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什么

合集下载

血常规检查有哪些王素英

血常规检查有哪些王素英

血常规检查有哪些王素英发布时间:2023-07-05T04:40:13.775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9期作者:王素英[导读]夏邑县人民医院河南商丘 476400血常规是临床最基本的血液检测项目,是临床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之一,也是大多数人日常体检时的必查项目。

但是依旧有很多人对于血常规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血常规是检测什么的,可以检查出哪些疾病,化验单又应该怎么看。

那么本文就详细介绍一下有关血常规的小知识。

血常规检测什么?血液是由有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血常规检查又叫“全血细胞计数”,是用仪器检测血液中的细胞情况,主要是统计单位体积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

检查项目包括白细胞及分类,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还有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细胞大小分布、网织红细胞计数等。

为什么要查血常规?通过血常规检测可以了解白细胞的计数及分类,以及各个类型白细胞的比例和数目,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感染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以及感染程度等;还可以了解红细胞的计数、血红蛋白的含量、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贫血以及贫血程度等;血小板计数的检测可以帮助了解患者血小板的情况判断机体出血是否与血小板有关。

血液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运输和防御功能,是身体上的生命基础,可以调节基础体温和渗透压以及酸碱平衡,可反映血液系统性疾病,还可以通过血液检查筛查出多种疾病,可以为医生诊断某些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

而且血常规检测可以发现一些潜伏的疾病,足够预防疾病的突然发作,另外此项目比较安全,检查的不适感非常的小。

血常规可以查出什么疾病1.贫血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当低于正常范围下限时则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出现头晕气短等一系列症状,甚至导致器官进一步病变,这一总合征被称为贫血。

从血常规看贫血,主要看血红蛋白(Hb)浓度、细胞的压积、红细胞的个数。

血红蛋白是判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血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疾病

血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疾病

血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疾病血常规检查(complete blood count,简称CBC)是一项常规的血液检查,通过分析血液成分的数量和质量来评估身体的健康状况。

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多种疾病,包括感染、贫血、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疾病。

本文将介绍血常规检查能够查出哪些疾病,并详细解释不同指标的意义。

1. 贫血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根据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贫血,并进一步确定其类型和严重程度。

2.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抗病原体和有害物质起着重要作用。

血常规检查可以测量白细胞的数量,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感染或患有炎症性疾病。

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患者正在抵抗某种感染或炎症,而过低的白细胞计数则可能表示免疫功能受损。

3.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是一种血液细胞,主要参与凝血过程,帮助止血。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血小板的数量,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出血性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易出血的情况,而过高的血小板计数则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4. 白细胞分类血常规检查还可以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这些细胞在不同的疾病和病理状态下会发生变化,通过对它们的分类与计数,医生可以判断炎症程度、感染类型和免疫系统功能情况。

5. 血常规检查能够检测的其他疾病除了上述常见的疾病之外,血常规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其他血液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根据白细胞的形态特征、不同细胞系的数量和比例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的疾病,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血常规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诊断和监测多种疾病,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急诊科常用检查项目及解读

急诊科常用检查项目及解读

急诊科常用检查项目及解读急诊科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部门,主要负责处理各类急性疾病和创伤,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救治时间。

在急诊科的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依靠各种检查项目来获取患者的病情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急诊科常用的检查项目及其解读。

一、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急诊科最基本的检查项目之一,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成分,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

白细胞计数可用于判断炎症程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反映贫血情况,血小板计数可以评估凝血功能。

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的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因和诊断。

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用于评估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检查方法,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心电图检查可以检测心脏的节律和速率,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情况。

在急诊科中,心电图检查尤为重要,可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心脏相关的疾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CT检查CT检查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断层扫描技术,能够显示人体各个器官的立体影像,对各类疾病的诊断起着关键作用。

在急诊科中,CT检查常用于头部损伤、腹部疾病、胸部感染等的诊断。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征,选择合适的CT检查部位和方式,以获得准确的诊断信息。

四、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患者血液气体成分及酸碱平衡状态的检查项目,对于危重患者的监测和救治非常关键。

血气分析结果可反映患者的氧合情况、二氧化碳的排泄情况以及酸碱平衡等指标。

在急诊科中,医护人员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患者的呼吸支持和液体管理,及时干预危急病情。

五、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技术,通过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来显示器官结构和功能。

在急诊科中,超声检查常用于腹部疾病的诊断、心脏超声检查、血管超声等。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的超声检查项目,获取详细的影像资料。

带你了解血常规检查_1

带你了解血常规检查_1

带你了解血常规检查发布时间:2023-07-27T11:27:20.165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4月7期作者:李秀秀[导读]带你了解血常规检查李秀秀(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商丘476000)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化验检查,经对血细胞相应数量及形态的变化情况的检验,反映患者机体状况,在患者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测及健康筛查中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病情进行诊断最为常用的辅助检查方式之一,但化验单上的数字、字母常常让患者看得一头雾水,以下为您进行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一、什么是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顾名思义,即血液的常规性检查。

血液在身体中流动,机体各相关组织、细胞都与其具有密切关联。

所以,血液检查可以对患者身体多方面信息加以反映。

临床中与血液有关的检查较多,血常规检查是针对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及种类加以分析的一种检查手段。

二、血常规检查有什么用首先,助力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

很多疾病都可能导致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异常,医生通过血常规化验单,能够对患者患有什么疾病,存在什么问题给出初步判断。

其次,助力医生确定后续诊疗计划。

血常规检验能够助力医生了解患者血细胞数量的情况,具有什么风险,是否需要采取相关治疗措施,是否需要输血等,医生通过血常规化验单,能够对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为后续诊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最后,动态观察治疗效果,指导医生制定及调整疾病治疗方案。

例如,若是患者为缺铁性贫血,患者在进行补铁治疗期间,针对患者的血常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可以观察疾病治疗的效果。

若是未见效果,是何种原因导致,医生可以针对疾病治疗方案做出相应调整。

三、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血常规报告中包含较多内容,各指标的含义有所不同,化验单右侧通常会标明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

在血常规化验单上,除数字和字母以外,还有“↑”和“↓”的符号,表示相较于正常参考值升高或降低。

读懂血常规化验单,主要应看懂如下几部分:首先,红细胞系统。

血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疾病

血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疾病

血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疾病
血常规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能够反映人体血液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血细胞数量、形态、颜色、形态等。

血常规检查是一种无创且安全的检查方法,可以用于疾病的初
步筛查、诊断和监测。

以下是血常规检查能发现的一些常见疾病:
1. 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导致氧的输送能力下降,出现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血常规检查能够反映红细胞数量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如果红细胞数量或MCV低于正常范围,则可能存在贫血。

2.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可以引起
发热、乏力、头痛等症状。

血常规检查能够反映白细胞数量和分类,如果白细胞数量升高,并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则可能存在感染性疾病。

3. 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多种
疾病。

血常规检查能够反映血小板数量和形态,以及白细胞的数量和分类,如果发现血小
板减少或分布不均,或者白细胞异常增多、形态异常等情况,就可能存在血液系统疾病的
可能。

4. 肝病、肾病等疾病:肝病、肾病等疾病常常影响人体的血液情况。

血常规检查能
够反映血清蛋白、肌酐等生化指标,以及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
如果这些指标异常,则可能存在肝病、肾病等疾病。

总之,血常规检查虽然无法确定具体的疾病,但可以提供一些重要的参考信息,配合
其他检查和病史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作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因此,人们应该定期
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血常规检验项目及意义

血常规检验项目及意义

血常规检验项目及意义血常规检验是指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来评估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状况的一种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验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计数(PLT)以及其他参数如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白细胞分类计数等。

这些指标能够为医生提供关于抗炎、抗感染和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类型、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监测治疗效果。

1.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指的是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范围因性别和年龄而异。

通过红细胞计数可以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排除贫血的疾病。

2.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指的是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

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出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

异常的白细胞计数可能暗示有感染或者炎症的存在。

3. 血红蛋白浓度(Hb):血红蛋白浓度是指血液中单位体积的血红蛋白含量。

通过血红蛋白浓度可以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有助于发现和诊断贫血疾病。

4.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指的是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成分,与血液凝固和止血有关。

正常的血小板计数范围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或凝血异常。

5.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体积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通过检测MCV可以评估红细胞体积的分布情况,帮助医生判断贫血的类型。

6.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是指血液中平均每个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MCHC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贫血原因,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7. 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是指血液中单个红细胞中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贫血的类型。

8. 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在白细胞计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种类的白细胞数量。

血常规检查主要检查什么

血常规检查主要检查什么

血常规检查主要检查内容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检测体内的各种血液成分来了解机体健康状况。

血常规检查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1. 血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细胞计数是指在每毫升血液中含有的红细胞数量。

通过检查红细胞计数可以了解贫血、多血症等红细胞疾病的情况。

2. 血红蛋白浓度(H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携氧功能取决于血红蛋白的含量。

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可以评估贫血情况。

3. 红细胞压积(HCT)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所占据的血容积比例,通过检测红细胞压积可以评估贫血情况。

4.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碎片,主要参与止血过程。

检测血小板计数可以评估出血和凝血功能。

5.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抵御感染及炎症。

通过检查白细胞计数可以了解机体免疫状况。

6. 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对细菌感染有重要作用。

检测中性粒细胞比例可以给予感染性疾病诊断参考。

7. 淋巴细胞比例(LYM)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另一种血液细胞,对病毒感染等有重要作用。

检测淋巴细胞比例可以判断免疫状况。

8. 单核细胞比例(MONO)
单核细胞是一种白细胞,参与抵御病毒感染。

检测单核细胞比例可以了解机体炎症状况。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常规的临床检查项目,通过检测上述指标可以全面评估机体的血液状况,及时发现贫血、感染、炎症等疾病。

对于保持健康、及时干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血常规检查意义

血常规检查意义

血常规检查意义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验项目,通过对血液中各项指标的测定,可以提供关于个体的健康状况、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等重要信息。

血常规检查通常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的测定。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状况评估:血常规检查可以提供个体的健康状况评估,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个体的贫血程度,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症状,评估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

2. 疾病诊断:血常规检查在疾病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个体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情况,异常的白细胞计数可能提示存在感染或者炎症等疾病。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个体的凝血功能,异常的血小板计数可能提示存在出血或者凝血功能异常等问题。

3. 疾病监测:血常规检查可以用于监测某些疾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例如,在白血病治疗过程中,通过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可以监测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发展情况。

4. 药物治疗监测:血常规检查可以用于监测某些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例如,某些药物可能对造血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可以监测血液指标的变化,评估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5. 健康体检:血常规检查是健康体检中常规的检查项目之一。

通过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前采取干预措施,保持身体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血常规检查结果仅仅是一项辅助诊断手段,不能单凭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结合临床实际,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血常规检查对于健康状况评估、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提供重要的血液指标信息,匡助医生判断个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常规检查什么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

那么血常规正常值是多少?血常规检查什么?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小编为你解答这些血常规相关问题。

血常规正常值
血常规正常值主要是判断准妈妈是否贫血,其判断标准在国内和国外是有区别的。

在国内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100g/L,低于100g/L为轻度贫血,低于80g/L为中度贫血,低于60g/L 为重度贫血。

而在国外血色素正常值为110g/L,低于110g/L为轻度贫血。

低于90g/L为中度贫血,低于70g/L为重度贫血。

血常规检查什么?
在血常规检查中,可以看出一些与安全怀孕相关的信息: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你的血色素数值、白血球数量、有无潜在感染,以及你是否患有贫血。

如果你患有严重的贫血,那么孕期很有可能会出现铁的供给量不足,影响胎儿发育,而且不利于产后恢复。

通过血小板的数值,可以了解你的凝血机能,以及是否有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

红血球的体积(MCV)及脆性检查,有助于发现地中海贫血携带者(这在中国南方比较常见)。

同时还包括血型的检测,如果妻子是O血型(RH阴性),丈夫是A、B或AB血型(RH 阳性),则有出现胎儿新生儿溶血的可能。

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血常规报告单怎么看?
在孕期血常规检查中出现的经常是一些数据,准妈妈要仔细观察,我们可以从这些数据中知晓准妈妈的健康状况,下边是孕期血常规检查中的一些正常的参考数据。

白细胞:白细胞在机体内起着消灭病原体,保卫健康的作用,它的正常值是(4~10]×109/L。

如果增多准妈妈可能就会表现为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等,但在孕期是不同的,孕期是可以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的。

白细胞的减少,常表现为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白细胞按百分比分类计数可分5类:
1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增多时着表明准妈妈可能出现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但减少也不是好兆头,表明中性白细胞增多;
3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这种细胞增多意味着准妈妈可能患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4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075,这一数据对准妈妈的影响不大;
5单核细胞,正常为0.01-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白细胞偏高的定义,应该联系中性粒细胞来一起观察。

单纯的白细胞偏离没有一个绝对值。

如中性粒细胞正常,且没有身体感染炎症的表现,仅白细总数升高有时甚至达20×109/L 一般也不能说明有什/厶问题。

血小板:血小板正常值的范围为PLT(100~300)×109/L,如果血小板低于100×109/L,会影响准妈妈的凝血功能。

准妈妈的正常值范围与正常人正常值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占正常血液的0.3%左右,只要检查达到正常值的范围即为属于正常。

孕期血常规情况有异常时的表现
在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的数据是最关键的,也是准妈妈必须认真观察的。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就是携带氧分子,血红蛋白的正常浓度范围在110~150g/L,如果准妈妈的血红蛋白的浓度大于150g/L时,准妈妈有可能出现血液中的含氧量不足或脱水的情况。

当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同时减少时,准妈妈有可能出现贫血的现象,如果是轻度贫血,那对准妈妈及分娩的影响不大,重度贫血则会有引起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后果的可能。

本文来源:广州入职体检/020/cl/t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