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及反思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如梦令》、《浪淘沙·北戴河》的背景及作者生平;2.理解《如梦令》中的一些句子;3.学会欣赏唐诗宋词,感受唐宋文学的魅力;4.通过阅读、背诵、默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如梦令》中的词语和句式;2.理解《如梦令》所表达的意境;3.掌握《如梦令》的背景及作者生平。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如梦令》中的意境;2.说明唐宋文学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介绍《如梦令》的背景:唐朝时期,以赵嘏(zhào gǔ)为首的一批文人,在洛阳洪福寺互相切磋。
一日,钟婉(zhōng wǎn)来会,别后罢酒而归,一夜不能寐。
次晨,赵嘏草题“如梦令”赠之。
2.学习课文1.听读《如梦令》,学生跟读;2.学生分组讨论《如梦令》的词语和句式;3.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如梦令》所表达的意境。
3.学习背景知识1.教师向学生介绍诗人李清照的生平;2.学生回答问题:李清照为什么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4.学习《浪淘沙·北戴河》1.听读《浪淘沙》;2.学生分组讨论《浪淘沙》的意境。
5.课堂互动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式,让学生回答问题。
6.练习1.学生进行默写和背诵;2.让学生选取唐诗宋词进行朗诵。
7.总结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教师进行总结并反思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五、课堂板书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六、作业1.背诵《如梦令》;2.了解唐宋文学及其特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如梦令》和《浪淘沙·北戴河》的意境,对唐宋文学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们对于唐宋文学的特点理解还不够深刻,需要后续课程进一步引导。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如梦令》诗词诵读指导课(教学设计)——诗词如烟海,欲济有舟楫教学目标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课文,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理解词意,通过想象、练笔等方式,绘出文字的画面,感受诗词的画面美。
3.感受作者的情趣和心境,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青春的情感,感受诗词的情感美和语言美。
4.了解李清照的词风与人生际遇有关,知人论世;借鉴写作方法。
5.教给学生以上五种学习诗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1. 想象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 了解李清照的词风与人生际遇有关,知人论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但对诗词的理解、赏析能力不够,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从几个方面学习诗词,感受诗歌之美。
教学过程1、由冠军雷海为导入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北大才子彭敏,勇夺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
看到这则新闻,我感想颇多,我们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从最早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诗词之多,浩如烟海。
我们中国人又是爱读诗词的,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异常火爆就能说明这一点。
同学们,你们爱读诗词吗?为什么? (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2、说说你们平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诗词的?学生各抒己见三、老师推荐几种方法逐步推出1、朗读吟咏2、想象画面3、体会情感4、知人论世5、借鉴写法有了这些方法,哪怕“诗词如烟海”,但我们“欲济有舟楫”呀!四、下面我们以《如梦令》为例,看有了这些“舟楫”,能否畅游诗词的“海洋”。
学生预习《如梦令》(一)朗读吟咏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而诗词尤其适合朗读,因为它押韵,朗朗上口。
1、自读,读通读顺,领悟大意2、检查朗读情况,注意把握停顿、重音、节奏、语速指名读; 齐读(随机纠正错音)3.听配乐范读(课件) ,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光读通读顺还不够,咱们还要把它读懂了,看看能不能读懂词的大概意思。
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和同学一起商量商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同学们在理解诗词意象和修辞手法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同时,加强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举例:解释“溪亭”和“日暮”所蕴含的寓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2)诗词意境的把握:学生对诗词意境的把握往往较为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举例:通过对比、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把握诗词中的意境美。
(3)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应用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举例:以《如梦令》中的修辞手法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和仿写练习。
3.诗词鉴赏:品味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夸张、拟人等,学习诗词的审美情趣。
4.诗词解析:详细解析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如“溪亭”、“日暮”、“藕花”等,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5.诗词感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词中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6.诗词应用:学会运用诗词中的佳句进行写作或口语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课后拓展:推荐相关诗词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和鉴赏,拓宽知识面。
二、核心素养目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解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美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运用诗词佳句的兴趣。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公开课教案(附教学反思)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藕、兴”两个字。
2、理解词的意思,品味词的意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词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词的意思,想象作者当年溪游醉归的欢乐情景。
2、朗读并背诵【教学准备】:课件、李清照的生平资料【教案说明】:教案 >中红色的字为课件出示部分:绿色的字为板书部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播放课件古筝曲)1、同学们,伴着悠悠的古筝乐曲,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古典文学的园地,走进唐诗 >宋词营造的艺术氛围,一起来学习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2、板书课题:如梦令二、了解有关词的基本知识1、你们学过哪些词?(《清平乐·村居》、《忆江南》、《水调歌头》)2、你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么?点击:基础知识(诗每句字数一样,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
词可配乐演唱。
)3、出示《如梦令》。
出示课件《如梦令》这首词的题目是--(没有题目,师相机指出“如梦令”是词牌名。
同一词牌可以填许多不同内容的词,有的词有题目,有的词则没有题目,没有题目的,我们为了区分,往往以词的第一句作为题目,如这首《如梦令》,我们就记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三、初读课文,领悟大意现在,让我们眼到、口到、心到,去吟诵、去欣赏、去想像,来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
1、自读,读通读顺要求:读准一个多音字“兴”,认清一个生字“藕”的字形;读对停顿。
2、检查朗读情况指名读;齐读(各种形式朗读)(随机纠正错音)3、咱们把词读顺了,一首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交流自学学生开始交流自己的所想,老师相机进行评价补充。
四、精读品味体验沉“醉”1、经同学们这么一联想补充,这首由30几个字组成的高度凝练概括的词立刻丰满具体起来了,我们的眼前似乎出现了那么多美的画面。
但这还不够,咱们还要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也就是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这个字就是我们常说的“词眼”。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推荐5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推荐5篇)第一篇:《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都可能会使用到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对个人的自我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你所见过的自我评价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材分析:本课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效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教学要求:1、学习词牌及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词人的生活背景。
2、抓住本词的关键“词眼”教学,多种方式方法悟词意。
3、由词感悟并想象,并写在稿纸上。
教学重难点:1、结合词文,体悟想象,并写下来。
2、了解词牌、词的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课前资料收集、词律、音乐课欣赏熟悉。
教学过程:一、词律出示,激趣导入。
词曲旋律出示,了解词牌并板书课题。
二、了解生平,以情入文。
课前收集资料了解李清照生平资料,课堂交流,教师小结: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词人婉约派代表,被后人称为“千古第一才女”,流传至今的作品集有《漱玉词》、《易安居士文集》。
三、多点体悟,动笔写文。
1、抓关键词眼“醉”读词文,感情词意,配乐唱词。
2、说出想象,抓住一句词,一个场景,写在配图稿纸上,交流展示。
要求:真是一件有趣且值得回味的事,难怪词人用词写了下来,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吗?想象一下画面,然后写到配图稿纸上。
(音效,图片出示)3、写文。
4、拓展体悟升华情感。
《琵琶语李清照词》多媒体出示,现代化手段的使用,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孩子们将会爱上古诗词,爱上古典文学。
5、小结。
(师)板书: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酒醉花悦情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本课是诗歌阅读教学,为了能让孩子大体把握词意并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如梦令》教学反思
《如梦令》教学反思《如梦令》教学反思《如梦令》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
在教学本课是,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作为文言文,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难点之最,因此在教学设计是个人认为本堂课的"煽情'或者"铺垫'应当做好。
老师让同学回忆并背诵学过的古诗词;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通过品读词句把课文读活读美、提示同学体会33个字包含了无比丰富的内涵,直到最终跟着音乐吟唱本词。
并且老师通过范例来吟诵这首词,使同学的爱好立刻深厚。
全部这些,都使同学感受到了学习《如梦令》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同学对祖国语文的喜爱。
2、指导同学理解语言文字。
本课不仅采纳了让同学课前自学的方式理解每句词的意思,还引导同学在课堂上找出"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三幅画面,关心同学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
另外,我也做到了留意课堂细节关心同学理解词句意思。
例如,当同学把"兴尽晚回舟'中的"兴'读成第一声时,我就立刻赐予订正,读准了"兴'的声调是第四声,同学也就理解了它的意思。
3、语文老师带着同学一起观赏文学作品时,要带着同学进入到文字深处,要引导同学通过语言文字的感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我在引导同学找到本词所描绘的三幅画面之后,想法设法将同学引入到三幅画所展现的意境之中。
当同学想像了这三幅画面之后,再奇妙地把这三幅画面统统归结于一个"醉'字,引导同学把这三幅画联系在一起,由那个"醉'字使同学体会到词人不仅仅为"美酒'而醉,更为眼前的"美景'而醉,为自己与同行伴侣之间的"美情'而醉。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同学的审美情趣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1、人称“千古第一才女”,创“易安体”的李清照记忆课下文学常识2、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南渡前多写悠闲生活,韵调优美南渡后多怀乡忆旧,情调忧伤二、理解意涵1、朗读这首词,说说这首词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场景、对白?人物:主仆两人场景:春雨后的屋中对白:“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结合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联系下文,说说李清照昨夜纵酒的缘由可能是什么?不忍见花被吹落3、李清照醒后第一件事是什么?了解经历风雨后,庭院之中的海棠情况如何4、既然如此关切,念念不忘,李清照为什么不自己去看海棠究竟如何了?“试”体现出她怎样的心理?很关切,又不敢于、忍心面对5、从“却道”的“却”字,你能品读出诗人怎样的心绪?她心中早已知晓海棠花的境况对侍女粗心的不悦6、“知否,知否?”怎样朗读才符合诗人当时真实的情感?对侍女的粗心的嗔怪自己的心境无人理解的无奈7、“绿肥红瘦”写出了什么?诗人的用字有什么高妙之处?写出海棠花经历一夜风雨后可能的景象。
仅仅四字就形象可感。
用拟人的手法,更凸显诗人的爱花惜春之情8、作为一名女子,诗人的惜春其实还有怎样的一层含义?惜青春时光的短暂易逝三、朗读与总结1、理解女诗人惜春之后更为细腻的心绪后,带着这一份理解,再回过头来看前文,你对李清照之前的回避、躲闪、不忍有了怎样的认识?2、在跟深切的理解诗人内心曲折深藏的情感后,再一次朗读诗歌,在朗读过程中重读并重点感受以下字词:“试”“却道”“知否,知否?”“应是”。
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一、教学内容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诵读部分。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诗词背景及作者简介: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如梦令》的背景。
2.诗词朗读:学习正确的诗词朗读节奏和韵律,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
3.诗词解析:分析诗词的字词、句式、意象等,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
4.诗词赏析:从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深入解读《如梦令》的意境和美感。
5.诗词背诵: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背诵《如梦令》的目标。
6.创作练习:启发学生借鉴古诗词的写作手法,进行诗词创作练习。
7.拓展阅读:推荐与李清照相关的一首诗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学习《如梦令》,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培养文学审美情趣。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如梦令》这一古诗词。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欣赏古诗时,是否曾感受到诗中的画面和情感?”例如,《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美好的黄昏时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词的魅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朗读的节奏、意象的理解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如梦令》相关的诗词意境或艺术手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词朗读练习,让学生们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6.增进团队合作精神:课堂讨论与创作练习中,培养学生协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梦令教学设计(共6篇)
如梦令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如梦令教学设计《如梦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词并能背诵2、抓住,想象词所描写的情境3、通过学词,体会诗人的心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4、丰富李清照的形象,使学生走进诗人,理解诗人的高尚情怀。
教学过程:一、画面导入,激起情趣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这样八个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板书〕,谁来说说你对这八个字的理解?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画,一幅画里又往往蕴含着美妙的诗句。
现在,咱们一起来看几幅画,你能吟出画中所蕴含的诗句吗?〔屏显画面,生吟诗句,师点评〕二、初读全词,初步感受词意1、同学们,你们用动情的朗读读出了古诗的韵味,听着听着,我仿佛进入了那美妙的画境之中,看得出,你们都是爱诗之人。
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词,这首词也是诗中有画,它是宋代著名的女诗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李清照写的《如梦令》〔屏幕出示全词〕,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首词,要读得充分,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板书:如梦令〕2、指读,相机正音,指导节奏,读出自己的感觉第1页/共8页①这里有一个生字,藕,再请同学来读一读,这里的藕花就是——〔荷花〕②这里有一个词也请大家注意,兴尽,在这里都读第四声,兴指兴趣,兴致。
尽是满足的意思。
所以兴尽就是指——兴致得到了满足。
请同学再来读一下这个词。
③藕花,兴尽,这两个容易读错的词都在第三四句中,谁再来把这两句读一读,把它读正确,读得字正腔圆。
④除了把词读正确,我们还要能读出词的节奏,把词读得有板有眼。
谁再来读读整首词,其他同学注意听,它是怎么停顿的?〔指导停顿〕3、读好了节奏,我们还要读懂它。
如梦令是这首词的词牌名,李清照借这个词牌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候的一次郊游经历。
整首词语言简洁,浅显易懂,我相信理解它的意思对大家来说不是难事,请大家再次自由读读这首词,同桌之间相互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师巡视〕4、好的,同学们,从我刚刚听到的几位同学对意思的理解和大家轻松的表情来看,你们已经读懂了这首词的根本意思。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1.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难点】把握这首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致今天,我们接触的这位词人可不简单,被称为“词国女皇”。
有人用“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来评价她的词学造诣,这个李易安就是李清照。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走进李清照的词,走进李清照的少女生活,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一起研读《如梦令》。
二、识记,引导知识的积累1、释题这首词的题目是——(没有题目,“如梦令”是词牌名,词牌是填词的曲调。
有的词有题目,有的词则没有题目,没有题目的,我们为了便于区分,往往以词的第一句作为题目,如这首《如梦令》,我们就记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句式有长有短,形式活泼,又叫长短句。
2、作家介绍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3、创作背景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
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李清照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李清照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词作风格,能够理解《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作的意境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感受李清照词作中的哀愁与思念。
二、教学重点1. 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分析词作中的意象和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把握李清照的词风,体会其哀愁与思念的情感。
2.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李清照的生平介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全文、词作的相关图片等。
2. 学生准备《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文本,以便课堂上朗读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词作风格,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词作学生齐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感受词作的韵律美。
3. 词作解析教师分析词作的字词含义,解释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作内容。
4. 意境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词作中的意象和意境,如“溪亭日暮”、“如梦令”等,帮助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感。
5.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对词作中情感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李清照词作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7. 课后作业学生背诵《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并选择一首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欣赏和分析。
8. 板书设计《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意象:溪亭、日暮、如梦令情感:哀愁、思念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1. 比较李清照的其他如《如梦令》词作,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版本《如梦令》之间的异同。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一、导入
1.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南渡前多写悠闲生活,韵调优美;南渡后多怀乡忆
旧,情调忧伤。
2.介绍《如梦令》这个词牌,强调词人“沉醉”于酒,“沉醉”于“景”,还“沉醉”
于“情”的主题。
二、美读全词,想象画面
1.交流和感悟“沉醉”。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不知归路’”、“真的是快乐的酒
醉吗”等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词人的情感。
2.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描述词中的场景和人物,进一步感受词人的情感。
三、对照比读,延伸课外
1.对照比读《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让学生感悟富有情趣的生活场
景。
2.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李清照的词作,进一步加深对其词风的理解。
四、总结
1.总结《如梦令》这首词的主题和情感,让学生深入理解李清照的文学风
格。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珍惜青春时光。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体会其中的情感。
2.选择自己喜欢的李清照的词作进行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3.将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融入到对这首词的绘画中,以画笔展现词中的场景和
情感。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XX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第一节教学目标:1. 学习并理解《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诗意和背景。
2. 分析并欣赏李清照的词风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诗意。
2. 分析李清照的词风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 对李清照词风的鉴赏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课文、词人背景、词风特点等。
2. 准备相关的文学鉴赏指导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词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向学生介绍李清照的背景和词人的地位。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展示《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全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句的美感。
2. 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和情感。
三、诗句分析(15分钟)1. 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引导学生欣赏李清照的词风,如细腻、柔情、含蓄等。
四、文学鉴赏指导(10分钟)1. 提供相关的文学鉴赏指导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提出问题并讨论。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行词作文或者写一篇关于李清照词风的赏析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析《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使学生了解了李清照的词风和修辞手法,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文学鉴赏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第六节教学目标:1. 加深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理解和欣赏。
2. 分析李清照的词风特色及其在词坛的地位。
3. 通过创作,提升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
文章如梦令教案教学反思
文章如梦令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如梦令》的全文。
2.通过分析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
3.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如梦令》的背诵与理解,李清照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
2.教学难点: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体会诗词的韵味。
三、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非常美的词——《如梦令》。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做过梦呢?梦醒时分,你们是否有过感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清照的《如梦令》,感受她的梦境与情感。
2.作者介绍师: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
她生活在北宋末年,经历了国家的战乱和家庭的不幸。
她的词作以婉约派为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我们来了解一下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诗词解析师:我们来学习《如梦令》的全文。
请大家跟我一起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词的开头“常记溪亭日暮”,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色。
请大家想象一下,夕阳西下,溪亭里的景色是多么迷人。
接着,“沉醉不知归路”,表现了作者在美景中陶醉的状态。
然而,当“兴尽晚回舟”时,作者却误入了藕花深处,迷失了方向。
这里的“争渡,争渡”,表现了作者急于寻找出路的焦急心情。
“惊起一滩鸥鹭”,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焦急中惊扰了鸟儿的情景。
4.意象分析师:在《如梦令》中,李清照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溪亭”、“日暮”、“藕花”、“鸥鹭”等。
这些意象既表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又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请大家结合这些意象,谈谈自己的感受。
5.情感体会师:同学们,通过分析这首词的意境和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李清照在词中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请大家谈谈自己在阅读这首词时的感受,以及如何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
6.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李清照的《如梦令》,分析了词中的意境、意象和情感。
《如梦令》教学反思(精选4篇)
《如梦令》教学反思(精选4篇)《如梦令》篇1如梦令教学反思《如梦令》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
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作为,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难点之最,因此在时,我个人认为本堂课的“煽情”或者“铺垫”应该做好。
让学生回忆并背诵学过的古诗词,以及词牌名;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词句把课文读活读美、提醒学生体会33个字包含了无比丰富的内涵。
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如梦令》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
2、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
本课不仅采用了让学生课前自学的方式理解每句词的意思,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找出“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三幅画面,帮助学生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
另外,我也做到了注意课堂细节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意思。
例如,当学生把“兴尽晚回舟”中的“兴”读成第一声时,我就马上给予纠正,读准了“兴”的声调是第四声,学生也就理解了它的意思。
3、语文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欣赏文学作品时,要带着学生进入到文字深处,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感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我在引导学生找到本词所描绘的三幅画面之后,想方设法将学生引入到三幅画所展示的意境之中,感受美景、美酒之后美好的心情。
当学生想像了这三幅画面之后,再巧妙地把这三幅画面统统归结于一个“醉”字,引导学生把这三幅画联系在一起,由那个“醉”字使学生体会到词人不仅仅为“美酒”而醉,更为眼前的“美景”而醉,为自己与同行朋友之间的“美情”而醉。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学生对三幅画面的意境的感悟很深刻,教学完这首词后,我又让学生们学习了李清照的另一首《如梦令》,比较这两首词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不同,从而体会词人在少年时期写作时的快乐喜悦心情,一喜一悲,充分表现了词人在不同时期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最后,我还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词的理解,改写词成记叙文,学生因为在学习时对词的理解比较到位,因此在完成这一作业时都很轻松,这样,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及反思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及反思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1.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过程:一、导入1、现在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季节,这样的季节往往会使人诗性大发,此时此刻,你最想为大家朗诵哪首诗词?请生朗诵……2、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这么多优美的诗词,今天我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诗《夏日绝句》,是同学们在练习二中接触的一首诗歌。
多媒体出示:《夏日绝句》请生读诗歌,说说作者是谁?从这首诗歌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清照?生回答……师介绍:这首诗歌是李清照40多岁时写的,那时兵荒马乱,国破家亡,她和丈夫在逃亡途中经过项羽兵败自刎的乌江渡口,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句。
生齐读诗歌。
今天我们要一同学习的就是李清照的一首词。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李清照和词的相关知识。
多媒体出示:李清照和词的相关介绍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走进李清照的少女生活,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多媒体出示《如梦令》二、读词1、词,是古代的一种歌词,它有着很强的节奏感,请同学们拿出笔,用双斜线给词分分节奏。
然后请生按照节奏读词,要求读出节奏美。
2.说说为什么这首词很顺口,让人读来朗朗上口?——+押韵,那这首词押的什么韵?——暮、路、处、渡和鹭的'韵母都是U。
请生齐读这首词。
三、品词1、其实一首词也就讲述了一个故事,(板书:故事)自由读词,同桌交流一下,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师相机板书:沉醉、误入、惊起A、“沉醉”仅仅是因为喝醉酒了吗?还被这无限的夕阳美景给沉醉了,想想,李清照可能和谁在喝酒?生自由回答……请生读第一句话。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感受,感知自然美景,并通过适当的方法,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体验。
2.理解在描写自然及人物时,人物思想和情感的描写应与自然环境相呼应,相互烘托。
3.培养感知自然的能力,通过诗歌来提高语言学习和语感。
二、教学重点•听、说、读、写如梦令一诗,理解诗意、领悟情感,感知自然美景;•理解人物思想和情感描写应与自然环境相呼应,相互烘托。
三、教学难点•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领悟。
•培养感知自然的能力,通过诗歌来提高语言学习和语感。
四、课堂教学过程导入教师以自己亲身乘坐动车、飞机等介绍位置与交通方式,引入“交通工具”2话题。
温故知新1.呈现歌词《小幸运》,请“主唱”呈现其歌唱风格,并由其他同学根据所呈现风格猜想“主唱”单曲。
2.教师作回应,介绍《小幸运》由于电影摄制时段和地点在台,因而台湾歌手陈忻玥为歌曲“男主角”原唱并演唱于电影片中。
教师请同学品味《小幸运》歌曲,并感知令人想起什么。
预习问题老师将要读一首诗歌给同学们听,请预习以下问题: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什么是“溪亭”?•“常记”是什么意思?•“如梦令”可能是什么意思?欣赏和分析1.呈现《如梦令》一诗,齐读、分段会读。
2.请同学们以自己的理解“等待”,表达对诗句“长记几回闻,水声添夜话”意境的体悟。
3.让同学们结合文中环境,分组绘制溪亭景象草图、贴图呈现并讲述,并感受溪亭的美景。
总结让同学们对于“如梦令”有简单的领悟,体悟写诗时的情感和感受。
同时,让学生开始对于自然环境的感知。
并以笔头或语言,描述对于自然景物的情感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五、教学效果评估•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朗读《如梦令》一诗,对于其中表现的情感有准确的把握。
•学生能深刻理解人物思想和情感描写应与自然环境相呼应,相互烘托,以明确土地、社会、自然环境对于诗歌和小说情感表现的影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如梦令》这首词的主要内容,体会蕴含的生活气息和欢快的旋律。
2.能力目标:搜集李清照的一些词,让学生在欣赏中多角度、多方位的了解其诗词风格以及性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经典不只是用来仰望,而应该是被感知。
从原生态中领略生动的经典神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如梦令》主要内容,体会蕴含的生活气息和欢快的旋律。
教学难点:结合文本多角度的了解李清照的诗词风格以及折射出的性格特点,明白经典神韵来自于原生态的感悟。
【教学过程】一、宋词人物我来猜,清照款款入眼来有这么一个人:被称为第一女词人,婉约之宗,猜猜她是谁?预设答案:李清照宋代是词最繁盛的时期,形成了两大词派:豪放派和婉约派。
引导学生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
(引导学生了解两大词派的特征)豪放派:视野开阔,气势恢宏雄奇,浪漫、豁达、积极向上。
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婉转含蓄,心思缜密,柔婉温和。
代表词人有李清照、柳永,欧阳修等。
、课前美词我来读,诗词风格争相吐1.复习《渔家傲》,一名学生背诵,其他学生思考:《渔家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首词的风格是什么呢?从中可以看出李清照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呢?预设:(风格:豪放,浪漫,雄奇等。
性格:丈夫气,上天入地,不被现实羁绊,不屈不挠、上下求索的执着精神等。
)(教师引导学生从词中感受李清照的诗词风格和性格特点,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
2.再齐声背诵。
3.联系:《夏日绝句》,印证李清照豪放的诗词风格。
教师:李清照被称为“婉约之宗” 。
婉约只能概括易安词的整体风貌。
刚才我们复习的《渔家傲》《夏日绝句》属于豪放派。
豪放有豪放的不同内涵,婉约有婉约不同的风格。
人性复杂所带来的文风变化,是真实存在的。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再次感受李清照诗词的风格。
三、课中美词我来品,笔端含情细细吟1.一名学生朗读《如梦令》。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如梦令李清照教案李清照的《如梦令》,其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形容绿叶繁茂、红花萎谢的情景。
“应是”也包含着女主公简单的心理。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如梦令李清照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忙。
如梦令李清照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一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学问,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吟诵词,以“沉醉”为切入点,感悟词人的欢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妙生活的喜爱。
体会词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以“沉醉”为切入点,想像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
体会李清照的词作特色。
四、教学方法诗歌教学重点应在读上下功夫,因此,教学本诗重在教会同学读,采纳反复诵读法,让同学在读中悟,读中品,读中感。
再用比较的方法,供应另外一首李清照的词作,了解词的特点,感悟的写作风格。
诗歌重在读,学习本诗,要让同学加强诵读,适当加以指导,充分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大家还记得《夏日绝句》吗?(齐背)2、说说你了解的李清照的相关状况。
3、出示幻灯,简介李清照补充:古代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
她却被称为“一代词宗”,词史地位好比诗中李白。
我们今日要学的《如梦令》(板书齐读),就是她和你们差不多大的时候写的。
3、今日我们学习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4、同时呈现诗与词:轻轻地读,你发觉词与诗在表现形式上哪儿不一样?5、简介词的特点词起与唐,盛于宋。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
每一句的字数、节拍,包括演唱的旋律都是靠词牌来规定。
这里的词牌就是(如梦令)。
许多词没有题目,我们往往用第一句来当它的题目。
所以这首词的.题目也可以叫(常记溪亭日暮)数数它有几行?(6)再数数每一行有几个字(老师手势引导,同学读一行报一行数字665646)?全部的如梦令,都是这样的结构。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李清照及其代表作《如梦令》的背景和特点。
2.进修《如梦令》的诗歌内容和意境,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蕴。
3.通过进修《如梦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二、导学内容1.李清照及《如梦令》的背景介绍。
2.《如梦令》的诗歌内容解读。
3.《如梦令》的意境描写和情感表达分析。
三、导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如梦令》的诗歌原文和背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
2.进修李清照及《如梦令》的背景知识李清照是中国宋代闻名女词人,她的词作以婉约清丽、感情真挚而著称。
《如梦令》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个女子思念遥方的爱人,情感深沉感人。
3.进修《如梦令》的诗歌内容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如梦令》的意境描写和情感表达分析诗中描述了女子在溪亭日暮时的心情,她沉醉于美好的景色中,不愿离去。
在回舟时误入藕花深处,与鸥鹭惊起,表达了她心里的慌乱和不安。
整首诗情感精致,意境深遥,展现了李清照奇特的诗歌魅力。
四、教室延伸1.请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感受《如梦令》的音韵之美。
2.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赏析,共同探讨《如梦令》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安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如梦令》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了解李清照及其代表作《如梦令》的背景和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培养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教室延伸活动,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提高诗歌欣赏的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及反思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现在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季节,这样的季节往往会使人诗性大发,此时此刻,你最想为大家朗诵哪首诗词?
请生朗诵……
2、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这么多优美的诗词,今天我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诗《夏日绝句》,是同学们在练习二中接触的一首诗歌。
多媒体出示:《夏日绝句》
请生读诗歌,说说作者是谁?从这首诗歌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清照?生回答……
师介绍:这首诗歌是李清照40多岁时写的,那时兵荒马乱,国破家亡,她和丈夫在逃亡途中经过项羽兵败自刎的乌江渡口,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句。
生齐读诗歌。
今天我们要一同学习的就是李清照的一首词。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李清照和词的相关知识。
多媒体出示:李清照和词的相关介绍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走进李清照的少女生活,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多媒体出示《如梦令》
二、读词
1、词,是古代的一种歌词,它有着很强的节奏感,请同学们拿出笔,用双斜线给词分分节奏。
然后请生按照节奏读词,要求读出节奏美。
2.说说为什么这首词很顺口,让人读来朗朗上口?——+押韵,那这首词押的什么韵?——暮、路、处、渡和鹭的韵母都是U。
请生齐读这首词。
三、品词
1、其实一首词也就讲述了一个故事,(板书:故事)自由读词,同桌交流一下,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师相机板书:沉醉、误入、惊起
A、“沉醉”仅仅是因为喝醉酒了吗?还被这无限的夕阳美景给沉醉了,想想,李清照可能和谁在喝酒?生自由回答……请生读第一
句话。
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品读“沉醉”:还有什么也醉人呢?请生读出浓浓的醉意。
请生也来醉一次,读第一句话。
B、喝呀喝,聊呀聊,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李清照也该回家了,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兴尽”是什么意思?尽美酒、尽美景,也可以说是尽兴……请生也来尽兴一次,请生读第二句话。
过渡:为什么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酒喝的大醉,还因为天色在逐渐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