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咽的解剖及生理

合集下载

咽的解剖

咽的解剖

咽筋膜间隙pharyngeal fascial space 口咽部左侧 横断面示意图
13
五.咽淋巴组织
1.咽淋巴环
Waldeyer: 内环:
扁桃体 tonsil 咽侧索 lateral pharyngeal band 淋巴滤泡 lymph follicle 外环 内环
管扁桃体
Eustachian tonsil
喉入口laryngeal inlet 会厌谷vallecula epiglottica 梨状窝pyriform sinus 环后隙postcricoid space
室带
声带
舌根 会厌
会厌谷
杓状会厌襞 楔状结节
喉入口
梨状窝
声门裂 小角结节 喉咽、喉口后面观 杓间切迹
环后隙
11
喉咽部
梨状窝
纤维镜像
梨状窝
破裂孔 foramen lacerum
颅底下面观
8 鼻咽癌像
鼻咽癌侵犯眼眶鼻腔
鼻咽癌侵犯颅神经
鼻咽癌局部扩散
鼻咽癌颅内转移
9
二.口咽oropharynx(中咽mesopharynx)
前壁:
咽峡faux 舌根root of tongue 舌扁桃体Tonsilla lingualis
口腔顶盖为腭, 前2/3是硬腭,后1/3是软腭. uvula 口腔下方为舌和口底部, 舌前2/3是舌体,后1/3是舌根.
咽pharynx
咽部矢状剖面观
2
咽 喉 正 中 矢 状 断 面 示 意 图
咽pharynx
喉larynx
3
咽的分部
依与鼻腔、口腔 和喉腔的毗邻关系, 咽部分成三部分: 鼻咽nasopharynx、 口咽oropharynx、 喉咽hypopharynx

咽部解剖及生理医学课件

咽部解剖及生理医学课件

《咽部解剖及生理医学课件》xx年xx月xx日•咽部解剖•咽部生理功能•咽部疾病的症状及诊断目录•咽部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咽部疾病的相关疾病及预防•咽部解剖及生理研究进展01咽部解剖1咽部整体结构23咽部位于呼吸道和消化道交汇处,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咽部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个部分,各部分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的咽部。

咽部整体结构由黏膜、肌肉和骨骼等组成,具有保护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功能。

03喉咽位于喉部下方,主要作用是引导食物进入胃部,同时保护呼吸道和消化道。

咽部分区解剖01鼻咽位于鼻腔后部,主要作用是引导空气进入鼻腔,同时具有嗅觉功能。

02口咽位于口腔后部,是口腔和咽部的过渡区,主要作用是引导食物进入食管。

03咽部与颈部淋巴结、下颌骨等结构相邻,这些结构对咽部的保护和防御具有重要作用。

咽部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01咽部与鼻腔、口腔、喉腔等相邻,与这些部位有复杂的毗邻关系。

02咽部与扁桃体、腺样体等组织相邻,这些组织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02咽部生理功能呼吸道是人体的重要呼吸器官,咽部是呼吸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咽部与鼻腔、口腔、喉腔等结构相连,保证呼吸道的畅通。

在呼吸过程中,咽部能够控制气流的进出,协助呼吸运动。

呼吸功能吞咽功能在吞咽过程中,咽部能够控制食物的进出,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咽部还能够分泌粘液,润滑食物,使其更容易通过食道。

咽部与口腔、喉腔等结构相连,共同参与语音的形成。

在发音过程中,咽部能够调节气流的进出,协助发出不同的语音。

咽部还能够控制口腔、喉腔等结构的活动,影响语音的质量和清晰度。

发音功能免疫功能咽部含有大量的淋巴组织,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

咽部能够分泌免疫球蛋白A(IgA),抵御病毒和细菌的入侵。

咽部还能够通过淋巴组织的作用,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维持身体健康。

03咽部疾病的症状及诊断多由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引起,疼痛剧烈,严重者可影响吞咽及呼吸。

急性咽痛常见于慢性咽炎、茎突过长综合征等,疼痛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可伴有咽干、咽部异物感等症状。

咽科学

咽科学

咽的分部( structures )
咽分为三部分: 鼻咽(上咽) Nasopharynx; Epipharynx 口咽 Oropharynx 喉咽(下咽) Laryngopharynx; hypopharynx
咽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应用解剖学
一、 鼻咽 Nasopharynx 颅底以下,软腭( soft palate )游离缘以上为鼻咽。 前以后鼻孔( posterior nares )为界与鼻腔相通;顶 为蝶骨体及枕骨底部;后壁相当于第一,第二颈椎; 下方与口咽相通。吞咽时软腭与咽后壁接触使鼻咽 与口咽完全隔开。
喉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应用解剖学
喉(larynx)上通喉咽,下接气管,喉上缘 为会厌( epiglottic cartilage )上缘,约成 人第三颈椎水平,下端为环状( cricoid )软 骨下缘,约成人第六颈椎下缘水平。喉是由软 骨、肌肉、韧带、纤维组织及粘膜等构成的一 个锥形管腔状器官。
腺样体(咽扁桃体)( Adenoid ):顶部与后壁交界处 的淋巴组织团块
咽 鼓 管 (Eustachian Tube) 咽口 : 下 鼻甲 (inferior turbinate )后端1cm处 咽 隐 窝 (Pharyngeal recess) : 咽 鼓 管 园 枕 (torus tubalis)后上一凹,为鼻咽癌( NPC )好发部位。因与 颅底破裂孔相邻,故鼻咽癌易经此孔侵入颅内。
咽 科 学 ( The Pharynx )
2003年1月
咽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应用解剖学
咽上起颅底,下在第六颈椎( cervical vertebra) 高度过渡入食管( esophagus ),上宽下窄,呈漏斗 型,为呼吸道( respiratory )与消化道( digestive )的 共同通道。

咽的解剖生理及疾病

咽的解剖生理及疾病

喉口两侧:梨状窝pyriform sinus 喉上神经
两侧梨状窝之间:环后隙postcricoid space
喉咽部

前方:喉腔、会厌谷。 后壁:颈椎。 侧壁:梨状窝。 下方:通过环后隙接食道入口。 会厌谷 梨状窝
会厌谷
环后隙
喉 腔
咽壁结构
黏膜层: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鳞状上皮
纤维层:颅咽筋膜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始于隐窝→实质。咽痛 、发热可达 39 ℃以上,吞咽困难,小儿可惊 厥。扁桃体肿大、充血,隐窝口有脓点或假膜 (易擦去不留出血创面)。颌下淋巴结肿大。
临床类型
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临床表现
炎症局限于黏膜表面,病情较轻。

症状:咽痛、低热、轻度乏力和食 欲下降

检查:黏膜充血肿胀,扁桃体无明
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面容(因长期张口呼吸,形成上颌骨
变长,腭骨高拱,牙外突,表情迟钝、状 如痴呆 )
检查:
面容。
鼻咽部CT、鼻咽部触诊、鼻咽镜检查。
治疗:
增殖体刮除术。
治疗合并症பைடு நூலகம்鼻炎、鼻窦炎、分泌中耳炎。
咽鼓管扁桃体
为咽鼓管扁桃体。
咽鼓管咽口后缘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
舌扁桃体 :
位于舌根部,呈颗粒状,大小因人而异,含有丰富的粘液腺 。有短而细的隐窝,隐窝及周围的淋巴组织形成淋巴滤泡, 构成舌扁桃体。
临床表现:
起病急 咽干、烧灼感,痛,可向耳部放散 全身不适,头痛,发热
检查:
咽粘膜弥漫充血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充血、表面有分泌

严重者悬雍垂及软腭可水肿
颌下淋巴腺肿大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与急性传染病早期鉴别:猩红热、流感

咽解剖

咽解剖


咽的检查法
1 2 3 4 5 6
一般望诊 间接鼻咽镜检查法 咽部触诊检查法 颈部扪诊 咽部内镜检查法 咽部影像检查法
Company Logo

咽部疾病常用治疗方法
1
咽部药物治疗法
2
咽部激光、微波、 咽部激光、微波、射频及等离子疗法
咽 科 学
LOGO

咽 科 疾 病
1 2 3 4
咽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 咽的症状学 咽部检查法 咽部常见疾病
Company Logo

咽部应用解剖
咽位于颈椎前方,为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端的共 咽位于颈椎前方, 同通道; 同通道; 前后扁平,上宽下窄,略呈漏斗状; 前后扁平,上宽下窄,略呈漏斗状; 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平面; 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平面; 前壁自上而下与鼻腔、口腔及喉相通; 前壁自上而下与鼻腔、口腔及喉相通; 下端与食管入口相接; 下端与食管入口相接; 横径约1.5cm 全长约12cm 1.5cm, 12cm; 横径约1.5cm,全长约12cm; 两侧与颈内动脉、 两侧与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重要 的血管、神经相毗邻。 的血管、神经相毗邻。
Company Logo

咽 的 筋 膜 间 隙
Company Logo

咽 的 淋 巴 组 织
咽淋巴内环: 咽淋巴内环:咽部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有些聚
成团块如扁桃体,有些淋巴滤泡散布在粘膜下,相 互间有淋巴管相通,形成内环。包括腭扁桃体、腺 样体、舌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咽后壁淋巴滤泡 及咽侧索等。
习惯称为扁桃体,位于舌腭弓和咽腭弓之间的扁桃 体窝内,是最大的淋巴组织。 扁桃体内侧面朝向咽腔,表面有鳞状上皮粘膜覆盖 粘膜上皮向扁桃体实质内陷入形成6~20个深浅不一 的盲管,称为扁桃体隐窝。 易为细菌、病毒存留繁殖,形成感染 “病灶”。

咽部解剖及生理

咽部解剖及生理

咽部解剖及生理咽部是连接口腔和鼻腔与食管和气管的重要解剖结构,它包括三个部分:鼻咽、口咽和喉咽。

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些部位自然协同工作,以便人体顺利地进行呼吸、吞咽和发声等基本功能。

本文将探讨咽部的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疾病和治疗方法。

咽部解剖结构咽部是人体的一个复杂结构,包括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

其中鼻咽位于鼻腔与口腔之间,和口咽之间通过软腭相连。

口咽是呼吸和吞咽的交界处,它位于口腔后壁,并由硬腭和软腭的下降延伸到舌根和喉咙的上部。

喉咽则位于喉部,连接口与食管和气管,是声带的重要部位。

咽部生理功能呼吸咽部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呼吸。

由于咽部紧密地连接鼻腔和喉部,它可以帮助控制空气的流动。

当你呼吸时,鼻腔中的空气经过鼻咽部,然后进入口腔和喉咙,最后到达气管和肺部。

喉部的痰可以导致阻塞,造成呼吸问题。

吞咽咽部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吞咽。

当你吞咽食物时,食物会进入口腔后方,并经过舌头和口腔内侧的软硬腭,进入到咽部。

在这个过程中,软腭会升起,防止食物进入鼻腔。

最后,通过喉部进入食管。

发声咽部对发声也有重要的作用。

当你说话时,空气从肺部流经声带,然后经由咽部发出声音,此时咽部起到了共鸣的作用。

咽部相关疾病咽炎咽炎是由咽部感染引起的炎症。

它主要表现为咽部疼痛、咳嗽、发热、喉咙干燥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和口服退烧药,并多休息。

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

它主要表现为喉咙疼痛、发热、头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口服退烧药和局部抗炎药。

食管癌食管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常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当病人出现吞咽困难、胸痛、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可能已经到了中晚期。

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手术和放疗等。

咽部相关治疗方法用药治疗针对咽部的疾病,一些药物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包括抗生素、消炎药、退烧药等。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咽部的恶性肿瘤或者上述疾病的恶化,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根据病情不同,手术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包括腔镜手术、切除手术等。

咽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ppt课件

咽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ppt课件
外环
精选课件 咽淋巴环示意
11
(三)
1、咽淋巴环的构成
咽粘膜下淋巴组织
咽扁桃体 咽鼓管扁桃体 腭扁桃体 咽侧索 咽后壁淋巴滤泡 舌扁桃体
流向
内环
精选课件
颈部淋巴结 咽后淋巴结
下颌角淋巴结
颌下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 外环
12
(三)
2、颈淋巴结群
(1) 颈深上淋巴结 (2) 颈静脉淋巴结链
颈淋巴结群示意
3、咽的淋巴回流及其意义
8
(二)
1、咽壁的分层
从内向外分为4层
粘膜层 纤维层 肌层 外膜层
精选课件
9
(二)
2、咽的筋膜间隙及临床意义
(1) 咽后隙 retropharyngeal space (2) 咽旁隙 parapharyngeal space
精选课件
10
(三)
咽淋巴环 ( waldeyer 淋巴环 )
内环 咽淋巴环
会厌上缘水平
(3) 喉咽部
会厌上缘
环状软骨下缘
精选课件 咽的分段解剖示意 3
(一)
2、各部分的重要解剖标志
(1) 鼻咽部 ( 上咽部 ) nasopharynx
a、腺样体 b、咽鼓管咽口 c、咽鼓管圆枕 d、咽隐窝 e、咽鼓管扁桃体
精选鼻课件 咽部示意(间接鼻咽镜像4)
(一)
鼻咽部示精选意课件 (侧面)
精选课件
1
咽的应用解剖学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端的共同通道,上 宽下窄、前后扁平略呈漏斗形。
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全长约12CM。 前面与鼻腔、口腔和喉相通;后壁与椎前 筋膜相邻;两侧与大血管和神经毗邻。
精选课件
2
(一)

咽的解剖与生理

咽的解剖与生理

筋膜间隙
咽后隙:分为左右两侧,内有疏松结缔组 织及淋巴组织
咽旁隙(咽侧间隙、咽上颌间隙): 左右各一、每侧又分为前后两部
前部:颈外动、静脉 内与扁桃体毗邻
后部:颈内动、静脉 舌咽神经、副神经 迷走神经、舌下神经 交感神经干, 颈深淋巴结上群
咽的淋巴组织
咽淋巴环(Waldeyer淋巴环): 咽扁桃体(腺样体)、 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 (腭)扁桃体、 咽后壁淋巴滤泡、 舌扁桃体
1.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 .炎症局限于表面粘膜 .多为病毒引起 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滤泡性、隐窝性) .炎症侵及粘膜下、扁桃体隐窝 .多为细菌致病
四、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起病较急、可有畏寒高热数天
头疼、乏力、肌肉酸痛 小儿因高热可致抽搐、呕吐、昏睡 2.局部症状 咽痛:一侧向两侧,放射痛,吞咽加剧 语言含糊不清,重者呼吸困难 波及咽鼓管出现耳鸣、耳闷、耳痛、耳聋
咽的解剖与生理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端的共同通道,上起颅 底,下至第6颈椎
咽鼓管咽口 咽隐窝 咽鼓管圆枕
腺样体 鼻 咽
腭扁桃体 口 会厌 咽



咽的应用解剖
鼻 咽
咽分为鼻咽、

口咽和喉咽

喉 咽
鼻咽(上咽):
鼻中隔后缘、后鼻孔、 腺样体(咽扁桃体)、
咽鼓管扁桃体、咽隐窝、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咽口
扁桃体结构:内侧面、外侧面、 上下极、扁桃体隐窝、半月襞、 三角襞
扁桃体血管: 腭降动脉、 腭升动脉、 舌背动脉、
面动脉扁桃体支、 咽升动脉扁桃体支
咽的生理功能
呼吸功能:加温、加湿、清洁 言语形成:共鸣、构词 吞咽功能:参与吞咽活动 防御保护功能:咽反射、恶心呕吐、咽下 调节中耳气压功能 免疫功能:体液及细胞

中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

中医:咽喉的解剖及功能

咽喉的解剖及功能咽喉位居体内。

咽,前通于口,下连于胃,为食道,属胃之所系;喉,上通于鼻,下连于肺,为气道,属肺之所系。

一.咽喉的解剖及部位名称咽,别称咽路。

《灵枢.五味》:“咸入于胃............ 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绝,绝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

”又称咽系。

《三因方》卷16:“咽肿则不能吞,干则不能咽,多因饮啖辛热或复呕吐烙伤,致咽系干枯之所为也。

”又称食喉。

《喉风论》:“咽通地气,饮食之道,俗名食喉。

”亦名谷喉。

《澹寮方》:“咽接食管以通胃,故以致咽物;喉通五脏以系肺,故以候气。

气喉、谷喉,皎然明白。

”喉,亦称气喉。

中医古代文献对咽与喉的认识,特别是部位名称,不如解剖学那样明确。

咽可指喉,喉亦可指咽,其称谓常较混乱。

《张氏医通》卷8说:“咽喉二窍同出一皖,异途施化。

喉在前主出,咽在后主吞;喉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路,主出而不纳;咽系柔空,接胃本,为饮食之路,主纳而不出J为统一认识,现根据古代文献并结合解剖学的划分,将咽喉分为四个部分,即:顽颠、喉关、咽门、喉咙。

其中,咽门属咽,顽颤与喉咙属喉,喉关既属咽,也属喉。

1.顽颖:相当于解剖学之鼻咽部,属喉的范畴。

《灵枢.忧恚无言》:“顽颠者,分气之所泄也。

”《黄帝内经太素》:“喉咙上孔名顽。

”别称喉题。

《类经.针刺类》:“顽,颈也;顽颖,即颈中之喉颗............... 颖前有窍,息通于鼻,故为分气之所泄。

”又称喉屋。

《类经》卷8:“畜门,即喉屋上通鼻之窍门也。

”2.喉关:广义者相当于口咽部;狭义者相当于咽峡。

亦称喉口。

《诸病源候论》卷12:“喉口生疮。

”《万病回春》:“治乳蛾喉痹上为细末,吹入喉口即愈。

”亦称会厌。

《医学正传》卷5:“其会厌之两旁肿者,俗谓之乳蛾,难治。

”亦称咽门、喉道。

《外科正宗》卷2:“又有喉痈、喉痹、乳蛾、上腭痈等症,虽肿而咽门半塞半开。

其病虽凶,而喉道又宽又肿,此皆标病,虽重无妨。

《咽喉部解剖》课件

《咽喉部解剖》课件
咽与喉是相连的,共同构成 咽腔
咽与喉的连接处是喉咽部, 是呼吸和吞咽的共同通道
咽与喉的连接处有会厌软骨, 可以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咽与喉的功能关联
咽与喉是呼吸道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同完成呼吸和 发声功能。
咽部负责食物的 吞咽和呼吸的空 气进入肺部,喉 部负责发声和呼 吸的空气进入肺 部。
咽部与喉部通过 会厌软骨和声带 等结构相互连接, 共同完成呼吸和 发声功能。
喉部肌肉:包括环甲肌、环状软骨 和甲状软骨,负责声带的闭合和打 开
喉部神经
喉返神经:支配喉部肌肉 运动,控制声带振动
喉上神经:支配喉部肌肉 运动,控制声带振动
喉下神经:支配喉部肌肉 运动,控制声带振动
喉内神经:支配喉部肌肉 运动,控制声带振动
咽与喉的关联
咽与喉的连接
咽位于喉的上方,喉位于咽 的下方
咽部解剖
咽部分区
鼻咽部:位于鼻腔和口腔之间,是是呼吸和吞咽的通道 喉咽部:位于喉部和食道之间,是呼吸和吞咽的通道 食道咽部:位于食道和喉部之间,是呼吸和吞咽的通道
咽部肌肉
咽部肌肉包括咽上肌、咽中肌和咽下肌 咽上肌包括腭咽肌、腭舌肌和腭垂肌 咽中肌包括咽缩肌和咽提肌 咽下肌包括环咽肌和环甲肌
咽部与喉部在呼 吸和发声过程中 相互协调,共同 维持呼吸道的正 常功能。
咽与喉的疾病关联
咽炎:咽部炎症,可能引起喉部不适 喉炎:喉部炎症,可能引起咽部不适 咽部肿瘤:可能引起喉部不适
喉部肿瘤:可能引起咽部不适 咽部异物:可能引起喉部不适 喉部异物:可能引起咽部不适
咽喉部疾病诊断与治疗
咽喉部疾病分类
扁桃体炎:扁桃体红肿、疼 痛、发热等症状
慢性咽炎:咽喉部不适、异 物感、咳嗽等症状
急性咽炎:咽喉部疼痛、红 肿、声音嘶哑等症状

咽的解剖生理、咽炎ppt课件

咽的解剖生理、咽炎ppt课件
腭降动脉—— 扁桃体上端及软腭 腭升动脉—— 扁桃体及两腭弓 面动脉扁桃体支—扁桃体及两腭弓, 咽升动脉扁桃体支—扁桃体及两腭弓 舌背动脉扁桃体支——扁桃体下端
3、扁桃体的神经 由咽丛、三叉神经 第二支以及舌咽神经分支支配。
2019
-
20
2019
-
21
咽的血管及神经 动脉:腭升、腭降、舌背、甲状腺
感神经干及颈深淋巴结上群。
2019
-
15
四、咽的淋巴组织 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的淋
巴组织呈环状排列,称咽淋巴环。
内环—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
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
舌扁桃体。
外环—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颌
下淋巴结、頦下淋巴结。咽部的
淋巴均流入颈深淋巴结。
2019
-
16
2019
2019
-
5
上唇
软腭 悬雍垂 咽后壁
下唇
口咽
2019
-
腭咽弓 扁桃体 腭舌弓 舌
6
喉咽又称下咽,位于会厌软骨上缘 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向下连接食 管;后壁平第3~6颈椎;前面为喉入口; 会厌前方左右各有1个浅凹陷称会厌谷。 在喉口两侧各有两个较深的隐窝为梨状 窝;两侧梨状窝之间,环状软骨板之后 方为环后隙。
2019
-
3
2019
鼻-咽
4
口咽又称中咽,介于软腭与会厌上 缘之间,后壁平对第2、3颈椎体,向前 经咽峡与口腔相通。咽峡—由上方的悬 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舌背、两侧腭 舌弓和腭咽弓所围成的环形狭窄部分。 腭咽弓的后方有咽侧索。
口腔顶盖称腭。前2/3为硬腭,后1/3 为软腭;舌后1/3为舌根,有舌扁桃体。

咽的解剖生理及疾病

咽的解剖生理及疾病

物理治疗
通过物理疗法,如激光治疗、 冷冻治疗等,对咽部疾病进行 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保持 口腔卫生、饮食调整等,有助
于预防和治疗咽部疾病。
05
预防与保健
保持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 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钟, 以清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 预防口腔感染。
漱口
饭后及时漱口,以清除食 物残渣和细菌,保持口腔 清洁。
咽的解剖生理及疾病
• 咽的解剖 • 咽的生理功能 • 咽部疾病 • 咽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预防与保健
01
咽的解剖
咽的部位与形态
咽位于呼吸道和消化道交会处, 上起颅底,下至第六颈椎水平, 可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 分。
咽的形态呈上宽下窄的漏斗形, 上口呈拱形,下口呈扁平形。
咽的前壁不完整,有鼻腔、口 腔和喉腔等结构与咽相通。
以免延误病情。
若发现咽部有异常肿块、异物感 等疑似肿瘤的症状,应及早进行
检查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定期进行咽部检查,以便及时发 现并治疗咽部疾病,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使用牙线
定期使用牙线清理牙间隙, 以减少细菌滋生。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减少辛辣、酸甜、咸 等刺激性食品的摄入, 以减轻咽部不适和疼 痛。
注意饮食温度,避免 过热或过冷的饮食对 咽部造成刺激。
避免过度饮酒、咖啡、 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以免刺激咽部黏膜。
及时就医
若出现咽部不适、疼痛、咳嗽等 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吞咽功能
总结词
咽部在吞咽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能够将食物或液体引导至食道。
详细描述

咽的解剖生理及疾病

咽的解剖生理及疾病

第六节
• 定义:
增殖体肥大
– 腺样体肥大是由于慢性炎症反复刺激而发生 病理性增生,多见于儿童。
• 症状:
– 局部症状
• 耳部:渗出性中耳炎 • 鼻部:可有鼻炎、鼻窦炎、鼻阻流涕、
鼻塞鼻音、打鼾
• 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因分泌物下流刺
激,阵咳、气管炎
• 面容:腺样体面容(因长期张口呼吸,形成
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外突,表情迟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研室
咽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概述
1、立体结构:消化道 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上起:颅底 下达:第六颈椎平面 前通:鼻腔、口腔、喉 后壁:椎前筋膜相邻 两侧:大血管、神经毗邻
2、形状:漏斗形 3、长度:12cm
(二)咽的分部: 分三部分---鼻咽、口咽、喉咽
有凶猛的大出血,临床上虽属良性,但发展甚恶

断:
1. 出血:反复 量大 (单→双) 2.堵塞及压迫症状:鼻塞、耳鸣、听力下降,颅 底骨质破坏,颅神经麻痹,眼球突出,颊部、 颧部、软腭隆起 3.鼻咽镜检查:鼻咽部有圆形、淡红色肿物,表 面光滑,血管清晰可见。触诊肿物质硬、固定、 易出血。前鼻镜检查有时鼻腔可见淡红色肿物 4.一般不取活检,血管造影术观察肿瘤血供及颅 内扩展情况,并行血管栓塞 5.应与后鼻孔息肉,鼻咽淋巴肉瘤鉴别
咽的淋巴组织 概念:咽淋巴环(waldeyer 淋巴环)
内环:由咽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
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 舌扁桃体构成。 外环: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颌下淋 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 外环与颈淋巴结的交通
第一节
急性咽炎
• 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咽的解剖及生理
第二节咽的解剖及生理
咽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上起颅底,下达环状软骨平面下缘,相当于第6颈椎食管入口平面,成人全长约12~14cm。

一、咽的划分
咽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

(一)鼻咽部(上咽部)(nasopharynx,epipharynx)
在鼻腔的后方,颅底至软腭游离缘水平面以上的咽部称鼻咽,顶部略呈拱顶状向后下呈斜面,由蝶骨体、枕骨底所构成。

在顶壁与后壁交界处的淋巴组织称增殖体或咽扁桃体、腺样体(pharyngeal tonsil ,adenoid),鼻咽前方与后鼻孔及鼻中隔后缘相连。

后壁约在相当第一、二颈椎与口咽部后壁相连续,统称为咽后壁。

鼻咽的左右两侧下鼻甲后端约1cm处有一漏斗状开口为咽鼓管咽口(pharyngeal orifices of tympanopharyngeal tube),此口的前、上、后缘有由咽鼓管软骨末端形成的唇状隆起称咽鼓管隆突,亦称咽鼓管圆枕(torus tubalis)。

在咽鼓管隆突后上方有一深窝称咽陷窝(pharyngeal recess),是鼻咽癌好发部位,其上距颅底破裂孔仅约1cm故鼻咽恶性肿瘤常可循此进入颅内。

咽鼓管咽口周围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咽鼓管扁桃体
(tubal tonsil)。

(二)口咽部(oropharynx)
为软腭游离缘平面至会厌上缘部分,后壁相当于第三颈椎的前面,粘膜上有散在的淋巴滤泡(lymphoid follicles),前方借咽峡(faucial isthmus)与口腔相通,向下连通喉咽部。

咽峡系悬雍垂和软腭的游离缘、两侧由舌腭弓及咽腭弓、下由舌背构成。

舌腭弓(咽前柱)(palatoglossal pillar)和咽腭弓(咽后柱)(palatopharyngeal pillar)间的深窝称扁桃体窝,内有腭扁桃体(palatine tonsil)。

咽峡的前下部为舌根,上有舌扁桃体(lingual tonsil)。

在咽腭弓的后方,有纵行束状淋巴组织称咽侧索(lateral pharyngeal bands)。

1.腭扁桃体的构造
腭扁桃体俗称扁桃体,为一卵圆形淋巴组织,位于咽部两侧舌腭弓与咽腭弓间的扁桃体窝中,左右各一,表面有10~20个内陷的扁桃体隐窝(crypt)。

隐窝深入扁桃体内成为管状或分支状盲管,深浅不一,常有食物残渣及细菌存留而形成感染的“病灶”。

扁桃体上部有一大而深的隐窝称扁桃体上隐窝(supratonsillar crypt),其盲端可深达扁桃体被膜,炎症时可经此穿破被膜进入扁桃体上窝(supratonsillar fossa),而形成扁桃体周围脓肿。

扁桃体的上下各有一粘膜皱襞,上方位于舌腭弓与咽腭弓交接处称半月状皱襞(Semilunar fold)。

下部由舌腭弓向后下复盖于扁桃体前下部者称三角皱襞(triangular fold)
扁桃体外侧面为结缔组织所形成的扁桃体被膜,此被膜与扁桃体窝外壁的咽上缩肌
附着不紧,在其上部有许多疏松结缔组织,故手术时此处较易剥离。

扁桃体的血管均来自颈外动脉分支,上部上腭降动脉供给,近舌根处由舌背动脉供给,外侧面由面动脉的扁桃体支、腭升动脉和咽升动脉供给。

扁桃体无输出入淋巴管,其输出淋巴汇入下颌角下的颈深淋巴结,当扁桃体急性炎症时此淋巴结常肿大。

扁桃体的神经,上端来自蝶腭神经节的腭后支,下端来自舌咽神经的分支。

2.咽淋巴环
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主要有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腭扁桃体及舌扁桃体,这些淋巴组织在粘膜下有淋巴管相连系构成咽淋巴环的内环,此环输出之淋巴管与颈淋巴结又互相连系交通则称外环,内环和外环统称为咽淋巴环。

(三)喉咽部(下咽部)(hypopharynx)
自会厌软骨上缘以下部分,下止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连通食管,该处有环咽肌环绕,前方为喉,两侧杓会厌皱襞的外下方各有一深窝
为梨状窝(pyriform sinus),此窝前壁粘膜下有喉上神经内支经此入喉。

两梨状窝之间,环状软骨板后方有环后隙(postcricoid space)与食管入口相通,当吞咽时梨状窝呈漏斗形张开,食物经环后隙入食管。

在舌根与会厌软骨之间的正中有舌会厌韧带相连系。

韧带两侧为会厌谷(vallecula epiglottica),常为异物存留的部位。

二、咽筋膜间隙
1.咽后间隙(retropharyngeal space)
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

上起颅底枕骨部,下达第一、二胸椎平面,可通入食管后的纵隔,在正中由于咽缝前后壁连接较紧,将咽后间隙分为左右各一,鼻、鼻窦及咽部的淋巴都汇入其中,因此,这些部位的炎症可引起咽后淋巴结感染化脓,胀肿多偏于一侧,临床上以3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最多见。

2.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
亦称咽上颌间隙(pharyngomaxillary space),位于咽后间隙两则,左右各一,呈三角形漏斗状,内含疏松蜂窝组织,上界为颅底,下达舌骨大角处,后壁为椎前筋膜,内壁为颊咽筋膜、咽上缩肌,与扁桃体窝相隔,外侧壁为上颌骨升支内壁及其附着的翼内肌与腮腺包囊。

茎突及其附着肌肉将此间隙分为茎突前隙和茎突后隙两部,前者较小,内侧与扁桃体窝仅隔一咽上缩肌,故扁桃体的炎症常扩散至此间隙;茎突后隙较大,其内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副神经及交感神经等穿过,内有颈深淋巴结上群,因此咽部感染,可以从颈深淋巴结向此隙蔓延。

三、咽的生理机能
(一)吞咽功能
当吞
咽的食团接触舌根及咽峡粘膜时即引起吞咽反射。

食团到咽腔时软腭上举,关闭鼻咽腔,舌根隆起,咽缩肌收缩,压迫食团向下移动,由于杓会厌肌、甲会厌肌及甲舌骨肌等收缩及舌根隆起,使会厌复盖喉口,在呼吸发生暂停的同时,使声门紧闭,喉上提,梨状窝开放,食团越过会厌进入食管。

(二)呼吸功能
正常呼吸时的空气经过鼻和咽腔时,软腭必须保持松弛状态,若鼻或鼻咽有阻塞,就将影响鼻腔的正常呼吸作用,而张口呼吸。

咽腔粘膜内富有腺体,故仍有继续对空气加温、湿润的作用。

(三)保护和防御功能
咽肌运动对机体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在吞咽和呕吐时,咽肌收缩可暂时封闭鼻咽和喉部,使食物不致返流入鼻腔或吸入气管。

若有异物进入咽部,可因咽肌收缩而阻止下行,产生呕吐反射,吐出异物。

来自免疫学的深入研究,认为扁桃体内具有产生抗体的B细胞和T细胞,并含有数种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D、IgE等),具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双重抗感染的免疫功能。

(四)共鸣作用
发音时咽腔可改变形状而产生共鸣,使声音清晰、悦耳,其中软腭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