m α⊥,则l α⊥ 【分析】若//l m ,m α⊥,则l α⊥,运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可得若//l m ,m α⊥,则l α⊥, 理由:在α内取两条相交直线a ,b , 由m α⊥可得m a ⊥.m b ⊥, 又//l m ,可得l a ⊥.l b ⊥,而a ,b 为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可得l α⊥. 故答案为:若//l m ,m α⊥,则l α⊥ 【点睛】此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应用,考查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15.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依次是11A D 和11B 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答案】35【分析】连AE 、BF 、EF ,利用平行四边形可得//BF AE ,可得BFC ∠是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或所成角的补角),然后用余弦定理可得结果. 【详解】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连AE 、BF 、EF ,E ,F 依次是11A D 和11B C 的中点,所以11//A E B F 且11A E B F =,所以四边形11A B FE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11//EF A B 且11EF A B =,又11//A B AB 且11A B AB =, 所以//EF AB 且EF AB =,所以四边形ABFE 为平行四边形,//BF AE ∴,BFC ∴∠是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或所成角的补角), 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则415BF CF ==+3cos5BFC∴∠==.∴异面直线AE与C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考查了余弦定理,属于基础题.16.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中,11AA AD==,2AB=,则直线AC与1A D所成的角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答案】arccos10【分析】连接11,B A B C,可得直线AC与1A D所成的角为1B CA∠,利用余弦定理求1cos B CA∠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11,B A B C,由长方体的结构特点可知11//B C A D,则直线AC与1A D所成的角为1B CA∠(或其补角),因为11B A BC AC======,在1B CA中,2221111cos210BC AC ABB CABC AC+-∠===⋅,1arccos10B CA∴∠=.故答案为:arccos10.【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关键是要通过平移找到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平面角,是基础题.三、解答题17.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1E ,1F 分别为棱AD ,AB ,11B C ,11C D 的中点.求证:111EA F E CF ∠=∠.【答案】见解析 【分析】根据空间中两个角的两边平行时,角的关系可知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结合空间中平行线的传递性及当两个角的方向相同时,即可证明两个角相等. 【详解】证明: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取11A B 的中点M ,连接名BM ,1F M由题意得112BF A M AB ==又1BF M A ∥∴四边形1A FBM 为平行四边形 ∴1A F BM ∥又1F ,M 分别为11C D ,11A B 的中点,则111F M C B =∥而11C B BC =∥∴1F M BC =∥∴四边形1F MBC 为平行四边形 ∴1BM F C ∥ 又1BM A F ∥ ∴11A F F C ∥ 同理可得11A ECE∴1EA F ∠与11E CF ∠的两边分别平行,且方向都相反 ∴111EA F E CF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直线平行的证明,空间中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时两个角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8.(不写做法)(1)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B CD >,S 是直角梯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画出平面SBD 和平面SAC 的交线.(2)如图所示,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试画出平面11AB D 与平面11ACC A 的交线.【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1)延长BD 和AC 交于点O ,再连接SO ,即得到交线; (2)先记11B D 与11A C 的交点为O ,连接AO ,即可得出交线. 【详解】(1)(延长BD 和AC 交于点O ,连接SO ,SO 即为平面SBD 和平面SAC 的交线),如图:(2)(记11B D 与11A C 的交点为O ,连接AO ,则AO 即为平面11AB D 与平面11ACC A 的交线),如图:【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画出平面与平面的交线,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19.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 -A ′B ′C ′D .(1)哪些棱所在直线与直线BA′是异面直线?(2)直线BA′和CC′的夹角是多少?(3)哪些棱所在的直线与直线AA′垂直?【答案】(1)棱AD、DC、CC′、DD′、D′C′、B′C′(2)45°(3)AB、BC、CD、DA、A′B′、B′C′、C′D′、D′A′【分析】(1)根据异面直线的定义判断即可;(2)∠B′BA′为异面直线BA′与CC′的夹角,进而可得直线BA′和CC′的夹角;(3)根据正方体的性质即可判断.【详解】(1)由异面直线的定义可知,棱AD、DC、CC′、DD′、D′C′、B′C′所在直线分别与直线BA′是异面直线;(2)由BB′∥CC′可知,∠B′BA′为异面直线BA′与CC′的夹角,∠B′BA′=45°,所以直线BA′和CC′的夹角为45°;(3)直线AB、BC、CD、DA、A′B′、B′C′、C′D′、D′A′分别与直线AA′垂直.【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的定义,考查线线角的求解,考查线线垂直的判断,是基础题.VB VC的中点,求异20.如图,AB是圆O的直径,点C是弧AB的中点,,D E分别是,面直线DE与AB所成的角.【答案】45︒ 【分析】根据题意,直径所对圆周角是直角,BC AC ∴⊥,又知点C 是弧AB 的中点,则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根据中位线平行,找到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平面角,即可求解. 【详解】AB 是圆O 的直径,BC AC ∴⊥.∵点C 是弧AB 的中点,,45BC AC ABC ∴=∴∠=︒. 在VBC △中,,D E 分别为,VB VC 的中点,DE BC ∴∥,DE ∴与AB 所成的角为45ABC ∠=︒.故答案为:45︒ 【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问题,考查转化与化归思想,属于基础题.21.如图1所示,在梯形ABCD 中,//AB CD ,E ,F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将平面CDFE 沿EF 翻折起来,使CD 到达C D ''的位置(如图2),G ,H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EFGH 为平行四边形.图1 图2【答案】证明见详解.【分析】通过证明EF //GH ,且EF =GF ,即可证明. 【详解】在题图1中,∵四边形ABCD 为梯形,//AB CD ,E F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EF AB 且()12EF AB CD =+. 在题图2中,易知////C D EF AB ''. ∵,G H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 ∴//GH AB 且()()1122GH AB C D AB CD ''=+=+, ∴//GH EF ,GH EF =,∴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即证. 【点睛】本题考查通过线线平行证明平行四边形,主要借助几何关系进行证明.22.如图所示,已知,E F 分别是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11,AA CC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1BED F 是平行四边形.【答案】见解析 【分析】取1D D 的中点G ,连接,EG GC ,证明四边形EGCB 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四边形1D GCF 为平行四边形,即可证明四边形1BED F 是平行四边形. 【详解】证明 取1D D 的中点G ,连接,EG GC .∵E 是1A A 的中点,G 是1D D 的中点,//EG AD ∴. 由正方体的性质知//AD BC ,//EG BC ∴, ∴四边形EGCB 是平行四边形,//EB GC ∴. 又,G F 分别是1D D ,1C C 的中点,1//D G FC ∴,且1D G FC =,∴四边形1D GCF 为平行四边形,1//D F GC ∴, 1//EB D F ∴,∴四边形1BED F 是平行四边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线平行的判定,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证明线线平行,是基础题.。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课件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5c1cc22cc58bd63186bd39.png)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变式训练】 3.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直线a、b是异面直线,b、c是异面直线,则a、c是异面直线; ②若直线a、b相交,b、c相交,则a、c相交; ③若a∥b,则a、b与c所成的角相等; ④若a⊥b,b⊥c,则a∥c.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4 C.2 ) B.3 D.1
A.1条
C.3条
B.2条
D.4条
解析:
连接AC1,则AC1与棱AB,AD,AA1所成的角都相等;过
点A分别作正方体的另外三条体对角线的平行线,则它们与棱AB,AD, AA1所成的角也都相等.故这样的直线l可以作4条. 答案: D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2.(2009·湖南卷)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既与AB共面也 与CC1共面的棱的条数为( A.3 C.5 ) B.4 D.6
∴EF∥CD1.
故E、F、D1、C四点共面.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2)在平面EFD1C内,由于EF≠CD1, 所以CE与D1F必相交.设CE∩D1F=P, ∵D1F在平面A1ADD1内, ∴P在平面A1ADD1内. 同理,P在平面ABCD内, ∴P在平面A1ADD1与平面ABCD的交线DA上,
【阅后报告】
该题难度较小,第(1)问的关键在于“找到角”,
而第(2)问关键在于证明BM⊥平面A1B1M,这些方法是解决立体问题常用
思路.
工具
第七章
立体几何
栏目导引
1.(2010·江西卷)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作直线l,使l 与棱AB,AD,AA1所成的角都相等,这样的直线l 可以作( )
高考理科第一轮课件(7.2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高考理科第一轮课件(7.2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https://img.taocdn.com/s3/m/95ac25d050e2524de5187eb8.png)
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α ,β 有一条公共直线a,就说平面 α ,β 相交,个公共点A,就说α ,β 相交于过A点的任
意一条直线.( )
(3)两个平面α ,β 有一个公共点A,就说α ,β 相交于A点,并记 作α ∩β =A.( ) ) )
(2)选择其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然后证明另一点也在这条直线
上,从而得三点共线.
2.证明三线共点的思路
先证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再证明第三条直线经过这点,把问题化
归到证明点在直线上的问题.通常是先证两条直线的交点在两 个平面的交线上而第三条直线恰好是两个平面的交线.
【变式备选】如图,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E是AB的中点,F
②C,D,F,E四点共面.理由如下:
由BE∥AF且BE=
1 AF,G是FA的中点知, 2
BE∥GF且BE=GF, 所以四边形EFGB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EF∥BG. 由①知BG∥CH,所以EF∥CH, 故EC,FH共面. 又点D在直线FH上,所以C,D,F,E四点共面.
【互动探究】本例第(2)题的条件不变,如何证明“FE,AB,DC交 于一点”? 【证明】由例题可知,四边形EBGF和四边形BCHG都是平行四边 形,故可得四边形ECHF为平行四边形, ∴EC∥HF,且EC= 1 DF,∴四边形ECDF为梯形,
【解析】选B.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则它们有无数个公共点, 结合公理可知②③④均正确.
2.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满足a∥b,a,c异面,则b与c( (A)一定是异面直线 (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 (B)一定是相交直线 (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
)
高一数学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教案
![高一数学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3748ce700abb68a982fb6d.png)
高一数学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教案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一.教学内容: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二.学习目标:学会观察长方体模型中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并能结合长方体模型,掌握空间图形的有关概念和有关定理;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4和等角定理;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几何直观能力、通过典型例子的学习和自主探索活动,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与严肃的科学态度;体会推理论证中反映出的辩证思维的价值观。
三、知识要点空间位置关系:I、空间点与线的关系空间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点P在直线上:;点P在直线外:;II、空间点与平面的关系空间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点P在平面上:点P在平面外:;III、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IV、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V、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说明:本模块中所说的“两个平面”“两条直线”等均指不重合的情形。
异面直线的判定定义法:采取反证法的思路,否定平行与相交两种情形即可;判定定理:已知P点在平面上,则平面上不经过该点的直线与平面外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的三个推论经过直线和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思考:公理是公认为正确而不需要证明的命题,那么推论呢?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是如何刻画平面的性质的?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空间四边形:顺次连接不共面的四点构成的图形称为空间四边形。
空间图形基本关系的认识及公理123
![空间图形基本关系的认识及公理123](https://img.taocdn.com/s3/m/11118427f111f18583d05abd.png)
【微思考】 (1)四边形一定能确定一个平面吗? 提示:不一定,如空间四边形不能确定平面. (2)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这两个平面重合吗? 提示:不一定,当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不能判定两个平面重 合;当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根据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 平面可知两平面重合.
【即时练】 (2014·南昌高一检测)下列说法: ①空间不同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②如果线段AB在平面α内,那么直线AB一定在平面α内; 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其中错误的说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AB∩α=C
B.AB α
C.C∈α
D.C∉α
(2)已知如图,直线a∥b,直线l∩a=A,直线l∩b=B,求证:直
线a,b,l共面.
【解题探究】1.题(1)中A∈平面α,B∈平面α,说明什么 问题? 2.题(2)中,由a∥b可得到什么结论?怎样才能说明a,b,l 共面? 【探究提示】1.A∈平面α,B∈平面α,说明AB 平面α.
2.对公理1的两点说明 (1)“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的含义 ①经过一点,两点和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可能有无数个平面; ②任意给定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个点,不一定有一个平面同 时过这四个点. (2)“有且只有一个”的含义 这里“有”是说图形存在,“只有一个”是说图形唯一,公理 1强调的是存在和唯一两个方面.
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个平面.( ) (2)经过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 (3)如果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那么它们只有有限个公共 点.( )
【解析】(1)错误.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可能确定三 个平面,故错误. (2)错误.若点在直线上,则无法确定一个平面. (3)错误.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有无数个公共点. 答案:(1)× (2)× (3)×
高一数学:1.4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课件 (北师大必修2)
![高一数学:1.4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课件 (北师大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440f4ae6aeaad1f346933fe1.png)
提出问题: 1.用两个合页和一把锁就可以将一扇 门固定,Why? 2.将一把直尺置于桌面,通过是否漏 光就能检测桌面是否平整,Why? 3.椅子放不稳,是底面不平还是椅子 本身的问题? 4.为什么自行车后轮旁只安装一只撑 脚?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 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 在这个平面内(即直线在平面内)。 注意:其研究的是直线和平面的关系。
2.两个平面指的是不重合的两个平面; 3.两个不重合的平面相交,交线是一条直 线。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 线平行。 注意:1.公理4是初中平面几何中的平 行公理在空间中的推广,它表示在空 间平行性具有传递性; 2.三条直线平行,它们既可以在同一 平面内,也可以两两共面;
3.公理4既是证明“等角定理”的基础, 也是以后证明平行关系的主要依据之一。
只有一个平面”吗?
(2)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 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吗?
(3)经过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 一个平面吗? (4)经过两条平行直线,可以确定 一个平面吗?
公理3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 公共直线。 注意:1.公理3是 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即可以确定 一个平面)。 注意:公理2研究的是确定平面的条件。 (1)条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 (反之,经过一点,两点或同一直线
上的三点可有无数个平面)
(2)“有且只有一个”中的“有” 指平面存在,“只有”是指平面唯一, 二者缺一不可。
?(1)“只有一个平面”=“有且
立体几何-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1
![立体几何-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1](https://img.taocdn.com/s3/m/a1a929e7aeaad1f346933f86.png)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研究对象:点、线、面的关系 三种语言:文字语言、符合语言、图形语言(看图说话)点线关系:点在线上、点在线外 点面关系:点在面上、点在面外 线线关系:平行、相交、异面线面关系:线面平行、线面相交、线在面内 面面关系:面面平行、面面相交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不共线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1: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2:两条平行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3: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两个平面的交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的传递性)。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组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
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过空间任意一点P 分别引两条异面直线a 、b 的平行线1l 、2l ()12//,//a l b l ,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就是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
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 b ⊥。
论证点、线共面的通法之一,即证部分元素确定一个平面,再证余下元素也在平面内。
论证点、线共面的通法之二,即根据确定平面的条件,先证各部分元素分别确定平面,再证这些平面有相同的确定平面的条件,即重合。
点共线、线共点:依据是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两个平面的交线)。
证明多点共线:通常是过其中两点作一直线,然后证明其他的点在这条直线上,或者根据已知条件设法证明这些点在两个相交平面内,然后根据公理2就得到这些点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证明多线共点:可把其中一条作为分别过其余两条的两个平面的交线,然后再证另两条直线的交点在此直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M为棱BB1的中点,
则异面直线B1D与AM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解析:如图所示,取CC1的中点N,连结MN,DN,
则MN AD,
∴四边形AMND为平行四边形, ∴AM DN,∴∠B1DN即为异面直线所成角.
连结B1N,设正方体棱长为a,则B1D= a, DN= a,B1N= a,
∴cos∠B1DN=
=
.
如图,四边形ABEF和ABCD 都是直角梯形,∠BAD=∠FAB =90°,BC AD,BE FA,
G、H分别为FA、FD的中点. (1)证明:四边形BCHG是平行四边形; (2)C、D、F、E四点是否共面?为什么?
[思路点拨]
(2)法一:证明D点在EF、CH确定的平面内. 法二:延长FE、DC分别与AB交于M,M′,
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
2.证明共线问题的常用方法 (1)可由两点连一条直线,再验证其他各点均在这条直线上; (2)可直接验证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特定的直线上——相交 两平面的唯一交线,关键是通过绘出图形,作出两个 适当的平面或辅助平面,证明这些点是这两个平面的
公共点.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 别是A1B1、B1C1的中点,问: (1)AM和CN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 (2)D1B和CC1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
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 2.了解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 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热 点 提 示
1.以空间几何体为载体,考查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判断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像能力.
3.应用公理、定理证明点共线、线共面等问题. 4.多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有时也出现在解答题中.
[思路点拨]
[课堂笔记]
(1)不是异面直线.
理由:
∵M、N分别是A1B1、B1C1的中点, ∴MN∥A1C1. 又∵A1A C1C, A1ACC1为平行四边形,
∴A1C1∥AC,得到MN∥AC,
∴A,M,N,C在同一个平面内, 故AM和CN不是异面直线.
∵M、N分别是A1B1、B1C1的中点, ∴MN∥A1C1. 又∵A1A C1C,
1.给出下列命题: ①和已知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三条两两相交的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③有三个不同公共点的两个平面重合;
④两两平行的三条直线确定三个平面.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0 C.2 ) B.1 D.3
解析:①中两直线可能异面;②中三条直线可能确 定三个平面;③中两平面可能相交;④三直线可能 共面. 答案:A
判定两直线异面的常用方法有
(1)定义法:由定义判断两直线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2)反证法:反证法是证明异面直线的常用方法;另外,
判断两直线异面还可以用以下结论:过平面外一点与
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 面直线.
2.异面直线所成角
(1)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常用方法是平移法,平移的方法 一般有三种类型:利用图中已有的平行线平移;利用 特殊点(线段的端点或中点)作平行线平移;补形平移. (2)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步骤:
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作截面PQR,PQ、CB的延
长线交于M,RQ、DB的延长线交于N,RP、DC的 延长线交于K. 求证:M、N、K三点共线.
[思路点拨]
[课堂笔记]
⇒
M、N、K在平面BCD与平面PQR的交线上,即M、N、K三 点共线.
在四面体ABCD中,E、F、
G、H分别是AB、AD、BC、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这三个推论可以作为证明共面问题的理论依据.
2.证明共面问题主要包括线共面、点共面两种情况,其
常用方法如下:
(1)纳入平面法:先确定一个平面,再证明有关点、线
在此平面内. (2)辅助平面法:先证明有关的点、线确定平面α,再 证明其余元素确定平面β,最后证明平面α与c相交;
④若a平面α,b平面β,则a,b一定是异面直线; ⑤若a,b与c成等角,则a∥b. 上述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
解析:①正确;②时中,a与c可以相交、平行或异面; ③中,a与c可以相交、平行或异面;④中,a α,b β并不能说明a与b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 ⑤中,a与b可以相交、平行或异面. 答案: ①
1.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
2
(3)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
(0,
[思考探究]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提示: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
2.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3.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4、空间图形的公理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
)
B.3 D.0
解析:如图所示,可知确定3个平面.
答案:B
4.若直线l上有两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则直线l与平面α
的关系是 .
解析:当这两点在α的同侧时,l与α平行;
当这两点在α的异侧时,l与α相交. 答案:平行或相交
5.a,b,c是空间中的三条直线,下面五个命题: ①若a∥b,b∥c,则a∥c; ②若a⊥b,b⊥c,则a∥c;
5、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并且方向相同, 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结论1: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并且对应边的 方向都相反,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结论2: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并且一组对应 边方向相同,另一组对应边的方向相反,那么这两个角互补。
直线上 公理2:过
所有的点 都在这个平面内(即直线在平面内).
不在同一直线上 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 有且只有一条 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公理)平行于 同一直线 的两直线互相平行.
(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可以确定一 个平面吗? (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吗? (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吗? 提示:(1)可以 (2)可以 (3)可以
可证M与M′重合,从而FE与DC相交.
[课堂笔记] (1)证明:由已知FG=GA,FH=HD,可得 GH 又BC AD. AD,∴GH BC,
∴四边形BCHG是平行四边形.
(2)法一:由BE
AF,G为FA中点知BE
GF,
∴四边形BEFG为平行四边形,
∴EF∥BG. 由(1)知BG∥CH,∴EF∥CH, ∴EF与CH共面. 又D∈FH,∴C、D、F、E四点共面.
A1ACC1为平行四边形, ∴A1C1∥AC,得到MN∥AC, ∴A,M,N,C在同一个平面内, 故AM和CN不是异面直线.
(2)是异面直线.证明如下:
假设D1B与CC1在同一个平面D1CC1内, 则B∈平面CC1D1,C∈平面CC1D1,∴BC 平面CC1D1, 这与BC是正方体的棱相矛盾, ∴假设不成立,故D1B与CC1是异面直线.
法二:如图,延长FE、DC分别
与AB交于点M,M′,
∵BE AF,∴B为MA的中点,
∵BC
AD,∴B为M′A的中点,
∴M与M′重合,即EF与CD相交于点M(M′),
∴C、D、E、F四点共面.
1.公理2的三个推论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 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2.已知a,b是异面直线,直线c∥a,则c与b ( A.一定是异面直线
)
B.一定是相交直线
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
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
解析:c与b不可能是平行直线,否则c∥b,又c∥a, 则有a∥b,与a,b异面矛盾.
答案:C
3.直线a,b,c两两平行,但不共面,经过其中两条直线
的平面的个数为(
A.1 C.6
CD上的点,且EF∩GH=P, 求证:B、D、P三点共线.
证明:∵E∈AB,F∈AD, ∴EF 平面ABD, 平面BCD,又EF∩GH=P,
同理,GH
∴P∈平面ABD,P∈平面BCD, 而平面ABD∩平面BCD=BD, ∴P∈直线BD,即B、D、P三点共线.
1.证明共线问题的理论依据 公理3:如果不重合的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
①作:通过作平行线,得到相交直线;
②证:证明相交直线所成的角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③求:通过解三角形,求出该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