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丛枝菌根侵染率研究教学文稿
“丛枝菌根真菌”文件汇整
“丛枝菌根真菌”文件汇整目录一、丛枝菌根真菌扩繁方法的研究进展二、丛枝菌根真菌对柑橘铁吸收的效应及其作用机理三、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营养代谢与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四、植物相互作用与丛枝菌根真菌五、不同农业措施对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和侵染效应的影响六、丛枝菌根真菌与共生植物物质交换研究进展丛枝菌根真菌扩繁方法的研究进展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AMF的深入研究和了解,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有效地扩繁AMF,以促进其在农业、林业和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应用。
本文将对AMF扩繁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在自然条件下,AMF主要通过土壤传播和扩散。
为了促进AMF的扩繁,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环境,如增加土壤有机质、调节土壤pH值和土壤含水量等措施,为AMF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还可以通过合理轮作和种植绿肥等农业措施,增加土壤中AMF的数量和多样性。
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通过孢子萌发、菌丝培养和丛枝菌根形成等方式进行AMF的扩繁。
其中,丛枝菌根形成是AMF扩繁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外源物质,如糖蜜、磷酸盐等,促进AMF与植物根系的共生关系,进而提高AMF的繁殖效率。
除了自然条件和实验室条件下的扩繁方法外,生物工程方法也可以用于AMF的扩繁。
例如,基因工程可以通过基因修饰和基因转化等技术手段,提高AMF的繁殖效率和共生能力;细胞培养可以通过离体培养和细胞克隆等技术手段,实现AMF的高密度培养。
然而,生物工程方法在AMF扩繁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
随着人们对AMF的深入了解和研究的不断深入,AMF的扩繁方法将会越来越成熟。
未来,人们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扩繁方法,实现AMF 的高效扩繁。
随着人们对AMF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人们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和细胞培养等生物工程技术手段,改良AMF的性状,提高其与植物的共生能力和应用效果。
丛枝菌根真菌 侵染 新方法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新方法丛枝菌根真菌是一种重要的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复杂操作、耗时长、易感染其他细菌等。
近年来,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侵染效率、减少对植物的伤害、保护环境。
本文将介绍这种新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新方法的原理是利用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通过优化培养基组成和条件,提高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植物根系的效率。
首先,科研人员从土壤中分离出高效的丛枝菌根真菌菌株,并通过鉴定确保其纯度和活性。
然后,根据菌株的特性,优化培养基的pH值、温度、养分浓度等因素,以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条件。
同时,通过添加一些生长因子和激素,促进丛枝菌根真菌菌株的生长和分枝。
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和试管。
培养基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的配方,如PDA培养基、MS培养基等。
然后,将试管灭菌处理,将培养基倒入试管中,待其凝固。
接下来,将丛枝菌根真菌菌株接种到试管中,将试管倒立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一段时间后,观察菌株生长情况,确认丛枝菌根真菌菌株已经生长到一定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新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新方法能够提高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植物根系的效率。
传统方法中,侵染效率较低,需要较长时间,而新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高效侵染,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新方法能够减少对植物的伤害。
传统方法中,侵染过程中易导致植物受到伤害,影响植物生长。
而新方法能够通过优化培养基组成和条件,减少对植物的伤害,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最后,新方法能够保护环境。
传统方法中,侵染过程中易感染其他细菌,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新方法能够通过优化培养基组成和条件,减少对其他细菌的感染,保护环境。
综上所述,新的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方法通过优化培养基组成和条件,提高了侵染效率、减少了对植物的伤害、保护了环境。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病机理研究进展
第 7卷 第 2 : 学 期 农
吴强盛 : 丛枝 菌 根 真 菌 提 高 植 物 抗 病 机 理研 究 进 展
1 2 土 传 真 菌 病 害 .
自 1 6 年 S f 首先 对洋 葱土传 病 害进 行研 究 以来 , 们 已经 在 柑桔 、 、 莓 、 豆 、 98 ai r 人 桃 草 大 西瓜 等 园 艺 作物进行 研究 。李敏 等 在大 田条件 下对 西瓜枯 萎病进 行 接种 菌 根真 菌试 验 , 果表 明供试 的丛 枝 菌根 结
d i 1 . 9 9 j is . 6 3—1 0 ( ) 2 1 . 2 0 1 o : 0 3 6 /.s n 1 7 4 9 S . 0 0 0 . 2
丛枝 菌 根真 菌 提 高植 物 抗病 机 理研 究进 展
吴 强盛 ( 长江大学园 艺园林学院, 荆州 442) 湖北 305
[ 要] 枝 菌 根 真 菌 能 与 绝 大 多 数植 物 建 立 互 惠 共 生 关 系 , 助 植 物 吸 收水 和 矿 质 营 养 。通 过 分 析 丛 枝 菌 摘 丛 帮
长 江大 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版 ) 21 年 6 第 7 第 2 : 00 月 卷 期 农学 Jun l f a g eU iesy N t c E i J n 2 1 , 17No 2 A rS i or a o n t nvri ( a i dt u .0 0 Vo . : gi c Y z t S ) .
寄 主 。
这 些结果 充分说 明 , 枝菌 根真菌 能提 高植物 的抗虫 能力 , 丛 但是这种 效果 只居 于寄主 植物未感 染线虫
之前 。
[ 稿 日 期 30 9—1 —1 收 20 1 9
[ 基金项目] 农业部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 o 9 2 ) 2 0 k 0 [ 者 简 介 ] 强 盛 ( 9 8 ) 男 , 西 临 J人 , 学 博 士 , 教授 , 要 从 事 果树 菌 根 研 究 作 吴 17 一 , 江 l 农 1 副 主
丛枝菌根研究方法
丛枝菌根研究方法野外调查是丛枝菌根研究的第一步,通过对丛枝菌根真菌的采集和标本的收集,可以了解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种组成和丰度。
同时,还可以观察丛枝菌根的形态特征、寄主植物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
野外调查可以通过线虫技术、浸渍法、剥离法等方法来采集土壤样品,进一步分离和鉴定丛枝菌根真菌。
实验室培养是丛枝菌根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在不同培养基上对真菌进行培养和观察,可以研究其生长特性、生理代谢和生殖方式等方面的特点。
实验室培养还可以通过共培养法来研究丛枝菌根真菌与寄主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共培养法可以模拟真菌在寄主根系中的生长环境,通过观察真菌的侵染和共生过程,揭示丛枝菌根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方式。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丛枝菌根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提取丛枝菌根真菌的DNA,利用PCR扩增、测序和分析等技术,可以对真菌的物种进行鉴定和分类。
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基因组DNA文库和表达文库,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基因的组成和功能。
此外,还可以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免疫荧光检测、原位PCR等技术,对丛枝菌根真菌在寄主植物根系中的定位和分布进行研究,揭示其与寄主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递机制。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借助微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例如计量生态学、同位素示踪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对丛枝菌根的分布、生态功能、物质循环和与其他微生物群落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总之,丛枝菌根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和关键。
通过野外调查、实验室培养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手段的结合,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丛枝菌根的形态特征、物种组成、功能和作用机制,为我们更好地利用和管理丛枝菌根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丛枝菌根观察与侵染率测定方法的比较
比较分析
1、相同点
不同方法之间存在相同点。首先,它们都是研究丛枝菌根的重要手段,能够 帮助我们了解丛枝菌根的存在和作用。其次,这些方法都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包括样本的选取、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 它们都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和技能,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2、不同点
例如,对于需要了解丛枝菌根形态和结构的研究,可以采用显微镜观察法; 对于需要快速筛选和处理大量样本的研究,可优先考虑间接计数法。总之,在选 用丛枝菌根观察和侵染率测定方法时,应充分考虑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 获得更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
参考内容
在生态系统中,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简称AM)是一种普 遍存在的菌根联盟,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生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丛枝菌 根染色方法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染色效果不佳、成本较高等。为此,本次演 示介绍了一种改进的丛枝菌根染色方法,旨在提高染色效果、降低成本,并拓展 其应用领域。
但PCR扩增效率和样品采集会影响估算的准确性。此外,不同方法在适用范 围方面也有所不同。显微镜观察法适用于研究丛枝菌根的形态和结构,而间接计 数法适用于对大量样本进行快速筛选和处理。
结论
通过对丛枝菌根观察和侵染率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不 同方法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准确了解丛枝菌根的存 在和作用至关重要。在实际研究中,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实验条件和样品特点选 取适合的方法。
背景
丛枝菌根是土壤中植物根系与菌根真菌形成的共生体,对植物吸收水分和养 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丛枝菌根在土壤碳循环、氮循环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 用。丛枝菌根观察和侵染率测定是研究丛枝菌根的基本手段,通过观察和测定可 以了解丛枝菌根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存在和作用。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势与接种势之间的关系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势与接种势之间的关系
丛枝菌根(AM)真菌的侵染势(Colonizationpotential,CP)和接种势(inoculumpotential,IP)是菌根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IP已定义为接种物中有活力的真菌繁殖体及结构的数量(Liu&Luo,1994).而CP的定量描述和测定方法尚未建立.本文将CP定义为单位数量接种物在侵染初期侵染植物根系的能力,其定量测定公式为:CP=N×L/IP×T,其中N为单位根长侵入点数+根内和根外菌丝数+含有丛枝的细胞数+泡囊数;L为每株寄主植物根系总长度;IP为接种物的接种势单位数;T为接种后的天数.用棉花(Gossypiumhirsutum)、大豆(Glycinemax)、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和玉米(Zeamays)和3种AM真菌Gigasporamargarita(Gim),Glomusintraradices(Gi),andGlomusver siforme(Gv)不同剂量(100,300,900,2700and8100接种势单位)的接种物进行试验,以定量测定CP、以及CP和I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数量的IP条件下,不同AM真菌具有不同的CP,应用该研究建立的定量测定方法获得了CP与IP显著相关(p=0.01,r=0.9161~0.9393)的试验结果.CP可以作为评价接种物有效*和质量的指标.它说明了AM 真菌侵染初始阶段的侵染能力,因此CP的测定应该在侵染率达到最高之前进行,对3种一年生植物进行的试验表明,最佳测定时间应在接种后4到6周.。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根系的过程与机理研究进展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根系的过程与机理研究进展作者:岳辉,刘英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9期岳辉,刘英(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安710054)摘要:丛枝菌根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的一种真菌-植物联合共生体,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是在种群和群落水平上,主要应用在园艺、土地复垦、森林及环境修复等方面。
近年来,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对菌根真菌-植物共生体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综述了国内外在菌根真菌侵染根系过程和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仍需在分子水平上继续对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根系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根系;机理中图分类号:Q949.32;S15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9-4657-04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9.001ResearchProgressintheProcessandMechanismof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ColonizingRootsYUEHui,LIUYing(CollegeofGeomatics,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Xi’an710054,China)Abstract: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isakindofmycorrhizalplantswhichformedcombinedsymbiontsbymycorrhizalfungiinthesoilfungiandplant.Presentstudywaslimitedinthepopulationandcommunitylevel,mainlyinhorticulture,landreclamation,forestandenvironmentalrestoration.Researchprogresswasalsomadeatthecellularlevelandmolecularlevel.Processandrelatedmechanismofmycorrhizalfungiinfectingrootwerereviewed.Futurestudyonthemechanismof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infectingrootshouldbecontinued.Keywords:arbuscularmycorrhizafungi;colonizingroot;mechanism收稿日期:2015-02-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496);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项目(201306);西安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4QDJ061)作者简介:岳辉(1983-),男,山东淄博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修复研究,(电话)13720559861(电子信箱)13720559861@163.com。
丛枝菌根真菌影响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AM 真菌对提高宿主植物抵抗病害的作用受到 病 原 菌 、 植 物 、 AM 真 菌 和 环 境 条 件 4 个 因 素 的 调 控。植物是病原菌与 AM 真菌作用的主体平台,病 原菌如何致使植物患病?早期的研究表明,病原菌 接触寄主植物后,在合适的条件下会产生入侵结 构,然后侵入植物体内,在植物体内定殖扩展,通过 产生各种致病效应因子如胞外酶、真菌毒素等,使 植 物 产 生 病 害 症 状 [29], 而 这 一 过 程 又 离 不 开 适 宜 的 环境条件。AM 真菌提高宿主植物的抗病性是一个 复杂综合的过程,既有可能是在局部产生抗病效
收稿日期:2020-06-18 接受日期:2020-12-03 基金项目: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 (CARS-22);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 (CARS-34) 第一作者:陈涛 (1996-),男,甘肃山丹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草学。E-mail: chent20@ 通信作者:段廷玉 (1976-),男,甘肃靖远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菌根生态学。E-mail: duanty@
抗病性。自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了 AM 真菌对 植物病原菌的防控作用。诸多报道指出,AM 真菌 与植物所形成的共生体,能够有效抵御病菌的危
害,提高宿主植物的抗病性。AM 真菌通过改变植 物的次生代谢能力,来提高植物的防御系统[19-20],比
如,在植物遭受病虫害以及逆境时,AM 真菌能够加 快 多 酚 氧 化 酶 (polyphenol oxidase, PPO)、 过 氧 化 物 酶 (peroxidase, POD)、 过 氧 化 氢 酶 (catalase, CAT) 等 的代谢过程,促进相关代谢产物的合成,提高植物 的 防 御 能 力 [21-23]。 一 般 来 说 , 与 单 纯 的 植 物 个 体 相
药用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的选择性侵染研究
药用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的选择性侵染研究目的观察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植物的侵染过程及其规律。
方法采用数码显微成像系统对侵染结构进行了观察,测定6种AMF对4种药用植物的侵染率;采用湿筛法对AMF孢子进行分离并拍照。
结果试验发现不同种AMF对同种植物的侵染率有较大差别,不同植物对相同菌种的选择也有较大差别。
结论摩西球囊霉、根内球囊霉等AMF对上述药用植物均具有较高的侵染率,因此可作为药用植物的丛枝菌根研究首选菌种。
标签:药用植物;丛枝菌根;侵染率;选择性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s,AM)为分布最广泛的菌根类型。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可以与80%的陆生植物形成AM共生体[1]。
AM的形成不仅可以增强植物的氮、磷营养的供应,还可以增强植物在多种胁迫环境下的抗逆性[2],增强植物的生物量及有效成分[3-6]。
AM的功能与其结构紧密相关,AM与植物共生体的根内结构形成了植物与真菌的物质交换层,根外菌丝则是真菌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基础[7]。
AMF对植物的侵染过程包括一系列的相互识别过程。
AM孢子萌发后,菌丝不断分枝呈扇形生长分布,在与植物根接触后,AMF在植物根的表面形成附着胞。
附着胞在AMF产生的识别信号物质与植物产生的识别信号物质相互识别后,进入植物根内[8]。
有的菌丝进入植物细胞,并且形成连续二岔状分支,即丛枝结构(arbuscular)。
其根外菌丝则进入土壤吸收矿质营养。
在与植物共生1个月左右时菌丝会生成泡囊或孢子。
由于AM与植物之间存在选择性,因此,不同的菌种侵染相同的植物结果可能不同,而相同的菌种侵染不同植物结果也有可能不同。
明确二者之间的选择关系对药用植物AM研究十分重要。
本研究用6种AMF对4种药用植物进行了侵染试验,并且用频率法测定了AMF的侵染率,得到了4种药用植物与6种AMF的选择性规律。
该试验可以对药用植物AM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丛枝菌根实验方案
丛枝菌根实验方案1.李晓林(1990)采用三室的试验装置,利用30μm的尼龙网将根与菌丝分开,建立了菌丝际。
该方法为研究菌丝及其菌丝际的生理生化变化提供了一条有用的途径。
但是它仍然不能排除外界微生物及灌溉施肥等措施造成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菌丝的生理生化变化,必须建立一种无杂菌的菌丝际环境,将离体双重培养条件下形成共生体中的根与菌丝分离开来,使菌丝进入菌丝室,而将根阻止在菌根室中,不让二者混在一起,为深入研究菌根菌丝的生理生化特性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
2.Glomus intraradices孢子较小,其直径为44μm一117μm,平均77μm,呈椭球形或球形,颜色为淡黄色,其孢子的萌发是从联孢菌丝的断口处重新伸出菌丝(图4—1图版I一6),而后再伸长、分枝,形成一个密集分枝的菌丝体。
它的萌发不同于G.margarita 孢子和S.sinuosa孢子果的萌发。
虽然较前两种孢子和孢子果的芽管数略少,但它仍具有很强的侵染潜力,可能同其具有很强的分枝能力有关。
一旦萌发,菌丝的分枝速度很快。
G.intraradices菌丝的分枝呈垂直方向。
新生成的菌丝较联孢菌丝直径更细,对根段进行侵染会更容易。
3.菌根室中共生联合体的建立:将有机玻璃条用玻璃胶黏贴在直径为9cm的培养皿底部,将培养皿分为两室,防止两室的培养基质进行营养交换。
将30μm的尼龙网黏贴在有机玻璃条及培养皿壁,直至培养皿上盖,阻止根的进入(图4—2)。
将转移RiT—DNA 胡萝卜根与萌发的G.intraradicesSchenck&Smith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共同培养的室称为菌根室(MC),而将菌丝穿过尼龙网进入的室称为菌丝室(HC)。
图4—2培养皿中的两室试验装置将M培养基10mL倒入菌根室中,用于离体双重培养丛枝菌根真菌与转移RiT—DNA胡萝I-根。
在菌丝室中:①倒入10mL的琼脂培养基质,其中含有NO3-N 或NH4-N(N的含量与M培养基中相同),其pH分别为6.0或6.5,基质中含有0.6%溴甲酚紫作为指示剂;②倒入10mL不含蔗糖的M培养基,pH为5.5。
福建红树林植物丛枝菌根侵染研究
go h z n n F j , n Ma d De e e f2 1 . h in rs l h w d ta:() MF rwt o e i ui i y a cmb ro 0 0 T ema eut s o e h t 1A n a n s
i fc i n s u t r s we e m o t o n n t e f r o u l d a d e p d d i t c l lr h p a , n e t t c u e r sl f u d i h o m f c re n x a e n r e l a y h e o r y n a u
(. a nBoaia G re, a n3 10 , ui hn ; .co l f i ce csXime nvr t, a n3 1 0 , 1 me tncl ad n Xi Xi me 6 0 3 F j nC ia 2Sh o f S i e, a nU iesy Xi a oL e n i me 6 0 5 F j nC ia ui hn ) a
P rg ts ut l ; 2AM fc o t w s i e n n rv l t p c s w t c nh s ha mi s ai () ea r s i et nr e a f r tnma go epa ei , i A a tu n i a df e i n s e h
ifcinrt e i igb t enP r nir ei r n a d l b v m, u odf rn ea o g net e xs n ew e ame t ac reaa dK n e ao oa b t ieec n o a t e f i n f m
tre s pig s e ; 4 h r ee a o s nf a t i ee cso he a l i s ()T e w r l i ic f rn e f m n t e s g in d f AM fc o t i df rn i et nr e n ieet n i a f
植物系统发育 丛枝菌根真菌群落
植物系统发育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篇一:《神奇的植物世界:丛枝菌根真菌群落与植物系统发育》嘿!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世界有多奇妙吗?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植物系统发育和丛枝菌根真菌群落那些超级有趣的事儿!想象一下,植物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王国,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方式和秘密。
而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呢,就像是植物王国里的神秘助手。
咱们先来说说植物系统发育。
这就好比是植物们的家族族谱,记录着它们一代一代的变化和发展。
有的植物从很久很久以前就存在了,像那些古老的大树;而有的植物则是新出现的“小朋友”。
这难道不神奇吗?再看看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它们和植物的关系那叫一个密切!就好像是植物的好朋友,总是在默默地帮助它们。
比如说,植物要吸收营养,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就会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帮植物找到更多的养分,让植物能长得壮壮的。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一起去植物园玩,看到一棵大树长得特别茂盛。
我就好奇地问老师:“老师,为啥这棵树能长得这么好呀?”老师笑着说:“也许是因为它有丛枝菌根真菌群落这个好帮手呢!”我当时就想,哇,这些小小的真菌居然有这么大的作用!你们说,丛枝菌根真菌群落是不是很像植物的超级英雄?它们虽然小小的,我们用肉眼都看不到,但是却能为植物做这么多事情。
而且呀,不同的植物和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关系还不一样呢!有的植物和它们是“铁哥们”,离不开;有的植物则只是偶尔需要它们的帮忙。
这就像我们在学校里,有的同学总是一起玩,有的同学只是偶尔一起做个活动。
植物系统发育和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关系,也像是一场精彩的舞蹈。
植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而丛枝菌根真菌群落也在配合着它们的步伐,一起跳出美丽的旋律。
所以说,植物的世界真是充满了惊喜和奥秘!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让它们能继续在这个地球上快乐地生长。
我的观点就是:植物系统发育和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相互作用太重要啦,我们得多多了解它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美丽的大自然!篇二:《神奇的植物与菌根真菌的奇妙世界》嘿!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世界有多神奇吗?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植物系统发育里特别有趣的一部分——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先来说说植物吧,就像我们在学校里有不同的班级一样,植物也有各种各样的种类。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根系的过程与机理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匀ubei 粤gricultural 杂ciences
灾燥造援 54 No.19 Oct.袁圆园15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根系的过程与机理研究进展
岳 辉袁刘 英
渊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袁西安 苑员园园缘源冤
摘要院丛枝菌根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的一种真菌原植物联合共生体袁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是 在种群和群落水平上袁主要应用在园艺尧土地复垦尧森林及环境修复等方面遥 近年来袁在细胞水平和分子
中柱 皮层
根毛
发育袁并随后进入皮层细胞形成丛枝结构遥 以往的 研究已证实袁泡囊作为菌根真菌的储藏器官袁并不 一直在菌根真菌中形成袁而新的孢子将会在根外菌 丝顶端形成袁从而进行下一个生命史袁周而复始咱源暂遥
a
b
c
丛枝 泡囊
根பைடு நூலகம்菌丝
孢子
0.2 mm 1 mm 土壤
5~10 cm 根系
图 员 菌根真菌侵染根系和菌丝在土壤中的延伸示意图
. Al员l R菌ig根ht真s 菌Re侵se染rv根ed系. 的过程
丛枝菌根真菌属于球囊菌门渊郧造燥皂藻则燥皂赠糟燥贼葬冤袁 它是专性活体共生真菌袁即只有在共生植物存活的 条件下才能完成其生命史遥 研究表明袁丛枝菌根真 菌的生命史开始于孢子萌发袁之后根外菌丝在宿主 植物根皮层形成侵入点袁然后菌根真菌菌丝进入根 皮层细胞后形成泡囊和丛枝咱员暂遥 正是由于泡囊和丛 枝这两大典型结构袁 丛枝菌根在最初被命名为泡 囊原丛枝菌根 渊灾藻泽蚤糟怎造葬则 原 葬则遭怎泽糟怎造葬则 皂赠糟燥则则澡蚤扎葬袁 灾粤酝冤袁由于部分菌根真菌不在根内产生泡囊袁且都 形成丛枝结构袁故简称丛枝菌根渊粤则遭怎泽糟怎造葬则 皂赠糟燥则鄄 则澡蚤扎葬袁 粤酝云冤袁如图 圆 所示遥
丛枝菌根荧光染色
丛枝菌根荧光染色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丛枝菌根是一种与植物根系共生的真菌,通过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结构,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并促进植物生长。
丛枝菌根真菌 侵染 新方法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新方法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寻找宿主根系:丛枝菌根真菌在土壤中通过其菌丝网络探寻宿主根系,然后通过感知到植物根系分泌的吸引物质等化学信号来识别并选择合适的宿主植物。
2. 识别宿主植物:识别宿主植物之后,丛枝菌根真菌开始侵入宿主根系。
真菌通过分泌一系列的酶来降解植物细胞壁,以侵入宿主根系。
3. 在宿主根系中定殖:在宿主根系中定殖后,丛枝菌根真菌会通过形成菌丝网络与宿主根系建立真菌-植物共生结构。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新方法的文献资料,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丛枝菌根侵染率研究说课材料
丛枝菌根研究方法一、检测孢子含量的方法A湿筛倾注法1. 称取一定重量的土壤样品(最好是取自15cm 表层植物根系附近的土壤),放在容器内用水浸泡20-30min,使土壤松散。
如果土壤粘性很大,也可加入各种土壤分散剂。
2. 选用一套洁净的具有孔径为0.5-0.034mm的土壤筛,依次重叠起来。
最底层用一物体垫着(如培养皿、木块等物),使筛面稍微倾斜。
3. 用玻璃棒搅动浸泡的水溶液,停置几秒钟后,使大的石砾和杂物沉淀下去,即将悬浮的土壤溶液慢慢地倒在最上一层孔径最大的土壤筛上。
倾倒时,最好集中倒在筛面的一个点上,不要使整个筛面都沾有土壤溶液。
4. 用清水依次轻轻冲洗停留在筛面上的筛出物,以免在上层粗筛面的剩留物中夹藏有VA菌根真菌孢子。
5. 用洗瓶将停留在筛面上的筛出物轻轻冲洗到一个清洁的培养皿里面,再将滤液通过细筛并用水冲洗。
在冲下来的筛出物中,除有许多细的沙砾和杂质外,就含有VA菌根真菌的不同直径的孢子。
6. 将含有筛出物的培养皿放在双目实体解剖显微镜下观察。
B 蔗糖离心法1. 称取10 g菌剂,置入大烧杯中加500 ml水,搅拌,静置10 s。
2. 先后过80目分样筛、400目分样筛,将400目筛子上的残余物用药匙转入50ml 离心管中,后用清水冲洗筛子,将残余物全部转入离心管中,配平,3000转/min 离心10 min。
(注分样筛最好直径为12 cm左右,便于下面放置烧杯过筛)3. 去掉上清液,在离心管中加入预先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50%的蔗糖溶液,玻璃棒搅匀,配平,3000转/min 离心10 min(注意离心前离心管壁上不能有残余物)。
4. 将400目筛子呈一斜面放置,离心后的蔗糖溶液过筛子的下侧,用水将筛子上的残留物轻轻洗入划线培养皿中。
(注意水不能加太多以防影响检测,培养皿划线便于统计)。
5. 解剖镜镜检统计培养皿中的孢子数目,计算出菌剂中的孢子含量。
注:溶于蔗糖溶液中的孢子仍可进行接种。
AM 菌根侵染率测定方法
4 计算方法
• 菌根侵染分级标准(0-5):
侵染分级: 0
侵染比例: 0%
1 <1%
2 <10%
3 <50%
4 >50%
5 >90%
4 计算方法
• 丛枝丰富程度(丰度)的划分标准:
A0:没有丛
枝
A1 : 丛 枝 很
少
A2 : 丛 枝 较
多
A3:丛枝丰
富
A0
A1
微镜
3 测,剪成1cm长的根段 (取样量0.5-1.0g)
2.消煮、透明:根段用10%KOH浸泡,90℃ 水 浴中透明1h,水洗
3. 酸化:用2%HCl浸泡5min 4.染色:直接加入0.05%曲利苯蓝(或酸性
品红),90℃ 水浴30min,水洗
3 测定方法、步骤
4 计算方法
• mA3, mA2, mA1 are the % of m, rated A3, A2, A1, respectively, with mA=((95n5A3+70n4A3+30n3A3+5n2A 3+N1a3)/nb myco)*100/m and the same for A2 and A1.
F% = (侵染根段数/全部根段数)*100
4 计算方法
• 整个根系的菌根侵染强度:(Intensity of the mycorrhizal colonisation in the root system)
M% = (95n5+70n4+30n3+5n2+n1)/全 部根段数
n5表示:5级侵染的根段数; n4表示:4级侵染的 根段数,等等。
丛枝菌根观察与侵染率测定方法的比较_盛萍萍
SHENG Ping-Ping LIU Run-Jin LI Min*
Institute of Mycorrhizal Biotechnology,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109, China
表 1 几种主要丛枝菌根染色观察方法的应用比例
Table 1 Proportion of several main staining methods used for AM fungal colonization
采用时间
台盼蓝
酸性品红
氯咄黑 E
醋酸墨水
亚甲蓝
番红
Time (year) 1991-2000 2001-2010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染色剂同 样可以用作 AM 真菌侵染状况观察研究,如苯胺蓝、 棉蓝、甲基蓝、亚甲蓝、番红(Grace & Stribley 1991) 等,各自具有一定的优点。如苯胺蓝和甲基蓝毒性 较小等。但由于染色清晰度与反差效果不够理想而 不被广泛应用。
染色剂染色效果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 性(Brundrett et al. 1996;Widden 2001),故本文针 对清晰度、反差效果、染色时间、褪色时间、毒性、 成本等方面对几种常用染色方法进行了比较(表 2)。
为寻找有毒染料的替代品,人们曾尝试过多种 染色方法。Vierheilig et al.(1998)最终建立了醋酸 墨水染色法。将根样置于加入了家用纯白醋的 5% 醋酸墨水溶液中煮 3min,以清水或白醋清洗,脱色 后的根样可室温保存于自来水中。通过用不同公司 生产的紫色、红色、绿色、蓝色和黑色墨水对比发 现,以 Shaeffer 公司生产的黑色墨水染色效果最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丛枝菌根研究方法一、检测孢子含量的方法A湿筛倾注法1. 称取一定重量的土壤样品(最好是取自15cm 表层植物根系附近的土壤),放在容器内用水浸泡20-30min,使土壤松散。
如果土壤粘性很大,也可加入各种土壤分散剂。
2. 选用一套洁净的具有孔径为0.5-0.034mm的土壤筛,依次重叠起来。
最底层用一物体垫着(如培养皿、木块等物),使筛面稍微倾斜。
3. 用玻璃棒搅动浸泡的水溶液,停置几秒钟后,使大的石砾和杂物沉淀下去,即将悬浮的土壤溶液慢慢地倒在最上一层孔径最大的土壤筛上。
倾倒时,最好集中倒在筛面的一个点上,不要使整个筛面都沾有土壤溶液。
4. 用清水依次轻轻冲洗停留在筛面上的筛出物,以免在上层粗筛面的剩留物中夹藏有VA菌根真菌孢子。
5. 用洗瓶将停留在筛面上的筛出物轻轻冲洗到一个清洁的培养皿里面,再将滤液通过细筛并用水冲洗。
在冲下来的筛出物中,除有许多细的沙砾和杂质外,就含有VA菌根真菌的不同直径的孢子。
6. 将含有筛出物的培养皿放在双目实体解剖显微镜下观察。
B 蔗糖离心法1. 称取10 g菌剂,置入大烧杯中加500 ml水,搅拌,静置10 s。
2. 先后过80目分样筛、400目分样筛,将400目筛子上的残余物用药匙转入50ml 离心管中,后用清水冲洗筛子,将残余物全部转入离心管中,配平,3000转/min 离心10 min。
(注分样筛最好直径为12 cm左右,便于下面放置烧杯过筛)3. 去掉上清液,在离心管中加入预先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50%的蔗糖溶液,玻璃棒搅匀,配平,3000转/min 离心10 min(注意离心前离心管壁上不能有残余物)。
4. 将400目筛子呈一斜面放置,离心后的蔗糖溶液过筛子的下侧,用水将筛子上的残留物轻轻洗入划线培养皿中。
(注意水不能加太多以防影响检测,培养皿划线便于统计)。
5. 解剖镜镜检统计培养皿中的孢子数目,计算出菌剂中的孢子含量。
注:溶于蔗糖溶液中的孢子仍可进行接种。
A. Gerdemann J W, Nicolson T H,1963. Spores of mycorrhizal endogone species extracted from soil by wet sieving and decanting. Transactions of the British Mycological Society, 46: 235-244B .刘润进,李晓林.2000.丛枝菌根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0-194二、检测菌根侵染率的方法(曲利苯蓝染色改良法)Phillips J M,Hayman D S,1970. Improved procedures for clearing and staining parasitic and 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for rapid assessment of infection. Transactions of the British Mycological Society, 55: 158~161挑根—碱液软化—酸化—染色—脱色—制片、镜检1.将洗净的粗细合适的根系剪成1 cm左右的根段至于三角瓶中。
2.加入10% KOH在90℃的水浴锅中染色45~60 min(去除细胞质,便于染色。
一般幼根需要时间较短约0.5 h,老根需要时间长约1 h,以根系相对透明为标准)。
3.弃去碱液,用清水洗3~5次(晾至室温后再冲洗),加入2%盐酸室温下酸化5 min。
4.加入0.05%曲利苯蓝于90℃水浴锅中染色30min。
5.去除曲利苯蓝后,弃去溶液后用自来水冲洗,加入乳酸甘油溶液(1:1:1 )室温下脱色24h,(晾至室温后再冲洗,也可直接脱色)。
6.用镊子夹取15条排列在载玻片上,每个样30条2个片,显微镜镜检(10×10)。
说明:常规制片用水即可,或封固剂(聚乙烯醇1.66g,甘油1 ml,乳酸20ml ,蒸馏水10ml)制片片子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但容易产生气泡,经脱色后的植物根系可以在甘油中保存数月。
三、统计方法Estimation of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according to Trouvelot et al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性的评估方法(Trourelot等,1986)•Trouvelot A, Kough JL & Gianinazzi-Pearson V (1986) Mesure du taux de mycorhization VA d’un système radiculaire. Recherche de méthodes d’estimation ayant une signification fonctionnelle. In : Physiological and Genetical Aspects of Mycorrhizae, V. Gianinazzi-Pearson and S. Gianinazzi (eds.). INRA Press, Paris, pp. 217-221.•1.将15个根段固定在1张载玻片上,30个染色后的植物须根根段制2个片子。
2.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根段,按照图1的分类方法确定分级,这种分级包括对每个根段菌根侵染率水平和丛枝丰度的快速评估。
3.将观测值代入计算机软件“Mycocale”中即可按照以下相关公式计算出相关的菌根侵染度参数:%F,%M,%m, %a和%A (Trouvelot et al 1986)o Frequency of mycorrhiza in the root system根系中的菌根侵染率(%F)=有菌根根段数/总根段数*100o F% = ( nb of fragments myco/total nb)*100o Intensity of the mycorrhizal colonisation in the root system根系中的菌根侵染强度(%M)=( 95*侵染率90%以上根段数+70*侵染率50%至90%的根段数+30*侵染率10%至50%的根段数+ 5*侵染率10%以下1%以上根段数+ 侵染率1%以下根段数)/总根段数*100o M% = (95n5+70n4+30n3+5n2+n1)/(nb total)where n5 = number of fragments rated 5; n4 = number offragments 4 etc.o Intensity of the mycorrhizal colonisation in the root fragments 相对菌根强度即根段中的菌根侵染强度(%m)=M*总根段数)/有菌根根段数o m% = M*(nb total)/(nb myco)o Arbuscule abundance in mycorrhizal parts of root fragments a% = (100mA3+50mA2+10mA1)/100(相对丛枝率)菌根根段丛枝率(%a)=( 100*mA3+50mA2 +10mA1)/100,其中mA3,mA2,mA1分别是A3,A2,A1所对应的菌根侵染强度o where mA3, mA2, mA1 are the % of m, rated A3, A2, A1,respectively, withmA3=((95n5A3+70n4A3+30n3A3+5n2A3+n1A3)/nbmyco)*100/m and the same for A2 and A1.o Arbuscule abundance in the root system(绝对丛枝率)根系丛枝率(A%) = a*(M/100)Figure 1注:现在找不到“Mycocale”这个软件了,我一般都是显微镜检测后自己计算结果。
统计菌根侵染率的方法有很多,有网格交叉法、频率标准法等,可以搜一下相关文献。
另附《丛枝菌根及其应用》(刘润进,李晓林主编,2000,科学出版社)的190-199页。
四、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试剂配制:1.柠檬酸钠浸提剂的配制:分别称取14.705g、5.882g柠檬酸钠溶于500ml去离子水中,定容到1L,即50mmol L-1pH调至8.0、20mmol L-1pH调至7.0柠檬酸钠2.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称取100mg0.001牛血清蛋白溶于蒸馏水中,定容到100ml即为1g L-1的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稀释10倍(现配现用)3.考马斯亮蓝染色剂的配制:称取考马斯亮蓝G250 100mg加95%乙醇50ml,加85%(m/V)磷酸100ml,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保存于棕色瓶中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提取:4.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EG):分别称取土样1.00 g 于带刻度离心管中,对应加入8 mL 柠檬酸钠浸提剂(20 mmol.L-1、pH 值7.0),加盖,摇匀,在103 kPa、121℃下提取30 min,10 000×g 下离心6 min,收集上清液,每个处理重复4 次,提取1次,用蓝色记号笔。
5.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TG):分别秤取土样1.00g 于带刻度离心管中,对应加入8 mL 柠檬酸钠浸提剂(50 mmol.L-1、pH 值8.0),加盖,摇匀,在103 kPa、121℃下提取60 min,,再重复提取5 次,每次重复提取时,保证提取液体积固定且摇匀土样,使土样与浸提剂充分接触;每提取一次之后迅速在10 000×g 下离心6 min,将上浮物从土壤中分离出去,收集上清液,每个处理重复4次。
上清液储藏在4℃下直至第2 天分析。
球囊霉素相关蛋白的测定:分别吸取0.5 mL 的上清液,加入5 mL 考马斯亮蓝G-250 染色剂(使用之前过滤),加盖,震荡,显色10 min,于595 nm 波长下比色。
用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albumin,BSA)作标准液,考马斯亮蓝法显色,绘制标准曲线,最后含量单位表示μg/g 菌根参考书期刊:Mycorrhiza1.J.R.Norris,D.J.Read,A.K.VARMA.1992.Techniques for mycorrhizal research2.国内有《菌根学》刘润进、陈应龙主编《丛枝菌根及其应用》刘润进、李晓林主编《丛枝菌根生理生态学》宋福强主编《AM培养新技术及其对土地复垦生态效应》毕银丽主编《园艺植物丛枝菌根研究与应用》吴强盛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