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主义和实证方法共22页

合集下载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

又称实证哲学。

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创始人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主要代表有英国的J.S.密尔和H.斯宾塞。

其形成标志为183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实证哲学教程》。

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称为老实证主义,20世纪盛极一时的逻辑实证主义称为新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

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

实证主义不仅对哲学而且对整个社会科学均发生了深刻影响,孔德所创立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其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西方社会学的主流。

实证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

广义而言,任何种类的哲学体系,只要囿于经验材料、拒绝排斥先验或形而上学的思辨,都为实证主义。

狭义而言,实证主义则指法国哲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的哲学。

这条目内主要介绍狭义的实证主义。

孔德生长的时代,正是一个宣扬理性主义及科学思想发端的时代,在“科学万能”思想的冲击下,人们对形而上学产生怀疑,逐渐以注重经验的科学方法观察、研究事物,探求事实的本原和变化的现象。

实证主义又称实证论,其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

实证论者认为,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

实证主义的目的,在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

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道万事万物,必须经由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

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体认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

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

孔德在其所写的《实证哲学》一书里,认为人类进化分成三阶段:一是神学阶段,盖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力量和某些现象感到惧怕,因此就以信仰和膜拜来解释面对自然界的变化;二是玄学阶段,以形而上或普遍的本质阶段,解释一切现象;三是实证阶段,也就是科学的阶段,运用观察、分类,以及分类性的资料,探求事物彼此的关系,此法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可信的。

第二章社会科学方法论诸流派一、实证主义

第二章社会科学方法论诸流派一、实证主义

20世纪以来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争论,大都与 实证主义相关。
实证主义试图将自然科学里的方法应用到社会 科学。预先假定了科学的统一性。
实证主义将科学看做是外在于科学之外的客观 存在的研究。即,对象不因为主体的介入而变 化——拒斥了主体与客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 间的解释学因素的发生。
实证主义五个特征:
范式的转移包括哲学、认识论、方法论 的转移和创新。
C,“不可通约性” (incommensurability)
新旧范式之间有一种质的差别,差异到 无法相容的程度。
各范式里的科学家就象在两个不同的世 界里工作。
几个不同:研究方法、解答方式、知识 标准不同;两个世界里说着不同的语言, 不可互相翻译。
第二,“语言”:既要命题由名称组成,一个 名称指谓一个对象。“语言图像论”——“精确 定义、理想、科学语言”。
第三,不可说的“神秘领域”。
“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我们可以 说这个世界,世界之外的领域我们没有语言去 说。
“对于可说的我们都可以说清楚,对于不可说 的我们应当保持沉默”。
一,科学主义: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后 实证主义——孔德、维特根斯坦、波普尔
1,实证主义兴起:孔德、马赫
从近代实验科学开始至今,主宰自然和社会科学 的正统观念近400年。
孔德:16世纪开始在科学研究界占据主流。19世 纪孔德首先用“实证主义”(positivism)一词, 指称一种关于科学和历史的知识论与世界观。
拒斥形而上“学”。(这个领域存在,但不可 说)
哲学就是语言命题意义分析。无意义的命题无 所谓真假。(如,“我说的话都是谎话”,属 于无意义命题)
影响:
被称为逻辑实证主义的宣言书
1,科学界。如建构实在论。 2,文学界。如作品意义分析。 3,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界。如,摩尔的

西方科学哲学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西方科学哲学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直接经验证实是有限,所以也必须依靠间 接经验证实:
A 这把钥匙是铁做
B 铁制东西放在磁石附近就会被吸引
C 这是一块磁石
D 把这把钥匙放在磁石附近源自E 这把钥匙会被磁石吸住直接经验证实——可靠 间接经验证实——或然
证实
检验
验证
第6页
2、综合真理与分析真理 3、语言两种职能和说话两种方式 科学——表述 形而上学——表示 4、物理主义与统一科学
第27页
第17页
(3)对收敛性、发散性思维按阶 段严格划分,以及新旧范式不可 通约,一个时期内只能有一个范 式,与科学史不符。
(4)关于科学史,科学发展自主 性,是心理主义,相对主义,为 无政府主义认识论提供了思想根 源。
第18页
(二)拉卡托斯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伊姆雷·拉卡托斯(Imre·Lakatos,1922— ), 英籍匈牙利数学哲学家,科学哲学家,犹太人。 1922年出生于匈牙利,原姓利普斯茨,1944年毕 业于德布勒森大学,后参加抵抗纳粹运动,更名 为拉卡托斯,意为共产主义,后到英国开始其学 术生涯,受波普尔影响,开始研究批判理性主义。 曾任不列颠科学哲学杂志主编。
3、贬低实践作用,对科学发展机制没有作出 深刻回答。
第23页
(三)无政府主义认识论
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rd,1924-1994) 1 、科学非理性化
批判统一科学方法论标准 2、科学是最新宗教
取消了科学划界问题 3、无政府主义认识论 怎么都行( anything goes)韧性标准
增生标准
第24页
4 、评价 (1)减弱科学垄断地位,反对唯
一标准,主张多元文化竞争。批 判当代社会现实,呼唤人文精神, 在现时代含有进步意义。 (2)主张多元平等是一个相对主 义。

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强调收集实证材料,使用统计分析和研究设计以检验假设,从而获得事实性数据,以供支撑和解释研究设计中的假设。

它是推断性研究方法的相反,后者专注于它的假设,而不是可测试的实际结果。

实证主义研究提倡客观性,理性和系统,以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并发表一个位于实证数据支持的论文。

实证主义研究的目的是解释和推断现象,以此来认识其潜在的原因和模式。

它被称为实证主义,因为它依赖于实证数据,而不是推论。

它是一种正式和秩序的研究方法。

它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研究分析数据和现象,以获得越来越深入的解释。

实证主义研究的一般步骤包括:定义目标,选择一个研究变量,定义变量,识别假设,选择数据收集方法,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形成结论,和运用研究结果。

定义目标是研究过程的首要任务,因为它提供了研究问题的目标,并帮助研究者定义、构思、选择研究变量和研究方法。

选择一个研究变量意味着从多个可能的变量中挑选一个,这要求定义一个可以提问,并能在研究框架内进行管理和检验的研究变量。

定义变量主要是指明它们的定义,用于衡量变量量中的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确定假设。

识别假设的主要目的是为研究提供一个操作变量和实施工具的框架,这个框架告诉研究者所收集数据的类型和范围,以及研究设计的背景信息。

选择数据收集方法,也可以称之为观察法,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下一步。

它从不同指标中收集研究数据,并在假设和研究问题中重新检查以达到精确的结果。

收集完数据以及进行数据分析后,研究者可以根据实证数据设计对假设的检验和确定研究的结果。

最后,研究者可以根据实证数据来解释研究的发现,并勾勒出形成结论的途径。

实证主义研究是一种深入探索研究问题的非常重要和强大的方法。

它可以用来验证和求知诸多假设,以及研究者对社会和经济现象的理解和控制上的探究。

它已经在各种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的成功,尤其是社会科学、教育、经济学和心理学领域。

实证主义及方法论

实证主义及方法论

实证主义及方法论哎呀,实证主义和方法论啊,这俩词儿听着就挺学术的,不过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就像咱俩坐在街边小摊儿上,边撸串边聊天那样。

记得有一回,我去了趟超市,想买点水果。

你说,这挑水果,其实跟实证主义挺像的。

实证主义嘛,就是得有证据,得看得见摸得着,不能光凭空想象。

我挑水果的时候,那可真是实证主义的实践啊。

首先,我得看颜色,红的苹果,黄的香蕉,颜色得正,这是基本的。

就像实证主义强调的观察,你得先观察,才能有结论。

我拿起一个苹果,转着圈看,看有没有斑点,有没有磕碰,这就像是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你得有一套方法去验证你的观察。

然后,我得摸一摸,感受下硬度。

这苹果,太硬了可能没熟,太软了可能快坏了。

这就跟实证主义里的实验一样,你得动手操作,去验证你的观察。

我轻轻按一按,嗯,这个软硬适中,应该不错。

接下来,我还得闻一闻。

这水果的香味,那可是骗不了人的。

实证主义讲究的是经验,你得有实际的经验才能做出判断。

我凑近鼻子一闻,嗯,这苹果香,新鲜!最后,我还得尝一尝。

这可是实证主义的精髓,你得亲自体验,才能得出结论。

我咬一口,嗯,甜中带点酸,水分足,这苹果,买对了!你看,这挑水果的过程,其实就是实证主义和方法论的一个小小实践。

你得观察,得实验,得体验,最后才能得出结论。

这跟做学问,做研究,其实是一个道理。

你不能光听别人说,你得自己去看,去摸,去闻,去尝,这样你才能得到真实的,可靠的结论。

所以啊,实证主义和方法论,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就在咱们日常生活中。

就像挑水果一样,你得亲自去实践,去体验,才能得到真实的感受和结论。

这就是实证主义的魅力,也是它的意义所在。

咱们今天就聊到这儿,下次再有啥有意思的话题,咱们再继续聊。

别忘了,实证主义,就是得亲自去体验,去实践,才能得到真知。

就像这串儿,得自己撸,才知道味儿对不对!。

什么是实证主义

什么是实证主义

什么是实证主义,我们如何理解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指一种以实证科学为思想基础的哲学思潮,强调从经验事实中寻求真理,主张科学方法是获得知识的唯一可靠途径。

实证主义对于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贡献,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问题。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实证主义的概念和意义。

一、实证主义的概念实证主义是指一种以实证科学为思想基础的哲学思潮,主张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以从经验事实中寻求真理和知识。

实证主义强调科学方法是获得知识的唯一可靠途径,主张从实证事实中推导出普遍规律和原则,以此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二、实证主义的意义1. 推动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实证主义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推动了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贡献。

2. 建立科学的研究体系和方法论:实证主义主张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建立了科学的研究体系和方法论,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3. 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和科学观念:实证主义强调科学方法是获得知识的唯一可靠途径,提高了人们的科学素质和科学观念,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4. 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实证主义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也适用于社会科学,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为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支持。

5. 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实证主义强调从经验事实中寻求真理和知识,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推动了实践经验和科学理论的结合,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如何理解实证主义1. 实证主义是以实证科学为思想基础的哲学思潮:实证主义是以实证科学为思想基础的哲学思潮,主张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以从经验事实中寻求真理和知识。

2. 实证主义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和原则:实证主义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和原则,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讲实证主义

第二讲实证主义

拓展阅读:
1.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 译林出版社2011
欧力同:《孔德及其实证主义》,上海社 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2.邱觉心:《早期实证主义哲学概观— —孔德、穆勒与斯宾塞》,四川人民出 版社1990
思考题:
1.什么是实证主义原则
2.简述孔德对智力发展三阶段的划 分.
1857年9月5日,孔德在巴黎默西厄-勒-普 兰斯路10号逝世。死时他的学生在场。
逝世一百周年时,他被誉为“世界文化名 人”,认为他提倡科学,提倡普及教育, 主张人道、利他、爱人类等,是对人类 文化的贡献。
孔德的思想渊源
就社会条件而言,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是社 会需要与受自然科学影响孕育而成。
思想渊源:继承了17C以来欧洲经验主义的传 统,尤其是贝克莱、休谟的经验论以及牛 顿的机械论哲学。同时也不全然否定笛卡 尔。
“实证”一词源于拉丁文positivus,意为 肯定、明确、确切。
A.实证意味着是“实在的(real)”, 一切知识必须以被观察到的事实 (facts)为出发点;
B.实证意味“有用的(useful)”, 所以实证哲学的目的在于改善我们 个人与社会的存在,而不仅是满足 好奇;
C.实证也可理解为“确定的”与“确实的” (certain and indubitable),所以实证哲学 的任务就在于引导我们超出早期哲学家的不断 怀疑与争论,反对那些不着边际的问题作抽象 的议论;
D.实证又指精确的决定(precisely determined),提倡观念的“明晰性”与 “坚固性”,所以实证哲学以规律、恒定、固
定关系代替早期阶段的否定与变化观念;
E.实证也是意味着“积极的”或“建 设的”,反对形而上学否定现实的 破坏倾向,而以建设为目的。

第二章社会科学方法论诸流派一、实证主义

第二章社会科学方法论诸流派一、实证主义




4,进化认识论—— “进化认识论图式”:试错法。即试探性 科学认识。 科学理论(试探性)提出的三情景:理 论和实验结果不一致;理论系统内部矛 盾;两个不同理论相互冲突。 实在论:钟和云。



5,真理论与科学的判准—— “可否证性”:区别科学与非科学。 “检验严格性”:发现意外,实验反驳预先假 设与猜想。 “近似真理”:真理不是对象本身,要不断修 正、逼近对象自身。 “逼真度”:适用于两个理论的比较。看谁说 明的事情更多,以此确立科学进步的标准。



2,科学革命 A危机:范式越来越精确,异例现象遇到 得越多,范式的变迁时机到来。 B科学革命与范式的转移:科学革命在于 范式转移了,原范式里的知识累积中断, 创新被要求。 范式的转移包括哲学、认识论、方法论 的转移和创新。




C,“不可通约性” (incommensurability) 新旧范式之间有一种质的差别,差异到 无法相容的程度。 各范式里的科学家就象在两个不同的世 界里工作。 几个不同:研究方法、解答方式、知识 标准不同;两个世界里说着不同的语言, 不可互相翻译。
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是“左”和“右”两翼 历史主义。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历史主义是单一的、预先的、抽象决定论。 历史主义排除了社会的多种可能性,是“封闭 社会”的制造者、“开放社会”的敌人。 开放社会:非“钟”,是“云”,不确定的、 无法精确预测的多种可能性的社会。 历史主义、开放社会敌人:从古希腊哲学家柏 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马克思主义是最 精致的历史主义。



20世纪以来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争论,大都与 实证主义相关。 实证主义试图将自然科学里的方法应用到社会 科学。预先假定了科学的统一性。 实证主义将科学看做是外在于科学之外的客观 存在的研究。即,对象不因为主体的介入而变 化——拒斥了主体与客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 间的解释学因素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