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要求
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进行说出具体要求
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进行,说出具体要求章古台学区中心校张玉琢一、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1、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
“学则须疑”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往往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
有了问题,才能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和兴趣,也才有了认识事物的方向。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独立思考、深入思考,提出各种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教师参与其中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碰撞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2、将教学内容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近几年中考题型与内容的变化,更要求我们教师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将研究性学习融入到语文活动中去。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设计了不少活动性习题和“语文活动”,如查字典、辨论、演讲、办手抄报等,教师把这些搞成一组系列活动,将原来单一的语文活动向课外、校外拓展,以研究性学习为目标设计活动方案,增加研究的内涵。
比如办手抄报这项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拟定办报宗旨开始,做好专访、编辑、排版、抄写等一系列工作,还要求学生从网上、报纸、电视新闻、图书馆等处获取信息,做好摘编工作。
这样,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自己去研究,去学习。
三、将研究性学习落实到课题研究中去。
开设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最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它已经走出了单纯的语文学习的领域,走出了课堂,走出了学校。
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知识现状、能力层次、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社交能力,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要研究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领域,不断完善自我;要研究指导的策略,加强过程的指导和管理。
比如我在指导学生语文课外兴趣小组时,每个小组、每个学期制定几个课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完成,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经常会向我请教、咨询。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与特点 •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 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案例 • 研究性学习的挑战与对策
0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与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01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 ,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创新的 学习方式。
案例三: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
总结词
课题研究、学术性学习
详细描述
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是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培养其学术素 养和创新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学术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06
研究性学习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01
传统教育观念束缚
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通 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团队协作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 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 高团队协作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知识技能
01
研究性学习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注重学生的技能
收集与分析资料
收集资料
通过调查、实验、文献等多种方 式收集相关资料。
资料整理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筛选 和整理,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分析资料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提取有用信息,为研究提供支
持。
形成研究成果
撰写研究报告
按照规范格式撰写研究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目 的、方法、结果与讨论等部分。
批判性思维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引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主动、自主的学习方法,它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研究。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研究性学习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优势以及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的调研、分析和实践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内容的探究和研究中。
研究性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1.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可以在指导下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深入的探究。
2.开放性: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自由的探讨和辩论。
3.多元性: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探究,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进行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4.实践性:研究性学习通过实际的调研和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优势研究性学习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加主动积极,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生之间可以共同探究问题、分享经验和解决方案,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研究方向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并通过实际的调研和实践等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1.设定研究目标: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前,应先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的方向和范围。
研究性学习计划(15篇)
研究性学习计划(15篇)研究性学习计划 1根据我校初中教学的实际,现拟定以下研究性学习的计划: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途径和措施的学习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了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上,我们建立以激发学习科学兴趣为基础,以培养科研方法为重点,以锤炼科学精神为根本的三级目标体系。
2、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1)从开展时间上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确保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是开展好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条件。
为了落实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我们采取了课内集中与课外拓展相结合的办法,即:每周保证一定量的时间用于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络和研究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这一方面是由课题研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学校教学工作统筹安排的考虑。
(2)从开展阶段上看,采取方法辅导与专题研究相结合传授研究方法和开展课题研究是相互相成,密切联系的。
前者是后者的研究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实践和运用。
考虑到当前学生自身科研方法的局限性,我们在开展阶段上采取了"先进行方法辅导,再进行专题研究"的原则。
首先,在初中年段集中安排两个专题的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基本科研方法的辅导,通过辅导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和程序,另一方面也为以后的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开展以小组为单位、以课题研究为形式的专题研究性学习。
(3)从选题方式上看,采取双向选题与自主选题相结合为了体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也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优势,在研究性学习的初级阶段,我校在选题方式上采取了教师、学生双向选题两种方式。
以本学期为例,建议“教师开菜单”的研究性课题供学生参考,内容尽量涉及社会、生活等领域。
鼓励“学生开菜单”的研究性课题。
对研究性选题方式的探索我们的设想是:在课题选择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学生的职责和要求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职责和要求1、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课,所有学生都必须参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习,在高中三年内取得规定的课时学分。
2、根据教育部课程计划的规定,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要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遵守学校的考勤制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我管理,承担学习责任,发展个性特长,完成各个阶段规定的学习任务。
4、在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过程中,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尤其是外出采访、咨询、调查、采集样本及做有危险的实验时,要特别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5、服从课题组组长的领导和管理,与本组成员分工合作,互通信息,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创意,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学会理解、宽容和欣赏别人,及时记录课题研究中的心得和体会。
6、处理好学科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不能厚此薄彼,努力做到相互渗透,互相促进。
7、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听取各种讲座,记好笔记;虚心向老师、专家、家长和同学请教;努力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和计算机信息技术。
8、认真做好个人总结,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和研究成果。
9、各班班主任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第一负责人,应做好“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组织、宣传、指导等工作。
10、各班科任教师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课题指导教师,具体负责本课题小组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题、选题、实施及结题等阶段的具体指导工作。
11、各班班长是本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联络员,负责本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资料收集上报工作。
12、“研究性学习”课程以班为单位分组与合作相结合进行,班主任组织、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完成。
天水市第八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组。
八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章制度
八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章制度一、背景介绍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研究性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学教育中。
为了推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校制定了八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章制度,以规范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
二、课程目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能够深入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通过团队合作、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三、课程设置八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两个课程。
3.1 初中阶段3.1.1 《科学探究》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和分析结果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
课程内容包括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
3.1.2 《社会调查与研究》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和研究能力,学生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
课程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的步骤、问卷设计和数据分析等。
3.2 高中阶段3.2.1 《专题研究与创新》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题研究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深入研究某个专题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方法、文献调研和创新方案的设计等。
3.2.2 《实践操作与项目管理》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项目管理能力,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完成一个项目。
课程内容包括实践操作的技巧、项目管理的流程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等。
四、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4.1 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教师需要确定课程目标、选取适合的课程资源,并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学设计。
此外,教师还需要制定学生学习计划,并向学生介绍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
4.2 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教师应根据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训练。
教师还应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升能力。
4.3 总结阶段在总结阶段,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和评价课程的效果,并进行经验分享。
研究性学习工作实施方案2024
研究性学习工作实施方案2024
2024年研究性学习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项目背景分析
2024年,我国处于关键发展阶段,研究性学习成为推动创新、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三、项目内容
1. 设计并实施具有研究性质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开展创新实验室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4. 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四、项目实施方案
1.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招募优秀的教师和导师,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
3. 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4. 建立学生档案,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
五、项目评估和总结
1. 定期对项目进展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方向。
2. 结合学生反馈和成果,总结经验,完善研究性学习工作实施方案。
六、项目效果预期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章制度模版
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章制度模版一、概述本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和管理。
二、课程设置1.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分为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和综合科学类三类。
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需求,自由选择参与其中一类课程。
2.每学年开设的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不超过16个,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计划进行安排。
3.课程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科知识,体现学科交叉和综合应用的特点,具备一定的研究性和实践性。
三、教师管理1.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学科水平和科研能力,参与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师由学校根据其专业背景和经验进行选拔。
2.教师应认真备课,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并按计划进行课程教学。
3.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学习督促和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4.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培养其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学生管理1.学生在选课时应认真考虑自身兴趣和发展需求,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并按计划参与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
2.学生应按时参加课程教学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3.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尊重教师和同学,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
4.学生应定期进行学习总结和成果展示,课程结束后,学生需提交学习报告和成果展示。
五、评价制度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价,包括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成果展示等。
2.学生的综合评价由教师和学校进行,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
六、实施方式1.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2.课程的开展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七、问题解决如教师、学生或家长对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和管理有任何问题或建议,可向学校教务部门反映,学校会及时处理和解决。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一、引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大多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扮演着更为积极的角色,他们将问题和挑战作为学习的起点,通过研究、探索和实践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特征1. 学习者的主动性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而不是passively receiving facts and information。
2. 真实性的问题情境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环境的真实性,学生将面临和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来解决这些问题。
3. 团队合作研究性学习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分享,鼓励团队合作、交流讨论,通过互相启发和支持来共同探索和实践。
4. 较高的思维层次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还要具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1. 设计问题情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着引导者和辅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构建思路、寻找资料、进行研究。
3. 鼓励合作与分享教师可以设置小组合作任务,鼓励学生之间合作探究、共同讨论,促使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 提供支持和辅导教师需要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支持和反馈,引导学生克服困难,促使学生从研究中获得成长和收获。
四、结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深度和广度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需要注重设计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研究、鼓励合作分享和提供支持辅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4、某一学科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如“岳飞为什 么不能称作民族英雄”等。
5、课题宜选小不择宜大课,题如“(二城市) 能源问题”、
“当今中国的影视文化”“广告与商品”等就 太大,难以下手,而像“一中食堂垃圾的流向 与处理”“常州市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现状的调 查”等就比较具体。
进行调查;4、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如研究成果及展示
❖ 撰写研究报告(最好进行实验)
❖ 展示成果图片或实物(鼓励设计类的实 物成果或电脑绘画作品等)
❖ 制作演示文稿 ❖ 论文答辩 ❖ 展示网站等
假如你能根据如上十点制定一个规划,那 么你的研究可以讲已经完成了第一步。
如研究过程(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一般包括: 1、搜集信息;2、处理信息;3、分析信
息 实验研究一般包括: 1、实验假设和准备 ;2、进行实验,收集
实验数据;3、分析数据,验证假设 调查研究包括: 1、设计调查表;2、确定调查人群;3、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两个法规性文件
◆教育部关于研究性学习的通知和指南 (上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江苏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 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关于课程的重要规定)
几个重要概念
1、综合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课程 2、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 3、从课外活动到综合实践课程
我校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1、高中新课程中研究性学习有15个学 分,按《江苏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高中三年中, 每个学生通常研究2-5个课题或项目。 方案三:高一年级一个课题,高二和高 三共一个课题,每一个课题5或6学分; 第二个课题10或9学分。 2、两个课题中必须有一个是自然科学 类的课题或设计,另一个为人文社会科 学类的课题。
研学是什么意思
研学是什么意思研学,即研究性学习,国际上统称探究式学习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基于学生原有的概念,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归纳式学习过程。
研学旅行即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衔接的实践性学习形式,通过“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特点,设计实施不同学段的研学课程,培养孩子科学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扩展资料:研究性学习的要求:(1)研究性学习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小班化教学,需要充足的材料,但现实中绝大多数学校都做不到小班化教学。
(2)研究性学习往往需要学生走出材料,到户外或社会上进行考察和调研,由于安全问题日益敏感,当前要组织学生搞一次出校门的考察或调查活动极为困难。
(3)相对于过去按照预定的教案,按部就班地开展讲授式教学来说,研究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教师需要在课前做比过去更多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又必须面临和应对大量不可预期的、随机出现的问题。
(4)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什么时候介入、如何介入学生的研究性过程,教师很难把握好分寸。
有时候,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多长时间,教师就介入进去,以致剥夺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尝试和发现的机会,以及从教训中进行学习的机会;有时候,学生已经处于茫然无助、停滞不前的状态,教师还无动于衷,漠然以对。
(5)如何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尽管有不少学者做过一些探讨,提供了一些策略和方法(如根据学生完成探究任务的实际表现来进行评价,采用表现性评价或档案袋评价等),但这些策略与方法在实践上往往难以操作,实施起来费时费力,要求评价者具有较高的评价素养。
(6)作为第一线的教师,除了要面对生存的压力,还要面对考试竞争的压力。
研究性学习要求
运用的学科和工具恰当,符合实际。
详细观察记录
至少300字,针对目标记录详细。
结论
至少50字,结论符合实际、科学,结论与观察记录相符。
一般活动
活动形式
形式明确、合适。
活动过程
至少300字,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地点、参与者,活动内容具体。
活动结果
至少50字,结果符合实际、科学。
教师点评
至少50字,点评合理、有针对性。
课程
内容
基本要求
(一)
研
究
性
学
习
开
题
报
告
简要背景说明
至少100字,研究背景描述清晰。
课题目的与意义
至少100字,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
活动计划
至少300字,各阶段的时间段、主要任务、阶段目标明确完整,无缺项。
预期采用的研究方法
至少有两种以上研究方法。
任务分工
至少200字,详尽明确,课题研究各项相关任务落实到具体组员(包括组长及开题宣讲任务分工)。
课题预期成果
达成预期成果。
成果一览表
至少有两种成果。
自评互评
评价中肯,描述性的语言。
教师结题点评
点评符合实际,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有待改善的地方,对学生有启发和激励作用。
每次问卷份数不少于10人。
问卷内容
至少300字,问卷结构规范(题目、指导语、问题与选项、结束语、落款),问题设计合理且不少于10个。
被调查者信息
有较详细的被调查者基本信息。
调查内容及所占比例
问卷结果分析具体。
文献研究法
文摘记录
至少300字,有明确研究专题,内容记录具体,注明资料来源。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要求
论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要求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具有重开放、重自主、重实践、和重探究等的特点。
正确理解这些特点,对课程教学会产生积极导向作用。
关键字:研究性学习、实践、自主、开放、探究。
全面发展正文:到目前为止,教育部文件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定义主要有两处,其一,是课改初期教育部下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另一个教育部文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这两个文件同样都是讲的研究性学习,但对高中和中小学的提法是不完全一样的。
学习和领会教育部文件的精神,不难发现,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课程类型。
(一)将研究性学习看成一种学习方式,是将其理解为与学校中经常使用的“接受式学习”不同的另外一类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学习的一种类型,作为学习方式它的特点是主动探究实践、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
(二)将研究性学习看成一类新型课程,是相对于传统上一接受式学习为特点的学科课程而言,其作为课程也有一些新的特点。
a. 注重开放性虽然新课程背景下的各科教学也都强调开放性,然而,只有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程度是最高的,无论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手段等,都想有充分的开放性,这便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条件。
研究性学习不应把学习内容限制在某些方面,只要学生想到而且力所能及的,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内容。
通过探究性学习,希望学生获得一种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
这是因为今天学生所面对的许多问题,都是综合性问题。
解决这些综合性问题,所需要的知识远远超出某一学科的范围。
在探究过程中,不论是关于生活、社会、还是自然的知识,只要需要就应该用上。
探究性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问题意识即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新精神。
八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八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一、学习目标1. 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3.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科学实验、项目研究、课题研究等;2. 科学实验可以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领域;3. 项目研究可以包括环保、社会公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课题;4. 课题研究可以选择学科研究课题或跨学科综合课题。
三、选课规定1. 学生可根据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研究性学习课程;2. 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报名,并填写详细的学习计划。
四、课程管理1. 课程安排:学校将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安排相应的研究性学习课程;2. 课程指导:学校将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课程指导和学习辅导;3. 学生评估:学校将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平时表现、成果展示等;4. 课程展示: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成果展示活动,以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
五、学生权益保障1. 学生对于学校安排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有权了解并参与;2. 学生有权获得专门的指导和学习资源;3. 学生的个人隐私和学术成果将得到保护;4. 学生有权利提出对于课程安排和学习指导的意见,学校将积极予以研究和改进。
六、师资队伍建设1. 学校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能力;2. 学校将风员优秀的教师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老师;3. 学校将积极开展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七、奖励机制1.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2. 奖励可以包括荣誉称号、奖金、出国交流等形式。
八、违纪处分1. 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和要求完成学习任务;2. 学生必须按时参加课程安排的考试和评估;3. 学生不得弄虚作假,如有违规行为,将面临相应的处分,包括降低评估分数、取消奖励资格等。
研究性学习方案
研究性学习方案•相关推荐研究性学习方案(精选11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研究性学习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研究性学习方案篇1一、课程理念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革命席卷全球,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这对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人才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
改革学校现有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中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本课程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必修课。
我校实施该课程的目标有多重指向:一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二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三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开拓新的教育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1、学生方面(1)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和加深理解已经学到的知识,发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
(3)培养与学校生活、职业生活和继续学习有关的能力:自主意识,团队工作,资料研究,人际交往和掌握现代教育信息工具等。
(4)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和快乐。
2、教师方面(1)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及要求
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及要求高中课程包括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高中课程改革已将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程。
就研究开支课程开展来说,课题选择是基础、是起步,它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成败。
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来说,它又是十分重要的切入口,离开对学生发现问题、提高问题的训练,培养创新精神只能是空洞的口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学校对课选择的原则、课题的来源、课题选择时出现的问题做如下要求:一、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实施工作的组织机构(一)研究性学习实施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研究性学习实施领导小组职责:承担课程实施的领导和协调工作,把握课程实施工作的方向,提供后勤服务保障。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办公室及选课指导中心(设在教务处)主任:副主任:成员:研究性学习实施办公室职责:负责组织课程具体实施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指导、经验交流、成果推广验收,与上级课改管理机构保持联系,接受指导并获取信息,制定教师培训计划,负责对课改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
选课指导中心负责制定全校统一的学生选课的各种具体政策、指导中心要提供学校详细的课程安排,并对学生的选课提供建议和咨询;要通过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发展趋势,为学生科学选课提供客观依据;教研组负责本学科选课指导、咨询。
(三)学科课程实施研究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语文组组长:副组长:李洪英备课组长:分管领导:数学组组长:副组长:备课组长:分管领导:外语组组长:副组长:备课组长:分管领导:物理组:组长:、备课组长:分管领导:化学组组长:备课组长:分管领导:生物组组长:备课组长:分管领导:政治组组长:备课组长:分管领导:历史组组长:备课组长:分管领导:地理组组长:备课组长:分管领导:体艺组:组长:副组长:备课组长:分管领导: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分管领导:成员:各学科教师学科课程实施研究组职责:负责组织课程实施的具体研究和操作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组织各科教师进入课程的实践活动;总结经验教训、收集课程个案,做好课程实施成果的收集、分析和整理;与第一线参加课程实践的教师保持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提出调整意见。
小学教师研究性学习计划
小学教师研究性学习计划引言: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活动,通过提出问题、收集和分析数据、进行实验和推理等一系列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师研究性学习计划的重要性、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以及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精神的方法。
重要性: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主动参与研究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知识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而且,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计划非常重要。
设计原则:设计一个有效的小学教师研究性学习计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教师需要清楚地知道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成果,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其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设计适合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和具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实施策略:要成功实施小学教师研究性学习计划,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
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工具,帮助他们进行研究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图书馆的书籍和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提出和讨论,帮助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者开展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此外,教师还应该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提供必要的帮助。
培养科学精神的方法: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及要求
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接触和了解自然与社会,观察和思考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并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品尝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激发探究兴趣,获得探究的初步经验,初步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学习习惯.(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形成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
包括:针对特定情境中的事物仔细观察并且提出问题;针对所探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探究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实施探究;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采集基本的信息、数据;运用信息和数据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或回答;用明白的话语与同伴交流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与心得,展示成果。
(3)初步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形成尊重事实的意识,养成凡事认真思考的习惯;既敢于大胆想象,又能够认真实践、尝试、探究;不怕困难与挫折,不轻易放弃探究;能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自我评价;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4)初步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乐于与伙伴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克服依赖心理,养成认真完成分工的自觉性;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热爱集体,乐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及成果。
(5)初步形成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形成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学会关心他人和环境,关注社会进步,懂得社会发展人人有责的基本道理,注意个人行为对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后果。
第一,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让他们自主选择探究内容,是研究性学习活动持续进行并有效开展的基础.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确定方向并积极地投入探究。
教师在活动指导中要创造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不宜硬性规定研究的题目和内容。
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形成问题。
在学生产生研究的兴趣和愿望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提出研究的题目和思路.第二,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掘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探究题材,是有效选择和组织研究性学习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要利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机会,启发小学生提出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从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到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从个人的衣食住行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从校园的环境布置到城乡的规划建设,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指导
(一)课题名称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例:关于秦淮河污染的治理和保洁船的设计(字体:四号,加粗)
组长姓名;成员1,2,3姓名,班级(字体:五号,加粗)
指导教师: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标题字体小四号加粗,文章为小四号)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
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三)目前本课题的研究状况:已有哪些成果,对已掌握的材料简单综述。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可以是一个话题、一种现象、一个简单的文章提纲等等(每班必须有一组研究一个人物,还要有一组要研究一本书)
(六)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班级分成几组,每组6—8人,分工合作。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资料法等。
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样做”。
如要用调查法,则要讲清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调查方法、问卷的设计或来源等。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终结研究成果。
形式有很多,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十)参考文献:要在文章最后说明所引用材料的出处。
要写清:作者,杂志书籍名称,出版社,时间,引用部分页码。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