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XX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0级)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代码:1204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一、培养目标1.硕士生(1)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具备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3)掌握常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4)具有胜任科学研究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工作的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学科的专业外文资料。
2.博士生(1)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重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有志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2)把握公共管理学思想发展脉络,系统、扎实地掌握公共管理学理论与专业知识,关注并研究公共管理的前沿知识和发展方向;(3)熟练掌握现代研究方法和手段,包括掌握常用的统计软件或质性研究工具;(4)能够熟练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具有本学科外文学术研究论文写作能力;(5)具有独立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作中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学科方向与主要研究内容三、学习年限1.硕士生硕士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为2-3年。
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答辩通过的硕士生可以在2年或2年半完成学业。
2.博士生博士生学制3年,硕博连读生、本科直博生学制为5年,延期毕业的各类博士生学习总年限不超过6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1.硕士生(最低学分:35分)1注:(1)打通学校和一级学科平台课中的方法类课程,如果学生选的平台课程超过10学分,而且其中有两门以上的方法课(其中量化分析类课程至少要有一门),可免修学校开设的方法课。
(2)政府管理学院在必修环节增设“国际化课程”,3学分。
2.博士生(政管院最低学分:23学分,社发院最低学分:23学分)22注: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每学期所修课程不得超过12学分。
2020级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中国计量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0级)学科培养方案(代码:)一、学科简介宋体,小四,行距20磅二、培养目标宋体,小四,行距20磅三、研究方向宋体,小四,行距20磅四、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为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5-3年。
在规定学制时间内未能修满规定学分或未能完成学位论文,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
五、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攻读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不少于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学分,必修环节学分,总学分不少于学分。
详见附表1- 学科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通过国家英语六级(成绩不低于总分的60%)者免修《研究生英语》课程,附表2- 学科必修环节基本要求及考核办法。
六、学位论文工作详见附表3- 学科学位论文工作。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修满规定学分,满足科研业绩要求,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科研业绩要求:应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以中国计量大学为第一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申请授予学术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其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通过国家英语六级(成绩不低于总分的60%),或者托业(TOEIC)、托福(TOEFL)或雅思(IELTS)考试成绩不低于总分的60%。
英语水平未达到要求的硕士研究生,其科研业绩突出者(指在完成学位授权点培养方案规定科研业绩基础上,再完成学校规定基本科研业绩1项及以上),经学院教授委员会认定可提出学位申请。
附表1-学科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注:请根据需要增减行。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黑体小二)一、学科专业简介(黑体小四)(宋体五号)简单介绍专业的发展状况、学术地位、主要研究方向、师资队伍、实验条件、主要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学科优势等内容。
二、培养目标(黑体小四)(宋体五号)根据教育部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研究生培养的有关规定,在我校培养目标基本要求(附后)的基础上,结合各学位点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补充。
一方面对研究生在思想品德、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独立工作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出要求,另一方面要体现本学位点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和特色。
(300字以内)我校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努力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2. 掌握本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撰写科技论文,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4. 身心健康三、研究方向(黑体小四)1、(宋体五号)2、3、四、学习年限(黑体小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最长年限不得超过5年。
(宋体五号)五、培养方式(黑体小四)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发挥本院各学科的整体优势。
导师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及身体健康,通过言传身教,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格修养同步提高。
(宋体五号)各学位点可在此基础上修改、补充。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黑体小四)课程分学位课、非学位课两部分,除课程学习外还安排有实践环节部分。
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
其中公共必修课为全校通开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学生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要求学位课总学分不少于17学分,实践环节4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
某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某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某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进学术圈子,成为一名学者或研究人员。
而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某大学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不仅涉及到研究生自身的要求和课程设置,还关系到研究生未来的学术发展与前途。
一、培养目标某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他们在未来能够胜任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技术开发、学术交流等领域的工作职责。
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未来能够成为所在领域的标杆和领袖。
二、招生计划和入学要求该学校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一般每年招收10-20名,研究生招生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
入学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科学历:应聘者应当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较高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考研英语成绩不少于70分;(2)研究兴趣:应聘者应当具有较强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潜力,表现出对所报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浓厚兴趣;(3)英语水平:应聘者应当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和口语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英文文献、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4)其它条件:应聘者应当身体健康,无违法犯罪记录,无严重心理和精神障碍。
三、培养年限及课程需求该学校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其中1-2年课程学习,2-3年研究实践,1-2年学位论文写作。
该学制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执行。
在课程学习方面,研究生需要修满一定的总学分,其中包括学术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研究生论文等课程。
学术必修课主要涉及哲学、方法论、研究生职业道德等方面;专业必修课主要涉及所在学科领域关键理论和技术,选修课由研究生自主选择和申请,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研究生培养方案模版、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附件××学科(或××专业××领域)学术(或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学科或专业代码)【黑体,小三】(研究方向:××××)(注:按研究方向制定方案的工程类硕士须注明)一、学科简介【黑体,小四】简单介绍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特色,师资队伍、科研成果等情况。
(500字左右)二、培养目标【黑体,小四】总体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2.……3.…………【宋体,五号,1.2倍行间距】三、研究方向【黑体,小四】(研究方向原则上按原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方向不宜过多、过细。
)1.……2.……3.…………【宋体,五号,1.2倍行间距】四、学制与学分【黑体,小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
课程学习时间理工科类为半年,人文社科类为一年半(每学期至少三门专业课),社会工作专业为一年。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最低修满26学分(理工科类硕士研究生限定26学分;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最低26学分,最高32学分);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限定32学分;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分要求应按国家相关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有关要求执行。
五、培养方式【黑体,小四】各学科专业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确定。
【宋体,五号,1.2倍行间距】六、课程学习【黑体,小四】1.课程设置一般研究生完成16学时的理论课程学习量,考试合格可获得1学分。
(具体的课程设置信息可以表格形式呈现,见下表)2. 个人学习计划(明确提交的时间及具体要求)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各学科专业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确定)【宋体,五号,1.2倍行间距】七、学位论文【黑体,小四】(培养方案应对学位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包括个人研究计划、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中期考核、学术成果、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等环节和要求做出具体规定)【宋体,五号,1.2倍行间距】八、必修环节【黑体,小四】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学术活动、学术报告。
硕士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科研处2015年7月前言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学位条例和研究生教育政策,根据教育部教研办[98]1号文《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编印《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简介》有关要求,并结合我院培养研究生工作的实际,对研究生教学计划进行了改革,重新修订了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请各位导师和相关部门遵照执行。
并希望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在修订方案中参照。
从而进一步科学、规范管理研究生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谢谢!科研处2015年7月目录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 (1)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2)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6)课程名称 (7)汕头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体要求) (9)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10)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1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生教学计划 (15)基础医学免疫学专业博士生教学计划 (16)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博士生教学计划 (17)基础医学药理学专业博士生教学计划 (18)临床医学内科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19)临床医学儿科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20)临床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21)临床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22)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23)临床医学外科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24)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25)临床医学眼科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26)临床医学肿瘤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27)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教育相关文件的精神,以及《汕头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及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结合医学院培养的实际,对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提出如下总体要求。
XX大学攻读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公共管理硕士 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类别 公 共 课
(4)
基 础 学课 (13) 位 课
专 业 课 (8)
选 修 课 (10)
课程 编号 ******** ******** ******** ******** ******** ******** ******** ******** ******** ******** ******** ******** ******** ******** ******** ********
2 Management
专业代码 学习年限
导师组成员
******** 3
2.5 至 5 年
姜泽华、汤兆云、潘新美、关键、曹文
宏、徐晞、侯志阳、叶麒麟、和红、林 4
怀艺、王惠娜、梁发超、邹利林、双文 元、王丽霞、周碧华、丁大力、刘文波、
周兴泰、蔡振翔、张赛群、王焕芝、张 5
钟鑫、王四达、张向前、何碰成、陈雪 琴、彭丽花
华侨大学攻读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研究生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学院名称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公共管理学院(英文名称)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管理硕士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公共政策与政府治理
1 Public Policy and Governmance 区域与城市公共管理 Regional and Urban Public
在公共部门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培养的主要内容(含方式、方法、学术活动与实践活动、培养要求、毕业与学位论文要求): 一、培养的方式与方法
1、采用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综合运用教授、研究、案例分析、体验、模拟等多种 教学方法,把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把握公共管理学科前沿,又要密切结合公共 管理实践,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问题的能力。
大学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XXXX大学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根据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及《XXXX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结合我校全日制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实际,现重新修订本方案。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方案规定了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目标,各学科应根据学科培养需求和本方案制订培养方案细则,规定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
在本方案公布后获批新增学位授予学科,在招生目录公布前应设立相应培养方案细则。
第二章培养目标与要求第二条博士学术学位旨在培养能够深入掌握相应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能自主设计并运用必要的研究方法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具有科学创新能力及较高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学术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践行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爱医疗卫生事业,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生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评判、思辨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对学术规范有深刻理解,恪守学术道德;3.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能力;4.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查阅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及外文专业写作能力。
第三条基本培养年限为三年,最长培养年限为六年。
第三章培养内容及时间安排第四条培养内容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工作,以科学研究为主。
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科研和专业技能培养、学位论文与答辩。
第五条培养时程入学后两年内完成课程学习,累计时间约三个月。
科研工作和撰写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两年。
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不做必须要求,导师可根据需求自行制定其临床技能培训计划。
第四章课程学习与考核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学术活动讲座课程。
第六条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课,实行学分制。
江苏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本模板】

江苏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如下:(一)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开拓进取精神.(二)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新见解。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应用外语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身心健康。
二、学制与学习年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如确有必要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一般不超过五年。
申请二年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除外)除满足学校规定的基本条件外,必须达到学院(科研机构,下同)、学科制定的高要求。
三、培养方式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贯彻课程学习与科研并重原则,使硕士研究生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又具有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应重视扩大知识面和对新兴学科的了解,增加发展潜力。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实行导师领导下的指导小组负责制,指导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导师(指导小组)不仅负责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指导科学研究、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等工作,而且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
各学科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具体细则,建立必要的竞争和淘汰机制,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四、课程学分要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按一级学科设置,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类。
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和核心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程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学术型硕士生的公共必修课含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二选一,1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和第一外语课程(4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版)
一级学科:地理学(代码: 0705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一、培养目标
1.硕士生
熟悉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胜任野外工作和实验室分析工作;掌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统计和数值分析等技能;熟悉科学研究从数据采集到定量分析和学术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具有符合规范地完成研究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能够使用一门专业外语进行学术论文写作;胜任与地理学有关的工作,就业面宽广,或具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基础。
2.博士生
在地理学的一个或几个研究领域中具有较深的造诣,能够提出和解决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在基础研究中,具有原创性研究的思维能力,熟悉地理学前沿与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宣读论文;能够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实习和研究生的研究工作;胜任与地理学有关的研究或管理的较高级岗位工作。
二、学科方向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自然地理学(硕士)
(一)自然地理学(博士)
(二)人文地理学(硕士)
(二)人文地理学(博士)
(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博士)
(四)自然资源(硕士、博士)
(五)自然灾害学(硕士、博士)
(六)全球环境变化(硕士、博士)
三、学习年限
1.硕士生
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3年。
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答辩通过的硕士生可以在2年或2年半完成学业。
2.博士生
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硕博连读生、本科直博生学习年限为5年,各类博士生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硕士生(最低学分:35分)
注: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院培养处组织开设,除一外为小语种的研究生必修二外英语以外,其他研究生可以不修公共选修课。
修读的公共选修课可认定1学分。
2.博士生(最低学分:20学分)
注:博士生学位基础课中的方法课由相关院系教授共同讲授;学科前沿研讨课聘请外单位专家进行讲座;高级研讨课由博士生导师组织进行。
3. 本科直博生(最低学分:45学分)
本科直博生应修读全部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课程(可免修博士阶段外语课和政治课),并完成硕士综合考试和全部博士必修环节。
4. 港澳台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与普通研究生相同,免修公共政治课。
5. 外国留学研究生免修公共政治和外语课,必修“中国概况”(2学分),硕士生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博士生不低于20学分。
指导教师应根据研究生的学业基础和学业规划指导研究生修读课程。
对于非本校生源和跨学科生源研究生应要求相应的补修和先修课程。
五、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
1. 硕士生实践(实证、实验)活动要求
硕士生入学时应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职业愿景,充分利用实践活动,扩展职业发展道路。
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可以从事社会调查、科研实践、兼职实习、教学实践等工作,工作量累计应不少于60日。
其中,教学实践应参加教学第一线工作,可以面向本、专科或中小学学生进行。
教学内容应包括一定时数的课堂讲授,可以协助教师上实验课,支持课堂讨论、主题班会,指导学生教育实习等。
实践活动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实践活动结束后,研究生按学校要求填写实践活动考核表,由导师或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后,交所在院系审核给定学分。
2. 硕士生中期考核要求
硕士生中期考核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对硕士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的综合考查。
中期考核应于第三学期完成(11月),由各学科专业统一组织安排。
中期考核活动应公开、正式地举行。
考核小组由3名(含)以上教师组成。
中期考核通过者方能进入撰写论文阶段。
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后更换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者(研究主题发生变化),需重新开题。
中期考核的重点在于考查硕士生的科研能力。
考核由导师介绍专业学习状况、研究生做开题报告,考核小组成员和硕士生以提问答辩、讨论分析等方式进行。
考核的结果将作为硕博连读候选人选拔的重要依据。
学术道德规范:硕士生应遵守共同的学术道德规范。
在地理学研究中,数据、地图和研究方法是表征地理研究成果的几个重要方面,硕士生应对他人的这些成果能够进行正确辨识,并在自己的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加以明确和规范的标示。
3. 博士生科研活动
每学期作报告不少于1次,在学期间不少于5次;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20次。
第四学期结束前,博士生应提交不少于5000字的科研活动总结报告。
博士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在以下几个级别的学术交流上作至少一次学术报告:
(1)所在二级学科专业(或以上)级别的学术交流
(2)院、校级别学术交流
(3)国内学术交流
(4)国际学术交流
4. 博士生国际化经历要求
在读期间,应至少出境交流1次(含港澳台地区)。
交流形式可以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短期出国访学、国外高校参观访问等。
第四学期结束前,应提交不少于5000字的国际交流总结报告。
5. 博士生中期考核要求
本科直博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初参加博士资格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参加博士生中期考核。
博士生中期考核应于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本科直博生不得晚于第六学期结束前)。
考核内容主要为学科综合研究能力和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考核小组由3-5人组成,组长由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担任,组员由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教授或具有博
士学位的副教授组成;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
鼓励聘请校外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专家参加考核小组。
考核由博士生介绍专业学习状况、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考核小组成员和博士生以提问答辩、讨论分析等方式进行。
考核小组对博士生的学科专业知识、科研能力、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评议,提出是否通过的建议。
开题报告:博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在进行广泛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充分了解学科发展现状和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尽早确定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须与就读的学科领域相符,应选择学科前沿领域或对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选题。
应加强选题的查重查新工作,确保学位论文选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避免论文研究工作的重复性。
文献综述:根据研究需要,综述需要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至少阅读60篇以上国外文献,其中最近3-5年内的文献占一半左右,权威文献至少占30%以上。
综述部分应不少于5000字,综述的参考文献在100-200篇之间。
学术道德规范:博士生应遵守学术道德规范,遵守国家有关的保密法律和规章。
在地理学研究中,数据、地图和研究方法是表征地理研究成果的几个重要方面,博士生应对他人的这些成果能够进行正确的参考和应用,并在自己的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加以明确和规范的标示。
六、导师责任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
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导师应承担相应责任。
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应指导学生制定培养计划,合理选择课程学习,确定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选题。
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应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为研究生提供科学研究、出国交流学习以及实习实践的机会。
导师应严格把关研究生的学位论
文质量,同时为论文的创新创造条件。
导师应身体力行,在研究生的学术兴趣、专业知识、科研能力、治学态度、道德修养等方面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不合格的导师,应取消1年招生资格。
七、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1. 硕士生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满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北京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基本要求。
硕士生论文答辩前,应满足地理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所在院系关于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2. 博士生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应反映出博士生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专业创造性研究工作和实际应用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应满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北京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基本要求。
博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满足地理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所在院系关于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在学位论文匿名送审之前,博士生需进行预答辩。
预答辩小组至少有3名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组成,组长应具有正高级职称。
预答辩通过者,方可正式进入答辩程序。
八、硕士生课程一览表
注:硕士生专业方向课采用备案制。
各学科导师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课程大纲及其它相关材料,经地理学二级分会审议通过,且符合学校开课要求即可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