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瘫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期性瘫痪
周期性瘫痪
periodic paralysis
一组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疾病。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或力弱,持续数小时至数周不等,发作间期一切正常。部分病例有家族史。如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则为继发性周期性瘫痪。根据发作时血清钾水平的高低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①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中国以散发多见。发病诱因多为过度劳累、饱餐、寒冷等。多在夜间发病,呈四肢弛缓性瘫痪,很少侵犯呼吸肌。发作时血钾水平低于正常,心电图出现U波。瘫痪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治疗可补充钾盐。②高钾型周期性瘫痪。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国少见。③正常钾型周期性瘫痪。又称钠反应性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罕见。
【周期性瘫痪的分证论治】
1.湿邪蕴积
(1)治法:芳香化湿,舒筋活络。
(2)方剂: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3)组成: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5g,薏苡仁30g,汉防己10g,半夏10g,木瓜15g,稀莶草15g,丝瓜络10g。
(4)备选方:①鸡鸣散(《类编朱氏集验方》)加减:适用于寒湿郁结,两足受之而见足胫肿重无力、行动不便者。陈皮12g,木瓜15g,槟榔10g,生薏苡仁15g,秦艽12g,萆薜10g。②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适用于偏于风湿而见身痛无力、恶寒头重者。羌活8g,独活10g,防风15g,川芎6g,制首乌6g。
(5)加减:痰湿甚,证见胸脘痞闷,肢体麻木肿胀,咯痰等,可加白芥子10g、茯苓1 0g、白术10g、砂仁6g、胆南星10g等;兼外感风邪,汗出恶风,加防风10g、络石藤15g、羌活9g;呕吐恶心者加竹茹10g、姜半夏12g;尿少或无尿加车前子10g、猪苓l Og、肉桂3g。
(6)临证事宜:本型多见于青年体力劳动者。湿之与水异名同类,人身之中,主水在肾,制水在脾,调水在肺,故治疗上应密切联系脏腑辨证而治;他如三焦、膀胱亦与水湿相关,治时应注意畅三焦之机,化膀胱之气,使水湿有其去路。此外,湿性黏腻,易阻气机,故祛湿剂中,常配伍理气药,以求“气化则湿亦化”。
2.脾气虚弱
(1)治法:健脾益气,濡养筋脉。
(2)方剂: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3)组成: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生薏苡仁18g,砂仁5g,黄芪12g,谷麦芽12g,陈皮12g,萆薜10g。
(4)备选方:①六君子汤(《外科正宗》):适用于脾胃虚弱兼痰湿,证见食少便溏、痰多稀白、短气痞满者。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半夏10g,生姜5g,甘草3g。
②补中益气丸(《脾胃论》):每次6g,每日2次,适用于脾胃气虚之肢体倦怠无力,少气懒言,食少无味,头晕虚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者。
(5)加减:脾气虚甚无力明显,可加人参10g,黄芪增量至30g;伴血虚,头晕怔忡、面色无华者,可加当归lOg、熟地黄10g、枸杞子lOg,或用八珍汤加减。
(6)临证事宜:脾虚者易夹食积不运,故本型常因过饱而发,临床当结合运化导其食滞,酌佐谷麦芽、神曲等品。脾虚还常夹有湿热内蕴,在补脾益气之时,当结合渗湿清热。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五脏失濡;而五脏之伤,久亦损脾,故本型与其他各型相互参见,其他各型治疗中均应顾及脾胃之本,即“治痿独取阳明”之意。
3.肾阳不振
(1)治法:温补肾阳。
(2)方剂:右归饮(《景岳全书》)化裁。
(3)组成:附子10g(先煎),肉桂5g,山萸肉10g,山药12g,熟地黄10g,枸杞子1 0g,杜仲12g。
(4)备选方:①肾气丸(《金匮要略》):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肾阳不足而腰酸脚软,小便不利者。②附子理中丸(《阎氏小儿方论》):每次5g,每日3次,适于脾肾阳虚之肢冷无力、昏睡脉微者。
(5)加减:小便不利,肿胀明显者,可加猪茯苓各10g、车前子lOg。
(6)临证事宜:本病常于半夜、清晨或午睡后急性发病,且常因受凉和疲劳而诱发,从发病时间规律和诱因看,与阳气不足关系密切。半夜至清晨为阳气由衰渐盛而未旺盛之时,“阳入阴则寐”,此时阳气人于里,卫外不固,常使外邪乘虚而入。四肢为诸阳之本,故首当其冲。肾阳乃一身之“真阳”、“元阳”,主温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故肾阳虚损可致一身之不足。如损及脾阳则脘腹冷痛时作时止,喜温喜按、下利、呕恶等,当加干姜、川椒等品温补脾阳;心阳亏虚,心失所主则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冷汗,佐以桂枝、菖蒲、人参等温补心阳。
4.肝肾亏虚
(1)治法:补益肝肾。
(2)方剂:虎潜丸(《丹溪心法》)加减。
(3)组成:熟地黄15g,知母15g,仙灵脾12g,首乌15g,枸杞子15g,黄精15g,杜仲12g,牛膝12g,当归12g,山萸肉12g,黄柏10g,龟甲30g,狗骨30g。
(4)备选方:①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每次6g,每日2~3次,适用偏于肾阴不足而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脉沉细数者。②大补阴丸(《丹溪心法》):每次10g,每日2次,适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见
[预防]
平时应避免过劳、过饱和受寒等诱因。对肾上腺素、胰岛素、激素类药物应慎用或禁用,若发作与月经周期明显有关时,可在月经来潮前2-3天即用氯化钾2g,3次/d,为时一周左右。发作频繁者,应限制食盐摄入量,并可服氯化钾或螺旋内脂以预防发作。
周期性瘫痪的病因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是由于正气亏损、外因诱发致使邪壅于内,阻碍气机,肢体失养而痿软无力。其诱因包括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精神紧张、感受寒湿外邪、汗出过多耗气伤津等。其具体的病理过程可概括如下。
湿邪蕴积久处俾湿秽浊之地,或坐卧湿地,或冒雨涉水,或汗出入水,感受风毒、水湿之气,水湿秽浊侵入皮肉筋脉,遏阻气机,致使阳气不能充养筋脉,以致筋脉弛缓不用。湿邪蕴久化热,耗伤气津,而致气津无以濡养筋脉,弛纵不收而致痿。“湿性趋下”,故而本病多发于下部。如《素问·痿论》所云:“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
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思虑劳倦伤脾,或素体脾弱或久病成虚,则脾胃受纳运化和输布功能失常。一方面,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无以充养筋脉肢体;另一方面,脾胃本虚,若过食肥甘厚腻,饮食不节,则易致湿热蕴积,壅滞脉络,影响气血运行,从而筋脉失养而弛缓不用。
肾阳不振素体肾阳不足,复又受冷、过劳或惊恐,更损肾气,以致阳气不能温煦筋脉,肢体失养而痿软失用,或肾阳不能温化水湿,湿邪壅阻筋脉而不用。
肝肾亏虚脾虚湿热不化,流注于下,久则亦能损及肝肾,导致肝肾之精气耗损,不能充筋脉,筋失所主而痿。
总之,本病发生与外感六淫或饮食内伤、劳倦过度等诱发有关,脾胃亏虚、肝肾不足是发病内在因素。其病机为湿浊闭阻经脉、阻遏气机,脏腑功能障碍,气血阴津不足,筋脉肌肤失养。发病主要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临床表现]
一、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20~40岁)发病居多,男多于女,随年龄增长而发病次数减少。饱餐(尤其是碳水化合物进食过多)、酗酒、剧烈运动、过劳、寒冷或情绪紧张等均可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