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中庸之道
关于“极高明而道中庸”深意的解读
关于“极高明而道中庸”深意的解读展开全文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个论题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这就是关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论题。
“中庸”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中庸”作了深刻的阐述。
比如,孔子发挥了《周易》中的阴阳平衡、协调的思想,突出了关于“中庸”的理念。
依照先秦儒家的解释,“中”可解释为“正”,其本意乃是“当为矢者正也”,即是箭射中靶心,达到正确结果。
而“庸”可解释为“用”“常”,所谓的“中庸之道”,主要是指用中为常道,而走极端便是非常道,所以,“中庸之道”亦即“中正之道”。
首先,孔子把“中庸之道”视为是待人处事的最高准则。
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意思是说,道德修养高的贤者为人处事皆是遵循中庸之道,而没有道德修养的粗俗低等的人,却都是违背中庸之道而行事的。
为什么要以“”中庸之道“”为待人处事的最高准则呢?因为在孔子看来,中庸之道已经把行为道德要求都包含在内了,是最高最精妙的处事境界,可是,中庸这一最高道德准则大家缺乏践行它已很久了!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中庸》)所以,孔子认为,必须强调君子是依中庸之道而行事的。
其次,孔子认为太过和不及都不好,都是违背中庸之道。
世上的人,往往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总是很难做的恰到好处,太聪明的人常做得太过了,而愚笨的人常做得不及,这皆是由于对中庸之道不了解,没有把握好,贤者与不肖的人也一样的,就像人们每日都在吃喝,但却很少人真正能品出真味一样,人们都想依道德准则处事,但都违反中庸之道,因为缺乏自觉性。
孔子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
)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中庸》)在孔子看来,中庸之道没有能实行好、没有能彰显出来,是因为太聪明的人或所谓的“贤者”,处事太过了,而愚笨的人或所谓“不肖”者处事不及,所以没有能依照中庸之道处事而出现偏差。
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观的比较研究
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观的比较研究亚里士多德和先秦儒家都是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思想。
本文将对这两种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一、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是指他认为真理和美德都在两个极端之间,而不是在极端之中。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中庸之道,避免过度和不足。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理性的平衡,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二、先秦儒家中庸观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是指他们认为,真理和美德都在中庸之中,而不是在极端之中。
他们认为,人们应该追求中庸之道,避免过度和不足。
先秦儒家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道德的平衡,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是一种道德的选择。
三、比较研究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他们都认为真理和美德都在中间,而不是在极端之中。
其次,他们都认为人们应该追求中庸之道,避免过度和不足。
最后,他们都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或道德的选择。
然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更注重理性的平衡,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更注重道德的平衡。
其次,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更注重个人的选择,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更注重社会的选择。
最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更注重个人的自由,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更注重个人的责任。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和先秦儒家的中庸观都是一种追求平衡的思想,都是一种追求合理的选择。
虽然它们有一些不同之处,但它们的相似之处更多。
它们都是一种追求真理和美德的思想,都是一种追求中庸之道的思想。
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启示,追求平衡,追求合理的选择,追求真理和美德。
中庸之道的各种解释
中庸之道的各种解释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学背景下,“中庸之道”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释:
1. 儒家的解释:在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强调“中庸”是最高的德行。
它主张人们在言行上要保持适度,不过分也不过分不足,以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
儒家认为,“中庸”是实现“仁”的重要途径。
2. 道家的解释:在道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强行干预,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内心的和谐。
3. 佛家的解释:在佛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和境界。
佛家强调“中道”,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觉悟。
总的来说,“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在各种极端之间寻找平衡点,以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它不仅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智慧。
中庸之道的意思_中庸之道的成语解释
中庸之道
成语解释中:折中;庸:平常。
儒家的一种主张。
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态度。
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
成语简拼ZYZD
成语注音ㄓㄨㄥㄩㄥㄓㄉㄠ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中庸之道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中,不能读作“zhònɡ”。
成语辨形庸,不能写作“佣”。
近义词不偏不倚
反义词厚此薄彼、偏听偏信
成语例子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中庸之道”的。
(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
英语翻译the happy mean
日语翻译中庸の道(みち)
俄语翻译держатьсяпромежуточнойпозиции
其他翻译<德>Doktrin von Maβ und Mitte <der goldene Mittelweg><法>
成语谜语中路。
儒家:中庸之道讲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处世思路?
总体来说,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 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 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举个例子来说,天地万物就像是一道乐曲,中庸这道不是让这道乐曲全部都是发中音,如果那 样的话就真是没法入耳了,也不符合自然之道,而是高音、中音、低音都要有,但是要符合乐 曲应有的规律,该高音的时候要高音,该低音的时候要低音,这样才能叫‘中和’,这样才能悦耳 动听,才是一首好曲子。
那么如何来做到呢,中庸之道有三条主要原则: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 性。慎独自修是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忠恕宽 容是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 悖;
儒家:中庸之道讲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处世思路?
中国人对于‘中庸之道’可以说是推崇备至,为人处事,言谈举止,特别是在历代官场上更是奉为 圭臬,后来有一句话可能总结了我们对于‘中庸之道’的通俗理解‘木秀于林,风必推之;堆出于 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话也很容易理解,就是做人做事不要太冒尖,虽然也 不必太落后,不然就会受到非难甚至是攻击。
‘中庸之道’也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但往往我们把不偏不倚理解成了不上不下,不 好不坏,把折中调合理解成了只折中不调和,成了‘和稀泥’。那么《中庸》里面讲的‘中庸之 道’是这个意思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 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句话可以说是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也可以说是对‘中 庸’一词的定义,意思是说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的时候,这叫做中(中就是不偏不倚, 因为这个时候一切都还没有表露);表露出来能合乎于法度,这叫做和(和的意思就是指无乖 戾之气,也就是说中庸也不能只有一种情绪那就是没有情绪,这样是不对的,人要该快乐的时 候要快乐,该悲伤的时候悲伤,该发飙的时候也要发飙)。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 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万物便会各得其位,各得其所而不错乱,就可以生长发育, 生生不息了。
先秦儒家的中庸之道
中庸 之道的理论 基础是天人合一。此处合一 于 是不能被随意践踏也不能半途而废的事情 , 要持之 以 至诚、 至善 , 达到 “ 致中和 , 天地位焉 , 万物育焉” “ 唯 恒 , 时 刻 保 持 。钻 牛 角 尖 、 行 为 怪诞 、 欺 世 盗 名 的做 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 法根本不 合中庸之道 的规范, 为圣人所不齿 ; 找到正 尽人之性 , 则 能尽 物 之性 ; 能 尽 物之 性 , 则 可 以赞 天 确 的道路 , 却不坚持 , 也是圣人不欣赏的。唯有正道 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直行 , 才是圣人所赞赏并身体力行 的。中庸之道 , 在
也者 , 天 下 之 大本 也 。 和也 者 , 天 下 之达 道 也 。致 中 乃 至 于 细小 极微 之 处 仍 旧是 慎 之又 慎 的 。 “ 子 日: 素
和, 天地位焉 , 万物育焉。” 在这里 , 中庸之道将天道 隐行怪 ,……唯圣者 能之 。” 《 中庸 》 借孔 子 口吻 和 人道 连接 起来 , 中道成 为一 种根 本 原则 。 中是天 地 说 : 寻找隐僻 的歪理 , 做些怪诞的事情 , 欺世盗名 , 后 之大本 , 和是天下之达道 ,“ 致 中和 , 天地位焉 , 万物 世也许有人记述他 为他立传 , 但我绝不会这样做。 育焉。” 《 中庸 》 篇专门阐述儒家 的中庸之道 , 将其 有 些 品德不 错 的人 按照 中庸 之道 去做 , 但 半途 而废 ,
( 山东师 范大 学 齐 鲁文 化研 究 院 , 山东 济 南 2 5 0 0 1 4 )
摘 要: 中庸之道是儒 家学派的重要思想, 体现儒 家修养的最高境界。先秦儒 家的中庸思想首先 由孔子提 出, 并被 后 学 继承 和 发展 , 形 成 了完整 的体 现儒 家 天人合 一 思 想境 界 的 中庸 之 道 。通过 分析 先秦儒 家 中庸之 道 的提 出和 升 华过程 , 解 析 中庸之 道 的不偏 不倚 原 则及 调和 折 中、 内修 外达 的 内涵 , 解读 中庸之 道 对天道 与人
什么是中庸之道?
什么是中庸之道?什么是中庸之道?中庸⼀词最早出⾃《论语》,《论语·雍也》写道:⼦⽈:“中庸之为德也,其⾄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究竟是指什么?为什么孔⼦把它看得那么重要呢?《论语》本⾝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孔⼦的孙⼦⼦思在《中庸》⾥作出了相应的回答。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之未发”是⼀种什么状态?是⼈的精神没有任何思维与情绪时的本然状态,这种状态就叫做“中”。
事情来了就按照事物的本来⾯⽬去处理,⽆过⽆不及就叫“和”。
⼦思认为“中”是⾃然的根本,“和”是⾃然的畅达之道,如果静的时候能够做到“中”,动的时候能够做到“和”,不仅体现了天地⼈⼀体的⾃然体性,⽽且体现了万物化育之德。
对此不难看出,“中”是基础,“和”是运⽤,“和”是“中”的延续。
如果做不到⽆事时的“中”,就难以做到处事时的“和”。
“庸”是什么意思?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写道:“庸,常也。
”注意,这个“常”是经常、长久的意思。
因此“中庸”⼀词是指保持“中和”境界。
这种理解仅仅是⼀种猜测吗?不是。
⼦思在对“中和”做出表述之后指出:“君⼦中庸,⼩⼈反中庸。
君⼦之中庸也,君⼦⽽时中”。
“君⼦⽽时中”,是说君⼦要时常保持“中”的状态,这就是对“中庸”的最好注脚。
由此可见,“中庸”是先秦儒家修⾝的结果,是体现天地⼈⼀体的⼀种境界。
为什么后⼈把“中庸”理解为不偏不倚或和稀泥呢?原因出在宋代的程⼦和朱⼦,对于“中庸”⼆字,程颐解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朱熹解为“中者,不偏不倚⽆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这样⼀来,程朱理学就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皆中节谓之和”的本义给改变了。
(⽼平 2011-9-21)。
简述儒家的中庸之道
简述儒家的中庸之道在儒家思想中,不仅仅有孔子孟子的观点,和学说,更有一条条孔子礼、仁的言行像《论语》中的一样。
而在这些方方面面中,才能找到最为重要的思想——中庸之道。
像太极一样的思想,并非中立和平庸,而是讲究做事的度和对事的性质的把握,可谓天人合一。
在《论语》中,中庸可谓处事之道,事情就是这样处理的。
在人们的观念中,中庸在潜意识里被视为一种工具,实际上却是一种习惯,一种管理方法。
在儒家思想中,中庸就是如此。
孔子讲究中庸,把握适当的限度,是一种不伤人的合理的处事方式。
儒家以管理政治为基础,不像道家的中庸为政治服务,所以引申为一种处事方式。
把这变成一种习惯就更难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真正发现中庸之道。
它的意义是什么?知道了可以用来做事,可以合理的维持和大家的关系,不会轻易的树敌,更不会得罪人,所以用中庸之道来结事,做事,是很合理的方法。
正因为如此,孔子把中庸作为儒家的基本思想。
中庸之道可以流传,永存。
在现代,人们不得不学习这种做事方式。
不像以前存在的虚伪,人与人之间基本没有感情,都在互相欺骗。
即使在一个小学校里,也有日常的勾心斗角。
这是人们很难发现的。
所以学习中庸之道是多么重要。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习惯,会更加标新立异。
当它成为一种习惯,人们自然会进入儒家,研究儒家。
久而久之,你就会知道什么是绅士。
慢慢成为君子,这也是中庸的一个功能。
而且这种作用是持久的,人自然会成为君子,成为中庸之道的基础,只有这样才会慢慢被发现。
这也是孔子创造中庸之道的理念。
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庸之道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习惯。
但他只存在于某些人的心里。
没有社交和宣传,这才是人们所担心的。
不懂中庸之道的人和懂中庸之道的人差距会很大。
这也是中庸之道成为习惯的缺点。
但是在我们这个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时代,君子少之又少,只好用儒家思想来培养言辞温和的君子。
仅仅是把儒家思想的小细节灌输到人脑中,就会让人头疼。
这就是为什么要让中庸之道进入这个时代的舞台。
《中庸》的道德修养观
《中庸》的道德修养观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
其核心道德修养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庸》的核心思想,主张追求一种平衡、适中的状态,反对过于极端的行为和思想。
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对待社会问题时要把握一个恰当的度,追求和谐、平和的态度。
2.诚:诚是《《中庸》中重要的道德标准之一,要求人们追求真实、真诚的品质,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都要坦诚相待。
通过诚的修养,可以达到天人合一、内心与外在世界的和谐统一。
3.慎独:慎独是指在独处时也要保持谨慎、自律的态度,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在《《中庸》中,慎独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修养方法,能够帮助人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保持高度的道德自律。
4.反求诸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中庸》主张反求诸己,即从自身找原因,不轻易责怪他人。
通过反求诸己的修养方法,可以培养宽容、理解他人的品质,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5.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中庸》认为,要达到中庸的境界,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和修养过程。
这五个方面可以理解为学习的五个阶段,即要广泛学习各种知识,深入思考问题,审慎地做出判断,明确地表达观点,最后付诸实践。
通过这五个阶段的学习和修养,可以帮助人们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更好地践行中庸之道。
总的来说,《中庸》的道德修养观注重平衡、真诚、谨慎、自律和自我反省等方面,这些品质和行为准则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都非常重要。
1/ 1。
儒家精髓,中庸之道的内涵:99%的人都只理解到第一层
儒家精髓,中庸之道的内涵:99%的人都只理解到第一层随着经济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儒家的中庸思想这个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悠久历史性的理论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赋予新的内容和意义。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
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
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著名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心”、《吕刑》“罔非在中”、《诏诰》、《洛诰》的“时中”、《酒诰》的“作稽中德”等。
《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其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
朱熹解释说:“子程子日: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
“庸”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中”是一种常理。
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
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
这两种解释都认为“中”的含义为中道.只是在“庸”的含义上有一点分歧。
而这一点分歧实际上并不是本质性的。
如果一定要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子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
先秦儒家哲学九讲
先秦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仁爱”、“礼义”、“中庸之道”。
以下是先秦儒家哲学的九讲内容:一、天人合一:儒家哲学认为,天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天道与人道相通,天意即人意。
因此,儒家哲学主张通过道德实践来实现天人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人性论:儒家哲学认为,人性是天生而自然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具有仁爱、礼义等美德。
同时,儒家哲学也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应该遵循社会规范,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等。
三、道德观:儒家哲学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的本质和最高境界,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必由之路。
儒家哲学主张通过道德实践来培养道德品质,达到仁爱、礼义、中庸之道等美德。
四、仁爱思想:儒家哲学强调仁爱思想,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尊重、理解,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同时,儒家哲学也强调个人内在的修养,认为只有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才能真正实现仁爱。
五、礼乐文化:儒家哲学强调礼乐文化的重要性,认为礼乐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体现。
礼乐文化包括礼仪、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来传达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六、中庸之道:儒家哲学强调中庸之道,认为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事务时应该保持平衡、适度、适中,避免极端和偏激。
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学的重要价值观之一,也是其道德实践的重要原则。
七、教育思想:儒家哲学重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培养道德品质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儒家哲学主张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来培养人才。
八、治世思想:儒家哲学强调治世思想,认为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应该遵循道德规范和天意,以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昌盛。
九、家国情怀:儒家哲学强调家国情怀,认为家庭和国家都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基石,国家则是实现个人价值和家国情怀的舞台。
因此,儒家哲学主张家庭和国家的和谐统一,共同为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类幸福而努力。
儒家思想的概况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儒家 儒家是春秋末年由孔子创立的学术派别,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对 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 儒家的特征是宗师孔子,尊奉六经,崇尚礼乐仁义,提倡“中 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理道德等。儒家的创 始人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战国时,儒家内部产生分化,“儒分为八”。其中以孟子与荀 子影响最大。 秦代和汉初,儒家曾一度消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学说一跃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此后至清末一直占据中国统治思想地位。 二千余年来,历代儒者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 说,又有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之流变。在漫长的历史中, 儒家思想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干,深刻
第三,孔子以“六艺”为宗,疏远鬼神,从始至终对社会 现实、道德理想等充满了热忱和关切,从而奠定了儒家学 派重视人文、关心现实的传统。
第一节 先秦儒家的基本思想
孔子的基本思想
一、 “礼”
礼的意义:1诸侯国交际的礼节仪式; 2贵族的冠、婚、丧、祭的典礼; 3国家的政治制度、道德规范。
周礼的基本内容: 1 以宗教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宗法制度; 2 君、臣、父、子的等级制度。
3、荀子及其思想
荀子(约前313-前 238)名况,时人尊而号 为"卿",故又称荀卿,汉 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 ,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 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 家。其思想集中反映于
《荀子》一书。
先秦诸子关于人性的观点
诸子百家其主要人性探讨是从以下诸问题所出发的: 1 、什么是人性?也就是人性的定义是什么 2 、人性是什么?善?恶?无善无恶还是有善 有恶? 3 、人性具不具有变易性?也就是说人性可不可变? 4、如果可变,那么其改变趋向和途径又是什么?
中庸之道 简单概述
中庸之道简单概述
整体来看,中庸之道是一个很有深度的概念。
大致可以从它的起源说起,中庸之道源自儒家思想。
孔子首倡“中庸”,它在儒家体系里可是相当核心的内容。
主要包括这些方面,首先是一种态度。
它不提倡极端,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做事情的时候,不是一蹴而就,不是说要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在一件事情上不管不顾其他方面,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拖拖拉拉。
就像对待学习和娱乐的关系,要是极端地只学习不休息娱乐,那肯定容易崩溃,而要是一天到晚只知道玩,那学业肯定荒废,中庸之道就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平衡,合理分配时间。
从人际关系上理解也是非常实用的。
就比如说,在和朋友相处的时候,有人性子急,就会什么事都冲在前面,处理关系非常强势;而有人性子太慢,做事总是拖后腿。
中庸之道在这里就是让我们既不过分强势,也不过分软弱地去与人交往,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意见,尊重别人的观点,并且找到大家都能够接受的相处模式。
还有在个人的品德修养方面,中庸之道体现为不要过度炫耀自己的优点,也不要过度自卑于自己的不足。
这是一种中正平和的内心状态。
核心内容是适度与平衡。
不过在理解中庸之道的时候也有一些难点。
我以前就疑惑这是不是就是老好人的做法,对什么事都不明确表态呢。
后来发现其实不是,它是让我们经过理智思考后的适度,而不是没有原则的模糊。
从社会层面来看,一个社会如果能够遵循中庸之道,就不会有那种贫富差距极大或者各种价值观过于极端对立的情况。
比如在政策制定上,既不偏向某些利益集团过度压榨民众,又能适当激励有能力的人创造财富,整体保持一种稳定之中持续发展的状态。
中庸的教育思想
中庸的教育思想《中庸》共33章,分上、下两篇,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修身之道,其中也概括并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所谓中庸,一般来说就是折中、调和、平庸、保守的思想。
作为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要求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要有节制.有分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1371即称“中庸”为至德,认为中庸是最高道德标准,足见其重视的程度。
孟子说: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138]苟子也说:“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
”[139可见儒家都很重视“中庸之道”《中庸》首次阐述了“为学之序”,主要论及以下问题(一)性、道与教《中庸》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意思是说,天所赋予人的就叫做性,循性而行就叫做道,修治此道就叫做教。
这里它把孟子的“存心养性”和“修身立命”的主张加以发挥,把性和天命结合起来,认为人性得之于天命,而道早已存在于人的本性当中。
一个人只要顺着天赋的人性去发展,也就可以得道了。
当然,"修道之谓教“还要靠教育来修治的,这里便指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中庸》还认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因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可见,《中庸》继承了孔子关于人性有上智、下愚的划分以及关于后天学习重要性的论断,但它更强调教育对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的作用,这也是《中庸》说“修道之谓教”的意义所在。
(二)中庸中庸思想产生于孔子之前,但二字最早见于《论语》中,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准则。
《中庸》进而对中庸思想作了阐发,不仅阐发了中庸“两端执其中”的原始含义,而且赋予中庸以“中和”的新义《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人的各种情感是人性外在的表现,当未表现出来时,人性就处在无情欲之蔽的“无所偏倚”状态,这是“中”,一旦情感外现,就要使其合乎道德规范的和谐,这是“和”,《中庸》以为这种和谐状态是天下根本和共同的法则。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详细含义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详细含义
中庸之道释义:待人处世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
扩展资料
什么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庸也》。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这样解释中庸之道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一句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说,中庸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美德,民众缺少很久了。
孔子说这话的主要的目的是要把当时的社会秩序、社会制度保持在周礼的`规范之内。
当时孔子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那个时代王室衰微,诸侯崛起,战事不断,民不聊生,孔子一生都在为恢复合乎周礼的社会秩序而奋斗,他讲中庸也是为此目的。
儒家之道的内涵
儒家之道的内涵儒家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众多的道德伦理观念,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对儒家之道内涵的详细阐述,主要包含仁爱之道、义理之道、中庸之道、礼乐之道、教育之道、诚信之道等方面。
一、仁爱之道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尊重和帮助的一种道德情感。
儒家提倡“仁者爱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具有仁爱之心,不仅要爱自己,还要爱他人,推己及人,形成一种博爱的社会氛围。
这种仁爱之道的内涵在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理解和尊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二、义理之道义理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道德规范,它强调做人的原则和行为的正当性。
儒家认为,人们的行为应该符合天道、地道、人道,即符合天理、公理和人情。
因此,义理之道要求人们在行动时要遵循正当的规范和原则,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还要顾及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这种义理之道的内涵在于强调行为的正当性和道德性,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保障。
三、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处世哲学,它强调中庸之道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
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采取适中的态度,既不过于激进,也不过于保守。
在行为上要适度、适中,避免过度或不及,以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
这种中庸之道的内涵在于强调适度和平衡的重要性,是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方法。
四、礼乐之道礼乐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社会规范和文化传统,它强调礼节、礼仪的重要性以及音乐的教育功能。
儒家认为,礼乐是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遵守礼节、礼仪,人们可以培养尊重和谦逊的品质;通过欣赏音乐,人们可以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内心的平静。
这种礼乐之道的内涵在于强调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性,是提高个人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
五、教育之道教育之道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人才培养理念,它强调教育的目的和方式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使人具备仁、义、礼、智、信等品质。
浅谈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浅谈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一种思想主张。
儒家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变移),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
人的过激言行,是受外物的影响和诱惑而失去了本然之善。
要想使自己坚守正道,不做外物的傀儡,待人接物就必须采取不卑不亢、不偏不倚的态度。
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之一《中庸》首篇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言天地之理是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阴阳二气相交结成形体,而“理”亦赋于其中。
天之宝日月星辰,日月星辰每时每刻都在自己的轨道上不停地运动,一旦偏离了自己的轨道,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地之宝五谷百果,五谷百果是随着节候的变化而生长发育,倘若逆时而生,其结果必然灭亡。
这就是“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指的是天地的运行法则是各行其道。
“修道之谓教”,是说人的言行应当效法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不偏不倚。
一旦极左或者极右,不但会给他人造成伤害,同时对自己也会造成很大挫折。
子思(孔子的弟子)在其《中庸》中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所说的“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是说正人君子总是坚守正道,言行总是不偏不倚,小人总是反其道而行之。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说的是君子之所以能够坚守正道,是其有君子之德,而处中道办事总是适可而止;小人之道之所以与中庸相反,是其有小人之心,所以做事总是肆无忌惮。
并认为君子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经常警告自己不要偏离正道;小人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以才肆无忌惮。
坚守正道、不偏不倚是为人处事的一项重要准则,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但真正能够做到却并不容易。
人世间有许多事情容易让我们迷失自己。
就本质而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又生活在群体社会之中,人与人、与物既相互依存,又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可有许多人却被此所迷惑,心灵被金钱利欲所锈蚀,成为外物所操纵的奴隶,一旦被迷恋而不能自拔,那么将会像傀儡一样,失去自己的本然之善,违背自己的良知去干一些过激之事。
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与思想
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与思想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儒家经典和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
儒家经典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些经典记录了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在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们通过对人性、政治、道德等问题的思考,构建了一种道德伦理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儒家经典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仁”,这是一种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关怀和关注。
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要通过修养和教育培养出善行和道德操守。
《论语》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表达了儒家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的思考,即要以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社会的稳定,这也是儒家思想能够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个重要的儒家思想是“君子”,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和社会的和谐才能得到实现。
《孟子》提出了君子的标准,君子要具备仁、义、礼、智等美德,通过这种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品德和境界,也可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儒家思想中的“君子”理念,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
除了仁和君子思想,儒家经典中还包含了很多有关教育、政治、修身等方面的内容。
《大学》和《中庸》分别论述了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和安天下的道路。
儒家强调个体和社会的相互关系,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个人可以达到至善的境地,同时也可以影响和改善社会。
这种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来的统治者们广泛采纳,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经典和思想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世界其他地区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这些思想也被一些邻近地区的国家采纳并成为了其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
儒家思想强调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也被世界其他文化认可为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特征及当代价值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特征及当代价值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提出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通过负责任的教育,以“以德治国”的理念为指导,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安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在这里,笔者将从内容、特征和当代价值等方面,讨论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一、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首先,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德行”和“讲学”两个方面,即“以德治国”和“教学相长”。
儒家把以德治国视为一切活动的核心,倡导学习“节义”“无忿无悔”,即把“仁”、“礼”、“义”、“和”等改善民生的社会关系的伦理素养作为治国理念的核心,以增强民生福祉。
此外,儒家教育思想还强调“教学相长”,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中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特征其次,儒家教育思想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以孝悌心为中心。
儒家教育思想以“孝悌心”为教育的核心,认为以孝道培养孩子,可以把他们培养成有孝心、有悌心、有智慧的人。
(2)重视道德教育。
儒家强调以“道德”为治国依据,把道德教育作为培养新一代的核心,强调必须教育孩子有中庸之道、节义之心。
(3)重视文化教育。
儒家强调以文化教育为基础教育,以“读书以礼”为理念,以“四书五经”为具体教学内容,在文学、礼乐、乐府等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学识,全面提高他们文化素养。
(4)强调实践教育。
儒家强调以实践教育为指导教育,强调要教育孩子有勤奋、有创新能力,把实践教育作为提高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三、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最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积极价值参考。
(1)以“以德治国”理念为指导,倡导把以“道德”为改善社会人际关系的中心,使每个人认识到责任和义务,把道德作为一种选择,进而改变国家社会发展的方向,实现“以德治国”的理想。
(2)以“以人为本”为指导,重视学生本身的特性和兴趣,充分尊重知识的自由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激发和自学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动手能力,推动人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儒家中庸之道”,顾名思义,它无疑属于中国。
然而若就“中庸之道”思想本身而言,它似乎更属于整个人类的哲学、思想和精神世界。
冯友兰先生曾经指出,“人的思想不分国界,哲学不分东西”[1]——这句话可以说是不无道理的。
同时,还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在伟大的人物那里,其彼此间的思想往往又是极其相似的——这句话同样可以说是一点儿都不错的。
孔子有言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同时,毕达哥拉斯在《金言》中也认为,“一切事情,中庸是最好的”;而亚里士多德则更加明确地提倡“黄金中庸”(golden mean)[2]。
于是乎,我们便不禁要惊诧——惊诧于古今的相通、惊诧于中外的相通、惊诧于人性的相通,惊诧于“中庸之道”原来竟是一份整个人类共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惊诧于它不仅属于中国、属于东方而且还属于希腊、属于西方、属于整个人类世界。
众所周知,在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中,亚里士多德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来的[3]。
而且从此以后,中国的学术界关于“中学”与“西学”间关系的探索便似乎从未停止过,他们关于东、西方文化的思考亦似乎从未中断过。
同时,时至今日,这种探索和思考的势头同样是依然故我,方兴未艾;但为其所探索和思考出的结果“还是相当薄弱的”,或者说是“比较单薄的”[4]。
总的来看,不仅不能令人满意,而且有时,甚至还会让人感到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
仅就“亚里士多德与先秦儒家中庸之道”这一专题性的研究而言,我们曾拜读过董根洪在《社会科学辑刊》上发表的一篇叫做《论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观的异同》的文章,而且《新华文摘》还对此文的主要内容作了部分转载[5]。
由此可见,近年来,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大概俨然已成为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了吧?但通过阅读,我们却感到,在该文之所谓“异同之论”与真实情形之间,于“同”,则差之毫厘;而于“异”,则又失之千里矣!由此亦可见,对亚里士多德与先秦儒家间中庸之道思想的比较,时至今日,仍然是存在着诸多有待于进一步作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必要的。
此外,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希腊哲学史》(第三卷)一书中,曾不无保守地这样说,“就其要避免过度和不足这点说,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中道‟和中国古代儒家所说的…中庸‟是相同的,但我们中国人理解的…中庸‟还包含其他含义,为了避免别的联想,我们还是将它译为…中道‟”[6]。
然而在本文看来,这种保守无疑是多余的。
很显然,它暴露了译者对先秦儒家中庸之道在了解程度上的不够自信。
这是因为实际情况却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中庸”或“中道”(mean)与先秦儒家所说的“中庸”的确是基本相同或者说是极其相似的,而且这一点,更尤其集中地体现在“避免过度和不足”上。
除此而外,我们似乎再看不出中国人所理解的“中庸”中到底还包含着其他别的什么特殊的含义,也似乎再看不出由此还会产生其他别的什么新奇的联想。
而在这一点上,董文的情况则又与此恰恰相反。
其主要问题便在于:在对亚氏之所谓中庸之道的了解程度上,却表现出了过于自信,或者说是自负。
在当下的中国学术思想世界,研究中国古典哲学的不懂西方哲学,治西方古典哲学的却又对中国哲学一无所知,原本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正所谓“隔行如隔山”者是也。
因此发生上述无知、自负的现象,也同样应当说是十分正常的——对前者而言,西文无疑乃是外语;仅就后者而论,古汉语无疑也同样应当说是一门外语。
于是乎用西文和古汉语写就的“民族之书”或者说“大书”(the great books),对此二者来说,无疑就是“天书”。
而“天书”则是人所看不懂的。
看不懂而说懂,就是不懂装懂,就是无知之无耻之耻,就是孟子之所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当然也就不是孔子之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韩非子尝有言曰:“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
”因此在庄严而神圣的学问面前,今天我们大概还是要时刻铭记和严格遵照孔子曾说过的那句话:“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为好;否则,我们这个时代将永远不可能诞生什么古之“君子”,也永远不可能再产生什么大师级的伟大的思想人物了。
试问:当今社会,又有哪位学界人士可以称得上是“兼通儒道”、“学贯中西”、“天下折中”的人呢?而本文则认为,在“中庸之道”这一具体问题上、在亚氏与先秦儒家二者之间,从总体上说,其相同或者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其相同或者相似之处大致即体现在如下五个主要方面:关于先秦儒家中庸之道,本文认为,其基本含义,一言以蔽之,就是“时中”;或者说,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处处守中、时时用中、固守本位、无失本心、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正如孔子之所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而在亚氏本人看来,所谓“中庸”或“中道”,其基本含义,实际上亦同样仅在于此,并非如董文所言,仅仅被机械地定位于“中间”[7]。
这是因为,在当代西方学者看来,“对中庸之道的这种解释,并未抓住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思路”。
究其原因,则便在于:“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中庸‟一词并不意味着适度和平庸,毋宁说,…中庸‟意味着特定的个人在特定的场合做理想的事”;“中庸并非总是处在某个特定范围的中心,有时它要接近某范围的极端终点;有时对其他人而言,它又可能处在另一终点。
中庸是一个移动的点,具有美德的人能够击中这个移动的靶子。
没有人能够想到足以每次都击中它,但那些优秀的人,比那些平常的、中庸的或堕落的人更经常地接近于击中它”[8]。
而这一点,具体在亚氏本人看来,“只有在适当的时间和机会,对适当的人和对象,以适当的方式去处理,才是最好的,这就是要选择适度的中道”;而且,在他本人看来,“无论就伦理品德的本质或定义说,它就是中道,要在过度和不足之间找出一个适度的量来”[9];“任何行为的过度和不足都是有害的,必须选择中道;这个中道不是数量上的中点,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等各种条件选取适度的中道”[10]。
由此可见,亚氏之所谓“中道”与先秦儒家的中庸之道一样,其基本含义同样在于“时中”,在于因地制宜、与时俱化;或者说,它在于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做事情。
同时,亚氏的其他有关“中道”的见解还可以正确引领我们走出对先秦儒家之所谓“中庸之道”认识上的最大误区,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到底什么才真正是古今中外之所谓“中庸之道”。
例如亚氏在讨论中道、过度和不足三者之间的对立关系时曾经说过,这三者中的每一项与其他两项间总是相反的:中道与不足是相反的、中道与过度是相反的,而不足和过度之间则也是相反的。
正如中间对于“多”来说是“少”,而对于“少”来说则却是“多”;中间品质对于“不足”来说是“过度”,而对于“过度”说又是“不足”;怯懦的人认为“勇敢”是“莽撞”,而“莽撞”的人却又认为“勇敢”是“怯懦”,”所以两个极端总是以中间为另一个极端”[11]。
这与我们在本文前面所谈到的“中”虽因由“二”而生、凭借“二”而得到说明,但却并不完全附属于“二”之下,而是独立于“二”之外并与“二”同时对立着的又一个独立而绝对的客观存在的观点和看法完全相同;换句话说,无论是在亚氏还是在先秦儒家那里,“中”都同样是既相对立、又相反对的两个极端之间的客观存在。
它既不完全等同于前者,当然,也不完全等同于后者。
在亚氏看来,它是两个极端之外的另一个极端;而在老子和孔子看来,它则是“三”,即老子之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那个“三”,既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
这大概便是亚氏与先秦儒家共同的“中庸之道”。
如果我们具体用中国古人的话,那么它大概就是所谓“温而厉”、“强而义”,“威而不猛”、“乐而不淫”,“能文能武”、“亦庄亦谐”,“不卑不亢”、“无偏无颇”;与此同时,如果我们具体用亚氏本人的话说,那么,它大概就是既不要易怒又不要麻木,既不要鲁莽又不要怯懦,既不要无耻又不要羞怯,既不要放荡又不要冷漠,既不要挥霍又不要吝啬,既不要谄媚又不要傲慢。
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在先秦儒家看来,却殊非易事,是故孔子才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而在亚氏看来,要在伦理行为中始终选好“中道”,同样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要在每件事情上都找到中道是很困难的,正如要找圆的中心只有有知识的人才能做到。
任何人都会发怒或花钱,但知道这应该对谁,在什么时候,以多大的量,为什么目的,用什么方式才是最好,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清楚的。
(1109a20-30)在不足和过度这二者中,有时这方面的危害大些,有时那方面的危害大些,要恰当地取得中道是困难的,只能选择那危害比较小的,两害相权取其轻。
还应该研究我们自己的倾向和期望,他特别指出要对快乐加以警惕,因为它容易将人引入歧途。
(1109a35-b10)他认为选择适度行为是困难的,如对谁发怒,以什么理由、什么方式、多长时间和多大程度,是不容易确定的;我们有时称赞那不及的行为说是温文尔雅,有时又称赞爱发脾气的人说他有男人气概。
稍许偏离一点是可以的,走得太远便要受到责备;要控制到多大程度是难以确定的,因为要根据个别事实,由知觉加以判断;因此往往偏于不及或是偏于过分,不容易找到正确的中道[12]。
于是乎,他才要称“中道”的理念而为“善”(agathon)或者“幸福”(happiness),并且要称“中道”的行为(mean)和“思辨活动”(contemplation)而为“真正的善”、“最高的善”以及最大或者最高的“幸福”[13]。
既如此,相反地,他也便自然要“把那些或者太过或者不及的品质称作…恶‟”[14]了。
而在这一点上,本文认为,孔子本人亦同样将“中庸”称之为“至德”和“至道”;而《大学》本身,则更将“中庸”称之为“至德”与“至善”,者称之作“最大的德”与“最高的善”——只不过在孔子那里,在这一问题上,他所做的还仅仅只是将“中庸”的对立面直接称之为“反中庸”;与此同时,大概是要到了孟子和荀子之时,他们才最终将“中庸”与“反中庸”的思想和行为泾渭分明、直截了当地分别称之为“人性善”与“人性恶”而已。
然而,如欲真正达到这样一个基本目标,在亚氏本人看来,其“关键在于善是技艺,获得它们的方式就如同我们获得技艺的方式”,并且他还为此而明确主张,“发展我们的技艺,使之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
我们有希望获得足够的技艺,以使我们恰好知道在这种处境下怎样的行动是正确的,然后能够纯熟地、几乎无意识地去实施它,即达到我们技艺的最高水平”[15]。
本文认为,孔子本人亦曾同样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其所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16]这一崇高的自由境界,大概就是亚氏所说的要“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
那么何以行之?或者说,怎样才能达到“中道”或者“中庸”呢?关于这个问题,在先秦儒家看来,这需要“智”、“仁”、“勇”三者的有机结合与完美统一;而在亚氏看来,它则需要“知”、“情”、“意”三者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