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8314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6.png)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画面的质感是如何通过绘画技法来表达的;
2.能够认识到画家在绘画质感上的表现手法,通过实际画作进行练手锻炼,提升自己的画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质感表现的手法;
2.练习画家笔下不同材质的质感表现。
难点
1.分析画家的质感表现手法;
2.在绘画中灵活运用质感表现技法。
三、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1.谈论质感在我们身边存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质感的重要性;
2.向学生介绍画家的质感表现手法。
二、学习画家的质感表现手法
1.向学生展示几幅经典名画,并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分析画家的质感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尝试模仿画家的手法,练习各种质感的表现。
三、实践绘画
1.以布、纸、木板等材质为对象,让学生进行质感表现的实践绘画;
2.教师在学生绘画过程中进行指导、点拨,并对学生绘画成果进行评价。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成果;
2.归纳总结今天所学的质感表现技法,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四、课后作业
1.背诵质感表现的技法,并练习运用;
2.自选材质进行实践绘画,并在绘画过程中运用所学质感表现技法。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理解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质感的表现形式以及画家的表现手法,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
在实践绘画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点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绘画技法。
后续教学需要进一步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巩固和提高。
画家笔下的质感 二
![画家笔下的质感 二](https://img.taocdn.com/s3/m/5a326b315727a5e9856a6189.png)
• 1、什么是质感? • 是指某个东西的材质、面料等给人带来的感觉 • 2、质感主要是通过哪两种手段感知物体的。 • 触觉、视觉
复习:列举不同的质感类型,并举出一 种属于这种质感的物质
• • • • • • • • 粗糙: 树、石头、板砖 细腻 皮肤、丝绸 柔软 羽毛、衣服 坚硬 玻璃、金属 光滑程度
软硬程度
用形状表现质感
• • • • P16 三种线描折叠的长条,从质感的硬到软进行排序 中——左——右 同样是长条,为什么会有质感的差别?体现在什 么方面? • 原因:轮廓线条的差别 • 1、线条的直与曲
• 2、转折过渡的尖锐与平缓
思考:练习:勾画纸与绸缎的外形轮廓表 现相应的质感
• 1、轮廓线 ——长、直还是弯、曲 • 2、转折 ——尖锐还是平缓
连连看:把线与所相应质感的物体相连
• 长直线 • 短弯线 • 轻、柔线 • 粗糙线 • 重线
毛绳 不规整的狗毛 石块 羽毛 规整的砖头
思考练习:请在三个木桩内用三种不同 的线条表现三种质感
用外形表现质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面包 • 砖头 • 棉花
用线条表现质感
• 线条的类型:
• 长直线 • 短弯线 • 轻、柔线 • 粗糙线 • 重线 毛绳 不规整的狗毛 石块 羽毛 规整的砖头
长、直线
思考:粗糙的面包与细腻的石膏应该哪 个线条密集?哪个线条疏散?
• 粗糙的物体:线条粗犷、疏散
细腻的物体:线条细致、紧密
轻、细、长弯线
短、粗糙、重线
画家笔下的质感美术公开课教案
![画家笔下的质感美术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8bf8f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d.png)
画家笔下的质感美术公开课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画家笔下的质感为主题,主要学习教材中关于质感的描绘方法和技巧。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质感的概念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2. 学习质感的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光影等;3. 分析名家的质感绘画作品,探讨其表现手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感的基本表现手法;2. 培养学生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质感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画纸、画笔、水彩、彩铅等绘画工具,以及相关的名家质感绘画作品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名家质感绘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质感的魅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讲解质感的概念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分析质感的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光影等。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质感绘画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质感的表现方法。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质感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质感的概念、表现手法和技巧。
通过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质感的绘画方法。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质感的理解和表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运用质感绘画技巧时,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更多的名家质感绘画作品,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质感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质感是绘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线条、色彩、光影等手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质感效果。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表现手法和技巧是一个难点。
2. 分析名家的质感绘画作品:欣赏和分析名家的质感绘画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质感的表达和绘画技巧。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理解作品中的质感表现是一个重点。
3. 学生的绘画练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绘画练习是提高绘画技巧的关键。
七年级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精品说课稿
![七年级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精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ed6a121960590c69fc37692.png)
《画家笔下的质感》说课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画家笔下的质感》,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说教材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的第3课,是“造型﹑表现”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了解关注材质的意识,体验肌理、质感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课属于造型与表现类课程,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初次涉及到的内容,所以本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质感的兴趣是一个关键。
并直接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中已经对线条有了初步的学习,在此我就采用体验中已有的知识,在欣赏、交流与尝试中学习新知,从而为体现手绘线条的艺术表达奠定了知识基础。
不过在此我会通过学生的具体感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结合学生较好的接受能力来弥补学生抽象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感受手绘线条的创造与表达。
说教学目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游戏、思考、分析,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及表现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绘画质感的形成原因,理解绘画中表达质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创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及创新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材料表达质感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特征表达不同的质感。
说教法我认为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观察、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5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5](https://img.taocdn.com/s3/m/46f23d7c27d3240c8447efa4.png)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质感这一独特的视觉语言,尝试运用简单的的制作方法来表现物体的质感。
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能利用质感表现来表达美术作品主题,尝试进行主题创作,使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材质的意识,体验质感表现和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因此,在课堂中我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看、摸、说、小组合作、尝试感受等来完成学习任务。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不同的质感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 质感的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感受质感1、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感知物体质感并引出质感这个概念。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件小物品,不过都装在了这个小包里,请一位同学们先摸摸,谈谈感受,再猜猜,它是什么?拿出来看看你才对了吗?猜对了,就作为一个小奖品送给你!送给你的还有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大家说好吗?(师生互动完成)我们刚才猜的就是这些物品,下面我们仔细观察这几种物质,分组讨论完成下表。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趣味小游戏让学生通过摸、说、猜、看四个小环节及小组合作填表,让学生初步体验感知物体的质感这一独特的视觉语言。
2、通过多媒体图片欣赏,让学生感受质感无处不在,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师问:你能说一两件有质感的物体并有一两个词谈谈它的质感吗?生答。
师小结:我们把质感又分为:人工质感和天然质感。
你知道什么是人工质感和天然质感吗?(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人工质感和天然质感的图片。
请同学们用一到两个词来表示一下它的质感。
(学生用一两个词来谈图片的感受)教师小结:质感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生活中的任何物体都具有独特的质感,是质感使形状和色彩更丰富,使我们的视觉感受更为丰富。
那么,画家笔下的质感表现又向我们传达了什么主题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画家笔下的质感》这一课。
初中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cdaca1360cba1aa911da34.png)
湖南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
你认为用线条表现质感与线条的哪些因素有关?
长短、曲直、粗细、宽窄、轻重、排线的方法、
知识递进质感,特别是转折处的厚薄软硬的结构变化。
那么,有
圈状、点状、编织状、轻重排线状也能变化出不同的质感像——海绵、切片面包、藤编储物盒、书本等。
环节三:教师微视频演示表现质感的技巧方法
师:大家看,这两件物品可以用怎样的线条和笔触表现?
陷处,用点状笔触表现圆面上微小的起伏。
接下来老师又用了彩铅丰富物体的色彩质感,用暖色邻近色中黄、
土黄、土红、褐色等找出干枯莲蓬的色彩变化,书本用
对比色紫色衬托莲蓬。
老师尝试了用多种工具材料表达了
,
微视频演示步骤方法
,
,
学生作品
三部分-----学生练习表现质感
板书设计。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第1课时用形状表现质感(教案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第1课时用形状表现质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80d8f4fd0a79563c1e7297.png)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1课时)
一、质感的含义:
质感是指触觉或视觉对不同物质的特质的感觉。在造型一艺术中,指艺术家对不同物态运用不同手法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感。
不同物态表面的自然特质,称为天然质感,如:空气、水分、草木、岩石和土壤等。
物体经过人为改造而呈现的表面感觉,称为人工质感,如:金属、陶瓷、玻璃、塑胶、呢麻、绸布等。
课件展示作品《冠军的诞生》。
课件展示作品。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板书设计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
一、质感的含义:
二、分析领悟:——画家笔下的质感
1、《根》(油画) 翟亚申、贺大田
2、《任弼时》(油画)邵增虎
3、《冠军的诞生》(油画)杨志坚
课后评价与《根》(油画) 翟亚申、贺大田
组织学生欣赏、分析、思考。
提问: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学生根据问题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
作品通过刻画苍莽雄浑的黄土高坡——中华文明的摇篮,画家对黄土地地表质感的细腻刻画,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牵引着观赏者的思绪。以极端的写实手法、精致入微的形象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使人联想到老人沧桑的脸,又似裸露的大树之根。这沧桑的风貌不禁让人联想到千百年来生息相关的我们的祖先,以及他们历经的无数苦难和艰辛,从而感受到黄土之下,我们深潜而密布的文化血脉。
兴仁市第六中学教学设计方案
单 元
课时
第1课时用形状表现质感
适合年纪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2020年5月24日
上课时间
2020年5月25日-5月29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不同质感的基本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我探究、表达、尝试等知道质感。
画家笔下的质感课程设计
![画家笔下的质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5b3da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6.png)
画家笔下的质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画家笔下的质感表现手法,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画家作品中的质感特点,使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不同的质感表现技巧。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需要掌握质感的基本概念、不同质感的特征以及质感的表现手法。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分析画家的质感表现技巧,并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质感的作品。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质感的基本概念、不同质感的特征、质感的表现手法以及画家作品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质感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质感的定义和作用。
接着,我们将探讨不同质感的特征,包括软质、硬质、透明质等,并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识别这些质感特征。
然后,我们将讲解质感的表现手法,包括线条、色彩、光影等,并引导学生分析画家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表现质感。
最后,我们将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画家作品中的质感特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画家笔下的质感。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将运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质感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手法。
其次,我们将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画家作品中的质感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此外,我们还将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质感的理解和看法,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最后,我们将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质感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使用《画家笔下的质感》一书,系统地介绍质感的相关知识。
参考书方面,我们将推荐《西方绘画史》等书籍,使学生能够了解画家作品的历史背景。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收集和整理画家作品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57621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0.png)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一、前言在绘画中,质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作品的质量和观赏价值。
而质感的表现方法也是画家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画家笔下的质感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二、质感的定义质感指的是物体在观察上所展现出来的质地和形态,它包括了对物体的触感、颜色、光泽、纹理等多方面的描述和表现。
三、画家如何表现质感画家们在绘画中,通过颜色、光影、纹理等手段来表现质感。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表现方法:1. 颜色的运用要想表现出物体的质感,首先要注意色彩的运用。
画家们通过不同的色彩和色调来刻画物体的色彩。
比如,青色和蓝色可以表现出冰冷的感觉,黄色和橙色可以表现出温暖的质感。
2. 光影的处理光影的处理是表现质感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明暗度可以表现出物体表面的起伏和光照情况,使画面更加真实自然。
画家们通过增强或减弱明暗度的差异来实现这种效果。
3. 纹理的刻画纹理表现的是物体表面具有的纹路和质地,画家通过细节的表现来表现出物体的真实性和质感。
同时,画家们还要注意不同材质的表现方式上的差异,比如水彩笔和油画笔的纹理表现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四、如何通过质感来提高绘画技巧通过对质感表现的掌握,学生可以提高绘画的技巧和水平。
具体方法如下:1. 观察技巧的提高要想更好的表现出物体的质感,首先要提高观察技巧。
学生应该通过大量的观察来了解物体的各种质感,同时可以通过模仿画家的做法来提高技巧。
2. 感性思维的训练在学生的绘画过程中,训练感性思维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想象和感受来创造出真实的质感效果,可以使画作更加贴近生活。
3. 实践和实验的重要性在绘画过程中,实践和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才能更好地掌握质感表现技巧。
五、结语在绘画中,质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作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画家笔下质感的分析和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绘画的技巧和水平,还可以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画家笔下的质感》课件
![《画家笔下的质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a4cc5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8.png)
在产品设计和室内设计中,质感的运用至关重要。合适的质 感能够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室内设计的风格,给人带来舒适和 愉悦的感受。
02
画家如何表现质感
使用色彩表现质感
色彩的冷暖、明暗和饱和度可以用来表现物体的不同质感。 例如,暖色调可以用来表现柔软、温暖的质感,而冷色调则 可以用来表现坚硬、冰冷的质感。
想。
04
质感在绘画中的应用与欣赏
质感在绘画中的应用
01 02
表现主题情感
通过描绘物体的质感,画家可以传递出特定的情感和主题。例如,粗糙 的表面可能暗示沉重、沉稳的情感,而光滑的表面则可能传达轻盈、优 雅的情感。
增强画面真实感
通过对质感的精细描绘,画家可以使画面更加逼真,使观众感觉仿佛能 够触摸到画中的物体。
作品分析
这幅作品通过细腻的光影变化和色彩 渐变,将蒙娜丽莎的皮肤和衣物等不 同材质的质感表现得十分逼真。
当代画家的质感作品
总结词:创新技法,个性鲜明 代表作品:《无题》
详细描述:当代画家在表现质感方面,注重创新 技法的运用和个性的表现。他们通过各种新的绘 画技术和材料,将质感的表现形式推向了新的高 度。
感受情感
通过观察画面的质感,感受画家想要传递的情感和主题。 注意画面的整体氛围和情感基调,以及质感在其中所起的 作用。
比较不同作品
将有质感的画作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表现质 感和整体效果上的差异,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绘画 理解。
质感画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
艺术价值
质感画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意义。它不仅展示了画家的技巧和才华,还传达了 情感、主题和观念,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使用光线和阴影表现质感
描写赏画的唯美句子短句(精选100句)
![描写赏画的唯美句子短句(精选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1c3ba65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7.png)
描写赏画的唯美句子短句(精选100名句)诗意之境,画中蔚蓝波涛跃动,仿佛天马行空在花坛舞蹈。
画家的笔墨跳跃于画布上,细腻的线条勾勒出花朵的娇媚姿态。
每一幅画都如同一首优美的乐章,让人陶醉其中。
1. 绚丽的色彩在画面上盈溢,仿佛点点繁星在夜空闪烁。
2. 纤毫之间,画家将花瓣绘得如丝绸般婆娑动人。
3. 画面中的花朵散发着诱人的芳香,仿佛能穿越时间和空间,引领人们进入极乐的国度。
4. 小小的画笔画出了大自然的绝妙神奇,每一笔勾勒都是一次魔法般的奇迹。
5. 每朵花都鲜艳夺目,宛如一颗颗红艳的心在画中跳动。
6. 蓝天白云映衬着花朵,宛如一幅绝美的水墨画。
7. 画家的笔触仿佛轻轻触碰花瓣,为它们带来生机与活力。
8. 花瓣在画布上舞动,每一次起落都饱含着画家对生命的热爱。
9. 画家用灵巧的手法捕捉了花朵的灵魂,令人动容。
10. 温柔的色彩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恬静的乡村风景画。
11. 画中的花朵彷佛有呼吸般的动感,展现出无限的生命力。
12. 又柔又媚的花瓣散发出令人陶醉的芬芳,仿佛能穿越时光来到画面之中。
13. 如诗如画的美景让人沉醉,仿佛置身于一个永恒的花海之中。
14. 画家通过细腻的触碰,将花朵的娇媚之美呈现得酣畅淋漓。
15. 花瓣的轻盈与飘逸,仿佛风中的蝶舞,令人陶醉。
16. 每一朵花都是画家心中的珍宝,他们轻轻地展示给大众欣赏。
17. 画面中的花朵仿佛在报告着春天的到来,为这个季节带来希望与喜悦。
18. 绚丽的色彩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上帝倾注了全部的心思与想象。
19. 每一朵花都散发出独特的气息,仿佛在告诉我们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20. 画家的笔墨仿佛变成了神奇的魔法棒,让花朵焕发出绝美的色彩。
21. 层层叠叠的花朵在画面中轻轻舞动,如同一场花海中的舞会。
22. 画家将每一朵花朵都描绘得鲜活而饱满,令人感受到它们的生命力。
23. 每一处细节都被画家尽情呈现,令人触动心灵。
24. 画面中的花朵仿佛在对人们微笑,展示它们的美丽与纯真。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8d621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b.png)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质感的概念和作用,学习画家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阴影等元素来表现质感;2.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线条、色彩、阴影等元素表现质感;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想象力,让学生熟练掌握绘画中表现质感的技巧。
教学重点:1.理解质感的概念和作用,了解质感在绘画中的表现方式;2.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色彩、阴影等元素表现质感;3.熟练掌握绘画中表现质感的技巧,提高绘画技能。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表现质感的技巧,提高绘画技能。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练习、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介绍课程主题和学习目标;2.通过图片展示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质感种类,如金属、布料、皮革等;3.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质感在绘画中的作用和表现方式。
二、讲授(15分钟)1.讲解质感的概念和作用;2.介绍表现质感的线条、色彩、阴影等元素,以及它们在绘画中的应用方法。
三、示范(15分钟)1.教师现场演示如何用线条、色彩、阴影等元素表现不同的质感,如金属、布料、皮革等;2.向学生详细解释每一步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四、练习(40分钟)1.让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自己绘制不同质感的物品,如金属球、布料包、皮革鞋等;2.教师巡视指导,协助学生改正错误;3.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独特的作品。
五、评价(10分钟)1.教师针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2.让学生相互交流、评价作品,互相学习改进。
六、总结(5分钟)1.回顾本次课程内容;2.强调质感对绘画的重要性;3.鼓励学生继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教学资源:1.图片资料:不同种类的质感图片;2.绘画工具:铅笔、彩铅、调色盘、画笔、画布等。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让学生了解质感概念,学习表现质感的技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但是本课程对学生的绘画要求较高,需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耐心,同时教师也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指导和评价,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春七年级下册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8篇
![春七年级下册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b89c0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2.png)
春七年级下册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最新8篇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准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各种黏土。
教学方法体验与讨论相结合,探究式方法。
板书设计生动的小泥人骑鸡娃陕西安寨踏青北京击鼓说唱佣汉(夸张、诙谐)制作要求:大胆、生动、夸张)教学过程一、走进教室看一看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试一试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
(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动一动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乐一乐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
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评一评春七年级下册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篇二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1 .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欣赏星空,感受星空的美丽;了解星空的有关知识;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2 .用各种表现手段从美学的角度去创造星空。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生活的情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讨论、表达等活动。
初中美术_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4df8ac75acfa1c7ab00cc4f.png)
教学设计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第1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质感的不同及表现不同质感的手法、方法。
2、过程与方法:观察—表达—尝试—表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不同质地物体的美感,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教学重点:认识质感及表现方法的不同,能运用不同方法表现质感。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法表现不同质感。
教学准备:铅笔、橡皮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时间:2分钟)(课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本14至16页,19页。
思考:什么是质感?质感的分类。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板书:画家笔下的质感师:同学们先触摸一下自己的校服和面前的课桌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受一样吗?学生:校服:轻巧、柔软课桌:光滑、坚硬(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与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导入:什么是质感?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
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引出质感的分类: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
二、观察比较:(感受质感,认识质感肌理)(时间:3分钟)师:展示几幅图片:欣赏日常生活或旅行中看到的质感反差较大的几组物质,看看它们的质感怎样?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学生欣赏不同质感的图片,谈感受。
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师:总结(展示总结图片)三、初试锋芒:探究分析,质感的表现,用线条和笔触表现羽毛和石头的质感。
(时间:3分钟)师:同学们,我们现在了解了物体的质感及感受,那么我们如何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呢?同学们抬头看屏幕,我们用线条和笔触来表现物体的质感。
(展示线条和笔触图片)师:不同的线条和笔触表现出来的质感也是不同的。
同学们观察一下羽毛用什么线条来画呢?生:光滑的,轻的柔软的。
(石头:硬的、重的线条)动手小实践:展示羽毛和石头图片,让学生动手简单的画一画。
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或展示板上)画一画。
师在小组间来回指导学生。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第1课时用形状表现质感(教案)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第1课时用形状表现质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2a259fbceb19e8b9f6ba10.png)
作品通过刻画苍莽雄浑的黄土高坡——中华文明的摇篮,画家对黄土地地表质感的细腻刻画,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牵引着观赏者的思绪。以极端的写实手法、精致入微的形象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使人联想到老人沧桑的脸,又似裸露的大树之根。这沧桑的风貌不禁让人联想到千百年来生息相关的我们的祖先,以及他们历经的无数苦难和艰辛,从而感受到黄土之下,我们深潜而密布的文化血脉。
过程与方法:自我探究、联想、分析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注材质的意识,体验肌理、质感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1、感受不同材质的肌理和质感的差异;
2、肌理、质感表现对美术作品表达主题的作用。
难点:体验肌理、质感的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
羽毛————轻巧、柔软——————飘逸、柔美
毛皮——蓬松、柔软、光滑——温暖、高贵、舒适
丝绸——细腻、有光泽、柔软、光滑——华丽、典雅
玻璃——坚硬、透明、光滑、能反光——晶莹、纯净
岩石——坚硬、粗糙、无光泽——朴实、原始、顽强
玉器————光滑、温和————清新、高雅
由此得出:
一、质感的含义:
质感是指触觉或视觉对不同物质的特质的感觉。在造型一艺术中,指艺术家对不同物态运用不同手法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感。
兴仁县第六中学教学设计方案
单元
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课程设计人
贾老师
主题
第一课时用形状表现质感
适合年级
七年级
背景分析பைடு நூலகம்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主要学习用形状表现质感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无限美妙的自然质感之美。
湖南美术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参考课件(共22张PPT)
![湖南美术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参考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d4b98a284ac850ad02423b.png)
华丽、典雅
质感:
柔软、蓬松
感受:
温暖、舒适
质感:
透明、反光强
感受:
晶莹、纯净
质感:
光滑、温和
感受:
清新、雅
活动二:动手绘制
——画家笔下的质感
作业:把自己的喜爱的一双鞋 画下来。
提示:要表现出鞋的不同 部分的质感。
画家笔下的质感
HUA JIA BI XIA DE ZHI GAN
质感:指触觉或视觉对不同物质的特质的感觉。
活动一:观看感受
请大家同学观看以下不同物体,说说图片中物体是什么质感 给你什么感受。
质感 轻巧、柔软 感受 飘逸、柔美
质感:
坚硬、粗糙
感受:
顽强、坚毅
质感:
光泽、柔软、 细腻
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感的表现手法
用形状表现质感
质感不同的物体形态变化是不同的,注 意观察物体的形状,尤其是转折的地方, 硬或软,薄或厚,可以通过细心的描画轮 廓与结构形态表现出来
用线条表现质感
不同的线条、笔触表现不同的质感。 尝试用线条表现
刚 光滑 轻 粗糙 重
作业
• 选择一个简单的形,通过线条 的变化画出几种不同的质感!
分组讨论: 你如何分析、 欣赏、领悟这 幅作品? (提示:是什 么→像什么→ 什么质感→什 么主题→如何 表现等)
《根》油画 瞿亚申 贺大田
自主学习活动三:
围绕《冠军的诞生》这一主 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要求:从绘画内容、绘画工具、材 料、具体细节怎么表现等方面来讲。
《冠军的诞生》 油画 杨志坚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自主学习活动三:
围绕《冠军的诞生》这一主 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要求:从绘画内容、绘画工具、材 料、具体细节怎么表现等方面来讲。
《冠军的诞生》 油画 杨志坚
动手实践:
仿照《冠军的诞生》,选择自己 喜欢的主题,用草图的形式绘制能体 现质感的形象,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注:可以用文字详细说明)
画家笔下的质感
什么是质感
指触觉或视觉 对不同物质的特质的感觉。
观察比较:
请同学们观 察、以下几种物 质,完成问题。
感受质感
感受质感
感受质感
感受质感
感受质感
感受质感
宁静迷蒙的湖面 鬼斧神工的奇石 古老朴实的石屋 磅礴壮观的瀑布 清晨的露珠,嫩绿的小草,大自然为我们带来无 斑驳沧桑的枯树
限美妙的自然质感之美。
思考•练习
想一想,在生活中或旅行中有哪 些质感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试着 说出几组质感反差明显的物质。
分析领悟:
——画家笔下的质感
1.画家画了些什么?
2.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 3.画家所表达的情感 主题是什么? 4.是怎样表现这一主
题的?
《任弼时》 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