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专题(文言虚词信息筛选翻译 )

合集下载

文言文常见虚词翻译

文言文常见虚词翻译

一、助词1. 之:代词,表示所指的人或事物;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孔子学于老子。

(孔子向老子学习。

)2. 其:代词,表示所指的人或事物;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吾其还也。

(我打算回去了。

)3. 而:连词,表示顺承;连词,表示转折;连词,表示递进。

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固然都会死去,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4. 与:连词,表示并列;介词,表示跟、和。

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和朋友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二、副词1. 焉:副词,表示疑问,相当于“哪里”;副词,表示疑问,相当于“怎么”。

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怎么解忧?唯有酒解忧。

)2. 莫非: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是”;副词,表示疑问,相当于“难道”。

例:莫非吾君非圣人?(难道我的君主不是圣人?)3. 即:副词,表示肯定,相当于“就是”;副词,表示时间紧迫,相当于“立刻”。

例:吾将即戎矣。

(我将立刻去参军。

)三、介词1. 以:介词,表示手段、方法;介词,表示原因、目的。

例:吾以剑击之。

(我用剑攻击他。

)2. 于:介词,表示时间、地点、范围等;介词,表示比较。

例:吾欲观于瀛洲。

(我想去瀛洲看看。

)3. 为:介词,表示目的、原因;介词,表示替代。

例:为长者折枝。

(为年长者折树枝。

)四、连词1. 且:连词,表示并列;连词,表示递进。

例:且夫天下之至美,莫若山水。

(而且,天下最美好的事物,莫过于山水。

)2. 若:连词,表示假设;连词,表示比喻。

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要想别人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

)五、叹词1. 哉:叹词,表示惊叹、赞叹。

例:天哉!此之谓至德。

(哎呀!这就是所说的最高尚的品德。

)文言文虚词众多,以上仅列举部分常见虚词及其翻译。

学习文言文,掌握虚词的用法至关重要,这对于理解文意、提高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虚词的文言文翻译

常见虚词的文言文翻译

1. 代词,表示指代:吾欲之南海。

(我想去南海。

)2.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孔子之学,亦无遗余力。

(孔子的学问,也没有保留什么。

)3. 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夫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色,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比蓝草还要青。

)二、者1. 代词,表示指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导学生、解答疑惑的。

)2. 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停顿或语气:今日之事,虽不敢保,然愿竭尽所能。

(今天的事情,虽然不敢保证,但我愿意尽我所能。

)三、也1. 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感叹:孔子也,大哉孔子!(孔子啊,真伟大!)2.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吾问之也,谁谓多矣?(我问这个问题,谁说得多呢?)四、其1. 代词,表示指代:其人甚贤,吾欲与共事。

(这个人很贤能,我想和他一起共事。

)2. 代词,表示所属关系:吾父其友也。

(我的父亲是他的朋友。

)3. 代词,表示推测:吾观其人,当非等闲之辈。

(我看这个人,应该不是普通人。

)五、与1.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吾与子立,天下为之惊。

(我和你站在一起,天下人都为之震惊。

)2.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吾欲与汝共事,而汝不从。

(我想和你一起共事,但你不同意。

)1. 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吾欲与子立,而天下为之惊。

(我想和你站在一起,而天下人都为之震惊。

)2.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吾欲与汝共事,而汝不从。

(我想和你一起共事,但你不同意。

)3. 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夫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色,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所以比蓝草还要青。

)七、于1. 介词,表示时间:吾欲与子立,于此时也。

(我想和你站在一起,就在这个时候。

)2. 介词,表示地点:吾欲与子立,于天下。

(我想和你站在一起,在天下。

)3. 介词,表示对象:吾欲与子立,于吾友也。

(我想和你站在一起,在我的朋友面前。

)八、则1. 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吾欲与子立,则天下为之惊。

语文古文言文实虚词翻译

语文古文言文实虚词翻译

一、实词1. 山(shān):名词,指自然界的山脉。

例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翻译:我将登上那高耸的山峰,俯瞰群山,发现它们都显得很小。

2. 水(shuǐ):名词,指自然界的水流。

例句:水自源头来,山自云外来。

(王之涣《登鹳雀楼》)翻译:水是从源头来的,山是从云中来。

3. 月(yuè):名词,指自然界的月亮。

例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翻译:明亮的月亮何时会出现?我举起酒杯向天空询问。

4. 花(huā):名词,指自然界中的花卉。

例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翻译:春天睡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

昨晚风雨交加,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吹落。

5. 雨(yǔ):名词,指自然界的降雨。

例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翻译:这场好雨知道下雨的时节,正逢春天便滋润万物。

二、虚词1. 而(ér):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论语》)翻译:学习了之后,及时复习,难道不是很愉快吗?2. 于(yú):介词,表示在某个时间、地点或范围内。

例句:古之学者必有师。

(孟子《离娄上》)翻译:古代的学者一定有老师。

3. 以(yǐ):连词,表示原因、目的或方式。

例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左丘明《左传》)翻译:因为他对待晋国不礼貌,并且背叛了楚国。

4. 之(zhī):代词,表示所指的事物或人。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论语》)翻译:学习了之后,及时复习,难道不是很愉快吗?5. 于(yú):介词,表示时间、地点或范围。

例句:孔子于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论语》)翻译: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日夜不停。

”通过以上对古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翻译和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语言表达,领略古文的风采。

在学习和阅读古文时,我们要注重实词和虚词的积累,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专题3 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三)【必背、必备】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清单

专题3 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三)【必背、必备】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清单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三)(为、所、以、焉、则、乃、何)十二、为1.用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同”“跟”等。

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向、对例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例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例句:山峦为晴雪所洗。

《满井游记》例句:天子为动《周亚夫军细柳》(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句: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例句:为天下唱。

《陈涉世家》(4)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目的,可译作“为了”。

例句: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鱼我所欲也》)2.用作动词(1)判断动词,相当于“是”。

例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出师表》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动词读wéi“做、担任、成为、制作”等。

例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例句:吾广为都尉《陈涉世家》3.此外,依据语境的不同,还可以灵活翻译为相应的词语。

例句: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心理活动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做,当例句: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做例句:自以为不如。

《邹忌》——和“以”连用,译为“认为”例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第一个是“为了”,第二个译为“接受”)例句: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作为例句: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小石潭记》——成为十三、“所”1. 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2. “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的方法”、“用这些来”。

例句:所以动心忍性。

文言文专题复习(翻译+虚词)

文言文专题复习(翻译+虚词)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 “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索引
十五、与
★★★
1.作介词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 ④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⑴引进共同活动的人。译为:和,跟,同。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⑵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给,替,为。
⑺“以”与方位名词“上、下、前、后、东、西” 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或数量等,用法及意义 与现代汉语相同。
2.作连词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 ⑴表示并列。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或短语)。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或者不译。 ①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报任安书》 ②作《师说》以贻之 ⑵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 行为的目的。可译“而”“来”“用来”等。

原句: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译句:打仗,是靠勇气的。“夫”为发语词,没 有实 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原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 公》) 译句: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好拿来夸耀 自己的功劳? 原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译句: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 了,向着山居住。 以上两例加点的“之”与“而”,只起语助和
①(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
陵君窃符救赵》)
②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 ⑶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与“与”相同。 可译为:与、跟、同、对、和(带领、率领)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五人墓碑记》)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

文言文虚词解释及翻译

文言文虚词解释及翻译

一、之1. 解释:之,代词,可指代人、事物、地方等;也可作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 翻译:(1)吾友之病,久矣。

(我的朋友生病,已经很久了。

)(2)楚人伐宋,宋人御之。

(楚国人攻打宋国,宋国人抵抗他们。

)二、其1. 解释:其,代词,指代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也可作为副词,表示推测、可能等。

2. 翻译:(1)其人善战,必胜。

(那个人善于战斗,一定会胜利。

)(2)其时,天下大乱。

(那时候,天下大乱。

)三、者1. 解释:者,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停顿,使句子完整。

2. 翻译:(1)君子者,善以言辞自辩。

(君子,善于用言语为自己辩解。

)(2)古人者,仁义之至也。

(古人,仁义的极致。

)四、以1. 解释:以,介词,表示手段、方法、原因等;也可作为连词,表示目的、原因等。

2. 翻译:(1)吾以剑舞,志在千里。

(我用剑跳舞,志向在千里之外。

)(2)以其言辞,取悦于君。

(通过他的言辞,取悦于君主。

)五、于1. 解释:于,介词,表示时间、地点、范围等。

2. 翻译:(1)吾生于乱世,难以自保。

(我生于乱世,难以自保。

)(2)其地广于中原。

(那个地方比中原更广阔。

)六、而1. 解释:而,连词,表示并列、转折、递进等关系。

2. 翻译:(1)君子而仁,小人而忍。

(君子仁爱,小人残忍。

)(2)其色悦而声哀。

(他的脸色和悦,声音哀怨。

)七、之乎者也1. 解释:之乎者也,文言文中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感叹等。

2. 翻译:(1)此为何物?之乎?(这是什么?哎呀!)(2)吾欲归去,其可乎?(我想回家,可以吗?)总之,文言文虚词丰富多样,了解并掌握这些虚词,对于理解文言文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意。

文言虚词整理

文言虚词整理

文言虚词整理【而】1. 连词①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成“又”。

例: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②表递进,可翻译为“并且”过“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③表承接,可翻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

例1:置于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例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感。

(《师说》)④表转折,“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⑤表假设,可翻译为“如果”、“假如”。

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⑥表修饰,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⑦表因果,“因而”。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⑧表目的。

例1: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例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2. 代词①第二人称,你,你的。

例:余知而无罪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3. 助词①相当于“以”,表范围。

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系辞》)②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岂”。

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③用于句末,相当于“耳”。

如: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论语·微子》)4. 动词①如,好像。

例: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吕氏春秋》)【何】1. 疑问代词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

例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②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例1: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例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1: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例2: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2. 副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岂”“怎”。

文言文虚词翻译及例句

文言文虚词翻译及例句

一、助词助词是文言文中最为常见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意义,主要起到辅助、连接等作用。

1. 的(de)翻译:的,表示所属关系。

例句:孔子之门,弟子众多。

(孔子门下,弟子众多。

)2. 于(yú)翻译:在,表示处所。

例句:吾于斯,见其美矣。

(我在这里,看到了它的美好。

)3. 以(yǐ)翻译:以,表示原因、目的。

例句:以其才高,故得人爱。

(因为他有才华,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

)4. 而(ér)翻译:而,表示转折、递进、顺承等关系。

例句:孔子学琴于师襄,既学之,又问之。

(孔子向师襄学习琴,学完后,又向他请教。

)5. 之(zhī)翻译:之,表示代词、指示代词、助词等。

例句:吾友之死,吾痛之。

(我的朋友去世了,我感到非常悲痛。

)二、介词介词是文言文中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关系的虚词。

1. 在(zài)翻译:在,表示处所。

例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站在河边说:“时光如流水一般,日夜不停。

”)2. 于(yú)翻译:于,表示时间、处所、原因等。

例句:吾友于今日逝矣。

(我的朋友在今天去世了。

)3. 以(yǐ)翻译:以,表示原因、目的。

例句:孔子以礼待人,故人皆敬之。

(孔子用礼待人,所以人们都尊敬他。

)4. 于(yú)翻译:于,表示时间、处所、原因等。

例句:孔子于陈,见民之劳,欲教之。

(孔子在陈国,看到百姓劳苦,想要教化他们。

)三、连词连词是文言文中表示句子之间关系的虚词。

1. 且(qiě)翻译:并且,表示递进关系。

例句:孔子且行且歌,曰:“吾道一以贯之。

”(孔子一边行走一边唱歌,说:“我的道是一贯到底的。

”)2. 而(ér)翻译:而,表示转折、递进、顺承等关系。

例句:孔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孔子说:“有仁爱之心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

”)3. 故(gù)翻译:因此,表示因果、结果关系。

例句: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知识梳理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知识梳理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知识梳理一、考查形式多以选择、简答的形式考查。

一般考查实词、虚词、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筛选概括信息、翻译等。

二、知识讲解(一)五类常考实词1.通假字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它的分类如下:(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例:《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不知”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例:《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的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

“早”是本字,“蚤”是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3)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例:《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受”字是古字,“授”是今字。

2.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如“道”的引申义为“方向、方法、道理”。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

3.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语。

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大致包括词意扩大、词意缩小、词意转移、词意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1)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整个中国”。

(2)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文言文虚词及例句翻译

文言文虚词及例句翻译

一、助词1. 也例句: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2. 矣例句:子路曰:“吾闻君子之学也,亲其亲,仁也;教民予之,善也。

”翻译:子路说:“我听说君子学习,亲近自己的亲人,这是仁;教育人民,这是善。

”3. 之例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4. 的例句: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翻译:孟子说:“行得正道的人会得到很多帮助,偏离正道的人则会得到很少帮助。

”二、连词1. 而例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一无所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2. 且例句: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翻译:孟子说:“富贵不能使我放纵,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威武不能使我屈服。

”3. 且例句: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孔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为人谋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4. 以例句: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翻译:孟子说:“行得正道的人会得到很多帮助,偏离正道的人则会得到很少帮助。

”三、副词1. 乃例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2. 且例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有所成就,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明白天命,六十岁能顺应自然,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越矩。

”3. 犹例句: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翻译: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4. 乃例句: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拘泥于一种器物。

”综上所述,文言文虚词虽无实义,但在表达句意、篇章结构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言文课外常考虚词翻译

文言文课外常考虚词翻译

一、介词1.于:表示时间、地点、范围等。

译为“在”、“于”、“到”等。

例: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

(《论语·乡党》)译:孔子在乡党中,谦逊的样子。

2.以:表示原因、手段、方式等。

译为“因为”、“用”、“以”等。

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译:因为他对待晋国无礼,而且对楚国也不忠诚。

3.于:表示比较、涉及等。

译为“比”、“对”、“对于”等。

例:孔子于《诗》、《书》,序而雅言。

(《论语·述而》)译:孔子对于《诗经》、《尚书》,按照顺序进行雅正。

二、连词1.而:表示并列、递进、转折、假设等。

译为“而且”、“并且”、“却”、“就”等。

例:子曰:“君子而不仁,焉得仁?”(《论语·八佾》)译:孔子说:“君子如果不仁,怎么能得到仁呢?”2.且:表示递进、假设等。

译为“而且”、“况且”、“如果”等。

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是也很愉快吗?”3.然:表示转折、让步等。

译为“然而”、“虽然”等。

例: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颜渊》)译:孔子说:“君子坦荡,小人却常常忧愁。

”三、助词1.之:表示所属、代替等。

译为“的”、“它”、“他”等。

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2.者:表示停顿、强调等。

译为“……的人”、“……的事情”等。

例: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3.也:表示停顿、语气等。

译为“……啊”、“……呢”等。

例: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译: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一无所获;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总之,掌握文言文虚词的翻译,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各种虚词解释翻译

文言文各种虚词解释翻译

一、助词1.者:表示停顿,引出话题。

译:……的人、……的事物。

例: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

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坐着。

2.也:表示肯定、判断。

译:……啊、……呀。

例:师说:“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老师说道:“把书交给他,让他学习其中的句子,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除疑惑的人。

”3.之:代词,表示代替前面提到的事物。

译:他、她、它、这、那。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译:我想去南海,怎么样?4.乎:疑问代词,表示疑问。

译:谁、什么、哪儿。

例:吾欲之南海,吾将安归?译:我想去南海,我将去哪儿?5.者: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译:……的。

例: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二、连词1.而:表示并列、转折、递进等关系。

译:而且、但是、并且。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青色,是从蓝色中提取出来的,但是比蓝色更青。

2.则:表示转折、递进、假设等关系。

译:但是、就、那么。

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高兴吗?”3.故:表示因果、结果等关系。

译:所以、因此。

例:吾闻君子之学也,亲其亲,仁也;教民予之,善也。

译:我听说君子学习,亲近自己的亲人,这是仁;教育民众,这是善。

4.以:表示手段、方法等关系。

译:用、以。

例:吾欲之南海,以告之吾友。

译:我想去南海,用这个告诉我的朋友。

三、副词1.然:表示肯定、同意等关系。

译:是的、当然。

例:师说:“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老师说道:“把书交给他,让他学习其中的句子,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除疑惑的人。

”2.乃:表示转折、强调等关系。

译:竟然、就是。

例: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成就,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懂得天命,六十岁耳顺,七十岁随心所欲,不越过规矩。

文言文实词虚词等翻译

文言文实词虚词等翻译

夫文言者,古之语言也。

其辞简而意赅,其词深而意远。

然文言之中,实词与虚词交错,颇难理解。

今试举数例,以明实词虚词之翻译。

一、实词翻译1. 实词:君翻译:你、您例句:君臣之间,应以礼相待。

(翻译:你与臣子之间,应当以礼相待。

)2. 实词:道翻译:道路、方法、道理例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翻译:道路崎岖且长,只要前行,终将到达。

)3. 实词:之翻译:的、之、到例句:此之谓也。

(翻译:这就是所说的意思。

)4. 实词:所翻译:所、处、所例句:有所思,不可解。

(翻译:有所思考,难以解开。

)二、虚词翻译1. 虚词:于翻译:在、比、对于例句:吾友于君,实为知己。

(翻译:我的朋友对你,确实可以称得上知己。

)2. 虚词:以翻译:用、因为、以及例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翻译:用别人的方法,来对付那个人。

)3. 虚词:而翻译:并且、但是、然而例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翻译:人生得意之时,应当尽情享受,不要让金杯空对着月亮。

)4. 虚词:之翻译:的、之、到例句:此之谓也。

(翻译:这就是所说的意思。

)三、实词虚词结合翻译1. 实词虚词结合:君之所以为君,在乎仁义而已。

翻译:你之所以成为君主,仅仅是因为仁义而已。

例句:君之所以为君,在乎仁义而已。

(翻译:你之所以成为君主,仅仅是因为仁义而已。

)2. 实词虚词结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旁边。

例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旁边。

)综上所述,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翻译,需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运用实词和虚词的翻译方法,以达到准确表达古文意思的目的。

在阅读古文时,多加练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及18个虚词详细用法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及18个虚词详细用法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总结原文及译文.doc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总结原文及译文.doc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总结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总结:一、之(一)代词(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十则》)(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

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十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十则》)④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二、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文言文虚词整理加翻译

文言文虚词整理加翻译

一、文言文虚词概述文言文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不表示实在意义,但具有语法作用的词。

虚词在文言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理解文意、掌握语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对文言文虚词进行整理及翻译。

二、文言文虚词整理及翻译1. 也(1)结构助词,用于句末,表示语气。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论语》)翻译:我曾经整天思考,不如片刻所学。

(2)代词,表示“这,那”。

例句:此所以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也。

(《师说》)翻译:这就是为什么学者不能不深思熟虑、谨慎选取的原因。

2. 而(1)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庄子·逍遥游》)翻译:我想去南海,怎么样?(2)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例句: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论语》)翻译:子路说:“卫君等待您来治理国家,您将先做什么?”孔子说:“必须先正名。

”3. 其(1)代词,表示“他,她,它”。

例句:吾欲观其色,知其喜怒。

(《庄子·逍遥游》)翻译:我想看看他的脸色,了解他的喜怒。

(2)结构助词,用于主语后,表示强调。

例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集·诫子书》)翻译:君子的行为,静心修身,节俭养德。

4. 以(1)介词,表示手段、方法。

例句:吾以剑自随。

(《庄子·养生主》)翻译:我随身携带剑。

(2)介词,表示原因、目的。

例句:是以吾言不可不慎也。

(《庄子·逍遥游》)翻译:因此,我的话不可不谨慎。

5. 于(1)介词,表示时间、地点、范围等。

例句:吾尝游于东海之滨。

(《庄子·逍遥游》)翻译:我曾经在东海之滨游玩。

(2)介词,表示被动。

例句:吾欲与子偕亡,子将何如?(《庄子·逍遥游》)翻译:我想和你一起死去,你将怎么办?6. 于(1)介词,表示时间、地点、范围等。

例句:吾尝游于东海之滨。

(《庄子·逍遥游》)翻译:我曾经在东海之滨游玩。

经典:文言文实词、虚词判断方法及翻译方法

经典:文言文实词、虚词判断方法及翻译方法

修门外。 B、逼迫 几为巡徼所凌迫死。 C、急;急促 从容不迫、迫不及待
13
(二)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18个 B级)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 以因于与则者之
1、语境分析法 A、依据相关语句的内容和语气,判别虚
词用法。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中
两个“其”的用法不同。一表反问,副词,
10
(一)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B级)
1、字形推断法(汉语是表意字,可根据字形推断)
例: ①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②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2、结构推断法 例①拒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过秦论》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3、语法推断法(根据词语在句中的成分判断词性) 例 : ①自放驴,取樵炊爨 ②封狼居胥 又欲肆其西封
15
C、依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判别虚词用 法。
2005天津卷12题C项: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均为连词表 修饰 )
再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 也”“君将哀而生之乎”“均之二策,宁 许以负秦曲”“石之铿然有声者”等句中, “之”字由于位置不同,因而用法不同。
16
2、关系分析法
5
参考答案
(三)
(四)
用不正当的方式讨 1、官员们再上面作乱,
他喜欢,他也会喜欢。 百姓在下面受贫困。
而等他使唤人的时候, 2、社会风气一天天地
他却求全责备。
变坏,国家财力一天
天地变弱。
3、这就是我私下为您 打算 并且不能不这
样感慨的原因。
6
(五) 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 故扁鹊以其伎见殃,仓公乃匿迹自隐而当刑。缇索 (人名)通尺牍(信),父得以后宁。故老子曰 “美好者不祥之器”,岂谓扁鹊等邪?若仓公者, 可谓近之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复习专题(文言虚词、信息筛选、翻译)识记并辨析15个常见虚词的含义与用法。

1.熟悉虚词考查的考点题型。

2.掌握推断虚词词义的方法。

【考点剖析】“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古诗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

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就必须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文言虚词的知识,并应具备从同一虚词的若干选项中挑选它在上下文语境中应取义项的能力。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5个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知识梳理】1.文言虚词的作用:汉语语法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而不是词类的形态变化。

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所”“之”等);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语);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④修饰限制(如副词);⑤称代(代词);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2.复习重点:(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

例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

(2)辨明词义和用法。

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译为“比”。

(3)通晓古今。

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

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

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方法归纳】文言虚词用法推断“七看”一、看语法结构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二、对应位置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

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

(陶潜《归去来兮辞》)“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

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三、看特殊标志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标志性词语。

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

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

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 “盖”等。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苏洵《六国论》)“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

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

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

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四、语气表达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①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②其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③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五、看具体语境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

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

“伏焉”即“伏在那里”。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

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

“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③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④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六、看删换变化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

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

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的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

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再作具体分析,例①“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④“以”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

例②③“以”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由此得知正确答案是C。

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答。

把四句中的“以”用“而”来替换,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七、看句式特点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是介宾短语后首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是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④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是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①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②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③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提醒: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筛选重要信息1.培养分析综合的能力。

2.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1.分析综合能力。

2.基本的阅读和解题技巧。

【考点剖析】“分析综合”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且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的研究;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内在联系。

分析是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研究,只针对某一点进行独立研究;综合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研究,既要忠于原文又要超越原文,进行通盘思考。

分析综合不是互相孤立、可以截然分开的,分析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全面、深刻的认识。

一般思维是先综合后分析再综合。

(一)筛选文中的信息“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建立在对文句理解基础之上的,它要求站在对原文整体认知的高度,从若干个备选分项中排除干扰因素,选取与试题要求相适应的信息。

1、考点概述筛选并提取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可以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所供材料的目的。

这种信息的筛选和提取,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找出全部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

这种定向信息的筛选和提取,除编组考查外,还采用对某一具体问题直接提问的方式。

2、历年高考试题涉及提取信息的内容①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②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③反应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④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3、信息筛选试题题型①对某一问题直接提问。

如:以下各句中,构成李衡相“奔魏”的原因的一组是(具体材料及备选项略)②对某一方面的综合信息进行筛选和辨识。

如: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具体材料及备选项略)4、提取信息题解题思路A.整体把握文意或段意,以便根据上下文把握备选材料的意思。

B.明确题干要求。

C.分清材料类属。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考查在理解文意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难点所在。

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的一个思维过程,要求考生根据文中的信息,正确把握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某个观点成立的根据等。

1、考点概述文言记叙文,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分析理解文章主旨,看文章写了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什么问题,分析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分析了解作者的思路及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主旨。

近几年高考主要选取人物传记作品(文言记叙文)片段作为文言阅读材料,突出地考查了人物的言行经历及形象特点。

而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考题选项则往往是对原文内容的概述,或或符合原文或不符合原文,需要考生准确分析文章的内容,仔细体会,反复推敲,作出正确的选择,并要注意句间关系。

2、试题考点纵观近十年的高考文言题,“归纳概括”题一般以“找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的方式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