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地价与房价的关系

合集下载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解析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解析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解析地价是指为了获得土地使用权所需支付的代价。

房价则是指购买或租赁住房所需支付的代价。

这两个概念密不可分,因为土地是住房的基础,土地价值的提升也会促进房价的上涨。

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地价与房价的关系。

1. 地价的决定因素地价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其决定因素包括土地稀缺性、土地流通性、用途和欠发达地区发展潜力等。

土地稀缺性:由于土地供给有限,土地的稀缺性是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

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土地供给相对较少,土地稀缺性较高,地价也会相应上涨。

土地流通性:土地流通性也是影响地价的因素之一。

土地的流通性越高,市场作用就越充分,供求价格相对更容易形成。

用途:土地的用途决定了其开发价值。

不同城市规划结构和用地政策的不同,造成了不同城市土地的用途差异,比如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等。

这也导致了不同用途土地的地价迥然不同。

欠发达地区发展潜力:欠发达地区土地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价值相对较低。

但是如果所处地区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潜力,地价也就容易上涨。

房价是受到多个因素影响的,主要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收入水平、资金条件、政策规定等。

城市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城市吸引人才的能力和人口流动性,从而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

收入水平:住房需求是人们消费需求体系中的基本需求,而人民的收入水平则极大地影响住房需求的强度和能力。

在同等条件下,收入水平高的人们更容易购买高价房产。

资金条件:购房者的资金条件同样会影响房价。

银行贷款的利率和数额,对购房者的借贷成本和购房能力都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房价。

政策规定:政府的相关房屋政策和利率政策对房价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房屋限购、卖方代持、楼市调控等政策,都会对房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 地价和房价的关系地价和房价是直接关联的,两者之间存在联动性。

一方面,房价高地价就会高,房价低地价也会降低;另一方面,地价上涨或下跌,同样会对房价产生影响。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解析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解析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解析地价与房价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

本文将对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解析进行探讨。

一、土地价值与房屋价值的关系土地价值和房屋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是紧密关联的。

土地是建筑物的基础,没有土地就没有房屋。

因此,土地的供需关系会直接影响房屋的供需关系,进而决定了房屋的价格。

在城市化过程中,地价通常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长。

由于城市空间的限制,土地供应相对较少,导致土地价格较高。

而高昂的土地成本又必然导致房屋的价格上升。

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会促进人们对房屋的需求增长,从而进一步推高房屋的价格。

因此,房屋的价值受到土地价值的制约,土地房地产市场是房屋市场的重要基础。

二、供需关系的影响供需关系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

从供给方面来看,城市规划、土地政策、建筑物管理等政策都将间接影响房价。

例如,城市规划中,未来建设项目的规划将直接影响土地的供给,从而调节土地价格。

而土地的价格将进一步反映到房屋的价格上。

从需求方面来看,人口变化、经济循环、就业情况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等都将对房价产生影响。

例如,人口增加将带动对房屋的需求增加,从而推高房屋价格。

此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也会带动对住房的需求增长,从而对房价产生影响。

三、金融政策的影响金融政策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

政府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的数量和价格,从而影响市场资金的流动和利率的水平。

低利率会刺激人们购买房屋的欲望,从而使房价上升;而高利率则会抑制人们购买房屋的欲望,从而使房价下降。

此外,政府的财政政策对于对楼市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例如,税收变化等均将影响购房者的购买能力,从而对楼市产生影响。

四、市场监管的作用市场监管也是调节房价的重要因素。

市场监管除了对于市场的准入门槛、信息披露等方面监管之外,还需要及时调整不合理的价格和市场秩序。

政府在收紧市场自我调节和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也需要规范和维护市场的信用,扩大市场的透明度,从而保持市场的稳定性。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分析——以潍坊市为例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分析——以潍坊市为例

【 键 词】 关 潍坊市 ;地价 ;房价
项 目投资大, 工期长 , 以对土地 的需求往 大 , 所 引起房价上升 , 而房地产开发企业增 从 往有滞后性 , 房地 产作为人们 需要的最 终 加投资 , 扩大供给 , 而引发对土地需求的 进
产品, 其价格的持续上升 , 导致了地 价的上 增加 , 并打破 了一级土地市场的供 求平衡 , 升。国土资源部 发布 的  ̄ 0 4 2 0 年度我 国重 在土地 需求的拉动 下推动地价上 涨 , 即表 现为 : 房地 产需求量增 大一房地产价 格上 升一增加投 资开 发一土地需求增加一地价 上升的模式 。
【 内容 摘 要】
从 需 求 角度 来 看 ,房 价 上 涨 拉 动 了地 价 的提 高; 供 给 角度 来 看 , 价 从 地 上 涨推 动 了房 价 上 涨 。论 文 结 合 潍 坊
自然供给的 限制 , 缺乏弹性 , 也 并且土地 的 数据表 明 ,0 3 2 0 2 0 — 0 5年期间 , 不论 供给是 由政 府垄断的 。 土地 需求是一种引 房价还是地 价基 本上呈上涨趋势 , 那麽 , 到 致 需求 , 由于对 土地 产 出物 的需求导致 即 底房价 与地 价谁决定谁 , 别是在 当前继 了对 土地的需求 , 特 正如李嘉 图所 说 “ 不是 续实行 “ 紧缩地根与银根 ”的宏观调控政 因为地 租上 涨才导致谷物价格上涨 , 正是 策背景下 ,如何看 待二者的关系 呢?
1 、引致需求论
土地需 求理论认为 , 土地 价格主要 由 土地则是作为一 种生产要素投入到房地产 土地 供需决定 。 市场 经济 中土地与其它 经济活动 中, 在 人们对土地 的需 求是人们对 商 品一样 , 其价格取决于本 身的供给 和需 住宅 , 厂房 , 公场所等最终产 品的需 求。 办 求, 而对土地 的需求本质上 是对房地产需 因此 , 市场经济条件 下的地 价上涨的 内在 求的间接需求或 叫引致需求。由于房地产 机制是:社会经济 发展导 致房地 产需求增

我国城市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研究

我国城市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研究

我国城市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的地价和房价问题备受关注。

在不少人看来,房价的涨跌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而城市地价的不断上涨也成为了不少人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城市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出发,探讨这一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一、城市地价的涨跌对房价有何影响?城市地价是指城市内土地的价格,而房价则是指建在这块土地上的房屋所对应的价格。

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当城市地价上涨时,房价也会跟着上涨,反之亦然。

城市地价的上涨,首先是由于城市发展带动了对土地的需求。

像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医疗机构等都需要占地建设,而这些场所都需要地段优越的土地。

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土地的供不应求会导致城市地价上升。

而城市地价的上涨,也会传导到房价上。

房屋所占用的土地是有限的,当土地价格上升时,建设新房屋的成本也会随之上涨,进而推高房价。

另外,在土地增值政策的推动下,一些地产商会将土地购买成本转嫁到房价上,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二、影响城市地价和房价的因素有哪些?城市地价和房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社会因素等。

首先,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地价和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市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人口变化都可能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城市地价和房价。

政策因素也是影响城市地价和房价的重要因素。

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城市规划等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会对城市地价和房价产生影响。

比如,土地增值税的改革、住房限购等政策都可以对城市地价和房价产生直接的影响。

最后,社会因素也会影响城市地价和房价。

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文化程度等都可能影响其对于房屋的需求和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房价和地价。

三、城市地价和房价的上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城市地价和房价的上涨,既对个人又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许多影响。

首先,城市地价和房价上涨对人的生活影响较大。

对于购买住房的购房者来说,房价的上涨使得他们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购买房屋,从而增加了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压力。

房价与地价的关系

房价与地价的关系

一、房价决定地价自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房价、地价谁决定谁”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在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

房地产价格受市场供求规律的影响,但由于房地产位置的固定性、差异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房地产市场又不是完全的市场,并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政府住房制度、银行政策、土地供应政策等方面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都有较大影响。

(一)国外研究动态李嘉图探讨“玉米法律悖论”(Corn Law Debate)、地租理论以来,土地上产品价格决定地租、地租(地价)的剩余观点(residual land price)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

这类观点将土地看作生产要素、从引致需求的角度出发,认为不是地租决定土地产品的价格,而是土地产品的价格决定地租。

这一理论引申到住房领域而形成的房价决定地价的观点,被视为房地产领域起码的常识(Small,2000;Priemus,2003),在多数城市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有明确的阐释,如O’Sullivan(2000),在经济学上占据了主流(野口悠纪雄,1997),成为城市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预设,为大多数学者所应用,如Peng and Wheaton (1994)和Needham (2000)。

Smith(1976)从城市住房供给的角度,将土地作为住房的生产要素,探讨了地价和房价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国内研究动态朱道林、董玛力(2005)用玉米法律悖论和引致需求理论的道理来说明地价和房价的因果关系问题。

土地的价格太高,事实上是因为对住房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开发商们不断增购土地来满足住房的需求。

对土地引致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土地价格的上升,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其价格的变化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结果而并非原因。

黄健柏、江飞涛、陈伟刚(2007)用方差分解法将前人实证研究的方法统一在一个框架下,研究发现:土地出让制度改革后,地价上升对房价上升的推动作用反而较之前大大减少,地价变动对房价变动的贡献度大幅下降至零附近。

房价和地价的关系

房价和地价的关系

房价和地价的关系如今,不断上升的房价成了社会群众议论的焦点,人们总是在抱怨房价的上升带来的许多不便。

加之,许多城市开始限制用地范围,地价对房价的影响因此更加突出,只有深入分析地价和房价的关系,才能判断地价是否过高,更加有利于宏观调控。

1地价上涨拉动房价上涨根据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1—7月成交房地产开发用地8宗,面积192681平方米,折合289.02亩,同比下降18.8%。

但由于容积率从平均2.1提高到3.4,可建房屋面积反而上升31.5%,达到65.41万平方米。

每亩均价101.95万元,同比增长58.1%。

由于容积率提高,楼面地价同比下降2.4%,平均楼面地价为450元。

价格的上升是推动房价上升的重要原因,土地成本对房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高了房地产开发的总成本,直接推动房价上升,这是不言而喻的;二是地价提高后,政府考虑到开发商的利益,又大幅提高容积率,高层住宅大大增加,使刚性成本更高,进而推动房价上升;三是高价地块提高了周边地块房价预期,形成价格预期互动,共同推动房价上升;四是地价上升的情况下,地价占房价比例低,只能说明房价总水平更高。

因此,无论土地成本在房价中的比例是高还是低,只要地价在涨,房价就涨得更快。

2 房价上涨推动地价上涨全省地价和房价走势保持上升趋势,但地价涨幅远低于房价涨幅。

全省商品房均价上涨20.23%,住宅地价仅上涨7.97%,房价的增长率是地价的增长率的2.5倍。

专家认为,在房价上涨的诸多诱因中,地价不是主要因素。

相反,房地产市场需求强劲,房屋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才使开发商对土地的需求增加,并拉动地价上涨。

所以,在充分的市场环境下,地价上涨的原因是因为房价升高导致对土地的需求增加。

就其因果关系而言,房价升高增加了土地需求,而导致地价的飞速上涨。

同样,同一地区或者不同地区的区段差异是由于房价的差异,即地价的高低是否与房价高低的结果,而不是房价高低的原因。

城市地价和房价关系研究

城市地价和房价关系研究
01 城市地价和房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
02 地价是房价的重要成本之一,对房价的走势有一 定的影响。
03 房价的走势也会对地价产生影响,高房价往往会 导致地价上涨。
03 城市地价与房价关系的实 证分析
实证分析方法
线性回归分析
01
通过建立地价和房价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数
鼓励发展租赁市场,增加租赁住房供应,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住房 需求。
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增加中小户型、中低价位商品住宅供应,降低高价位、 大户型住宅比例。
推动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开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高品质住 宅。
政策建议三:推进房地产税费改革
完善房地产税费制度,合理设置房产税、 土地增值税等税种,调整税费比例和征 收方式。
理论分析结果
1 2 3
地价与房价呈正相关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地价和房价之间存在显著的 正相关关系,即地价上涨会导致房价上涨。
供需关系影响显著
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供需关系对地价和房价的关 系具有重要影响,当市场需求增加时,房价和地 价均会相应上涨。
政策因素具有调节作用
政府政策对地价和房价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通 过土地供应政策和房地产税收政策等手段可以影 响地价和房价的走势。
05 城市地价与房价关系的政 策建议
政策建议一:加强土地管理和市场调控
01
严格土地供应计划,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和结构,确保
土地供应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
02
完善土地出让方式,推行招拍挂、限房价竞地价等政
策,抑制土地价格过快上涨。
03
加强土地市场监管,打击囤地、炒地等行为,维护土
地市场秩序。
政策建议二:优化房地产市场结构

房价与地价的关系

房价与地价的关系
魏志国和李耀中(2005)以为房价的高低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是生意两边一起作用的结果,而并非是有土地的取得本钱,取得方式决定的。地价尽管对房价有必然的阻碍,但不是决定房价高低的关键因素。
四、其他观点:房价和地价不是简单的谁决定谁的关系
有一类的观点比较折衷,以为“高房价决定高地价”和“高地价致使高房价”都不能全面的揭露房价和地价之间的关系,房价和地价是联结在一路,彼此阻碍的。
Kauko(2003)引述Monk等人1991年的文章,以为计划对房价的长期阻碍并非与李嘉图的地价剩余理论冲突,引英格兰不同地域的例子,指出地价和房价的关系因地而异。Monk, Royce and Dunn (1994)、Leishmann and Jones(1997)、Tse(1998)从住房建造商行为的入手,别离发觉建造商的策略、投机行为、土地囤积行为等会对房价、地价关系产生阻碍。Quigley and Rosenthal(2005)总结了前人在有关土地利用规制关于住房价钱阻碍的研究,对土地利用规制、地价、住房价钱的关系作了全面的文献回忆。基于房地产市场是空间竞争的市场,况伟大(2005)将房价和地价关系成立在空间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考虑住房市场与土地市场的供给者行为,探讨了容积率、闲置土地比重和开发商占地规模如何阻碍房价、地价及其关系,得出土地供大于求时房价地价负相关、土地供小于求时房价地价正相关的结论。
赖小倩(2007)通过用Granger因果关系查验证明:短时间房价和地价之间确实互有阻碍,但不能得出具体结论谁决定谁。长期(1年以上)来看房价对地价的阻碍程度较为明显,房价最终决定地价的水平,而地价对房价不能起决定性作用。黄英(2006)以1998年-2004年武汉市数据通过协整查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查验和回归分析,发觉武汉市房价与地价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固的相关关系,长期房价走势决定地价走势,而短时间内二者彼此制约。谢叙祎(2006)用5年的上海市数据用Granger查验说明短时间二者彼此阻碍,长期内房价决定地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地价与房价的关系
班级:土管1 姓名:王学号:201
地价是指土地所有者向土地需求者让渡土地使用权所获得的收入,是买卖土地的价格。

我国目前由于土地不得买卖,"买卖"(具体称为出让和转让)的是有一定使用期限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所以人们通常所讲的地价,是出让或都转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价格,是国家一次性出让若干年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或者土地使用权转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所获得的收入,其本质是一次性收取的若干年的地租。

房地产价格,是一种双重实体价格。

即在开发、建设经营房地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全部社会必要劳动所形成的价值与土地所有权价格相综合的货币表现,是建筑物连同其占用的土地的价格。

大多数所研究的房地产价格是房地产交易双方的实际交易价格,即“房价”。

房地产价格的涵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房地产价格实体构成具有二元性;房地产价格是房地产权益的价格;房地产价格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的发展,不断上升的房价成了社会群众议论的焦点。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那么对房子的需求就必然会多。

尽管这几年国家颁布了很多的调控政策,可是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在政策的调控下房价也还是只增不减。

房地产业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给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全国连续几年都出现了房价和销量的持续增长,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价格逐年攀升,尤其是近两年价格涨势强劲。

面对商品房价格的快速上涨,很多人认为是由于土地政策的改变,使得土地价格上涨,从而引起了商品房价格的上涨,也有人认为是高居不下的房价引起了土地价格的上涨,一时间“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成为了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有些人把房价上涨直接归因于土地价格过高,进而把地价过高归咎于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和土地招标、拍卖,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见解。

首先,地价与房价有关联,但并非线性关系,即使地价上涨,房价也并不一定随之上涨,要降低房价,也并非只有降低地价一个途径。

与其他商品一样,住房价格是由开发商的成本和利润两部分构成,成本包括建筑成本、地价、财务成本等,其中地价约占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

理论上说,如果地价上涨而其他成本下降,或者开发商利
润减少,且地价上涨数额小于或等于其他成本和利润下降之和,则房价仍然可以维持原价甚至下降。

只有其他成本都呈刚性再无下降空间,而开发商已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地价的上升才会全部反映在房价上,成为房价上涨的直接原因。

其次,在竞争性市场上,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房产价格同样如此。

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房价合理与否,不能看其绝对价格高低而要看是否与该地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符。

第三,土地招标、拍卖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机制。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从长期趋势来看,土地相对于其他要素而言,稀缺性只会增强,因而其相对价格也会必然上升。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房价。

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里,供方和需方不能单独对价格施加影响。

但在非完全竞争的市场里,情况则有所不同:供方或需方处在不同的地位,在价格决定中发挥的作用就不一样,有一方会起到主导的作用。

例如当供方之间存在激的竞争,则主要由需方决定商品价格;当供方处于垄断地位,需方别无选择、只得购买供方商品时则主要由供方决定价格,这种情况下的成本也就对价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我国房地产市场处在过渡时期,供需双方的性质和地位都处在一个变动的过程中。

在房产市场上,开发商已经打破了由国有企业一统开发的格局,并成为主力军。

尽管房地产具有区域性和不可移动性的特点,但资本是流动的,跨区域的竞争愈演愈烈。

开发商总是优先向能带来高回报的需求提供新建房屋,中等收入需求则转向房产二级市场寻求满足。

正如房产市场过滤模型所显示的,并非所有的居民都能成为有效需求,同时也只有中高收入阶层能进入市场,直接与开发商进行博弈,这是房地产市场的规律。

我国现阶段房产需求具有特殊性,在交易房价的决定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产存量市场逐渐形成规模,对增量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二级市场价格会对增量房产价格(即这里的交易价格) 起到牵制作用;同时居住性需求会日趋理性和稳定,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会慢慢缓解,房价会平稳下来;投资性需求相应地从单一赚取买卖差价回归到获取稳定的租金流,价租比关系趋向合理。

在地产市场上,政府垄断了土地的收购和供应权,在基本实行拍卖制度的情况下地价首先由政府确定出让底价,而在此基础上的地价水平就主要取决于开发商的需求。

只要依据预期房价所确定的土地成本区间超出拍卖底价,开发商就会进入土地一级市场竞争,最终形成交易地价。

显然与交易房价相比地
价的形成过程中混杂了政府、开发商的主观判断以及开发商之间的竞争等因素,因而地价在理论上具有超前性和更大的波动性。

总之房价和地价都由市场决定。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发商之间的竞争越激烈,房价就越是主要由房产需求决定。

地价则首先由政府决定其水平下限,然后由开发商来决定其水平上限,而这个上限往往就是实际交易地价。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房价并不直接作用于地价,而是通过影响开发商形成预期房价来决定地价。

如果开发商在土地市场的竞争程度一定,房价对地价的决定作用就取决于房价信息对预期房价的影响程度;地价对房价的作用须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如果开发商在房产市场缺乏竞争且房产需求旺盛,则成本可以比较容易地进入房价,被购房者消化,即作为成本的地价和消费者一起推高房价。

另一种是如果开发商在房产市场形成激烈竞争,则成本的补偿程度就完全取决于交易房价与预期房价的一致性,即作为成本的地价与房价的高涨之间关系不大。

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地价在特定条件下会推高房价,这种推动作用会随着房产供需矛盾的缓解、开发商在房产市场上竞争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弱化,直至消失。

房价在高水平上维持,或在弱市里小幅而不是大幅下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包括地价在内的成本因素,有市场因素,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房地产的耐久性和资产属性。

在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房价经历了被地价推高、居高不下的过程。

我国人口众多,对于住房需求很大。

因此政府也需要弄透地价与房价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尽量在不损害效率的基础上追求公平。

使“居者有其屋”。

对于低收入人群要视城市政府的财力和对市场的影响而定,财力雄厚、存量市场活跃的城市,可对低收入居民提供补贴;否则, 可直接提供房屋。

有助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