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首

合集下载

6年级课外必背古诗词四首

6年级课外必背古诗词四首

6年级课外必背古诗词四首
1.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四首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境深远,适合六年级学生背诵和学习。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学生们可以更好地
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前教育必背的古诗词四首

学前教育必背的古诗词四首

学前教育必背的古诗词四首
学前教育阶段,孩子们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培养语言能力,还
能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感。

以下是四首适合学前教育阶段孩子们背
诵的古诗词: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时,对
故乡的深深思念。

通过这首诗,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能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

2.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的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人们在睡梦中被鸟鸣声唤醒,
夜晚的风雨过后,不知道有多少花朵凋落。

这首诗可以让孩子们感受
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3.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
对世界的探索欲望。

孩子们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培养他们对未知世
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4.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诗中用“银河落九天”来形容瀑布的宏伟,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美景的想象和欣赏。

这四首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境深远,非常适合作为学前教育阶段孩子们的背诵材料。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孩子们可以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课外古诗四首

课外古诗四首

写作背景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 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 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 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 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 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 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也不知走了多 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 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 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 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 描写了这一情景。
读诗歌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竹里馆 王维
huáng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幽深的竹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这里指“幽篁”。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 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2.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 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 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 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课外古诗四首
1.《竹里馆 》 2.《春夜洛城闻笛》
3.《逢入京使》 4.《晚 春》
学习目标
1.通过作家生平、作品背景了解诗歌内容。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 3.培养朗诵、赏析诗歌的能力。

语文必备古诗四首

语文必备古诗四首

语文古诗
1、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四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四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四首一、第一首《秋词》秋词刘禹锡〔唐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这首诗开篇就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直截了当地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

“自古”和“逢”,说出了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

“秋日胜春朝”,使用对比的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充满生机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的方式抛出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秋胜过春呢?先说了自己的看法,再作解释。

第三句体现了五言绝句中的第三句破局转折的结构性特点。

用一个场景感很强的画面来把诗歌的情感丰富度拉开。

诗人用特别典型有动感的具体事物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

蓝天白云秋高气爽一只飞速上升的白鹤冲破云霄,这句就一个感觉,动感十足。

这幅画面可以是看做对“秋日胜春朝”的解释。

第四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里的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

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

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这样的描写里面根本找不到什么悲凉的气息。

诗人随着自己的“诗情”,和想象驰骋于碧空之上。

于是,白鹤一飞冲霄是“实”,自己的诗情得旷远是“虚”。

这样的两句把“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自然而然就得出一种充满激情的感受。

这首诗,读起来根本读不到悲凉的感受,体会到的是博大的胸怀和高昂激越的气概。

二、第二首《夜雨寄北》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四首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四首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四首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四首包括《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树绕村庄)》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咸阳城东楼》:唐·许浑,全文如下: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无题》:唐·李商隐,全文如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行香子(树绕村庄)》:宋·秦观,全文如下: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日暖乌歌,桥渡燕、往来小梁。

杏殊已过,蔷薇未放,麦垅清、柿栗丝黄。

正桑野、偏耐晴阳。

正宜游子,骑此青牛,直凌紫陌尘香。

向楚天空迥,人立斜阳。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全文如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四首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四首

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四首

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四首
1.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 《武陵春·春晚》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 《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初三必背的课外古诗词四首

初三必背的课外古诗词四首

初三必背的课外古诗词四首在中国的初中教育中,古诗词的学习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以下是四首适合初三学生背诵的课外古诗词,这些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时的思乡之情。

通过背诵这首诗,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

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通过背诵这首诗,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通过观察自然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3.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通过描绘一幅江上雪景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超然。

学生在背诵这首诗时,可以学习到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4.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的这首诗反映了战乱时期的景象和诗人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

通过背诵这首诗,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时局的关注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教育上也具有启发思考和培养审美能力的作用。

希望初三的学生们能够通过背诵这些诗词,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初一一单元古诗词四首

初一一单元古诗词四首

初一一单元古诗词四首
初一一单元的古诗词四首包括《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和《天净沙·秋思》。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曹操的一首诗,全诗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展现了曹操远大的抱负和豪情壮志。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北固山下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钱塘湖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诗人马致远的一首诗,全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四首古诗词都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对于提高初一年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

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
风雨与战争之间本来并无必然联系,但 因为实现祖国统一是陆游梦寐以求的强烈愿 望,所以一场突然而起的暴风雨触动了他的 情思,在他听来,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上的 马蹄声是很相似的。
哪些诗句是现实,哪些诗句是想象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实写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虚写
总结全诗
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首联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 当时的心境?
寒。
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
《泊秦淮》这首诗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 是在借题发挥。 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 笔,真正指责的是座中点歌的人,讽刺只顾贪图 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
《泊秦淮》抒发了作者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城:长安城。
颔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时局,怅恨离别,看到花开, 听到鸟鸣,也让人不由得流泪、惊 心。
颈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 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尾联: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 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 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 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过零丁洋
经历:高中状元 现实:国家危难 心情:昔日惶恐 精神:赤胆忠心
率兵抗元 个人飘零பைடு நூலகம்
今日零丁
流芳百世
舍 生 取 义
课堂讨论
读完这四首古诗之后,你 能说说它们表达了哪些共同的 感情?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是什么?
• 一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低得 上万两黄金呢? • 战祸之长,家书难得。
• 杜甫当年只有45岁 ,头上满是 白发,甚至插不住簪子,这是因 为什么呢? • 人到中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 人的离别而忧愁。

四首古诗七年级上册

四首古诗七年级上册

四首古诗七年级上册
1、《观沧海》东汉末年/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四首,带注音、译文

古诗四首,带注音、译文

古诗四首,带注音、译文1、赠刘景文宋苏轼hé jìn yǐ wú qíng yǔ gài荷尽已无擎雨盖,júcán yóu yǒu ào shuāng zhī菊残犹有傲霜枝。

yì nián háo jǐng jūn xū jì一年好景君须记,zùn shì chéng huáng jú lǜ shí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2、山行杜牧(唐)Yuǎn shàng hán shān shí jìng xiá远上寒山石径斜,Bái yún shēng chù yǒu rén jiā白云生处有人家。

Ting chē zuòài fēng lín wǎn停车坐爱枫林晚,Shuāng yèhóng yúèr yuèhuā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shào xiǎo líjiā lǎo dà huí少小离家老大回,xiāng yīn wúgǎi bìn máo cuī乡音无改鬓毛衰。

ér tong xiāng jiàn bùxiāng shí儿童相见不相识,xiào wèn kè cóng hé chù lái笑问客从何处来。

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

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

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在八年级语文的古诗学习中有四首古诗是我们常考的古诗之一,建议大家多复习。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一)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唐代: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四万一作:一万)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度通:渡)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赏析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

其时李白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

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

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二)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颠通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古诗诗歌四首

古诗诗歌四首

古诗诗歌四首
一、静夜思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经典之作,诗歌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静谧的夜景。

诗人以月光为引子,抒发出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读起来十分感人。

二、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代表作,诗歌以壮丽的画面和深沉的哲理相结合,表达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整首诗歌气势磅礴,语言华丽,读起来令人震撼。

三、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代表作,诗歌以古原草为引子,抒发出自己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悟。

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起来十分感人。

四、春晓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代表作,诗歌以春天的早晨为引子,描绘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读起来十分感人。

以上四首古诗诗歌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通过对其的阅读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历史背景。

初三上学期古诗词四首必背

初三上学期古诗词四首必背

初三上学期古诗词四首必背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初三上学期的古诗词学习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四首常见的必背古诗词,它们不仅在考试中经常出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1.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2.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的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登高望远的豪情。

3.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反映了杜甫在战乱时期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的这首词表达了对明月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留恋,词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这四首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材料。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理解其内涵,感受诗词之美。

高一课外四首古诗词必背

高一课外四首古诗词必背

高一课外四首古诗词必背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春夏秋冬古诗各四首

春夏秋冬古诗各四首

春夏秋冬古诗各四首春1、《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春夜喜雨》春夜喜雨,纷纷沾衣。

添丰满,爰喜发芽。

3、《游园不值》游园不值,见素衣之人;贫贱夫妻登高山,夜深惟有杜鹃应。

4、《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夏1、《夏日绝句》沈阳夏日,蒸腾若汤浴。

伊人暑衣,清荷芳焚香。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把酒问月》把酒问月,月低星沉。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4、《夏夜花香闻》热夏夜长,花香闻暗景。

云映窗前月,蝉鸣上高楼。

秋1、《秋夜憩田家》寒蝉凄切,秋色宜人。

田家小院多低掩,枕前清灯满楼台。

2、《秋夕版》池水拍水漾,空花满地晚。

归鴈欲临池,把酒喜相逢。

3、《秋望》辽阔天地,星繁斗清。

家书未落,旌旗迎风生。

4、《菊花》花叶千重簇,秋色犹添纤。

众芳摇落尽,惟有菊花真。

冬1、《冬夜读书示子聿》垂泣空庭春欲晚,凝眸冻雪日色斜。

灯前书平积,桂竹香篆间。

2、《冬至》北风吹起冬至,万里茫茫太久。

天心未好影堆积,野色正红梅正繁。

3、《冬日古梅》穷巷独与梅相望,清雪枝头最寒香。

待种新芽求百折,古梅如兰熏芳长。

4、《冬思》月照苍穹凉夜阑,蛩声依旧把宁寒。

繁灯映梅枝,雪销月轮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1.朗读法。

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

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

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预习:1.给生字注音。

(10个以上)2.试读课文。

(3次以上)3.划分各首诗歌的朗读节奏。

4.了解作者和作品,包括:(1)解释题目的含义。

(2)简介作者和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观沧海》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作品简介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

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朗读指导与训练(1)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

(或播放录音)(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3.整体感知课文①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补充内容:水何澹澹:何,多么。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

峙,挺立。

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

至,极点。

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

其,它,指沧海。

②难点点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

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

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

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4.合作探究(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重点提示: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

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

“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主题: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难点点拨: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

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

(当时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纺一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平宇内,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了。

)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表现自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

5.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6.背诵全诗.三、《次北固山下》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题目《次北固山下》中,次,是停泊的意思。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介绍律诗的有关知识:律诗共八句。

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

押韵,每联的尾字押韵。

押韵的字叫韵脚。

颔联、颈联一定是对偶句。

3.朗读指导与训练(1)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

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4.合作探究(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初春。

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a、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5.背诵全诗.四、布置作业默写诗歌《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一、《钱塘湖春行》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

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从诗的体裁看,《钱塘湖春行》是一首七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 朗读指导与训练(1)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七言诗句的节拍有××/××/××/×,××/××/×/××。

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有时也可以这样划分:××/××/×××。

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3.合作探究(1)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如:“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3)诗中“几处”“谁家”用得极有分寸,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

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准确地反映了初春时景物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如果换作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4.背诵全诗。

二、《天净沙秋思》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代四大戏曲作家。

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

“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念。

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之为“秋思之祖”。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2.朗读指导与训练(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

提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3.合作探究(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

点拨:“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得,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哪句可以作为点睛之笔,道出了游子的情怀?断肠人在天涯。

提示:断肠人,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

深秋,夕阳西下。

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惟有那匹衰瘦的老马。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独自承受长夜漫漫,怎么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4.背诵全诗.三、布置作业1.默写诗歌《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