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微炎症状态-患者

合集下载

轻微妇科炎症症状

轻微妇科炎症症状

轻微妇科炎症症状文章目录*一、轻微妇科炎症症状*二、轻度妇科炎症应该怎么办*三、轻度妇科炎症饮食禁忌轻微妇科炎症症状轻度宫颈炎的症状主要是白带增多。

白带呈乳白色粘液状,有时为黄色或脓样,伴有息肉形成时,可产生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

当炎症扩散到盆腔时可有腰骶部疼痛、下腹坠胀和痛经。

这些轻度宫颈炎的症状在月经前后、排便和性交后加重。

有时还伴有尿频、排尿困难以及月经不调、不孕等轻度宫颈炎的症状。

因此患有轻度宫颈炎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病情严重对身体造成伤害。

炎症是女性的常见疾病,就像感冒一样,但又比感冒顽固,不容易好,像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都是女性高发的妇科疾病,得了病不要慌张,也不可羞于治疗,要积极坚持用药治疗,一般最常使用的是含有苦参、紫草等成分的药物,比如康妇消炎栓,起到清化湿热,清热解毒,利湿散结,治疗腰痛、阴痒等效果。

轻度妇科炎症应该怎么办1、调节身心这种方法多针对身体和心理出现短暂不适的情况,精神心理因素与体质下降会导致身体出现状况,经过调理,一般会逐步恢复正常。

2、清洁定期使用一些洗液清洗外阴。

私处流出的白带附着在外阴的皮肤上,另外还有汗、尿液等成分,均易滋生细菌,造成阴部瘙痒等病症。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轻微的妇科炎症,并非必须吃药才能治好,只要及时更正自己错误的习惯,炎症会逐渐消失。

保持良好的习惯,还可维持自身的长久健康。

4、定期妇检要摆脱妇科炎症困扰,关键在于女性朋友自己要引起重视,要做到定期妇检,以便于及早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轻度妇科炎症饮食禁忌1、辛辣食品在患病期间患者有很多的饮食禁忌,其中以辛辣食物最需要忌口,比如像生姜、大蒜、白酒、大葱、芥末等。

所有的辛辣食品具有强刺激性,食用后很容易刺激人体内循环。

2、腌制食品最常见的有咸鱼、酸菜、泡菜等,这些食物却并不适合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食用,这是因为在这些食物中都有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这种物质会在人体内反应生成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红外线治疗与护理体会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红外线治疗与护理体会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红外线治疗与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04-25T09:22:01.9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7期作者:陈梅珍[导读] 福建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对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血透患者给予红外线治疗联合口服阿司匹林、维生素E及护理能有效提高内瘘血流量,改善血透效果。

福建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 350005【摘要】目的:探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红外线治疗与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血透患者30例,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维生素E、内瘘局部红外线照射治疗和护理,分别检测治疗护理前与治疗护理后的最大透析血流量、尿素氮,计算尿素再循环率、尿素动力学指数(Kt/V)和尿素清除率(URR)等指标,观察比较上述指标发生的变化,探讨本组患者的护理方法。

结果:治疗护理后患者最大透析血流量、Kt/V、URR指标均增加,尿素再循环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对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血透患者给予红外线治疗联合口服阿司匹林、维生素E及护理能有效提高内瘘血流量,改善血透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红外线;护理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血管通路,保障血流量良好,患者的透析效果才有保证。

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患者自体动静脉,其优点是出血量少、穿刺容易、血流量理想、能够长期利用等,是长期维持血透患者的良好选择,往往被视作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

维护动静脉内瘘血流量良好,是血液透析科护士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血流量不足者需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加以改善。

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我院对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血透患者30例进行红外线治疗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良的血透患者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平均年龄(51.7±12.8)岁;平均透析时间为(80.5±36.3)月;动静脉内瘘方法均为桡动脉与头静脉端侧或端吻合,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为(62.6±27.4)月;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7例,多囊肾3例,其他3例。

微炎症状态对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

微炎症状态对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

症组) ,微 炎症组的 h R 、I 一 E O H t比值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微炎症组 ( 0 0 ) b和 t t s C P L 6和 P / c 尸< . 1 ,H t 显著 c
低 于 非 微 炎症 组 ( 0 0 ) 因 素相 关 性 分 析 显 示 E O反 应 性 (P / c ) h — R 、I 一 和 i T 正 相 尸> . 5;单 P E0 Ht 与 sCP L 6 P H呈 关 ,与 A b呈 负相 关 ; 多 因素 逐 步线 性 回 归分 析 显 示 , h — R l s C P升 高是 影 响 E O反 应 性 的独 立 危 险 因素 。 结 P
C iaJ p nFre d h Hopi lBe 'g 1 0 2 Chn hn -a a in s i p s t, i a j n i 00 ̄ ia
C re p n ig a t o . o r s o d n uh r MA - n , " Li g Ema l m pi i :

CE H NXi -n C E egh i Z a y g H NF n -u HOUJn - u C E ni , , i c n, H NC a Z A gh h o H NGLn Di i He o il 括 t , i g v o o m d y ,h & nf as e
C nrl s i lfC i ain l e oem C r oain L nfn 60 0 C i ; p r e t Nehooy et pt hn N t a t l op rt , a ga g0 5 0, hn at n a Ho a o a o P r u o a De m o p r l , f g
论 微 炎症 状 态 是 影 响 M D 患 者 r H E O 效 的重 要 因 素 。 H — uP 疗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因素分析沈莹;陈玲【摘要】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15年3~12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5例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观察组患者血清CRP水平的相关因素。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CRP分别为(26.14±3.23) kg/m2、(2.26±0.55) mmol/L、(5.99±1.45) mmol/L、(4.61±2.13) 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12±3.14) kg/m2、(1.44±0.47) mmol/L、(4.18±1.18) mmol/L、(1.18±0.62)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RP水平与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性(r=0.686、0.543,P<0.05),与胰岛β细胞功能(HOMA-B)呈负相关性(r=-0.517,P<0.05)。

结论 CRP参与T2DM的发生及发展,而T2DM患者微炎症状态与患者超重或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关系密切。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6(027)024【总页数】2页(P4085-4086)【关键词】2型糖尿病;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影响因素【作者】沈莹;陈玲【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内分泌科,上海20002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内分泌科,上海 2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主要特征为血糖增高的常见慢性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本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早期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后期则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且胰岛素抵抗贯穿整个病程[1]。

氟伐他汀对血透患者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影响进展论文

氟伐他汀对血透患者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影响进展论文

氟伐他汀对血透患者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影响的研究进展【关键词】氟伐他汀;血透;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研究进展临床多应用血液透析(hd)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现今此治疗技术已经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已经可以大大地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仍存在问题。

此类患者每年的病死率几乎达到20%。

众多学者证明此类患者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存会有氧化应激、微炎症的身体状态,此类状态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1]氧化应激可能是降低crf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致死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1 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的概念氧化应激(oxidativc strcss,os)状态是指机体活性氧的生成增加或/和机体清除活性氧的能力降低,导致活性氧的生成和清除失衡,过量的活性氧引起机体分子、细胞的损害。

近年来的研究[2]态、贫血、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心血管并发症有关。

患者处于微炎症状态情况下其身体是在免疫复合物、补体、化学物质、内毒素、微生物等因素的刺激之下,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因子大量释放而出现炎症表现[2]2 机制此类患者体内的代谢出现紊乱的情况,其会致使患者体内的内环境出现明显的变化,从而对患者的氧自由基有所损伤,抑制了其的清除机制,致使患者表现为氧化应激的状态。

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刻清除患者的体内毒素,但却会导致患者出现微量溶血等情况发生,从而导致患者处于氧化应激、微炎症的这一状态中。

现今对这一状态的研究还不是很明朗,其可能是因为患者的体内代谢、免疫等功能处于相对的紊乱情况下[3]3 血透对尿毒症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有研究人员horberger等[4]hd治疗的病死率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其病死率明显低于低通量hd患者的病死率。

患者经治疗其营养情况也得到了改善,这与进行治疗的剂量高会对患者体内的高通透量有一定影响有关联。

研究人员galli等[5]的这一状态。

组织炎症状态检测指标

组织炎症状态检测指标

组织炎症状态检测指标:指标常见的有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等,根据具体的指标不同,其正常值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白细胞计数: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白细胞计数范围为(15-20)×10^9/L,成人正常白细胞计数为(3.5-9.5)×10^9/L,儿童正常白细胞计数为(5-12)×10^9/L,6个月-2岁正常白细胞计数为(11-12)×10^9/L,如果患者白细胞计数不处于上述正常范围内,则说明身体存在一定的炎症。

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通常包括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两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百分比正常值范围是0%-5%,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比正常值范围是50%-70%。

如果中性粒细胞数值低于或者高于上述范围,则属于异常的情况。

3、C反应蛋白:是肝细胞产生的一种急性相蛋白,正常参考值为10mg/L。

当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为10-50mg/L,多提示局部炎症或组织损伤轻微,当检查结果在50-100mg/L,多提示炎症程度较重,若检查结果大于100mg/L,则提示存在较为严重的感染。

4、降钙素原:如果是成年人,降钙素原正常值一般在0-0.1ng/ml。

如果是新生儿,一般降钙素原正常值小于0.5ng/ml,对于细菌感染者,患者可能会出现降钙素原明显升高的现象。

5、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正常值通常为0.373-0.463ng/L,若出现异常,可能是炎症导致,需要根据具体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微炎症状态诊断详述

微炎症状态诊断详述

微炎症状态诊断详述
*导读:微炎症状态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微炎症状态”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营养不良、动脉粥样硬化、促红素抵抗、淀粉样变性等并发症发生的中性环节,是影响残余肾功能和透析充分性的关键因素。

微炎症状态的程度已被认为是预示慢性肾衰竭预后的可靠指标。

血清抗GBM抗体阳性: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又称抗基膜性肾小球肾炎,Goodpasture综合征或Goodpasture病,可能系病毒感染和/或吸入某些化学性物质引起。

它是由抗基膜抗体导致的肾小球和肺泡壁基膜的严重损伤,临床表现为肺出血,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血清抗肾小球基膜(GBM)抗体阳性三联征。

多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

毒血症(toxaemia)是指细菌毒素从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产生全身性持续高热,伴有大量出汗,脉搏细弱或休克。

血小板聚集增强: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主要功能之一,恶性肿瘤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

血道播散:结核杆菌侵入血流后经血道播散。

若进入血流的菌量较少而机体的免疫力很强,则往往不致引起明显病变。

如有大量细菌侵入血流,机体免疫力较弱时,则可引起血源性结核病。


于肺结核病类型之一。

前尚未有改善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治疗药物,微炎症状态时炎症因子CRP、IL-1、IL-6、TNF-α分子量大,常规血透不能清除,只有高通透量、血液透析并灌流吸附才能部分清除,但费用昂贵,操作烦琐。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微炎症状态的诊断,微炎症状态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微炎症状态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

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

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

目前,肾性贫血的治疗药物主要为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ESA)和铁剂,但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

低氧诱导因子(HIF)是调节氧稳态失衡的核因子,通过使用HIF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调控HIF通路成为治疗肾性贫血新策略。

我国率先在国际上完成全球首个HIF-PHI类药物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Ⅲ期临床试验,并于2018年首先批准上市应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

为了及时总结临床经验,更好地指导罗沙司他临床用药,改善CKD 患者贫血治疗效果,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我国肾脏领域的专家共同制定《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发生有着复杂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包括肾组织氧感知系统失调导致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sis,EPO)合成减少、EPO抵抗、铁代谢紊乱、各种毒素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炎症反应以及失血等。

贫血不仅影响肾脏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促进肾脏病进展,增加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

及时改善肾性贫血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减轻患者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促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和铁剂治疗肾性贫血。

然而,肾性贫血治疗达标率低以及大剂量ESA 使用所导致的血压升高、卒中和肿瘤进展风险增加等是肾性贫血临床治疗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此外,部分患者对ESA低反应,甚至ESA引起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肾性贫血治疗仍然存在诸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要。

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是由α亚基(HIF-α)和β亚基(HIF-β)组成的二聚复合体转录因子,是机体适应氧稳态失衡的核心调节因子。

调节HIF的氧感应信号主要是脯氨酰羟化酶,针对PHD研发的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PHD活性稳定HIF的表达,后者直接与肾脏和肝脏的EPO基因HIF结合位点特异性结合,促进EPO表达[7-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炎症状态对预后的影响
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
炎症因子直接抑制胃肠系统的消化与吸收,间接通过厌
食中枢引起患者食欲下降,造成营养不良。
炎症反应引起机体主动活动减少。
炎性细胞因子加速蛋白,尤其是肌肉蛋白的分解代谢。 升高的炎症因子可以促进瘦素分泌,介导食欲下降。

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尿毒症毒素
IL-1、IL-6、 TNF-α
均是由免疫细胞和相关细胞产生的高活性、多功 能小分子蛋白质,IL - 1 分子量17. 5kDa,IL - 6 分子量 26kDa ,TNF-α 分子量为17kDa,单体多与相对分子量 为27~33kDa的可溶性受体结合,具有活性的TNF以三 聚体形式存在。

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尿毒症毒素清除
Hcy分子量121Da,但大多与蛋白结合。AGEs2000~ 6000Da,且多与蛋白结合。而CRP分子量105kDa, IL 1 分子量17. 5kDa, IL - 6 分子量26kDa , TNF-α分子量
为17kDa。单纯血液透析对这些毒素清除效果较差,清 除速率远小于其产生速率,透析后血浆中水平仍很高。

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尿毒症毒素
C-反应蛋白(c-reacting protein, CRP) 是经典的急性时相蛋白。由肝脏合成、分泌,其浓 度在急性炎症的早期可急剧升高,慢性炎症时也明显升高,
是判断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同时CRP也是炎症反应作用
于机体的重要环节。 CRP是由5个结构 单位连接而成,其 组成,电镜下呈环状 相同的未糖基化多肽亚 亚单位由187个氨基酸 对称的五面体。
Hcy可以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是心血管疾病一个独立的
危险因素。

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尿毒症毒素
终末糖基化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 AGEs) 是体内多种蛋白质的氨基酸、脂质和脂蛋白经非酶促 糖基化反应产生的终末产物。AGEs可以刺激细胞产生活 性氧物质,激活单核细胞,引发炎症,而炎症又可以使 AGEs的产生增加。

微炎症状态的对策
改善透析膜生物相容性 改善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质量 药物治疗 组合型人工肾

微炎症状态的对策
改善透析膜生物相容性 通过膜的修饰、改变膜的通透性、透析器复用等方 面提高透析器生物相容性。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概况
微炎症状态是指一种非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低强 度、慢性进展性非显性炎症状态,表现为全身循环中炎 症标志蛋白及炎性细胞因子轻度持续增高,并因此导致 患者各种并发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概况
微炎症状态与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全身急性炎症是 不同的疾病,微炎症状态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炎症 反应轻微而持久,抗生素治疗效果差。

微炎症状态的观察指标
CRP 是肝脏在炎症刺激时产生,参与局部或全身的炎 症反应。可反映患者体内炎症的活动程度,是微炎症状态 时的一项客观敏感的指标,也是机体存在细胞因子激活的 标志。 微炎症状态时,机体CRP明显增高( > 8 mg/ L),但是 不超过10~15 mg/ L,这是判断微炎症反应状态的标志。

微炎症状态发生原因之其他因素
细菌与病毒的持续感染 容量负荷过多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氧化应激
脂质代谢异常
铁负荷过度 基因水平的调节

微炎症状态对预后的影响
微炎症状态本身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它是肾衰竭多种 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引起和加重动脉硬化,导致肾衰 竭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导致营养不良,引起 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MIA) 综合征,使生活质 量降低和病死率增加。

微炎症状态对预后的影响
微炎症状态与尿毒症相关性贫血:炎症因子可抑制骨髓 红细胞生成,减少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形成,导致对 外源性红细胞生成素的抵抗,诱发肠道出血,并可导致 铁代谢紊乱(肠道铁吸收减少、铁蛋白生成增加、转铁 蛋白生成减少)。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 微炎症状态及其对策
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提要
1
维持性血液透析现状及并发症
2
3
了解微炎症状态
微炎症状态的临床对策

美国终末期肾病替代治疗人数
血液透析(2006:327,574)
腹膜透析(26,082)
移植(151,502) 移植等待名单(68,576) 患 者 人 数 ( 单 位 : 千 人 )

组合型人工肾
血液灌流(hemoperfution,HP),又名血液吸附。是血 液藉助体外循环,引入装有固定吸附剂的容器中,以吸 附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的毒物,达到血液净化的一种治 疗方法。 2004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张明瑞教授在“世界血液灌流 的现状和新技术”学术报告中提出了: 组合型人工肾(HD+HP)
微炎症状态的对策
改善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质量 采用超纯透析液进行透析,可以减少细胞因子释 放,降低炎症反应。
目前尚没有关于ESRD 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微炎症状
态和长期并发症中,透析液微生物质量是否是一个原因的 结论,也不知道透析液纯度和患者临床结果之间是否有量 效关系。

HD
HP+HD

组合型人工肾的治疗方案

尿毒症毒素
小分子水溶性溶质
中分子物质
尿毒症毒素
蛋白质类
与蛋白质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

与微炎症状态相关的尿毒症毒素
Hcy
微炎症状态
IL-1
AGEs
IL-6
CRP
TNF-α

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尿毒症毒素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是一种含巯基的非必需氨基酸,是由甲硫氨酸脱氨基 后形成的,本身是小分子物质,但在人体与蛋白质结合。
尿毒症概念
200余种 毒素
尿毒症症状 细胞与组织器官结 构损伤与功能失常
机体代谢紊乱

尿毒症毒素的特征
1. 尿毒症患者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2. 有明确的理化性质与分子结构 3. 与特异的尿毒症症状明确相关
4. 可在动物模型再现尿毒症症状或组织细
胞损伤现象 5. 清除该物质时可减轻或缓解尿毒症症状
谢所产生的毒素及细胞因子排泄障碍,各种毒素水平逐 步升高,均可以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

微炎症状态发生原因之血液透析相关因素
透析膜的生物不相容性:透析膜的生物不相容性指血液与透析
膜接触后引起补体、白细胞、单核细胞的变化,以及细胞因子、
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凝血功能、β2微球蛋白以及其他方面的 改变,导致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透析液的污染:若透析液被细菌污染,虽然透析膜为半透膜, 细菌不能直接通过,但细菌的代谢产物可逆向滤过及扩散至血 液侧,释放的致热原刺激单核细胞产生大量炎症因子。 血管通路的存在及使用:血管通路尤其是静脉留臵导管的感染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中心静脉留臵导管、动静脉瘘处的 隐匿感染及反复穿刺可导致炎症细胞的激活产生大量的细胞因 子,从而参与微炎症状态的维持。
微炎症状态≠微生物感染

微炎症状态发生的原因
慢性肾功能衰竭 微炎症状态
血液透析相关因素
其他因素

微炎症状态发生原因之慢性肾衰竭
各种原发及继发肾脏疾病均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始 终都伴随着炎性因子的异常表达。 体内代谢紊乱,而随着肾脏清除率的不断下降,导致代
清除率
山西医科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治疗前 治疗后
HP+HD
HD

组合型人工肾对微炎症状态相关毒素的清除
清除率
山西医科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治疗前 治疗后
HP+HD
HD

组合型人工肾对微炎症状态相关毒素的清除
清除率
南方医科大学 附属南方医院
治疗前 HD治疗后 HP+HD治疗后

组合型人工肾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 灌流,优势互补,全面 清除终末期肾病的代谢 产物、毒物、致病因子 以及调节水、电解质平 衡,从而达到内环境的 平衡。
健 帆 灌 流 器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蛋白结合毒素的清除作用
清除物/方式 低流量透析 高流量透析 血液滤过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灌流 透析+灌流 生物人工肾
微炎症状态对预后的影响
微炎症状态与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可能通过某种途 径导致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而加重胰岛素抵抗。

微炎症状态对预后的影响
微炎症状态与肾病进展:微炎症反应时,引起炎症性损 伤,最终导致细胞外基质在肾脏沉积,肾脏纤维化形成, 肾脏结构和功能受损,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堵塞、有效 肾单位大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降低,肾功能进 行性恶化。

我国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人数
118102
65074
51120 45650 41350 37534 33860 30700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
透析相关淀粉 样变
清除方式 弥散 弥散 对流 弥散对流 吸附 弥散吸附 弥散对流代谢
小分子毒素 高 中到高 中到高 高 不一 高 高
蛋白结合毒素 无 低 低 低 高 高 待研究
中大分子毒素 低至无 低 低 稍高 高 高 高

组合型人工肾对微炎症状态相关毒素的清除
清除率
烟台市莱阳 中心医院
治疗前
治疗后
HP+HD
HD

组合型人工肾对微炎症状态相关毒素的清除
清除率
烟台市莱阳 中心医院
治疗前
治疗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