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合集下载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学设计(二次备课痕迹)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学设计(二次备课痕迹)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分段后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

教学时间: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课题: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41页例1、“练一练”和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呈现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引导:这是张丽华调查收集和记录的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数据。

请大家先观察表里记录的结果,说说这里有哪几类节目,你知道了些什么。

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项目和数据,并说明大家已经学会和认识了像;这样收集、整理数据。

提问:你觉得怎样表示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最利用课件出示调查记录表。

喜欢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第1课时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4)第2课时分段整理数据 (8)第3课时平均数 (11)第4课时运动与身体变化 (15)(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特点;会分段整理数据,能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结合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对简单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出发,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能应用平均数解释一些简单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4.使学生在运用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统计活动的实际价值,体验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常用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能用画图、表格、文字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数据,并能对简单数据进行一些简单分析和解释,积累了一些统计活动的经验。

不过,这个阶段学生接触的统计表和统计图都是非正式的。

从本单元开始,将结合具体的统计活动,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本单元主要教学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分段整理数据,以及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积累分析和比较简单数据的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分段整理数据,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课件(共63张PPT)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课件(共63张PPT)

练习七
5.如果单脚站立,你估计自己能坚持多长时间? 其他同学呢?15~20人一组,互相测试单脚站立 的时间(用秒表示),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练习七
根据记录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第 小组同学单脚站立时间统计表 年月
成绩/秒 合 计 120以下 120~179 180~239 240及以上 人数
(1)单脚站立时间最长的是谁?最短的呢? 他们的成绩相差多少?
李张王陈
2 1 0
吴刘史孙沈
小 刚
明男生宇 和晓杰女生,谁套燕 得晓 娟准敏 敏一芸些?明 芳
新知讲解
3
男生套圈成绩的平 均数
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数量/个
11
10与18日
10
移多补少
9 8
7
6
5
4 3 2 1 0
李张王陈


刚明宇杰
新知讲解
3
男生套圈成绩的平 均数
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数量/个
11
10与18日
第 四 单元 统 计 表 和 条 形 统 计 图 (一)
第 1 课时 简 单 的 统 计 表 和 条 形 统 计 图
新知讲解
1 张丽华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 节目,调查结果记录如下: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这是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些数据的?
新知讲解
1 根据统计结果,完成统计表。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练习七
1.青阳小学四年级一班同学调查了学校某星 期天的用水量,并制成了统计图。
(2)除星期六、星期日外,每天的用水量大约 多少吨? 每天的用水量大约11吨
练习七
2.根据下面四年级二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 的成绩记录(单位:个),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再回答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知识点汇总

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一、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由教材例1中可以发现,统计张丽华所在班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人数蕴含着统计的思想方法。

所谓统计的数学思想.......,是指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时,人们通常需要有目的地调查和分析一些问题,这时把收集到的一些原始数据加以整理,从而方便研究的一种思想。

要清楚地表示收集到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到的数据。

2.统计表...(1)根据调查的相关数据填写统计表,在对应栏里填上对应的数据。

(2)合计..是各个分类事物的统计数据之和。

3.条形统计图.....(1)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可以根据数量的多少确定1格代表多少个单位,确定好横轴、纵轴。

(2)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1.完整的统计表要有:(1)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2)和收集数据相对应的统计项目;(3)表示的数据。

2.统计表除了每个项目要根据整理出的数据正确填写外,一般还要计算合计数,它表示各项目的数据相加是多少要点提示:1.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时,一定要注(3)绘制条形统计图应注意的问题:①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直条宽窄相等意味着把相应数量放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比较。

若直条宽窄不等,则意味着比较的标准不同。

②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其组成部分一个都不能少,如标题、制图时间、单位、直条、..............数据、统计对象等........。

4.横向条形统计图.......:.用纵轴表示统计对象的名称,横轴表示统计的数据,这样的条形统计图叫作横向条形统计图。

5.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

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二、数据的分段整理和统计1. 收集、整理数据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2.分段整理数据的步骤.........:.(1)收集数据;(2)分段整理(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3)制作统计表;(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集体备课教案(7个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集体备课教案(7个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集体备课教案(7个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主要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统计表和简单的统计图,如折线图和条形图,但对于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够运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难点: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情景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条形统计图的模板、实物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班级学生身高、班级学生体重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统计图,并提问:“你们觉得哪种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从而引出条形统计图。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条形统计图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以及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

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1课时,内容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统计数据,如成绩表、销售排行榜等。

但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了解有限,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他们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能够自己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知道条形统计图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

2.学生能够自己绘制条形统计图,掌握绘制的基本步骤。

3.学生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4.学生能够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的定义、特点和绘制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以及如何从图中获取信息。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2.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PPT、黑板等教学用具。

2.准备条形统计图的实例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成绩等。

3.准备绘图工具,如直尺、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班级学生的身高、成绩等数据,引导学生关注统计数据,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条形统计图的定义、特点和绘制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条形统计图。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期末复习讲义)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期末复习讲义)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重难点知识点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进步了吧!今天,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本学期的知识吧,并且通过完成这些练习,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还真不错,以便继续发扬;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赶上。

每个人的成功都要经历无数次历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都十分重要。

加油!知识点一:统计表1.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

2.统计表中的“合计”应是表中统计的各项数据的总和。

知识点二: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2.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如果要表示的数据比较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

知识点三:分段整理数据并制作统计表利用统计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1)收集数据;(2)分段整理数据;(3)填写统计表;(4)分析数据。

知识点四:条形统计图中平均数的求法1.一组数据相加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叫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2.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

知识点五: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法;2.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重点: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分段整理数据,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难点: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确定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考点一:收集、整理数据1.调查并收集数据时,可以数出来,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

2.收集、整理数据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分段整理时,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考点二: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2.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可以根据数量的大小确定1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考点三:平均数1.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复习课件)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苏教版)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复习课件)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苏教版)

(1)请你根据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
(2)车行这一周共销售头盔
个。
(3)
的销售量最少,
解:(2)10+5+18+12+3
=15+18+12+3
=33+12+3
=45+3
=48(个)
(3)白色头盔的销售量最少,粉色头盔的销售量最多,根据销售量来看,建议下周
应该多进些粉色的头盔来卖。
故答案为:48;白色头盔;粉色头盔;粉色。
合计
10~15
16~20
21~25
年月
26~30
31~35
解:(1)10~15分的有7人,16~20的有10人,21~25的有 6人,26~30的有8人,31~35的有5人;合计:12×3=36人 ; (2)阅读时间在16~20分钟的人数最多。 (3)建议:多读书,坚持读书,但要保护好眼睛。 故答案为:(2)16~20;(3)多读书,坚持读书,但要 保护好眼睛。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期末考点集训
知识解读
知识点0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统计表。 根据调查的相关数据填写统计表,在对应栏填上对应数据;合计是各个分类事物的统计数据之和。 2.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 (1)收集、整理数据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2)分段收集、整理数据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 3.条形统计图。 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先根据数量的大小确定1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再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 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4.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出每个项目的数据之间的大小。 5.绘制条形统计图应注意的问题。 (1)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直条宽窄相等意味着把相应数量放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比较。若直条宽窄不等,则意味着比较的 标准不同。 (2)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其组成部分一个都不能少,如标题、制图时间、单位、直条、数据、统计对象等。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解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解析)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知识点1:根据相关数据完成统计表及补画条形统计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2.条形统计图中,每格可以表示1个单位,也可以表示多个单位。

知识点二:分段整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的步骤:1.收集数据;2.分段整理(可用画“正”字的方法);3.制作统计表;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知识点三: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2.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法: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在几个(或若干个)不相同的数中,从多的数中拿出一部分给少的数,使它们变成相同的数,这个相同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公式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

【易错典例1】下面是学校体育组购买球类的清单,请你把表格填写完整.货物名单价数量总价篮球4个足球5个434元总计金额772元【思路引导】根据表格,已知足球的总价和足球的数量,用足球的总价除以足球的数量,即可求出足球的单价;再用两种商品的总价减去足球的总价,求出篮球的总价,然后用篮球的总价除以篮球的数量,即可求出篮球的单价.【完整解答】解:434÷5=86.8(元)772﹣434=338(元)338÷4=84.5(元)表格如下:货物名单价数量总价篮球84.5 4个338足球86.8 5个434元总计金额772元【易错注意点】解决本题先读出数据,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单价=总价÷数量进行求解.【易错典例2】四(1)班举行环境保护知识竞赛,成绩统计如下表.等级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成绩/分60以下60~69 70~79 80~89 90~100人数正正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问题.(1)本次竞赛得分在70~79 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比最少分数段的多10 人.(2)小红的成绩在班级中排第10位,她的成绩应该在90~100 分数段内.(3)估计一下,四(1)班的平均成绩大约是B.A.60分左右B.80分左右C.90分左右【思路引导】(1)根据数据整理的方法,首先通过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然后把“正”字改为数字.再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2)因为成绩在90~100分的是10人,小红的成绩在班级中排第10位,所以她的成绩应该在90~100分数段内.(3)四(1)班的成绩在60以下的有2人、60~69分的有3人、70~79分的有12人、80~89分的有9人、90~100分的有10人,由此可知:平均成绩是80分左右.【完整解答】解:(1)12>10>9>3>2;12﹣2=10(人);答:本次竞赛得分在70~79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比最少分数段的多10人.(2)因为成绩在90~100分的是10人,小红的成绩在班级中排第10位,所以她的成绩应该在90~100分数段内.(3)四(1)班的成绩在60以下的有2人、60~69分的有3人、70~79分的有12人、80~89分的有9人、90~100分的有10人,由此可知:平均成绩是80分左右.故答案为:70~70、10;90~100;B.【易错注意点】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及应用,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个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易错典例3】如图是某超市上星期一种牛奶销售情况统计图(1)星期二卖出的牛奶最少,星期日卖出的牛奶最多.(2)平均每天卖出牛奶多少箱?【思路引导】(1)根据某超市上星期一种牛奶销售情况统计图,可得星期二卖出的牛奶最少,星期日卖出的牛奶最多;(2)首先把每天卖的牛奶数量求和,然后再除以7,求出平均每天卖出牛奶多少箱即可.【完整解答】解:根据某超市上星期一种牛奶销售情况统计图,可得星期二卖出的牛奶最少,星期日卖出的牛奶最多;(2)(60+50+80+70+90+90+120)÷7=560÷7=80(箱)答:平均每天卖出牛奶80箱.故答案为:二、日.【易错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了从简单的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并利用它解题的能力.【易错典例4】如图,()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C.小明1﹣﹣8岁的身高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思路引导】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两种或两种以上数量的多少,据此解答即可.【完整解答】解:A,表示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用单式条形统计图;B,表示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必须用复式条形统计图;C,表示小明1﹣﹣8岁的身高,用单式统计图;D,表示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千克,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但是统计图中只有4项,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B.【易错注意点】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一、选择题1.(2014·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一鞋店试销一种新款女鞋,试销期间卖出情况如下表:尺码22 22.5 23 23.5 24 24.5 25数量/双 3 5 10 15 8 3 2如果你是这个鞋店的经理,那么下次你多进尺码为()的鞋。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练习题(带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练习题(带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一、选择题1.学校要把全校各年级的男女生人数绘制成统计图,可以绘制()A.条形统计图B.统计表C.折线统计图2.新学期开始,教导处要给各年级绘制课程表应选用()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统计表3.四名同学的身高各不相同,其中最高的是152厘米,最矮的是13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是()厘米。

A.137 B.145 C.152 D.1554.在一些比赛中,计算选手的得分时,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是为了()A.公平合理B.计算方便C.节约5.丽丽有18枚邮票,比明明多6枚,他们两人平均每人有()枚邮票。

A.12 B.15 C.216.四(1)班同学平均身高137厘米,五(1)班同学平均身高147厘米。

五(1)班的张磊和四(1)班的王浩的身高相比()A.张磊比王浩高B.王浩比张磊高C.两人一样高D.无法判断谁高7.这个班男生比女生多()人。

A.4B.3C.2二、填空题8.统计时,我们把有关联的几个统计表合成一个表,更简洁的表示信息,这样的表叫( )统计表。

9.条形统计图中每2格的高度表示40人,一格表示( )人,表示120人需要( )格.10.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上,纵轴用1厘米表示40支笔,表示120支笔应该画( )厘米;一个条形长5厘米,表示( )支笔。

11.一次体育达标测试的成绩如下: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待达标良以下的有( )人。

12.小明期末考试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6分,英语比语文多9分,小明数学考了( )分,英语考了( )分。

13.16 28 8 5 13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 ),这五个数中比平均数大的有( )个,比平均数小的有( )个。

14.一张桌子,需要2人一起抬。

现在3人要把桌子从离家600米远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人要抬( )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试题解析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试题解析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例1】下面是中心小学四(1)班学生最喜爱食品情况调查统计图,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解析: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反映的是四(1)班同学最喜爱的食品情况,调查的依次是酸奶、薯条、面包和苹果这四种食品;从左往右横向观察,表示喜欢这些食品的人数,每小格表示2人。

借助条形统计图以及具体数据,比较各种统计量的大小。

学会看图关键是要透过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得到某些更深层次的信息。

解答:喜欢苹果的人数最多,喜欢面包的人数最少;喜欢酸奶比喜欢薯条少16-8=8(人)。

根据上图,我们不难分析出:同学们普遍喜欢苹果和薯条,不喜欢吃酸奶和面包。

我们知道,偏食对健康不利,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偏食。

同时,薯条中含铅量较高,建议同学们少吃。

(答案合理即可)【例2】小马身高110厘米,他想过河,河里四处水深如下图,你能求出这条小河的平均水深吗?想一想,小马趟过这条河安全吗?解析:从C点(130厘米)里拿出10厘米和20厘米分别给B点(90厘米)和D 点(80厘米),这样平均水深刚好是100厘米,这是运用了“移多补少”的方法。

还可以用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列式是:(100+90+130+80)÷4=100厘米。

从水的平均深度来看,小马是可以安全过河的。

但平均水深并不代表每个地方的水深都是100厘米,像小马到C点时就有危险了,所以小马不能安全过河。

解答:这条小河平均水深100厘米;小马不能安全过河。

【例3】下面是明明和聪聪四个学期的数学考试成绩统计图,那么,每位同学每个学期的成绩是多少?请你预测一下,他们这学期的学习情况会怎么样呢?明明各学期数学成绩统计图聪聪各学期数学成绩统计图成绩/分成绩/分解析:从两张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单元格表示10分,10个单元格就是100分,那么半格就表示5分。

所以明明第一学期刚好是9格半,即95分,第二学期正好10格,应为100分,第三、四学期都是9格半,都是95分;同样的道理,聪聪的成绩分别是:50分、60分、70分、80分。

第四单元《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一)》教案

第四单元《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一)》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哪些场合更有优势?”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引入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讨论主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加强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讨论,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实践活动方面,虽然学生们表现得比较积极,但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为了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简单易懂的操作提示,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举例:分析班级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让学生通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找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的学生比例。
2.教学难点
(1)统计表的制作:如何将一组杂乱的数据整理成结构清晰、易于分析的统计表。
难点解析:指导学生明确统计表的列和行的关系,如何合理设置列和行的标题,以及如何将数据准确无误地填入表格中。
(2)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如何将统计表中的数据转化为条形统计图,以及如何正确标出坐标轴和刻度。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学生将根据实际数据制作统计表,然后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感受数据可视化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大家共同评价和讨论。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主要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展示数据,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本方法,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有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操作,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接触过简单的统计知识,如用表格表示数据,但四年级的学生对统计的理解更深入,能理解统计的目的和方法,并开始尝试自己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在信息技术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使用相关的软件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展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制作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够读懂简单的统计图和表。

2.过程与方法:学生会通过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培养数据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会感受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统计的兴趣和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制作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够读懂简单的统计图和表。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调查、收集、整理数据,自主制作统计图和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计算机、投影仪、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示例。

2.学具准备:学生调查表、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制作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和表,如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统计表和图,引导学生思考统计的目的和作用。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统计图和表有什么作用?它们是怎么制作的?”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统计图和表的例子,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图等,同时呈现制作统计图和表的步骤。

教师讲解并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制作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家庭成员的年龄、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等,进行调查、收集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意义,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教材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条形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体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和经验,他们能够理解统计的一般意义,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表。

但是,对于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意义,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条形统计图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自己绘制条形统计图。

2.让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达到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身高、体重等。

2.准备条形统计图的模板和材料。

3.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班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让学生尝试绘制条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思考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自己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描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点评,总结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分析一些复杂的统计数据,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四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第一课时分段数据统计单元目标: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使学生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会求平均数,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分段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学习新课:1、每个星期一,大家都会穿校服,看上去整齐又漂亮。

想一想,在每次换校服之前都要做什么呢?(量身高)随便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

问:是不是要为你们每个同学都设计一个尺寸,做出50种规格的校服呢?出示全班的身高记录单,请大家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觉得应该怎样安排比较的合适?(分大号、中号、小号三种规格。

身高120cm~129的穿小号,130~139的穿中号,140~149的穿大号。

)2、现在我们已经想到了要根据身高把服装分成3种型号,看了这张记录单,你清楚具体有几套大的?几套中的?几套小的?那下面该做什么?(按各段统计,可以用打“√”的方法或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

)更喜欢哪种统计方法呢?为什么?(用“正”字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结果)根据记录单上的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注意不要遗漏不要重复。

写完之后与老师的演示校对一下,如果有错,检查一下问题在哪里。

3、能不能就这样把画“正”字的记录表交上去呢?指出:还要根据它完成统计表。

学生继续完成。

想一想,那么多的班级,都制作了类似的统计表,而且每年都需要这样的统计,检查我们的这份表格,还缺了什么呢?4、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分段整理的方法进行统计二、联系实际,巩固练习1、根据我们在教材P40-P41中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通过这3张统计表完成练一练。

24_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24_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单元备课教学目标:1.理解条形统计图,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3.会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4、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实行整理5、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点,培养学习的兴趣。

6、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条形统计图,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3.会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教学重点会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制作各类统计图教学过程一、新授。

(一)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统计表,(课件出示学生做过的统计表)我们知道,把数据实行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便于比较、分析,研究事物的发展情况。

今天我们来学习统计图,统计数据除了能够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外,还能够制成统计图。

课件展示(图片)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条形统计图。

师板书(二)出示课件:例1如下表:(三)根据出示的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

观察统计表,问“合计”指什么?师: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1. 先写出统计图名称、制图时间。

2. 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3. 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条与条之间间隔要均等。

(用尺子量。

教师准确示范。

)4. 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的大小具体情况,确定单位表示多少(这里我们用5厘米的长度表示5人?(单位长度一定要细讲,用尺子量。

教师准确示范。

)5. 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四).根据制作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班的人数最多?是多少人?2. 哪个班的人数最少?是多少人?3.最多人数的班级比最少人数的班级多多少人?(五).概括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知识点汇总
1. 收集、整理数据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2.分段整理数据的步骤:
(1)收集数据;
(2)分段整理(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
(3)制作统计表;
(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三、运用对应法解决合并统计表的问题(能力点)
在合并两个统计表时,相同的项目要对应好,复式统计表一般要有两个栏目。
2.统计表
(1)根据调查的相关数据填写统计表,在对应栏里填上对应的数据。
(2)合计是各个分类事物的统计数据之和。
3.条形统计图
(1)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可以根据数量的多少确定1格代表多少个单位,确定好横轴、纵轴。
(2)特形统计图应注意的问题:
①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直条宽窄相等意味着把相应数量放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比较。若直条宽窄不等,则意味着比较的标准不同。
四、平均数
1.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就是平均数。
2.平均数的特点: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量。它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常用来进行几组数据间的比较。
3.平均数的求法:
(1)移多补少法: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在几个(或若干个)不相同的数中,从多的数中拿出一部分给少的数,使它们变成相同的数,这个相同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②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其组成部分一个都不能少,如标题、制图时间、单位、直条、数据、统计对象等。
4.横向条形统计图:用纵轴表示统计对象的名称,横轴表示统计的数据,这样的条形统计图叫作横向条形统计图。
5.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二、数据的分段整理和统计
2.在进行数据的统计时,划分合理的数据段很重要。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重点题型 单元测试 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重点题型 单元测试 答案)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知识点:统计表与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一、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1.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2.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

3.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二、注意事项分段整理数据有时统计要分段整理数据,数据分段时,要注意每段之间要“连续”,整理数据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数据不遗漏、不重复,还要注意检查统计表里的合计数。

三、平均数以及计算方法1.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介于这组数据最多的和最少的数之间。

2.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移多补少(取长补短);一种是先合再分,即用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平均数=总数÷总份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例1(易错题):六一儿童节,学校进行歌咏比赛,7位评委给张华的打分如下:评委 1 2 3 4 5 6 7打分92 90 95 88 85 97 90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张华的平均分是()分。

例2(易错题)五名学生进行投篮比赛,编号依次是1号、2号…5号,投篮成绩如图。

(1)号投中最多,是()个;号投中最少,是()个。

(2)平均每人投中()个。

(3)投中个数比平均数少的学生号码是:()。

例3(易错题):看图回答问题(1)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2)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例4(思考题)下面是丽丽调查的本校三年级同学的身高情况统计表。

性别人数120及以下121~130 131~140 140以上身高/厘米男生21 42 48 8女生19 38 51 11(1)男生身高在________段的人数最多,有________人。

(2)女生身高在________段的人数最少,有________人。

(3)身高在131~140的学生有________人,身高在121~130的学生有________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特点;会分段整理数据,能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结合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对简单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出发,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能应用平均数解释一些简单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4.使学生在运用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统计活动的实际价值,体验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课时安排:6课时。

条形统计图教学容:教材第40~41页例1、练一练、练习七第1题。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填写统计表,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能依据所给的数据,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的直条。

了解统计表、统计图的作用,并能对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能对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3.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思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哦眼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能绘制条形统计图的直条,对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几。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空白统计图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节目吗?你们喜欢看一些什么电视节目呢?学生口答: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

2.谈话:同学们,喜欢的电视节目类别真不少,如果限定每人喜欢其中的一种,你喜欢哪一种呢?学生口头说一说。

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1.收集数据。

提问:同学们这4类电视节目,每种节目到底有多少人喜欢?你有办法知道吗?学生回答。

谈话:如果老师想统计我们班同学喜欢电视节目的人数,我让大家一个一个地报出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名字,你准备怎么统计?字,其他同学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

学生活动:交流统计结果。

2.制作统计表。

谈话:通过刚才的统计,同学们得到了全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情况。

你能把结果说给大家听听嘛?出示统计情况的表格,要求学生根据表格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填后提问:合计怎么算的?算得对不对,你怎么检查?讲解:刚才我们所填的这表脚统计表,与书上的统计表比一比,还少什么?提醒:不要忘记统计的时间。

在统计表的右上角加上“年月”,并填写。

制作统计表是我们整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整理后与整理前比有什么优点?3.制作条形统计图。

谈话:整理数据除了制作统计表,我们还可以制成统计图。

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节目类别)提问:从图上,你能知道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介绍:横轴表示“节目类别”,纵轴表示“数量”,1格的高度表示“1人”。

指导学生完成统计图。

当遇到人数超过11人的节目类别时提问:喜欢这个电视节目的人数超过了11人,你会画吗?12 3 4 8 9 10 11 765有的同学可能将直条画到格子外面,你们觉得这样画好看吗?有什么办法呢?(引导学生把纵轴表示的人数改成2)提问:现在每个的高度表示几人?将“每个的高度表示1人”改成“每个的高度表示2人”有什么好处?与原来的“每个的高度表示1人”的直条图比,有什么不同?谈话:现在,你会在新的统计图上表示喜欢综艺类节目的人数了吗?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

交流: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些什么?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统计表上你能知道什么?从这统计图上你能知道什么?学生口答。

小结: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统计表,条形统计图都能表示统计的结果,条形统计图能形象、直观地反应数据的多少。

三、拓展提高小明在统计时,不小心把墨水瓶碰倒了,一个格子被墨水给挡住了,现在知道他们班共有42人。

你能帮小明找回挡住的数据吗?提问:你能和大家说说你的收获吗?课上同学们喜欢电视节目的情况,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已经完成统计图,你们还想调查了解一些什么情况,课后继续研究。

数据的分段整理教学容:教材第42~43页例2、练一练、练习七第2题。

教学目的:1.在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会根据实际情况,用画“正”字法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初步学习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行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重点、难点: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场景导入,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升国旗”场景。

1.谈话:今天同学们穿了校服,真漂亮,感觉很整齐,你们的校服是什么时候做的?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我们做校服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测量身高、胸围等)做的这些准备工作就是我们在做校服之前的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3.老师把你们的身高制成了这四(1)班学生身高记录单。

4.出示学生身高记录单。

二、教学新课1.提问:从这身高记录单上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四(1)班的学生总数和每个学生的身高。

再观察记录单,你能看出当时我们班最矮的同学身高是多少厘米,最高的同学身高是多少厘米吗?谈话:老师与校服生产厂家联系了一下,厂家不可能为每一位同学设计一种型号的校服,但是也不能做成同一大小的校服,最后商定校服分为大号、中号、小号三种。

(小黑板出示图片:小号身高130~139cm,中号身高140~149cm,大号身高150~159cm)提问:从小黑板上你收集到哪些信息?2.提问:根据厂家提供的型号,想一想,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工作?(统计适合穿小号、中号、大号校服的各有多少人)谈话:为了弄清适合穿大、中、小三种型号服装的各有多少人,就需要对记录单上的数据分段整理。

(板书:分段整理)谈话: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分段整理数据呢?请发表意见。

(学生的意见可能有数数、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画“正”字记录等) 你们认为哪种记录方法比较好,为什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组长要做好分工,看哪组整理得既快又准确。

3.各小组汇报统计结果。

谈话:我们能不能把你们画“正”字的记录表送给生产厂家呢?还应该怎么办?(板书:制作统计表)请你们把整理好的数据填人统计表。

提问:表中的合计起什么作用?(既能反应总人数,又能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谈话:还要填写统计表名和制表日期。

怎样给这份统计表命名?(四一班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4.提问:服装厂看到这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每种型号的服装做多少套,一共做多少套)谈话:这就是分析数据(板书:分析数据)5.追问:统计表中为什么没有120~129cm和160~169cm这两段?6.回顾统计过程: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来解决购买校服的问题的?我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统计过程?(①收集数据②分段整理③制统计表④分析数据)三、组织练习谈话:刚才我们利用统计解决了定做校服的实际问题,统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运用是很普遍的。

1.完成练一练。

出示记录及统计表。

提问:要想正确填写统计表,要先如何做?小组合作:分类、整理数据、方法自定,并完成统计表。

组织交流。

2.练习七第2题。

出示习题。

学生先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独立完成统计表。

解决题中所提的两个问题。

四、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练习七教学容:教材第45~46页练习七第3~5题。

教学目标:1.能依据所给的数据,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的直条。

2.进一步学习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整理出的数据完成统计表。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准备:课前通过网络了解第24~30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的数量。

体育课上进行单脚站立测试,并记录成绩。

教学过程:一、练习七第3题。

1.(出示题目)提问:这幅统计图与前面几幅统计图相比,在构造上有什么不同?(这幅统计图的刻度在横轴上,项目在纵轴上) 讲述:前几幅条形统计图是纵式的,直条应该竖着画;这幅条形统计图是横式的,直条应该横着画。

2.交流四条河流的长度。

长江6397千米黄河5464千米珠江2320千米淮河1000千米3.各自完成统计图。

指出:这里4条河流的长度都比较大,我们可以这样估计:例如,5464比较接近5500,可以用5500表示黄河的长度,并标上实际的数值。

4.同桌互相检查作图情况。

强调:最后要在统计图的右上角标上制图日期。

二、练习七第4题。

1.(出示题目)指名回答课前了解到的第24~30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的数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学生根据板书尝试独立完成统计表,教师巡视。

3.选择完成的好的作业展示,同时再次教学如何准确地确定直条的高度。

4.画得不好的同学修改条形图。

5.引导学生分析数据,让学生感受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

三、练习七第5题。

1.选择20名同学报告自己的单脚站立成绩,全班同学把学生及对应的成绩记录到表格中。

2.学生独立对表中数据进行整理。

3.根据整理结果完成统计表。

4.集体根据统计表依次解决题中所提问题。

练习七教学容:教材第46~48页练习七第6~7题、动手做、“你知道吗?”教学目的:1.进一步学习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整理出的数据完成统计表。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3.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读书教育、用眼卫生教育、节约粮食教育和环保教育。

教学过程:一、练习七第6题。

1.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对应的□里画“√”。

2.组织学生分小组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3.根据整理的数据填写课本上的统计表。

4.将全班的数据分组制成一大统计表,并组织学生观察、比较。

5.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在本组以及本班中所处的位置,对学生进行读书教育,要求学生有选择,有计划地读书。

二、练习七第7题。

1.完成调查表一。

2. 组织学生集体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调查表二)。

3.根据整理的数据填写课本上的统计表。

4.完成题目中的问题。

5.分析班中学生视力的情况,组织讨论如何注意用眼卫生,对保护视力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三、动手做1.读题目,猜测:最多能滴多少滴水。

2.准备实验,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