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品种改良
农业科技进步的具体表现
农业科技的进步在许多方面都有具体表现,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方面:
1. 品种改良:通过选择性育种和遗传改良,培育出抗病虫害、适应性强和高产的农作物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更好的产量、抗性和品质特点,能够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2. 种植方式改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了农作物种植方式的改进。
例如,推广精准农业技术,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可以实时监测土壤和作物的情况,准确决定施肥、灌溉和植保等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减轻了农业劳动强度。
现代农业机械和设备包括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喷雾器等,使得耕种、种植、收割和其他农事操作更加高效和精确。
4. 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农作物和畜禽的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良作物的抗病性、抗虫性和耐性,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同时,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也可以培育出更具经济价值和环境适应性的畜禽品种。
5. 农业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创新。
例如,农业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农田、作物生长和疾病虫害等情况,从而做出更准确、高效的决策。
6. 智能农业技术:智能农业技术的发展将传统农业与新兴技术结合起来。
例如,无人机和机器人的应用可以实现农田巡视、农作物喷洒和采摘等自动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和减少人工成本。
总体而言,农业科技的进步体现在提高作物品种、种植方式、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更高效、可持续,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安全性。
红薯的品种改良与新品种研发
红薯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研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对于提高红薯的产量、品质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回答:
一、品种改良
1. 选育优良品种:通过对现有品种的改良,选育出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红薯新品种。
改良的方法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生物技术手段,以及选择优良单株等方法。
2. 优化生长环境:红薯的生长环境对其品质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红薯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优化红薯的生长环境,如土壤、水分、肥料等,以提高红薯的品质和产量。
3. 抗逆性研究:研究红薯对各种逆境的抗性,如高温、干旱、病虫害等,以提高红薯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使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生长。
二、新品种研发
1. 引入新技术:引入现代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如基因编辑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研发出具有特殊营养价值或优良特性的新品种,如高淀粉含量、高膳食纤维、富含抗氧化物质等。
2. 多元化品种:研发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新品种,如鲜食红薯、烘烤型红薯、加工型红薯等,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3. 适应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发具有更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新品种,以应对极端天气和环境变化。
总之,红薯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研发需要多方面的研究和努力,包括选育优良品种、优化生长环境、研究抗逆性、引入新技术和适应气候变化等。
这些研究和开发工作将为提高红薯的产量、品质和适应性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将为红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农业品种改良的重要性与方法
农业品种改良的重要性与方法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农业品种的改良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农业品种改良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改良方法。
一、农业品种改良的重要性农业品种改良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通过改良农作物、养殖动物以及水产养殖品种,可以使其具备抗病虫害、适应不同环境和耐逆性等优点,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 丰富农产品品种:改良品种可以使农产品种类更加多样化,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这有助于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促进农产品的多样化发展。
3. 适应市场需求:通过改良品种,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的性状和特点,使之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比如改良水果品种,可以提高果实口感和保鲜性,适应市场的需求。
4. 提高抗性和适应性:改良品种可以增强农作物、养殖动物和水产养殖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能力,减少因逆境而造成的损失。
二、农业品种改良的方法农业品种改良的方法有多种,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养殖动物和水产养殖品种以及改良目的的不同,可以采取以下常见方法:1.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基于两个或多个亲本间的杂交组合,通过选择和筛选获得更优秀的品种。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亲本间的互补优点,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抗性。
2. 突变育种:突变是指植物或动物在基因突变过程中产生的新型基因组合。
通过人工诱发或利用自然突变,筛选出具有期望表型的变异体,进一步繁育出新品种。
3.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基因改良方法,通过直接编辑生物体的基因组来改变其性状。
CRISPR-Cas9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之一,可以对特定基因进行精确的编辑和修复。
4.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利用品种间的遗传变异,通过对生长性状、抗性和品质等进行连续选择和繁育,逐步改良和提高品种。
5. 基因转移: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其他物种中的有益基因导入到目标物种中,以改善其特性。
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必要性及强化建议
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必要性及强化建议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必要性:畜禽品种改良工作是现代畜禽养殖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畜禽品质、增强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必要性:1. 提高畜禽品质:通过选择适应环境、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力强的畜禽品种,可以显著提高养殖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2.增强畜禽养殖效益: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改良可以提高养殖产量,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和畜禽养殖的经济效益。
3.适应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的提高,畜禽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通过品种改良可以培育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畜禽品种,提高辐射消费者市场的能力。
4.资源利用效率:畜禽品种改良可以提高养殖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5.保护生态环境:合理选择畜禽品种,使其适应当地环境,减少养殖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畜禽养殖向生态环保型发展。
强化建议:为了更好地推动畜禽品种改良工作,以下是一些建议:1.加强技术支撑: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品种改良的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能力。
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方法,提高养殖者的技术素质,提高养殖效益。
2.加强品种保护和推广:加强对优良品种的保护和利用,建立健全的品种保护制度,加大推广力度,提高推广率。
加强对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引导养殖者更好地使用新品种。
3.建立健全的品种改良体系:建立储备品种资源库,定期对存栏母畜进行评估和选择,组织开展选配工作。
建立品种改良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提高品种改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养殖企业和农民合作,建立畜禽品种改良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品种改良工作。
加强国际间的经验交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优秀品种改良经验。
5.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对品种改良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养殖者参与品种改良工作,减少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门槛。
加强对品种改良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养殖者的认识和参与度。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全文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全文一、背景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种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包括品种老化、生产技术滞后、市场需求不足等。
为了促进种业振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制定并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势在必行。
二、总体目标种业振兴行动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农业种业的发展,提高农作物品种的适应性、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重点任务1. 品种改良:加大对主要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力度,培育适应性强、产量高、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2. 种子生产:优化种子生产体系,提高种子质量,加强对种子生产企业的技术指导和监管。
3. 种子流通:建立健全的种子流通体系,保障良种的供应和流通。
4. 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民的种植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广科学种植方法。
5. 市场开发:积极拓展国内外种子市场,加强与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的合作,推动良种的推广和应用。
四、保障措施1. 资金支持:加大对种业振兴的财政投入,支持品种改良、种子生产、技术培训等工作。
2. 政策扶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种业振兴行动的实施,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种业振兴工作。
3.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种子生产、流通和市场的监管,确保良种的质量和供应。
五、预期效果通过种业振兴行动的实施,预计可以逐步解决当前种业面临的问题,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农民种植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实施路径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种业振兴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协调推进种业振兴工作。
2. 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种业振兴行动的实施。
3.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种业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种业振兴工作。
4. 加强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实施,确保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落实。
七、结语种业振兴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家畜品种改良和保护
家畜品种改良和保护家畜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对于人类的农业生产和食品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家畜品种的改良和保护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品种改良和保护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改进家畜品种,以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家畜品种改良家畜品种改良是通过选择优良基因型,培养优质品种,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
在实施家畜品种改良过程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指根据家畜的遗传特点,根据生产要求和市场需求,选取具有优良遗传特征的畜种进行繁殖。
例如,选择产奶量高的乳牛进行交配,以获得下一代产奶性能更好的牛种。
2.基因改造:基因改造是在家畜基因层次上进行改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家畜基因组中,以达到改善品种性状的目的。
例如,通过导入生长激素基因,可以提高家禽的生长速度。
3.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一种常用的改良技术,通过选用优质种公牛或种猪的精液,进行人工受精,使下一代畜种具备更好的生产性能。
二、家畜品种保护家畜品种保护是为了保护和维持珍贵的优良畜种,防止品种的消失和基因库的丧失。
在家畜品种保护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建立畜种保护区:建立畜种保护区是为了划定特定区域,保护和繁殖珍稀畜种,防止其绝种。
在畜种保护区内,可以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和生态系统,保证品种的繁殖和生存。
2.建立畜种基因库:建立畜种基因库是为了保存畜种的遗传资源,防止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通过收集、保存和管理畜种的基因样本,可以为家畜品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源。
3.宣传和推广:加强家畜品种保护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公众对畜种保护的重视度和参与度。
通过举办畜种保护专题讲座、展览和培训活动,引导养殖户和农民了解和参与品种保护工作。
三、家畜品种改良和保护的意义家畜品种改良和保护对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通过改良家畜品种,提高其生产性能和品质,进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2024年茶园改造实施方案(3篇)
2024年茶园改造实施方案____年茶园改造实施方案一、概述茶园改造是为了适应2030年全球农业发展新要求,提高茶叶种植的质量和产量,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改进措施。
本实施方案将详细介绍____年茶园改造的目标、措施和计划。
二、目标1. 提高茶叶种植的质量和产量:通过改进种植技术和品种选择,提高茶叶的品质,增加茶叶的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2. 保护生态环境:采取可持续的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3. 提高茶园经济效益:通过优化管理、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4. 推动茶叶工业化发展:推动茶叶加工技术的升级和茶叶产品的多样化,提高茶叶工业化水平,扩大茶叶市场份额。
三、措施1. 提升种植技术水平(1)推广优良茶叶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茶叶品种,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2)加强育苗技术控制:利用无公害育苗技术培育健壮的苗木,提高移栽存活率。
(3)科学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茶树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减少化肥的使用。
(4)合理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
2. 引进现代农业技术(1)应用先进的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推广机械化种植:引进现代农业机械,替代部分人力劳动,提高种植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3)建设智能化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建立茶园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决策。
3. 加强茶园生态环境保护(1)建立生态茶园示范区:在茶园内建立生态保护区,保留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增加生物防治能力。
(2)推广有机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增加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的使用比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开展土壤修复和水资源保护:通过土壤改良措施和水土保持工程,修复受损的土壤,保护水源,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
小麦的品种改良与新品种研发
小麦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研发是农业科技领域的重要课题,它涉及到育种、种植、土壤、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对此的详细阐述:
一、小麦品种改良的原因
1. 提高产量:通过对小麦品种的改良,可以增强其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的能力,提高抗病、抗倒伏、抗旱等能力,进而提高产量。
2. 满足多样化需求:消费者的口味和饮食结构在不断变化,小麦品种的改良也需要适应这种变化,提供更多种类的面粉产品,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二、小麦品种改良的方法
1.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可以精确地编辑小麦的基因,创造出更优良的品种。
2. 杂交育种:通过将不同的小麦品种进行杂交,可以产生具有新性状的小麦。
3. 自然选择:通过对小麦的种植环境进行选择,保留具有优良性状的小麦品种。
三、新品种研发
在新品种研发方面,除了传统的育种方法外,现代科技如生物技术、基因编辑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品种研发的目标是创造出具有更高产量、更优质蛋白质、更耐病虫害等特性的新品种。
四、研发与应用的平衡
小麦新品种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市场验证和用户反馈才能确定其实际效果。
因此,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平衡科研投入和市场反馈的关系,确保新品种既符合科研目标,又能满足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小麦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研发是农业科技领域的重要工作,它需要科研人员、农民、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努力。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我们有望培育出更高产、更优质、更适应市场需求的小麦新品种,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东北农业大学2023年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研真题(回忆版)
东北农业大学2023年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研真题(回忆版)一、概述本文档是对东北农业大学2023年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研真题(回忆版)的回顾和总结。
以下将按照考试题型逐一进行解析和讨论。
二、选择题1.问题:农作物品种改良的目的是什么?选项:– A. 提高产量– B. 提高抗病性– C. 提高耐旱性– 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 解析:农作物品种改良的目的主要包括提高产量、提高抗病性和提高耐旱性等多个方面。
2.问题: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什么?选项:– A. 增加农产品产量– B.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C. 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 解析: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且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问题:农业气候资源的组成包括哪些方面?选项:– A. 温度、降水、光照– B. 温度、土壤、光照– C. 温度、降水、土壤– D. 温度、降水、光照、土壤正确答案:D 解析:农业气候资源的组成包括温度、降水、光照和土壤等要素。
…单项选择题1.考查知识点:农作物品种改良的目的问题:农作物品种改良的目的是什么?– A. 提高产量– B. 提高抗病性– C. 提高耐旱性– 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解析:农作物品种改良的目的主要包括提高产量、提高抗病性和提高耐旱性等多个方面。
2.考查知识点:农业高新技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A. 增加农产品产量– B.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C. 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解析: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且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考查知识点:农业气候资源问题:农业气候资源的组成包括哪些方面?– A. 温度、降水、光照– B. 温度、土壤、光照– C. 温度、降水、土壤– D. 温度、降水、光照、土壤正确答案:D解析:农业气候资源的组成包括温度、降水、光照和土壤等要素。
牛品种改良及改进措施
X u m u s h o u y i牛品种改良及改进措施阿布都瓦尔斯·托合提近年来,随着新疆地区牛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养殖规模显著扩大,但由于很多农牧民群众一直坚持传统的养殖管理模式,使得本地牛的生产性能呈现逐渐落后趋势。
再加上当地的农牧民群众不注重做好本地优质种公牛种植资源保护工作,使得优质种公牛的数量逐渐锐减,急需我们采取措施加强对本地牛品种改良。
通过利用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等优质牛品种,对本地生产性能落后的牛进行改良,生产出来的杂交后代使用能力较强,生产周期较短,饲料利用率较高,相对于本地牛生长速度能够提高30%以上,杂种牛每年增值超过1000元以上。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牛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一、牛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1、品种改良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由于牛品种改良工作是一个技术要求较强的系统性工作,它对品种改良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如果整个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较差,将会严重影响到改良进程。
现阶段基层地区的很多品种改良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培训,对于一些基本的牛品种改良专业知识认知不足,掌握不够,不能够做到准确的发情鉴定,也不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生殖系统疾病的患病牛,在没有进行全面治疗的基础上就进行配种,从而造成屡次配种不能正常生产。
另外很多技术人员对牛的真假发情鉴别不清,造成受害率较低,甚至母牛妊娠之后再次配重引发流产,严重挫伤了养殖户应用该项技术的积极性。
2、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尽管最近几年牛品种改良工作在广大基层地区得以推广应用,但是从总体的开展情况来看,普遍表现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影响到品种改良进程的高效开展。
在很多乡镇地区绝大多数并没有设置专业的工作室,除了少数的冷配点设置在乡镇的水产畜牧兽医站之外,绝大多数的冷配点设置在农民群众家中,整体的操作环境比较恶劣,各项仪器设备比较陈旧,运行效率较差,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品种改良工作的高效开展,还很容易造成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牛品种改良实施方案
牛品种改良实施方案
牛品种改良是畜牧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改良牛的品种,可以提高牛的产量和品质,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在实施牛品种改良方案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选种、繁殖、饲养管理等方面。
下面将就牛品种改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选种是牛品种改良的第一步。
在选种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饲草资源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的品种。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牛的用途,是用于肉牛养殖还是奶牛养殖,不同的用途需要选择不同的品种。
选种时还需要考虑到牛的遗传背景,选择优良的种牛和种母,以保证后代的优良品质。
其次,繁殖是牛品种改良的关键环节。
在繁殖过程中,需要进行良种配种,选择优良的公牛和母牛进行配种,以提高后代的遗传品质。
同时,还可以利用人工授精等技术手段,提高繁殖效率,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另外,饲养管理也是牛品种改良的重要环节。
在饲养管理中,需要注重饲料的营养配比,保证牛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同时,还需要加强疾病防控工作,提高牛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对牛品种改良的影响。
总的来说,牛品种改良实施方案需要综合考虑选种、繁殖、饲养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提高牛的产量和品质,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只有在全面推进牛品种改良的各个环节,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家畜繁殖学的名词解释
家畜繁殖学的名词解释家畜繁殖学是畜牧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家畜的繁殖特性、遗传原理、繁殖技术等方面。
通过深入探索家畜的繁殖规律和优化育种方法,家畜繁殖学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畜产品和优良的品种,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繁殖特性家畜的繁殖特性包括性成熟、发情、配种、妊娠、分娩等一系列过程。
性成熟是指动物达到能够繁殖后代的生理状态。
发情是指母畜在一定周期内表现出特定的行为和生理变化,为配种做准备。
配种是指雄畜和雌畜进行交配,使其受孕。
妊娠是指雌畜受孕后,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的过程。
分娩是指雌畜将胎儿从体内生产出来的过程。
2. 遗传原理遗传原理是家畜繁殖学的核心内容,它研究了家畜遗传信息在后代中的传递规律。
遗传物质以基因为单位,在生物的遗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家畜繁殖学通过研究基因的组合、配对和遗传规律,可以预测后代的遗传表现,进而实现育种目标。
遗传原理还研究了基因变异的形成原因和机制,了解了环境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3. 繁殖技术繁殖技术是家畜繁殖学的实践应用,通过技术手段改善家畜的繁殖效益。
其中,人工授精是最常见的繁殖技术之一,它通过收集优良畜体内的精子,利用人工方法将其注入到母畜的生殖道内,达到受孕的目的。
人工授精可以选择育种公牛的优良基因进行传递,提高下一代的遗传水平。
此外,还有胚胎移植、激素调控、遗传工程等繁殖技术。
4. 优质畜产品和品种改良家畜繁殖学的最终目标是生产优质畜产品和改良优良品种。
优质畜产品是指具备良好品质和高营养价值的畜产品,例如优质肉、高产乳制品等。
通过家畜繁殖学的研究,可以改良畜体性状,提高产量、质量和抗病能力,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
同时,通过优化育种方法和增加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培育适应不同环境的优良品种,提高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5. 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影响家畜繁殖学的发展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繁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畜牧业的效益和收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经济发展。
植物品种改良的方法与技术
植物品种改良的方法与技术植物品种改良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通过改良植物的品种,可以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以及产量和质量等方面的特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植物品种改良的方法与技术。
一、传统育种方法传统育种方法是指利用植物的遗传变异,通过人工选择和配对培育优良品种的方法。
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且历史悠久的植物品种改良方法。
其中包括自然选择、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等。
1.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植物在自然环境中通过适应性变异逐渐改良自身品质的过程。
这种方式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筛选,适用于不需要迅速改良的品种。
2. 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是指根据培养目标,在植物亲本中选择具备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交配。
通过连续性的选择和繁殖,逐渐选出具备理想性状的品种。
这种方法对于改良细小性状的植物品种效果显著。
3.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人工控制植物的交配,将两个或多个不同基因型的植株进行杂交,培育出具备两个亲本优异特性的品种。
杂交育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良植物的多个性状,提高其综合性能。
4.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指根据某一性状进行选择,将具备该性状的植株互相交配,以期投产出具备这一性状的优良植株。
这种方法对于改良某一优势性状的品种具有较好的效果。
二、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植物品种改良技术。
它通过将其他物种的优良基因导入目标植物中,以改变其性状和特性。
基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转化和基因编辑等。
1. 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是指通过分离和复制特定的DNA序列,获得目标基因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提取其他物种中的优良基因,并将其插入到目标植物中,使其具备某种特定性状。
2. 基因转化基因转化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植物细胞,并使其在细胞中稳定表达。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转基因植物的方式,引入抗虫、抗病等优良性状基因,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和产量。
3. 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是指通过定点修改和修复目标基因序列,实现对植物基因组的精确改造。
柿子品种改良及栽培技术研究
柿子品种改良及栽培技术研究柿子(学名:Diospyros kaki L.f.)是我国特产水果之一,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
为了提高柿子品种的质量和产量,进行柿子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研究至关重要。
一、柿子品种改良目前,我国柿子品种较多,主要有温州柿、富士柿、金盏柿等。
但是,有些品种存在着产量低、果实质量差等问题。
因此,进行柿子品种改良是十分必要的。
1.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通过柿子的花粉和柱头的结合,可以进行杂交育种。
选择产量高、质量好、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
通过不断地选择优良的后代,最终获得更好的柿子品种。
2.利用遗传工程进行改良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可以在柿子的基因组中导入一些重要的抗病基因或提高产量的基因。
这样可以使得新品种具有更好的抗病性和更高的产量。
3.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改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可以在早期的柿子幼苗中进行基因检测。
这样可以快速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提高育种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是柿子品种改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柿子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柿子的栽培技术柿子的栽培技术对提高产量和质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1.土壤选择和改良柿子适宜生长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选择种植地时,要尽量避免重茬的土壤。
如果土壤质量较差,可以进行有机肥的施用和石灰的添加,改善土壤质地和养分供应能力。
2.控制水分和施肥柿子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供应。
在幼苗期和生育期前期需要适量的水分,避免枯水和积水。
在给水时要注意避免叶片受到湿润。
同时,在柿子的生育期适时施用合适的肥料,如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
3.控制病虫害柿子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柿子叶霉病、柿果蛀虫等。
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发现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喷洒合适的药剂和清除病虫害的受害部位。
4.控制授粉和疏果柿子主要靠传粉昆虫进行授粉,因此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传粉昆虫,如蜜蜂。
在柿子结果期间,要进行适量的疏果,保持每株柿子的果实数量在合适范围内,以增加果实的质量和品质。
畜牧业中的育种与品种改良
畜牧业中的育种与品种改良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保障人类的食物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以及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育种与品种改良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可以改善家畜的遗传品质,提高养殖效益,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畜牧业中育种的重要意义、育种方法、品种改良以及育种与品种改良对畜牧业发展的促进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育种的重要意义育种是指通过选择优良的家畜个体进行交配繁殖,以期获得具有更好遗传性状的后代。
育种的目标是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抗病能力、适应环境能力以及商品性状,从而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育种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民收入:通过育种,可以培育出生长快、繁殖力强、肉质好、产奶量高等优质品种,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2. 提高畜禽产品质量:良好的品种可以提供优质的畜禽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3.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育种,可以培育出适应环境、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减少饲养管理成本,降低养殖风险,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育种方法育种方法是育种工作的基础,决定了育种的效果和速度。
常见的育种方法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
1.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根据家畜个体的遗传特征和表现进行选择,从中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繁殖对象,逐代选择,逐渐培育出理想品种。
2.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品系的个体进行交配,利用杂种优势产生具有更好性状的后代。
杂交育种能够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家畜的生长速度、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
3. 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育种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外源基因的引入或基因编辑等手段,实现对家畜基因组的改造,进而改变其遗传性状。
三、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指通过选育和人工干预,改善现有家畜品种的遗传特征和性状的过程。
近代农业的名词解释
近代农业的名词解释近代农业是指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一段时期内,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手段发生了显著变革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包括农业机械化、化学肥料的广泛应用、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等一系列重要变革。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近代农业的相关术语进行解释。
1.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指的是以农业机械设备替代人力、动物力完成农业生产的方式。
在近代农业中,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使得传统的手工农耕逐渐被取代,农民能够更高效地进行耕种、种植、收割等工作。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负担,还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2. 化学肥料:化学肥料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供给植物养分的物质。
它能够提供作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增加产量。
近代农业中,化学肥料的广泛应用使得农民能够更有效地补充土壤中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
3. 农药和杀虫剂:农药和杀虫剂是用于预防和控制农业害虫、病菌、杂草等的化学物质。
近代农业中,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对农产品的生产和储存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减少农作物的损失,保障农民的收入和粮食安全。
4. 温室技术:温室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的技术。
在近代农业中,温室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温室技术,农民能够种植越季蔬菜、花卉等,并且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温室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作物的质量和产量,有利于农产品的供应稳定和多样化。
5.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是指以水源开发、河流治理、灌溉设施建设等方式,合理利用和调配水资源的工程技术。
在近代农业中,水利工程的发展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水利工程,农民可以进行灌溉,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增加农田的水分供应,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6. 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指通过选育、杂交等方法,改良作物基因,使其具备更好的抗病性、适应性和产量等特性。
水稻育种思路和方向
水稻育种思路和方向一、品种改良1.改良目标:提高产量、优化品质、增强抗逆性、提高适应性。
2.改良方法:选用优良品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3.重点方向:培育多抗、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
二、多样化育种1.多样化意义:提高水稻种植的抗风险能力,满足不同生态区和市场的需求。
2.多样化内容:培育不同熟期、不同株型、不同抗性、不同品质的水稻品种。
3.育种方法:采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三、分子育种1.分子育种意义:加速品种改良进程,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
2.分子育种内容:利用基因组学、分子标记等技术,发掘和利用有益基因,培育抗逆、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3.育种方法:采用基因克隆、转基因等技术,结合全基因组选择技术。
四、抗旱、耐盐育种1.抗旱、耐盐意义:提高水稻在干旱和盐碱地的适应性,扩大种植范围。
2.抗旱、耐盐内容:发掘和利用抗旱、耐盐相关基因,培育抗旱、耐盐水稻新品种。
3.育种方法:采用基因克隆、转基因等技术,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五、高附加值育种1.高附加值意义:提高水稻的经济价值,促进农民增收。
2.高附加值内容:培育具有特色品质、高营养价值、医用价值等的水稻新品种。
3.育种方法:采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发掘和利用有益基因。
六、智能化育种1.智能化育种意义: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实现精准农业。
2.智能化育种内容: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水稻生长环境的智能监测和管理,提高育种质量和效率。
3.育种方法:结合智能化技术和传统育种方法,实现精准选育和种植管理。
助推品种改良工作方案
助推品种改良工作方案品种改良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改良品种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然而,品种改良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助推品种改良工作,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助推品种改良工作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明确改良目标。
在进行品种改良工作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改良的目标。
这包括确定改良的作物种类、改良的性状以及改良的方向。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改良水稻的抗病性、抗逆性和产量等性状,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明确改良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改良方案,提高改良的效率。
二、选取优良材料。
品种改良的关键在于选取优良的材料作为改良的基础。
这包括选取具有抗病性、抗逆性和高产性等优良性状的亲本材料,作为改良的材料。
通过材料的筛选和鉴定,可以选取出更加优良的材料,为品种改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
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在品种改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具有抗病性和抗逆性等优良性状的基因导入到目标作物中,从而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
同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加快育种过程,提高育种效率。
因此,在助推品种改良工作中,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提高改良的效果和速度。
四、开展田间试验。
品种改良工作需要经过田间试验的验证,才能确定改良效果。
在田间试验中,需要对改良品种和对照品种进行比较,观察改良品种的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性状,从而评估改良效果。
通过田间试验的验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改良的成功率。
五、推广应用改良品种。
一旦确定了优良的改良品种,就需要进行推广应用。
这包括在农田中进行大面积种植,并对农民进行培训,传授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通过推广应用改良品种,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综上所述,助推品种改良工作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并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开展田间试验并推广应用改良品种。
农场牲畜品种改良实施方案 (2)
农场牲畜品种改良实施方案
农场牲畜品种改良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种选择:根据农场的经营目标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牲畜品种进行改良。
可以
考虑选取产量高、生长迅速、抗病能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强等优良特点的品种。
2. 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选择优良个体进行繁殖,避免自然交配带来的不
确定性。
可以选择来自其他农场或养殖基地的高质量种公种母。
3. 种群管理:加强对改良品种的管理和监控,包括对种公、种母的繁殖记录、生长情况、个体健康情况等的监测,并根据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干预。
4. 饲养管理:改良品种的饲养管理是品种改良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提供优质饲料、定期健康检查、规范用药等,保证牲畜的健康生长。
5. 选育方法:通过选择和交配等方法来筛选出优良品种。
根据种群的遗传背景和目标
要求,选择合适的配种对、优先选择具备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交配,并对后代进行鉴
定和评估。
6. 利用遗传技术:可以利用基因组学和遗传育种的相关技术,包括基因测序、分子标
记等,来评估和筛选优良品种。
还可以利用细胞和组织培养、胚胎移植等方法进行生
殖技术的应用。
7. 合作交流:与其他农场、养殖基地以及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共享经验和技术,
互相学习,共同推动牲畜品种改良的进步。
8. 长期计划:品种改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中长期的改良计划,包括明确的目标、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保持持续改进和持久努力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种材料的搜集与检疫
选用该种植物通用的繁殖材料 根据引种的类型选材 简单引种可用营养繁殖材料 驯化引种多用种子 严格检疫,隔离种植 防止生态入侵 生态入侵:引进植物遇到比原产地更加优越的生态条 件,或者被解除了病、虫、草、天敌等的制约,就会无 节制地快速生长、大量蔓延,危害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
芽变选种
芽变: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
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 性繁殖,使之性状固定,通过比较鉴定, 选出优系,称为芽变选种。 芽变选种的意义: 芽变选种的时期: 芽变选种的鉴定:
元 帅
(1880年)
元帅系
芽变选种演化过程
红 星
(1921年)
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 自花授粉:自然异交率在5%以内 异花授粉:天然异交率在50%以上 常异花授粉:天然异交率达5%~50% 无性繁殖
混合选择法(表型选择法)
一次混合选择法
多次混合选择法
混合选择法(表型选择法)
概念: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 的优良单株,混合留种,次年播种于同一块圃 地,与标准品种及原始群体小区相邻种植,进行 比较鉴定的选择法。对原始群体的混合选择只进 行一次,当选择有效时就繁殖推广的,称为一次 混合选择法。对原始群体进行多次混合选择后再 繁殖推广的,称为多次混合选择法。 优点: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便于及早推广,不 会造成生活力的衰退。 缺点:不能鉴别每一个体的基因型优劣,降低了 选择效果。
新 红 星
(1953年)
富士苹果芽变选种
富
士
红 富 士
水晶梨芽变选种
大果水晶梨
新 高
月季芽变选种
粉和平
糖花条
月季芽变选种
引种 选种 育种:常规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生物工程等
品种改良的任务
利用自然变异、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杂
种优势和人工诱变等变异途径,按照一定目 标进行选择培育,并结合组织培养和生物技 术等方法快速育成新品种 采用多、快、好、省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繁育 量多质优的种苗材料 在新品种推广过程中,还要注意防止品种混 杂和退化,保持良种的优良特征。
中国观赏植物种质的优良特性
早花性 连续开花性 香花 突出的优异品质 突出的抗逆性:
种质资源的类别
本地种质资源: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
良品种 外地种质资源:引自外地区或国外的品种 或材料 野生植物资源:栽培植物的近缘野生种和 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植物野生种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的工作内容
种质资源的搜集 种质资源的保存 种质资源的研究 种质资源的利用
种质资源的保存
就地保存:种质资源在原来所处的生态环境中,不 经迁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种质圃保存:将种质材料迁出自然生长地,集中改 种在植物园、树木园、品种资源圃、种质资源圃等 处保存。 种子保存: 离体保存:是在适宜条件下,用离体的分生组织、总DNA或染色体所有片断随机连接到载体上,然后 转移到寄主细胞中,通过细胞增殖,构成各个DNA 片断的克隆系。
主导生态因子
温度:年均温、最冷(热)月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高)气温、有效积温和需冷量
温州蜜橘,要求极端低温高于-9 ℃ ,1月份均 温4~5 ℃ ,年均温16 ℃以上。 光照: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水分:植物生长所必需,可对温度条件进
行修正。 土壤:pH与含盐量 生物:菌根、授粉树、传粉昆虫。 其它
种质资源保护的迫切性
保护种质资源就是保护人类未来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物种的栖息地快速丧失。物 种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灭绝速率不断加快 美国国会技术监督局认为,如果人类消费方式和破 坏作用仍不改变,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状 态的1000倍,到2050年,25%的物种将陷入绝境。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中,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不 断丧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逆性和抗病虫害性 逐渐减弱。 为了植物育种有更广泛的遗传基础。必须挽救、保 护和保存不断减少的植物种质资源
单株选择法(系谱选择法)
单株选择法(系谱选择法)
多次单株选择法
单株选择法(系谱选择法)
概念:从原始群体中选取优良单株分别编号, 分别留种,次年单株种植成一单株小区,根据 各植株的表现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法。若只进 行一次单株选择,以后就以各株系为取舍单 位,称为一次单株选择。 优点:可以鉴定所选优株的基因型,提高选择 效率,多次单株优选可以定向积累变异。 缺点:费时费工,异花授粉植物易引起生活力 衰退,选出优系难以迅速应用于生产。
我国种质资源立了种质交流关系
蔬菜种质材料的考察、搜集、整理研究由中国农科 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组织进行,种质材料入库已达1.7 万份 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保存果树种质材料8900余份, 占地120hm2 观赏植物的种质资源除100多个植物园,还建立了 南宁金花茶基因库、武汉中国梅花种质资源圃、洛 阳国家牡丹基因库、南京菊花种质资源圃等
现阶段品种改良的目标
提高产量 改善品质 提高抗病虫能力 提高抗逆性和适应性 早、中、晚熟品种配套,
鲜食与加工品种配套 适宜机械化栽培 适宜设施栽培。
种质资源
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 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决定园艺植物各种性状的遗传 信息载体的总称。
蔬菜:韭菜、大白菜、茼蒿、山药、荸荠、大豆、 金针菜、萝卜、慈菇、茭白等。 果树:苹果、梨、桃、李、杏、樱桃、枣、柿、 李、猕猴桃、柑桔类、枇杷、龙眼、荔枝等。 观赏植物:银杏属、金钱松属、水杉属、水松、 珙桐属、观光木属;百合属、龙胆属、绿绒蒿属、 萱草属的多个种;梅花、桂花、菊花、荷花、中 国水仙、牡丹、黄牡丹、芍药、月季花、香水月 季、栀子、南天竹、腊梅、金茶花、翠菊。
种子保存
种子有两类 正常型种子:要求低温干燥的条件下保存 “顽拗型”种子:不能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一
般贮藏温度为5~20℃。
正常型种子保存主要采用种质库保存。 短期种质库:用于临时存放 中期库:温度0~5℃、空气相对湿度32%~37%,
保存期10年 长期库:温度-10~-15℃、空气相对湿度 32%~50%。保存期30~50年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种质资源保护的迫切性 作物起源中心与园艺植物起源 种质资源的类别 种质资源的工作内容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依赖于种质资源 人类的健康和发展离不开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是工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种质资源在娱乐和旅游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种质资源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 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和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 种质资源是前景广阔的生物工程的物质基础 令人惊奇的是,科学家对银河系有多少颗星星要比对 地球上有多少个物种有更清楚的了解!
多代连续驯化法 考兹洛夫 北方杏 逐代迁移驯化法
×
成 功!
俄国杏 罗斯托夫
影响引种效果的因素
品种的适应性 实际栽培季节的气候相似性 产品利用目的与消费习惯 人的主观能动性
选择育种
选择与选择育种 选择方法 选种程序 实生选种 芽变选种
选择与选择育种
选择育种:利用选择手段从植物群体
国外种质资源的工作概况
世界各地基因库保存作物种质材料184.6万份 美国有完备的植物种质资源工作体系,拥有种质 材料达43万份以上。 西欧的植物种质材料主要由国家植物园保存 北欧5国建有北欧基因库中心和5国基因库分中心 及有关信息系统 俄罗斯与4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种质交换关系,每 年引进种质材料7000~8000份,征集本国材料 3000~4000份,拥有蔬菜种质材料63000份 日本筑波农业研究所种子贮藏管理室保存有170 种作物32000多分品种的种子 韩国在1985~1991年期间农业振兴厅基因库共搜 集107000份种质材料。
种质资源的研究
特征特性鉴定 植物学性状鉴定 园艺性状鉴定 生物学特性 品质鉴定 抗逆性鉴定 抗病、虫性鉴定 基础理论研究 园艺植物起源与演化研究 种内分类研究和生态型研究 遗传分析
种质资源的利用
直接利用 间接利用 潜在利用
引种
引种的概念与意义 引种的原理 引种的方法
引种的概念与意义
引种: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
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 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 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引种驯化的类型 引种驯化的意义
引种的类型
简单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以
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或者是原分布区域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 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 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 驯化引种:植物本身适应性很窄,或引入 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 生长不正常直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 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 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的 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引种的意义
引种是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 引种是丰富并改变品种结构,提高生活质量
的快速而有效的途径 引种可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丰富多彩的种质 资源
引种的原理
遗传学原理 生态学原理 气候相似论:要求综合生态条件的相似性 主导生态因子:就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生态历史分析法:
第四章 品种改良
品种改良的目标与途径 种质资源 引种 选择育种 有性杂交育种 现代育种方法介绍 良种繁育和种子、种苗检验
品种改良的目标与途径
品种:是来自同一祖先、具有为人类需要的某种经
济性状、基本遗传性状稳定一致、能满足人类生产 物质资料及科学研究目的的一种栽培植物群体 品种改良的任务: 现阶段品种改良的目标: 品种改良的途径
世界植物的起源中心
中国-日本起源中心 印度尼西亚-印度支那起源中心 澳大利亚起源中心 印度斯坦起源中心 中亚西亚起源中心 前亚细亚起源中心 地中海起源中心 非洲起源中心 欧洲-西伯利亚起源中心 中美洲起源中心 南美洲起源中心 北美洲起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