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标准成本习题
《成本与管理会计》习题库答案
《成本与管理会计》习题库答案《成本与管理会计》习题库⼀、填空题1、在分类法中,确定系数时,⼀般是在类内选择⼀种产量较⼤、⽣产⽐较稳定或规格折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这种产品的系数定为“1”。
2、脱离定额的差异,是指⽣产过程中,各项⽣产费⽤的实际⽀出脱离定额或预算的数额。
3、在定额法下,原材料的领⽤应实⾏限额领料或定额领料的制度。
4、定额变动差异,是指因修订消耗定额或⽣产耗费的计划价格⽽产⽣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异。
5、定额法是将产品成本的计划⼯作、核算⼯作、分析⼯作有机结合起来,将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和监督融为⼀体的⼀种产品成本计算⽅法和成本管理制度。
6、在定额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初在产品定额成本调整与⽉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两者⾦额,正负号。
7、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之间的依存关系。
8、混合成本的种类⽐较多,常见的4种是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伸变动成本和曲线变动成本。
9、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进⼀步展开的⼀种分析⽅法,着重研究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
10、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成本是指受决策影响⽽在短期经营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成本。
⼆、单项选择题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适⽤于(c)。
A.品种、规格繁多的产品;B.可以按照⼀定标准分类的产品;C.品种、规格繁多,⽽且可以按照产品结构、所⽤原材料和⼯艺过程的不同划分为若⼲类别的产品;D.只适⽤⼤批⼤量⽣产的产品。
2、定额法的主要缺点是(b)。
A.只适⽤于⼤批⼤量⽣产的机械制造企业;B.较其他成本计算⽅法核算⼯作量⼤;C.不能合理、简便地解决完⼯产品和⽉末在产品之间的费⽤分配问题;D.不便于成本分析⼯作。
3、在完⼯产品成本中,如果⽉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B)。
A.定额提⾼了;B.定额降低了;C.本⽉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不利;D.本⽉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取得了成绩。
4、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范围上(a)。
管理会计习题
第二章【习题1】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1—8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见下表,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习性分析;(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习性分析。
【习题2】某企业的设备维修费属于混成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1)用高低点法分解设备维修费。
(2)用回归直线法分解设备维修费。
假设下一年度1月份的机器工作小时为15小时,预测设备的维修费是多少?第三章【习题1】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 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 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 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
(2)期间成本。
(3)销货成本。
(4)营业利润。
【习题2】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1年、第2年的生产量分别是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是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产品销价15元。
在生产成本中,每件产品变动成本为5元,固定制造费用每年为180 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假定是固定费用,每年为25 000元。
要求:(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第1年和第2年的损益表。
2)具体说明这两年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第四章【习题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E产品,单价30元,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00元,变动成本率60%,实现利润28000元。
假定2008年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然为60%。
要求:(1)预测2008年的保本销售量。
(2)若2008年将销售量提高15%,则可获得多少利润?【习题2】公司本年度发生变动成本20 000元,边际贡献率为60%,销售利润率为20%。
要求:(1)计算本年度的利润。
(2)计算本年度的安全边际额。
管理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是:A. 编制财务报表B. 进行税务筹划C. 支持内部决策D. 满足投资者需求2. 成本-体积-利润分析(CVP分析)主要关注的是:A. 产品成本B. 销售量C. 利润D. 所有上述因素3.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称为:A. 预算差异B. 直接材料差异C. 直接人工差异D. 制造费用差异4. 以下哪项不是管理会计的特点?A. 面向未来B. 信息保密性C. 灵活性D. 规范性5.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在于:A. 计算利润的方法B. 计算成本的方法C. 计算收入的方法D. 计算税金的方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2. 解释什么是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举例说明。
3. 描述预算编制的基本步骤。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其标准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每单位10元- 直接人工:每单位5元- 变动制造费用:每单位3元- 固定制造费用(每月):10000元假设公司本月生产了1000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每单位11元,实际使用了1100单位- 直接人工:每单位6元,实际使用了1100单位- 变动制造费用:每单位4元-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11000元计算直接材料差异、直接人工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2. 某公司预计下月销售量为5000单位,每单位售价为20元,每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
公司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0元。
计算公司的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B4. D5. B二、简答题1.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目的:管理会计主要支持企业内部决策,财务会计则主要对外报告财务状况。
- 信息使用者:管理会计信息主要供企业内部管理者使用,财务会计信息则供外部利益相关者使用。
- 信息特点:管理会计信息更加灵活,可以针对不同决策需求定制,财务会计信息则需要遵循严格的会计准则。
管理会计本科第八章标准成本法作业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一、关键概念1.标准成本2.理想标准成本3.价格差异4.有利差异5.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二、分析思考1.分析预算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区别。
2.材料用量差异永远是生产主管的责任。
你是否同意这句话?为什么?3.分析标准成本法在企业实践中的控制作用?三、单项选择题1.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B.理想标准成本C.正常标准成本D.现行标准成本2.下列各项中,经常在制定标准成本时被采用的是()。
A.理想标准成本B.稳定标准成本C.现实标准成本D.正常标准成本3.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B.重要原材料价格发生变化C.生产技术和工艺发生变化D.市场变化导致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4.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材料价格差异是根据实际数量与价格脱离标准的差额计算的,其中实际数量是指材料的()。
A.采购数量B.入库数量C.领用数量D.耗用数量5.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6.标准成本是一种()。
A.机会成本B.历史成本C.重置成本D.预计成本7.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是()。
A.未能充分使用现有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B.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C.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D.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脱离预算金额而形成的差异8.本月生产甲产品8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40元。
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3公斤,标准价格为45元,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
A.360000元 B.320000元C.200000元D.-160000元9.下列变动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
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与答案7
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与答案7一、单选题1、在日常实施成本全面控制的同时,应有选择地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抓住那些重要的、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成本差异作为控制重点,该项成本控制原则是指()A.例外管理原则B.全面控制原则C.讲求效益原则D.责权利相结合原则正确答案:A2、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A. 成本差异的计算B.标准成本的制定C.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D.成本差异的分析正确答案:B3、下列关于制定正常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停工工时B.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以是正常的工资率C.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D.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同时以机器工时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正确答案:B4、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A.正常标准成本B.现行标准成本C.理想标准成本D.基本标准成本正确答案:C5、与预算成本不同,标准成本是一种()A.历史成本B.单位成本的概念C.实际成本D.总额的概念正确答案:B6、下列情况中,需要对基本标准成本进行修订的是()A.重要的原材料价格发生重大变化B.工作方法改变引起的效率变化C.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D.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正确答案:A7、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A.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B.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D.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正确答案:D8、基本标准成本,在发生()变化时,就需要进行调整A.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B.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C.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D.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正确答案:B9、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A.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B.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C.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差D.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正确答案:D10、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脱离预算而形成的差异称为()A.效率差异B.生产能力利用差异C.能量差异D.预算差异正确答案:D11、通常应对不利的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部门是( )A.质量控制部门B.采购部门C.生产部门D.工程设计部门正确答案:B12、期末标准成本差异的下列处理中,错误的是()A.本期差异按比例分配给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B.结转成本差异的时间可以是月末,也可以是年末C.本期差异按比例分配给期末产成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D.本期差异全部按本期损益负担正确答案:C13、计算价格差异的公式是()A.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B.标准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C.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D.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正确答案:A14、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可以进一步分解成()A.以上任何两种差异B.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C.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D.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正确答案:B15、本月生产甲产品1 000件,实际耗费A材料2 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每千克20元。
管理会计第五章课后习题和答案
管理会计第五章课后习题和答案1. 课后习题1.1 简答题1.什么是成本管理?2.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什么?3.请4.并解释成本管理中的两个主要手段。
5.什么是差异分析?6.为什么差异分析在成本管理中很重要?1.2 计算题1.计算以下三种差异:–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与标准产量之间的产量差异–实际销售量与标准销售量之间的销量差异并解释每种差异的意义。
2.某公司的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如下:类别标准成本实际成本直接材料¥500¥600直接人工¥300¥280制造费用¥200¥220计算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成本差异,并说明其原因。
2. 答案2.1 简答题1.成本管理是指通过对成本的预测、分析和控制,以达到有效管理企业的成本和提升企业绩效的一种管理方法。
2.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3.成本管理的两个主要手段包括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是根据过去经验和期望制定的预计成本,用于衡量实际成本的偏离程度;差异分析则是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4.差异分析是指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决策。
5.差异分析在成本管理中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进一步分析原因,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提高企业效益。
2.2 计算题–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产量差异 = 实际产量–标准产量–销量差异 = 实际销量–标准销量这三种差异的意义是:–成本差异反映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距,可以用来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成本控制的效果。
–产量差异衡量了实际产量与标准产量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企业评估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情况。
–销量差异反映了实际销量与标准销量之间的差距,对于企业的销售业绩评估和市场需求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1.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成本差异为: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 600500 = 100该成本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或制造费用发生了偏差,或者是三者之间的组合效应导致的。
《成本管理会计》课后练习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课后练习答案王立彦刘志远主编第三章练习二:甲产品定额成本=1000*23=23000 元乙产品定额成本=450*45=20250 元丙产品定额成本=800*18-3400=11000 元A材料的分配率=(7905*7)/(23000+20250+11000)=55335/54250=1.02甲产品分配A材料计划成本=23000*1.02=23460 元乙产品分配A材料计划成本=20250*1.02=20655 元丙产品分配A材料计划成本=11000*1.02=11220 元甲产品A材料成本差异=23460*(-3%)=-703.8 元乙产品A材料成本差异=20655*(-3%)=-619.65 元丙产品A材料成本差异=11220*(-3%)=-336.6 元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2756.2——乙产品 20035.35——丙产品 10883.4贷:原材料——A材料 55335材料成本差异1660.05练习四:一次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率(此题可不计算交互分配率,直接用比例来分配)甲车间交互分配率=10000/100%=100乙车间交互分配率=88000/100%=880交互分配甲车间交互分配后的成本=10000+88000*10%-10000*20%=16800元乙车间交互分配后的成本=88000+10000*20%-88000*10%=81200元对外分配第一基本车间的成本=16800÷(40%+40%)*40%+81200÷(50%+40%)*50%=8400+45111.11=53511.11元第二基本车间的成本=16800÷(40%+40%)*40%+81200÷(50%+40%)*40%=8400+36088.89=44488.89(元)代数分配法设:甲车间的单位成本为X元,乙车间的单位成本为Y元。
建立方程组:10000+10%*Y=100%*X88000+20%*X=100%*Y解得:X=19183.67Y=91836.73第一基本车间的成本=40%*19183.67+50%*91836.73=7673.468+45918.365=53591.833元第二基本车间的成本=40%*19183.67+40%*91836.73=7673.468+36734.692=44408.16元练习五:(1)完工率第一道工序完工率=280/(280+196+224)=40%第二道工序完工率=(280+196)/(280+196+224)=68%第三道工序完工率=(280+196+224)/(280+196+224)=100%(2)约当产量250*40%+150*68%+198*100%=400(3)分配分配率=(1922+2278)/(1000+400)=3完工产品的原材料费用=1000*3=3000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400*3=1200练习六:1. 借:原材料 3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0贷:银行存款 351000 2.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60000——B产品 400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000管理费用 1000贷:原材料 1030003.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2800——B产品 171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4560管理费用 15960销售费用 5700贷:应付职工薪酬 661204. 借:待摊费用 12000贷:银行存款 12000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000贷:待摊费用 20005.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600贷:低值易耗品 6006.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2000管理费用 4000贷:累计折旧 260007.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气 325.2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63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2804管理费用 1510.8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8130辅助生产成本——供气 71407500+300*Y=500*X6800+20*X=3400*YX=16.26 Y=2.18.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5200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 18764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43964制造费用分配率=43964/35000=1.26A产品直接材料生产费用=14000+60000=74000 (14000见表3)A产品直接材料约当产量=200+100=300A产品直接材料单位成本=246.67A产品完工产品直接材料总成本=246.67*200=49334元其他略第四章练习四:(1)1月份微芯片的单位装配成本=(720000+760000)/10000=148(2)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10000加工成本的约当产量=9000+1000*50%=9500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720000/10000=72单位产品的加工成本=760000/9500=802月份微芯片的单位装配成本=72+80=152(3)2月份只有9000件完工,加工成本的完工率为50%练习五(1)完工在产品(约当产量)(Kg)总约当产量化工原料P 35000 465000 500000 化工原料Q 35000 0① 35000 加工成本 35000 465000*2/3=310000 345000②①因3/4 >2/3,所以在产品未投入Q原料②345000=35000+465000*2/3=35000+310000(2)约当单位成本化工原料P 250000/500000=0.5化工原料Q 70000/35000=2加工成本 135000/345000=0.39137月份完工产品成本=0.5*35000+2*35000+0.3913*35000=100695.5 元7月份在产品成本=0.5*465000+0+0.3913*310000=353803 元练习六(1)直接材料 20+80=100单位加工成本 20*60%+20*40%+(90-20)*100%+10*70%=97单位(2)约当单位成本(元)加权平均法直接材料(460000+2000000)/100=24600加工成本(120000+935000)/97=10876.288710月份完工产品成本=24600*90+10876.2887*90=3192865.983 元10月份在产品成本=24600*10+10876.2887*7=322134.0209 元第六章1.税前利润=30000*(60-30-10)-20000=580000元贡献毛益总额=30000*(60-30-10)=600000元单位贡献毛益=60-30-10=20元贡献毛益率=(20/60)*100%=33.33%单位变动成本率=(40/60)*100%=66.67%2.销售量=84000/6=14000件单价=6/0.4=15元固定成本=15*14000-84000-18000=108000元计划年度保本销售量=108000/(15-6)=12000件计划年度利润=14000*(1+15%)*(15-6)-108000=36900元3.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单位成本(18000+13500+5000)/4500=8.11 (18000+13500+5000+8500)/4500=10 期末存货(4500-3600)*8.11=7299 (4500-3600)*10=9000税前利润 3600*(18-8.11-9000/4500)-(8500+4500)=154043600*(18-10)-(9000/4500)*3600-4500=17100 4.变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完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215000=1.5*110000+5000031200=215000/110000*(110000-94000)182000=1.5*88000+50000第七章1普通车床总成本=8000+5*36000=180000高效车床=60000+5*21000=165000应选用高效车床2.目标函数 10X+6Y=S约束条件 100≤X≤300 100≤Y≤300当X=300,Y=300时利润最大,S=10*300+6*300=3000+1800=48003.差量成本=【(5+2+1)- 9】*8000=-8000元< 0 应该自制最高价格=5+2+1=8元4.最低竞标报价为0.287+0.07*0.3=0.308元7月竞标价=0.55元(机会成本)第八章2.NCF0=50000+12000=62000 元NCF1—4=80000-60000+10000=30000 元NCF5=30000+12000=42000 元NPV=30000*(PA/A,20%,5)+12000*(P/F,20%,5)-62000=30000*2.991+12000*0.402-62000 =89730+4824-62000=32554 >0方案可行3.每年会计利润增长=20000-50000/5=10000 元每年NCF=20000 元回收期=50000/20000=2.5 年NPV=20000*(PA/A,15%,5)-50000=20000*3.352-50000=67040-50000=17040 元NPV1=20000*(PA/A,25%,5)-50000=20000*2.689-50000=3780NPV2=20000*(PA/A,30%,5)-50000=20000*2.436-50000=-1280IRR=25%+(30%-25%)*3780/(3780+1280)=28.735%4.NCF1=100000*(6-2.4)-100000*6*0.05-100000=360000-30000-100000=230000NCF2=250000*(6-2.4)-250000*6*0.05-60000=900000-75000-60000=765000NCF3=500000*(6-2)-500000*6*0.05-40000=2000000-150000-40000=1810000NCF4=500000*(6-2)-500000*6*0.05-40000=2000000-150000-40000=1810000NCF5-8=500000*(5-2)-500000*5*0.05-40000=1500000-125000-40000=1335000NPV=230000*(P/F,20%,1)+ 765000*(P/F,20%,2)+ 1810000*(PA/A,20%,2) *(P/F,20%,2)+ 1335000*(PA/A,20%,4) *(P/F,20%,4)=230000*0.833+ 765000*0.694+ 1810000*1.528 *0.694+ 1335000*2.589 *0.482=191590+530910+1919381.92+1665943.83=4307825.75 元税后NPV=230000*65%*(P/F,12%,1)+ 765000*65%*(P/F,12%,2)+ 1810000*65%*(PA/A,12%,2) *(P/F,12%,2)+ 1335000*65%*(PA/A,12%,4) *(P/F,12%,4)=149500*0.893+497250*0.797+1176500*1.69*0.797+867750*3.037*0.636=133503.5+396308.25+1584663.145+1676086.893=3790561.788 元5.使用旧设备现值总成本A1=8500-1750*(P/F,12%,5)+2150*(PA/A,12%,5)=8500-992.25+7750.75=15258.5使用新设备现值总成本A2=13750-2500*(P/F,12%,5)+850*(PA/A,12%,5)=13750-1417.5+3064.25=15396.75A1<A2 应继续使用旧设备第十一章2.12月销售额=6000/30%=20000元3月底应收销货款=40000*30%=12000元第一季度预计现金收入表预计销售金额 100000期初应收账款 6000预计现金收入 88000现金收入合计 940003.4.直接材料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其他略第十二章1.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200*0.5+180*(24000/40000)+180*(30000/40000)=100+108+135 =343乙产品单位标准成本=150*1.5+160*0.6+160*0.75=225+96+120=441丙产品单位标准成本=80*2+200*0.6+200*0.75=160+120+150=4302.A产品材料约当产量=300+200*10%=320B产品材料约当产量=100*90%+400+100*10%=500C产品材料约当产量=200*90%+200=380甲部门材料标准成本=320*3+500*6+380*9=960+3000+3420=7380甲部门材料数量差异=6000-7380=-1380甲部门材料实际价格=5850/(5400/3)=3.25元甲部门材料价格差异=(3.25-3)*2000=500A产品直接人工约当产量=300+200*50%=400B产品直接人工约当产量=100*50%+400+100*50%=500C产品直接人工约当产量=200*50%+200=300甲部门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400*2+500*3+300*2.5=800+1500+750=3050甲部门直接人工效率差异=(3500-3050)*4=1800甲部门直接人工实际工资率=14200/3500=4.06元/小时甲部门直接人工价格差异=(4.06-4)*3500=210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500-3050)*2=900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10000/3500=2.86元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86-2)*3500=3010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15500-16000=-500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500-3050)*4=1800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4000-3500)*4=2000本题说明:原题所给的条件不够,无法完成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故本题增加一个已知条件,甲部门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25500,其中固定性制造费用15500,变动性制造费用10000。
成本管理会计试题 (7)
成本管理会计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经济订货批量2.概率预算3.内部转移价格4.零基预算5.分批成本法6.约当产量比例法7.机会成本8.成本还原9.安全边际10.变动成本计算法11.财务预算12.经济附加值13.直接成本14.产品成本15.直接分配法16.标准成本17.剩余收益18.平行结转分步法19.约当产量比例法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其计算结果不等于变动成本率的是()。
A.1-边际贡献率 B.1-达到保本点的作业率C.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D.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2.在变动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中不包括()。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C.变动制造费用 D.固定制造费用3.已知某产品的销售利润率为16%,安全边际率为40%,边际贡献率为()。
A.40% B.6.4%C.2.5% D.56%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没有期初、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相等B.没有期初存货、但有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小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C.在有期初存货、但没有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小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D.即使期初存货与期末存货数量相等,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也不一定相等5.如果所制定的标准成本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且成本差异不大,()。
A.每月的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在销售成本、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摊B.每月将成本差异全部结转到销售成本中去C.成本差异累积到年终时,按比例分摊到销售成本、产成品和在产品成本D.成本差异累积到年终时,全部结转到销售成本上去6.在生产设备最优利用的决策中,关键是计算分析不同类型设备之间产品加工批量的()。
A.最优生产批量 B.生产准备成本C.储存成本 D.成本平衡点7.产品或劳务处于完全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并有客观的市价可供采用,各责任中心之间转让的产品或劳务应()。
管理会计习题1
管理会计习题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1.成本习性2.现金流量3.经济订货点4.利润中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标准成本按其标准的制定依据可将其划分为____和____。
2.经营杠杆是指存在____的前提条件下,使____大于____的一种现象。
3.在不考虑期初存货的前提下,当____时,变动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比完全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要大;当____时,两种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正好相反。
4.制造成本是指与产品制造活动密切相关的费用支出,其主要构成项目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最本质的区别在于()A.服务对象B.会计原则C.会计方法D.会计假设2.下列()成本项目属于半固定成本范畴A.仓储用房屋租金B.直接人工C.固定资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D.租赁设备的使用费3.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为()A.两者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之和等于1D.后者大于前者4.高低点法与回归直线法在进行成本预测时所体现的差异是()A.区分成本性质B.考虑历史数据时间范围C.成本预测假设D.选用历史数据的标准5.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应定期地转入()帐户中A.本年利润B.生产成本C.利润分配D.制造费用6.非弹性预算法编制的预算主要是()A.固定性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维修费用D.直接材料7.已知利率为8%的1元复利现值系数如下:那么,6年后取得4000元的现值应为()A.4000×0.926×6B.4000×0.794×2C.4000×0.681×0.926D.不能确定8.为防止因素不确定可能导致的缺货而建立的储备是()A.季节性储备B.保险储备C.周转储备D.生产性储备9.就短期决策而言,下列()属于相关成本A.机会成本B.不可避免成本C.沉落成本D.历史成本10.按实际机器小时确定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数和按标准机器小时确定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数之差为()A.预算差异B.生产能力利用差异C.效率差异D.能量差异四、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管理会计习题09_9(1)
管理会计习题第一章总论1.芙蓉公司有一个刚从财务会计工作转入管理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张某,对于管理会计知识不甚了解。
以下是他对管理会计提出的个人观点:(l)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职能一样,主要是核算和监督,对相关人的利益进行协调。
(2)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截然分开的,无任何联系。
(3)管理会计报告要在会计期末以报表的形式上报。
(4)管理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与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完全不同。
(5)在提供管理会计信息时可以完全不用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6)与财务会计一样,管理会计同样提供货币性信息。
(7)一个管理会计师可以将手中掌握的信息资料随意提供给他人。
要求:对上述的观点指出正确与否,并进行分析。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1、某公司只生产经营一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生产量:5000件销售量:4000件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15000元变动制造费用:20000元固定制造费用:20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全部固定):10000元产品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100%):55%假定该公司期初无存货。
要求:(1)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
(2)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
(3)计算分析完全成本法下和变动成本法下企业本期的损益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2、某冰箱厂连续两年亏损,厂长召集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开会研究扭亏为盈的办法。
会议有关纪要如下:厂长:我厂去年亏损500万元,比前年还遭。
银行对于年续三年亏损的企业将停止贷款,如果今年不扭亏为盈,企业将被迫停产。
销售处长: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每台冰箱以1600元价格出售,而每台冰箱的成本是1700元。
如果提高售价,面临竞争,冰箱就卖不出去,其出路就是想办法降低成本,否则销售越多,亏损越大。
生产厂长:我不同意。
每台冰箱的制造成本只有1450元,我厂的设备和产品工艺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力量强,熟练工人多,控制物耗成本的经验得到行业学会的认可。
管理会计练习题B及答案
管理会计练习题B一、名词解释1,标准成本法:2,经济订购批量3,酌量性固定成本4.经济批量5.重置成本二、填空1.全部成本按其性态可分为固定成本、和三大类。
其中,固定成本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和两大类。
前者又称,后者也有人称之为。
2.当一个公司出现销量上升、收益反而下降的现象时,就成本计算方法而言,问题根源在于采用成本计算法。
3.安全边际率在以上表示企业经营很安全,以下则表示很危险。
4.机会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方案负担的,按方案潜在受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又叫。
5.与长期投资有关的资金支出在会计上又叫支出。
在尚未完全收回投资之前,长期投资的合理存在形式必然是项目。
6.标准成本制度包括:、和三方面内容。
7.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是,它是在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年度确定的数额来编制的。
三,判断题1,回归直线可以使各观测点的数据与直线相应各点的误差的平方和实现最小化。
()2,单一品种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随贡献毛益率的上升而上升。
()3,产品成本与产品产值之间客观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比例越大说明消耗越小,成本越高。
()4,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别是绝对的。
()5,只要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就一定要继续生产;凡不能提供贡献毛益额的亏损产品,都应予以停产。
()6,货币的时间价值,指的是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后,所增加的价值。
()7,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等其他预算的编制,要以现金预算的编制为基础。
()8,材料成本脱离标准的差异,人工成本脱离标准的差异,制造费用脱离标准的差异,都可以分为“量差”和“价差”两部分。
()9,一项对于较高层次的责任中心来说不可控的成本,对于其下属的较低层次的责任中心来说有可能是可控成本。
()10,一般讲,当库存存货量降到采购间隔期的耗用量加上安全库存量的总和时,就应再次订购货物。
四、选择1.财务会计按完全成本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是指成本按()分类A.可辨认性 B.经济用途 C.可盘存性 D.核算目标2.管理人员薪金属于()。
2019年10月全国自考《管理会计》习题9章
《管理会计》习题2019年8月第九章标准成本法一、名词解释标准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成本差异价格标准数量差异二、判断题1、标准成本制度不仅可以用于制造类企业,也可以用于服务类企业。
()2、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三者形成的原因是相同的,只是程度不同。
()3、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属价格差异。
()4、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属价格差异。
()5、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指单位产品耗用工时差异对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影响。
()6、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决定的。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在标准成本控制下的成本差异是指()。
A、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B、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C、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D、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2、下列选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B、成本差异的分析C、成本差异的计算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3、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称为()。
A、预算差异B、能量差异C、效率差异D、闲置能量差异4、标准成本控制的重点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B、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C、成本控制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5、实际工作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标准成本是()。
A、理想的标准成本B、宽松的标准成本C、现实的标准成本D、正常的标准成本6、下列属于用量标准的是()。
A、材料消耗量B、小时工资率C、原材料价格D、小时制造费用率7、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分析计算各成本项目价格差异的用量基础是()。
A、标准产量下的标准用量B、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C、标准产量下的实际用量D、实际产量下的实际用量8、本月生产A产品8000件,实际耗用甲材料32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40元。
该产品甲材料的用量标准为3公斤,价格标准为45元,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元。
管理会计:标准成本法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在最优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称为()。
A.基本标准成本B.正常标准成本C.理想标准成本D.理想标准成本正确答案:D2、某公司本期生产A产品4,000件,实际耗用工时18,000小时,直接人工成本总额为378,000元。
标准工时为5小时/件,标准工资率为20元/小时。
本期的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元。
A.42,000不利差异B.42,000有利差异C.40,000不利差异D.40,000有利差异正确答案:D解析:标准工时4000*5=20000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18000-20000)*20=40000(元)(有利差异)3、某企业本期生产甲产品400件,实际耗用工时5000小时,本期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42000元,预算工时为6000小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39000元,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12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总成本差异是多少?()A.5400不利差异B.3000不利差异C.3000有利差异D.5400有利差异正确答案:A解析: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率=42000/6000=7元/小时实际产量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400*12*7=33600元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39000-33600=5400元(不利差异)4、标准成本法下,计算成本项目价格差异的数量基础是()、A.标准产量下的标准数量B.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数量C.标准产量下的实际数量D.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数量正确答案:B5、某企业1月份实际生产100件甲产品,耗用工时210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4.8元,标准分配率5元,标准工时2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为()。
A.400有利差异B.420有利差异C.400不利差异D.420不利差异正确答案:B解析: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费率-标准费率)*实际工时=(4.8-5)*2100=420元(有利差异)二、多选题1、下列差异中,一般应主要由生产部门承担责任的有()。
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习题一、复习思考题1.试说明决策的意义和种类。
2.什么是成本基础定价法?常用的成本定价方法有哪些3.什么是生产决策?它与成本决策有何区别?4.什么是差量分析法?应用差量分析法的关键是什么?5.应用线性规划法主要解决什么性质的问题?这类问题具有哪些特点?6.怎样编制滚动预算?滚动预算方法简称滚动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永远保持为一个固定期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
7.一个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应符合哪些条件?(b卷考可看可不看)a.责任中心能通过一定的方式事先知道将要发生的成本b.能对发生的成本进行确切的计量c.能对所发生的成本进行调节控制8、怎样编制零基预算?a.确定费用项目b.排列费用项目开支的先后顺序;项目根据开支分为可避免和不可避免的,按开支必要性的大小确定各项费用预算的优先顺序c.分配资源,落实预算9、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是什么?全面预算体系是由一系列预算按其经济内容及相互关系有序排列组成的有机体,主要包括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部分0、产品成本与责任成本的主要区别?1.归集和分配的对象不同:a.责任成本:责任中心成本b.产品成本:产品成本2.分配的原则不同:a.责任成本:看是否为中心成本b.产品成本:以受益对象分配3.核算的基础条件不同:a.责任成本:以责任单位为基础b.产品成本:财会以会计科目分类归集,以产品为基础4.核算的主要目的不同:a.责任成本:考核业绩b.产品成本:正确计算期间损益1、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有何不同?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X”。
不需改错)1.为了扭亏为盈,凡是亏损的产品都应当停产。
( F )2.生产决策中,应用边际贡献分析法就是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所提供的单位边际贡献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
( F )3.当期初存货量为零,而期末存货量不为零时,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
管理会计练习题四及答案
第四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在实际工作中较多采用的标准成本是()。
A 基本标准成本B 理想标准成本C 正常标准成本D 计划成本2.由于生产安排不当、计划错误、调度失误等造成的损失,应由()负责。
A 财务部门B 劳动部门C 生产部门D 采购部门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指单位()耗用量脱离单位标准人工工时耗用量所产生的差异。
A 实际人工工时B 定额人工工时C 预算人工工时D 正常人工工时4.应作为降低成本主要目标的产品的价值系数()。
A 大于1B 等于1C 小于1D 接近于15.在产品功能降低的情况下,成本降低的幅度()功能降低幅度,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A 小于B 大于C 等于D 都不是6.作业成本法把企业看成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的集合。
A 契约B 作业C 产品D 生产线7.()是负责完成某项特定产品制造功能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
A 作业中心B 制造中心C 企业D 车间8.下列()属于产品数量动因作业。
A 原材料搬运作业B 订单作业C 机加工作业D 包装作业9.下列()属于工时动因作业。
A 采购作业B 生产规划作业C 厂部作业D 缝纫作业10.采购作业的作业动因是()。
A 采购次数B 采购批量C 采购数量D 采购人员数二、多项选择题1.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标准主要有()。
A 目标成本B 成本计划指标C 技术经济定额D 标准成本2.构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基本因素有()。
A 效率差异B 耗用差异C 数量差异D 价格差异3.固定制造费用的三种成本差异是指()。
A 效率差异B 开支差异C 闲置能量差异D 价格差异E 数量差异4.制造费用的工时标准,通常可以采用()。
A 直接人工工时B 定额工时C 机器工时D 标准工时E 计划工时5.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资源包括()。
A 货币资源B 信息资源C 材料资源D 人力资源E 动力资源三、计算题期生产甲产品1000件,直接材料用量2300千克,材料实际成本为9200元。
东师《管理会计》练习题及答案(准确)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管理会计》练习题一及答案一、计算题1.某企业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总成本模型为y=1 5006x。
该企业今年9月份的实际销售量为35000件,9月份的预计销售及相应的概率分别为:(2)预测10月份的总成本。
2.假设某分部的经营资产为400,000元,经营净利润为120,000元。
要求(1)计算该分部的投资报酬率。
(2)如果最低利润率按14%计算,其剩余利润是多少?(3)如果采用投资报酬来衡量其工作成果,预计对管理部门的行动有什么影响?(4)如果采用剩余利润来衡量其工作成果,预计对管理部门的行动有什么影响?3. 某企业有一旧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提出更新要求,有关数据如下:旧设备新设备原值 2 200 2 400预计使用年限 10 10已经使用年限 4 0最终残值 200 300变现价值 600 2 400年营运成本 700 400要求:假设该企业折现率为15%,请问该旧设备是否要更新。
(保留到整数)15%、6年的现值系数=0.43215%、6年的年金现值系数=3.78415%、10年的现值系数=0.24715%、10年的年金现值系数=5.019二、案例题1.某企业的设备维修费属于混合成本,其去年7~12月份的有关历史资料如下:月份 7 8 9 10 11 12业务量(机器小时) 300 280 340 330 400 390维修费(元) 1 200 1 100 1 350 1 300 1 520 1 540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试用高低点法分解维修费用的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
(2)如果预计今年1月份的维修量为420机器小时,则其维修费将为多少?2.某企业采用贡献毛益法进行本量利分析,本期计划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全厂固定成本为8500元,目标利润为9200元,其他计划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1)将上表中A、B、C、D项目的数据填上。
(2)计算下列指标:全厂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全厂综合保本额、全厂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额、甲产品保本销售额、乙产品保本销售额、丙产品保本销售额。
管理会计标准成本习题
例1:某企业计划期的生产量标准为1000 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工资总额为7000 元,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3000元,其中变动费用预算总额为5000元。
制造每件 A 产品的直接人工的定额工时为80小时,直接材料的消耗定额为30千克,每千克材料的标准单价为60 元,计算A 产品的标准成本.例2:某企业购进甲种材料1000 千克,每千克的实际价格为 2.1 元,标准价格2元;购进乙种材料500千克,每千克的实际价格为 6.8元,标准价格为7元;甲种材料的实际耗用量1000 千克, 标准用量950 千克,乙种材料的实际耗用量500 千克,标准用量480 千克.求两种材料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甲材料价格差异=1000* (2.10-2.00)=100(元)(U)乙材料价格差异=500* (6.8-7)=-100(元)(F)甲材料数量差异=2* (1000-950)=100(元)(U)乙材料数量差异=7* (500-480)=140(元)(U)3: ,甲产品本期的实际产量为1200 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预算总额为5000 元,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根据表格 ,进行差量分析 .A 材料的用量差异 =2* ( 11400-1200*9.6 ) =-240 (元)(F )B 材料的用量差异 =3.6* ( 3840-1200*3.0 )=864(元)(U ) 直接材料的用量差异 =-240+864=624 (元)( U )A 材料的价格差异 =11400* (1.9-2.0) =-1140(元)( F )B 材料的价格差异 =3840* (3.8-3.6) =768(元)(U ) 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 =-1140+768=-372 (元)( F )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624+( -372)=252(元)(U )直接人工工时差异 =4.0* ( 5760-1200*5 )=-960(元)(F )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5760* (4.1-4.0)=576(元)(U )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工时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960+576=-384 (元)( F )变动性制造费用工时差异 =1.0* (5760-6000)=-240(元)(F )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 =5760* (1.1-1.0)=576(元)( U )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变动性制造费用工时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240+576=336 (元)( U )=3000-1200*3.0=0.6* (5000-6000)=-600 (元)( F )=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68+(-600)=-432(元)(F )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实际用量 * 实际价格 -标准用量 *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 实际价格 -实际用量 *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 (实际价格 -标准价格)+标准价格 * (实际用量 -标准用量)=价格差异 +用量差异用量差异 =纯用量差异=标准价格 * (实际用量 -标准用量)价格差异=纯价格差异 +混合差异=标准用量 * (实际价格 -标准价格)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 =3168-3000=168 (元)( U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1、成本差异的含义与种类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与标准成本总额之间的总差额。
管理会计学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管理会计概述一、选择题1、ABD2、AB3、D4、D5、A第2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选择题1、ACD2、D3、B4、B5、BC6、B7、C8、B9、D 10、D四、计算题1、解:(1)单位变动维修费(b)=(2600-2000)÷(5000-3000)=0.30(元/小时)a=y-bx =2600-0.3×5000=1100(元)或:a=2000-0.3×3000=1100(元)(2)7月份的维修费为:1100+0.30×4600=2480(元)2、(1)收益表摘要第1年第2年第3年合计销售收入240000250000400000890000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120000125000200000445000变动销售成本12000125002000044500变动成本合计132000137500220000489500贡献边际108000112500180000400500期间费用固定生产费用360003600036000108000固定销售费用30000300003000090000期间费用合计660006600066000198000税前净利4200046500114000202500(2)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货中的单位固定生产成本如下:第1年=36000÷3000=12(元/件)第2年=36000÷2000=18(元/件)第3年=36000÷4000=9(元/件)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如下:第1年=12×600=7200(元)第2年=18×100=1800(元)第3年=9×100=900(元)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如下:第1年=0(元)第2年=7200(元)第3年=1800(元)按利润差额简算法计算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各期营业利润差额如下:第1年=7200-0=7200(元)第2年=1800-7200=-5400(元)第3年=900-1800=-900(元)(3)利用简化公式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各期营业净利润如下:第1年=42000+7200=49200(元)第2年=46500-5400=41100(元)第3年=114000-900=113100(元)第3章本量利分析一、名词解释1、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也称边际贡献、贡献毛益、边际利润。
管理会计: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企业要想应用标准成本法,要求处于()的环境。
A.产品需求弹性较大,价格敏感度高B.市场竞争激烈,需要频繁进行短期经营决策C.比较稳定的外部市场经营环境,且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相对平稳D.比较成熟的买方市场环境,且产品性能、设计、价值等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正确答案:C解析: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要求处于较稳定的外部市场经营环境,且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相对平稳。
2、A公司是制造业企业,生产W产品,生产工人每月工作22天,每天工作8小时,平均月薪14300元,该产品的直接加工必要时间每件6小时,正常工间休息和设备调整时间每件0.3小时,正常的废品率10%,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是()。
A.568.75元B.511.875元C.541.67元D.487.5元正确答案:A解析: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4300/22/8)×[(6+0.3)/(1-10%)]=568.75(元)。
3、正常的标准成本从数量上看()A.它应小于理想的标准成本,也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B.它应当小于理想的标准成本,但大于历史平均成本。
C.它应当大于理想的标准成本,也大于历史平均成本D.它应当大于理想的标准成本,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正确答案:D解析:理想的标准成本是指在最理想(最佳)的经营状态下的成本。
它是在排除一些失误、浪费、低效率的情况下制定的。
所以应该是最小的。
历史的标准成本时根据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实际成本的平均值,剔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异常因素,并结合未来的变动趋势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所以偏大。
现实的标准成本也是正常的标准成本,它是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正常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应达到的标准,所以现实的标准成本是最合理的一种标准成本。
4、下列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A.直接人工成本差异B.材料价格差异C.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正确答案:B解析:材料价格差异主要由采购部门负责5、作业成本法下,每项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是根据()分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某企业计划期的生产量标准为1000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工资总额为7000元,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3000元,其中变动费用预算总额为5000元。
制造每件A产品的直接人工的定额工时为80小时,直接材料的消耗定额为30千克,每千克材料的标准单价为60元,计算A产品的标准成本.例2:某企业购进甲种材料1000千克,每千克的实际价格为2.1元,标准价格2元;购进乙种材料500千克,每千克的实际价格为6.8元,标准价格为7元;甲种材料的实际耗用量1000千克,标准用量950千克,乙种材料的实际耗用量500千克,标准用量480千克.求两种材料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甲材料价格差异=1000*(2.10-2.00)=100(元)(U)乙材料价格差异=500*(6.8-7)=-100(元)(F)甲材料数量差异=2*(1000-950)=100(元)(U)乙材料数量差异=7*(500-480)=140(元)(U)例3: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卡:甲产品本期的实际产量为1200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预算总额为5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A材料的用量差异=2*(11400-1200*9.6)=-240(元)(F)B材料的用量差异=3.6*(3840-1200*3.0)=864(元)(U)直接材料的用量差异=-240+864=624(元)(U)A材料的价格差异=11400*(1.9-2.0)=-1140(元)(F)B材料的价格差异=3840*(3.8-3.6)=768(元)(U)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1140+768=-372(元)(F)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624+(-372)=252(元)(U)直接人工工时差异=4.0*(5760-1200*5)=-960(元)(F)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760*(4.1-4.0)=576(元)(U)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工时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960+576=-384(元)(F)变动性制造费用工时差异=1.0*(5760-6000)=-240(元)(F)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5760*(1.1-1.0)=576(元)(U)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工时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240+576=336 (元)(U)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3168-3000=168(元)(U)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3000-1200*3.0=0.6*(5000-6000)=-600(元)(F)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68+(-600)=-432(元)(F)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价格差异+用量差异用量差异=纯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价格差异=纯价格差异+混合差异=标准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1、成本差异的含义与种类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与标准成本总额之间的总差额。
(1)、按照成本差异的特征不同,可分为价格差异与数量差异。
(2)、按差异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不同,可将其划分为纯差异与混合差异。
(3)、按成本差异的性质不同,可将其划分为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4)、按成本差异形成与管理者的主观努力程度的关系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
2、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总成本与其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直接材料=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价格*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直接材料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实际价格-直接材料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 (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直接材料标准价格3、直接工资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直接工资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直接工资实际总成本与其标准成本总额的差额。
直接工资=实际产量的直接工资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直接工资标准成本成本差异=实际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工时=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人工工时人工效率差异=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工时)4、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其标准发生额之间的差额。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性制造=(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变动性制造=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5、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与其标准发生额之间的差额。
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可以采用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
(1)两差异分析法两差异分析法是指将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分解为预算差异和能量差异两种类型的方法。
固定性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性制造成本差异费用固定性制造=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固定性-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性费用预算差异制造费用(实际总额)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2)三差异分析法三差异分析法是指将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的成本差异分解为开支差异、生产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三种类型的方法。
固定性制造=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固定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性费用开支差异性制造费用(实际总额)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固定性制造费=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用生产能力差异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固定性制造=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计算题: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单位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实际购进量是4000公斤,单价0.55元/公斤;本月生产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公斤。
要求:(1)计算该企业生产甲产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2)将差异总额进行分解。
解:(1)生产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2500×0.55=1375(元)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3×400=1200(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375-1200=175(元)(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500×(0.55-0.5)=125(元)直接材料数量差异=(2500-6×400)×0.5=50(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25+50=175(元)2、某企业月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00000元,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10元/小时,本月制造费用实际开支额为88000元,生产A产品4000个,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个,实际用工7400小时。
要求:用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进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解:(1)两差异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额=88000-10×4000×2=8000(元)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88000-100000=-12000(元)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0×(10000-4000×2)=20000(元)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额=20000-12000=8000(元)(2)三差异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额=88000-10×4000×2=8000(元)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88000-100000=-12000(元)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10×(10000-7400)=26000(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0×(7400-4000×2)=-6000(元)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额=26000-12000-6000=8000(元)问题:某企业使用计划成本法,产品实际产量800件,计划产量1000件,计划单位成本为:本月生产800件产品,实际单位成本为:要求:对该产品进行变动成本差异分析。
答案:①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0.22×800-0.20×800)×100=1600(元)直接材料价格差异=0.22×800×(90-100)=-1760(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760+1600=-160(元)即由于直接材料实际价格低于计划价格,使直接材料成本降低1760元,但由于材料用量超过标准,使直接材料成本上升1600元。
两者相抵,直接材料成本降低160元。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5.5×800-5×800)×4=1600(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5×800×(3.9-4)=-440(元)直接人工成本差异=-440+1600=1160(元)即由于实际工资率低于计划工资率,使直接人工成本降低440元,但由于实际耗费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600元。
两者相抵,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160元。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