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果类我:唐太宗给吴王李恪准备的催命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到吴王李恪,很多人会立马联想到电视剧中那些偶像明星演绎的文韬武略的身姿,以及史书上唐太宗在想要立李恪为太子时的四个字评价:“英果类我”。然而当真翻遍史书却会发现,除了这干巴巴的“英果类我”四个字外,能够找到的关于李恪实打实的“政绩”唯有劣迹斑斑:

1、李恪改封吴王之前被罢官斥责——

《大唐故恪墓志铭并序》:(贞观)七年,还授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居鲁卫之亲,任侯伯之重,春秋鼎盛,血气渐刚,傅相怀赐罢之忧,宰司申切责之旨。……天爵弥厚,逸情转纵,逞骛豊淩践稼穑,扼青兕於云泽,褫文豹於平林。大马悠悠,掩旬弥晦。主相之奏,屡闲於丹陛;士师之请,频造於青蒲。

2、李恪改封吴王后而权万纪到任其长史之前被谴责——

《册府元龟◎宫臣部·正直》:权万纪为西韩州刺史。会吴王恪以骄纵被谴,拜万纪为长史。万纪厉其抗直,恪遂折节从之。

3、权万纪到任李恪长史之后的安州——

《唐会要卷第六十一御史臺中彈劾》:貞觀十一年。吳王恪好畋獵。損居人田苗。侍御史柳範奏彈之。

《新唐书列传第三十七王韩苏薛王柳冯蒋》:(柳)范,贞观中为侍御史,时吴王恪好田猎,范弹治之。

《资治通鉴》:贞观十一年十月,安州都督吴王恪数出畋猎,颇损居人;侍御史柳范奏弹之。丁丑,恪坐免官,削户三百。

4、权万纪到任李恪长史之后的安州——

《新唐书·李恪列传》:坐与乳媪子博簺,罢都督,削封户三百。

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事,不是李恪因为表现不好被唐太宗斥责,就是因为打猎踩坏了老百姓的庄稼而被朝官弹劾,并被罢免了都督的头衔,还削去食邑300户;又或者是与乳母的儿子赌博,再次被罢免都督的官职以及削户300(当时亲王实封只有800户)。

仅仅因为一点小错就导致都督的头衔多次被摘,甚至连实封也连续被削去了600户,李恪这样的遭遇在当时的诸皇子中堪称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就连后来被赐死的李佑,好歹在贞观十七年谋反前还保住了都督的头衔。而李恪原本身为都督的时候,可以督安隋温沔复五州军事,但被贬为刺史后,就只能管辖安州这么一块地方了。

从贞观十二年起,李恪在安州刺史一职上一待就是十一年,即便是唐太宗去世后,李恪也只是被唐高宗任命为了梁州刺史。别的皇子都是风风光光地管理着好几州的封地,唯独李恪只能守着安州这一块封地度日如年,这样的惩罚对于李恪来说,不可谓是不重。

如此一来就很令人费解了:为什么身为大唐的一介吴王,李恪的所作所为不仅根本无法体现他的“英果”之处,反而如此的令人失望?

不要以为李恪的品行如此恶劣是因为胜利者篡改了史书,想想与李恪同时代的汉王李元昌也是失败者,历史上项羽、曹植、司马攸等等都是失败者,为什么别的失败者都能有才华横溢的史实流传后世,李恪却徒有史官的溢美之词而再无具体事迹可言?所以这与胜利者的史书无关,而是史官可以出于对武则天称帝的痛恨以及对李恪本人遭遇的同情而溢美一下李恪,但仍无法掩盖李恪没有真材实料的史实。

至于唐太宗对李恪的评价是“英果类我”,就更加是某些人断章取义的结果了。因为只要看看史书上记载的原文就可以知道,唐太宗说李恪“类己”是在意欲立储的时候——在立储这种环境下,不说李恪像自己,难道要说李恪不像自己?

其实看看西汉的赵王刘如意、汉昭帝刘弗陵的例子就可以知道,皇帝用“类己”这样的字眼评价一个皇子时,往往就是在准备立其为储的时候。

汉高祖刘邦为了将刘如意推上太子之位,三番五次在大臣面前念叨“如意类我”。汉武帝在舍弃年长的皇子欲立刘弗陵为太子时,同样用的是“类我”的借口,至于一个只有五六岁的孩子到底哪里像汉武帝,谁在乎呢?

只不过与唐太宗对李恪不同的是,刘如意最后虽然没能成功登上皇太子之位,但汉高祖为刘如意的未来安全得到保障一直在绞尽脑汁。一方面让周昌去做如意的相国,另一方面一听说樊哙要在自己百年之后诛杀戚姬母子,当即下令要陈平等人去杀了樊哙。甚至到了病重弥留之际,汉高祖也不忘留一封手诏给太子刘盈,要他一定照顾好如意这个弟弟。

汉武帝就更不用说了,在称赞完刘弗陵“类我”后,就将他立为了太子,这样刘弗陵的未来安危也就彻底有了保障。

然而反观唐太宗是怎么对待李恪的,在说完李恪“英果类我”后立储失败,唐太宗却一点都没为被推上火架岌岌可危的李恪考虑,而是该干嘛干嘛去了。就在欲立李恪未果后没过两天,唐太宗就因为李治长子李忠的出生而举行了盛大的筵席,不仅在宴会上高兴地“酒酣起舞”“尽日而罢”,还一反皇孙只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将李忠册封为了亲王,显然是彻底将李恪的事情抛之脑后。

可怜的李恪不仅没有得到唐太宗的任何保护措施,反而还被唐太宗严厉地告诫了一通:“你若是不遵纪守法,西汉的燕王刘旦就是你的下场,就算你是我儿子我也救不了你!”

尽管有人认为这是唐太宗在“保护”李恪,要他小心谨慎一些,但李恪作为亲王,他的性命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掌握在皇帝手里,光是告诫李恪自己谨言慎行是没有用的,只有让未来的皇帝李治知道要善待李恪才能达到保护李恪的目的。

正因为明白这样的道理,汉高祖在改立刘如意失败后,特意留了封手诏给太子刘盈,

告诉他一定要照顾好如意这个弟弟;晋文帝司马昭病重时用陈思王曹植的例子来告诫太子司马炎,让他日后不要为难自己的弟弟司马攸;唐太宗自己也反复强调过,立李治就是为了让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儿子能够同时活着。

而唐太宗既然能想到要为李承乾、李泰、李治的日后安危做打算,又为什么没为李恪日后的安危做出同样的安排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唐太宗以“英果类我”的理由提名李恪为太子,并非是真的要立李恪,而是想让大家把目光从太子李治的同胞兄弟身上,转移到李恪这个庶长子身上(唐太宗第二子李宽早夭,第三子李恪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庶长子)。

毕竟各处史书上记载得非常明确,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失败后,唐太宗的最高指导思想就是如何能够同时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儿子,至于这三个儿子之外的其他皇子,都不在唐太宗担心的范围之内。

《旧唐书·李泰列传》:

太宗因谓侍臣曰:“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储君之位可经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新唐书·李泰列传》:

帝曰:“是也,有如立泰,则副君可诡求而得。使泰也立,承乾、治俱死;治也立,泰、承乾可无它。”

《册府元龟◎帝王部?英断》:

太宗因谓侍臣曰:“我若立泰,便是储宫之位可经求而得也。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与承乾可无恙也。”

《册府元龟◎宗室部?谴让》:

太宗因谓侍臣曰:“我若立泰,便是储宫之位,可经营而得也。泰立,承乾、晋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