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技能与双语专业英语基础课程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微技能与双语专业英语基础课程设计

【摘要】外语教学微技能一般包括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或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本文借用微技能研究的理论框架与经验,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入手来探讨如何实现双外语专业发展中设定的“双语双强”目标,深化英语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英语基础课微技能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20-01

1、引言

微技能研究起源于微型教学(微格教学),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美国人allen及其同行提出,受到广泛关注并发展起来的一种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后发展为课堂教学微技能研究。

2、双语专业英语基础课程现状

近年,双外语教学在我国蓬勃开展,国内高校纷纷开设双语专业或方向,即在5至6年的大学学习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习另一语言,使学生熟练掌握两种外语的交际(包括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第二外语学习。在我国,大学双语学习者多数以汉语为母语,系统性英语习得达6年或以上,具备一定英语输出能力。这就对双语专业的英语类基本课程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以五年制本科双语教学为例,英语基础课程囊括了大

学一至三年的基础英语课、英语视听说课、英语读写课、英语会话课等专业必修课程,具备跨度时间较长的特点。同时,由于并行的第三语种课程,英语基础课程又兼具开课程度由密集逐渐过渡至松散的倒金字塔特征。学习双外语间的相互影响使得双外语专业的学生容易产生焦躁的心理情绪,尤其对于英语长时间的枯燥学习和一定的得已心态,使多数学生产生从主动学习变为被动接受的疲劳状态,对于“双语双强”目标的实现也丧失了信心。

因此,根据双语专业英语基础课现状,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从顶层设计即课程设计入手,转变教学指导思想,重视双外语专业英语基础课堂教学中对微技能的运用,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程中融入微观思想,深入浅出,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借用微技能研究的理论成果,深化课程改革,合理安排课程及其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3、微技能与英语课程设计

自hymes1971年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及其构成理论“交际教学理论”就开始深刻的影响中国的外语教学,与之相对应的课程设计也经历了意念大纲阶段、学习者需求分析阶段、整体课程设计阶段的发展变化。课程设计指设计和实施课程的过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教学环境分析、教学目标设定、课程安排和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材料选择和设计及课程设计评价。基于双外语专业的特点的课程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将各英语基础类课型加以整合,教学目标设计应有针对性,而不是各类

基本技能的简单叠加,教学大纲和教学材料的设计应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工作需求,为学生高年级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在这一阶段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应以“厚基础,重能力”为主,为学生后期的专业转型、定型服务。而微技能教学的引入,正是为了符合这一需求。微技能课程设计是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技能训练目标,运用各种微技能方法综合分析教学问题和需要,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策略微观方案,评价教学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微技能课程设计应大致涵盖准备阶段、教学阶段、评价阶段及完善阶段。在准备阶段过程中,学生因素、课程因素、教师因素都应列入准备范围。备课首先应该备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建立对学生所学第二第三语言的全部认知联系,因材施教;其次要备课程,根据所教授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活动,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方法,借助ppt,讲义等材料;最后才是备老师,每名教师的学业经历不尽相同,性格差异,教学学术背景都存在异同,但都应遵循微型教学的授课环节,具备导入、教学语言、提问、讲解、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和课堂组织技能。教学阶段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展示,是教师各种微教学技能的综合运用,上述微技能应根据课程需要和教学目标有所体现;同时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双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将第二与第三语言进行对比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学习的有效变化手段。评价阶段应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

个部分;根据课型的不同,三部分所占比例也应当有所变化的同时遵循公平、规范的原则。微技能课程设计是应社会市场所需的动态设计过程,它的完善阶段是时刻处于运动发展之中的。课程反馈来自于学生、教师与社会,也在时刻完善着整体的课程设计。

4、结束语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播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结合双外语学习特点,微技能教学的引入必不可少。英语微技能课程设计整合各类英语基础课程,从宏观上把握,以微观入手,强调教学间的内在联系与教学深度化,易于教师对教学有整体性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