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公柳教案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550a9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7.png)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左公柳》。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左公柳”的意义。
(3)了解左公柳的生长特点和种植范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了解左公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学习左公柳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3)通过写作和演讲,表达自己对左公柳的认识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3)培养学生对伟人的崇敬和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左公柳的生长特点和种植范围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左公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掌握。
3. 写作和演讲能力的培养。
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左公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参考资料和书籍。
4. 写作和演讲的素材和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左公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左公柳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左公柳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朗读和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左公柳》。
(2)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加强学生的记忆力训练。
3. 词语和句子:(1)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左公柳”的意义。
(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左公柳的生长特点和种植范围。
4. 历史和文化背景:(1)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和讨论,了解左公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讲解左公柳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5. 写作和演讲:(1)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左公柳的生长环境和特点,进行写作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表达自己对左公柳的认识和感受。
(2)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建议。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写作和演讲等环节,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左公柳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左公柳](https://img.taocdn.com/s3/m/d4ec731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7.png)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左公柳教案:左公柳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讲述左公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左公柳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同时,结合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左公柳的特点、生长环境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左公柳的特点、生长环境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PPT、阅读材料。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PPT展示左公柳的美丽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左公柳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左公柳是什么吗?它有哪些特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阅读理解(10分钟)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关于左公柳的故事。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描述的左公柳的特点、生长环境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阅读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3. 观察与思考(5分钟)组织学生观察左公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左公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左公柳在环境保护、净化空气等方面的作用。
同时,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左公柳,爱护大自然。
4. 创作与展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左公柳的喜爱,可以是一段话、一幅画、一首诗等。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自己的才华。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左公柳的特点、生长环境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左公柳的特点和生长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左公柳》教学设计
![《左公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4dfc98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0c.png)
《左公柳》教学设计《左公柳》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左公柳》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记叙了“我们”在游览参观玉门关途中听到导游所讲述的左宗棠的爱国事迹。
文章看似写柳,实则写入,借赞美柳树来赞颂左宗棠的爱国精神。
本设计通过读、悟、写和想象等手段,让学生透过文字,感受到左宗棠那满腔的爱国情怀,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一)激趣引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柳树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棵柳树。
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左公柳”。
(板书:左公柳)(二)质疑问难看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什么或有什么疑问?(归纳整理学生质疑的问题:左公柳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叫“左公柳”?文章到底是写入还是写树……)(三)理清脉络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想想课文哪些地方写树,哪些地方写入,讲了谁的什么故事,试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故事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
(2)指导分段。
(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玉门关外的一棵柳树;第二部分讲左宗棠收复新疆、建设新疆的故事;第三部分写作者听了导游讲的故事后,再次凝望眼前这棵柳树引发的感想。
)(3)给故事加小标题。
(请三位学生分别读导游的话,其余学生听后概括出小标题:一、力排众议,主动请缨;二、抬棺出征,收复新疆;三、植树造林,建设新疆。
)二、再读课文。
认识柳树1.在作者眼中,“左公柳”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树?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到相关语句,读一读。
(抓描写树的三个句子品读。
)(1)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
(2)这屹立在戈(ge)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3)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忍顽强的精神之树!2.过渡:在这茫茫戈壁滩上,能看见这样一棵柳树,确实会被它那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所打动,这很容易理解。
可是作者为什么又说它是一棵精神之树?我就不明白了,这树名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品味语言,透过文字,感悟左公那满腔的爱国热情吧。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05dc1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1.png)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左公柳》,使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左公柳的形象,理解左公柳所代表的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左公柳》,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左公柳》的内容简介《左公柳》是一篇描写左公柳的散文,通过对左公柳的描写,展现了其挺拔、坚韧、顽强生长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左公柳的敬意和赞美。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左公柳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左公柳的描写所表达的情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左公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左公柳的外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对左公柳的形象有初步的认识。
3.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左公柳的形象特点,以及作者通过对左公柳的描写所表达的情感。
3.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左公柳的形象特点。
3.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学生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左公柳形象的认识。
第五章: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左公柳》原文6.2 图片资料:左公柳的图片,以及其他与左公柳相关的图片资料。
6.3 视频资料:关于左公柳的视频资料,以及其他相关的教学视频。
6.4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左公柳的形象特点。
7.2 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自主地获取知识。
左公柳的教案
![左公柳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7e70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7.png)
左公柳的教案教案标题:《左公柳的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左公柳的介绍和相关教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左公柳的生平事迹,并培养学生对于优秀人物的尊重和学习的态度。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1. 了解左公柳的生平事迹,包括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2. 培养学生对于优秀人物的尊重和学习的态度;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了解左公柳的生平事迹;2. 培养学生对于优秀人物的尊重和学习的态度;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相关书籍和资料;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教材、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左公柳的兴趣;2. 提问:你们知道左公柳是谁吗?对他了解多少?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多媒体展示,介绍左公柳的生平事迹、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等;2. 引导学生关注左公柳的品质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三、阅读理解(20分钟)1. 分发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2. 学生互相讨论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四、小组合作(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左公柳的品质和为人处世的态度;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五、写作练习(20分钟)1. 要求学生以左公柳为榜样,写一篇关于优秀人物的作文;2. 学生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修改。
六、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展示对左公柳的理解和学习;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该学习和尊重优秀人物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更多中国古代文化名人;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文化遗址,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教学评估:1.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成果;2. 学生对于左公柳的理解和学习态度的表现;3. 学生小组合作的讨论和汇报。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6fb45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8.png)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左公柳》。
学生能够理解《左公柳》的诗意和主题。
学生能够分析左公柳的象征意义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研究诗歌的背景和作者,培养研究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自然美景的美感,增强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理解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左公柳》是一首描写春天柳树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诗歌通过描绘柳树的成长和美丽,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如柳树代表生命力和希望。
学生能够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理解诗人对家乡和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柳树的照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柳树的兴趣。
教师提问学生对柳树的印象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
3.2 朗读与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教师提问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意象和主题。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如柳树代表生命力和希望。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人情感表达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朗读、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和分享情况。
4.2 理解与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回答问题和进行讨论时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写作练习: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柳树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学生通过写作,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主题,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5.2 拓展阅读:教师推荐与《左公柳》相关的其他诗歌或文学作品,供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加深对诗歌主题和文学风格的理解。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左公柳》课文文本6.2 辅助材料:柳树图片和视频资料有关左公的介绍资料诗歌背景音乐6.3 教具:投影仪音响设备教学黑板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生平等基本知识。
《左公柳》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左公柳》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e58fff7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15.png)
《左公柳》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左公柳”的外形特点和生长环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左宗棠以身报国的爱国热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左公柳”名字的由来,感受左宗棠的爱国精神。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左公柳”抒发的对左宗棠的赞颂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视频,引出课题“左公柳”。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三)精读课文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交流讨论,明确:介绍了“左公柳”生长的地点和环境。
(3)指导朗读,感受“左公柳”生长环境的恶劣。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分组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思考:“左公柳”有什么特点?(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左公柳”的高大、粗壮、茂盛。
(4)指导朗读,读出对“左公柳”的赞美之情。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指名朗读第五至七自然段,思考:“左公柳”名字的由来是什么?(2)学生自主阅读,圈画出相关语句。
(3)教师结合历史背景,讲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帮助学生理解“左公柳”名字的含义。
(4)讨论交流:从左宗棠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5)引导学生体会左宗棠以身报国的爱国精神。
4、学习课文第四部分(1)齐读第八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2)小组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3)教师总结,点明作者借“左公柳”抒发对左宗棠以及爱国将士们的赞颂之情。
小学五年《左公柳》教案
![小学五年《左公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7992d7ccbff121dc3683d7.png)
【篇一】小学五年《左公柳》教案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1(语文S版五年级下)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3.帮助学生会认“戈、慷、慨、湘、棺、屹、淌”,会写“廊、纤、戈、俄、拱、慷、慨、惫、湘、棺、携、谋、屹、淌;”理解“戈壁、纤巧、拱手、疲惫、携带、屹立、流淌、慷慨激昂、楚楚动人、力排众议、马不停蹄、拱手相让、视死如归”等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2.本文借物写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准备:了解左宗棠生平事迹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会认“戈、慷、慨、湘、棺、屹、淌”,会写“廊、纤、戈、俄、拱、慷、慨、惫、湘、棺、携、谋、屹、淌;”理解“戈壁、纤巧、拱手、疲惫、携带、屹立、流淌、慷慨激昂、楚楚动人、力排众议、马不停蹄、拱手相让、视死如归”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捋清作者思路。
3.学习1、3段二、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捋清作者思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清朝有一个自幼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后成为清朝一代名官,为收复新疆、建设新疆,发展民族工业等方面立下赫赫功勋的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就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看看他又有着怎样的匙子情怀?板书课题;左公柳(二)新课:1.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22课《左公柳》。
我们先来看生字词。
出示:慷慨激昂、湘、棺材、戈壁、屹立、流淌、走廊、纤巧、拱手相让、谋划、携带① 自己读、指名读。
② 把生字变红。
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个字音最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如果老师听写,哪个字的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个词语的意思你不懂?③ 同学交流:字音:纤巧(xiān):查字典,读准字音。
左公柳教案
![左公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67ea42e518964bcf847c90.png)
22左公柳(教案)第二课时新北小学蒋国红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和建设新疆的过程。
3、体会左宗棠的伟大爱国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重点: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和建设新疆的过程。
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左宗棠的性格特点和爱国之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督预示标。
(一)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左宗棠的那些事迹?(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和建设新疆的过程。
3.体会左宗棠的伟大爱国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二、自学梳理。
自学提纲一:(默读课文1—3自然节思考)1·作者是怎样描写左公柳的?又是怎样评价它的?2.左公柳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小组答疑:(生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展示评价。
1.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
2.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甘肃武威到玉门关,数千里关山路,没有春风,没有绿色。
自学提纲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11自然节,思考)1·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叙述的?2·这几自然节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体会到了左宗棠怎样的精神?小组答疑:(生自由朗读读课文,思考)展示评价:1.文章是按照导游的介绍为线索展开了叙述。
2.这几自然节主要讲述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
(板书:收复新疆)关于新疆的背景资料: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省级行政区。
当时,清朝经过鸦片战争后已病入膏肓,气息奄奄,“日之将夕,悲风骤起”。
军队腐败,灾害频发,贪官横行,民变四起。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1864年,中亚地区浩罕汗国的一个军官阿古柏带兵侵入了新疆。
与此同时,俄国也趁机侵占了新疆伊犁。
(1)思考:左宗棠在收复新疆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反馈。
左公柳 教案
![左公柳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7f94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7.png)
左公柳教案教案标题:左公柳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左公柳的生平和贡献,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佩之情;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左公柳的事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活动,让学生能够表达对左公柳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1. 学习左公柳的生平和贡献;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左公柳的相关资料和文献;2. 学生课本和参考书籍;3. 阅读理解练习题;4. 学生笔记本和写作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左公柳这位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问:你们对左公柳了解多少?你们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阅读理解练习题,让学生阅读关于左公柳的文章,并回答问题;2. 学生独立完成阅读理解练习,并互相讨论答案;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答案,解答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
三、讲解左公柳的生平和贡献(15分钟)1. 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图片,介绍左公柳的生平和贡献;2. 引导学生思考:左公柳的贡献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和影响?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左公柳的贡献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写作活动(15分钟)1. 要求学生以左公柳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对他的敬佩之情;2. 学生可以参考左公柳的生平和贡献,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感受;3.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
六、总结和展示(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左公柳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历史人物的生平和贡献;2.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写作活动,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教学评估:1. 学生在阅读理解练习中的答题情况;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写作活动中的表现;3. 学生对左公柳的了解和对他的敬佩之情的表达能力。
左公柳教案
![左公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6ab4aab14e852459fb5733.png)
《左公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言行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2.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3.从左宗棠感人的爱国事迹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重点词句,2.本文借物喻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识记字词。
1.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左公柳》,看老师写这三个字。
大家一起读一遍。
2.课前大家预习了字词,现在我要考考你。
(出示词语课后第四题)3.指名读词语。
点评,纠正发音。
4.下面我再检查一下谁能把这些词语写下来。
(听写刚才那些词语)5.(再出示词语)请大家对照,同桌交换检查一下他是否都写对了。
6.小结。
7.我发现很多同学把不理解的词语在文中做了记号,并查了词典,把词意抄在了词语的旁边,下面我们共同分享一下他们的劳动成果。
小组交流。
(提前分组:四人一组)二、批注学习指导1.大家再读一遍课题。
当你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的脑海里都产生过哪些问题?2.问题:课文写的是柳还是人?3.课文一共多少个自然段?哪些自然段写的是柳?其余的部分都是在写什么?用双竖线把这三部分分开。
我们可以看出本文的主要部分是写左宗棠的爱国事迹。
(板书:||? )柳左宗棠柳4.我们再来看看课文写了左宗棠的哪几个事迹?5.板书:收复失地建设边疆6.这两部分中,哪个是主要部分?7.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收复失地这部分内容。
我们先来看一看收复失地这部分中写了左宗棠的哪些事迹?板书:力排众议主动请缨带棺出征完成伟业8.我们应该先学那一部分呢?9.我们该怎么学呢?可以用做批注的方式来学习。
什么是批注呢?(出示: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
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圈圈点点,三言两语,随手生动传神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10.请同学们默读这一部分,仔细体会每一个词,在关键词语下加“△△△”(出示:在关键词语下加“△△△”)12.再读,在重要的语句下面做标记。
这里我提示大家可以把左宗棠的语句划下来。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左公柳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左公柳](https://img.taocdn.com/s3/m/9c83ae3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6.png)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左公柳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的治学方法,感受古人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的目标。
2.掌握对课文中生僻字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1.生僻字的理解和运用。
2.《左传》的阅读理解。
教学难点1.对《左传》理解深入的素养培养。
2.通过阅读名著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及计划第一课《左传》选读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的背景和特点。
2.学习古文阅读方法。
3.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通读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2.理解作者的用词和文风。
3.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生僻字和句子。
2.如何用古文表述现代生活。
教学过程1.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左传》的了解程度。
2.分组朗读和讨论文章,分享个人观点和感受。
3.讲解文化背景和生字词,辅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4.师生互动讨论文章,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提问和答疑。
延伸1.建议学生阅读更多名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关注当代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
第二课句子理解和字义辨析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2.运用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3.提高学生词汇量和对古文的了解程度。
教学重点1.理解生字的常用意义。
2.辨析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掌握整个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古文中的典故和现实生活的关系。
2.加强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
教学过程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编写生字词表格。
2.群体讨论,解读课文中的生字和词组。
3.辨析句子关键词汇,学习古人的思想和文化。
4.师生互动讨论课文,结合实例探讨生字词的用法和意义。
延伸1.建议学生读古代戏曲,锻炼古文阅读能力。
2.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古代文学经典,开拓视野。
总结通过《左传》的选读及句子理解和字义辨析的教学,能够启迪学生思想和开拓眼界,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和古代文学经典。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左公柳》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左公柳》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159335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7.png)
《左公柳》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左公柳》的作者、出版背景和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3.通过学习《左公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内容:《左公柳》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的一篇辞章,是一首抒发爱国之情的诗篇。
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唐代的风采,了解古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与预习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左公柳》的作者白居易,以及他的其他作品和地位。
同时,让学生快速浏览《左公柳》的内容,了解大致背景。
Step 2: 诗词赏析教师给学生展示《左公柳》的全文,并解读其中的词句和意象。
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思念之情。
通过对比现实生活和古代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Step 3: 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爱国情怀和对家国的思念之情。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通过写作、朗读等形式进行情感的表达。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加深对《左公柳》的理解和感受。
Step 4: 集体讨论老师引导学生对《左公柳》进行深入讨论。
可以从诗歌的意境、艺术手法、对古代社会的描述等方面展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进行互动。
通过集体讨论,加深学生对《左公柳》的理解和感受。
Step 5: 创作展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左公柳》的理解和感受创作相关作品,如绘画、书法、作文等。
可以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二、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左公柳》这样的古代辞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古代文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学习《左公柳》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经典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左公柳》是一首抒发爱国之情的诗篇,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国家的重要性和爱国的情感。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93da3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3.png)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左公柳》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左公柳》。
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会通过诗句理解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左公柳的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左公柳》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柳树摇曳生姿的美丽画面。
诗中通过描写柳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诗句的理解和朗读,生字词的学习。
难点:诗句的意境感受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左公柳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简单介绍诗人柳宗元的背景和文学成就。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跟读和模仿。
3.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和讨论。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书写。
3.4 诗句解析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诗句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教师引导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朗读与背诵学生回家后进行朗读和背诵,家长签字确认。
下周课堂进行朗读和背诵展示。
4.2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的小短文。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柳宗元的其他作品,下周分享。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作业完成情况。
评估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课堂讨论的表现。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书写、正确性和表达能力。
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我评价,促进学习和进步。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教学利用提问、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a9964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d.png)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左公柳的生长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习左公柳所代表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左公柳的特点和文化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理解。
2. 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把握。
3. 左公柳精神品质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资料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左公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左公柳的了解。
(3)教师简要介绍左公柳的生长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学生分小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中左公柳的特点和文化意义。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3)学生练习运用生字词,巩固记忆。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左公柳的特点和文化意义。
5.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绘制一幅左公柳的图画,并附上文字描述。
(3)收集有关左公柳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以便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左公柳公开课教案
![左公柳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52ab3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8.png)
左公柳公开课教案一、课程简介左公柳公开课是一门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左宗棠、公孙柳等历史人物的故事与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本公开课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与指导,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左宗棠、公孙柳等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历史人物的故事中提取智慧,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模拟古代军事指挥、书法练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左宗棠与近代中国历史a. 左宗棠的生平介绍b. 左宗棠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c. 左宗棠的治理经验与思想2. 公孙柳的经典故事a. 公孙柳的生平背景b. 公孙柳的人格魅力与智慧c. 公孙柳的治学思想与对教育的影响3. 传统文化活动体验a. 古代军事指挥模拟b. 书法练习与比赛c. 古诗词朗诵与赏析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左宗棠、公孙柳的形象和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对左宗棠、公孙柳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辨能力。
3. 情境体验:设计古代军事指挥模拟活动和书法练习与比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人物的智慧和才干。
4. 案例分析:通过左宗棠、公孙柳的经典故事,让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决策和行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五、教学流程1. 导入a. 播放左宗棠、公孙柳的形象和故事的视频。
b.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左宗棠、公孙柳的认识和理解。
2. 知识传授a. 分小组阅读材料,了解左宗棠、公孙柳的生平和事迹。
b. 教师讲解左宗棠、公孙柳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
3. 活动体验a. 学生分小组进行古代军事指挥模拟活动。
b. 学生进行书法练习与比赛,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件事:力排众议主动请缨收复新疆第二件事: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第三件事:植树造林建设新疆建设新疆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文章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者、文本中的不同人物情感的互动,在“读——品——写“中理解文本理解人物,领悟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从左宗棠感人的爱国事迹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文章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品——写“中理解文本理解人物,领悟情感。
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抬棺出征的影片、新疆日新月异变化的图片等)学生:查找有关左宗棠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左公柳》。
回忆一共写了左宗棠几件事?(教师板书)(复习导入,该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来自于学生的发言,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上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通过板书的内容梳理学生思路。
)(二)、走进文本,体悟情感:1、研读“力排众议”:(1)“力排众议”是什么意思?(一个人竭力排除大家的意见,坚持自己的主张)(2)左宗棠是怎样力排众议,让我们感受到他刚强、坚韧、不屈不挠?请你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3)创设情境,角色换位,故事再现:师:我就是光绪,你们就是大臣,我们来演演当时的情景。
“大臣”们阐述不同意见,左宗棠据理反驳。
师:我是光绪,你们都是左宗棠,再来说说收复新疆的理由。
(4)指导朗读。
师总结:以一家之言驳倒众议,这就叫做“力排众议”。
2、过渡:69岁高龄的左宗棠身体非常虚弱,经常咳血。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但发出了力排众议的豪言,还作出了怎样的壮举?(齐读第七自然段。
)(板书:抬棺出征)(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换位,激发了学生兴趣,与文本进行对话,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悟文章内容。
)3、研读“抬棺出征”:(1)自读有关段落,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抓住重点字词圈点评划,并说一说为什么让你感动?(2)学生汇报:A、“那是一个令人神伤的夜晚、、、、、、仍信心百倍。
”(左宗棠面对重重困难,仍信心百倍,足见他的刚毅坚韧。
)B、“左宗棠的队伍一路西行,浩浩荡荡、、、、、、、、、”播放“抬棺出征”的影片。
(教师借助影片可以使课文相关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运用得当,能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
配以音乐,可以激荡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了情境,创造出氛围。
)师语言倾情:同学们,你们的脸上写着敬佩,能把这种敬佩之情读出来吗?指名读。
a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左大人,此时,率领着抬棺队伍前行的你正想些什么呢?b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西行队伍中的一员,你正在想什么呢?c 将士们,在西行的途中,你刚刚收到了家书,你的母亲重病在床,,可是面对凛然前行的左老将军的背影,面对这口黑漆漆的棺材,你在想些什么?d 是左老将军的精神感染了你,带着敬佩的感情读——是左老将军的悲壮行为打动了你,带着必胜的信心读——(3)你觉得左宗棠是个怎样的人?(具有满腔爱国热忱)(4)“就是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介绍左宗棠收复失地,再次激发学生情感。
(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他们与许多课文内容存在明显的心理差距,对课文涉及的背景环境也缺乏了解,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角色换位,使学生全方位地探究文章内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品读“植树造林”。
(1)指名读。
(2)这段内容哪里让你感动了,小组合作交流。
(3)汇报“在征战中,他深感茫茫戈壁、、、、、、”(4)师总结:补充资料:他的朋友杨昌浚到西北为他筹备军务时本以为会看到王之涣《凉州词》中描绘的景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课件,学生齐读),没想到看到的却是片片树林,写出了:“新栽柳树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的诗句。
(出课件,学生齐读)除了种树,左宗棠在新疆期间,为保证军粮供给,发展地方经济,曾大力兴办屯垦业,其功绩遗泽至今。
5、小结:学到这,我们从左宗棠力排众议,主动请缨;抬棺出征,收复新疆;植树造林,建设新疆的壮举中,从几万将士与侵略者的战斗中,强烈地感受到什么?(爱国情、赤子心)(三)揭示写法,升华情感:1、课件出示图片“左公柳”师:看到这钢筋般的枝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看到那挺拔的身躯,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引读第十四自然段:听完左公柳名字背后的故事,我们再次凝望它。
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环节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理解和感受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
)2、再来看课题,这篇文章仅仅是在写柳吗?(写人)引导学生认识到:既指生长在千里戈壁滩上的大柳树,更指为保卫新疆和建设新疆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左宗棠。
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课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种写法?(四)总结谈话,布置作业:(1)左公虽去,道柳尚在。
这柳树承载而且延续了左公及爱国将士们的精神气节。
作者借左公柳突出人的品质。
(2)布置作业: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板书:左公柳力排众议主动请缨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爱国热忱植树造林建设新疆整体设计意图:《左公柳》是一篇精读课文,设计时我把教学的重点体现在动态生成的师生对话上,让课堂在学生的多角度,多元化的角色转换中,变得开放而具有活力。
以读促讲,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到独特的阅读体验。
《左公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引导学生仔细品读重点段落,把语言文字描叙的内容具体到一幅幅人物场景,使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大脑皮层中鲜活起来,即动起来,说起来,然后把鲜活的人物放回语言文字中,去感受作者描叙的精妙,从而丰盈学生的语感心智,同时习得表达方法,丰盈表达心智,在还原回放的过程中去与宗棠浓烈的爱国情感产生强烈共鸣,从而丰盈“善”之心智。
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在还原场景中丰盈语感心智。
2.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本文借物写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以丰盈学生的表达心智。
3.和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中受到感染,丰盈其“善”之心智。
教学过程:一、快乐热身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左公柳》。
出示图1:请看大屏幕,这就是生长在塞外的柳树。
看到塞外的柳树,你们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它?⒉作者是如何介绍这塞外的柳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描写柳树的段落,并画出塞外柳树的句子生汇报梳理。
3、出示:这柳树高大茁壮……通过读把柳柳高大茁壮的外形展现出来。
4、内地和塞外柳树长得一样吗?是的,不一样。
5、同样是柳树,外形却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结合生长环境说说6、它能在戈壁沙漠上下生长就必须战胜……具有……精神。
所以作者把屹立在戈壁滩上的柳树称为什么之树?(刚强之树)出示:这屹立在戈壁滩上……齐读二、衔接过渡:同学们,题目叫左公柳,课文仅仅是写柳树吗?还写了谁?那写了左宗棠的哪几件事?(板书)三、抓事件,解疑难1、众议是什么意思?文中是讲左宗棠竭力排除……的意见。
大臣的意见是……2、大臣主张放弃新疆的理由是什么?左宗棠是怎样力排众议?请你们自由读5~7自然段。
3、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当时的朝堂上,你们就是当时的朝庭大臣,哪个大臣来说一说放弃新疆的理由?4、左宗棠是怎样力排众议的?宗棠先说了什么?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先读第一句,再读第二句,这个感叹号表现了左宗棠怎样的态度?(坚决,毫不犹豫)课文用了哪个词?你能读出来吗?B当大臣都说新疆是千里荒漠、贫瘠之地时,左宗棠却说那是——聚宝之盆。
a他的理由呢?出示b同学们,小声读读这句话,左宗棠说这个理由时从哪两方面介绍新疆?粮产长在哪?矿产埋在哪?C老师准备了一个小练笔,你会填吗?同学们,我们都是左宗棠,一起慷慨激昂地读这段话。
C左宗棠还说了什么?出示图:a新疆是国家的西北门户,在军事御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熟读兵书的左宗棠讲到这一点时,左是———断然地指出,b说得很果断,很坚决。
哪个同学想试试?(这样读能说是断然地说吗?)⑷面对群臣主张放弃新疆的意见,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众议。
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
请看大屏幕,教师引读,你们带上感受读屏幕上的这句话。
出示A 这新疆是无数先辈历经千辛万苦才开辟的疆域,建立的基业。
生读——B新疆物产丰富是个聚宝之盆。
生读——C新疆是我国西北大门。
生读——⑸你们知道吗?当时的左宗棠已经有69岁高龄了,因为积劳成疾,身体非常虚弱,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作出了主动请缨的壮举。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对这位老人的崇敬之情齐读第七自然段。
四、抓句段,品人物(一)学习课文9-11自然段1、左宗棠,一个满腔爱国热忱的湖南汉子,率领六万湖湘子弟兵出发了。
令人震惊的是,这支队伍中竟有众人抬着一口黑漆棺材!(出示画面+音乐)2、看着这样的场景,听了这样的音乐,你有什么感受?3、带上你的感受自由读9~11自然段,想想左宗棠为什么要抬棺出征呢?等会我们一起交流。
4、谁先来说?(学生读书,教师巡回)(讲清抬棺出征两个目的)①表明左宗党视死如归的决心。
(抬棺出征这一壮举,除了鼓舞士气、斗志以外,还有什么目的?)A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左宗棠死都不怕了,还怕这些困难吗?你能读好这一句话。
B是他生怕自己死后没有棺材收敛他的尸体吗?表明了左宗棠的什么决心?你能读出左宗党视死如归的决心。
5、抬棺出征这一壮举,除了表明他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以外,还有什么目的?②鼓舞士气A如果你就是六万湖湘子弟兵的一员,要克服一路疲惫、粮饷匮乏、运输艰难等重重困难,去参加一场胜算不大的战争,你的心情会怎样?B看到左将军抬棺出征,作为战士的你们会怎么想?是啊,将士们由开始的心情沉重到后来的奋勇杀敌的决心,他这样做就是……(鼓舞士气、斗志。
)①你从哪看出他要鼓舞士气?②左将军用抬棺出征这一壮举,鼓舞士气达到效果了吗?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③面对左宗棠视死如归的决心,在场的官兵怎么样?④如果你是在场的官兵,你会怎么想?6、将士们受到左宗棠的精神鼓舞,个个信心倍增,情绪高昂,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最前线。
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去感受左宗棠抬棺出征的悲壮。
(出示:第10自然段文字……齐读)(停,同学们,我怎么没有听出悲壮的气势呢,左宗棠抬棺出征的目的达不到啊!)(二)学习课文13自然段教师引读第13自然段:左宗棠凭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不仅收复了新疆,而且在征战中,还领部队植树造林。
于是便有了如今那郁郁葱葱的绿色长廊。
出示句子:齐读五、升化感情,突破重难点①当作者听完柳树名字背后的故事,再一次赞叹到:这哪里……此时的“左公柳”仅仅是那棵柳树吗?②不仅是指生长在千里戈壁滩上的大柳树,还指为保卫新疆和建设新疆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左宗棠及爱国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