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历史演进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萍乡学院中文系彭豪绪论教学目标:掌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性质地位、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等理论知识。
教学重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教学难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演变授课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演变1.国文教授法(1918-1924年)2.国语教学法(1924-1949年)3.语文教材教法(1950-1978年)4.语文教学法(论)(1978-1989年)5.语文教育学(1989-1997年)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997-现在)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学科,是汉语言文学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主要必修课程。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地位和作用(一)地位高师院校中文系科的必修课程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课程集中体现师范性质的重要课程(二)作用增强语文教育理论修养掌握语文教学基本技能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课程性质)课程论研究“为什么教”(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学内容)“教学是什么”(教学本质和规律)教学论研究“怎么教”(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得怎样”(教学效果评价)五、《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1.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2.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3.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阅读法、研讨法、训练法、见习法、实习法【小资料】(一)本课程参读著作1.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2.孔庆东等《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3.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4.倪文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彭豪《语文课程教学理论与实务》(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6.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王松泉等《语文课程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0.刘永康《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二)参读刊物《语文课程标准》(含初、高中,北师大)《中学语文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G31)《语文建设》(语文出本社)《中学语文教学》(首都师大)《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学通讯》(山西师大)《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大)《中学语文》(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大)《语文月刊》(华南师大)《语文教研》(浙江师大)(三)相关网址中国语文教育网/中国语文网/语文网中网/语文在线/中国语文教育研究/chinese/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教学目标:认识语文课程性质与特点,掌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初中阶段的“阶段目标”,形成正确的语文课程目标观教学重点:语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教学难点:“语文”及“语文课程”的含义授课时数:3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一、性质问题的历史回顾“语言论”:语文是语言,故语文课程的本质是语言“工具论”:语言是工具,语文课程就是一门工具课程“文学论”:语文课程应以文学教育为主,故文学性是其本质“人文论”:语文是人的思想感情、社会文化的负载工具二、对“语文”含义的理解(一)“语文”名称的演变1.古代类似语文教育是和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结合在一起的,没有独立设科,也就没有名称。
第一章-国内语文课程的发展与演变范文
第一章国内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演变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改革是需要承传的。
创新立足承传。
应既“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又“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实验稿)),而且相比之下,积极“承传”本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的现实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它更加直接,更加切实,更有本土特色,更加便于承传、改造与创新;而且,‘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只有承传好自己的优秀传统和现实经验,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创新独具民族特点与中国特色,使我们的母语教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周庆元《承传与创新:语文教育改革的哲学思考》,湖南教育,2006年第2期)第一节古代语文教育回眸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并无独立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是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教育等融为一体的。
不过回顾古代教育历史,可以从中获得诸多关于语文教育的启迪。
一、远古至西周时期的教育设立学校,大致从虞舜时代就开始了。
“庠”、“序”、“学”,就是早期的学校名称。
在教育内容方面,远古至西周时期以“礼”、“乐”、“射”、“御”、“书”、“数”,即“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
“礼”,如祭祀时有祭祀礼,结婚时有婚姻礼等;“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
“射”,包括射箭、投掷;“御”,包括驾车、骑马、习战;“书”,包括识字、写字;“数”,包括算术、计量。
二、春秋至战国时代的教育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
这一时期的教育,有三大突出特点:其一,官学衰败,私学兴起。
《吕氏春秋·尊师篇》云:“孔墨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
”在孔墨私学的带动下,各诸侯国的私学也都盛行起来了。
其二,出现了成套的比较完整的教科书——“六经”。
为了教育弟子,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并以之为基本教材。
《易》是哲学教材。
《士礼》是培养“士”的必读教材。
《乐》是陶冶性情的重要教材。
语文学科的发展历程
语文学科的发展历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从古代经典文化到现代语言学科的发展,探讨语文学科的演变和进步。
一、古代经典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古代经典文化是中国语文学科发展的基石。
在转变为文字社会之前,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存在。
随着文字的发明和使用,古代经典文化逐渐形成。
《尚书》、《易经》、《论语》等古代经典著作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世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经典文化到古代教育的过渡古代经典文化的传承与普及需要一定的教育手段与机构的支持。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体系完备的教育体系,其中语文学科逐渐成为了重要的课程内容。
古代的文人学士通过对古代经典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深化对语文学科的理解与传承。
三、近代语文教育的发展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教育观念的引入,语文学科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得到了更加全面和科学的发展。
清末时期,各类西式学校相继出现,提供了更加规范和系统的语文教育。
新式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语文学科也开始强调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四、建国以来的语文学科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改革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得到了广泛重视和推进。
《新编语文课本》等一系列教育教材的编写推陈出新,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培养学生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阅读能力。
同时,改革开放的浪潮也给语文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五、现代语文学科的发展与前景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文学科也在适应时代需求进行转型与创新。
语文教育不再局限于纸质媒介,借助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等方式得到了拓展。
此外,对语言学习的研究也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总结起来,语文学科从古代经典文化的孕育到现代语言学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它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
墨子也曾创办私学,与孔子的儒家私学 并称“显学”。墨子的门徒禽滑厘、孟 胜。名家、法家、纵横家也都聚众讲学。
(一)学习方法观——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掌握知识与 发展思维的矛盾。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 政》)
2、采用次相授业的方法。亦称高足弟 子代授法。
3、师生问答。 4、学生之间互相讨论。 5、学生自学。 6、考试。 7、重体罚。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阅读教学的方 法
以自学为主要形式,辅以教师的讲解。 1、学童自学的方法,首先是读书。当
时的读书有口治与目治的区别。 (1)口治指朗读和吟咏。 (2)目治指浏览快读。 2、自学的另一种方法是抄书。
(一)现存最早的习字课本《急就篇》
作者史游,现存《急就篇》有34章,前32章 每章63字,后两章每章64字,合计2144字。
《急就篇》的体例,就是所谓“类而韵之”。 从教育的角度看,《急就篇》具有以下一些 特点:
1、集中识字。《急就篇》34章,2144字, 据王国维统计,只重复335字。
2、整齐押韵。用三字、四字、七字句,句 式整齐。
(二)教师的讲授及其风格 1、教师讲授较多的场合是个别进行的。 2、有的教师上大课 3、还有的讲学,不光是学生听讲,同行专
家和朝廷官员也来听讲。 阅读课有不同的风格 1、有的注重讲解的逻辑层次。 2、有的注重讲课语言的修饰。 3、有的旁征博引。 4、有的教师上大课,有讲有唱。
从语文教育有关的方面说:
治事斋:“治民”“讲武”“堰水”和立法 算术等科。每人要选择一个主科,同时还要 选择一个或几个副科。
2、教育方法 (1)讲授教学: 胡瑗在讲授时循循善诱、一丝不苟、深入浅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下位学科,研究的是“教什么”和“怎么教”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2、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
3、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最早一部教育学。
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为研究对象,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问题等。
基本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史纲要1、“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合称“三百千”千,主要作用是用韵语化的方式集中识字。
2、“五经”即经过孔子整理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加上失传的《乐经》也称“六经”。
3、“四书”是儒家经典的代表性著作《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著作的合称。
4、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5、语文单独设科应为1904年。
6、1912年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这是我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从古代传统教育的综合性社会学科中独立出来后的第一个正式名称。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通令全国,小学开设“国语”,1949年,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统称“语文”。
7、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1世纪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式启动。
8、《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设计三个维度贯穿五个领域的课程结构。
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教育。
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指导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指导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概说一、学习目标了解课程与教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和研究对象,以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历程。
二、学习重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和研究对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历程。
三、学习内容课程(crriculum)、课程论、教学、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历史发展)。
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一、学习目标了解语文教学及语文教学论的发展演变,总结语文教育中的经验与不足。
二、学习重点对语文教育中的经验与不足尤其是不足之处进行深入思考三、学习内容(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1、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基本特点;2、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经验、问题与弊端(张志公)(二)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1、语文单独设科;2、“国文”——语文学科的第一个正式名称;3、国语——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三)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1、“语文”名称和语文教育改革;2、“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3、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4、“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育;5、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语文教育;6、“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文教育;7、新时期的语文教育;8新世纪初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一、学习目标了解“语文”名称的由来,认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及语文课程的目标。
了解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
二、学习重点语文课程的性质及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
三、学习内容(一)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1、“语文”名称的由来;2、语文名称的歧义;3、语文课程的性质认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语文课程目标概述1、语文课程目标的概念;2、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3、语文课程目标的特征(三)新语文课程目标简介1、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什么?2、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新的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四章语文课程设计一、学习目标了解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尤其是了解古代蒙学经典教材和现当代语文教材的发展状况,了解语文教材的功能、内容要素、特点等,并结合新语文课程标准理解21世纪语文教材建设的新理念。
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演变
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演变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现代、当代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节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并无独立的语文课程。
语文教学是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教育等融为一体的。
但古代教育教学中那些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及基础地位的部分内容,已绽露出语文课程的萌芽。
中国古代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中国古代教育有三种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语文教育: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课程。
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存在宗教记事、伦理道德教育和古代神话中。
(二)奴隶社会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内容包含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基本教育中。
(三)封建社会的语文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主体是“四书”、“五经”。
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相比,中国封建社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历时最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也最具特色。
其基本特点是:先教学蒙学读物(影响最大的是“三、百、千、千”),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体的儒家经典;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1.先通过学习蒙学读物来集中识字,我国古代流传的、最著名的蒙学读物,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1)《三字经》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该书言简意赅,容量丰富,从教学的重要性,谈到封建礼教的基本纲领,进而介绍名物常识、读书次序、历史知识、勤勉好学的范例等。
在编制方面,采用三字一句,叶韵成文,读起来琅琅上口,很有特色。
该书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影响很大。
(2)《百家姓》相传为北宋人所编。
全书集姓氏400余个,每四字组为四言韵语,文中字与字之间并无联系,但因句句押韵,读来和谐流畅,易于记诵。
(3)《千字文》相传为南朝梁周兴嗣所著,其内容包括天文、博物、历史、人伦、教育、生活各方面。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汇总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汇总1、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一)教学论①《礼记.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②昆体良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③古希腊苏格拉底:产婆术④夸美纽斯: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普及教育,《大教学论》1632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是教学论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重要里程碑⑤卢梭:《爱弥儿》⑥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要素主义思想家)⑦洛克:白板说《教育漫话》⑧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代表人,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普通教育学》1806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⑨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民主主义与教育》(二)课程论①博比特:《课程》(1918)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②泰勒:总结“八年研究”结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在课程论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课程的内涵广义:指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具体的教学科目,如语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是curriculum,在拉丁语中是指竞赛或跑道(来源于跑或运行)3、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概念分析①教学内容“教什么”②教学进程“怎么教”③学科(第一学术上的分类: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第二教学科目)④科目(狭义的学科就是科目)⑤知识(课程的主体,知识是课程的本质,课程是知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人们一般把知识和“技能”“态度和价值”等并列⑥经验(活动带来的是普通的经验,学科带来的是系统的经验)⑦活动:活动可以是课程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学校所有活动都是课程(在一定安排,计划,系统性,在安排中有目的的体现)⑧计划或方案(所有课程都有计划,反之则不一定)4、古代学校的课程特点①古代学校课程在纵向上没有严格年级差异与衔接,在横向上也较少学科间的协调和组织。
②课程内容以人文熏陶和道德教化为主,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尚未受到重视。
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
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语文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内容和形式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从传统的诗词歌赋、文章语录到当今的多元化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内容有了很大的转变。
本文将从语文课程内容的历史演变、当今的语文教学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探讨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
语文课程内容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以经典为主,孔子提倡的“诗、书、礼、乐”成为古代教育的脊梁。
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诗词歌赋、文章语录一直是中国的主流语文教育内容。
这些经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石。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特别是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下,语文课程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带来了白话文的兴起,白话文成为了当时重要的语文教育内容。
大量的白话文作品涌现出来,白话文的普及也对当时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当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语文课程内容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小学语文教材不再只限于古代文言文,而是涵盖了现代文学、新闻资讯、网络文化等各个方面。
语文课程内容也从单一的文学阅读扩展到了文学鉴赏、写作表达、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当今的语文教学现状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程内容已经十分多元化。
除了古代文学作品,还有现代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历史故事等多种语言形式的素材,真实地展现了社会生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化自信。
语文教学也不再只是传统的诵读、默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如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头表达等。
当今的语文教学还注重了跨学科的整合。
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更多的交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拓展他们的思维视野。
语文与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的整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综合分析能力。
语文学科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沿革
语文学科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沿革语文学科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学科之一,它与中文、文化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语文学科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沿革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语文学科的文化背景语文学科的文化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字发展历程。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古代文字的形成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早在殷商时期,以龟甲、兽骨等作为载体的甲骨文字就开始出现,这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材料之一。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的诞生,也为后来的汉字演变奠定了基础。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自古以来就有众多的方言和文字,这也促进了语文学科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汉字的发展演变,从古代的甲骨文、金文,到秦篆、隶书、楷书,再到现代的简化字,每一次的变革都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文化的影响,使得语文学科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二、语文学科的历史沿革古代语文学科的发展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古代文言文时期和现代白话文时期。
古代文言文时期,古代文人培养的是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这个时期的主要教材是《四书五经》,学生通过研读这些经典著作,学习古代文化和思想。
此外,古代文言文的风雅之处以及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使得文言文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白话文的诞生和推广,语文学科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白话文的使用使得语文学科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学习白话文,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无论是在日常交际、文学创作还是职场表达中。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语文学科的教学逐渐引入了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样化、趣味化的学习方式。
这也使得语文学科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总结起来,语文学科的发展与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密不可分。
古代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是语文学科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期。
随着社会的变革,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历史与现状-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历史与现状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也就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但许多教育论著中包含着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有关的论述,如《论语》《礼记》《学记》《读书作文谱》等。
20世纪初语文单独设科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年)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设立师范馆(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师范馆开设的《教育学》中有“各科教授法”一章,其中也有“国文教授法”。
这说明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最初是孕育于教育学之中的,侧重于研究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与技术。
2.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年)语文(当时称“国文”)教学研究之始,多称“教授法”,如1918年,由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研究会出版的夏宇众著《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等。
这种研究逐步使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从教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
称“教授法”是因为当时研究的重点是教师的“教”,而很少涉及学生的“学”。
3.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年)1919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的陶行知倡导把“各科教授法”改变为“各科教学法”,以便把研究的对象由教师的“教”拓展到学生的“学”。
他当时草拟的方案曾遭校方拒绝,但逐步被有识之士接受。
黎锦熙于1924年出版了《新著国语教学法》。
1934年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学及师范学校教育检定暂行规定》中,规定师范学校设“国文教学法”。
1938年《师范学院规程》中也规定开设“国文教学法”或“国语教学法”,陆续出版的专著教材有: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袁哲《国语读法教学原论》、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蒋伯潜《中学国文教学法》等。
4.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年)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施行要点》中,规定各系都要开设“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课,于是语文教材研究和语文教法研究被列为师范院校中文系(科)的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历程
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历程
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历程:
1. 传统教学阶段: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教师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人物的角色,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注重背诵、默写和填空等记忆性的训练。
教学内容主要以文言文为主,注重对诗词、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和理解。
2. 理论启蒙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新文化运动和语文教育理论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开始强调启蒙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逐渐丰富,除了文言文外,还加入了现代文学作品和儿童文学作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交际导向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小学语文教学开始注重交际导向。
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
教学方法逐渐多元化,引入了情景教学、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等。
同时,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提倡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发挥个性特点和创造力。
4. 综合素养培养阶段: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内容涵盖了语文知识、文化素养、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由传统的教师主导转向学生主体的探究型教学。
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数字化语文教学的新模式,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
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了从传统教学、理论启蒙到交际导向、综合素养培养的发展历程。
相应地,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全面发展。
试论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试论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过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指对于语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论述。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史过程。
古代中国的语文教育主要以经典文献的学习为主,注重对经典文献的背诵和解读。
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由私塾教师负责,他们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将经典文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对经典文献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语文课程和教学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在清代末年,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对于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的语言学和教育学理论开始被引入中国,对于语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启发。
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改革运动兴起,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也得到了更加系统和科学的研究。
教育家们开始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例如,胡适提出的“白话文运动”倡导用白话文教授语文课程,强调语言要贴近生活、贴近人民。
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于语文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相继出台,对于语文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和指导。
同时,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也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互联网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和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学习。
同时,移动设备的普及也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总结起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史过程。
从古代的经典文献学习到现代的教育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不断创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语文教学论课本答案
第一章1、课程: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jìnchéng)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2、教学: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xuéxí)的全部行为方式。
3、课程与教学(jiāo xué)、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1)国外的四种意见:①课程与教学之间彼此(bǐcǐ)独立;②课程(kèchéng)与教学之间相互交叉;③课程与教学之间相互包含;④课程与教学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
尽管意见不同,但异中也能见同。
大多数课程与教学研究者有以下相同看法:①课程与教学既有相关性,又是不同的;②课程与教学具有相互交叉关系和相互依存关系;③课程与教学可以分别单独地进行研究和分析,但不能彼此独立地起作用。
(2)国内四种不同意见:①教学论包含课程论;②课程论包含教学论;③相互独立论;④课程与教学整合论。
4、语文课程现象:语文课程现象,是指语文课程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课程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性的。
如语文教学计划、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材料、语文补充资料、视听语文教学材料、电子语文教学材料等。
二是活动性的。
如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规划,语文课程与教学实施,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评价,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研制活动等。
三是关系性的。
如语文内容选择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内容组织与文化结构以及学生发展的关系,语文课程研制与语文课程产品之间的关系等。
5、语文教学现象:语文教学现象,是指语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
是语文教学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语文教学现象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环境性的。
如教室极其结构,教学设备及其结构,校园各部分及其结构等。
二是活动性的。
如语文课堂教学及其结构,实践活动及其结构,校内外教学见习和实习及其结构,个别教学及其结构等。
第二讲: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演变——现代语文教育概览
一、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轨迹
1903年,语文独立设科,读经讲经、中国文
字(初小)、中国文学(高小、中学堂)。 1906年,“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简称 为“国文”。 1920年小学开设“国语”,——现代文在语 文教学中取得了合法地位。 1923年,《中小学课程纲要》改“国文”为 “国语”,后来小学称“国语”,中学称 “国文”。 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采 用“语文”的名称。1950年6月,“国文”、 “国语”的学科名称被取消,代之以新建的 学科名称——“语文”。
叶老认为经典文化教育不是国文一科的
专责,是和历史和地理等诸多学科共同 承担的责任,“国文一科”的经典文化 教育应该是“文学文化教育”,即: “在固有文化的记录之中,有一部分运 用文学形式的,须由国文一科训练学生 和它们接触,得到了解它们的能力。”
叶老认为:“读解和欣赏是达到真正了
解的途径,有了读解和欣赏的能力,才 可以了解中国文学名著,也就是了解一 部分固有文化。”
②文学文化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第一,须面对文学名著本身,涵泳、体味。
“因为文学和其他艺术制作一样,内容和形 式分不开来,要了解它就得面对它本身,涵 泳得深,体味得切,才会有所得;如果不面 对它本身,而只凭‘提要’‘释义’的方法 来了解它,那就无论如何隔膜一层,得不到 真正的了解。” 第二,“指导与讨论应该偏重在方法方面” 。
1、提倡要“教人以研究的方法”
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 着结果的方法教人。小说中有一段故事最好:吕纯 阳有一天看见一个人根器很好,便要度他,先试他 一试以指点石成金,问他要不要。这人回他不要。 吕纯阳以为这人毕竟不差,再拿大一些的石点成金 子试他,他还是不要,如是数次,吕纯阳……便问 他:究竟要什么。他说:“我要你的指头。”教学 生不能拿所点的金给他,(金子虽多终有尽日)非 以指头给他不可。善于教人者是教人以研究的方法。 或者他所得的能和你一样多,或可看出你的错处。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CHINESE PEDAGOGY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课程类型:考试课时数:54课时教材:《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刘永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一、课程性质与基本任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它既注重理论建构又密切关注教学实践,具有理论上的综合性与实践上的应用性特征。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主要研究的是语文“教什么”和“怎样教”,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与一般课程与教学论之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问题等,旨在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教学规律,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利用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通过名课研习、教病诊治、模拟教学、实习等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语文学科的基本从教能力。
通过系统的语文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训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教育事业,为祖国语文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中常常要与讲授法结合。
专题讨论:倡导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就是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按照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范围、教学重点、围绕特定的主题来进行组织教学。
激发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较深层次的知识。
案例研习:研究教学案例,既要研究成功的,也研究失败的,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学会运用理论的能力。
微格训练: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模拟教学实践活动。
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从备课、上课再到评课,以小组的活动方式进行。
语文课程论 名词解释
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沿革一、古代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原始社会没有严格意义的课程,但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已经存在。
奴隶社会有专门的学校和课程:六艺封建社会以儒家经典为主,基本特点是: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再学“五经”“四书”,传道明理;以文选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蒙学教材:1、综合类:《史籀篇》、《仓颉篇》、《急就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2、伦理类:程端蒙的《性理字训》“天理流行,赋予万物,是之为命。
人所禀受,莫非至善,是之谓性。
”清代李毓秀《弟子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信,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学教材:《昭明文选》,宋代谢仿得《文章规范》,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孙洙《唐诗三百首》等。
3、历史类:宋代王令《十七史蒙求》;胡寅《续千字文》;朱熹《小学》4、诗歌类:《千家诗》5、名物常识类:《幼学琼林》,《龙文鞭影》6、工具类:《字学举隅》,《文字蒙求》二、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经验(一)识字教学(二)阅读教学(三)写作教学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1、熟读、精思、博览1、注重基本功的培养2、韵文化,便于朗读和记诵2、注重方法习惯的培养:评点法、出入法2、多读、多写、多改3、注重思想伦理道德的教育3、从模仿入手4、联系日常生活4、先放后收5、激发儿童的兴趣科举制度:起于隋朝的人才选拔和官吏任用制度。
唐朝科举分两类:常科: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
每年定期举行。
制科:皇帝主持,根据需要临时下令举行。
唐朝进士极盛时每年不超过50人,平常10到20人。
进士及第还要经过吏部考试才能授官。
宋代极盛时每年有四五百人,平时也有上百人,进士及第就可授官。
考试内容和方式:唐朝到宋朝初年:口试、贴经、墨义、策问、诗赋。
宋以后主要考经义。
经义:以五经中的文句为题,作文阐明义理。
到了元代,则从四书中出题,答案需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不得任意发挥。
明代中期以后要求文章必须采用八股文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苍岑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通论》为代表 顾黄初著《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为代表 张隆华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为代表 本课程的分期:
(3)经学教材
《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4)文选教材:
《昭明文选》:文选烂,秀才半。自周至梁七八百年间129位作家,700多篇文章。将文学与经学、 史学、玄学分开,经书不选,子书不选,说话的记录不选,史书不选
按体裁编撰 《古文观止》:清
(六)传统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大问题:
1.目的:在于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 2.内容:仅仅学习文言文,且多为先秦文章,时代性不强 3.方法:讲究决度的权威,师道尊严,体罚现象严重
四大弊端:
1.脱离口语实际,轻视口语教学 2.脱离应用实际 3.忽视语文知识教学 4.忽视文学教育
三、近现代语文教育史
(二)¡°国语¡±、¡°国文¡±名称的出现
1.语文在新式学堂单独设科之初,所定学科名称为“词章”,后为“中国文学”。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文 件,称“国文”。此时,学生读的、写的都是文言文。“文”和“言”还是分离的。
2.五四前后,在黎锦熙、刘半农等倡导下,国民初等学校“国文”更名为“国语”,后,全国统一更名为“国语”。 此时,白话文作品进入教科书,“文”“言”分离的局面终于被打破。
这是一份家塾教学的日程表,龙启瑞自己说:本表以看读写作四字为提纲,“读熟书(经类及《文选》、《古文辞类篡》) 以沃其义论之根,看生书(史类,)以扩其通度之趣,写字以观其用心之静躁,作文以验其养气之浅深。”这“读、看、写、 作”四字提纲,确乎在表中得到了充分的落实,虽然仍有读经和制艺应试的牵掣,但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训练的特色 是十分显著的,这样的教学安排,比较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也能从中总结出一些语文教学的切实经验来。
十五岁以后,除继续抄读诗经正文外,还要抄读诗经的注疏。并规定日间读史,晚间看性理书,读史的同时,看读《通 鉴》、《韩文》、《楚辞》。二十岁以后,专门学文,注意提高作文能力,以适应科举的需要。
清代龙启瑞拟的“课程表”是这样的。
早起……理昨日生书(复习),或温书一卷(巩固)。背。上生书,师长先依经讲解逐字实义,毕,再讲实字虚用,虚 字实用,本义有引申,异义有通假之法(以《说文解字》、《尔雅》、《广雅》、《玉篇》、《广韵》为主)……然居 折其章段,离其句读,条其意指。讲毕,命学生复述一遍(看其有无解答),乃就位念一百遍。
7.先放后收
先作放胆文,后作小心文,宋人谢枋得根据这种主张编了《文章规范》一书,具体阐述了作文教学的这种主张和方法。
8.多就少改
古人文主张多修改,从修改中提高。一是教师修改,古人批改作文主张多就少改,主要是为了不使学生的作文才思受到挫伤,这种 主张当然是正确的。古人还主张学生自改,认为自改更有效,可以采取“改窜旧文”,“旧题重作”的方法。
《千字文》:南北朝周兴嗣编。250句,1000字。 《千家诗》:《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 诗》合并而成。它是我国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 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 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非常深远。实际选诗122家,唐65,宋52,五代1,明2,无 从查考2
心得。所以古人主张不拿笔不读书。唐彪曾指出评点的重要,他说:“读文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 故评注不可已也。如阐发题前,映串题后,发挥某节,发挥某句,发挥某字及宾主浅深,开合顺逆之类。凡合法处皆宜
注明,再阅时,可以不烦思索,而得其中详悉。读文之时,实有所得,则作文之时,自然有凭借矣。”
题记:
欲知大道,必先明史;
溯其渊流,才能察其流向。 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历史演进
【教学目标】:
1、了解语文课程在古代、近代及现代的演进脉络。
2、掌握语文教育演进历史上的主要人、事、物及特点。
3、学会站在历史的高度评价传统及现当代的语文教育。
一、语文教育史的历史分期
在学术界是一个有争议的命题
午饭后……写字一二张,……温书一本。背,仍读生书。将晚属对(自两字至五、七字,以为作四六文张本)。
灯下念唐贤五律诗(取于试贴相近),或《古诗源》,上生诗时,为之逐句讲解。
问日出讨题,试作五言绝句一首(以次增至四言句六言句)。
逢三、八日作文,初一、十五日作史论及诗赋。
草订一簿,每日自记行事、读书、及有所疑、有所悟(为作论及制艺张本),次早呈阅。
以读和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古代语文教育大体上是应试科举的
世袭——举荐——科举——八股。
(三)古代语文教材
(1)远古时代的教材,无从查考
(2)蒙学教材:
《三字经》:南宋王应麟编,今通行本1248字。 主要讲生活常识及做人道理。
《百家姓》:北宋人编。收507姓,单姓446,复姓61。 将抽象的单字组合成句。
4.写作训练的程序:属对——作诗——作文。
先属对,逐步增至四字六字,再造句,再写局部,最后成篇,循序渐进。
5.以诵读促写作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训,体现了这个主张,“吟”就是口头作诗,吟成而后落笔,可见诵读的功效。
6.多写、集中写
古人提倡经常练笔,唐彪说:“谚云:读十遍,不如写一篇。盖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作则理路生,题虽甚易, 为之则难。”提这种主张还经常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学习写作不能怕吃苦,不能懈怠,多写,才能掌握方法。
(一)语文单独设科
1.1896年,盛宣怀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始设师范科 2.1902年,清廷颁布了由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称“壬寅学制”,但没有真正实施,不过开了现代学 制的先河,奠定了基础。1904年,清廷颁布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编写的《奏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癸卯年,因 此称“癸卯学制”,成为我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在全国推行的学制。该学制规定,小学9年,在其必修课中,有“读经、 讲经”“中国文学”等两门与语文相关的课程。视为语文单独设科的开始。
60年代叶圣陶在回忆这件事时说:“平常说的话叫做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就叫做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
(四)红领巾教学法的风波(1953年)
1.事情的起因 1953年北师大教育系学生在北京女子六中实习,上课文《红领巾》,7页课文,用时6小时。后听取苏联专家普
传统语文教育提倡先模仿名人名作,在把握文章套路之后,再依样画葫芦,从而把握写作方法,掌握写作规律。 这种方法在今天的作文教学中仍有借鉴意义。
3.八股 明清时期,以“四书”、“五经”文句为题,以朱熹的《四书集注》的解释为准,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作为取仕
的依据,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作文教学影响极大,八股文有固定的格式,形式死板,限制内容,固定程式,限制思想,后 来逐步成为一种讲话的模式,更无可取之处。但作为初学者学习一篇文章写作的模式训练,也可以视为一种方法,比如 今天的“分格作文教学法”。
(五)古代写作教学 古代写作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属对 也就是对对子,古人写文章讲究对仗,写诗更是如此。属对要考虑字音、词性、词义、声调等方面的因素,其中
还包括修辞和逻辑等方面的知识,是一种综合训练的方式。教学生属对最初是以学作骈文和近体诗为目的的,后来发展 成为启蒙教育的一种必修课程,先从一个字开始,然后逐渐增多,以提高学生的属对能力。为写诗、作骈文打下基础。 2.仿写
希金的建议,中文系学生在师大女子附中重上该课文,用时4课时,取得了成功。
结合当时背景,大多数教师都不知道现代文该怎么教, 叶苍岑教授于《人民教育》发表《从<红领巾>教学看 中学语文教学》,后又引起全国范围的讨论,该法终于向全国推广。
2.北师大中文系学生的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介绍教材的来源,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教师补充 第二课时:分析教材:教师范读,学生找出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 第三课时:分段,写段落大意 第四课时:分析写作技巧,分析文体特点
(三)“语文”名称的出现及建国后语文学科的发展路线
解放初,全国大部分地区仍旧是小学称“国语”,中学称“国文”。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吸取原华北人民政府教学改革的经验, 并听取叶圣陶等语文教育专家的意见,取消“国语”“国文”的称呼,统一定名为“语文”。1950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学语文课本。
古代语文教育:文字产生——1902年; 近代语文教育:1903年——1949年; 现代语文教育:1949年——1997年; 当代语文教育:1997年——至今。
二、古代语文教育史
(一)古代语文教育概说
1、古代语文教育是源远流长的
据考证,中国文学产生于五、六千年之前,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成批汉字资料是距今三千多 年前商代后期的甲骨卜辞和器物铭文中的文字,数目已达3500个左右。郭沫若先生在《殷契粹编·考释·序》 中指出:殷契第1468片“所刻乃自甲子至癸酉三十个干支,刻而又刻者数行,中仅一行精美整齐,余则歪刺 几不能成字。然于此歪刺中,却间有二三字,于精美整齐者之一行相同。盖精美整齐者乃善书善刻者之范本, 而歪刺不能成字者乃学书学刻者之摹仿也。刻鹄不成,为之师范者从旁提刀助之,故问有二、三字合乎规矩。 师弟二人蔼然相对之态,恍如目前,此实为饶有趣味之发现。”他认为,“此与今世儿童习字之法无殊,足征 三千年前教育之状况。”
一音多义现象又很普遍,所以,传统语文教育很注重识字教育。
3.解释词语和句子 是指导阅读的主要工作,由于时代的变迁,词语的差异是阅读的主要障碍。在句子中,先把实词和虚词分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