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教案(白老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一、教学目标(一)语言知识1. 学习《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饱含忧愁的感情,理解诗的主旨。
2. 深化对爱国主义和乡愁的情感体会,学习歌颂祖国故乡的诗歌创作表达方式。
(二)能力1. 通过辩析,了解创作《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缘由,学习发扬爱国精神。
2. 通过批评,激励学生以诗歌方式表达民族觉悟,培养学生客观正确看待复杂社会而无盲从之见。
二、教学重点了解《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饱含忧愁的感情,分析其主旨,学习歌颂祖国故乡的诗歌创作表达方式。
三、教学准备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复印件或投影。
2. 表达诗意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感知1.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关于乡愁、爱国的情感体会,为学习诗的意境打开思维的大门。
2. 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当代图片让学生说出对祖国的爱和情感。
(二)领悟启发1. 执教者阅读诗文,让学生感受诗歌意境,把握诗文大意。
2. 引导学生通过辨析,了解创作《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缘由和作者的心理变化,把握诗文的情感色彩,深化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三)总结归纳1. 引导学生通过批评,分析作者在诗文中传递出的民族觉悟,探究其中的价值思想与人文思想之美。
2. 调动学生想象力,借助或创作一首有关祖国的诗歌,以表达自己对爱国的思想,培养学生客观正确看待复杂社会而有盲从之见。
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文中的内容,了解爱国意识、民族思想、乡愁情感,进一步发扬爱国精神,开发良好的情感态度,但还需重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保持口语、书面表达的流畅性。
行军九日想念长安故园教案(白老师)
行军九日想念长安故园教案(白老师)
一、背景介绍
行军九日想念长安故园教案是由白老师设计的一份教案,用以
帮助学生了解长安古都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家乡的向往和热爱。
二、教案内容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 了解长安古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魅力。
-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 展示长安的历史地位和辉煌。
- 介绍长安城的气候、地理特征和建筑风格。
- 分享与长安相关的故事和传说。
- 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描述长安古都的生活场景。
3.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长安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 教学主体:采用讲解、互动问答、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教学。
- 拓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长安的相关知识,并开展相关活动。
-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
- 考察学生对长安古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效果
- 学生对长安古都的认知和了解得以提升。
- 学生对家乡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得到加深。
- 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四、备注
请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进行适当调整,以确
保教学效果最佳化。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学历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熟读并背诵《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诗歌中借景抒情、用典等表现手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九日”“故园”等关键词的含义。
(2)感受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
2、难点(1)领会诗歌中用典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2)体会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复杂的情感。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
2、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之时,诗人随军征战,在重阳节时思念起长安的故园。
四、学习过程1、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和语调。
(3)学生再次朗读,读出诗歌的韵味。
2、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的大意。
(2)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补充讲解。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勉强想要登高远眺,却没有人送酒来助兴。
这里的“登高”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送酒”则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在行军途中的孤独和寂寞。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诗人遥想长安故园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边寂寞地开放。
通过想象故园菊花的遭遇,含蓄地表达了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3、情感探究(1)小组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学生发言,教师引导总结。
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又流露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诗人身处战乱,无法与家人团聚,对故园的思念愈发强烈。
同时,看到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心中充满了忧虑。
4、表现手法分析(1)提问: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想象中故园菊花在战场边开放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用典:“无人送酒来”用了陶渊明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学历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学历案《<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学历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包括字词、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3、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关键字词和诗句的含义。
(2)体会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2、难点(1)领悟诗歌中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
(2)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难点字词和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情感和写作手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古代战争的故事,或者展示一些与战争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引出诗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作者及背景介绍简单介绍诗人岑参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重点讲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即诗人在行军途中,恰逢重阳节,思念长安故园而作。
3、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学生再次朗读,感受诗歌的氛围。
4、诗歌讲解(1)逐句讲解诗歌的意思,重点解释“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中“强欲”“登高”“送酒”等字词的含义。
(2)引导学生理解“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两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
5、情感体会(1)组织学生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
(2)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6、写作手法分析(1)分析诗歌运用的借景抒情、对比等写作手法,如以战场的荒凉与故园菊的盛开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写作手法对诗歌情感表达的作用。
7、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其他与战争、思乡有关的诗歌,进行比较和分析。
(2)鼓励学生尝试模仿这首诗的写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学历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学历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在行军途中对长安故园的思念之情。
2、学习诗歌中借景抒情、用典等表现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分析诗歌中借景抒情、用典等手法的运用。
2、难点(1)深入理解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复杂情感。
(2)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味和魅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赏析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古代行军打仗的故事,引出诗歌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作者及背景介绍(1)介绍诗人岑参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2)讲解本诗创作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环境。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和语调。
(3)学生齐读,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
4、诗歌解读(1)逐句解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何“强欲登高”?“无人送酒来”又反映了什么?“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探讨:“遥怜”一词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登高”“酒”“菊”“战场”等,理解其象征意义和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5、手法分析(1)探讨借景抒情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如通过描写故园菊在战场边开放,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讲解用典手法,“无人送酒来”化用了陶渊明的典故,体会其效果。
6、情感体会(1)引导学生总结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包括对故园的思念、对战争的无奈等。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这种情感的理解。
7、拓展延伸(1)展示岑参的其他诗作,让学生对比阅读,进一步体会其诗歌风格。
(2)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其他思乡主题的诗歌,进行比较分析。
8、课堂总结(1)回顾诗歌的内容、手法和情感。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教案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行军方式和行军日志的特点。
2. 理解课文中描写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感情。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分析行军九日思长安的表达方式。
2. 分析古代行军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描写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感情。
2. 分析行军日志的特点。
教学准备:1. 课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 课件及多媒体设备。
3. 学生的课前阅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等素材展示现代军队行军的方式,引起学生对“行军”的兴趣,思考古代行军的情况。
2. 提问:你知道古代行军是什么样子的吗?古代士兵会通过什么方式表达思乡之情?二、新知呈现(10分钟)1. 教师将第十一课《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课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作者在行军过程中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行军中的困难和痛苦会对士兵的情绪产生什么影响?- 作者为何将行军日志放在故园部分的最后?- 行军日志中有哪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长安和故园的思念之情?三、合作探究(15分钟)1. 小组合作讨论:请学生将课文中关于行军的描述和行军日志中关于思乡之情的描写整理成表格,并分析其特点。
2. 学生展示分组讨论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播放有关行军日志的视频,比较现代和古代的行军日志的特点。
2. 学生分组阅读其他古代行军日志和当代士兵的日记,比较两者的特点和表达思乡之情的方式。
五、归纳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古代行军会记录行军日志,表达思乡之情。
- 行军日志中多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作者对故园和长安的思念之情。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作业1:设想自己是行军士兵,写一篇行军日志,表达思乡之情。
2. 作业2:选择一篇古代行军日志或当代士兵的日志,在交流分享的课堂上进行朗读和解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学历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通过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来分析诗歌主题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关键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歌的整体意思。
(2)感受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2、难点(1)体会诗歌中“九日”这一特定时间和“长安故园”这一特定地点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2)理解诗人在战乱背景下复杂的内心感受。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岑参(约 715—770 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
2、写作背景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 年)。
这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 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正值重阳节,诗人想到战乱中的长安故园,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四、学习过程1、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
(3)学生再读,互相纠正读音和节奏。
2、理解诗意(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歌大意。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和纠正理解。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歌大意的理解。
3、赏析诗歌(1)“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强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无人送酒”又说明了什么?(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这两句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让学生体会“遥怜”一词所蕴含的深情,思考故园的菊花在战场旁开放的景象所象征的意义。
4、探究情感(1)诗人在重阳节这天有什么愿望?为什么没有实现?引导学生理解诗人身处战乱,渴望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的愿望,以及愿望无法实现的无奈。
(2)诗人对长安故园的思念仅仅是个人的思乡之情吗?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白诗人的思念还包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202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模板【优秀10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模板【优秀10篇】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兴趣,尤其是语文,作为一门以传授学生语言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学科,壶知道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10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模板》,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通过对用典和意象的分析,理解诗人惆怅、凄凉的情感。
3、学习诗人家国天下的情怀。
教学重点:通过对用典和意象的分析,理解诗人惆怅、凄凉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诗人家国天下的情怀。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重阳节的小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二、解题故园:故乡。
题目的意思: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在行军路途之中,思念故乡长安。
回不去的是故乡,到不了的是远方。
三、知人论世定义: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1、知人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2、论世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四、内容理解1、朗读注意重音指导。
注意强欲故园菊傍等字眼及含义。
2、用典好处: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白老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主备课人:白刘军使用日期:第周星期:【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音韵美;2、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
过程和方法:1.以灵活多样的诵读贯穿学习全过程;2.借助联想、想象,感知诗歌意境;3.通过对重阳特定节日、菊花、战乱行军等典型情境的分析,感受人物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等多种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学情分析】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
对于从小学一路走来的七年级同学而言,古诗学习、背记已成常态。
本首诗虽为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相对短小,但通过重阳特定节日、菊花、战乱行军等典型情境表现主人公多种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的写法还值得七年级学生反复诵读品味。
【教学重点】诵读,体会音韵美;品位,体会意境美【教学难点】进入意境,感受诗人通过菊花表达复杂情感的手法的妙处。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设计】学生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检查作业同学们,农历九月,中秋节过后,有一个关于老人的节日,你知道是哪个吗?(重阳)重阳节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登高、饮酒、赏菊)是啊,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
诗人王维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
而有一位诗人,重阳节这一天行军他乡,他想起的是开在战火纷飞的故园里的菊花。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他的诗作《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板书:课题、作者)二、走进作者(出示课件)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江陵人(今湖北荆州),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现存诗403首。
三、文本链接(出示课件)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一、引言本教案以《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为话题,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分析诗歌内容及其背景,设计一节课的教案,帮助学生加深对该诗的理解,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中学高年级的语文课程。
二、课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诗意和感情表达;2.了解唐代长安的历史背景;3.掌握诗歌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诗歌分析和感悟。
1.诗歌基本信息介绍–作者:王之涣–朝代:唐代–诗歌背景:作者从长安行军九日后,思念故园的情感表达。
2.诗歌内容分析–第一段:走马兰台序–第二段:室迩人遥–第三段:孤帆远影–第四段:曾经沧海难为水3.诗歌赏析–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感情表达和主题思想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解读和探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表达;2.逐段解读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分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背景,引发学生对长安和故园的思考。
第二步:学习诗歌(15分钟)1.教师朗读全诗,并引导学生跟读。
2.分段解读诗歌内容,解释生僻词汇和难懂句子。
3.学生自行默读全诗,并标注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第三步:讨论与分享(25分钟)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班级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第四步: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感情表达,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六、教学评估本节课以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的形式进行教学评估。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理解深度、表达能力和思维拓展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拓展延伸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以下活动:1.邀请学生自行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现代改写,展示并分享给全班;2.阅读更多关于唐代的诗歌,让学生探究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倾向;3.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含义,疏通诗意。
3.体会诗人在重阳节行军途中对长安故园的思念之情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掌握“强”“傍”等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o品味诗歌中蕴含的情感,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2.教学难点o领会诗歌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 分钟)o展示古代行军作战的图片,讲述古代行军的艰苦,引出诗歌。
2.作者简介(3 分钟)o简要介绍岑参的生平、诗歌成就及创作风格。
3.初读课文(10 分钟)o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纠正读音,如“强(qiǎng)欲”“傍(bàng)战场”。
o教师讲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如“九日”“故园”等。
o学生再次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4.诗歌赏析(15 分钟)o学生默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o小组讨论:诗人为何在行军途中思念长安故园?o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体会诗人情感的深沉。
o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人的心境。
5.课堂总结(5 分钟)o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o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五、作业安排1.搜集岑参的其他边塞诗,阅读并体会其风格。
2.发挥想象,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短文。
六、板书设计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画面:行军、战场、菊花情感:思乡、忧国手法:以乐景写哀情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但初读环节对重点字词的讲解还不够生动,导致部分学生理解不深。
在诗歌赏析时,学生对于以乐景写哀情手法的体会还不够深刻,今后需提供更多实例加强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学历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学历案《<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通过意象和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如“菊”“战场”等,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情感。
(2)体会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
2、难点(1)理解诗歌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分析诗歌结尾“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的深层含义。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大意。
2、想象法: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构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3、探究法:对于诗歌中的难点和疑点,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究,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代,每逢佳节,人们往往会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朋友,也会借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看看诗人在行军途中的重阳节,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二)作者简介岑参(约 715—770 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
他的诗歌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三)诗歌朗读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全班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四)诗歌解读1、题目分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题目点明了写作的时间是在行军途中的重阳节,地点是长安故园,情感是思念。
2、诗句理解(1)“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诗人在重阳节这天,勉强想要登高远眺,却没有人送酒来。
“强欲”二字,表现了诗人的无奈和勉强。
重阳节有登高、饮酒的习俗,而此时诗人身处行军途中,无法像往常一样过节,心中不免感到失落。
“无人送酒来”,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
以《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为题写教案
以《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为题写教案
一、教材分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一首经典的唐诗,由李白所作。
这首诗以艺术性质的语言叙述了作者深思故乡离别后的悲伤。
诗中描绘出李白走过九天长途,把他的思念与思绪投射在不同的风景之中,又将期待与沉郁揉和在一起,表达出他对故乡的眷恋情怀。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向文学语言词汇
2. 欣赏作者表达的感情
3. 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4. 体会诗歌勾起的回忆情思
三、教学重点
1. 理解诗的内容
2. 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
3. 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教学难点
1. 掌握唐诗的文学语言
2. 分析作者的文学写作手法
3. 领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方法
1. 讲解和分析教材内容
2. 活动教学法
3. 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步骤
1. 启动: 了解学生对《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认识
2. 认知: 分析教材前后文,引导学生掌握文学语言,归纳诗中相关的离别与惆怅
3. 联结: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思与抒情手法,并分析归纳诗中古代背景
4. 合作: 利用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诗歌主题,体会诗歌的抒发情怀
5. 总结: 教师总结课堂所学的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古诗词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诗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在朗读诗歌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他们对古诗词的节奏、韵律把握不够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多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在模仿中提高。
其次,对于诗句深层含义的理解,学生们普遍感到吃力。在讲授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更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提问、解释关键词语等方式,帮助他们逐步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同时,可以尝试运用多媒体、绘画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意境。
-解决方法:教师通过提问、解释关键词语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深层含义。
(3)诗歌意境感悟:学生难以把握诗歌的意境美,对诗歌的情感体验不足。
-解决方法:教师运用多媒体、绘画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境。
(4)主题思想提炼:学生难以从诗句中提炼出诗人的主题思想,对爱国情怀的理解不深刻。
-解决方法: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诗句,深入挖掘诗人的主题思想。
(1)诗句朗读与理解:正确朗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举例: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要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离乡背井、思念亲人的情感。
(2)诗歌意境赏析:分析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举例:通过分析诗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让学生体会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以及在战场上的无奈与悲壮。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2.学习创作类诗歌的基本形式。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诗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2.学会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内心情感。
三、教学过程
1.了解诗歌背景
导入:老师简单介绍作者李白和他的诗歌特点,引入本课的主题。
活动1:读一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了解它讲述的内容和表达
的情感,并分析一下这首诗的特点。
活动2:了解唐朝长安市的情况,了解唐朝盛世的兴盛时期。
2.诗歌创作
活动1:老师为学生演示如何以情感为基础,支持自己的创意,写出自己想
表达的感觉的诗歌。
活动2: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选择一个情感,在规定时间内创作一首诗歌,让他们相互分享并讨论。
3.朗读和表演
活动:选择若干组学生,让他们展示自己写的诗歌,其他人进行点评和鼓励。
四、课堂拓展
活动: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唐代文化,可以让学生使用图书馆和互联网,
收集关于唐代的诗歌、故事、制度等,进行整理和呈现。
五、教学效果评估
活动:让每个学生给自己的诗歌打分,并让他们谈谈自己写诗的感受和心得。
此外,也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互评,来评估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程度。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学生充分地了解了唐朝文化和诗歌创作的基本要素。
在撰写和表达个人情感方面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技能。
与此同时,参与小组活动有助于他们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思想。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学历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学历案《<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在行军途中对长安故园的思念之情。
2、学习诗歌中借景抒情、用典等表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词句含义,把握诗歌的主题。
(2)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2、难点(1)理解诗歌中用典的含义和作用。
(2)深入领会诗人在特殊背景下的复杂心境。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
2、批注法: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对关键的词句进行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诗歌中的疑难问题,交流各自的见解。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古代,战争频繁,许多士兵在行军途中思乡情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感受诗人在行军时对长安故园的深深思念。
(二)知人论世岑参(约715—770 年),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
诗人岑参随行军队伍西行,在重阳节这天,想到了沦陷的长安故园,不禁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三)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
3、学生再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四)诗歌解读1、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1)“强欲”二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明确:“强欲”二字表现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个本该欢乐的节日里,却因战乱漂泊在外,想登高却又力不从心的无奈和悲伤。
(2)“无人送酒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明确:运用了陶渊明在重阳节时,因无酒可饮,而在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的典故。
这里借典故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孤独寂寞,渴望得到慰藉的心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教学设计
3.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诗人岑参,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行军九日思念故园的心情。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鉴赏方法。
2.强调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要关注历史背景、作者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过程的设想:
a.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唐代的历史背景,引出行军九日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b.诗歌解析:逐句解析诗文,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汇和句式,探究作者的情感表达。
c.情感体验: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读,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传达诗文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d.互动环节:设计诗句接龙、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诗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1.学生对历史背景的了解程度,针对此进行适度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诗歌情境。
2.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的能力差异,教师应分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学生在情感体验上的差异,教师要以人性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4.针对学生青春期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趣味性。
作业要求:
1.完成作业时,注意保持字迹清晰、卷面整洁,体现良好的学习态度。
2.写作练习要注重情感表达,力求文字生动、有趣。
3.诗歌鉴赏小论文要有自己的观点,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避免泛泛而谈。
4.创意展示作品要富有创意,能体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诗歌鉴赏: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鉴赏方法,对所选古诗进行深入分析,从韵律、节奏、意象等方面进行解读,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小论文。
行走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白老师)
行走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白老师)概述本教案是为了文化课教学而设计的,主要围绕“行走九日思长安故园”的主题展开。
通过研究和探讨,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的历史和文化,并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2. 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展示方式,引发学生对长安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研究长安的历史- 分组让学生阅读相关历史材料,了解长安的建都背景和历史演变;- 引导学生分析长安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影响。
3. 长安的文化特点- 讲解长安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 阐述长安在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突出贡献。
4. 长安的名胜古迹- 向学生介绍长安城内外的著名历史遗迹;-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古迹的背后故事和文化价值。
5. 长安的诗文艺术- 研究唐诗宋词中与长安相关的经典作品;- 鼓励学生创作与长安有关的诗歌或散文。
6. 结束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长安的感悟和体会,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对长安有更直观的了解。
2.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 创作与表达: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有关长安的诗歌或散文,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评估方法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2. 作品展示:评估学生的创作作品,如诗歌或散文。
注意事项- 教案中的内容需要根据具体班级和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个人观点,建立良好的探索和思考氛围;- 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创作。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
主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1.了解唐朝时期的士兵行军生活和战斗情况;
2.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行军九日对于士兵的身心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
3.通过阅读史料,感受士兵思乡的情感;
4.通过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了解唐朝时期士兵的行军生活和战斗情况
2.谈论行军对士兵身心健康的影响
3.阅读史料,感受士兵思乡的情感
4.课堂实践活动:构思写作一篇以“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为主题的文章
5.交流作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幻灯片展示唐朝的士兵行军情况和战场上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行军九日对士兵的身心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
2.讨论:分小组讨论行军对士兵身心健康的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
3.阅读:通过课堂阅读史料,感受士兵思乡的情感。
4.实践:学生在小组讨论和阅读的基础上,构思写作一篇以“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为主题的文章。
5.交流:同组间交换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最后进行整个班级范围的交流。
四、课堂评估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于行军对士兵身心健康的影响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评价学生阅读史料、感受士兵思乡的情感的表现;
评价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作品的质量。
五、课后作业
写一篇以“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为主题的文章,尽可能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征程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白老师)
征程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白老师)
引言
此文档旨在为征程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白老师)提供指导和
内容概述。
本文档将介绍教案的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策略。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加深对长安故园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
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研究有关长安故园的历史、文化和重要景点。
主要内容
1. 介绍长安故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了解长安故园的重要景点和建筑
3. 研究有关长安故园的传统文化、民俗和风俗
4. 分组合作,进行小组研究和展示,深入了解长安故园的特色
和价值
5. 实地参观长安故园,亲身体验其魅力和历史氛围
教学策略
1. 使用多媒体工具,如图片、视频和音频,来展示长安故园的相关信息和景点
2. 运用问题导向的研究方法,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
3. 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以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4. 提供小组合作研究的机会,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5. 安排实地参观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长安故园的魅力和历史氛围
以上是《征程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白老师)》的内容概述和教学策略。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们旨在激发学生对长安故园的兴趣和热爱,深化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希望学生们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获得乐趣和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主备课人:白刘军使用日期:第周星期: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
过程和方法:
1.以灵活多样的诵读贯穿学习全过程;
2.借助联想、想象,感知诗歌意境;
3.通过对重阳特定节日、菊花、战乱行军等典型情境的分析,感受人物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等多种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学情分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
对于从小学一路走来的七年级同学而言,古诗学习、背记已成常态。
本首诗虽为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相对短小,但通过重阳特定节日、菊花、战乱行军等典型情境表现主人公多种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的写法还值得七年级学生反复诵读品味。
【教学重点】
诵读,体会音韵美;品位,体会意境美
【教学难点】
进入意境,感受诗人通过菊花表达复杂情感的手法的妙处。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学生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检查作业
同学们,农历九月,中秋节过后,有一个关于老人的节日,你知道是哪个吗?(重阳)重阳节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登高、饮酒、赏菊)是啊,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
诗人王维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
而有一位诗人,重阳节这一天行军他乡,他想起的是开在战火纷飞的故园里的菊花。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他的诗作《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进作者(出示课件)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江陵人(今湖北荆州),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现存诗403首。
三、文本链接(出示课件)
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757年二月,唐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时未收长安”。
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四、整体感知
1.朗读。
请同学们认真读两遍,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教师范读。
学生依此正音、停顿。
3.检查读书效果:这首诗写了这一中国传统节日______,从本诗、、、等词语可以看出。
(重阳节,“九日”、“登高”、“饮酒”、“菊”。
)
4.理解诗句大意。
①对照注释朗读或默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②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③指名学生用现代汉语将整首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
④同桌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教师明确(出示课件:)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
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
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五、诗歌精读
1.齐读全诗
2.解题:重阳节当天行军的时候想起了故园长安。
3.“强欲登高去”,“强”当何解?(勉强),为什么会勉强?(行军途中,遭遇战乱—诗人的凄清境况)本句和题目什么关系?(点题)(板书:强欲登高)
4.“无人送酒来”,登高咋又想起了酒?(重阳)还因为诗人又想起了一个人?(陶渊明)王弘来了吗?(借用典故——行军凄凉萧瑟)(板书:无人送酒)
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同学们闭目想象一下,什么样的场景?(长安城里,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壁残垣间,一丛丛菊花寂寞、可怜地开放)
“遥”说明什么?(远,所在地和故园长安相距之远)“怜”字如何理解?(可怜)可怜什么?(板书:故园菊花)为什么可怜?写出了什么?(对故乡菊的眷恋,对故园菊开在战场上的怜惜。
)(板书:战场开放)菊花值得联想的很多,为什么偏偏写“应傍战场开”?(扣题“行军”,新巧自然。
)
6.小组合作:读到这里,我们似乎读出了作者写作此诗是欲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提示抓诗眼“怜”)明确:惜花——开在战场边;
思乡——题中可见;
忧国——长安,是故园,也是帝都;
忧民——战火纷乱。
这些复杂的情感,依托哪种媒介而传达?(菊花为媒,怜菊,其实就是思乡,就是忧国,就是忧民,就是希望早日评定安史之乱,国泰民安。
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
六、【拓展延伸】
一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仅仅20个字的绝句,同样是重阳登高,因为故园战乱未平,因为写在行军路上,写出了与其他重阳节诗作不一样的荡气回肠。
自然,也收到了很多名家的点评:
出示课件:名家点评
《唐诗品汇》:方虚谷云:悲感。
《唐诗广选》:顾华玉曰:妙在二十字中备见题意。
《唐诗直解》:点"战场"字,无限悲怆。
《而庵说唐诗》:此诗以看菊为主,登高为宾。
你赞同哪一点?想一想,说一说。
七、【课堂小结】
全诗“强”起写“登高”,后感叹“无人送酒”,“遥”字转“怜故园菊”,末句想象“应傍战场开”。
四句20字,情感悲怆深沉,思路跌宕起伏,行文朴实无华,结构起承转合。
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赅、耐人寻味之佳作。
八、【作业布置】
1.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比较,进一步感知本诗意境之美。
2.同年九月,安史之乱得以评定,诗人又回到了故园长安,并且看到了长势正好的菊花,他会作何感想呢?请用一段文字加以描述。
3、阳光学评(本节内容)
九、板书设计
惜花——开在战场边;
思乡——题中可见;
忧国——长安,是故园,也是帝都;
忧民——战火纷乱。
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