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肾衰竭病人的微炎症状态及其危害
慢性肾衰竭与微炎症状态

20 0 7年 1 第 2卷 0月
第 5期
, + ”+
71 5
”+ “+
”、
[ 章 编 号 ]17 —7 8 2 0 ) 5o l_3 文 6 37 6 (0 7 O _7 5o
k
..
专 坛{ 家论
—
4 .— 一 . 4一. + .
1 微 炎 症 状态 的 概 念
所 谓 微 炎 症 状 态 , 指 一 种 非 微 生 物感 染 引 起 , 现 为 全 强 的原 因与体 内某些毒性物质蓄积有关 , 中比较 明确的有晚 是 表 其 身 循 环 中炎 症 标 志 蛋 白及 炎 性 细 胞 因 子 轻 度 持续 增 高 , 致 患 导 者 各 种 并 发 症 的低 强 度 、 性 进 展 的非 显 性 炎 症 状 态 。微 炎 慢
行 医4 0年 , 周围数 省病人 中享有很 高声誉 , 在 为国 内知 名 中西 医结合 肾脏病 专 家。现为 中国 中西 医结合 学会 肾脏病专业委 员会委 员; 江苏省 中西 医结合 学会 肾病 专业委 员会主任委 员;
江苏省 中西 医结合 学会常务理 事, 还担任 《 中国 中西 医结合 肾病杂 志》 《 国中西 医结合 急 、中
crf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在体内聚积它们可以与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分泌大量的粘附分子并激活nfkb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如il一6il一1及tnf肝脏在这些炎症细胞因子特别是il一6刺激下分泌大量急性时相蛋自如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ll等而肾脏及血透均不能将这些大分子炎性蛋白及细胞因子及时清除血中炎症因子蓄积
期氧化蛋 白产物 ( O P , O P既是氧化应 激 的产 物 , 本身 A P )A P 其
不可小觑肾功能衰竭的危害

不可小觑肾功能衰竭的危害*导读:肾功能衰竭患者既往多有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及痛风病等病史。
早期常有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和夜尿多,逐渐出现少尿、浮肿或血压高。
……多数病人口中有异味、口腔粘膜溃疡、鼻出血或消化道出血等,可有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肢体麻木、嗜睡或躁动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有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者,提示并发尿毒症性心肌病,咳嗽、咯痰或咯血、夜间不能平卧者,提示并发肺水肿或尿毒症性肺炎;少数病人胸闷、持续性心前区疼痛,或伴有不同程度发热,可能为心包积液;如皮肤瘙痒、骨痛或肌肉抽搐,甚至行走不便,提示并发继发性甲旁亢或肾性骨病;病人易罹患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或皮肤感染等。
症状多尿期:少尿期后尿量逐渐增加,当每日尿量超过500ml时,即进入多尿期。
此后,尿量逐日成倍增加,最高尿量每日3000-6000ml,甚至可达到10000ml以上。
在多尿期初始,尿量虽增多,但肾脏清除率仍低,体内代谢产物的蓄积仍存在。
约4-5天后,血尿素氮、肌酐等随尿量增多而逐渐下降,尿毒症症状也随之好转。
钾、钠、氯等电解质从尿中大量排出可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脱水,应注意少尿期的高峰阶段可能转变为低钾血症。
此期持续1-3周。
恢复期:尿量逐渐恢复正常,3-12个月肾功能逐渐复原,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只有少数患者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体格检查多数血压高、贫血貌或面色黝黑,颜面部或下肢浮肿。
可有精神神志异常、全身或局部出血、呼吸浅快或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肺部干湿性罗音、心界扩大、胸膜或心包摩擦音、心率或心律改变、肝肿大及腹水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一)尿常规:尿比重下降或固定,尿蛋白阳性,有不同程度血尿和管型。
(二)血常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减少,红细胞压积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部分病人血三系细胞减少。
肾衰竭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出现啊

肾衰竭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出现啊
*导读:要知道,肾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肾脏受到伤害了,身体健康就会严重受损,所以面对肾衰竭这样的疾病……
要知道,肾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肾脏受到伤害了,身体健康就会严重受损,所以面对肾衰竭这样的疾病,大家必须要注意好早发现早治疗。
现在就请权威专家给大家讲解一下肾衰竭会造成的危害,希望大家可以了解到早治疗的重要性。
肾衰竭会造成的危害:
1、消化系统危害:对于肾衰竭患者来讲,最大的危害就是对于消化系统的影响,肾衰竭的危害首先是消化系统,有晚期肾衰竭、尿毒症口炎、胃炎、结肠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及口中有尿味等;
2、皮肤系统危害:肾衰竭的也会给生活中的皮肤有影响,如色素沉着、皮肤瘙痒等;
3、呼吸系统危害:肾衰竭的危害也会有呼吸系统上面的危害,呼气有氨味,呼吸稍快而深,严重时可出现晚期肾衰竭、尿毒症性肺炎;
4、造血系统危害:对于造血系统的危害也是有很大的影响,贫血和出血倾向最为常见;
5、神经系统危害:神经系统的危害也是肾衰竭危害中比较
常见的一种。
易疲乏,记忆力减退,烦躁失眠;晚期可出现嗜睡、谵语、昏迷及躁狂等,患者抽搐昏迷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患者死亡;
6、心血管系统危害:肾衰竭也会对于心血管系统危害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会出现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包炎,部分病员可出现心包积液。
现在大家该知道了吧,在得上肾衰竭的时候,给患者身体上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所以大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变化,发现自己得病了,一定要尽快的到医院接受救治,千万要记住,不能耽误了治疗的时间,避免给身体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与中医毒损肾络的相关性探析

5 9 7 .
( 收稿 :0 8 0 9 修 回:0 8 0—2 ) 2 0 —1 一O 20 —1 2
慢性 肾衰 竭 微 炎症 状 态 与 中医毒 损 肾络 的相 关性 探 析
于 敏① 南 征② 史耀 勋③ 田 谧 ⑧ 李 萌③ 赫 岩③ 王安娜 ③
近年来诸多研 究发 现慢性 。 肾衰竭 ( R 患者 普遍 存在 着 C P在 终末期肾病 ( S ) C F) R E RD 患者 体 内高表达 , 可诱 导单核 细 它
通利逐瘀 、 涤 胃肠 、 除邪浊之意 , 荡 清 但不 能单纯 理解 为以通大 便为 目的的“ 导泻疗法 ” 也不 是西 医导 泻所 能类 比或 替代 的。 , 化瘀泻浊法 能够 明显 延缓慢性肾衰竭 的进 展 , 提高患者 的
生活质量 , 延缓疾 病进展 , 避免 或延 迟血液净化 , 但远 期疗效还
1 1 3.
环兼 能利水 , 有助于 肾功能恢 复。研 究认为黄 芪对慢 性 肾衰 竭 3 叶任高 . . 内科学 . 5版 . 第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 社 ,0 1 5 9 人 2 0 .6 —
治疗 的药理 作用 是 多方 面 、 合 性 的。黄 芪可 改 善蛋 白质代 综 谢; 改善肾血流动力学 , 即具有 扩张 血管 、 降低血 压 、 血小板 抗
微炎症反应状态 。且慢性 微炎 症反 应与 肾功 能下 降程 度密 切 胞产生 炎症 因子和组织 因子 , 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 。C P在 多 R
相关… 1。也是 C F患者心血管事件发 生率和 死亡率 居高不 下 数组织受损 、 R 感染 和炎症 中 6 h内迅 速升 高 , 微 炎症 状态 的 是
中国中西医结合 肾病杂志 2 0 0 9年 2月第 1 0卷第 2期
芪蛭地龙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组( P 均 < 0. 05) ꎮ 见表 3ꎮ
表 3 2 组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微炎症指标比较( x± s)
组别
例数
治疗组
35
对照组
35
时间
CRP / ( mg / L)
IL - 6 / ( ng / L)
4. 38 ± 2. 01 ①②
37. 28 ± 10. 01 ①②
8. 83 ± 3. 69
意义( P 均 > 0. 05) ꎻ治疗后 2 组 SCr、BUN 均较治疗
0 05 ) ꎬ 治 疗 组 LDL - C 明 显 低 于 治 疗 前 ( P <
组( P 均 < 0. 05) ꎻ对照组治疗前后 ALB、Hb、LDL -
0 05) ꎮ 见表 2ꎮ
SCr、BUN、ALB、Hb、LDL - C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其作用与中医学的 “ 毒随邪生ꎬ 变由毒起ꎬ 毒损肾
络” 观点相一致
[3]
ꎮ 本研究基于以上现状ꎬ以健脾
益肾、化瘀降浊为治疗原则ꎬ探讨芪蛭地龙汤治疗慢
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ꎮ
1 资料与方法
1 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依照美国 2002 年
« 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
[4]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ꎮ
31. 45 ± 2. 78
37. 28 ± 2. 37
①②
31. 69 ± 2. 92
33. 98 ± 2. 36
Hb / ( g / L)
91. 63 ± 9. 62
94. 47 ± 9. 13 Nhomakorabea①②
92. 33 ± 8. 67
90. 18 ± 8. 35
LDL - C / ( mmol / L)
科普:透析患者微炎症原因及其危害

科普:透析患者微炎症原因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当身体的肾脏出现问题时,可能会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是一种用于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的医疗手段,主要针对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然而,在透析过程中,患者体内可能会出现一种名为“微炎症”的现象。
那么,什么是微炎症?为什么会有微炎症的发生?有哪些危害?下面,请带着这些问题,跟随我们一起往下面看,一起了解一下透析患者微炎症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微炎症?透析患者微炎症是一种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常见的临床现象,指的是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由于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微生物感染、生物膜形成等因素,导致机体处于一种低度的、持续性的炎症状态。
微炎症在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其症状通常不是很明显,但是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微炎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疲劳乏力、睡眠质量降低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并发症。
①生物不相容性由于透析器、透析管路等医疗器材长期在体内运转,可能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应,导致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导致微炎症的发生。
②营养不良由于透析过程中血液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物质被滤出,患者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引发微炎症。
③氧化应激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液与透析器接触时,自由基的产生增加,可能导致氧化应激,进而引发微炎症。
④生物膜的形成长期透析的患者,其血液透析器表面的生物膜可能会引发炎症反应。
生物膜是由细菌、真菌、蛋白等组成的复杂生态结构,它们可能会释放出炎症因子,导致机体发生炎症反应。
⑤感染透析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的降低,加之透析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感染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微炎症的发生。
⑥透析器的质量透析器的质量也会影响微炎症的发生率。
低质量的透析器可能会导致透析过程中的生物不相容,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⑦透析液的成分透析液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引发患者的过敏反应或毒性反应,进而导致微炎症。
微炎症状态诊断详述

微炎症状态诊断详述
*导读:微炎症状态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微炎症状态”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营养不良、动脉粥样硬化、促红素抵抗、淀粉样变性等并发症发生的中性环节,是影响残余肾功能和透析充分性的关键因素。
微炎症状态的程度已被认为是预示慢性肾衰竭预后的可靠指标。
血清抗GBM抗体阳性: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又称抗基膜性肾小球肾炎,Goodpasture综合征或Goodpasture病,可能系病毒感染和/或吸入某些化学性物质引起。
它是由抗基膜抗体导致的肾小球和肺泡壁基膜的严重损伤,临床表现为肺出血,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血清抗肾小球基膜(GBM)抗体阳性三联征。
多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
毒血症(toxaemia)是指细菌毒素从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产生全身性持续高热,伴有大量出汗,脉搏细弱或休克。
血小板聚集增强: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主要功能之一,恶性肿瘤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
血道播散:结核杆菌侵入血流后经血道播散。
若进入血流的菌量较少而机体的免疫力很强,则往往不致引起明显病变。
如有大量细菌侵入血流,机体免疫力较弱时,则可引起血源性结核病。
属
于肺结核病类型之一。
前尚未有改善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治疗药物,微炎症状态时炎症因子CRP、IL-1、IL-6、TNF-α分子量大,常规血透不能清除,只有高通透量、血液透析并灌流吸附才能部分清除,但费用昂贵,操作烦琐。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微炎症状态的诊断,微炎症状态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微炎症状态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肾衰竭有哪些并发症及危害

肾衰竭有哪些并发症及危害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然而近年来,肾病的频发让很多人产生了恐惧感,甚至对于肾衰竭并不了解的情况下,直接就和尿毒症联想到了一起。
长沙普济肾病医院的专家指出,肾衰竭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的最终道路,所以及其容易引起很多并发症。
那么肾衰竭的并发症有什么呢?下面是专家对这一问题的详细介绍。
肾衰竭是一种治疗复杂的肾脏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
由于病因复杂、病程较长的原因,常常不经意间并会引起身体各系统的并发症。
1、感染:是一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极容易发展为最严重的并发症。
通常见于严重烧伤、外伤而导致的高分解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2、消化系统并发症:最早开始是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加重时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或腹泻。
并且可能会并发胃肠道出血等等。
3、神经系统并发症:是肾衰竭最主要的并发症。
早期表现为头昏、头痛、疲倦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等。
后期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抽搐。
最后发展到表情淡漠、嗜睡和昏迷等。
4、物质代谢障碍: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少,造成患者对糖的耐量降低,与轻度糖尿病患者相似。
还会造成使人消瘦、低蛋白血症等。
5、皮肤症状:常见表现为皮肤瘙痒,患者皮肤干燥、脱屑并呈黄褐色。
这些并发症对肾病患者会产生哪些危害。
肾衰竭的具体危害如下几点:一、首先,肾衰竭对患者的全身几乎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那么都是什么呢?肾衰竭对患者,包括患者的心、肝、脾、肺、肾以及骨骼和皮肤都是会受到影响。
这种肾衰竭的危害是患者都有的体会,要注意及时治疗,减轻伤害。
二、肾衰竭的危害还包括对病人消化系统上的伤害,那么病人的消化系统有哪些?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上腹不适以及恶心、呕吐等一些列肾衰竭的症状,对患者的神经系统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患者会出现精神不振、乏力、头晕、记忆力减退以及四肢麻木皮肤瘙痒和昏迷的症状;患者还会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脏方面的疾病。
三、肾病专家——黄安兰教授肾介绍到,肾衰竭还会对病人心理产生危害,肾衰竭长期的治疗效果不是很好,很容易给患者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负担,长期的消极只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F病人心血管病高发原因
传统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尿毒症相关因素:贫血、酸中毒、容 量过多、高同型半胱氨酸、氧化应激 炎症因素(起关键作用)
微炎症诱发心血管病机制 损伤血管内皮功能 促进单个核细胞黏附血管壁 改变血浆蛋白成分,如纤维蛋白原及 脂蛋白(a)浓度增加, 氧化应激反应致脂蛋白结构及功能改 变 ——与前炎症细胞因子相关
透析相关因素
HD透析膜组织相容性差及内毒素污染 可活化循环中单个核细胞释放细胞因 子及补体,致成炎症 HD透析液内毒素污染及PD透析液中 增塑剂也可激活单个核细胞释放细胞 因子及补体,致成炎症
非透析阶段的促炎因素很多,一 般的危险因素如高容量负荷、代 谢性酸中毒、贫血、氧自由基损 伤、病原微生物感染。
原发及各种继发肾脏疾病均存在机体免 疫功能失常,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炎性因 子的异常表达,患者接受长期血液净化 治疗则成倍地加重了炎症反应的发展
感染因素
由于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及存在 透析管路通路,故病人很易感染
透析相关因素
透析引起微炎症状态主要有两方面。 患者血液与透析液的长期接触有关。 患者血液与透析膜的接触。透析膜可影 响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原因 可能同透析膜的生物不相容性、透析膜 的通透性及其孔径及流量有关。
治疗的中心环节是控制微炎症,但是 至今如何个体化地对此慢性炎症进行 治疗,尚缺乏经验
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感染 控制心力衰竭,减少体液过度负荷 改善HD及PD条件,增加组织相容性, 避免内毒素污染 应用ACEI,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生成
应用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减少CRP
应用VitE,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今后能否试用抗细胞因子治疗(如使 用抗TNF -α抗体,可溶性TNF -α受体, IL-1受体拮抗剂等),甚值研究
Stenvinkel等人1999年报道,对109例CRF 透析前病人进行研究发现:
营养不良发生率44%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72% 微炎症发生率32% 三者并存发生率22%
——首先提出“营养不良-炎症-动脉 粥样硬化综合征(MIA)” 概念
动脉粥样硬 化Βιβλιοθήκη 细胞因子 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
对MIA综合征治疗,需针对各个环节 采用综合措施
微炎症与贫血的联系
红细胞寿命缩短
尿毒症毒素抑制
骨髓
铁缺乏
失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叶酸缺乏
微炎症是肾性贫血的致病因素之一
抑制骨髓红细胞生成 减少内源性促红素分泌 对外源性促红素治疗抵抗 诱发肠道出血 导致铁代谢紊乱 (肠道铁吸收减少,铁 蛋白生成增加,转铁蛋白生成减少) ——与前炎症细胞因子相关
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 化综合征
检测
目前临床应用的检测指标如下: 前炎症细胞因子:
常检测IL-1, IL-6及NF-α
急性时相蛋白:
常检测C反应蛋白;还可检测淀粉样 蛋白A及纤维蛋白原等
微炎症与营养不良的联系
透析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很高
90年代中期国外文献资料报道:
HD病人发病率23%∼76% PD病人发病率18%∼50%
微炎症诱发营养不良机制 食欲不振,摄入不足(瘦素) 基础能量消耗(REE)升高 蛋白质合成减少 蛋白质降解增强
蛋白质合成后修饰因素
肾衰竭时循环中晚期糖化终末产物 (AGE)增加,它能直接活化单个核细 胞释放细胞因子,致成炎症;还能促 进蛋白质氧化修饰,形成晚期氧化蛋 白终末产物(AOPP),加重炎症。
氧化应激因素
肾衰竭(尤其透析)时体内抗氧化物 质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增强,促进脂 质过氧化,导致细胞膜损伤,诱发炎 症反应。
——与前炎症细胞因子相关
微炎症与营养不良的联系
血清白蛋白 并发症 炎症状态 饮食摄入 基础能量消耗 氧化应激 蛋白质降解 透析及营养治疗
Ⅰ型
正常/降低 少见 无 减少 正常 增强 减少 有效
Ⅱ型
明显降低 多见 有 减少/正常 增加 显著增强 增加 无效
微炎症与心血管病的联系
CRF病人心血管病发病率高
肾衰竭病人的微炎症状态 及其危害
微炎症是指一种非病原微生物 感染引起的,表现为全身循环中炎 性蛋白、炎症性细胞因子升高,导 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非显性炎 症状态。具有持续及相对隐匿性.其 实质是免疫性炎症(Immunity Inflammation)。
由肾衰竭本身及透析治疗引起的机体
微炎症状态近年倍受重视,它与慢性肾 衰竭时心血管疾病、营养不良、贫血等 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是 导致病人死亡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