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论文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古代诗歌,非常具有感情意味,是我们继承和发扬这个光荣传统的教材。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学术论文,仅供参考!古代诗歌学术论文篇一古代诗歌意境透析摘要鉴赏古代诗歌,必须要把握诗歌意境。

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意象、比较、知人论世等几个方面领悟诗词的意境。

关键词意境原型意象比较鉴赏知人论世每每闭门静坐,聆听名乐,见门前桂影婆娑,屋后桑构掩映,便逸兴遄飞,自然而然地想到大诗人王维的《竹里馆》,总是难忘那令人梦牵魂绕清幽绝俗的境界。

“弹琴复长啸” !那幽竹馆里,诗人独坐其间偃仰啸歌的情景活现于眼前,想像他那精通音律的琴声,想像他那含英咀华的吟唱,想像他置身于深幽茂密的篁竹林,沐浴那空明澄静的月光的情景,自然就领悟到古代先贤们生活的情操,感悟生活的雅趣。

我国为诗之王国,继承和传播中国古代诗歌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兴趣及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诗歌的艺术境界,即诗的意境,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诉诸笔端的真实情怀,是诗人将内部世界(境的“心灵化”)与外部世界(意的“具象化”)融合而成的充满主观情意的艺术图画,是诗人追求的最高艺术目标。

因此,不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的意境,就不能算真正进入了诗歌鉴赏教学,当然也不能获得诗歌鉴赏的最高层次的美的享受。

何谓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客观物象同作家主观感情高度融合的结晶和语言呈现。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伟大诗人总是能超越文字的羁绊,在诗歌中把语言文字幻化成直观的视觉的美。

如何才能准确领悟诗的意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感悟原型意象原型意象是解开诗歌奥秘的金钥匙。

这些印在人们头脑中的祖先经验在各个时期被称为“种族记忆”、“原始意象”,而通常称为“原型”。

原始意象是艺术意象的深层原型。

我国诗人历来都很注重运用意象来反映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及其独特的美感。

有许多意象一旦被前人创造出来就往往递相沿袭。

最新整理诗歌的议论文

最新整理诗歌的议论文

诗歌的议论文诗歌的议论文1向着苍白的星,冒着漫天浓雾或太空茫茫,我在生活的海中扬帆去航行。

——题记夏日中某个令人困乏的午后,诗集,十字路口以及乞丐。

这就是我对那个时刻极少的物质记忆。

这不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史诗,我也不是什么吉尔伽美什或亚瑟·潘左干。

但这段时间里发生的,我思想上的顿悟,正如同遇见恩奇都或拔出石中剑,是我人生中重大的转折点。

彼时的我,或许可用夏尔·波德莱尔的诗句描述:“自爱而不自卑”。

我一直喜爱读书,喜爱西方文学,无论是《1984》还是《飞鸟集》,全部略有涉猎,常常出口成章。

因此,我作为“博览群书的才女”被同学、家长、老师夸赞着。

在赞赏声中,我对读书的热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狂热地汲取新的知识与词句,却在学习上慢慢下滑。

那个午后我刚自山东书城出来,还在回味博尔赫斯优美而深邃的语言,却被路边半蹲着的乞丐吸引了视线。

见我看他,老人慢慢起了身。

他身体已不能说是佝偻,而是折断。

如同巴黎街角跟在波德莱尔身后的小老头一样,他的脊梁和大腿形成一个直角--接下来如何形容他呢?——我回忆起书中的句子:”那根拐杖使他步履蹒跚,又使他的相貌像瘸腿的走兽。

”于是自然而然地,这位有着明显亚洲面貌的老人竟使我想起《圣经》中一位因不许耶稣坐下而被惩罚永生永世行走的木匠了———那个可怜的、流浪的犹太人!我的被词句渗透的大脑已经将覆盖现实的本领练得炉火纯青,就算他有着与外表不符的智慧或诗意,我也会认为他是喝下小溪水的荷马或在某处山洞穴居的尤利西斯——这形象会比一个普通乞丐在我大脑中留下更鲜明的印象,因为我刚刚从这故事中走出书城大门,这归功于博尔赫斯先生——直到那只手伸到我面前。

那只乌褐色的、骨节突出的、贫瘠、深沟纵横交错且肮脏的手,指甲灰黑起翘,满是油渍地伸到我面前的手——或许已不能算手。

即便是撒旦的诗歌也比这好上太多太多。

一只活生生的、无法被任何幻象美化哪怕分毫的手,就这么撕开了虚无的词藻,将现实残忍而又庄重地递送进我的双眼。

中国古代诗歌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古代诗歌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古代诗歌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

通过对诗歌的形式、技巧、主题和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

引言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自先秦时期至今,中国古代诗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多样的诗体和风格。

本文将以一首著名的古代诗歌作为案例,探讨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价值。

诗歌的形式与技巧中国古代诗歌的形式包括五言、七言、律诗等多种。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音律和格律要求,使诗歌表达更具美感和音乐性。

同时,古代诗歌也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诗歌的主题与意义古代诗歌的主题涉及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景观、人生哲理、爱情情感等。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他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体验。

同时,古代诗歌也承载了社会的表达和批判,成为了人们思考和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

诗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歌通过表达对自然、人生、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思考,传递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哲学。

诗歌还促进了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论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的瑰宝。

古代诗歌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和深邃的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古代诗歌的研究和传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诗歌鉴赏论文

诗歌鉴赏论文

诗歌鉴赏论⽂诗歌,是⼀种抒情⾔志的⽂学体裁。

是⽤⾼度凝练的语⾔,⽣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活并具有⼀定节奏和韵律的⽂学体裁。

鉴赏是对⽂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诗歌鉴赏论⽂1 ⾼中语⽂的诗歌鉴赏阅读向来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们在考试中遇到的最⼤的拦路虎。

中国诗歌向来讲究含蓄,忌讳浅显直⽩,抒情往往曲折幽杳,⽅式⽅法尽皆不同,这都给诗歌教学带来了困难。

古典诗词有的触景⽣情,有的寓情于景,还有的以景结情,甚⾄于借景抒情、托物⾔志、情景交融等等。

本⽂试图⽤常见的诗句来对这⼏个概念进⾏对⽐区分,以便于在教学中准确的使⽤这些词语。

⼀、从触景⽣情说起 ⾸先,我们先来看岳飞的这⾸《⼩重⼭》: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梦,已三更。

起来独⾃绕阶⾏,⼈悄悄,帘外⽉朦明。

⽩⾸为功名。

旧⼭松⽵⽼,阻归程。

欲将⼼事付瑶琴,知⾳少,弦断有谁听。

这⾸词并没有什么难懂的地⽅,上阙重在写景,下阙重在抒情。

⽤景物描写、⼼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描述宋⾦讲和期间,岳飞在军帐中深夜难眠的复杂⼼境。

我们先看这⾸词如何抒情。

⾸句写“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梦”。

所以,后⾯写起来后所见所感。

在静夜⾥,岳飞倍感孤寂沉痛,平⽇⾥郁积的愁情便⼀起涌上⼼头了。

这⾥情绪的引发就是昨夜不住鸣叫的寒蛩。

因为景物某种特殊的特质⽽触发诗⼈内⼼情怀的,这就是触景⽣情。

这⾥的“触景”是前提,是情绪的缘起。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诗⼈内⼼早已郁积了许多情绪,被这不期然的景物所触发,所有⼀切便都涌上⼼头了。

再⽐如骆宾王的《狱中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鬓影,来对⽩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信⾼洁,谁与表予⼼? 骆宾王为⼩⼈所害,⾝陷囹圄,他⽣性耿介,有豪侠⼼,相信⾃⼰的⾼洁和正直。

蝉在诗词意象中是⾼洁的象征,有虞世南的《蝉》在先。

其诗⽈“垂q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声⾃远,⾮是藉秋风。

”所以,狱外鸣叫的蝉声就让他想起了⾃⼰的⾼洁。

舒婷诗歌鉴赏论文

舒婷诗歌鉴赏论文

浅析舒婷其诗歌理念学号:1004220241 姓名:闫康俊指导老师:丁燕摘要:舒婷是二十世纪70年代末,中国诗坛的重要人物,她和同时代的顾城,北岛,梁小斌等以不同于前人的创作风格开启了中国当时诗坛的“朦胧诗”的高潮。

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中唯一的女性诗人,舒婷既有与其他几人相同的创作理念,也有其自我独特的视角。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等作为舒婷最广为传颂的诗歌,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舒婷的诗歌理念,且这种理念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中国当代的部分人群。

关键词:舒婷,诗歌理念,平等自由。

正文:自“五四”以来,新诗的出现使诗歌的创作更加自由。

当代的中国也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新诗创作者,然而男性垄断中国诗歌界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并未得到改观。

除了零星的几个女诗人的出现,大部分的优秀诗歌都出于男性之手。

直到上世界70年代末期,舒婷的出现,像一只燕子,预示着女性诗歌春天的到来。

(1)充满国家意识的诗歌理念:舒婷作为新中国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的诗人,虽然免于战火和革命斗争的洗礼,但却经历新中国最黑暗的时代——文化大革命。

这段经历对于这一批诗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诗人的生活由此被烙上深深的时代印记。

其中食指的发疯,海子和顾城的离世等,对诗坛都是极大地打击。

然而面对过去痛苦的经历,舒婷却选择了不同于他们的,但更加积极的生活,她的诗歌创作变的更加热情而非消极。

她曾回忆说:“‘四人帮’倒台后,我们真的觉得祖国有希望了,在工厂的流水线上,我手上干着活,脑子里写着诗,弄得手上全是泡。

写的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可以从这首诗歌中看出,在经历了那段黑暗时期的舒婷,在文革结束初期的创作是充满了家国的意识的,并没有选择消极的生活方式。

初中议论文论诗歌

初中议论文论诗歌

论诗歌除了极个别的例外,我对当代一切分行的文字都敬而远之。

人说文学金字塔的顶端便是诗,说没有诗歌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说诗歌是人类的母语,我却始终不想看。

在我看来,当代新诗大多不值得信任。

举例说,许多诗无非就是拐弯抹角地说话,把忧郁说成瘦弱的黑葡萄,把月光说成柔软的弯曲的沁凉的旋律,把被闹钟吵醒说成我和闹钟一同惊醒,把一个喷嚏说成紫灰色的星云迸裂成亿万颗星星诸如此类。

如果你是个行家,你就会发现我模仿得还不够到位,胆子太小,放不开,我那笨手笨脚的想象力完全跟不上职业诗人的舞步。

愚钝如我,从这些文字里看不出任何诗意,这当然是我的水平问题,合格的读者不会这样,合格的读者不但看出了诗意,还能看出失意,失忆,以及湿意。

一些晚近的半仙诗人,打出诗即通灵一类的旗号,玄之又玄,神乎其技以我这样低水平的读者眼光看过去:那不是通灵,倒像通电。

在我们这儿,诗人们还喜欢用山寨产品注册自己的商标,然后树立各自的门户,你是崆峒派,我是武当派,他是苹果派、蛋黄派,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我依然不懂,只能痴想:莫非做诗人和做领导一样,都是行为艺术么?所以,我对分行的文字保持警惕,就像我对喜欢写作的人保持警惕一样。

聂鲁达在一首题为《诗歌》的诗中写道:就是在那个年月诗歌跑来找我。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它来自何方,来自冬天还是来自河流。

我不知道它是怎样、它是何时到来的容我模仿诗人们常用的口吻说一句:这首诗击中了我。

因为聂鲁达说出了我的感受。

没错,不是我要读诗,而是诗歌跑来找我。

就像一场突然降临的爱情,你说不清它始于何时、起于何地。

也许是今年夏天开始的吧,也许更早。

我忽然想读点新诗了,可我的诗歌阅读经验几乎为零。

于是,梦泽把他的雪莱、丁尼生、海子都借给了我。

过了几周,还书时梦泽问我感觉如何。

我说雪莱太厚,翻了三次也没看到好的就放到一边了。

丁尼生翻译太差,译者是山东人吧?很多诗译出了山东快板的韵味和煎饼蘸酱卷大葱的气质。

海子?你这本海子一闻就知道是盗版。

诗歌论文《登高》论文:杜甫《登高》内蕴赏析

诗歌论文《登高》论文:杜甫《登高》内蕴赏析

诗歌论文《登高》论文:杜甫《登高》内蕴赏析内容摘要:杜甫一生困顿踬踣,而心忧社稷苍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疾呼呐喊,让人感受到的是诗圣舍已为民的悲壮,而当衰朽残年的杜甫在夔州长江边上出字字顿出“艰难苦恨“时,其悲抑之气又何以堪呢?本文将进行体验剖析。

关键词:诗歌杜甫登高登高遣怀,是士子文人的抒发难言之隐的惯用方式,唯其如此,心中奔流激荡的郁积情感才能得以宣泄疏导,如陈子昴《登幽州台歌》,一经吟出千苦为之悲怆。

大历二年(767)客居夔州的杜甫,饱经人生沧桑,已是衰朽残年,此时再也无力谈理想、谈民生,唯有终其一生无法摆脱的困顿失意和无奈。

这满腹愁绪也只有到风口浪尖去倾泄。

首联极写登高所感受到的特定环境,诗人心中深沉的忧郁,充斥于天、地、沙渚之间。

首句前两个节奏点连用四个平声既形成句内对偶,又渲染悲情或如疾风劲草般凌厉,势不可挡,或如波涛汹涌,奔腾翻滚,不可遏制。

但急风恶浪还不足以烘托出悲情之浓郁悲凉,然后用一个仄声“啸”,使悲郁之情充刺于天地之间,接着用一个平声“哀”,延伸悲情在时间上的悠远绵长。

诗人借助猿的哀鸣长啸呼出心中的悲郁之情,使之在天地之间膨胀,在东西南北间奔突。

猿之哀与诗人人生境遇之哀相互渗透,可谓是以哀景衬哀情,而愈显悲凉之气。

尽管如此,诗人心中郁结的悲情还是难以消除,在这种抑郁之情遍布苍穹时,诗人幻化为一只小鸟,翩飞于清渚白沙之间无所归依。

颔联写这只翩飞的小鸟在萧瑟的秋景中,穿越过无边无际,落叶萧萧的树林,低飞过前后相续滚滚奔腾的长江。

深切地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无边的落叶悄无声息,就象这滚滚奔腾的江水不可遏制。

生命的时光像自然时序中的落叶江水一样疾速流逝,而命运无法把握。

这不是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时代,虽然诗人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但在现实的生活中,诗人就如同这只“小小鸟,想飞怎么也飞不高”,只能低回徘徊,在“无边”的空间和“不尽”的时间里,这只抑郁的小鸟都无缘展翅翱翔,一如诗人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

陆游诗歌[论文]

陆游诗歌[论文]

陆游诗歌浅论摘要:陆游是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也是诗歌历史上创作数量和现存诗歌最多的诗人。

其诗歌不仅数量多,而且题材广泛、境界开阔,因而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其中,抒发爱国情怀、民生忧患的爱国诗歌和描写闲居山野、清景淡色的闲适诗最为突出,也最受后人赞誉。

总而言之,陆游的诗歌描写爱国胸怀雄健而不空洞,漫谈闲居生活新颖而不纤靡,语言平白晓畅,称得上宋诗,甚至是整个诗歌史上的一位一流诗人。

关键词:陆游爱国情怀闲适景象艺术特色陆游是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六十年间万首诗”的他是诗坛上创作数量最大且现存诗歌最多的诗人。

其诗歌不仅数量多,而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从而成为宋诗,尤其是南宋诗歌的一座高峰。

陆游诗最早由江西诗派而来,中年后“不嗣江西”广师大家,博采众长,最终得出了独具一格的诗歌特色和自成一宗的诗歌地位。

一、陆游诗歌的爱国情怀宋人评南宋诗“以陆务观拟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实同”,这是对陆游诗中爱国情怀和民生忧患的极高评价,后清人亦有诗评: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和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美学相似,陆游的爱国诗歌中也有许多作品基调低沉、悲怆沉痛。

如《黄州》: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首联借“楚囚”、“齐优”两个春秋典故抒发主战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实施的苦闷,并由此引出了对历史和个人际遇的感慨,英雄抱恨、天意弄人,陆游自身也不例外地经受着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羁旅之苦,尾联化用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一语,正话反说,集中表现出对朝廷的失望和悲愤,十分沉痛。

陆游的爱国诗歌不仅写爱国之情、忧国之思,并且将自己算作戍边卫国、抗敌救国的一份子,这种强烈的参与感和主体意识是他较之杜甫等人更进一步和更可贵的地方。

如《夜读兵书》: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躯。

关于诗歌的议论文(通用)

关于诗歌的议论文(通用)

关于诗歌的议论文(通用)诗歌的谈论文篇1在中国数千年的绚烂辉煌的古典文学长河中,诗歌无疑是最灿烂瑰丽的一颗明珠。

其涉及的社会生活之广泛、深化,对国家民族影响之深远、巨大,唯恐是世界其他民族所无法睥睨的。

它为后世的我们供应了无比丰富的可资借鉴学习的学问,其中不乏作文之道。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宋代陆游告诫自己儿子的肺腑之言。

无论作诗、写文章,若要笔底生花、文采斐然,没有宽厚的学问基础和丰富的社会阅历,是行不通的。

他还明确地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这更是对自己文学创作活动的生动总结。

想写什么事情,想抒什么情感,想议什么问题,缺乏实践的态度,没有设身处地的思索、讨论过程,纸上谈兵,经常只会打擦边球。

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忽有好诗生眼底,支配句法已难寻。

'宋朝陈与义的这两句诗,形象反映了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捕获灵感?闻名作家莫言说,我始终保持着一个好习惯,就是随身总带着一个小本和一支笔,随时把想到的、见到的可写的东西登记来。

是呀,经常积累,时时做有预备的头脑,何须等到"支配句法'时的苦思冥想呢?朱熹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现实生活的积累是灵感不竭的源泉,是创作活动的土壤。

要随时积累,做一个勤于观看、擅长预备的1/ 17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有了好的材料、好的题旨,还须有好的语言来表达。

炼字的功夫,一向为中国文人注意,更有甚者"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如此煞费苦心,怎不令人感动!那么炼字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不是生僻怪诞的才叫好?元好问说得好:"一语自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能表达写作意趣的,即是最好的字眼。

但生活语言与写作语言究竟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语体,照实辑录生活语言,那只是一种记录而非艺术,对生活语言加以适当的再创作才是艺术。

顾城诗歌的论文(精选3篇)

顾城诗歌的论文(精选3篇)

顾城诗歌的论文(精选3篇)【顾城诗歌的论文第1篇】第一眼看到顾城的肖像时,我就被他深夜似的眼睛迷住了。

透过这双眼眸,我仿佛看见了很久以前的一片汪洋,看到了它初时的形态。

我便怀着一颗探寻的心叩开了这本书的扉页。

望·美·幻梦少年的顾城60-70年代时期虽失去了青春的美好,但仍不乏对纯真的憧憬。

第一部分的诗代表着他纯粹不染纤尘的心,是我最爱的。

“妈妈为什么不回来?为什么?!”顾城仰头望着宇宙,大声发问。

这是孩子的悲歌,这是迷雾的号角。

十三岁的他又在火道村落下了几个字句:“我渴望的美,是永恒与生命,谁知它们竟水火不容。

”顾城如在蓝藻色的大海上穿行,大海上氤氲着蓝藻色的雾气,没有北极星,没有指南针,只有自己透明的心。

顾城的心海,还处在胚胎之中。

他还不能明白美的内涵。

我想告诉他,美不一定永恒,有时,消逝也是一种美。

他在初始的汪洋上航行,生命的缺陷需要他发现和弥补。

《割草谣》亦是我爱的诗,通体都有一种唠家常味的含蕴内敛。

两句“河滩上的草,总是那么短。

”清新隽永。

十三岁的顾城,大概是想与自己的家人一起度过童年吧。

但这小小的心愿也是奢望,是幻想,使得他心中的湖被泪水填满,成为一片汪洋。

顾城还写下了许多幻与梦的诗歌,如“我热爱的我梦,它像春流般,温暖我的心。

”又如《生命幻想曲》中“我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

”而他的梦又寄托于草木、好鸟、虫鸣,如《我赞美世界》、《梦痕》、《绿地之舞》……许多回忆性的诗歌情感一致,像《游戏》、《风偷去了我们的桨》等。

每当我读这些诗,便像看到了一位衣着白衫的少年在耍着风铃,不觉有些感动。

哲思顾城的哲理诗,总是覆着一层悲凉的色彩。

海夜的带着湿气的雾,已渐渐被他炽热的火花驱散。

我喜欢他《铭言》中的一句话:“用钱,可以捕住无情的心。

”短短几字,却道出了社会的丑恶,他的悲凉感伤,我懂,我的正义之弦与他共鸣。

顾城还对真理进行了批判。

“真理刚贴出广告,叫做:不许怀疑。

诗歌教学论文

诗歌教学论文

诗歌教学探析诗歌是人类的母语,它是一种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

也是最集中体现语言“文学性”的一种样式。

通过阅读鉴赏诗歌,可以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

所以诗歌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而也理所当然成为当前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之一。

一、诗歌的特点1 抒情性西汉《毛诗序》中指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说明了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抒情性。

写诗不管是用来绘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

可以说都是为了抒发作者丰富而强烈的情感。

抒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

2 凝练性诗贵精炼。

古今中外的诗人几乎都甘愿在语言的锤炼上下苦功夫: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方干“吟成五字句。

用破一生心”;刘秉忠“青云高兴入冥搜,一字非工未肯休”……这些文学家都极其注重炼字炼句,求得语言凝练,以精炼的笔墨展现最丰富的内容。

3 形象性诗歌虽然也重理趣之妙,但是一般不以严密判断或推理服人,而是注重以形象感人。

写愁绪多多到“白发三千丈”、“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雪花大,大至“燕山雪花大如席”:写乐声。

乃“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言悲伤,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和突出事物特点,使读者获得鲜明的艺术感受。

4 音韵性诗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的诗大都可以入乐歌唱。

不入乐的诗其语言也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具有和谐上口、铿锵悦耳的音乐美。

古典诗歌讲究格律。

有“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的严格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定,追求诗歌声调变化和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一般来说,五言诗三个音步,七言诗四个音步,构成行与行之间的节奏的匀称,同时读的过程中。

停顿长短错落。

轻重强弱配合,产生奇妙的音乐美感。

现代新诗在格律上不像古典诗歌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

但却强调诗歌的节奏韵律,强调具有音乐一样的旋律美。

二、诗歌教学策略诗歌以其自身的抒情性、语言凝练性、形象性和音韵性有别于其他文体。

关于诗歌的议论文

关于诗歌的议论文

对于诗歌,我一直觉得之所以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都是那些所谓前卫或是自以为自己就是诗人的人搞坏的!我是一个非常喜欢诗歌这一形式的人,但我的朋友当中却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喜欢诗歌的。

我有个同事,她原本是读新闻的,也曾经编过我们企业内刊,可当得知我非常喜欢诗歌的时候,她却说了一句,她是从来都不看现代诗的,要看也只是看唐诗宋词。

她说,她之所以不看现代诗,是因为在她的眼里,现代诗完完全全就不能称为诗,说得好听一些,就是把一句话象砍甘蔗一样,中间砍上几刀,然后再排上几排,也就成了所谓的诗;说得不好听一点,那就是把一些故作高深的、别人听不懂的、那些如狗屎一样的文字堆砌成一行行,然后用沾一沾油墨香,也就成了那些诗人们所称的诗了。

听到这样的话,我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同事她恰恰说中现在诗坛所流行的那些所谓的经典诗的要害。

在说完这些话之后,同事怕我受不了,后面又加了一句,她说这些并不是针对我。

我笑笑说,她所说的是事实,我自己也觉得现在的诗坛有一种怪风,那就是用臭狗屎一样的文字来瞎搞原本高尚而充满灵性的诗歌。

我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当作是一个诗人,相反我也不想当这个诗人,因为在时下人的眼里,诗人就不是人了,一没有钱,二没有车,三没有房子,四没有情人,有的也就是那些稀奇古怪的文字了。

我曾经在一篇短文里曾经说过,诗坛要干净,首先就得写诗人的思想要干净,否则这个诗坛也就永无宁日,更不可能让诗真正的做到直面生活,就算有,那也是大话瞎话,狗屁话。

当有人看到我的这篇东东时,可能就有人会说,那是我没有那些有名的诗人出名,如果如他们一样出名的话,也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了。

民间有一句俗语“吃不葡萄说葡萄酸”,我并没有这样的心态,相反,越是那些没有成名诗人的东东,我却越是喜欢得不得了,而面对有些所谓的名诗人,我却只有回避,对于经这些名人所写出的东东,我也是从来都不问津的。

我就是我,我不想跟在别人的后头拣别人拉下的东东。

我也曾私下里想过,如果我也写些不知所云,或是没有人能看懂的东西的话,也许我也早就成名了,因为现在的名人不都是时兴做些超出道德范围的举止或是言论吗,我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唐诗三百首论文(五篇)

唐诗三百首论文(五篇)

唐诗三百首论文(五篇)第一篇:唐诗三百首论文《唐诗三百首》课程报告一:带有“花”字的唐诗(30句)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2.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竛《寒食》)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5.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赠孟浩然》)6.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7.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8.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崔曙《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9.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王维《青溪》)10.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李白《长干行》)11.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锁。

(王维《洛阳女儿行》)12.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13.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14.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15.先帝玉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16.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7.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18.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杜甫《佳人》)19.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20.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2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22.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杜甫《丽人行》)23.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杜甫《哀江头》)24.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王维《桃源行》)25.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杜甫《春宿左省》)2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27.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元稹《行宫》)2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关于诗歌论文总结范文

关于诗歌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诗歌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人类情感、思想和文化的传承。

本文从诗歌的魅力、现代诗歌的发展以及诗歌的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诗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诗歌的魅力诗歌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凝练:诗歌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内涵,使读者在有限的语言中感受到无尽的意境。

2. 情感真挚: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真挚的情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3. 思想深刻: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

4. 艺术性:诗歌在形式上追求美感,如韵律、节奏、意象等,使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二、现代诗歌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诗歌在创作手法、题材、风格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1. 创作手法:现代诗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如象征、隐喻、意识流等手法被广泛应用。

2. 题材:现代诗歌题材广泛,涉及社会、人生、自然、爱情等多个领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现实与矛盾。

3. 风格:现代诗歌风格多样,既有传统诗歌的韵味,又有现代派诗歌的异域风情。

4. 传播方式:现代诗歌的传播方式逐渐多元化,如网络、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为诗歌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诗歌的价值诗歌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承文化:诗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精神与智慧,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2. 情感宣泄:诗歌是诗人情感宣泄的渠道,有助于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3. 思想启迪: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

4. 艺术欣赏: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美的享受。

总之,诗歌作为一种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在现代依然具有极高的价值。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重视诗歌的创作与研究,让诗歌的魅力得以传承与发展。

陶渊明诗歌《归园田居·五首》论文

陶渊明诗歌《归园田居·五首》论文

陶渊明诗歌《归园田居·五首》论文摘要:诗人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心中也不是消弭了一切矛盾的静穆世界。

诗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在与世族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田园世界中,他终于发现了自己人格的尊严,朋友的挚情,无地位尊卑、无贫富悬殊差别的人际关系,无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人生理想。

这是陶诗思想意义的集中反映,也是陶诗平实、质朴、清新、自然风格的源泉。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

表现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是田园诗派创始人。

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

诗歌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

在诗人的笔下,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

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五首诗不仅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所抒发的感情,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贯穿整组诗篇。

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辉映全篇。

“误落尘网中”,就很有点引咎自责的遗憾意味。

正如一个人不愿触及心中的隐痛那样,诗人在《归园田居》中也很不愿意提及刚刚从其中拔脱的污秽官场。

“一去三十年”,则不是几次出仕时间的累计,而是在对自己整个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忏悔。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其中洋溢着一种故园依旧、“吾爱吾庐”的一往深情。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檐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匝地,习习清风平息了诗人心中的焦虑。

眼前桃李花荣实繁,弄姿堂前,唤起诗人心中多少欢欣。

诗人在同无知的草木交流着感情。

本科毕业论文艾青诗歌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艾青诗歌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艾青诗歌论文————————————————————————————————作者:————————————————————————————————日期:学号:20090103073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09级姓名侯俏俏论文题目浅析艾青诗歌中的“忧郁”指导教师王茂职称讲师2013年月日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名性别学号专业班级侯俏俏女20090103073 汉语言文学2009级本科一班题目浅析艾青诗歌中的“忧郁”选题意义“忧郁”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灵魂,也是我们解读其诗歌世界的关键。

诗人在感受和表现人民苦难时流露出他固有的哀伤、忧郁的情调,从而成就了“艾青式的忧郁”。

这种忧郁不仅成就了他的诗歌,也成就他的诗坛地位。

解读艾青诗歌中的“忧郁”,无疑成为深层次探讨艾青诗歌独特而关键的钥匙。

主要内容、思路及方法主要内容:“忧郁”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灵魂,他在感受和表现人民苦难时流露出他固有的哀伤、忧郁的情调,从而成就了“艾青式忧郁”。

一首首苦难的悲歌,是为土地、为民众、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个人类世界而谱写的。

总而言之,“艾青的忧郁”既是艾青诗歌的特征,又是富有社会内涵的特殊情感,还是一种特殊的美。

思路:一、黯淡的诗歌意象(一)、忧郁的“灰色”(二)、忧郁的土地意象二、凄苦的意境(一)、寒冷(二)、衰败三、沉郁的语言(一)、冷色的词汇(二)、冷峻而激愤的语言方法:比较分析法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意见签章2013年月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前言 (1)一、黯淡的诗歌意象 (2)(一)、忧郁的“灰色”意象 (2)(二)、忧郁的土地意象 (3)二、凄苦的意境 (5)(一)、寒冷 (5)(二)、衰败 (7)三、沉郁的语言 (9)(一)、冷色的词汇 (9)(二)、冷峻而激愤的语言 (12)结语 (12)参考文献 (13)浅析艾青诗歌中的“忧郁”姓名:侯俏俏学号:20090103073院系: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王茂职称:讲师摘要:“忧郁”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灵魂,他在感受和表现人民苦难时流露出他固有的哀伤、忧郁的情调,从而成就了“艾青式忧郁”。

2021古诗十九首论文【精选5篇】范文2

2021古诗十九首论文【精选5篇】范文2

2021古诗十九首论文【精选5篇】范文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也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着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以下是学术堂整理的《古诗十九首论文》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第一篇】论文题目: 浅析《古诗十九首》的韵律美 摘要:《古诗十九首》是我国五言古诗最早最成熟的代表作,它上祖《诗》《骚》, 下启唐宋, 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本文试从诗的韵律作初步探讨.《古诗十九首》的韵律美, 诗的押韵、换韵与诗人的情感表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并且诗中叠字的大量使用也为古诗增添了韵律美.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韵律; 押韵; 换韵; 叠字; 据钟嵘《诗品》所记载,齐梁年间, 曾流传着汉魏以来的古诗至少有五六十首.萧统《文选》中选录了十九首, 编成一组, 统名之为《古诗》.这些五言诗上祖《风》《骚》, 下启唐宋, "辞精义炳, 婉而成章", 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独特的地位.作为抒情短诗, 其运用五言诗的高超技巧是其能够让一代一代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并受历代诗评家高度赞扬的关键原因.以下, 本文就诗的韵律角度作初步探讨. 《古诗十九首》(以下称为《十九首》) 的每一首诗, 如一首首动人的歌, 跳动着诗人情感起伏的音符, 读来朗朗上口, 包蕴美妙无穷的韵律之美, 这种效果的产生往往来自其和谐的音律美. 一、《十九首》的用韵美 诗歌通过押韵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例如《涉江采芙蓉》中韵脚"草、道、浩、老"都押十八韵中的豪韵,韵母ao, 其韵尾发音含混, 并是仄声.听来低沉忧郁, 使整首诗读来有种无可奈何之感, 从而烘托出一位漂流异地失意的游子欲归而不得的愁苦心情.《回车驾言迈》也用了同样的韵母押韵, 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驱车上东门》中, 每一联末尾字都押韵, "墓、路、暮、寤、露、固、度、误、素"无一缺失.诗押姑韵, 韵脚的韵母为"u", 合口呼, 发音时口腔开度小, 气流通路狭窄, 气流缓慢地阻塞般送出, 犹如风雨交加的夜里远处树林传来的"呜呜"的声音, 调子显得低沉, 让人感受一种伤感, 透露出某种忧虑.并且每个字都是去声, 音调短促, 使人产生一种滞涩的感觉.选用这几个字来押韵, 充分烘托了诗开头阴冷凄凉的氛围, 因而诗的情绪更显得慷慨悲凉.同样, 《迢迢牵牛星》中的韵脚"女、杼、雨、许、语"押鱼韵多为上声, 音调长且有回旋之感, 从而为写织女的哀怨奠定了基调.《凛凛岁云暮》中韵脚"悲、违、辉、绥、飞、扉"押微韵, 其发音特点与《驱车上东门》中所押的姑韵相似, 从中似乎能感受那位女子一场好梦终归"垂涕沾双扉"的惆怅心情.《十九首》押韵的广泛运用充分烘托了诗歌的整体意境及氛围, 并与诗人情感高低起伏的节奏相辅相成, 给诗歌带来音韵的和谐, 产生音乐的旋律, 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十九首》的换韵美 五言诗以单韵比较常见,但也有换韵的情况.《十九首》约有一半以上的诗在中间或后面一部分进行换韵.如《生年不满百》中用两个韵, "忧、游"用侯韵, "兹、嗤、期"用支韵.《去者日以疏》中一、三、五联韵脚"亲、薪、因"韵母为"in", 二、四联换韵"坟、人"韵母为"en".在全诗中交叉使用两韵, 使诗歌韵律呈现多层次, 并使诗中情感更显沉痛.同样的情况, 在《明月皎夜光》中, 在五、七联中"翮、轭"用歌韵, 穿插在支韵"壁、历、易、适、迹、益"之中, 表达出对"同门友"不念旧情的不满与愤怒.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今日良宴会》与《行行重行行》.在《今日良宴会》一诗中前五联韵脚"陈、真、神、申"的韵母为"en", 是平声韵, 后两联"津、辛"韵母则转为"in".这种变化是与诗人抒发的情感相对应的.前五联中, 参加宴会的一群"轗轲长苦辛"的失意之士对酒听歌, 似乎甚是惬意.但表面的热闹根本无法消除他们内心的忧郁."弹筝奋逸响"筝是秦声, 音调苍凉, 正好体现了他们的心态."en"韵发音含混而不响亮, 其低沉的音调与诗人的凄凉心绪是浑然一体的.而后四句中, 诗人压抑的情感终于喷薄而出, 激昂慷慨, 沉郁苍凉, "en"韵已不能符合这种变化, "in"韵则明晰清爽了许多, 与诗情相呼应.再看《行行重行行》, 诗中共用两个韵, 前四联"离、涯、知、枝"押韵, 后四联韵脚"远、缓、反、晚、饭"用"an"韵, 韵尾为鼻音, 发音时发音器官由元声的发音状态向鼻音的发音状态逐渐变动, 最后完全变为鼻音.且都为仄声, 前三者为上声, 音调较长而且中间有回缓空间, 表达了一种似乎漫无边际的沉重的忧伤, 以及无可奈何的压抑.而后一联韵脚"饭"字, 虽仍显沉重, 但音调上扬, 是诗人积极心态的表现.这几个韵脚与前面八句中的"离、涯、知、枝"平声字所表达的缓和的调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 诗歌的换韵实际上也是诗人情感转变的结果. 《十九首》押韵比较灵活,服务于内容及情感的需要, 并且在对押韵进行分析时, 我们同时也可看出《十九首》中韵脚多为仄声字.如《涉江采芙蓉》中韵脚"草、老、浩、道"为仄声;《驱车上东门》中的韵脚"墓、路、暮、寤、固、度、误、素"均为去声;《行行重行行》中的"远、缓、反、晚、饭"韵脚为上声或去声, 表达了一种强劲的节奏, 传递了诗人心中的哀怨抑或愤懑不平之情.我们了解了诗的押韵及其换韵情况, 为我们了解《十九首》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十九首》的叠词美 字词的运用也与声韵有密切关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叠字运用造成的音韵效果."诗用叠字最难", 所谓叠字, 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起来而构成一个词.这类词汇, 从它的含义来说, 基本上还是一个字的义和音, 似乎不如两个不同的字所组成的词那样丰富.但叠字如果用得好, 往往能够从最简单的字里传达出客观事物的意志和神情, 增强情感的强度, 而且具有"疏节亮音"回环复沓的音节之美.《十九首》所用叠字平仄基本相当, 常常是平仄相对, 造成错综变化的韵味, 以增强作品的音乐美.行行、青青、盈盈、娥娥、纤纤、悠悠、茫茫、萧萧、区区等九种叠字是平声;皎皎、磊磊、浩浩、冉冉、迢迢、杳杳、凛凛等叠字是上声, 郁郁、戚戚、历历、札札、脉脉等叠字是入声, 都是仄声字. 十九首诗中的大多数诗是先平后仄,平仄相对.如《青青陵上柏》中"青青陵上柏, 磊磊磵中石", "青青"与"磊磊"平仄相对, 在描绘柏树四季常青、浓郁茂盛、石头攒聚的同时, 也让读者读起来自然流畅.而一味地平声或仄声则会使人在同样的声调中腻烦.关于《青青河畔草》顾炎武曾云:"古诗'青青河畔草, 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 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 纤纤出素手.'连用六个叠字, 亦极自然, 下此即无人继."《青青河畔草》中"青青"与"郁郁"、"盈盈"与"皎皎"都是平平仄仄, 且"青青"是长调, "郁郁"是短调;"盈盈"是浊音;"娥娥"是元音, "纤纤"是辅音.这样或平仄相间, 或清浊元辅相映衬, 利落错综, 看似单调的叠字却形成了自然而又丰满的韵律美.这种音色上的单调与丰富的统一正传达出女主人公寂寞之中的烦扰心声.李清照的《声声慢》连用七个叠字"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以写自己凄切寂寞的心境, 是使用叠字的典范, 而其胚芽则在《十九首》中就已酝酿了.必须指出《青青河畔草》用叠字注意平仄或清浊的相辅相成, 在《十九首》中其他的诗中也有表现.在《迢迢牵牛星》一诗中,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此诗亦有六句双叠字, 有两句在结处, 与《青青河畔草》双叠字六句连用在前略有不同.但总体上配以平仄相对, 并调以清浊变化.如果把这些叠字换成全平或全仄, 全清或全浊, 读来一定会感到滞涩. 《十九首》中叠字的使用多在句首,句首用叠二十三次, 约占用叠总数的四分之三;还有四分之一用在句尾, 没有句中用叠的情况.并且《十九首》中竟有六首开篇用叠.句首用叠字往往多使用平声.如: 青青陵上柏,磊磊磵中石.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开头用叠为全诗定下舒缓的基调,为诗中情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 烘托了氛围, 使读者一开始就能领受诗情的感染.这些句首叠字又多为平声字, 用在开头是合乎人们说话方式及感情表达的.试想, 将"郁郁园中柳"调至"青青河畔草"之前, 读起来就好像听见一个没有底气的人大吼一声, 瞬间就没有了声息.前面即使非常强劲, 但瞬间就瘫软下来, 这样的落差与突变让读者从心理上, 一开始就会因莫名其妙而产生隔膜.这样下面的诗句能否读下去就成了问题, 更不用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了. 在《十九首》中叠字运用的一个突出的事例就是"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行行重行行》) .此联首句反复使用同一叠字, 后句化用《楚辞》的"乐莫乐兮新相知, 悲莫悲兮生别离", 含蓄地表现"别离"的悲哀至极.诗人嫌"行行"一叠不足以表情达意, 加"复"仍觉不够, 非"行"字四叠不可."行行重行行"以悠长的音调表达作者"生别离"的悲哀且伤痛无期限的绝望.这里既写空间隔离的遥远, 也写时间距离的长久, 具体描绘遥遥征途, 跚跚慢行的景象, 真切抒发依依不舍、恋恋绵绵的情致.这种叠字使用在诗骚上也未曾见.它对后代诗人则有很大影响.如"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 由此可见,叠字用得好, 可以使平常的语词传达出丰富的内容、真切的情感, 显示回环复沓的韵律美和变化统一交织的和谐美, 增强诗的感染力.此外, 《十九首》中还使用了双声叠韵, 比如"揽衣起徘徊", "出户独彷徨" (《明月何皎皎》) , "北风何栗冽" (《孟冬寒气至》) 中"徘徊""彷徨""栗冽"的使用同样增强了诗的音韵的和谐, 使诗歌在流畅的音韵与音乐的节奏中更易朗读与广泛流传. 从韵律方面来看,《十九首》在用韵上有明显的特点, 通过用韵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注重押韵, 并随情感的波动起伏出现换韵的情况.同时, 古诗大量使用叠字, 并有其独特的创新.在押韵及叠字中利用平仄搭配使情感更好地烘托出来.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魅力如阳光,从不间断地散发它的光彩, 其风格平易淡远, 语言浅近自然, 雅俗共赏, 比兴手法相互映衬.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深广而久远, 而本文从韵律角度进行浅探, 以求更好更深地体会其中的奥妙, 感受其精华所在.。

有关诗歌的议论文

有关诗歌的议论文

诗歌的议论文有关诗歌的议论文记得,曾经有一个诗人说过一句话,“中国诗歌会灭亡吗?”很负责任的一句话。

看是简单的一句话,确隐含着无与伦比的思考。

中国诗歌真的会灭亡吗?其实有其中的道理,不过还是过于担心了。

中国诗歌不会灭,中国诗歌也灭不了。

因为从自然界刚刚和人密切接触开始,诗歌就开始出现了。

换句话说,中国诗歌的产生,比很多历史的思维来得早。

比如,“土,反其宅”,“水,归其壑”《礼记》,应该这就算得上证据吧。

没有人与人的影子,纯粹就是自然。

而自然就是一种风景,风景也就是一自然的美。

不过,要说诗歌的美,还得也和时代关联起来,因为诗歌就是一种时代的体现。

有什么样的时代,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诗歌。

也许有人就要问了,既然与时代有关联,那为何过去人们会写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见《周南?关雎》看似简单却美妙的诗句。

那个时代,能够如此想象,很是有种特别的不可能。

其实,这就证明了后来的名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因为美是人们的一种精神,是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

如果没有对生活美的想象,就不会有人内心的感动,也不会有一个时代的美感,也不会有这种美感产生的力量。

所谓力量,就是一种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感化,体验和情感。

在每一个时代里,为什么都会有诗歌,因为诗歌就是一种内心的情感,也是心灵深处的一种表达、思考。

为什么李白几杯酒下肚就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因为他虽然看似潇洒走一回,但其实无时无刻没有不在他内心泛起波澜的思考,这种思考除了有其天分之外,有一点,李白就是为诗而活。

他能用内心的表达,融入生活的周围,把这些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

除了李白,值得一提的是屈原,屈原在中国诗歌上的地位,可以说超过了一个时代的定位。

他不仅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位伟大诗人,更是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传统。

他不仅爱诗,关键爱国,这是一种大情怀。

不管国家发展怎么样?他都怀着一颗积极向往的胸怀,“不怕自身遭殃兮,怕皇车坠尘土!”。

诗歌议论文作文范文

诗歌议论文作文范文

诗歌议论文作文范文
文学体裁之一。

一般认为,诗歌借助于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高度凝练的语言,创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意境和形象,表现诗人的情致。

中国古典文论主张“诗言志”,“诗缘情”,“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特别看重诗歌抒发诗人主观情志的特点,即使是叙事诗,其抒情性也相当明显。

诗人的主观情志自然导源于外在现实,但外在现实必须内化为诗人的心理现实即变成诗人情志的一局部才能发而为诗。

在形式上,与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相比,诗歌更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无论中国诗歌还是西洋诗歌,通常都是通过语音的有秩序的排列而形成有规律的抑扬顿挫;并且大局部诗歌要押韵,即使中国现代自由诗也注意押韵,只是押韵方式比拟自由。

此外,相对而言,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更讲究凝练;语言含蓄而富于跳跃性。

诗歌是各种文学样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体裁。

在长期的历史开展中,形成不同种类,如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十四行诗,民歌等等。

诗歌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结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古典诗歌形式采用逐句分行和押韵,现代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已经极大丰富,伸缩性极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岳》[4] 岱宗夫如河,齐鲁青未了。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格律定型,节奏整饬,庄重而整齐。表现出了古典诗词有一种整体的形式美。


(2)现代诗歌
随着社会历史朝代的更迭,人们生产生活的丰富多彩,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结构;古典诗
词由于其固有的束缚,越来越不能满足和承载日益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新诗歌的出现,就是 这种改革的结果。它接受外国诗歌和本民族民间诗歌的影响,打破了古典诗歌固有的形式与 内容,逐渐形成以现代白话、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的一种新的诗歌体制。新诗歌改革的先 驱胡适在“五四”运动那年就提出,“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 不能充分表现,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首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和镣铐”。 胡适在《谈新诗》中说,中国近年的新诗运动,可算得是一种“诗体的大解放”。因为有了 这一层诗体的解放,所以丰富的材料,精密的观察,高深的理想,复杂的感情,方才能跑到
• 诗歌凝炼的语言,是诗人精心挑选的一种传递思想深刻内涵的文字
手段。

二、诗歌的美学表现 • • • (一)诗歌的形式与节奏 1、诗歌的形式 (1)古典诗词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它在人们生产、生活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语言表现模式,主要表 现在意象的密集凝聚,格律的严格要求,典故运用和诗眼的推敲上。它造就了诗歌的张力和涵蓄,声音模 式和格律的定型化,这使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了成熟的顶峰。我们看看杜甫的
起/半点/漪沦。如果我们不用这些词组的节奏点,不用词组这些音顿,顿歇,一口气读下来,
诗行的音组就区别不出来,就会是一串混沌的声音,就不能产生鲜明的节奏感,也就感受不 到诗歌的内在力量。


(二)诗歌的修辞
诗歌的修辞方式很多,广义的说它分为字词,语句上的修辞,和篇幅整体上的修辞。包括比喻、象征、
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还有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修辞方法, “赋”“比”“兴”等等难以尽述,下面只简单的浅述一下现代诗歌中常用的三种:

• 引 言
• 汉语诗歌是汉语言文学中最早出现的表现形式,体裁 样式。以后才有小说、散文、和戏剧文学等文学艺术形 式。它来源于人们劳动生产、生活中,初始时与音乐和 舞蹈三者合一,并不具有独立的形式。后来随着人们生 产、生活、社会的发展,诗歌才形成为一种独特文学体 裁。在漫长的创作实践、欣赏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 征。
• 一、诗歌的美学特征 • (一)诗歌充沛的感情
• 诗歌最早依附于音乐和舞蹈,且歌且舞、可歌可舞。既有音乐声音的美感, 又有肢体形态语言的美感。诗歌是创作者,诗人内在情感的产物。“气之动 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1] 人们在与自然斗争生存中必然会 推动自身社会生活的更替变化。这就会刺激诗人内心的情感,“这种感情达 到不可遏止的地步,诗人便要歌唱,并用语言文学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这
诗里去。五七言八句的律诗容纳不了这许多丰富的材料,二十八字的绝句写不出精细的观察,
长短一定的七言五律,表述不出高深的理想与复杂的感情。 • 我们看看胡适的新诗
《老鸦》
• • •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 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 • • • •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
天寒风紧,无枝可栖 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 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 也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黄小米! 胡适的这些复杂的感情,是用古典诗歌表现不出来的,至少用古典律诗无法表现。
就产生了诗歌”。“优秀的诗歌都是情感激烈喷发的果实”。[2] “愤怒出诗
人”,一九七六年的春天,广大北京人民面对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和 “四人帮”肆无忌惮的压制与迫害,自发的集会在天安门广场,发出愤怒的 声讨。
• (二)诗歌丰富的想象
• 充沛的感情还要借助丰富的想象发挥出来。例如:文化大革命对全 国人民来说,是一场空前的劫难,当这场灾难刚刚过去,人们的心头 都交织着喜悦和梦魇,现实与记忆,醒悟与悔恨。著名诗人梁小斌把 这些纷繁复杂的感情借丰富的想象创作的诗句,表现出了惊人的意蕴。 • 诗歌作品不同于一般的生活感受和经验,它唤醒了我们的灵魄,并 催生出新的“生活”,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一面全新的“墙”。希望 和喜悦之情呼跃“墙上”。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让思维飞腾起来, 在众多生活经验材料中,寻找,提取和创造 。


1、比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警于事”。比拟中有
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5]:轻轻的我 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 的艳影, / 在我的心里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以人拟物,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 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 /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 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做灯火,虽然看着是 “拟物”,但归根接底还是“拟人”。
含着更多的东西,不只是词典中指出的直接的意义,还有联想的意义,不只是指明的,还有
暗示。它不像散文、小说那样一种平面的、透明的语言,而是立体的、暗示的和有感觉美的 语言。
• 正因为如此,诗歌语言特别是汉语言诗歌,是无法翻译的,翻译只 能捕捉到有限的意味,不能体现它空间的多重性和意象的复合性[3]。 • 诗歌语言无法用外国语言翻译好,与诗歌语言不能用散文语言、小 说语言转述好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平常向别人介绍一篇好小说和散文。 即使自己再笨拙也总还是有话可说,可以转述出某些情节,人物或细 节来;可是轮到你向别人介绍一首好诗时,哪怕你再聪明,除了说出 篇名、出处之外,也许只能叫别人自己去读了。
• 2、夸张
• 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象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 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 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事物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 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然而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诗歌的节奏
• 诗歌是说话的艺术,而说话是离不开节奏的,所以文学语句离不开节奏,尤其是诗歌。
汉语诗歌的节奏一般是由词或词组构成。词或词组有固定的发声和音组,这种音组后面就可 能有久暂不等的顿歇,有这种顿歇的音组,称为音顿,它就是汉语词组的节奏单位。而诗歌 的节奏就是充分应用这些词组的节奏单位产生出来的。例如古典诗。李白的《静夜思》中的 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其中“前”“月”“是”“上”“霜”音节后面的顿歇 就是醒耳的节奏点。节奏点的顿歇其实就是音顿末尾的那一音节的发声及其停顿,是用声音 由强到弱的微微拖长来表示,这种音顿有规律的反复,就能产生抑、扬、顿、挫的节奏。现 代诗歌的节奏也是这样的,如闻一多的《死水》首二行: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

ABSTRACT :As one kind of Chinese literary forms, Chinese poetry has its unique artistic charm and aesthetic feature. In terms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re is no literary form, whose language is conciser than the poetry language. Ai Qing said “ Every poet is my Muse”, the understanding of poem is also different form one person to another. Wang Chao wen said “ people appreciating the beauty of works is a complicated mental activity rather than an easy mechanical activaty”, “Appreciation is also a kind of imagination.” The reader does not possess artistic ability , if he/she is not familiar with elements and aesthetic features of poetry. Wang also said that “ aesthetic property of aesthetic object and aesthetic subject’s artistic ability are conditions for each other”, the interdependence cannot be built without each of them. KEY WORDS:Chinese literature Modern literature Aesthetic feature of poetry Poetry appreciation
的晴空啊!/你听到了吗?”。这时,蒙昧的思维觉醒了,无知的少年获得了清明的理性。一
种新的成熟意识已向自己的过去彻底诀别。诗歌在说话者心灵的自我净化和升华中得以完成。


(三)诗歌凝炼的语言
一切文学艺术语言,跟生活中为实用目的服务的语言,都有所不同,它们不仅仅是交流
媒介,而且还传达情感和思想。但是与诗歌的语言相比,散文和小说的语言非实用的实际目 的,或叙述某一段经历,或讲述一个故事,它所表现的语言意义,更多是词的直接的意义, 语言具有较强的透明性,它消失在内容的美中。诗歌的语言却不同,由于诗是强有力的情感 和思想的自然流露,没有纯粹的经历或故事要讲述,语言的意义就存在词汇本身之中。在诗 中,驱使我们使用的词汇,是我们对词汇所指对象的某种情感反应,当词被写出的时候,这 种情感反应就体现在词中,一个词不但通过词的意思,反映一种事物,而且还把意思的反映 的部分保存下来,传达全面的经验,不仅包含对象,而且包含自我。所以在诗中语言总是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