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22爱莲说导学案

合集下载

22《爱莲说》导学案

22《爱莲说》导学案

《爱莲说》导学案编写人:郭红玉审核人:编写时间:2014-09-15班级:组名:姓名:等次:【学习目标】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理解文章内容,熟读并背诵全文。

3、掌握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4、认识古代仁人不慕名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1、能顺畅地朗读,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

2、通过分析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

【学习难点】掌握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学法指导】读通课文——字词探究——问题研究【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

2、题解: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

“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呢?“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

3、写作技巧①词句简洁流畅,旨意含蓄丰富。

全文分三层意思,有爱菊、爱牡丹的概说,有对莲的描绘;有对三种花的品评,有自己的感慨,层层衔接,构思精巧。

在三层意思中重点在第一层中对莲的描绘上,约占全篇三分之一,突出了“爱莲”的主旨。

这一部分写好了,既可得到以莲花喻君子的含蓄而深广的意境,又可使其他二层意思节省笔墨。

全文虽只有119个字,却立意高远,表现了丰富的思想。

②文章运用了拟人、对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

根据菊花傲霜雪的特点,将它比拟为隐士;根据牡丹浓艳、馥郁的特点来象征荣华富贵,将它比拟为富贵之人;根据莲花的生活环境,生理习性来象征人的高洁,将它比拟为君子,无不巧妙贴切。

为了突出“莲”,文章始终以菊、牡丹作对比,对牡丹作者持保留态度,对“菊”作者持有褒有贬的态度,因为隐士不问世事,虽自我清高,然无补于世,根据作者一生的经历看,他是在积极入世中保持自己情操的,即“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精神是莲独具的。

《爱莲说》导学案

《爱莲说》导学案

22、《爱莲说》导学案年级科目:八年级语文课题:《爱莲说》课型:新授课时间:第四周星期五主备人:郭静授课人:苏琪郭静教研组审核:教务处审核:学生班级:姓名:【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

2、欣赏莲花形象,揣摩写作目的。

3、分析衬托、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知识链接】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属睡莲目,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

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

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1985年5月荷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

【学习导航】一、预习方案1、作者简介:本文作者,字,世称,是代著名哲学家,著有、等作品。

本文选自。

2、了解“说”的文体特点:3、标题《爱莲说》的含义:4、读准下列加下划线的字:周敦颐()甚蕃()淤泥()濯清涟()()不蔓不枝()亵玩()隐逸()噫()鲜有闻()予()二、自主学习(课文分析)(1)作者把莲花比作了什么?那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花?表现了莲花的那些品格?(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那几种花?分别比作了什么?(3)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的花呢?(4)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5)本文借花来喻人,从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叫做什么?你能否举例说明?(6)本文表达作者什么思想(主题)?(7)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

三、课堂练习1、解释加□的词语: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翻译文段中画下划线的句子:【当堂小结】【达标测评】背默课文中的名句:①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②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③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④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⑤“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⑥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爱莲说》导学案

《爱莲说》导学案

《爱莲说》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能记住词句,疏通文意。

o了解“说”的特点。

2.技能目标o能运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o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3.情感目标o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

o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o反复诵读,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2.教学难点o理解作者爱莲花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

o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欣赏课本中的莲花插图,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

二、题解与作者介绍•简介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写作背景介绍:《爱莲说》是周敦颐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感知课文1.听录音朗读,注意听准字音,把握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

2.学生齐读课文,然后自由阅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并翻译课文。

四、探究课文1.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o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o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o作者对莲花的描写中赋予了莲哪些品质?2.理解使用“菊”和“牡丹”来映衬的作用o文章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o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起什么作用?3.把握主旨o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五、课堂检测1.分小组比赛背诵课文。

2.填充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六、小结与作业1.小结: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2.作业:加强背诵,认真默写;完成《爱莲说》练习册。

五、板书设计•爱莲说o周敦颐o菊:君子(正衬)o莲:高洁、质朴、正直、芳香、清高(托物言志)o牡丹:反衬六、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关注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2《爱莲说》导学案 第一课时

22《爱莲说》导学案 第一课时

22《爱莲说》导学案(2课时)课型:讲读课主备:审核:【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2、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和特点。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爱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

2、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学习准备】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第一课时课前自学一、资料助读①知人论世——作者知多少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 宋代著名哲学家。

博学多识,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

《爱莲说》是他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

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

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

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

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②品味领悟——题意知多少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即荷花,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呢?“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古代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与现代的杂文相似。

《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四、自学检测1、字音字形甚蕃.淤.泥濯.涟.不蔓.不枝亵.玩隐逸.噫.鲜.有闻予.独爱同予.2、文学常识填空⑴《爱莲说》选自《》,作者,字,谥号代家。

著有、。

⑵说,是一种性的古代文体,跟现代相似,多就一事一物、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课堂探究一、初读课文感知美【学习提示】好文章要出声地读,要让经典名篇在声音中绽放美丽的光芒。

1、读准课文2、读出语气大声朗读下面两组含有“之”的语句,思考哪一组可理解为“的”,哪一组是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呢。

《爱莲说》导学案设计

《爱莲说》导学案设计

《爱莲说》导学案设计《爱莲说》导学案设计《爱莲说》教学设计教材选自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课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能借助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

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

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目的: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衬托的手法及其作用;2、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文言文朗读能力;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认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感受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2、把握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赏莲《桃花源记》中的“记”请同学在说说你所知道的其他文体。

二、读莲(1)、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结合大屏幕显示的读音、重要词句意思提示。

2、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

(1)第一段介绍情况,当用陈述语气读;第二段发表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应读出不同语气来。

(2)第一段首句是总说,当用提顿的语气读;“可爱者甚蕃”要读得分明。

以下一次说菊、牡丹、莲,其间应有明显的停顿,“牡丹”后的停顿应长一些。

(3)“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轻读,后面的内容应读出层次感,即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表示品格的句子宜读得稍重一些。

(4)“菊之爱”应读出惋惜之意,“莲之爱”读出慨叹之意,“牡丹之爱”应读出讽刺之意。

3、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美感。

(2)初读课文,赏析莲花的形象大屏幕提示:1、课文中那些句子是描写莲花的形象的,找出来并把它分成七个短句,说说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形象?2、表现了莲花什么样的品质?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语文:第22课《爱莲说》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语文:第22课《爱莲说》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 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 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 分)
反思 (各小组代表发言,提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新的问题)学习了本文,你还有哪些疑问? 学习 请写下来。 练习 习题【一】 学习 1.按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并加以积累。
①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②全文的中心句是:

③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中用来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句子
是:

④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
6.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陶渊明独爱菊 B
. 无独有偶
.
香远益清C 精益求精.
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 分)
)(2 分)
陶后鲜有D闻 屡见不鲜.
宜乎众矣 因地制宜
①水陆草木之花 (
)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
③可爱者甚蕃 (
) ④濯清涟而不妖 (
)
8.翻译句子。(4 分)
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是:

⑤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⑥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
是:

⑦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
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⑧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八年级语文上册《爱莲说》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爱莲说》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爱莲说》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爱莲说》导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蕃”“濯”“鲜”“亵”等实词意义。

2、通过诵读、背诵,理解作者借莲花所寄寓的感情。

3、领会菊和牡丹对莲的作用。

一、【文学常识】“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二、析——把握课文内容。

1、整体把握文章题为“爱莲说”也就是“说说我对莲花的爱”,作者究竟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作者从哪三方面写莲?辅导60页11题(1)3、辅导60页11题(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从字面分析,这两句话说的是爱莲者少而爱牡丹者多。

作者言外之意,,讽刺的世态。

4、问题研究①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②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③全文的主旨句:三、悟——体验感悟1、陶渊明为何爱菊?2、世人为何爱牡丹?3、为何爱莲?小结:以莲自喻,借抒写爱莲之情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婉转地批判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质。

写物是为了写人。

这种写法叫什么?四、品析文章的语言之美课文的语言美表现在哪些方面?简洁、生动、形象,有韵味。

文章的语言美,表现在语音美、句式美、表达方式美。

语音美在听读课文时已充分感受到,文章音调和谐,节奏明快;句式美表现在句子长短错落,整散结合,既凝练流畅又错落有致。

表达方式美表现在仅仅百字短文中,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

一个“爱”字连贯全文,文笔简洁,情感丰富。

五、积——重点知识积累。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2.出淤泥而不染()3.香远益清()4.亭亭净植()5.濯清涟而不妖()()6.不可亵玩焉()7.陶后鲜有闻()8.同予者何人?()9.宜乎众矣()二.翻译下列句子1.莲,花之君子者也。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导学案

课题:短文两篇【学习目标】一、积存一些文言字词,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二、明白得主旨;领会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式。

3、学习古代仁人志士高贵的品格和情操。

第一课时《陋室铭》【自主预习】一、朗诵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 )( ) 案牍.( )德馨.( ) 苔痕.( ) 鸿儒..西蜀.( ) 何陋.( ) 调.素琴( )二、听教师范读,在文中划出朗诵的停顿。

3、高声读课文,划出押韵韵脚。

4、明白得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⑴一词多义:之:①无丝竹之乱耳②何陋之有往来:①往来无白丁②其中往来种作⑵词类活用:①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②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④无丝竹之乱.耳⑤无案牍之劳.形五、走近作者。

__________(772—842),______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

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__________”;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__________”。

白居易称之为“__________”。

有《__________》传世。

闻名的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六、写作背景。

7、文体链接。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后来进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练,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合作探讨】一、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二、“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那么名”、“有龙那么灵”暗喻什么?3、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归纳。

4、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五、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六、作者晨文章最后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妙在何处?八、“往来无白丁”包括什么情感?九、全文首尾句有何关系?【当堂评判】一、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二、作者是如何引出这一主旨句的?3、“陋室”“陋”吗?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表现了室主道德高贵?4、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什么缘故又写“诸葛庐”、“子云亭”?用意安在?五、在文章最后却又引用了孔子的话,作用安在?六、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如何的情操?这是什么写法?7、《陋室铭》通过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充分证明了“陋室不陋”,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爱莲说》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爱莲说》导学案
再读课文,小组交流,研读赏析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2、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还有什么?
3、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菊之爱”和“牡丹之爱”又有什么内涵?
爱莲说
课题爱莲说Fra bibliotek课型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个句子。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仿句:
当堂检测
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家。
2.《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学后反思
学法指导栏
学习
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说”这种文体,掌握文言常用实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
重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
难点
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学习过程
初读课文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蕃( )淤泥( )濯( )清涟( )蔓( )亵玩( )噫( )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②陶后鲜有闻③濯清涟而不妖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⑤花之隐逸者也⑥宜乎众矣
3、文章中哪一个词,明确表达了对莲的态度?
4、画出文中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倾情朗读,想象莲花美好的形象

《短文两篇爱莲说》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短文两篇爱莲说》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短文两篇爱莲说》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短文两篇爱莲说》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短文两篇爱莲说》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丰富表达方式,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界中的各种花草树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莲花了。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莲花在古代文人笔下被描绘得十分细腻动人,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景物。

而其中之一最为著名的便是清代文人袁枚所写的《短文两篇爱莲说》。

这篇《短文两篇爱莲说》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表达了文人袁枚对莲花的喜爱和神奇之处,以及莲花在文人心中的高贵地位;第二部分则是将莲花与文人的情感之间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借助莲花这种高雅的花卉,表达了文人对于自己伟大、洁净而纯真的思想和情操的追求。

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袁枚采用了丰富细腻的描写,将莲花描绘成了一朵极为美丽而神奇的花卉,其华美异常,在夏日里掩映于清溪之畔,清香四溢,令人陶醉。

而且莲花所蕴含的气质也体现了其在文人心中的高贵地位,文中所描述的“池上碧映真如画,兰亭典制动文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都充分地表达了莲花的品质以及所象征的高尚情操。

同样,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中,袁枚以莲花的高洁品质引出了文人个性的塑造,表达了他关于人品、品行追求的理念。

第二部分开始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已经十分清晰地表达了一种向上追求的意境。

而下文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充分展示了文人对于自身高洁情操的追求。

同时,这些诗句与莲花所具有的品质相对应,也激发并提升了这篇文章的艺术价值。

总之,《短文两篇爱莲说》是一篇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的文章。

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研究文学、文化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同时,这篇文章也为我们展示了古代文人的崇高情操、思想追求和人格塑造等方方面面的魅力。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这篇文章才被历代人们所推崇,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综上,袁枚的《短文两篇爱莲说》是一篇以莲花为主题,蕴含高尚情操和思想理念的优美文章。

《爱莲说》导学案

《爱莲说》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学案1、作者作品: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哲学家,文学家。

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屈,他酷爱莲花,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

2、“说”的含义: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法上不拘一格,兴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本文就是一篇咏志讽世的散文。

3.掌握字词(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蕃()淤泥()濯()清涟()蔓()亵玩()噫()隐逸()鲜()(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 ____ _ ②陶后鲜有闻③濯清涟而不妖。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⑤花之隐逸者也⑥宜乎众矣⑦香远益.清_______ _____ ⑧亭亭净植.___ __⑨濯清涟而不妖.___ ______ ⑩同予.者何人?________ 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积累本文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字、词,一词多义,古汉语句式,文中注明)第二部分:探究案1、根据注解翻译课文。

2、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美好形象)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的清高。

3、细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还有什么?(2)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却还写了“菊”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菊之爱”和“牡丹之爱”又有什么内涵?(3)“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第三部分:检测案1、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个句子。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仿句: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
学习内容:第五单元第22课《爱莲说》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古人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高尚道德情操。

【学习重点】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资料链接】1、题目解读:
2、走近作者
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

著有《周元公集》。

《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

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流程:
流程内容方法生成
独学
10 分钟1、反复诵读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2、积累生字词,做到能读知义。

能翻
译句子并疏通文章大意。

3、了解作者及文体知识。

学法指导:1、文言文的读法
与现代文有点不同,文言文要
读出韵味来,因此要读得慢些
读得舒缓些;还要读出抑扬顿
挫,读出节奏和韵味来。

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查阅不
懂的词句。

能在理解词句大意
的基础上疏通文意,用自己的
话讲全文的意思。

3、读链接资料了解。

解释下列句子及划线词
1、水陆草木之花
2、世人甚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香远益清
5、予谓菊
6、陶后鲜有闻
7、晋陶渊明独爱菊
对子评价:合
学10 分钟对

合作疏通文意学法:
结合注释和已有经验,对子
间合作翻译课文,对子解决
不了有学习小组群学解决。

关键句子的翻译:


展示15
分钟展示单元一:准确流利读文
展示单元二:字斟句酌译文
展示单元三:熟读成诵背文
方法:
1、小组随机抽题。

2、组长主持,针对预
设的展示单元,进行分工并
预展。

3、进行班内大展示。

读背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反馈5 分钟1、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什么疑问吗?
2、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谈收获。

对子评价:
导学案
课题:短文两篇编制人:魏淑荣审核人:解美娟苏妮班级:姓名:
学习内容:第五单元第22课《爱莲说》第二课时
流程:
流程内容方法生成
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大意提示:关键词要理解正确全文大意:
独学分钟
合学
分钟对

1、《爱莲说》,主要是表达作者
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可为什么要
把菊和牡丹跟莲放在一起谈论
呢?这是什么写法?
2、找出作者赞美莲的句子,看看
包含了哪几方面的特点?
3、本文运用了什么写法?
对学、群学
先对子间交流讨论,解决不
了交由学习小组共同讨论
完成。

1、把菊和莲放在一起写是为了:
这种写法是:
把牡丹和莲放在一起写是为了:
这种写法是:
2、赞美莲的句子:
写了莲的特点是:
3、本文的写法是:


展示分钟单元一:衬莲
单元二:赞莲
单元三:写法
大组活动,组长主持,全员
参与
①交流。

解决前面未解之问题。

②抽签。

明确小组展示任务,并分
工。

③预演。

优化展示方案,进行组内展
示预演。

进行班内大展示。

思考:作者在文中托何物言何志?
反馈分钟
当堂检测
1、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⑴何陋之有?()⑵忘路之远近()⑶渔人甚异之()⑷具答之()
⑸牡丹,花之富贵者也()⑹君之病在肌肤()⑺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3、下列词语能够统领《陋室铭》全篇的是()
A.陋室 B.德馨 C.鸿儒 D.金经
4、《论语·子罕》原文是: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而本文却省略了前句,为什么?
教师评阅评价:学校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