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扭转

合集下载

第三章 扭转

第三章 扭转
46
三、切应变 剪切胡克定律 1、切应变 l
a
´
c
´
b
d t
为扭转角 r0 l
r0 即
l
纵轴 T——
T
2r02t
纯剪切单元体的相对两侧面 发生微小的相对错动,
使原来互相垂直的两个棱边 的夹角改变了一个微量γ;
横轴
r0
l
47
2、剪切虎克定律
做薄壁圆筒的扭转试验可得
在弹性范围内切应力 与切应变成正比关系。
切应力与扭矩同向的顺流
51
切应变的变化规律:
Me
pq
Me
pq p
q
d
a
d
c
a' O b
R
p
b′ q
dx
_ 扭转角(rad)
x
d _ dx微段两截面的
相对扭转角
边缘上a点的错动距离:
aa' Rd dx
边缘上a点的切应变:
R d
dx
发生在垂直于半径的平面内。
52
p
q
d
ae
d
c
a ' e′O b
③ 结论:①圆筒表面的各圆周线的形状、大小和间距均未改 变,只是绕轴线作了相对转动。
②各纵向线均倾斜了同一微小角度 ,仍为直线。
③所有矩形网格均歪斜成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
40
表明: 当薄壁圆筒扭转时,其横截面和包含轴线的纵向截
面上都没有正应力; 横截面上便只有切于截面的切应力;
41
2、切应力分布规律假设
Me2
Me1
n
Me3
从动轮
主动轮
从动轮
求: 作用在该轮上的外力偶矩Me。

材料力学第三章 扭转

材料力学第三章 扭转

n
250
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为
max
T Wt
T (D4 d 4)
16D
16 0.55573000 Pa 19.2MPa [ ] 50MPa (0.554 0.34 )
满足强度要求。
跟踪训练 7.机车变速箱第II轴如图所示,轴所传递的功率为
p 5.5KW,转速n 200r / min,材料为45钢,
(3)主动轮放在两从动轮之间可使最大扭矩取最小值
B
A
C
Me2
Nm
M e1
Me3
4220
2810
本章小结
1.外力偶矩的计算 内力的计算——扭矩图
P M e 9549 n (N m)
2.圆轴扭转切应力公式的建立
τρ
Tρ Ip
强度条件的应用
max
Tmax Wt
[ ]
刚度条件的应用
' max
T
180 [']
(3)主动轮和从动轮应如何安排才比较合理。
再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Me1 Me2 Me3 (2810 4220)N m 7030N m
所作扭矩图如右图
(1)试确定AB段的直径d1和BC段的直径d2。
根据强度条件确定AB直径d1
AB
TAB Wt
16TAB
d12
[ ]
根据刚度条件确定AB直径d1
mB
(a)
1
350 2
C
1
2
T1
11463
446
A
D
3
mB
(b)
(c) mB
mC
T2
mC
mA T3
mD
T1 350N m 350 1 350 2

结构力学第三章-扭转

结构力学第三章-扭转
就可以推算出来。
(推导详见后面章节):
可见,在三个弹性常数中,只要知道任意两个,第三个量
§ 3–3
传动轴的外力偶矩 ·扭矩及扭矩图
一、传动轴的外力偶矩
传递轴的传递功率、转速与外力偶矩的关系:
P M 9.55 (KN m) n P M 7.024 (KN m) n
其中:P — 功率,千瓦(kW) n — 转速,转/分(rpm) 其中:P — 功率,马力(PS) n — 转速,转/分(rpm)
45 max , 45 0
90 0 , 90 max
´
由此可见:圆轴扭转时,在横截 45° 面和纵截面上的切应力为最大值;在 方向角 = 45的斜截面上作用有最 大压应力和最大拉应力。根据这一结 论,就可解释前述的破坏现象。
1PS=735.5N· m/s ,
1kW=1.36PS
二、扭矩及扭矩图 1 2 扭矩:构件受扭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偶矩,记作“T”。 截面法求扭矩
M
x
0
T M 0 T M
3 扭矩的符号规定:
M
M
M
T
x
“T”的转向与截面外法线方向满足右手螺旋规则为正,
反之为负。
4 扭矩图:表示沿杆件轴线各横截面上扭矩变化规律的图线。 目 的 ①扭矩变化规律; ②|T|max值及其截面位置 强度计算(危险截面)。
d G G dx
代入上式得:
d G dx
3. 静力学关系:
dA
T A dA d A G dA dx d 2 G A dA dx
2

O

I p A 2dA

材料力学-第三章扭转

材料力学-第三章扭转

3、物理方程 mA a mA a AC 2GI p GI p
BC
2 mB a GI p
4 解得: m A 7 T 3 mB T 7
AB AC BC 0
例:由实心杆 1 和空心杆 2 组成的组合轴,受扭矩 T, 两者之间无相对滑动,求各点切应力。 T 解: 设实心杆和空心杆承担的扭矩分别为 G 2 Ip 2 M n 1 、 M n2 。 R2
二 刚度条件
M 180 刚度 n 0.50~1.0 / m 一般轴 l G Ip 条件

0.25~0.5 / m 精密轴
1.0 ~3.0 / m 粗糙轴
例 传动主轴设计,已知:n = 300r/m,P1 = 500kW,P2=200kW P3=300kW,G=80GPa [ ] 40MPa , [] 0.3 求:轴的直径d 解:1、外力分析




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
max
Mn D Mn I p 2 Wp
Wp
2I p D
Mn
D 3 D 3 Wp 1 4 抗扭截面系数Wp : W p 16 16


强度条件:
Mn max Wp
例 已知汽车传动主轴D = 90 mm, d = 85 mm [ ] 60MPa, T = 1.5 kNm
Mn d
3
圆形优于矩形
Aa
= 0.208
3
a
3

4
3
d 0.886 d
2
Mn
a
2

Mn 0.208 0.886 d
b
6.913

材料力学第3章扭转

材料力学第3章扭转

试问:纵向截面里的切应力是由什么内力平衡的?
§3.8 薄壁杆件的自由扭转
薄壁杆件:杆件的壁厚远小于截面的其它尺寸。 开口薄壁杆件:杆件的截面中线是不封闭的折线或曲
线,例如:工字钢、槽钢等。 闭口薄壁杆件:杆件的截面中线是封闭的折线或曲线,
例如:封闭的异型钢管。
一、开口薄壁杆的自由扭转
= Tl
GI t
变形特点:截面发生绕杆轴线的相对转动 本章主要研究圆截面等直杆的扭转
§3.2 外力偶矩的计算 扭矩和扭矩图
功率: P(kW) 角速度:ω 外力偶矩:Me
P = Meω
转速:n(r/min)
2n/ 60
Me
1000 P=9549
P n
(N
m)
内力偶矩:扭矩 T 求法:截面法
符号规则: 右手螺旋法则 与外法线同向“ + ” 与外法线反向“-”
max
T max
It
It
1 3
hi
3 i
二、闭口薄壁杆的自由扭转
max
T
2 min
TlS
4G 2
其中:ω截面为中线所围的面积
S 截面为中线的长度
闭口薄壁杆的应力分布:
例: 截面为圆环形的开口和闭口薄壁杆件如图所 示,设两杆具有相同平均半径 r 和壁厚δ,试 比较两者的扭转强度和刚度。
开=3 r 闭 开=3( r )2 闭
8FD3n Gd 4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Gd 4 8D3n
F C
§3.7 矩形截面杆扭转的概念
1) 翘曲
变形后杆的横截面不再保持为平面的现象。
2) 自由扭转和约束扭转
自由扭转:翘曲不受限制的扭转。 各截面翘曲程度相同,纵向纤维无伸缩, 所以,无正应力,仅有切应力。

材料力学第3章扭转

材料力学第3章扭转

τ ρ = Gγ ρ
=G
ρdϕ
dx
22
C)静力平衡关系 C)静力平衡关系
T = ∫ A dA ⋅ τ ρ ⋅ ρ
2 dϕ = ∫ A Gρ dA dx
τ ρ = Gγ ρ
=G
dA
ρdϕ
dx
ρ
O
=G
dϕ ∫ A ρ 2dA dx

dϕ T = GI p dx
dϕ T = dx GIp
I p = ∫ A ρ 2dA
由公式
Pk/n
11
§3-2、外力偶矩 扭矩和扭矩图
(2)计算扭矩 (2)计算扭矩
(3) 扭矩图
12
§3-3、纯剪切
1、薄壁圆筒扭转:壁厚 、薄壁圆筒扭转:
t≤
1 r0 10
为平均半径) (r0:为平均半径)
A)观察实验: )观察实验:
实验前: 实验前: ①绘纵向线,圆周线; 绘纵向线,圆周线; ②施加一对外力偶 m。 。
16
纯剪切的概念: 纯剪切的概念:
当单元体的侧面上只有剪应力而无正应力时, 当单元体的侧面上只有剪应力而无正应力时, 就称为纯剪切。 就称为纯剪切。
3、剪应变与扭转角
设轴长为L,半径为R 设轴长为L 半径为R Φ称为扭转角,是用来表示轴变形的量; 称为扭转角,是用来表示轴变形的量; 且的剪应变 γ Φ的关系如下: 与 的关系如下:
∑ mz = 0
a dy
γ τ´
dx
τ´
b
τ ⋅ t ⋅ dxdy = τ ′ ⋅ t ⋅ dxdy

τ
c z
τ
d t
τ =τ′
上式称为剪应力互等定理。 上式称为剪应力互等定理。 为剪应力互等定理

第三章扭转

第三章扭转

T=Fs×r
材料力学
0
Fs=2 r
0
扭转/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一.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分布规律
T
T
材料力学
扭转/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1. 单元格的变化
A
B
C
A B
C
D
D
现象一: 方格的左右两边发生相对错动
横截面上存在切应力
方格的左右两边距离没有发生改变 现象二:
材料力学
横截面上没有正应力
2. 半径的变化
材料力学
扭转/纯剪切
§3.3 纯剪切
材料力学
相关概念
纯剪切:单元体各个面上只承受切应力而没有正应力。
单元体:是指围绕受力物体内一点截取一边长为无限小 的正立方体,以表示几何上的一点。


材料力学
扭转/纯剪切
一.薄壁圆筒扭转时的切应力
纯剪切的变形规律通过薄壁圆筒的纯扭转进 行研究。 受扭前,在薄壁圆筒的表面上用圆周线和 纵向线画成方格。
扭转/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两横截面间相对扭转角的计算:
=TL/GIP
T:扭矩;
L:两横截面间的距离; G:切变模量; IP:极惯性矩。
材料力学
扭转/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TL/GIP
GIP越大,则越小。 GIP称为抗扭刚度。
材料力学
扭转/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L
`:单位长度扭转角(rad/m)。
思路:
最大扭矩
最大切应力
max
校核强度
相等
强度相同,则两轴的最大切应力 求出实心轴直径
材料力学
两轴面积比即为重量比
扭转/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计算Wt:
3 Wt=D

第三章 扭 转

第三章    扭 转

第三章 扭 转 1 扭转的力学模型①构件特征——构件为圆截面直杆。

②受力特征——外力偶矩的作用面与杆件轴线相垂直。

③变形特征——杆件各横截面绕杆轴作相对转动。

2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偶矩——扭矩 ①传动轴的速度、传递的功率与外力偶矩之间的关系为{}{}{}minr n KW P M mN e 9950=∙ ②扭矩——构件受扭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偶矩,以T 表示。

③扭矩的正负号规定——用右手螺旋法则,扭矩矢量的方向指向截面的为负,背离截面的为正。

④扭矩图——表示圆杆各截面上的扭矩沿杆轴线方向变化规律的图线。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强度条件 (1)横截面上的切应力①分布规律——一点的切应力的大小与该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其方向与该点的半径相垂直。

②计算公式 ρτP I T =PP max W TR I T ==τ (2)极惯性矩与扭转截面系数, ①实心圆截面 432D I P π= , 316D W P π=②空心圆截面 ()()444413232αππ-=-=D dDI P ,()44116απ-=D WP式中, Dd =α (3)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 []ττ≤=Pmax W T(4)强度计算的三类问题①强度校核 []ττ≤=Pmax W T②截面设计 []τTW P ≥,由P W 计算D⑧许可荷载计算 []P e W M τ≤,由T 计算e M 4.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刚度条件 (1)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小变形时,圆轴的二任意横截面之间仅产生相对的角位移,称为相对扭转角。

① 相对扭转角 ()rad GI TLP=ϕ ②单位长度扭转角 ()m rad GI Tdx d P'==ϕϕ 计算相对扭转角ϕ的公式,应在长度L 范围内,T ,G 和P I 均为常数,若其中任意参数T 或G 或P I 不为常数,则应分段计算ϕ,然后叠加。

2)圆轴扭转时的刚度条件 []()()m GI max T max 'P '0180ϕπϕ≤⨯=5.矩形截面杆扭转的主要结果 (1)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矩形截面的长边中点处;即 3b Tmax βτ=式中,β为与比值h 有关的系数,可查文献1中表3—1获得。

材料力学-第三章

材料力学-第三章

21
第三章 扭转
3.5 圆轴扭转强度计算
22
扭转失效与扭转极限应力
扭转屈服应力:s 扭转强度极限:b 扭转强度极限:b 扭转屈服应力(s )和扭转强度极限(b ),统 称为材料的扭转极限应力u。
23
圆轴扭转强度条件
材料的扭转许用应力为:


u
n
n为安全系数。
强度条件为:
max
(2) 若将轮1与轮2的位置对调,试求轴内的最大扭矩。
(3) 若将轮1与轮3的位置对调,试求轴内的最大扭矩。
33
提高圆轴扭转时强度和刚度的措施
• 提高轴的转速 • 合理布局主动轮和被动轮的位置 • 采用空心轴 • 选用优质材料,提高剪切模量
34
例3-8:图示圆柱形密圈螺旋弹簧,承受轴向载荷F作用。 所谓密圈螺旋弹簧,是指螺旋升角α很小(例如小于5º )的 弹簧。设弹簧的平均直径D,弹簧丝的直径d,试分析弹簧 丝横截面上的应力并建立相应的强度条件。
第三章 扭转
3.1 扭转的概念
1
扭转的概念
以横截面绕轴 线作相对旋转为 主要特征的变形 形式,称为扭转。
2
受力特点: 变形特点:
受到垂直于构件轴线的外力偶 矩的作用。
构件的轴线保持不变,各横截面绕 轴线相对转动 截面间绕轴线的相对角位移,称为扭转角
使杆发生扭转变形的外力偶,称为扭力偶,其矩 称为扭力偶矩。 凡是以扭转为主要变形的直杆,称为轴。
公式的适用条件:以平面假设为基础;适用胡克定律。
18
圆轴截面的极惯性矩和抗扭截面模量
IP
d4
32
WP
d3
16
19
空心圆截面的极惯性矩和抗扭截面模量

材料力学——第三章 扭转

材料力学——第三章 扭转

33
材 料 力 学
表明: 当薄壁圆筒扭转时,其横截面和包含轴线的纵向截
面上都没有正应力; 横截面上便只有切于截面的切应力;
34
材 料 力 学
4、切应力分布规律假设
因为筒壁的厚度很小,可以认为沿筒壁厚度切应力均匀分布;
35
材 料 力 学
5、薄壁圆筒的扭转切应力
T


rm
2 rm t T
m1
m4
15.9(kN m)
A
P2 m2 m3 9.549 4.78 (kN m) n P4 m4 9.549 6.37 (kN m) n
17
B
C
D
材 料 力 学
2、求扭矩
m2
T1 m2 0
T1 4.78kN m
T2 m2 m3 0
材 料 力 学
三、切应变
纯剪切单元体的相对两侧面 发生微小的相对错动, a
´
c
´
b


d
t
使原来互相垂直的两个棱边 的夹角改变了一个微量γ;
圆筒两端的相对扭转角为υ,圆筒 的长度为L,则切应变为
L r
r L
39
材 料 力 学
四、剪切虎克定律:
当剪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
齿轮轴
9
材 料 力 学
§3-2、外力偶矩的计算 扭矩和扭矩图
一.外力偶矩的计算 ——直接计算
M=Fd
10
材 料 力 学
按输入功率和转速计算
已知 轴转速-n 转/分钟 输出功率-P 千瓦 计算:力偶矩M
电机每秒输入功: 外力偶作功:
W P 1000(N.m)

结构力学第三章-扭转.

结构力学第三章-扭转.

对于空心圆截面:
d
I p A 2 dA 2 d
2 D 2 d 2

d
O D
4 4 (D d ) 32 D4 4 (1 ) 32
d ( ) D
④ 应力分布
(实心截面)
(空心截面)
工程上采用空心截面构件:提高强度,节约材料,重量轻,
代入物理关系式
d T dx GI p
d 得: G dx
T Ip
T Ip
— 横截面上距圆心为 处任一点切应力计算公式。
4. 公式讨论:
① 仅适用于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在小变形时的等圆截面
直杆。
② 式中:T—横截面上的扭矩,由截面法通过外力偶矩求得。
第三章
§3–1 概述
扭 转
§3–2 薄壁圆筒的扭转
§3–3 传动轴的外力偶矩 ·扭矩及扭矩图
§3–4 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力 ·强度条件
§3–5 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变形 ·刚度条件
§3–6 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变能
§3–7 非圆截面等直杆在自由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 3–1
概 述
轴:工程中以扭转为主要变形的构件。如:机器中的传动轴、
石油钻机中的钻杆等。
扭转:外力的合力为一力偶,且力偶的作用面与直杆的轴线 垂直,杆发生的变形为扭转变形。 B
A
O
A

O B
m
m
工 程 实 例
§ 3–2
薄壁圆筒的扭转


扭转角():任意两截面绕轴线转动而发生的角位移。
切应变():直角的改变量。
剪切胡克定律: T=m


剪切胡克定律: 当剪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时(τ ≤τp), 剪应力与剪应变成正比关系。

材料力学 第三章 扭转

材料力学  第三章  扭转

为一很小的量,所以
tan 1.0103rad
G
(80 109 Pa)(1.0 103rad) 80 MPa
注意: 虽很小,但 G 很大,切应力 不小
例 3-3 一薄壁圆管,平均半径为R0,壁厚为,长度为l, 横截面上的扭矩为T,切变模量为G,试求扭转角。
解:
T
2πR02
G
T
2πGR02
塑性材料:[] =(0.5~0.6)[s] 脆性材料:[] = (0.8~1.0)[st]
例 3-1 已知 T=1.5 kN . m,[τ] = 50 MPa,试根据强度条 件设计实心圆轴与 a = 0.9 的空心圆轴,并进行比较。 解:1. 确定实心圆轴直径
max [ ]
max
T Wp
T πd 3
表示扭矩沿杆件轴线变化的图线(T-x曲线)-扭矩图
Tmax ml
[例3-1]已知:一传动轴, n =300r/min,主动轮输入 P1=500kW, 从动轮输出 P2=150kW,P3=150kW,P4=200kW,试绘制扭矩图。
解:1、计算外力偶矩
m2
m3
m1
m4
m1
9.55
P1 n
9.55
一、薄壁圆筒扭转时的应力
t
1、试验现象
壁厚
t
1 10
r0(r0:平均半径)
rO
各圆周线的形状不变,仅绕轴线作相对转动,距离不变。 当变形很小时,各纵向平行线仍然平行,倾斜一定的角度。
由于管壁薄,可近似认 为管内变形与管表面相 同,均仅存在切应变γ 。
2、应力公式 微小矩形单元体如图所示:
´
①无正应力
d T
dx GI p

材料力学 第 三 章 扭转

材料力学 第 三 章 扭转
扭转平面假设:变形前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且形状 、大小
以及间距不变,半径仍为直线。
定性分析横截面上的应力
(1)∵ε = 0∴σ = 0
(2)∵ γ ≠ 0∴τ ≠ 0
因为同一圆周上切应变相同,所以同 一圆周上切应力大小相等,并且方向 垂直于其半径方向。
切应变的变化规律:
D’
取楔形体
O1O2ABCD 为 研究对象
γ ≈ tgγ = DD' = Rdϕ
dx dx
微段扭转
变形 dϕ
γ ρ ≈ tgγ ρ = dd′ = ρ ⋅ dϕ
dx dx
γ
ρ
=
ρ

dx
dϕ / dx-扭转角变化率
圆轴横截面上任一点的切应变γρ
与该点到圆心的距离ρ成正比。
(二)物理关系:由应变的变化规律→应力的分布规律
弹性范围内 τ max ≤ τ P
τ max
=
T
2π r 2t
=
180 ×103
2π × 0.132× 0.03
= 56.5MPa
(2) 利用精确的扭转理论可求得
τ max
=
π D3
T
(1−α 4 )
16
=
180 ×103
π×
0.293
⎡ ⎢1 −
⎜⎛
230
⎟⎞
4
⎤ ⎥
16 ⎢⎣ ⎝ 290 ⎠ ⎥⎦
= 62.2MPa
思考题
由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圆轴,里层和外层材料的 切变模量分别为G1和G2,且G1=2G2。圆轴尺寸如 图所示。圆轴受扭时,里、外层之间无相对滑动。 关于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有图中(A)、(B)、 (C)、(D)所示的四种结论,请判断哪一种是正 确的。

材料力学课件第三章 扭转

材料力学课件第三章 扭转

工程上采用空心截面构件:提高强度,节约材料,重量轻, 结构轻便,应用广泛。
3.4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3.4.2 最大扭转切应力和强度条件
第三章 扭转
1. 最大扭转切应力:

T
Ip
知:当
R , max
max
TR Ip
T Ip R
T Wp
(令 Wp I p R )
max
T Wp
Wp — 扭转截面系数,单位:mm3或m3。
对于实心圆截面: 对于空心圆截面:
Wp
d3
16
Wp
(D4
16
d4)
D3(1 4 )
16
3.4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2、强度条件
强度条件:
max
Tm a x Wp
[ ]
第三章 扭转
许用切应力 u
n
τ s---- 扭转屈服极限 ——塑性材料 τ b---- 扭转强度极限 ——脆性材料 τ u---- 扭转极限应力 ——τs和τb的统称
MB
MC
MA
MD
B
C
解:计算外力偶矩
A
D
MA
9549 PA n
1592N m
MB
MC
9549 PB n
477.5N m
MD
9549 PD n
637N m
3.2 外力偶矩的计算 扭矩和扭矩图
第三章 扭转
3.2.2 扭矩和扭矩图
1 扭矩:构件受扭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偶矩,记作“T”。
2 截面法求扭矩
剪应力在互相垂直的面上同时存在,数值相等,其方向都垂直于这 两个面的交线,且都指向或者都背离该交线。

第三章 扭转

第三章 扭转


传动轴,已知转速 n=300r/min,主动轮A输入功 率PA=45kW,三个从动轮输出功率分别为PB=10kW, PC=15kW,PD=20kW。试绘轴的扭矩图.
解: (1)计算外力偶矩
由公式 M 9549P / n e
(2)计算扭矩
(3) 扭矩图
MB
MC
MD
MA
B
C
D
A
T3 M A 1432N m
M e Nm
PkW 103 60 PkW 9549 nrpm 2πnrpm
§3.2 外力偶矩的计算 扭矩和扭矩图
2.扭矩和扭矩图 用截面法研究横 截面上的内力
T = Me T:截面上的扭矩
§3.2 外力偶矩的计算 扭矩和扭矩图
扭矩正负规定
右手螺旋法则
右手大拇指指向横截面外法线方向为正,反之为负
2、应力分析 取微单元体abcd
A、存在剪(切)应力 有剪切变形,单元体的两 恻必然有剪应力。
a d
B、不存在正应力 扭转过程中,圆筒的周边 线形状、大小、相邻周边线的距 离都不变, →无线应变 无轴相或周相变形 →无正应力
b c
a
b
d
c

C、剪(切)应力大小
(1)由于沿圆周线方向各点的
变形相同,同一圆周线上各点
max
注意:计算 max 应综合考虑T和WP。
5

Tmax [ ] WP
极惯性矩和抗扭截面系数的计算 实心圆轴
D Ip , 32
4
Ip d A
2 A
3

空心圆轴
其中:
D 4 (1 ) Ip (1 ), WP 16 32

材料力学第三章扭转

材料力学第三章扭转

材料力学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三、扭 矩
x 扭矩的矢量表示
Me
Me
Me
T
定义:扭转内力偶矩, 1、定义:扭转内力偶矩,用T表示 大小: 2、大小:可用截面法取局部平衡求出 扭矩大小= 截面一侧所有外扭转力偶矩之代数和 T =ΣMe 正负号: 3、正负号:扭矩矢与截面外法线一致为正 (图中T为正,必须按“设正法”画扭矩) 为正,必须按“设正法”画扭矩) 单位: 4、单位:N·m 或 kN·m
τ =τ′
切应力互等定理
在单元体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上, 在单元体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上,切应力必然成对出 且数值相等,两者都垂直于两平面的交线, 现,且数值相等,两者都垂直于两平面的交线,其方 向则共同指向或共同背离该交线。 向则共同指向或共同背离该交线。
材料力学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单元体的四个侧面上只有切应力而无正应 纯剪切应力状态。 力作用,这种应力状态称为纯剪切应力状态 力作用,这种应力状态称为纯剪切应力状态。
O
定义内径与 外径的比值
d α= D
D d
πD πD 4 Ip = (1 − α 4 ) 32
I p π(D 4 − d 4 ) πD 3 Wp = = = (1 − α 4 ) D 16 D 16 2
特别注意:抗扭截面系数不满足叠加法的计算,括号里的仍是四次方。 特别注意:抗扭截面系数不满足叠加法的计算,括号里的仍是四次方。
材料力学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分布如图所示。 横截面上各点处的切应力τ 分布如图所示 取微面积dA,则横截面上的分布 的合成其主矢为零, 力系τ dA的合成其主矢为零,主矩就 是扭矩T。
δ
r0
O
τ

材料力学第3章-扭转

材料力学第3章-扭转

第3章 扭转1、扭转的概念:杆件的两端个作用一个力偶,其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反且作用平面垂直于杆件轴线,致使杆件的任意两个横截面都发生绕轴线的相对转动,即为扭转变形。

2、外力偶矩的计算{}{}{}min /95491000602r KW m N e e n P M P M n=⇒⨯=⨯⨯⋅π 式中,e M 为外力偶矩。

又由截面法:e e M T M T =⇒=-0 T 称为n n -截面上的扭矩。

规定:若按右手螺旋法则把T 表示为矢量,当矢量方向与研究部分中截面的外法线的方向一致时,T 为正;反之为负。

3、纯剪切(1)薄壁圆筒扭转时的切应力 δπττδπ222r M r r M ee =⇒••=(2)切应力互等定理:在单元体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上,切应力必然成对存在,且数值相等;两者都垂直于平面的交线,方向则共同指向或背离这一交线。

(3)切应变 剪切胡克定律:当切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时,切应变γ与切应力τ成正比。

γτG = G 为比例常数,称为材料的切变模量。

弹性模量E 、泊松比μ和切变模量G 存在关系:)1(2μ+=EG 4、圆轴扭转时的应力(1)变形几何关系:距圆心为ρ处的切应变为dxd ϕργρ=(2)物理关系:ρτ为横截面上距圆心为ρ处的切应力。

dxd G G ϕρτγτρρρ=⇒= (3)静力关系:内力系对圆心的力矩就是横截面的扭矩:dA d d GdA T AxA⎰⎰==2ρρτϕρ 以p I 表示上式右端的积分式:dA I Ap ⎰=2ρ p I 称为横截面对圆心O 点的极惯性矩(截面二次极矩)横截面上距圆心为ρ的任意点的切应力:pI T ρτρ=ρ最大时为R ,得最大切应力:pI TR =max τ引用记号RI W p t =t W 称为抗扭截面系数。

则tW T =max τp I 和t W 的计算(1)实心轴:3224420032D R d d dA I RAp ππθρρρπ====⎰⎰⎰16233D R RI W p t ππ===(2)空心轴:)1(32)(324444202/2/32αππθρρρπ-=-===⎰⎰⎰D d D d d dA I D d Ap)1(16)(164344αππ-=-==D d D DRI W p t5、圆轴扭转时的变形pGI Tl =ϕ ϕ为扭转角,l 为两横截面间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