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的技术特点分析
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
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洛扎诺夫被人称为疯人、怪人、狂人,他在书写自己的思想时极为随便,有的是在鉴定古币时,有的是在列车上,在周围尽是妓女的城外大街上,在花园里仰望天空时,在法院里等待书记员时……洛扎诺夫在这些时刻不仅没有放弃思考,而且也不放过写作,他在稿纸或标语的背面,在信封和名片上,在鞋底上,写下了一些耗不相干的句子,在旁人看来,这些话无异于呓语、梦话。
洛扎诺夫是一位充满批判激情的思想家,这一点就决定了他的隐居只不过是展开思想的一种形式而已。
他十分珍惜那些“出人意料的呐喊”,记录这些声音是一种精神需要。
洛扎诺夫的随想录《隐居及其他》是一个混沌的文本,里面有诗,有哲学,有故事,有日记,也有文学批评。
洛扎诺夫也清楚自己的这些飘忽的思绪和情感是拒绝阅读的,粗糙的阅读会损害思想的完整性。
洛扎诺夫厌恶读者,因为读者的存在无形中构成了对思想的消解。
这种感受只有洛扎诺夫这般敏感得近乎神经质的思想者才能够感受到。
他认为跟读者在一起是一件极其无聊的事情,他甚至用让人难以接受的比喻来描绘读者的不开窍:“他张着嘴,等着你喂他。
在此情形下,在他大吼大叫之前,他的样子活像一头驴。
”洛扎诺夫的狂妄与他独特的精神气质有关,坎坷、潦倒的经历使他无法心平气和的面对人生。
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一、什么是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就是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理论和方法。
其创始人为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医生及教育家的洛扎诺夫。
虽说,暗示教学法是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法则,但对家庭子女教育与智力开发同样凑效,尤其是对幼儿外语的学习效果更佳。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曾用暗示疗法使一名疲劳沮丧、记忆力衰退的病人恢复并提高了记忆力。
后经9年实验研究,证实“暗示超常记忆力”的存在,从而建立这种理论。
在教学上洛扎诺夫认为个人的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综合、有意识和无意识均不可分割,当他们处在最和谐状态时,是人活动最有效的时刻。
因而主张教学要从这些因素相统一的角度来加以组织。
教育学知识点:暗示教学法
教育学知识点:暗示教学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育学知识点: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学者洛扎诺夫以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提出来的,是现代教学方法中最具有情绪色彩的一种教学方法。
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洛扎诺夫所创,因而亦称“洛扎诺夫教学法”。
其原理是:人类的学习过程包括了大脑两个半球的协调活动,是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的统一,也是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就像一个完整的乐队,有铜管乐,打击乐、弦乐等,只有当它们协调演奏时,才能奏出优美的乐曲。
暗示教学法就是通过对大脑左右施加的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个人心理潜力,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充分发展自我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实验证明,此教学法在发掘人的学习潜力方面有着异常功效。
贯彻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则1.愉快而不紧张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学习过程中不应伴有任何一种外部精神压力,学生应处于一种愉快、松弛、集中的心理状态。
只有消除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况,人的思维活动才能最活跃。
因此,遵循愉快而不紧张的教学原则,教师就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各种途径,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诱导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原则。
传统的教学观念只重视理性的力量,相信学生有意识活动的学习能力。
其实这样只发挥了大脑皮层结构和左半脑功能,没有顾及无意识的调节作用。
无意识心理活动能使人们和环境保持平衡,个人的见解、动机和记忆都受感情、想象以及其他无意识活动的影响。
遵循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原则,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理性和感情同时在活动的整体,在教学中上尽量地采用暗示法,尤其是各种艺术手段,例如音乐、诗歌、短剧、讲故事、游戏等,来调动学生的无意识潜能,促进其无意识活动和有意识活动的协调。
3.暗示互相作用原则。
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发生暗示作用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师生、生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尊重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但能把握学生的情感,而且能使之与理智趋于一致,使学生通过有意识与无意识两种心理活动渠道去更多更快地接受知识。
洛扎诺夫论文: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三维目标
【关键词】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三维目标【英文关键词】Lozanov implied teaching methods three-dimensional target洛扎诺夫论文:新课程背景下暗示教学法研究【中文摘要】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的心理学专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Georgi Lozanov)创立,该教学法自问世以来,引起世界各国关于记忆能力,潜力开发和快速学习等领域学习的热潮。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每一个教育者把握“三维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只重视“双基”,忽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做法,高度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
在教学方面暗示教学法的心理暗示,节奏契合,双重交流等对现在仍有启迪。
暗示教学法对知识的识记、课程实施、审美熏陶等都有积极促进作用,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
所以本文尝试从暗示教学法的内容出发,分析暗示教学法的合理因素,旨在此方面做一些尝试为以后的相关研究作一些铺垫。
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从、研究、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等角度对暗示教学法做初步论述。
第二部分是暗示教学法解析,本章从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沿着发展阶段的脉络着重分析了暗示教学法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特征。
主要环节包括“树立权威”、“稚化”、“双向交流”、“语调变换”、“节奏契合”、“假消极”等六个方面。
暗示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有无意识指向、整体性、实践灵活性。
第三部分是暗示教学法的局限与评价。
局限表现在暗示要素的表现上,师资培养、教材编排和暗示评价等方面。
第四部分的是新课程背景下暗示教学法启示,突出对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借鉴意义。
第五部分是结论,综观暗示教学法的基本路径,使我们对其有深入的了解,以期在教学中摒弃不适合现代教育理念的部分,借鉴其合理的因素,为新课程改革的增添活力。
【英文摘要】The implied teaching methods is founded by Bulgaria ’s psychology expert GeorgiLozanov, since this teaching methods came out, causing the boom of the world to learnabout the field of memory capacity,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nd rapid learning.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implied in the teaching, fit the rhythm of the double exchangestill inspiration right now. Requires a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reform in China, require every educator to grasp the overall three-dimensional courseobjectives, the change is only concerned about “double base”, ignore the emotionalattitudes of students practice and highly concerned about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processes and methods, emotional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the attitudes andvalues.Implies teaching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knowledge of memorizing,teaching process, aesthetic edification has some inspiration on how to improveclassroom efficiency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s paperattempts to imply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analysis implied teaching reasonable, to thisregard, do some research try to make some bedding.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the researchof background,purpose and significance,the research on Home and Abroad and methodsof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is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implied teaching, relatedto the concept; psychology, physiology, and pedagogy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cluding to establish authority,” juvenile “,” two-waycommunication, the tone Transform,” the rhythm of fit “,” false negative “,and themain features of the implied teaching methods: point to the unconscious, holisticpractice flexibility. The third part is the implied teaching methods’ limitations andevaluation of teaching. Limitations of the performance of implied elements ofperformance, teacher training, textbook layout and implied evaluation. The partfourth is the teaching revelation isimpli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highligh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three-dimensionaltarget reference. The part fifth is the conclusion. Looking at the basic context of theimplied teaching methods, and forced us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in order toabandon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part of the concept of modern education in teaching,drawing on its factors is to add vitality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目录】新课程背景下暗示教学法研究摘要7-8Abstract8第一章绪论9-17一、引言9-10二、研究目的与价值10-12(一)研究目的10(二)实践价值10-11(三)理论价值11-12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2-16(一)国内研究综述12-14(二)国外研究综述14-16四、研究方法16-17第二章暗示教学法解析17-34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7-19(一)暗示17-18(二)暗示教学18(三)暗示教育18(四)暗示、暗示教学、暗示教育的联系与区别18-19二、暗示教学法的理论依据19-20(一)心理学依据19(二)生理学依据19-20(三)教育学依据20三、暗示教学法的发展历程20-24(一)研究探索阶段(1950—1971)20-21(二)推广深化阶段(1972—1993)21-23(三)成熟分化阶段(1994—至今)23-24四、暗示教学法的主要环节24-28(一)暗示教学法的教师前提——树立权威24-25(二)暗示教学法成人前提——忘我稚化25(三)暗示教学法的环境因素——双重交流25-26(四)暗示教学法的节奏因素——语调变换26-27(五)暗示教学法的谐和要素——节奏契合27(六)暗示教学法心理因素——假消极27-28五、暗示教学法的主要特征28-34(一)无意识指向29-31(二)整体统一性31-32(三)实践灵活性32-34第三章暗示教学法的评价34-37一、暗示教学法的优势34-35二、暗示教学法的局限35-37(一)在暗示要素表现方面35(二)在暗示师资培养方面35(三)在暗示教材编排方面35-36(四)在暗示效果评价方面36-37第四章暗示教学法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37-41一、在教育理念上的启示39-40二、在教学过程中的启示40-41结论41-42注释42-43参考文献43-4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5-46致谢46。
暗示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暗示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摘要: 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学家洛扎诺夫根据心理治疗的一些原则提出的一种教学法。
其基本观点是 ,外语学习是有意识学习与无意识习得的过程。
因此 , 教师应该运用多种艺术手段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 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潜能。
关键词: 暗示教学法启发教学环境上世纪 60、70 年代 ,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 , 教学活动出现了从“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向“以人为中心的课程”方向上的明显转变 , 学者们主张开设统一的“情感与认识” 、“情感与理智” 、“情感与行为”课程。
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暗示法、咨询法、沉默法、全身反应法、自然途径法等教学法。
在实践中 , 暗示法的教学效果比一般教学法要好 , 已得到大家的公认。
1. 暗示教学法的原理暗示教学法又叫启发式教学法 , 这种教学法通过各种暗示手段 ,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激发其潜力 , 并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 , 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考虑学生个体的各种无意识因素 ,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暗示教学法的策略根据以上原理 , 暗示教学法采取以下策略:2.1 设置优美舒适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接触到的小环境 , 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人及人的学习活动产生影响 , 产生一定的暗示作用。
所以 , 洛扎诺夫所主持的暗示教学实验十分重视教学环境的设置。
在一次英语教学实验中 , 他设置了这样的教学环境: 一间大厅 , 宽敞明亮 , 室内装饰赏心悦目 ,摆设舒适宜人; 中间为学生准备的若干把软椅排列成弧线 , 弧线正中对面为教师单设一把软椅 , 后面为黑板。
学生仿佛置身于一间雅致的客厅 , 伴随着悦耳的音乐 , 在享受优美旋律的同时 , 全身处于松弛、宁静和愉快的状态。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 , 学生不会紧张和疲劳 , 其学习效率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2.2 运用权威的影响力在这里, “权威”是指经过证实而为人们所尊重并能产生影响力的人、结构或观念。
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文星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年第11期摘要:暗示教学法是上世纪出现的应用于外语教学中的影响甚广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很多国家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对我国的英语教学影响也较为深远。
文章探讨了暗示教学法对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借鉴与应用。
关键词:暗示教学法;初中英语;无意识;权威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3-0106-0220世纪六十年代,保加利亚教育家、医学家奥尔吉·洛扎诺夫(Georgi Lozanov)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究与实践摸索创立了暗示教学法。
洛扎诺夫将暗示教学法定义为:“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建立激发个人心理潜力的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出发。
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因素组织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洛扎诺夫指出,传统教学法过于强调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作用,导致无意识功能被压制,不但降低了学习效率,而且导致学生疲劳,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暗示教学法把认知与情感、分析与综合、有意识与无意识结合起来,配合音乐背景,利用树立权威、稚化、双重交流、语调变换、节奏契合、假消极六种技术,营造愉快而不紧张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掘个体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高效率地接受信息,达到远远超越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
暗示教学法最初是被洛扎诺夫用于成人外语教学中,由于效果显著,后被逐渐推广到大学及初高中外语教学之中。
暗示教学法最先在保加利亚、苏联及东欧国家得到认同并大力推广,后来也受到美国、德国、瑞士、加拿大、奥地利等一些发达国家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洛扎洛夫的教育理论及其暗示教学法开始在我国生根发芽,并进行了一定的推广实验,虽然实验效果没有洛扎洛夫的教学实验效果显著,但相比传统教学法,还是较为明显。
教法集锦之一
教法集锦之一一、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也叫格奥尔基·洛扎诺夫(GeorgiLozanov)于60年代未70年代初首创的,以后由东欧各国传到苏联、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近年,被介绍到我国。
洛扎诺夫给暗示教学法下的定义是:“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
”暗示教学,就是对教学环境实行精心的设计,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其理论依据的要点有:(1)环境是暗示住处的重要而广泛的发源地;(2)人的可暗示性;(3)人脑活动的整体观;(4)创造力的假消极状态最易增强记忆,扩大知识,发展智力;(5)充分的自我发展,是人最根本的固有需要之一;(6)不愉快的事情往往不经意识就为知觉所抵制。
贯彻此法有五个原则:(1)学生要有自信心,愉快而不紧张;(2)情感调节理智,无意识调节有意识;(3)设置情境,采用交际性练习,短期内学习大量教材;(4)借助母语翻译比照外语;(5)师生相互信任和尊重。
据称,该方法对所有年龄的人,效果都非常好,当前,很多国家在研究和使用。
二、比较分析法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小学在中年级阅读教学中注意到有相当多的课文段落文字优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
他们针对学生的理解特点,设计出可让学生比较的段落和内容,实行比较分析,在比较中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表达形式和内容,欣赏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增强对课文的感受,使学生懂得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一段话写清楚、写具体的。
比较分析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能增强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的主体意识,使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到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去。
洛扎诺夫教学法引入VB教学的几点尝试
洛扎诺夫教学法引入VB教学的几点尝试1引言南宋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
”可见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以及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的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相继传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受到极大的冲击。
其中“洛扎诺夫教学法”便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分析教育专家奥尔基·洛扎诺夫(G. Lozanov)首创的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洛扎诺夫教学法原理及其技术特点洛扎诺夫教学法,又称“暗示教学法”(Suggestopedy Teaching),是指“创造高度的机动,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因素组织起来(Lozanov,1978)”,通过将有意识和无意识高度统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产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
洛扎诺夫认为:传统教学低估了学生巨大潜在能力,认为学习者只能吸收教师、教材和教育管理部门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只强调刻苦而不注意方法的引导,忽视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因而限制了学生潜力的挖掘。
洛扎诺夫教学法的理论源于无意识心理活动,为了开发学生潜力使之达到充分自我发展的目的,有六种暗示技术可以来促进这种活动。
2.1权威性(authority)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既指经过时间考验过的观念和教材,也指获得学生尊敬而产生信任感的对象,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启智作用,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2.2幼稚化(infantilization)在教学中使学生退回到小孩似的心理状态中,排除成人的忧虑的干扰,降低心理屏蔽,回复儿童的情感和直觉力,变得更善于吸收知识,轻松学习。
2.3双重面(double-planeness)双重面指的是无意识的信号如声调、步态、用语以及身着打扮方面的微妙变化都能对学生产生刺激,可以在教学中取得预期的效果。
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方法熊海燕袁芳王微吕洪晶王冰白雪一、暗示教学的定义暗示教学法又称启发教学法,它是保加利亚暗示学专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在60年代中期创造的,被称为是一种“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习进程”的教学方法。
二、暗示教学的基本原理暗示教学法的原理是整体性原理。
他认为,参与学习过程的不仅有大脑,还有身体;不仅有大脑左半球,还有大脑右半球;不仅有有意识活动,还有无意识活动;不仅有理智活动,还有情感活动。
而人们在通常情况下的学习,总是把自己分成几部分:身体、大脑两半球、有意识和无意识、情感和理智等,它们总是不能协调,甚至相互冲突,因而大大削弱了人的学习能力。
暗示教学法就是把这几部分有机地整合起来,发挥整体的功能,而整体的功能大干部分的组合。
三、暗示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暗示教学法有一系列的理论基础,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神经生理学理论、精神治疗学理论等,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心理学理论。
洛扎诺夫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应成为一种趣事,应当在无紧张的状态下进行;作为人,其思维是在自觉意识和潜意识两种意识层面上进行的;暗示是利用通常不用的大脑储备的手段,目的在于加快学习。
后来人们把它归纳为四条心理学上的依据:1.人的可暗示性。
即人的可意会性、可启示性、可影响性,“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由于它才使人和环境间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作用。
人虽都具有可暗示性,但接受暗示的能力各不相同。
它受制于发出暗示和接受暗示双方各自的体力、智力、职业能力、社会地位等多种因素。
如果前者在这些方面都优于后者,那么就可产生较强的暗示能力,反之则可能使暗示受到抵制以至失去作用。
人具有接受暗示的能力,但同时也具有反暗示的能力,这种反暗示的防线通常有三道:①逻辑防线,“对于它印象上认为不合逻辑动因的,一概挡驾”;②感情防线,“对于不能达到创造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一律挡驾”;③伦理防线,“凡与个人的道德原则相矛盾的暗示,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这三道防线为人所共有。
暗示教学法理论
第十章暗示法暗示法是由保加利亚的精神病学家-教育家Georgi Lozanov发展的方法。
一.理论1.语言的理论Lozanov既没有明确有力地表达语言的理论,而其似乎他也没有关心任何与语言元素和他们组织相关的特殊的假设。
对于词汇记忆的强调——目标语言项目和母语翻译——建议了语言的观点,即词汇是中心,强调词汇翻译而不是情景。
然而,Lozanov偶尔讨论了在“整个意义课文中”经验语言材料的重要性而且注意到暗示法的课程指导“学生部注意词汇的记忆和获得语言的喜欢,但是要注意交流的行为。
”Lozanov推荐在家学习“整个意义课文”的录音,那就是“最重要的是,有趣”。
这些被听做是“外语音乐的缘故”。
课文应该是有着有感情的内容的令人心情愉快的故事。
Lozanov 对于这些故事的推荐似乎是完全的激发积极性,然而,没有代表对于那种观点的承诺,该观点是语言是卓越地学习和有感情的使用功能。
在描述课程工作和课文组织中,Lozanov认为语言最经常学习的最为“材料”。
有人感觉材料的语言本质是相当无关系的,而且如果语言课程的焦点,据说,语法规则的记忆,Lozanov可能觉得暗示法的理论最佳的。
给予意大利课堂的实例没有建议语言理论明显地不同于那些支持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来组织词汇。
2.学习理论暗示法的核心是暗示。
对于很对人来所,暗示在脑海中显现敏锐注视的观察力,活跃的毛的眼镜,以及单调地重复催眠师的指令。
Lozanov承认这种暗示法相关的可能性,但是主张他自己的观点与暗示法的“狭窄的临床的催眠的概念作为一种静态的,像睡觉的,可变的意识状态”相区分。
Lozanov更进一步主张区分他的来自于催眠的方法以及其他思维的控制形式是这些其他形式缺乏“无暗示-暗示感觉”和“没有创造常量来建立保留通过集中的精神-放松。
”这有6个原理的理论构成要素通过非暗示和暗示来实施,记忆建立保留的途径。
我们将会简短地描述这些权威人们从权威的资源那里获得最好的记忆以及最受那些信息影响。
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的暗示手段
• 运用音乐。即上课时伴以音乐或悦耳的鸟鸣声,发挥音 乐在人的非理性活动中的应用。
• 利用直观。即运用图片、模型、电影、戏剧、参观、访 问等直观手段。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
• 运用权威。如教师的权威,它能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吸 引力,使学生乐于受教。这也就是“亲其师、信其道” • 控制节奏。要求教师在教材的介绍中,按照一定的节奏, 支配人的各种活动和情绪。 • 创造外部环境
暗示教学法简介
王丽芳 20101925
主要内容
1
暗示教学法起源及定义 暗示教学法的暗示手段
2 3 4
暗示教学法的优点
运用过程中的一些要求
案例教学法起源
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治 疗医生,医学博士乔治· 洛扎 诺夫也叫格奥尔基· 洛扎诺夫 (Georgi Lozanov)于60年 代中期创造的,被称为是一 种“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 习进程”的教学方法。以后 由东欧各国传到苏联、美国、 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 近年,被介绍到我国。
Thank You!
暗示教学法的优点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促使学生动脑、动手。
பைடு நூலக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 习兴趣 提高记忆力
运用过程中的要求
暗示目的必须明确,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思维才有 特定的目标。
必须设计好暗示环境,使学生在愉快而不紧张的气氛 中展开。
必须选好时机,使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倾向 于有意识心理活动变化。 暗示内容必须具体
暗示教学法的定义
洛扎诺夫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参加学习的过程不 仅有大脑,还有身体;不仅有有意识活动还有无意识活 动;不仅有理智活动,还有情感活动。他们是一个不可 分割的统一体。
洛扎诺夫与暗示教学法
洛扎诺夫与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保加利亚的一个医学博士洛扎诺夫提出并且创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20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在欧洲苏联美国加拿大都产生巨大反响,他先是在成人中实验后来普及到儿童,先是在外语一科实验,后来普及到多科。暗示教学法有一些特殊的做法,使学生异乎寻常的学得多,学得快,又记得牢。在他的教学法中每一课内容和形式相当多,包括二百到二百五的新单词,包括一些语法知识,这些语法不是按顺序编号呈现,而是把这些单词和语法编成主题对话的形式,把所有要学的东西编成故事性的教学剧本,有生动的情境,活泼的情节,有人物,有戏剧性的冲突。除了主题对话之外,还包括专门的练习,称之为练习曲。教学时,学生通过游戏、唱歌、听音乐、扮演角色、对话、表演的形式来学习。教学活动包括介绍情况,给学员起新名字,用新名字,设计新身份新职业,和其他成员一起进行各种各样游戏表演,进行语言训练、听力培养以及心理测验。教室里没有课桌,而是几十把椅子排成半圆形,并备有黑板、银幕、投影器和播放音乐的器材。
第三是艺术的手段与方法:适当运用音乐、舞蹈、戏剧、雕塑、电影等单项的或综合的艺术形式,配合教学内容来教学。
另外教师的威信和学生的稚化也是暗示充分发挥作用的手段和重要条件。教师作为威信源,可以对学生心理起触动、榜样和支柱作用。稚化是学生象小孩子一样听音乐、做游戏,进入角色,轻松而自信,无忧无虑,自由欢快。这是大脑吸收力、创造力最好地发挥和开展超级心理活动的时刻。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暗示教学法效应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暗示教学法效应作者:陈寿杰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2013年第11期暗示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模式,能在英语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何为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洛扎诺夫所创,因而亦称“洛扎诺夫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就是通过对大脑左右施加的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个人心理潜力,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充分发展自我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实验证明,此教学法在发掘人的学习潜力方面有着异常功效。
二、暗示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1. 环境暗示。
暗示教学法认为,暗示是个人和环境之间一个经常性的交流因素,倘若能达到“人──环境”之间的“共振”,人与环境间的不断交流就能达到最为和谐协调的境界。
无论是优美惬意物化环境的陶冶,还是愉悦和谐心理环境的感化,都能使学生在无对抗的状态下,乐意、顺利地接受环境的暗示信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因此,教师应该对教室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为学生创设一个明快、舒适的学习场所,如在学习园地多展示一些学生的英文习作,以及与英语相关的图片、资料等,多给学生以“英语学习是有实用的、愉快的、不困难的”“只要我努力,我就能成功”等一类的积极暗示,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2. 体态暗示。
“体态暗示”就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用体态语言把自己的用意、愿望表露出来,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或明白教师的用意所在。
体态暗示是沟通师生感情的特殊信息传递方式,尤其是在以语言文字为主的课堂言语交际中具有特殊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能体现暗示的委婉特点,起到感染、传递、调控、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往往教师的一束目光、一个手势,就能使某个学生或者整个班集体产生某种微妙的心理变化,形成某种心理状态,有效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
3. 活动暗示。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碰到的最大“敌人”不是自己能力不够,也不是学习内容深奥难懂,而是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动机障碍。
暗示教学法探析
暗示教学法探析行为暗示暗示教学法,又称启发教学法,它是保加利亚暗示学专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在60年代中期创造的,被称为是一种“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习进程”的教学方法。
其理论基础是,学习应成为一种趣事,应当在无紧张的状态下进行;作为人,其思维是在自觉意识和潜意识两种意识层面上进行的;暗示是利用通常不用的大脑储备的手段,目的在于加快学习。
它所依据的人的可暗示性、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人的非注意心理反应、人的潜力,总括起来,都是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人的感情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现结合实际,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环境暗示。
班级环境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讲班级环境单指班级自然环镜,广义的讲班级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优美和谐的班级环境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给学生增添学习与生活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能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感悟,产生蓬勃向上的力量。
二、语言暗示。
暗示教学法理论认为:人具有可暗示性,即人的可意会性、可启示性、可影响性,这种特质“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
人虽都具有可暗示性,但接受暗示的能力各不相同。
它受制于发出暗示和接受暗示双方各自的体力、智力、职业能力、社会地位等多种因素。
如果前者在这些方面都优于后者,那么就可产生较强的暗示能力,反之则可能使暗示受到抵制以至失去作用。
教师相对学生来说正是职业能力、社会地位等各个方面都优于学生的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有意无意的话语,都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在对待学生的非原则性错误时,我建议适当调整自己的语言,把“批评的冷言”化为“期望的热语”。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对他说什么样的话”。
比如,一名值日生某节课黑板没擦净,如果你对他说:“我想你这次没擦好,一定是有原因的,我相信下一节课你一定能做好这件事!”学生会在愧疚之余检视自己的行为,并对你的期待给与最佳的回报。
暗示教学
暗示教学摘要GeorgiLozanov指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
这种教学理论是保加利亚的心理治疗医生乔治·洛扎诺夫(又称格奥尔基·洛扎诺夫,GeorgiLozanov)在20世纪60~70年代创立的,又称“洛扎诺夫教学法”,它主要用于语言教学。
目录1理论简介2实验3法研究的历史和…4法的原理与方法5法的因素分析6它的中国化问题…理论简介1.1理论起源暗示教学理论(Suggestive Teaching Theory)洛扎诺夫在1955年用暗示疗法治疗一个疲劳沮丧、记忆衰退的病人,使其恢复并且增长了记忆力。
他经过9年的实验研究,证实“暗示超常记忆力”的存在,因而建立了暗示教学理论和暗示教学法。
1.2基础观点暗示教学认为,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综合,有意识和无意识,是不可分割的,而暗示是环境和个人之间一个经常不息的不知不觉的交流因素,能产生巨大的“熏陶”作用。
所以教学过程要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充分发展自我。
可暗示性是大脑接受或者唤起观念的能力,并使观念现实化为行动。
威信——使人乐于接受的力量,是决定暗示接受性的主要因素。
人在清醒而放松的状态下,可暗示性和有意识的判断能力同时出现。
因此,个人知道暗示过程,而且对它采取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增加学习的效率。
但是,可暗示性总是受到反暗示的抵制。
凡是在逻辑上、感情上、伦理上与个人相违背的暗示,都是不能被接受的,所以接受新暗示引起心理共鸣,有时要以破除旧暗示为前提。
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使人们能和环境保持平衡,而且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建立在无意识的组合之上。
个人的见解、动机和记忆都受感情、想象以及其他无意识活动的影响。
各种感官所接受的无意识的知觉,只是外围知觉,不是意识所关注的中心,但以后可以进入注意的中心。
从外围知觉得来的信息,可以成为长期记忆的基础。
英语教学方法中的暗示法
英语教学方法中的暗示法1. 定义暗示法由保加利亚精神病医学家和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扎诺于与60年代中期创立的。
这是一种强调通过暗示,开发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潜力,激发高度的学习动机并创造最佳学习条件,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活动相结合,让学习者在放松而又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有效学习的教学方法。
2. 教学原罗扎诺夫提出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心理、生理规律的三个基本原则。
1学习活动应由整个大脑组织参与。
2教学中分析与综合应同时进行。
3学习者的意识过程和超意识过程应同时地、不可分割地进行。
3. 正确的暗示主要有两种手段:威信和稚化。
1威信:是指教师的威信和信息来源的威信。
2稚化:是指把成年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看做是小孩,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好像家长与孩子,由教师组织活动,扮演各种角色。
4. 特点1布置舒适幽静的环境,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
运用音乐伴奏,消除紧张心理,激发记忆力和想象力。
2不仅要调动学习者有意识的活动,而且要充分发挥无意识活动的作用。
不要做过多令人乏味的机械操练。
3通过教师和教学材料的危险以及学习者的稚化,建立高度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目的语。
多表扬,没有课外作业,也不要给学习者以考试压力。
4在消除学习者心理障碍,充分发挥其潜力的情况下,扩大语言材料的输入量。
5. 缺点对语言知识的系统传授,对语法规律之于语言交际的指导作用重视不够;强调布置优雅的学习环境带来片面性。
英语课堂常用的18种教学法1.童话剧教学法教学内容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制约着语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用。
学生用书主体部分为经典的英美英语童话故事。
在英语课堂上,当孩子们遨游在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中,他们学习的英语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当他们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童话人物交上好朋友的时候,他们的英语也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2. 情景教学法Fresh English 新鲜美语是我们英语日常用语专题部分。
在英语课堂上,老师们为学生们模拟各种各样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呈现学生们感兴趣的单元主体,组织学生们在情景中不断地反复地操练新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暗示教学模式
暗示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洛扎诺夫,该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暗示原理,即让学生在接受暗示中学习。
暗示教学使形象的和抽象的内容同时作用于学生,学生的大脑两半球同时得到利用。
在学习新的内容时,人脑两部分并用,比用一个部分效果要好。
暗示教学使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发挥作用,处于精神轻松状态下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激发一个人的超强记忆力。
暗示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以语言教学为例:说明内容——朗读——边播放音乐,边朗读——角色表演——伸展活动。
暗示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让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运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综合手段、方式,诱发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使大脑两半球协调活动,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结合,形成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习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但是,实施暗示教学要求众多的条件,如教学设备方面,要有宽敞的、布置雅致的教室;较好的音响设备;学生人数要少,一个班只能十多人左右;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有音乐、舞蹈等综合艺术能力。
洛扎诺夫提倡的暗示教学理论强调:第一,人的可暗示性,环境的重要暗示作用;第二,人脑活动的整体观;第三,精神和情绪对人的活动的影响。
基于以上的理念,洛扎诺夫提出的教学实施的原则主要有1)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根据这一教学原则,教学活动应当使学生处于体验自然,处于愉快、轻松的环境之中,尽量减少外部压力和心理紧张,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一种求知欲得到满足的快乐状态。
愉快而不紧张原则的实施,是以宁静、安谧、自信与信任为前提,要求自我控制,以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洛扎诺夫认为:“人之所以紧张是由于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记忆和应用缺乏自信心的缘故”;紧张使人感到疲劳,能力消耗容易达到最大限度;不紧张则有利于创造性学习,发挥人的潜力。
2)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的原则按照洛扎诺夫的观点,在人的活动中,有一部分是有意识的,另一部分是无意识的。
所谓“无意识”,是人们“对某种现象不自觉的、未加注意的、不由自主的、不知不觉的、模糊不清的反映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的技术特点分析廖 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内容提要]暗示教学法是暗示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多适用于外语教学,并以超常的教学效果著称。
洛扎诺夫针对长期以来教学中忽视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现象,提出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并且在实践中总结出六种有利于学生产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技术。
这六种技术共同体现了指向无意识、整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关键词]暗示;暗示教学法;无意识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3)06-0065-69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教育家、医学家格奥尔吉・洛扎诺夫(G eorgi Lozanov)多年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这种教学法对东西方国家的学校教学都产生过一定影响,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优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成果。
洛扎诺夫认为,传统教学法过于强调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作用,导致无意识功能被压制,不但降低了学习效率,而且导致学生疲劳,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洛扎诺夫遵循大脑两半球协调统一、有意识无意识协调统一和潜能层次的暗示联结原则,采用树立权威、稚化、双重交流、语调变换、节奏契合和假消极等技术,充分发掘个体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达到传统教学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本文拟介绍暗示教学法的实施技术,并对反映该技术特点的指向无意识、整体性和实践性进行分析,探讨暗示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一、暗示教学法的六种技术洛扎诺夫认为教学中最难克服的是学生的记忆问题。
暗示教学法的理论源于无意识心理活动,即一个或一组刺激指向无意识,并被无意识接受。
通过无意识接受的信息是长时记忆的基础。
这需要学生处于可暗示状态,教师发出适当的暗示。
洛扎诺夫在课堂上主要使用六种暗示技术来促进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从而实现高效记忆。
(一)树立权威暗示学中使用的权威(authority)是指非直接的威望(Prestige)通过非直接的途径产生信任的氛围和服从的直接愿望。
权威的观点来自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的教育哲学和洛扎诺夫的心理治疗实践。
马卡连科肯定真正的权威,即树立在学科知识、责任感、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及对人类普遍理解基础上的权威,而不是伪装的、强加的权威。
马卡连科认为集体的权威非常重要,集体是社会组织的雏形,个体应使自己的愿望服从集体的意志。
洛扎诺夫肯定并接受马卡连科的权威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从暗示学的角度论述了权威。
他在其保加利亚文原著《暗示学和暗示教学法大纲》中提出,几乎所有暗示方法都以权威为基础———无论是领导作者简介:廖坤(1978-),女,四川绵阳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者人格的权威、信念的权威还是逻辑或经验的权威。
[1]洛扎诺夫及其同事通过研究发现,个体的暗示性,即接受暗示的程度受到他的体力、智力、职业能力、社会地位等因素影响。
在这些因素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人更容易受到暗示。
权威能显著增强学生对基本材料的记忆。
当信息来源于权威———如著名作家、艺术家或教师时,学生的记忆最强。
对权威的反应常伴有情感因素。
积极、热情的态度是权威的组成部分,如在艺术杰作中,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审美体验,通过无意识感受的。
在使用权威这一技术时还应注意,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权威的作用不能太明显,因为当学生不知道教师使用的技术时,反暗示防线更容易被突破。
教师和学生须保持适当距离。
在维持纪律和授课过程中,不能使用否定的词语或手势。
[2]洛扎诺夫认为,权威不仅来自教师,也来自教材内容。
洛扎诺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两个小组的学生背诵同一首诗歌:其中一组被告知诗歌出自某著名诗人,而另一组学生并不知作者为何人。
实验结果表明,知道作者的小组记忆明显优于另一组。
(二)稚化稚化(in fantilization)这一技术针对成人教学而言。
稚化并非消除或弱化成人的生活体验和智力,而是使成人在学习中利用儿童的某些特点(自发性、自信、好奇心、记忆能力)。
成人在学习中常使用原有的经验进行推理,但持续的推理会导致个体记忆的下降,并导致个体疲劳。
稚化技术能够帮助成人消除暗示,即将他们从过去受到限制的、不利的暗示中解脱出来。
儿童时期,新单词的记忆比成年时期更容易,因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压力或有意识的努力。
意识的被动和身体的放松状态对稚化和增强记忆非常重要。
要达到稚化,除了教师的权威和“音乐会”状态,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也很重要。
稚化能带来自发气氛,,消除压力。
在集体中更容易达到稚化,因为集体为学生提供了自发的氛围。
稚化采用的主要方式是角色扮演,即上课开始就让学生以虚构姓名和经历的人物身份出现,让他在课堂上换上和真实生活中不同的角色。
当学生在课堂出错时,因为他使用的是虚构的身份,即非真实的身份,而不用担心教师和同学的看法。
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稚化是紧密联系的。
当同时使用权威和稚化技术时,因教师和学生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学生更容易接受来自教师的信息。
(三)双重交流苏联心理学家认为,物质和社会环境同时对意识和无意识产生影响。
双重交流(double-planeness)指来自环境的无意识刺激(如教室的装饰)和教师的教学特色(表情、手势等)对学生无意识心理的刺激。
这些边缘刺激对学生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暗示教学注重教室的布置,例如在墙上悬挂包含学生即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图画,教师不用刻意要求学生注意。
使用双重交流技术可以加强权威,创造稚化情景;教师运用语言手段,如在讲述教学内容时插述一些积极内容,如本学校具有优秀的教学水平,教师本人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肯定学生具有学习该学科的出色能力等(但教师应注意,插述的内容不能表现太明显),同时通过诚恳、自信表情、态度来树立权威。
要掌握双重交流技巧,教师不仅需要注意讲授的内容,还要注意讲授的形式。
(四)语调变换语调(intonation)是指句子里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快慢轻重,它能表现出真实或强调的信息,并且强化言语的内容。
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内容,对听者产生不同的效应。
当词语以柔和、神圣或命令的声调表达时容易达到暗示效果;低沉的、有节奏的、模糊的暗示可能比直接命令更具影响力。
洛扎诺夫认为语调对记忆非常重要。
在音乐课部分,教师须将艺术的语调与音乐相融合。
实验结果证明,当变换的语调和权威结合时,学生记忆更好、更持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使用重复教学内容的手段来加强学生的记忆。
虽然重复可以促进记忆,但也容易导致学生疲倦;而将语调与重复结合使用则可以减少甚至消除疲倦。
洛扎诺夫与其同事通过实验证明,由于教师采用了不同语调,在暗示教学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教师朗读的内容虽然是相同的,但实验组学生记忆教材内容的数量和记忆的持久性均超过对照组。
(五)节奏契合节奏(rhythm)是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指各种音响有一定规律的长短强弱的交替组合,它也是——66词语音节的重心和长度的形式的表现。
当记忆的内容以词和短语间有适当停顿的形式呈现时,语调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节奏是基本的生理规律,是自然界节奏的反映。
”[3]个体的生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艺术体验体现为一定节奏。
持续的、一致的、有节奏的讲述能产生无意识(非精确)心理活动,能轻松突破反暗示心理防线。
洛扎诺夫关于通过节奏实现暗示的观点与瓦什列夫(L.L.Vasiliev)在《心理暗示》中的表述不谋而合,“成功的接受有节奏的心理暗示的实验以两种节奏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发出暗示者的节奏和接受暗示的适当时刻的节奏。
以单一的节奏来呈现新材料会不利于记忆。
”[4]将不同的语调和节奏结合运用,能使讲授产生变化,使记忆保持在最佳状态上。
(六)假消极假消极(concer pseudopassivity)是指接受者在深度放松状态时最容易实现暗示的一种状态。
[5]假消极的特征是个体身体放松,但心理活动却处于积极状态。
在暗示教学的课堂上,假消极主要通过消极音乐会来实现。
消极音乐会的“消极”是相对于积极音乐会的“积极”而言的。
在积极音乐会上,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或表演语言材料,背景是古典音乐,学生身体得到放松,仿佛是在参加音乐会,而在消极音乐会上,学生对呈现的材料不予以积极的注意,但是音乐会的假消极却伴随着学生的大量心理内部活动,因此学生并非处于真正的消极状态。
假消极状态的产生得益于音乐所具有的功能,因为“音乐直接影响缘脑,而缘脑是掌管情感、动机和记忆的居所”。
[6]洛扎诺夫之所以在暗示教学法中推崇巴洛克音乐,是因为巴洛克时代的作曲家利用“特殊的琴键、比率、和声形式、对位、韵律和速度”,[7]使音乐和人的身体、大脑达到自然和谐,对听众有巨大的感染作用。
将古典艺术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一方面是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接触艺术、感受艺术,发展健全的人格。
目前并没有相关的实验来证明巴洛克音乐是实现假消极的唯一艺术形式,但根据暗示学原理,采用与人类生命节奏相契合的音乐或其他艺术形式,就可以使个体产生假消极状态。
二、暗示教学法的技术特点(一)指向无意识从暗示教学法的六种技术内容可以明显看出,它们最明显的共同特点是指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
传统教学注重学生的判断、逻辑和推理等活动,主要通过学生有意识心理活动进行教学。
洛扎诺夫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意识和无意识应共同参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
教育家克里克(E.K rieck,1882-1947)曾说过,教育不单是有意识地进行的,“在以有意识的教育意图实施的教育层下,尚存在无意识地、不自觉地进行的厚厚的教育层。
”[8]洛扎诺夫在教学中重视无意识,其依据是暗示学原理中关于暗示与无意识、意识的理论。
首先,环境同时作用于有意识和无意识。
洛扎诺夫坚持马克思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观点,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洛扎诺夫肯定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他认为,环境虽然不能改变个体的某些特征,但环境能塑造个性,促使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影响都是通过有意识和无意识共同作用的,不管人们自己是否意识到这种作用。
所以,洛扎诺夫认为,传统教学中并不是完全没有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参与,实际上这也是不可能的,只是教师对学生无意识的利用不够充分。
其次,所有意识活动是建立在无意识活动基础之上的。
苏联心理学家乌兹纳采夫通过实验证明:无意识现象能“唤起明确意识的出现……表现为意识的某些确定内容的某种储备”。
[9]洛扎诺夫提出无意识知觉不是目前意识关注的中心,因此被称为外围知觉。
在一定条件下,“外围知觉可以进入注意的中心”。
这些条件包括:个体的态度、动机、期待、兴趣和需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