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第十一章 缘起法
013第十三章广告代理制
第十三章广告代理制名词:在广告活动中,广告公司处于中间环节,为广告主和媒体提供双向代理服务,使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媒体之间明确分工。
我国广告代理制的确立和实施始于1993年。
第一节广告代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广告代理制,从最早的萌芽一一广告代理店的出现,到今天为客户提供系统、全面的综合性服务,其间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
一、广告代理制的缘起被称为“版面销售时代”。
1841年,美国人帕尔默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建立起一家脱离媒体的、独立的广告代办处,它被认为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广告代理店。
帕尔默自称“全国的报纸代理商”。
二、广告代理的演进1865年,乔治·罗威尔在波士顿成立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广告代理店。
广告代理店正式摆脱了报社附庸的地位,幵始了自我的独立发展。
三、广告代理制的确立1869年,弗朗西斯·艾尔在美国创办了艾尔父子广告公司,其经营重点从单纯为报纸推销广告版面,转向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广告代理业务拓宽至广告运作的全过程。
此外,艾尔父子广告公司还推出了一种独特的服务方式“合同制度”,将其广告代理佣金比例定为15%。
“现代广告公司的先驱”。
四、广告代理制的发展及其趋势。
重点题。
1.专业意义上的广告代理制度基本确立。
2.广告公司的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3.广告公司业务的发展。
(1)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预测营销逐渐成为广告代理公司的重要职责。
(2)20世纪60年代以后,广告公司的代理服务逐渐扩展至为企业市场战略提供整体服务,不只是从事广告活动,而是更直接参与到制订产品计划、确定推销与流通战略、开展各种公关活动之中。
(3)20世纪90年代,整合营销传播成为广告界的主流,成为营销界的热门话题,成为“21世纪企业决胜关键”。
整合营销传播把消费者提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将重点从“消费者请注意”转移到“请注意消费者”。
要求广告代理公司能为广告客户提供包括广告传播、公共关系、直接促销、形象宣传等在内的综合型服务。
华严五教章简介
华严五教章简介《华严五教章》简介--------------------------------------------------------------------------------编辑: 芊芊随风来源: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发表时间: 2007-1-12 13:57:29 阅读数: 124四卷(或作三卷)。
唐?法藏述。
又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一乘教分记》、《华严经中一乘五教分齐义》、《华严经分记》、《华严一乘分别记》、《一乘教分记》、《五教章》。
收在《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本书内容除全面论述各教派的地位之外,主要在阐发华严宗“无尽缘起”说的原理与内容。
文分十门:(1)建立一乘:分同、别二教而论述别教一乘。
(2)教义摄益:论一乘、三乘之教义与其利益。
(3)古今立教:述说中国古今佛教学者的佛教观。
(4)分教开宗:论五教十宗的教判以明自宗立场。
(5)乘教开合:叙述五教间的关系。
(6)起教前后:论述佛教各经教的说法次第。
(7)抉择其意:阐明说法次第的意趣。
(8)施设异相:分十项说明一乘与三乘相异之处。
(9)所诠差别:由心识差别、种性差别、行位差别、修行时分、修行所依身、断惑分齐、二乘回心、佛果异相、摄化分齐、佛身开合等十个观点,评定华严学在全体佛教中的地位。
(10)义理分齐:说明三性同异义、缘起因门六义法、十玄缘起无碍法门义、六相圆融义等华严学根本的思想。
要之,本书确立详细教判,为组织华严教义之重要作品。
本书之注释极多,中国方面,有道亭《义苑疏》、师会《焚薪》及《复古记》、观复《回折薪记》、希迪《评复古记》及《集成记》等书。
日本方面,则有奉灵《指事》、凝然《通路记》、湛睿《纂释》、凤潭《匡真钞》、普寂《衍秘钞》及《悬钞》、戒定《帐秘录》、观应《冠注五教章》等。
就中,最古者为奉灵之《指事》,解释最详尽者为凝然之《通路记》,最便于研究者为观应之《冠注五教章》。
◎附:镰田茂雄〈华严学的典籍及研究文献〉(摘译自《华严の思想》)华严学的纲要书中,最著名的是法藏的《华严五教章》。
佛性的开展之缘起性空-第20章
第20章佛法的功德利益学佛如何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在行门,佛法修行的方法很多,每个宗派的方法都不相同,只要选定一门,功夫不要间断,就能得清净心,成就戒定慧,这是道场真实的功德利益。
嘉善支立之父。
为刑房吏。
有囚无辜陷重辟。
意哀之。
欲求其生。
囚语其妻曰。
支公嘉意。
愧无以报。
明日延之下乡。
汝以身事之。
彼或肯用意。
则我可生也。
其妻泣而听命。
及至。
妻自出劝酒。
具告以夫意。
支不听。
卒为尽力平反之。
囚出狱。
夫妻登门叩谢曰。
公如此厚德。
晚世所稀。
今无子。
吾有弱女。
送为箕帚妾。
此则礼之可通者。
支为备礼而纳之。
生立。
弱冠中魁。
官至翰林孔目。
立生高。
高生禄。
皆贡为学博。
禄生大纶。
登第。
浙江嘉善人,姓“支”,单名“立”。
他的父亲在衙门里管刑事案件,知道有个囚犯是冤枉的,被判了重刑,非常同情,于是想帮助这个囚犯脱罪。
这个囚犯知道支立的父亲想替他辩护,这是救命之恩。
因此,跟妻子商量,说:“支公有意帮助我脱离刑责,我很惭愧,无以报答。
明天你可以请他下乡,以身事之。
或许支公会更用心,这样我就可以生还。
”他的妻子非常贤良,果然就照做。
这个囚犯的太太自己劝酒,并把丈夫的意思告诉支公。
支公听了之后不接受;虽不接受,还是全心全力把案子平反了。
这是很难的一桩事情,他能做到大公无私,用真诚心来平反冤狱。
这个囚犯夫妇来叩谢的时候,说:“你这么大年岁还没有儿子。
我有个女儿,送给先生作妾,希望将来给你生几个儿子。
”这在礼上是讲得通的。
支先生同意了,以后就生了支立。
支立的父亲做这样的善事,他后世的子孙逐渐发达了。
支立二十岁考中进士,官做到翰林院的书记官。
支立生高,这是支先生的孙子;高生禄,这是支先生的重孙。
这几代都是贡生,州、县学校的教官。
禄生大纶,这是支先生重孙的儿子,后来中了进士。
凡此十条。
所行不同。
同归于善而已。
这是总结,以上所举的十个故事,都是全心全力利益别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的好事。
这些显著的果报,都在浙江嘉兴附近,了凡先生提出的这些人,都是大家熟悉的,足以证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正闻轨理分二一断器三过二依六种想
正闻轨理分二:一、断器三过二、依六种想听闻的正轨包括这样三步:一、思维闻法的利益,在获得透彻的了解后,就会引发胜解信和求法的欲乐。
二、发起了信心和欲乐后,就开始着手修持能相应正法的缘起,自己主动地发起善心,对于法和法师发起承事的行为。
这样就在心上有了更大的进展,缘起也随之更为紧密相应,之后就趣入正式的听闻(这里有从外围渐次进入内部,从发起意乐到实行的过程)。
三、以闻法是学法首要关键的缘故,一定要在这上求得相应。
也就是说,每一次闻法都要依照正轨做到断除三过、依止六想来持住法义,而且要依照法轨修正自己的心。
只要按照这一整套法轨切实奉行,就会使每次闻法都达到高效和速效。
终生坚持奉行,会使听闻任何法都极其圆满,出现极大的利益。
因此,能否引起终生奉行这套法轨的观念,就是此处的关键。
这里趣入的途径是先由思维抉择认定内心的缘起法则。
要观察到,这里有正反两种做法,会分别得到利益和损害,看到了利害关系后,就会引起实行正道的愿望。
按照这样来发展自心有很大的必要,因为只有确认了这套做法,又发起了特别愿意实行的心,才可能兢兢业业地实行。
不然被动地去做,是不可能长久的。
目前要过的一道关是完成心态的转换,这一步能否奏效,取决于是否触动了善根。
如果心里毫无触动,没有发起向上的志愿,那就不可能有进步。
要知道,凡夫有很强的因循守旧的习气,不能发起大善心的话,就很难克服惰性,即使稍有点生起,也会很快退回原地。
尤其当今时代染缘炽盛,恶的习性熏习得很深,导致善心难以发起,善行更难贯彻,而邪心邪行一遇到境缘就会大量地生起,难以遏制。
这样意识到目前存在的困难,在最初的转换期就要努力克服心理的障碍。
对每一个环节都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发展善心,而不能简单混过,不然就不会有进展。
要引发行持的意乐,必须先在深化观念上多用一点力。
观念一旦深了,行持的欲就强;欲一强,就能摄持住心,每次都按善妙的法道实行。
这些都要靠自己切实用功才能转变,别人无法代替。
而且,串习的量一定要充足。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序,龙省,自瞿昙氏观星悟道。
于是广说经论。
最后以涅槃妙心。
嘱大迦叶。
拈华顾要。
灯灯相续。
初祖西来。
唯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
名曰性宗。
慈氏菩萨以所悟识心圆明。
造为瑜伽师地之论。
天亲菩萨揽其渊浩。
创唯识颂。
于是护法标首。
慈恩演传。
成唯识论。
最为精密。
名曰相宗。
古杭绍觉老人。
乃云栖莲大师嫡裔也。
阐释全文。
有唯识音义。
法嗣新伊师广搜奥旨。
有合响。
而我苕圣先法师。
实为伊公入室弟子。
重加集注。
是正有补遗。
兹三集皆以演释唯识精义。
实相宗之宝炬矣。
或曰。
万法唯心。
心唯一也。
深究其原。
则一亦不立。
今相宗所论心王心所。
八识辗转。
观所缘缘。
研极微细。
得无与直指之道背耶。
余曰。
否否。
夫人心影最难穷也。
迷心认影。
一影一心。
即一世界。
循环相生。
何啻万亿。
无论谬执之辈。
据幻为真。
如沉弱水。
如堕夜雾。
不可得出。
即使明悟上智之士。
于斯道中。
已契大意称悟彻。
而微细无明流注性海。
慧剑所不能除。
宝镜所不能照。
化雨法雷所不能洒澹震荡。
是生死因。
随劫轮转。
将奈何矣。
彼慈氏天亲悲悯斯苦。
故造斯论。
绘写变相。
破心影之惑。
斩八识之根。
使学者绝后再苏。
转识成智。
向所谓网罗窠臼。
皆成安乐窝最胜院。
妙用神通。
百法具足。
然则相宗之旨。
正所以洞明差别辅性宗。
如车二毂鸟双翼。
何可偏废哉。
此唯识补遗之刻。
深有功于正法眼藏。
非渺小也。
刻既成。
遂书诸简端。
康熙戊午孟夏谷旦董漠?题No. 825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文卷上第一卷?论题(成)?论主(护)?译师(唐)?正文大科(三)初宗前敬叙分(二)初归敬述意(稽)次造论因缘(二)初通为利生(今)次别为破执(二)初破凡夫外道(又)次破小乘四师(复)次依教广成分(三)初一颂半(略答)外难略标识相(三)初末论设问(若)次本论颂答(颂)三末论释成(二)初释前三句(二)初略释(三)初释第一句(论)次释第二句(彼)三释第三句(二)初征(如)次释(二)初正释(二)初依相见假说我法(彼)次由熏习变似我法(二)初法释(或)次喻明(如)次结判(愚)次广释(二)初明无实唯似境(三)初征答总标(云)次重征别释(二)初破实我实法不可得(二)初破实我(二)初征(如)次释(二)初正破(三)初叙破外道小乘我相(二)初别破(二)初破六师三计(二)初叙计(诸)次破斥(三)初破胜论数论(初)次破无惭尼犍(中)三破兽主遍出(后)次破小乘三计(二)初叙计(又)次破斥(三)初破即蕴我(初)次破离蕴我(中)三破非即离我(后)次总破(三)初约思虑有无破(又)次约作用有无破(又)三约所缘非缘破(又)次立量以显唯识(二)初显能所缘是见相(又)次结示所缘是识变(是)三结属我执俱分(三)初标列(然)次别释(二)初俱生我执(三)初释总名(俱)次释别相(此)三示断位(此)次分别我执(三)初释总名(分)次释别相(唯)三示断位(此)三结判(二)初正判(二)初判相质有无(二)初判定有无(如)次结成前义(是)次判依遍有无(然)次引证(故)次释妨?次破实法?次结示心外境非所缘?三总结证成?次释假应依实难?次释后三句?次二十三颂半广明识相显前颂意?三后有五颂明修行之位次?三释结施显分??次释妨(二)初正释妨难(三)初释忆识等事妨(二)初难(实)次释(二)初斥非(所)次显理(然)次释造业受果妨(二)初难(若)次释(二)初斥非(所)次显理(然)三释生死涅槃妨(二)初难(我)次释(二)初斥非(所)次显理(然)次结示唯识(由)?次破实法(二)初征答非有(如)次广破执相(三)初正破心外有法(二)初破外道(二)初征(外)次释(二)初约十三家别破(五)初数论师(三)初叙执(且)次破斥(七)初破现量所得(彼)二以能所互破(又)三体应同用破(又)四破三合成一(许)五以总别互破(又)六约变时合不合破(二)初正破(此)次遮救(不)七约无差别破所成(又)三结非(故)二胜论师(二)初叙执(胜)次破斥(二)初正破(二)初明诸句体非实有(八)初被诸句中常无常(彼)二以实德二句对破(又)三破实句中有碍常(又)四破诸句中无碍法(诸)五约唯识破诸句(又)六破大有性(彼)七破同异性(又)八破和合句(又)次显诸句非现量得(二)初明诸句非现量境(然)次显能缘非现量智(又)次结非(故)三自在天等八论(二)初破大自在(二)初叙(有)次破(彼)次例破余七(余)四二种声论(二)初叙(有)次破(彼)五顺世论师(二)初叙(有)次破(二)初破因微(彼)次破果色(三)初破不越因量(二)初正破(又)次破救(三)初破量德合故似粗(若)次约果如因破(若)三约因如果破(若)次破因果同处(又)三破果体是一(又)次束成四种总破(二)初总标(然)次别破(四)初数论等(二)初叙(一)次破(彼)二胜论等(二)初叙(二)次破(彼)三无惭等(二)初叙(三)次破(彼)四邪命等(二)初叙(四)次破(彼)次破余乘?次立量以显唯识?三结属法执俱分??次破余乘(二)初当(彼)次释(二)初总释(破)次别释(三)初破色法(二)初破对无对色(二)初标列(且)次别明(二)初有对色(二)初明有对非实有(二)初略明(彼)次广释(二)初明能成极微不实(二)初约质碍有无破(谓)次约方分有无破(二)初破有方分(又)次破无方分(二)初且约有方分破无方分(三)初约所成果色破(若)次约因能成果破(又)三约果色即因破(执)次结归有方分破其实有(有)次结所成果色非实有(故)次明有对唯识变(二)初征(五)次释(二)初正释(二)初总释依缘(虽)次别释依缘(二)初略明所依(然)次广释所缘(二)初总标所缘缘有无(此)次别明所缘缘有无(二)初明外所缘缘非有(二)初破执(四)初破正量部计能生(二)初叙计(谓)次破斥(非)二破经部师计和合(二)初叙计(眼)次破斥(非)三破经部转计极微(非)四破萨婆多计和集(二)初叙计(有)次破斥(彼)次结况(许)次显内所缘缘非无(二)初明识变似色等为所缘缘(由)次明识所变相非极微成(二)初正明(然)次释妨(为)次结示(由)次无对色(余)次破表无表色?次破不相应行?三破无为法??次破表无表色(二)初征(表)次释(二)初明二色非实有(二)初正明(二)初释有表(二)初身表(二)初破实有(三)初反征(此)次正破(三)初破形(若)次破动(若)三破心所引生(若)三结示(故)次申正义(然)次语表(二)初破实有(语)次申正义(然)次释无表(二)初破实有(表)次申正义(然)次释难(二)初难(世)次释(二)初总答非色(不)次别明业体(二)初明思为三业体(能)次转释身语二业(二)初示由思名业道(起)次明业道是假说(或)次结二色唯识变(由)?次破不相应行(三)初总明无实体用(二)初明依色心分位假立(不)次立量以显无实体用(此)次别破得非得等(六)初破得非得(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且)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经)次就义别破(二)初正破得(二)初引经例破(亦)次约二因破(三)初征(又)次破(二)初破能起因(若)次破不失因(若)三结(故)次例破非得(得)次申正义(二)初明得(然)次明非得(观)二破众同分(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此)次就义别破(二)初约同智言因破(若)次约同事欲因破(若)次申正义(然)三破命根(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若)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此)次就义别破(三)初例破(又)次释妨(若)三结示(此)次申正义(然)四破无心定等(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若)次正破实有(若)次申正义(二)初正释(二)初无心定(谓)次无想果(无)次结示(故)五破三有为相?六破名句文身?三傍破执随眠等?第二卷?五破三有为相(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此)次就义别破(五)初破能相所相体异(非)二破生等相体俱有(又)三破能所相本有(能)四破能相合所相(所)五破生等三世相违(又)次申正义(二)初刹那四相(三)初标立相意(然)次释成四相(四)初列说四相(本)二约世简小(前)三释通外难(如)四述相所表(生)三结成是假(故)次一期四相(一)?六破名句文身(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此)次就义别破(二)初正破二师(二)初单破正理论师(二)初破名等异声实有(若)次破声能生名句文(二)初正破(谓)次遮救(二)初遮音韵即名等异声实有(若)次遮音韵非能诠须生名等(若)次双破经部正理(二)初正破(声)次结责(何)次结成愚智(语)次申正义(四)初显假差别(然)二显三用殊(名)三明不即不离(此)四会其相违(二)初正会相违(由)次蹑迹会违(且)?三傍破执随眠等(二)初正破(二)初叙执(有)次破斥(彼)次例余(执)?三破无为法(二)初正破实有(二)初依理总非(诸)次约义别破(二)初正破(二)初例有为总破(二)初例破离色心等定有无为(且)次立量显无为即色心实性(然)次约一多别破(二)初总征(又)次别释(二)初破体一(二)初破虚空(若)次破余二(一)次破体多(若)次例余(二)初准前例破(余)次立比量破(又)次显示正义(三)初总标(然)次别释(二)初依识变假施设有(一)次依法性假施设有(二)初示法性名(二)次出无为体(离)三结示(故)?次立量以显唯识(二)初双显二取是相见分(外)次结示唯识亦是假说(诸)?三结属法执俱分(三)初标列(然)次别释(二)初俱生法执(三)初释总名(俱)次释别相(此)三明断位(此)次分别法执(三)初释总名(分)次释别相(唯)三明断位(此)三结判(二)初正判(二)初判相质有无(二)初判定有无(如)次结成前义(是)次判依遍有无(然)次引证(故)?次结示心外境非所缘(二)初明离识我法非所缘缘(如)次明自心外蕴非所缘缘(二)初简异聚王所(现)次简同聚心所(问)?三总结证成(由)?次释假应依实难(二)初难(有)次释(二)初正释外难(三)初总破法喻(彼)次别破法喻(二)初破喻(二)初破依类假说(三)初正破(依)次遮救(若)三结破(类)次破依实假说(三)初正破(依)次遮救(若)三结破(由)次破法(二)初正破假说依真(又)次结申假说正义(由)三结难非理(是)次示假说意(然)?次释后三句(二)初结前标数(识)次释通别名(二)初释三类别名(一)次释能变通名(二)初总标(此)次别释(二)初释因能变(一)次释果能变(二)初总明(二)次别释(二)初等流果(等)次异熟果(二)初正释(异)次简异(此)?次(二十三颂半广)明识相显前颂意(二)初(十四)行半颂明三能变识相(二)初广释三能变相(三)初初能变相(三)初末论设问(虽)次举本颂答(颂)三末论释成(二)初正释颂文(八)初自相等三门(二)初正释三门(二)初别释(三)初自相门(论)次果相门(此)三因相门(此)次总结(初)次重明因相(三)初标(一)次解(四)初明种子相(二)初正释(二)初正示种相(此)次明种实有(二)初正释(虽)次释妨(二)初难(此)次释(二)初正释(若)次简别(然)次结判(二)初判属相分(种)次判属三性(二)初正判(诸)次释妨(二)初难(若)次释(虽)二明本新义(三)初净月等师唯立本有(三)初释义(此)次引证(二)初引教(如)次引理(又)三结示(如)次难陀等师唯立新熏(三)初释义(有)次引证(二)初引教(如)次引理(二)初证有漏(又)次证无漏(无)三会违(二)初会本有五种性别(三)初标(有)次释(即)三结(故)次会地狱成就三根(所)三护法正义新本合论(三)初正释二类(二)初标(有)次释(二)初本有(一)次始起(二)次斥前互阙(二)初破净月唯本有(二)初正破(二)初明违理(二)初约因缘义破不从熏生(三)初标(若)次释(二)初引证(如)次引论(摄)三结(唯)次约因缘义破由熏增长(非)次明违教(又)次结责(故)次破难陀唯新熏(二)初正破(二)初明违理(二)初正明违理(二)初斥非(二)初约有为无漏无因破(若)次遮性净为无漏生因(三)初出彼所凭(分)次破彼谬解(二)初征(而)次破(三)初破以空理为无漏因(若)次破以即心为无漏因(若)三破有漏心性是无漏(二)初以有漏例无漏(若)次以异生例圣者(二)初正例(又)次破救(若)三申经正义(然)次显正(由)次通前所引(四)初通内种定有熏习(诸)二通无漏由闻熏习(二)初明亦熏本无漏种(其)次判二性为缘亦异(闻)三通依障建立种性(二)初正释(依)次通妨(然)四通三根依当可生(既)次明违教(然)次结责(故)三结示正义(由)三明种子义?四明熏习义?三结?二不可知等三门?三相应门?四受俱门?五三性门?六心所例王门?七因果譬喻门?八伏断位次门?次证有本识?次第二能变?三第三能变?次会三能变俱转示二谛?次九行颂广释外难显唯识??三明种子义(三)初明内种(三)初总标(然)次别释(六)初刹那灭(一)二果俱有(二)三恒随转(三)四性决定(四)五待众缘(五)六引自果(六)三结示(唯)次明外种(外)三简熏习(内)?四明熏习义(三)初总标(二)初问(依)次答(所)次别释(二)初所熏(三)初征(何)次释(四)初坚住性(一)二无记性(二)三可熏性(三)四与能熏和合(四)三结(唯)次能熏(三)初征(何)次释(四)初有生灭(一)二有胜用(二)三有增减(三)四与所熏和合(四)三结(唯)三结判(二)初结熏习(如)次判因果(二)初约种现判因果同时(能)次约三类判因果横竖(二)初正判三类(能)次结属因缘(此)?三结(是)?二不可知等三门(二)初征答总标(此)次别释三门(二)初释行相所缘(二)初略释(二)初明行相(了)次明所缘(二)初别明执受处(二)初释处(处)次释执受(执)次总结是所缘(执)次广释(二)初释行相(三)初略指是异熟见分(此)次通明心心所分量(三)初难陀立二分(二)初正明立二分(二)初正释(二)初释(二)初明心心所各有二分(然)次破安慧唯立自证分(二)初破无所缘(若)次破无能缘(若)次结(故)次引证(如)次大小乘辨异(二)初明小乘偏义(二)初明行相所缘(执)次明王所问异(心)次申大乘正说(二)初明行相所缘(违)次明王所同异(心)次陈那立三分(二)初正释(然)次引证(如)三护法立四分(二)初正明应有四分(二)初正释(又)次结判(二)初正判(此)次引证(是)次摄归唯是一心(二)初明摄(如)次引证(如)三结归是异熟见分(故)次释所缘(二)初正明所变(二)初明唯变处等(二)初正释(二)初明业力所变决定(三)初器界(二)初正明共中共变(二)初释义(二)初正释(所)次释疑(虽)次料简(二)初征(谁)次释(三)初月藏明一切有情共变(有)次次师明现居当生者变(二)初斥前非(有)次申自义(是)三护法明于身有用即变(二)初斥前非(有)次申正义(然)次结显共中不共(此)次种子(诸)三根身(二)初明不共中不共变自根身(有)次明不共中共种变他依处(二)初正释(有)次料简(二)初师亦变似根(此)次师唯变依处(有)次明定等所变不定(前)次结示(略)次明不变心等(二)初问(何)次答(二)初通明诸识有二种变(有)次别显异熟唯因缘变(二)初有漏位唯变色等(异)次无漏位亦现心影(至)次总结所缘(故)次明不可知门(二)初明不可知(不)次征答劝信(二)初征(云)次答(如)第三卷?三相应门(三)初问答总明(此)次别释触等(五)初释触(二)初明正义(二)初正明(能)次转释(二)初释性(三)初释三和(谓)次释分别变异(二)初正释(皆)次通妨(根)三释令心触境(和)次释业(三)初正释(既)次引证(起)三通妨(瑜)次斥异解(然)二释作意(二)初明正义(作)次斥异解(有)三释受(二)初明正义(受)次斥异解(二)初叙执(有)次斥破(二)初破领俱触(三)初正破(彼)次遮救(三)初破受似触生(若)次破受领受体(若)三破不舍自性(若)三结责(故)次破共余相(然)四释想(想)五释思(思)三结相应义(此)?四受俱门(二)初明唯舍受相应(二)初正释(三)初约识行相明(此)次约俱生受明(又)三约执藏义明(又)次释妨(二)初难(若)次释(既)次简非余所相应(二)初征答(如)次释明(二)初明非别境俱(谓)次明非善等俱(此)?五三性门(三)初问(法)次答(此)三释(二)初释无覆无记义(异)次释无覆无记名(覆)?六心所例王门(二)初正释(二)初例三性门(触)次例余诸门(又)次斥谬(二)初叙执(有)次斥破(二)初破一切种(二)初正破(二)初约不能受熏持种破(彼)次纵受熏以种多难破(又)次破救(二)初叙执(谁)次破斥(彼)次破无简别(又)?七因果譬喻门(二)初明正义(二)初正释颂文(三)初征答总标(阿)次法喻别释(二)初释恒转义(恒)次释如瀑流(如)三结示缘起(如)次通妨显理(二)初释过未既假不成非断难(二)初外难(过)次答释(二)初对斥(过)次显理(岂)次释无因无果谁离断常难(二)初外难(因)次答释(二)初对破(若)次显理(二)初略明(因)次广显(三)初标义(谓)次释成(观)三结劝(如)次斥异说(二)初正斥(二)初斥余部(二)初叙计(三)初标(有)次释(谓)三结(如)次斥非(三)初总斥(彼)次别破(三)初破一念二时(何)次破生灭体一(又)三时体互破(生)三结非(故)次斥经部(经)次结劝(由)?八伏断位次门(二)初征答总标(此)次广释颂义(二)初正明舍阿赖耶(二)初总明(谓)次别释(二)初明能舍诸位(二)初明正义(二)初正释(二)初释义(此)次引证(云)次释妨(二)初难(若)次答(二)初约回心向大释(彼)次约直修大乘释(又)次斥异解(二)初正破(二)初叙(有)次破(彼)次破救(二)初叙(地)次破(彼)次简所舍唯名(然)次通明第八异名(二)初广释诸名(二)初释名义(二)初总标(然)次别释(四)初释心等四名(谓)二释阿赖耶名(或)三释异熟识名(或)四释无垢识名(或)次简所舍(阿)次结归二位(然)?次证有本识(三)初征答总标(云)次教理别明(二)初引教(二)初引大乘(二)初引契经证有第八(二)初三经四颂(四)初引阿毗达摩颂(二)初引颂(谓)次释义(二)初时释(三)初约二用释(二)初略判颂文(此)次广释颂义(二)初因缘用(二)初释(二)初正释因缘(界)次转释缘用(谓)次结(是)次依持用(二)初明流转依持(三)初标(由)次释(谓)三结(诸)次明还灭依持(三)初标(及)次释(谓)三结(能)次约染净释(又)三约三性释(或)次结证(今)二重引前经中颂(二)初引颂(即)次释义(二)初正释(二)初释前三句(二)初约含藏义释(由)次约三藏义释(与)次释第四句(二)初约地上释(已)次通地前释(或)次结证(非)三引解深密经颂(二)初引颂(解)次释义(二)初正释(三)初释第一句(以)次释第二句(是)三释后二句(凡)次结证(唯)四引入楞伽经颂(二)初引颂(入)次释义(眼)次指广证有(此)次显大乘是至教量?次引余部?次显理?三总结劝信??次显大乘是至教量(二)初立比量证(诸)次引七因证(二)初引圣慈氏七因(二)初总标(又)次别明(七)一先不记(一)二本俱行(二)三非余境(三)四应极成(四)五有无有(五)六能对治(六)七义异文(七)次引庄严论颂义(如)?次引余部(二)初总标(余)次别引(四)初大众部(谓)三上座部(上)三化地部(化)四说一切有部(二)初引文(说)次论释(二)初释义(三)初明正义(谓)次别简释(七)初简余蕴(谓)二简五欲(五)三简乐受(乐)四简身见(身)五简转识(转)六简色身(色)七简不相应行(又)三总结示(异)次结证(由)?次显理(三)初结前起后(已)次依经广显(十)初持种心(三)初引经证有(谓)次依义广释(二)初明正义(二)初正释(二)初简转识非持种心(谓)次明第八是持种心(二)初正释(二)初顺明(此)次反显(若)次简非(二)初简色不相应(色)次简转识心所(转)次结示(故)次斥异解(五)初破识类受熏持种(二)初叙(有)次破(六)初约假实破(彼)二约三性破(又)三约无心位破(又)四约凡圣类同破(又)五约根法类同破(又)六约事类不俱破(又)二破六识俱转受熏持种(执)三破色心自类前为后种(二)初叙(有)次破(二)初正破(二)初约无熏习义破(彼)次约间断不生破(又)次遮救(亦)四破三世实有能成因果(二)初叙(有)次破(彼)五破执遣相空拨无本识(二)初叙执斥违经(有)次约法斥违理(二)初斥成邪见(智)次斥反正智(若)三总结证成(故)二异熟心?三界趣生体?四有执受?五持寿暖识?六生死时心?七缘起依?八识食体?九灭定有心?十染净心?三指广结略??二异熟心(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简转识非真异熟(谓)次明第八是真异熟(三)初约有情身器显有真异熟(定)次约身受怡劳显有真异熟(又)三约非佛有情显有真异熟(非)三总结证成(由)?三界趣生体(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标义(谓)次释成(二)初简转识等非趣生体(非)次明第八心品是趣生体(三)初约实等四义顺明(唯)次约无色第六反释(此)三约佛非趣生反证(由)三总结证成(正)?四有执受(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明第八是能执受(二)初显有能执受心(谓)次立第八是能执受(二)初正立(唯)次简别(此)次简转识等非能执受(三)初简诸转识(谓)次简诸心所(诸)三简色根命根(非)三总结证成(故)?五持寿暖识(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简转识非持寿暖识(谓)次明第八是持寿暖识(二)初正立(唯)次释成(二)初正释(经)次通妨(二)初难(虽)次释(二)初约三法具处释(此)次约暖不遍处释(又)三总结证成(由)?六生死时心(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正明生死时心(二)初明正义(二)初简转识非生死时心(谓)次明第八是生死时心(真)次斥异说(二)初异说(二)初叙(有)次破(二)初正破(若)次遮救(若)次余部(有)次别明将死时心(二)初立义(又)次释成(二)初简转识不生冷触(眼)次明第八能生冷触(唯)三总结证成(故)?七缘起依(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引经释(谓)次明论释(二)初明第八是名色缘(二)初正明(眼)次遮救(亦)次简转识非名色缘(又)三总结证成(故)第四卷?八识食体(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通明四食相(三)初总标(谓)次别释(四)初段食(一)二触食(二)三思食(三)四识食(四)三结判(二)初约三科判(由)次约三界判(段)次别明识食体(二)初简转识非识食体(二)初正简(眼)次斥异(四)初破过未识等为食(非)二破入定心等为食(亦)三破不相应行为食(又)四破第六意识为食(二)初叙(有)次破(二)初总斥指广(彼)次约义别破(三)初破无漏识为食(又)次破有漏种为食(亦)三破身命互为食(复)次明异熟是识食体(二)初正释(由)次通妨(唯)三总结证成(既)?九灭定有心(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明灭定有第八识(三)初依义明灭定有识(二)初明定中第八为不离身识(谓)次破后时还起名不离身识。
中国佛教哲学
《中国佛教哲学》教学大纲李虎群 编写615目录前言 (619)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619)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619)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619)序论中国佛教特色与学习方法 (620)第一节宗教的基础和宗教学研究 (620)一、宗教的基础 (620)二、宗教研究的基础 (620)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特色和学习方法 (621)一、中国佛教的特色 (621)二、学习方法 (622)复习与思考题 (622)拓展阅读书目 (622)第一章印度佛教思想源流 (623)一、小乘兴盛时期 (623)二、大乘兴盛时期 (623)三、密咒兴盛的时期 (623)复习与思考题 (623)拓展阅读书目 (623)第二章 中国佛教思想源流 (624)第一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佛教的特点 (624)一、取决于佛教自身的开放、含容性质。
(624)二、取决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和融摄。
(624)三、中国佛学至少有如下四个特点 (625)四、佛教在适应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屈从了其中的消极面,付出了影响至今的负面代价。
(625)第二节源流 (626)一、首先是传入阶段 (626)二、传播阶段 (626)三、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 (627)第三节中国佛教主要宗派介绍 (628)一、三论宗 (628)二、天台宗 (628)三、华严宗 (628)四、唯识宗哲学 (629)五、禅宗哲学 (629)复习与思考题 (629)拓展阅读书目 (629)第三章佛教基本理论 (630)第一节缘起性空 (630)616一、“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
” (630)二、缘起法和人生的关系 (630)三、性空与修学 (630)第二节四圣谛 (630)一、苦 (630)二、苦集 (631)三、苦灭。
苦灭道 (631)第三节《般若心经》解读 (631)复习与思考题 (631)拓展阅读书目 (631)第四章佛教修持法门(上):解脱道 (632)绪论 (632)一、佛法并不是一种在理论上单独存在的东西。
第46讲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 (1)
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工作,由众多贤友共同努力完成,但尽管这样,也不能保证里面完全没有错漏,未经尊者最后校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宜公开。
第六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阿毗达摩第四十六讲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玛欣德尊者2009.06.11讲于江西佛学院在我们上课之前,这里我要向大家道歉一下,昨天晚上我们在讲到二因心的时候,讲到当时雷迪西亚多认为大概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是三因结生。
后来我再去查了一下,发现数字上还是有点出入,因此在这里我向大家道歉一下。
为了让大家更明白我们付出精进的必要性,我在这里读出雷迪西亚多所写的一本《觉支手册》,关于四正勤的部分,他里面就讲到了不要认为现在是二因结生者或者即使是二因结生者,我们就放弃了自己的修行。
在这本书里面的四正勤的一章里面这样讲到:“只有在尽其一生如佛陀所教导那般努力精进之后还不能证得禅那、圣道圣果,才能够说失败的原因是当今时期的本质,或者是二因者,或者过去世没有积累足够的巴拉密。
在这世间,有些人所付出的精进力远远不及佛陀所指定的程度,甚至没有尝试有效地培育身至念,以对治他们漫无目的四处飘荡之心,但是却推说不能证悟道果是因为当今是不可能开悟的时期。
也有些人说今日的男女没有足够使他们证悟道果的巴拉密,还有些人说今日的男女都是二因结生者。
他们如此说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当今是所引导者的时期,而他们未能证悟道果是因为缺乏了正勤——精进。
若具有专精(pahitatta)地适当注进正勤(注进精进),一千人之中有三百、四百或五百人可以获得至上的成就。
若一百人如此实行,他们之中有三十、四十或五十人可以获得至上的成就。
在此“专精”是指决意尽其一生坚持努力精进,即使在努力的当下死去亦在所不辞。
索那长老(Soõa Thera)所付出的精进是在雨安居(vassa)的三个月期间持续不断地保持正念,在那期间只采用坐以及走两种姿势。
护眼尊者(Cakkhuppàla)的精进与他相等。
梵网菩萨戒经义疏发隐问辩
答。空有二。契真空则万法俱备。何须更习毗尼。堕顽空则众善皆隳。岂不有伤戒品。执莽荡。轻轨仪。其失大矣��?
(��?问。发心许破戒。大乘容犯戒。此或与其能权。恣其摄化耳。乃若持陀罗尼者已为具戒。持了义经者已为具戒。习禅定者能救四重五逆之违戒。则一定一慧反在式叉之先。一咒一文足省坚持之力矣。岂各有宗旨欤��?
(十六)问。看病信属孝慈之心。然我身亦是圣贤之器。念盲龟逗孔之不易。思扁鹊洞垣之为难。肯施无益之抚摩。用染必死之疫疠。凡菩萨人。应知方便��?
答。福田无上。仁人固以看病为先。慧海多门。智者宁无保身之哲。或亲己。或使人。或用财。或效力。皆可也。释尊运兜罗而愈疾。抚摩未必无功。孔儿处危地以全身。疫疠何能必染。盖是救人为急。欲罢不能。非比冒难故行。可已不已。且古之悲田。今之养济。皆圣主良臣看病之大慈也。岂必以吮疽按癞为救疗。尝药哺食为殷勤��?前页孔儿。戒疏事义中作庾襄事。存��?��?
答。说戒者。非平日讲说之说。盖半月诵说之说也。凡半月共行布萨。乃众僧自举愆尤。示彼恶流。必生异谤。故惟除国主不许余人。若夫布衍经文。宣扬义趣。又何过焉。荐导先亡。祓除患难。皆曰至心读诵。不闻掩帙秘藏。以此利人。正契佛心。是名法施��?
前问答竟��?
僧俗杂问
发隐成。周咨大众。于时缁素善友各陈所见。合从者从之。义未显者。为略辩如左。法喜之乐当何如也��?
答。若高谈无佛之世。直论当人之心。则不但老瞿昙绝口毗尼。优波离羞称羯磨。即使束五部置之高阁。褫三衣悬之树端。未足为过。如或不然。法林惟恐不稠。正见惟患不广耳。何纷纷之足厌��?
(��?问。持如空之戒相。庞老斥为迷人。能观空而得道。天台许其具足。具足已超智赞自在。迷人岂异缺破杂穿。而又云空见扰心。破其定共。空心邪僻。坏我律仪将安取衷。不流恶见。且经云。若有得空者。终不破于戒。复何指耶��?
《中论》说诸法不成的两个理路探析
《中论》说诸法不成的两个理路探析袁军荣【摘要】《中论》广说诸法不成以显无生之义,其理路有二:一是通过展示各种边见所造成的两难困局来说诸法不成;二是直接向缘起开刀,在世间共许的缘起法上显示诸法不成。
若按吉藏“三中说”判定,第一种理路只得“尽偏中”,未达“绝待中”,尚不是中道究竟义。
龙树依世间共许的“此有故彼有”说“彼此俱无”,以大乘“无生”义重说因缘相,开显缘起甚深之义。
【关键词】中论;缘起;诸法不成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8)04-0155-06作者简介:袁军荣,河南许昌人,(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中论》广说诸法不成以显无生之义,大致理路概括为二。
首先是对治性的,重点在于说明对手何以是不正确的。
这是通过展示各种边见内在的矛盾来说诸法不成。
比如《观涅?品》开篇说:若一切法空,无生无灭者,何断何所灭,而称为涅??若诸法不空,则无生无灭,何断何所灭,而称为涅??①第一颂的一切法空,是外道见,这里的“空”就是一无所有;若一切法无所有,如“第二头”②一般,自然没有生灭可言。
第二颂的“不空”是与一无所有相对的“实有”,实有则自在恒住,也无生灭可言。
如此,实无、实有俱是两边,均不成生灭。
诸如此类的论破方式广见于《中论》各品。
这样的论破方式在破斥邪见方面有其殊胜的作用,但很容易引起这样的想象:实有、实无二见固然与生灭相违,但在实有实无之外,是不是还有生灭可求呢?或者说,在破邪之外,是不是还有正见留存呢?因为它不能让人免除这样的想象,所以若按吉藏“三中说”③来判定,诸如此类的论破可谓只得“尽偏中”、未达“绝待中”,尚不是中道的究竟处。
之所以说“尽偏中”不究竟,是因为“虽尽于偏,而有于中”④。
《中论》则是“尽偏而不留中”的。
这尽偏而不留之“中”,吉藏强名其为“绝待中”。
对此,龙树到底是如何做到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有必要把《中论》说诸法不成的第二个理路展示出来,它不同于前一理路的地方在于:它以缘起本身为考察对象,在世间共许的缘起法上直接显示诸法不成。
佛教:缘起
二、对佛教误解的人:这种人,也许并不反对佛教,但因对佛教的真面目没有认识,错把神道设教,祭祀礼拜等以为就是佛教,以致闹出许多误会来。尤有甚者,有些人把神棍敛钱,甚至于张玉姑显灵这些无聊的事都扯到佛教的头上,这真是解释不清的误会。
数周前,一家报纸上登载了一则花边新闻,标题是:“千斤大猪,菩萨有福。”内容叙述某乡某某宫的某大帝生日,乡民宰了一头千斤以上的大猪祭祀,于是记者先生就给加了个“菩萨有福”的标题,我想这位记者先生在常识上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他误把神道的大帝当作佛教的菩萨。第二,他不了解佛教的基本精神就是众生平等,戒杀素食,菩萨是不吃肉的。于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作了如上的报导。新闻纸上既有这种误解的离了谱的报导,也就难怪许多社会人士把神道和佛教混合在一起了。
三、对佛教陌生的人:社会上还有些人,或为衣食奔波,或为事业忙碌,终日里让财色名食睡,五欲六尘占去了整部的时间。在他们的脑子里,根本没有宗教的印象.我曾和一位商界的朋友谈起信佛的问题——他实在是个忙人,他要处理公司大小事务,应酬官商各界 人物,白天有饭局,晚上有牌局,难得他有那份闲情陪我谈佛。我费了半天唇舌,他为了表示对佛教不太陌生,他问我:“佛教里,是不是西天如来佛最大?”亏得他看过《西游记》,否则,恐怕连如来佛三个字对他也是陌生的。
社会人士对佛教有意或无意误解的,经我分析,约有下列几种:
一、对佛教歧视的人,这种人又分二类:一类是有意的,另一类是盲从的。前者是胸存成见,故意诬蔑的。后者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的。前者如外教的传教者,为了自抬身价,不惜颠倒黑白,对佛教加上落伍、迷信、消极、逃世等帽子,以表示自己宗教的进步与科学。后者是一部份人云亦云的外教信徒,觉得“月亮是外国的圆”,既然外国的牧师神甫都说佛教落伍迷信,想来佛教大概就是落伍迷信的。但你若问他佛教到底怎样的落伍,如何的迷信,他是一句也说不上来。因为他本来对佛教就一无所知啊!一位在医学界颇有声望的人士问我:“你怎么会信了烧香念经的佛教?”不用说,他是耶教人士,他以我一个受过新教育的人不信耶稣而颇引以为憾:我问他:“信佛教到底有什么不好?”他说:“由人类进化的趋势看,宗教要由多神归于一神。”我向他解释神是神,佛是佛,根本是两回事。由多神归于一神,终究仍是信仰他力的宗教。佛教是要人信仰自力,众生皆具佛性,任何人皆可修持成佛的。他左听右听,听不入耳。弘法要契机,话不投机,说也无用,也只得罢了。
《亲友书》思考题答案1
《亲友书》思考题答案(全)标(第一册)第1节课1、《亲友书》的作者是谁?他有什么样的功德?了知作者功德后,对你学习本论有哪些帮助?《亲友书》的作者是龙树菩萨又称龙猛菩萨。
佛教历史上,龙猛菩萨是公认的登地菩萨,佛陀在《楞伽经》中亲自授记:“南方碑达国,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龙,能破有无边。
”意即南方碑达国有一位吉祥比丘,名叫龙猛,在佛陀涅槃之后,佛教内部产生争论时,他站出来弘扬大乘中观,破除有边与无边,诠释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在《大鼓经》、《大云经》、《文殊根本续》等大乘经续中,对龙猛菩萨也有明显的授记,有些说他是一地菩萨,有些说是七地菩萨,有些甚至说获得了佛果。
藏传佛教中他被喻为“二胜六庄严”之一,汉传佛教中他被八大宗派奉为开山始祖,这样的大菩萨、大圣者,佛教徒没有一个不承认。
2、按照古大德的要求,听法者、传法者分别应具备什么条件?你欠缺什么?今后会怎么做?真正的求法者,应像《中观四百论》所讲的“质直慧求义,说为闻法器”一样,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心要正直,不能贪执自方、嗔恨他方,要有公平正直的心态;第二、具足一定的智慧,能分析辨别善说恶说,不被他人所转;第三、对真义有希求之心,对真理有向往之心,若没有这样的意乐,不可能无缘无故去闻受正法。
这三条是闻法者的基本素质。
除此之外,很多高僧大德又补充了两条:第一、对佛法和上师必须有恭敬;第二、听受佛法时一定要专心致志。
闻法者理应具足这些条件,否则,如来的教言虽然很殊胜,可是你的行为不如法,再殊胜的教言也不能接受。
对于传法者,同样也有一些要求。
古大德云:“离经一字,允为魔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传法者若对佛经望文生义、依文错解,实则冤枉了三世诸佛,因此,传法需要有传承,懂得一些佛经。
很多大德对传法者有几点要求:第一、正直无倒,心要公正,不能贪执自宗、嗔恨他宗,以不平等的眼光毁谤别人;第二、说法明了,无论是佛经的内容还是论典的意义,一定要吐字清晰,表达恰当;第三、不错乱法义;第四、不求名闻利养;第五、善解意乐,能够了解闻法者的兴趣。
01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01制戒緣起十義門第一甲一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我们现在归到《律海十门》的正文——先是制戒缘起。
我们说这二百五十条戒是怎么制的?爲什么缘起而制的?下面就是讲这个事情。
乙一皈敬缘起颂丙一皈依三宝求加持自他慧心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这也是皈敬颂,同样,皈敬三宝。
“稽首礼诸佛”,就是顶礼佛,十方三世佛;“及法比丘僧”,法宝,僧宝。
这两句就是顶礼三宝。
丙二学戒所爲我今学毗尼令正法久住下边发愿,顶礼三宝你有什么事情呢?发愿——“我今学毗尼”,我现在要学这个毗尼藏(律藏)。
爲什么要学?“令正法久住”,目的是要使正法久住。
这是我们学《律海十门》的开端,先是礼敬三宝,然后是学毗尼的目的。
下边是制戒缘起了。
丙三尊者请问佛说因缘尊者舍利弗请问于世尊过去等正觉何者法久住何者法不久愿如来指授佛告舍利弗毗婆尸式弃拘留孙迦叶四佛法久住由广说经法结戒亦说戒拘那含牟尼毗舍二如来不广说经法未结戒说戒时人根善利但说教授戒诸恶莫作等皆除惑证道彼二佛示灭种种姓出家时久生疲厌无经律摄持令正法速灭若众花散置无线贯串故被风则涣散“尊者舍利弗,请问于世尊,过去等正觉,何者法久住,何者法不久,愿如来指授。
” 这是舍利弗尊者以悲心问佛的一个问题。
他问,过去的佛,哪一尊佛的法能够久住?——目的是“正法久住”了,所以根据这个题目就把舍利弗这一段文引出来。
舍利弗曾经问过佛,过去的佛(我们指的是过去七佛),哪一尊佛的法能够久住,哪些佛的法不久住,希望佛告诉我们。
目的也就是参考过去佛的经验,哪些能够久住,哪些不能久住,爲什么能久住,爲什么不能久住,以便知道如何使我们现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能久住。
佛以悲心告诉舍利弗:“佛告舍利弗,毗婆尸式弃,拘留孙迦叶,四佛法久住,由广说经法,结戒亦说戒。
” ……(2A)毗婆尸佛、式弃佛、毗舍罗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这个是七尊佛[ 七佛过去之七佛。
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于长阿含卷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卷四十四之十不善品。
缘起经白话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缘起经白话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文字的作用和影响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传统上的文学作品往往使用复杂的文言文,使得很多读者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白话文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大众喜爱的文字表达方式之一。
本文将探讨缘起经白话文的背景、定义与特点、意义以及推广和发展的前景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经白话文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和普及。
首先,我们将探讨缘起经白话文的背景。
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快速演进,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有了更高的期望。
然而,传统的文言文在传达信息时常常显得晦涩难懂,使得大部分人无法真正理解其含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白话文应运而生。
白话文以平实、通俗的语言,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使得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接下来,我们将对经白话文进行定义与特点的探讨。
经白话文是指使用白话文对经典文献、经典著作进行翻译和阐释的一种方式。
在经白话文中,翻译者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精髓和内涵,同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思想和意义。
相比于传统的文言文,经白话文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
最后,我们将讨论缘起经白话文的意义和推广发展的前景。
经白话文的意义在于使得经典著作和文化遗产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和理解。
通过使用白话文进行翻译和阐释,经典著作的价值和智慧将不再局限于少数学者和文化传承者,而是能够被更多的人所分享和传承。
同时,经白话文的推广和发展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获取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经白话文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使用白话文进行翻译和阐释时可能面临的困惑和争议,努力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使得经白话文能够更好地传递经典著作的真正含义和价值。
通过对缘起经白话文的背景、定义与特点、意义以及推广和发展的前景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推动经白话文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陈老莲的《水浒叶子》
陈老莲的《水浒叶子》001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刀笔小吏,尔乃好汉”;002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积粟千斛资盗粮,积钱万贯无私囊”;003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彼小范老,见人不蚤。
曳石悲歌,张元吴昊”;004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出入绿林,一清道人”;005天勇星—大刀【关胜】:“秩伦超群,髯之后昆,拜前将军”;006天雄星—豹子头【林冲】:“美色不可以保身,利器不可以示人”007天猛星—霹雳火【秦明】:“族尔家,乌乎义,忍哉匹夫终不贰”;008天威星—双鞭【呼延灼】:“将门之子,执鞭令史”;009天英星—小李广【花荣】:“叹叹王人,叹叹贼臣”;010天贵星—小旋风【柴进】:“哀王孙,孟尝之名几灭门”;? 011天富星—扑天雕【李应】:“牵牛归里,金生粟死”;012天满星—美髯公【朱仝】:“许身是孝子,黥面不为耻”;013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老僧好杀,昼夜一百八”;014天伤星—行者【武松】:“伸大义,斩嫂头,啾啾鬼哭鸳鸯楼”;015天立星—双枪将【董平】:“一笑倾城,风流万户侯董平”;016天捷星—没羽箭【张清】:“唐卫士,烈烟死。
庙貌而祀,一羊一豕”;017天暗星—青面兽【杨志】:“玩好不入,安用世及”;018天佑星—金枪手【徐宁】:“甲胄以御身,好之以陷人”。
019天空星—急先锋【索超】:“仗斧钺,将天罚”;020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南走胡,北走越”;021天异星—赤发鬼【刘唐】:“民脂民膏,我取汝曹,太山一掷等鸿毛”;022天杀星—黑旋风【李逵】:“杀四虎,奚足闻,悔不杀,封使君”;023天微星—九纹龙【史进】:“众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024天究星—没遮拦【穆弘】:“斩木折竿,白昼入市,终不令仲孺得独死”;025天退星—插翅虎【雷横】:“好勇斗狠,以危父母,赖兹良友”;026天寿星—混江龙【李俊】:“居海滨,有民人”;030天损星—浪里白条【张顺】:“生浔阳,死钱塘”;031天败星—活阎罗【阮小七】:“还告身,渔于津,养老亲”;033天慧星—拼命三郎【石秀】:“防危于未然,见事于几先”;034天暴星—两头蛇【解珍】:“赴义而毙,提携厥弟”;036天巧星—浪子【浪子燕青】:“子何不去,惜主不虑”;037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师尚父,友孙武”;046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用兵如神,笔舌杀人”;056地灵星-神医【安道全】:“先生国手,提囊而走”;?059地急星-一丈青【扈三娘】:“桃花马上石榴裙,锦撒英雄娘子军”;061地然星-混世魔王【樊瑞】:“神鬼为邻,云水全真”;?085地伏星-金眼彪【施恩】:“武松不死,彼燕太子”;101地阴星-母大虫【顾大嫂】:“提葫芦,唱鹧鸪,酒家胡”;103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杀人为市,天下趋之以为利”;107地贼星-鼓上蚤【时迁】:“生吝施与,死而厚葬。
缘起法和因果关系
缘起法和因果关系好呀,那我开始写啦。
咱先来说说这缘起法和因果关系呀,就好像是生活这场大戏里的隐形导演。
你想想看,你今天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那可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呀!就好比你早上出门,不小心踩了一脚狗屎,哎呀,这看似倒霉的事儿,说不定后面就会引出一连串有意思的事情呢。
也许你会因为去擦鞋而走进一家从来没去过的店,然后在店里结识了一个特别聊得来的朋友。
你说这神奇不神奇?这缘起法就像是一张看不见的大网,把世间万物都给连接起来了。
每一个小小的举动,每一个细微的念头,都可能引发一连串的反应。
就像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就会引起一场风暴。
咱平时的生活里不也经常有这样的事儿嘛。
比如说你随口说了一句鼓励别人的话,结果那人就因为你的这句话奋发图强,最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时候你不就成了人家成功路上的一个重要缘起啦。
再说说这因果关系,那更是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呢。
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总没错吧。
你要是天天好吃懒做,那能有啥好结果呀?反过来,你要是勤奋努力,那肯定会收获满满呀。
就好像学习,你平时不认真读书,考试的时候能考好吗?肯定不能呀!但你要是每天都花时间去学习,去积累知识,那成绩肯定差不了。
你看那些成功的人,他们可不是凭空就成功的呀。
他们都是在背后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汗水,这才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这就是因果呀,非常公平,非常直接。
你对生活怎么样,生活就会对你怎么样。
咱在生活中可得时刻留意这缘起法和因果关系。
别小瞧了那些小事情,说不定它们就是改变你命运的关键呢。
比如说你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个座,这看起来是件小事,可也许就因为这个小小的善举,会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呢。
又或者你今天对别人发了脾气,那可能别人也会对你心怀不满,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找你的麻烦。
所以呀,咱得时刻提醒自己,做事要考虑后果,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总之呢,缘起法和因果关系就像是生活的两条腿,缺了哪一个都不行。
咱要好好去体会,去把握,让它们为咱的生活服务,而不是被它们牵着鼻子走。
陈老莲的《水浒叶子》
陈老莲的《水浒叶子》001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刀笔小吏,尔乃好汉”;002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积粟千斛资盗粮,积钱万贯无私囊”;003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彼小范老,见人不蚤。
曳石悲歌,张元吴昊”;004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出入绿林,一清道人”;005天勇星—大刀【关胜】:“秩伦超群,髯之后昆,拜前将军”;006天雄星—豹子头【林冲】:“美色不可以保身,利器不可以示人”007天猛星—霹雳火【秦明】:“族尔家,乌乎义,忍哉匹夫终不贰”;008天威星—双鞭【呼延灼】:“将门之子,执鞭令史”;009天英星—小李广【花荣】:“叹叹王人,叹叹贼臣”;010天贵星—小旋风【柴进】:“哀王孙,孟尝之名几灭门”;? 011天富星—扑天雕【李应】:“牵牛归里,金生粟死”;012天满星—美髯公【朱仝】:“许身是孝子,黥面不为耻”;013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老僧好杀,昼夜一百八”;014天伤星—行者【武松】:“伸大义,斩嫂头,啾啾鬼哭鸳鸯楼”;015天立星—双枪将【董平】:“一笑倾城,风流万户侯董平”;016天捷星—没羽箭【张清】:“唐卫士,烈烟死。
庙貌而祀,一羊一豕”;017天暗星—青面兽【杨志】:“玩好不入,安用世及”;018天佑星—金枪手【徐宁】:“甲胄以御身,好之以陷人”。
019天空星—急先锋【索超】:“仗斧钺,将天罚”;020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南走胡,北走越”;021天异星—赤发鬼【刘唐】:“民脂民膏,我取汝曹,太山一掷等鸿毛”;022天杀星—黑旋风【李逵】:“杀四虎,奚足闻,悔不杀,封使君”;023天微星—九纹龙【史进】:“众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024天究星—没遮拦【穆弘】:“斩木折竿,白昼入市,终不令仲孺得独死”;025天退星—插翅虎【雷横】:“好勇斗狠,以危父母,赖兹良友”;026天寿星—混江龙【李俊】:“居海滨,有民人”;030天损星—浪里白条【张顺】:“生浔阳,死钱塘”;031天败星—活阎罗【阮小七】:“还告身,渔于津,养老亲”;033天慧星—拼命三郎【石秀】:“防危于未然,见事于几先”;034天暴星—两头蛇【解珍】:“赴义而毙,提携厥弟”;036天巧星—浪子【浪子燕青】:“子何不去,惜主不虑”;037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师尚父,友孙武”;046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用兵如神,笔舌杀人”;056地灵星-神医【安道全】:“先生国手,提囊而走”;?059地急星-一丈青【扈三娘】:“桃花马上石榴裙,锦撒英雄娘子军”;061地然星-混世魔王【樊瑞】:“神鬼为邻,云水全真”;?085地伏星-金眼彪【施恩】:“武松不死,彼燕太子”;101地阴星-母大虫【顾大嫂】:“提葫芦,唱鹧鸪,酒家胡”;103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杀人为市,天下趋之以为利”;107地贼星-鼓上蚤【时迁】:“生吝施与,死而厚葬。
缘起法讲解
缘起法讲解
缘起法是佛教中的一种基本教义,意为“依存缘起”,也称为“无常法印”。
它是佛教中最根本的一条真理,是指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按照佛教的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无数因缘条件而生,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没有一个事物是独立存在的。
这个因缘关系的网络被称为“缘起”,也被称为“无常流转”或“生死轮回”。
缘起法的核心思想是:所有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这个思想启示人们,要想摆脱苦难,获得解脱,就需要认识并接受无常和无我的真理,进而修行,超越生死轮回。
在佛教中,缘起法被看作是修行的基础,是理解佛教教义的关键。
修行者需要通过认识缘起法,领悟无常和无我的真理,达到涅槃的境界。
缘起法在佛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佛教教义的基础,也是修行者达到解脱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4)因愛而有取
人類的所以執取趨求,又由於「愛」。這即是有情的特性,染著自體與境界,染著 過去與未來。14
2、小結
因為愛染一切,所以執取趨求,所以引起業果,不得不生,不得不死了。從愛到老 死的五支,說明了苦與集的主要意義。
(二)「觸境繫心」的緣起觀說明現實身、心活動的過程
慧日佛學班.第 8 期課程
《佛法概論》
第十一章 緣起法
《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釋開仁編.2010/3/19
第一節 緣起的定義與內容
一、緣起的定義(p.147-p.149)
(一)略說緣起染淨的判攝
1、雜染的因緣,即緣起法
因緣有雜染的,清淨的,雜染的因緣,即緣起法。1 ◎緣起法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說明依待而存在的法則。 ◎他的內容,是「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
4(1)《解深密經》卷 2〈一切法相品第 4〉:「謂諸法相略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遍計所執
162
《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理論,所以這值得特別留心!
(二)闡述緣起的必然理則性
1、明「此故彼」之因果系
緣起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簡單的,可解說為「緣此故彼起」。 任何事物的存在──有與生起,必有原因。
17
求的意義;因為內心執取自我(我語取),所以在家人執取五欲(欲取),出家人(外道)執 取種種錯誤的見解(見取),與無意義的戒禁(戒禁取)。因種種執取的動力,而引發身、語、 意的一切行動,不論它是貪戀或者厭離這個生命和塵世,都要招感未來三有的果報。」 14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第六章,(p.87):「此自體愛與境界愛,如約現在、未來二世說,即四 愛:愛,後有愛,貪喜俱行愛,彼彼喜樂愛。前二為自體愛,後二為境界愛。第一、為染著 現在有的自體愛;第二、是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第三、是現在已得的境界愛;第四、是 未來欲得的境界愛。此四愛,即自體愛與境界愛而表現於現在、未來的形式中。」 15 《瑜伽師地論》卷 90:「復次,有二種如實智:一者、如理作意所發;二者、三摩地所發。 當知此中由正聞、思所成作意,聽聞正法增上力故,於五種受分位轉變所起過患,如實了知。 又即於此分位轉變如理思惟,名不定地如實正智。此為依止,能隨入修。」(大正 30,809b8-13) 〔※苦、樂、憂、喜、捨五種受。〕 16 掀動:挑動;翻動。(《漢語大詞典(六)》,p.684) 17《雜阿含經》卷 12(288 經)(大正 2,81b5-8)。
(一)「逐物流轉」的緣起觀說明苦、集生死流轉的根源
一、愛、取、有、生、老死五支,側重於「逐物流轉」的緣起觀。
1、從愛到老死的流轉 (1)因生有老死
有情都要「老死」,老死是由生而來的,生起了即不能不死;所以生不足喜,死也 不足憂。可見想長生不死或永生不滅,是永遠不可能的。
(2)因有而有生
有情為什麼會生起呢?即由於「有」。有指過去業力所規定的存在體,三有11或者五 有12。既有業感存在體,即不能不生起,如種子得到水、土、溫度等緣力,即不能不萌 芽一樣。
3、明緣起非誰所造作
這緣起法,佛說他是「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這是本來如此的真相。愚癡的凡 夫,對於世間的一切,覺得紛雜而沒有頭緒,佛陀卻能在這複雜紛繁中,悟到一遍通而
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云何諸法依他起相?謂一切法緣生自性。則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招集純大苦蘊。…」(大正 16,693a15-25) (2)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255):「《瑜伽論》「攝決擇分」,深廣的分別五相:名(nAma), 相(LakSaNa),分別(vikalpa),真如(tathatA),正智(samyag-jJAna)。前三是雜染法,後二是清 淨法。正智也是依他起相,與《解深密經》的依他起雜染法不合。《瑜伽論》解說為:「彼 (《解深密經》)意唯說依他起自性雜染分,非清淨分;若清淨分,當知緣彼無執,應可了 知」(*卷 74,大正 30,704c)。清淨依他起的安立,在瑜伽學中是有異義的;正智是依他 起相,為《成唯識論》所依。」 5 《雜阿含經》卷 12(293 經):「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 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 不生、不住、不異、不滅。」(大正 2,83c13-17) 6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第十章,(p.141-p.144)。 7(1)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p.87-p.88):「奧義書的思潮,釋尊所受的影響最深。理性 的思辨與直覺悟證,為佛教解脫論的重心。佛教解脫道的重智傾向,即由於此。然而,深 刻的了解他,所以能徹底的批判他。釋尊把理性的思辨與直覺證悟,出發於現實經驗的分 析上。奧義書以為自我是真常的,妙樂的;釋尊卻處處在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 他們以為是常住的,妙樂的,唯心的,是自我的本體。釋尊看來,簡直是幻想。反之,自 我的錯覺,正是生死的根本。因為從現實的經驗出發,人不過是五蘊、六處、六界的和合 相續,一切在無常變動的過程中,那裡有真常妙樂的自我?完整的佛教體系,出發於經驗 的分析,在此上作理性的思辨,再進而作直覺的體悟;所以說:「要先得法住智,後得涅 槃智」(雜阿含卷一四‧三四七經)。重視經驗的事實,佛教這才與奧義書分流。」 (2)另參見:印順導師《性空學探源》之〈思擇與現觀〉(p.26-p.27)。
(2)印順導師,《空之探究》(p.255-p.256):「《中論》〈觀四諦品〉,在緣起即空,亦是假名以 下,接著說:亦是中道。上文曾經說到:中道的緣起,是《阿含經》說;《般若經》的特 色,是但有假名(無實),本性空(prakRti-ZUnyatA)與自性空(svabhAva-ZUnyatA)。自性空, 約勝義空性說;到『中本般若』末後階段,才以『從緣和合生無自性』,解說自性空。自 性空有了無自性故空的意義,於是龍樹起來,一以貫之,而說出:『眾因緣生法,我說即 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大乘佛法中最著名的一偈。」
有、無色有,是謂知有如真。」(大正 1,462c20-22) 12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38:「所說有聲義有多種,如〈結蘊〉廣說。此中說續眾同分有
情數五蘊名有。然相續有五:一、中有相續,二、生有相續,三、分位相續,四、法相續, 五、剎那相續。五種相續有:中有相續者,謂死有蘊滅中有蘊起,中有續死有名中有相續。 生有相續者,謂中有蘊滅生有蘊起,生有續中有名生有相續。分位相續者,謂羯邏藍位蘊滅 頞部曇位蘊起,乃至中年位蘊滅老年位蘊起,皆以後位續前位名分位相續。法相續者,謂善 法等無間,染或無記法現在前;染法等無間,善或無記法現在前;無記法等無間,善或染法 現在前。皆以後法續前法,名法相續。剎那相續者,初剎那蘊等無間,第二剎那蘊現在前, 後剎那續前剎那名剎那相續。此五皆入二相續中,謂法相續、剎那相續,皆不離法及剎那故。」 (大正 27,711b22-c13) 13 印順導師《唯識學探源》(p.13):「取有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四種。取是攝受執著追
163
《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必然的法則。觀察到有情在無限生死延續中的必然過程,知道一切有情莫不如此,於是 就在不離這一切現象中,得到必然的理則,這即是緣起法。
4、小結
能徹了這緣起法,即對因果間的必然性,確實印定8,無論什麼邪說,也不能動搖 了。
二、緣起的內容(p.149-p.151)
有情的生死流轉,即在這樣──十二支的發展過程中推移。9這十二支,可以約為 三節:10
(3)因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有
何以會有?這原因是「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取是攝持追求的, 由內心執取自我,所以在家人執取五欲,出家者又執取種種錯誤的見解,與毫無意義的 戒禁。13
8 印定:謂固定不變。(《漢語大詞典(二)》,p.512) 9 緣起法的「法說、義說」,詳參《雜阿含經》卷 12(298 經)(大正 2,85a11-b20)。
※詳參【附錄一】 10 印順導師《唯識學探源》「第三節、緣起的解釋」之「第一項、緣起支數的考察」,(p.9-p.28),
其中歸納為四項:「逐物流轉」、「觸境繫心」、「生命依持」及「死生本源」。※參見【附錄二】 11 《中阿含.29 大拘絺羅經》卷 7〈3 舍梨子相應品〉:「云何知有如真?謂有三有:欲有、色
165
《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三)「死生本源」18的緣起觀說明惑業苦不斷流轉的純大苦聚
三、從識到受,說明現實心身的活動過程,不是說明生死流轉的根源。所以進一步 說:無明緣行,行緣識。
1、識依於行而有,行等於業有
◎「此」與「彼」,泛指因果二法。 ◎表明因果間的關係,用一「故」字。 彼的所以如彼,就因為此,彼此間有著必然的「此故彼」的關係,即成為因果系。 此為因緣,有彼果生,故緣起的簡單定義,即是緣此故彼起。 在這「此故彼」的定義中,沒有一些絕對的東西,一切要在相對的關係下才能存在, 這是佛陀觀察宇宙人生所得的結論。也就因此,悟得這一切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神造的。
2 《雜阿含經》卷 12(293 經):「爾時、世尊告異比丘:「我已度疑,離於猶豫,拔邪見刺,不復 退轉。心無所著故,何處有我?為彼比丘說法,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所 謂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 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 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大正 2,83c2-10)
3(1)《中論》卷 4〈24 觀四諦品〉:「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大正 30,33b11-12) [青目釋]:「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何以故?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屬眾因緣故 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離有無二邊故名為中道。」 (大正 30,33b15-18)
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總結的說,即「純大苦聚集」,這 是經中處處說到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