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快慢(2)》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的快慢》【创新教案】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快慢一、教材内容分析第二章第一节从“热力学”角度研究化学反应,而本节将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化学反应,使学生从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这一全新的视角,继续认识化学反应,初步建立一个有关化学反应的完整知识体系。
本课时教学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现象。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因素,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化学反应的可控性,认识学习化学对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服务的重要意义。
本节标题由原人教版教材的“化学反应速率”转变为“化学反应的快慢”,这一变化说明本节教学的重点由“定量计算”转为“定性描述”。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节课虽然属于化学基本理论教学,但并不枯燥。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已学的知识中,已经对很多化学反应进行的剧烈和缓慢有了感性认识,因此对化学反应的快慢并不陌生;另外学生经过《化学1(必修)》的学习,实验探究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在本节的学生“探究”过程中,学生首次接触到半定量研究的实验方法,对学生探究活动设计要求较高,给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师课前一定要认真指导学生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注意变量的控制。
三、设计思想在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下,化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创设科学研究情境,运用科学研究办法,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本教学设计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具体思路为:1.通过课题直接引入探究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反应的快慢的探究学习活动。
探究内容一:通过实验一,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进行有快有慢的认识进一步清晰,知道决定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并且探索问题:如何观察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
探究内容二:通过实验二至实验五,知道影响化学反应的快慢的其他条件。
化学:2. 2. 1《化学反应的快慢》教案(鲁科版必修2)

化学:2. 2. 1《化学反应的快慢》教案(鲁科版必修2)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教案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
【教案重点、难点】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教案准备】学生准备1. 预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如何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哪些条件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从实验的角度去分析和探讨?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进行得很完全?化学平衡是一种什么样的平衡体系?如何优化化工生产的条件?b5E2RGbCAP2. 将学生每4-5人编为一组,设计“活动·探究”的实验方案。
教师准备教案媒体、课件;【教案方法】问题推进、分析类比、实验探究【课时安排】3课时【教案过程】【引入新课】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
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p1EanqFDPw【板书】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阅读并质疑】阅读教材40页“联想·质疑”,如何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有什么作用?DXDiTa9E3d【学生】①冒气泡快慢②颜色变化③固体量减少④浑浊程度⑤温度变化等【过渡】在硫酸的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硫氧化生产成三氧化硫要选择一定的温度、催化剂是为了有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
说明条件的不同对化学反应有影响,它们是如何影响的呢?RTCrpUDGiT【板书】一、化学反应的快慢【媒体显示】“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的实验设计:【思考、讨论并质疑】1.根据已有的知识,对课本P41所给的试剂分类,判断它们间哪些物质会发生反应?2.我们应如何判断反应的快慢?3.根据方法导引和工具栏的提示设计实验:【学生设计】学生讨论、分析所给物质的浓度、状态,设计实验方案<1)铜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实验<2)镁条、铁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3)铁片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4)铁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实验<5)块状碳酸钙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6)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质疑】通过什么现象了解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阐述】化学反应进行时可以通过观察气泡逸出的快慢、固体物质的消失或产生的快慢、颜色改变的快慢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
高中化学 第2章第3节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快慢教案 鲁科版第二册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快慢学生自主学习1.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描述化学反应□01快慢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02某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绝对值)或□03某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3)对于在体积固定的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a A +b B===c C +d D ,以反应物B 来表示,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 (B)=□04|Δc (B )|Δt。
(4)单位:□05mol·L -1·s -1或mol·L -1·min -1。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06物质本身的内在性质。
(2)外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3.调控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课堂互动探究一、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相同吗?提示:相同。
虽然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相同,但其表示的意义相同。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v (A)=Δc (A )Δt 或v (A)=Δn (A )V ·Δt ,其中Δc (A)表示反应物(生成物)A 浓度的变化量,Δn (A)表示反应物(生成物)A 物质的量的变化量,V 表示反应容器的体积,Δt 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mol·L -1·s -1或mol·L -1·min -1。
3.对于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是按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的,所以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对于反应a A +b B===c C +d D(A 、B 、C 、D 均不是固体或纯液体),v (A)∶v (B)∶v (C)∶v (D)=a ∶b ∶c ∶d 。
4.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1)对于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反应,由于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为一常数,所以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教师]例:将锌粒放入 5molL 的盐酸中,经过 10s 盐酸的浓度变成 1molL。 此 10s 内该化学反应的速率为 υ(HCl)=(5molL-1molL)10s=0.4mol(Ls) [学生]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字母 表达式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 【思考】 反应速率是瞬时速率还是平均速率? [小结]1、反应速率的值越大,说明化学反应越快!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及总 结反思
学科
高中化学
教学课例名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称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因素。 教材分析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因素。
1.知识目标: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
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工生产还要关注化学反应进行的程
度,即化学反应限度,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化学
反应限度。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并完成
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
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使课堂完整有效。
加入 FeCl3
气泡均匀 加入 FeCl3,反应速率加快 (稍慢)
不加其他试剂 无明显现象 H2O2 分解反应中,MnO2 和 FeCl3 做催化剂,加快了反应 速率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体验影响反应速率 的因素。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2_《化学反应的快慢》名师教案

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快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反应的快慢,认识温度、浓度、催化剂和接触面积等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的快慢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录实验现象以及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实验,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录实验现象以及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探究物质本身的性质,以及温度、浓度、催化剂和接触面积等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快慢的影响。
【教学难点】
探究物质本身的性质,以及温度、浓度、催化剂和接触面积等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快慢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取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亮点:
1.以学生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物质本身的性质,以及温度、浓度、催化剂
和接触面积等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结合化学实验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录实验现象及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得到提高。
2.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出“单一变量原则”后,让学生去探究,小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契合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努力方向:
课堂练习的难度可以加大。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优质课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讲述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本课以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为载体,以探究、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三部分内容。
教材以文字介绍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导入,正文部分以文字叙述为主,辅以图片。
另外教材还提供了“资料卡片、方法导引、科学史话”,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材设置“思考与讨论”相关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2.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平衡是相对的。
了解化学平衡的标志及平衡移动;3.通过“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这两个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半定量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实际问题。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速率,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因素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速率不同,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了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2)认识可逆反应、化学反应限度的含义;了解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统编人教版化学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2.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平衡是相对的。
了解化学平衡的标志及平衡移动;3.通过“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这两个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半定量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形成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以及形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通过联想质疑、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活动探究、交流研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2.通过“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通过对化工生产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好学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速率不同,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2.了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3.认识可逆反应、化学反应限度的含义;4.了解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教学难点】1.知道反应的快慢受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的影响;2.初步学会根据反应速率判断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及化学反应限度的建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从化学反应知道,不同的反应有快慢之分,而有些反应需要加热或使用催化剂,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教师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
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化学反应的快慢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快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基本了解化学反应的快慢与反应速率的概念。
2.学会通过实验方法观察和比较不同反应速率的化学反应。
3.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够分析其原因。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与材料:酵母粉、过氧化氢溶液、饼干、稻草、河砂、碳酸氢钠、醋酸等。
2.实验仪器:量筒、试管、移液管等。
3.教师准备:准备好实验器材与材料,并做好实验前准备。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切入点: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的快慢。
比如,做饭时加热饭菜与冰冻食品的不同、果汁与牛奶的变质等。
2.概念解释:讲解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快慢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3.实验一:以“酵母发酵”为实验对象,用不同温度的水来观察酵母发酵的速率。
将适量酵母粉分装于试管中,分别加入25摄氏度、45摄氏度和65摄氏度的水,再加入适量糖。
观察酵母发酵的速率及气泡的多少。
学生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并填写实验数据。
4.实验二:以“过氧化氢分解”为实验对象,用不同浓度的催化剂(碳酸氢钠)来观察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将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分装于试管中,分别加入5%、10%和15%的碳酸氢钠溶液。
观察气泡的形成及速率。
5.课堂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例如,在第一个实验中,温度的提高会加速酵母粉的发酵速率,因为温度的升高会使酵母粉中酶的活性增强。
在第二个实验中,催化剂的添加会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6.实例分析:以常见的化学反应为例,让学生分析造成其快慢的原因。
例如,讨论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溶解以及可乐开盖后冒泡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溶解度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7.巩固训练: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几种事例中化学反应的速率原因。
四、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和观察结果,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一.课标及教学内容分析
该节为鲁科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着重探讨人类面对化学反应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影响本节内容为前两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拓展和延伸。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
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该节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
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常见的一些化学反应的快慢有感性的认识,如
橡胶的老化,食品的变质,金属的腐蚀等。
但仅是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而未上升到学科知识的高度,即未能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些现象。
另外,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有了定性判断化学反应快慢的零碎的知识基础,在生活经验和初中化学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会
对该节课的主要内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于该节课要
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
学生会在控制反应条件设计对比实验以及实验操作等方面产生学习障碍,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从而引起学生的深层次的思考并达到降低
学习的难度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
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3. 知道浓度、温度、催化剂、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
能够在猜想、探究、实验中完成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提高观察和动手实验以及语言表述的能力,逐步学会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
2、通过有关知识的学习,逐步熟悉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
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
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2、通过影响化学反应快慢规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
学态度和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运用探究方式,认识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1. 实验法:分小组进行课堂探究实验:
2. 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教学过程
空气中哪一个燃烧更剧烈?
5、煤粉和煤块哪一个燃烧更快呢?
归纳总结由实验得出结论,将影
响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
引导学生思考。
思考并
得出结
论
设计实验引导:为了使
实验具有说服
力,你可以采
取对照实验的
方法。
为了结
论更加全面,
希望你能从不
同角度改变实
小组讨
论设计
实验方
案并选
出所需
的实验
仪器
加强小组合作
能力,并提高
学生设计实验
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