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自1866年以来的马堡哲学讲座教席的历史
存在与时间
《存在与时间》的方法、内容和叙事[摘要]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最重要的经典。
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既需要对这本著作有一种整体的眼光,也需要对海德格尔的思想渊源加以考察。
从海德格尔的思想渊源来看,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的方法是来自于胡塞尔和狄尔泰的“解释学的现象学”,而《存在与时间》的实质内容就是来自于克尔凯郭尔的“生存主义”。
从《存在与时间》整体的叙事结构来看,整个著作分为层层递进的三个部分:从日常生活的解释学,到清醒的畏的意志论及其对日常状态的否定,最后到本真的生存的时间性和历史性及其对前两个部分的重新解释。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奠定了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基础和方向。
海德格尔为胡塞尔主编的《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鉴》第七卷所写的论亚里士多德的四十页手稿就是《存在与时间》的前身,致使李凯尔特、那托普、胡塞尔一致看好这位德国的哲学天才。
由于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之前并没有出版什么著作和论文,因此这本著作的思想起源就成为了海德格尔研究中的一个谜。
直到九十年代海德格尔全集的出版和基本重要的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的研究著作问世,人们对《存在与时间》的思想起源有了一个更为清楚的把握。
从这一思想起源来看《存在与时间》,这本经典的方法、内容和叙事结构就更加清晰了。
阐释《存在与时间》的方法渊源、内容渊源及其叙事结构的安排,这就是本文的目标。
海德格尔的哲学的根基在于现象学,这毫无疑问。
没有胡塞尔的现象学所开辟的道路,就绝对不会有海德格尔的哲学。
胡塞尔常对海德格尔青梅煮酒论英雄说,“现象学,你我而已”。
在胡塞尔的指导下,海德格尔从事“宗教生活现象学”的研究。
1928年,他作为继承人接替了胡塞尔在弗赖堡大学的教席。
到了1930年,胡塞尔已经十分确定地认为海德格尔背离了现象学精神,倒向了象舍勒那种哲学人类学和历史相对主义的东西了。
胡塞尔在一本《存在与时间》的扉页上苦涩地写道:“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amicus plato, magis amica veritas)。
马丁海德格尔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简介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深刻而独特,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海德格尔的生平、哲学思想以及其对现代哲学的贡献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简介。
一、生平马丁·海德格尔于1889年9月26日出生于德国梅辛根(Mekirch)一个天主教家庭。
他在弗莱堡大学和马克斯·韦伯的指导下学习哲学,后来又到了马克斯·海廷的学校学习。
他的哲学思想深受康德、黑格尔和尼采等哲学家的影响,但是他的哲学思想也有很多独特的地方。
海德格尔在1927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重要著作《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这本书成为了现代哲学的重要文本,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哲学思想。
海德格尔在书中提出了“存在”(Dasein)这个概念,认为存在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它不是一种静态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地前行的过程。
他还提出了“世界”(world)和“关怀”(care)这两个概念,认为存在是一个与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关怀则是存在的本质。
二、哲学思想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非常复杂,但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论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存在论。
他认为存在不是一种静态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地前行的过程。
存在是一种开放性的过程,它不断地向前推进,并且不断地与世界相互作用。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它不同于任何其他的存在形式,例如物体或者其他的生命体。
2.世界观海德格尔认为,存在与世界是密不可分的。
在他看来,世界是存在的一部分,而存在则是世界的一部分。
他认为,世界是存在的背景和环境,而存在则是在这个背景和环境中前行的过程。
他强调了人类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并且认为这种联系是存在的本质。
3.语言哲学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是他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且是人类存在的一部分。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开放性的过程,它不断地向前推进,并且不断地与世界相互作用。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德国哲学家马尔丁.海德格尔(1889--1976)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哲学思想不仅在外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影响。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1927)、《形而上学是什么?》(1929)、《论人道主义》(1946)、《林中路》(1949)等著作中,以"亲在本体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独特的人生哲学体系。
但是他通过自己的体系并没有向人们提供任何关于人生的有益教导,相反地,却给人们勾画了一幅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人生画图。
海德格尔的哲学是资产阶级没落哲学的一个典型。
现在让我们剖析一下他的人生哲学体系。
一、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以认为中心的本体论,欲探求其思想,首先必须弄清楚存在与存在者或在与在者的区别。
在相对在者来说,具有优先地位,在是原因在者是结果,世界上的一切存在物都是在者,在本身又是一个流变、生成的过程。
那又该如何去追寻在的意义呢?海德格尔认为只能通过人,人是特殊的在者,因为有一种对在的领悟,即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在,追问自己为什么在,应该如何在,并且自己决定自己的方式。
物不能意识、领悟自己的在。
在的意义是通过追问、询问而变现出来的,而对在提出询问本身就是人的一种在的方式。
人对物具有优先地位,具体体现在人能对自然物不断追问,并在追问后改变物的形态,作为特殊在的人将在与在者有机联合起来,古希腊也类似的思想,例如"认识万物的尺度"。
这样从在的高度看待人,规定人,每个人就是一个此在(此在,此时此刻的在,人的存在。
又译为亲在、我在、本在等)。
此在是活动的,积极的,流变的,人能通过自己的在即活动、生成而把在的意义展现出来,此在比其他一切在者的优先地位就在于此。
同时海德格尔认为过去的哲学家混同存在与存在者,他认为存在具有优先性,存在是存在者的原因。
在不是实体而是一个展现、呈现、生成的过程。
追问在的意义就是要存在放在时间的地平线上,与柏格森的连绵、永恒流变的思想一脉相承。
现象学、存在主义美学和现象学美学
[作者简介]郑军,男,辽宁沈阳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英美文学。
现象学 存在主义美学 现象学美学郑军(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摘 要] 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方法论,对包括文艺学、美学在内的诸多社科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它尤其对存在主义、现象学美学等的缘起、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本文从现象学核心概念入手,梳理现象学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美学和英伽登现象学美学之间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 现象学; 存在主义美学; 现象学美学中图分类号:I 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0)08-0037-02引言20世纪初,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发起的现象学运动对整个世纪的人文思潮流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美学方面,现象学哲学思想对后来的存在主义、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等的缘起、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本文拟从现象学核心概念入手,概括现象学要义,尝试梳理现象学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美学和英伽登现象学美学之间的渊源关系。
胡塞尔现象学根据中国黑格尔专家贺麟先生的研究成果,现象学(Phano m eno l og ie)一词,始见于18世纪德国哲学家朗贝尔特的!新工具∀(1764)。
后在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那里得到逐步阐发,遂成流行词汇。
后来费希特在!伦理学∀(1812)中提出:现象学当称#自我现象学∃,因为它从自我意识出发,向外推演出现象世界。
而现代胡塞尔的现象学正是在对前辈哲学的批判与反思中形成的。
埃德蒙 胡塞尔(Ed m und H usser,l 1859-1938),德国犹太人,现代最具深远影响的西方哲学家之一。
他的现象学被誉为哲学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作为一种哲学方法论,现象学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文艺学、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各个领域。
现象学运动在西方文论史上与结构/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并称20世纪三大思潮。
总体来说,胡塞尔一生大部分时间专注于现象学研究,著述浩繁丰富,他不但独创术语而且还常常赋予普通概念以特定含义,加上其思想又曾数度转向,更使得他的现象学晦涩繁琐,难以把握。
大哲学家系列之十:马丁·海德格尔
⼤哲学家系列之⼗:马丁·海德格尔如果说海德格尔的意图和训诫很清晰明了那是假的。
不过,他告诉我们的东西不仅吸引⼈、有智慧,⽽且出奇地有⽤。
虽然语⾔⽤词独特,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要说的很多东西我们已经知道了,只不过需要他那种怪怪的散⽂体来提醒、⿎励我们去认真对待它们。
我们⼼⾥清楚,是时候克服我们的“被抛”的感觉,更加意识到⽇常⽣活的“虚⽆”,为了我们⾃⼰去逃离“闲⾔”的束缚,去过“真实”的⽣活了——再加上⼀点墓地的帮助。
这个领域并⾮没有其他杰出的竞争对⼿,但在德国⾼深莫测的哲学家竞争史上,马丁·海德格尔在任何⽅⾯来看都是总的胜出者。
他的散⽂杰作《存在与时间》(1927年)其⽂笔艰涩程度与复杂德语复合词的绝对数量都⼏乎⽆可匹敌,⽐如作者创造的 “Seinsvergessenheit”(存在之被遗忘状态)、“Bodenst?ndigkeit”(根基深厚)和“Wesensverfassung”(本质情状)。
乍看之下它们让⼈不解甚⾄不快,但我们逐渐会对这种风格产⽣好感,并了解到,在其飘渺的表⾯之下,海德格尔告诉我们关于⽣活意义的⼀些简单、有时甚⾄显得朴素的事实,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弊病和通往⾃由的途径。
我们应该把它们当回事。
他出⽣德国农村,在很多⽅⾯他保留着德国农⼈风格,⽐如他喜欢采蘑菇,在乡间漫步,晚上早早上床。
他讨厌电视、飞机、流⾏⾳乐和加⼯过的⾷物。
1889年他⽣于⼀个贫穷的天主教家庭,在发表了《存在和时间》之后他成了学术明星,但在1930年代失⾜⼊了希特勒的道(他并不是唯⼀⼀个),后果极其严重。
他本希望纳粹为德国重建秩序并带来尊严,为切合当时的⽓氛,他作为弗莱堡⼤学校长发表了⼀些⾔辞激烈的演讲,试图禁⽌犹太学者在该校任教。
我们⼤可宽恕他这⼀时期的疯狂,因为他已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并以他的⽅式在之后⼏⼗年⾥⾯改邪归正了。
德国1945年战败后,他在消灭纳粹委员会前受审,1950年之前被禁⽌教书。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2010-11-30 15:56人物简介马丁·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一位重要的哲学家。
海德格尔指出西方哲学自从柏拉图便误解存在的意思,去研究个别存在的问题而不去研究存在本身的问题。
换句话说,海德格尔相信所有对存在的探讨焦点放在个别存在物/实体及其性质。
对于海德格尔来说,一个对存在更可信的分析是查探已经了解的存在物的基础或者促成存在物如实体展现的背后基础。
但是自从哲学家都忽略了这个更基本理论前期的存在,并且以此推导其他理论,错把那些理论在各处应用,终于混淆我们对存在及人类存在的理解。
为免这些深层误解,海德格尔相信哲学的探求应该新方式来进行,重踏哲学历史足迹,一步一步出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起,海德格尔开始了对西方哲学史的系统性的阐释。
他从现象学的、解释学的、存在论的角度研究了一些重要哲学家的著作,并且试图将这些著作未被思考过的前提和偏见展示出来。
根据海德格尔的说法,所有至今的哲学蓝图,都是对世界的单向度的理解,这种单向度,他认为是所有形而上学的标志。
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这种形而上学的对世界的理解,在现代"技术"中达到了顶峰。
"技术"这个概念,他不仅理解成一种中性的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且他试图去展示:通过技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
根据他的观点,由于技术,我们从实用的角度,去看待地球。
由于技术的全球性传播,和毫无节制的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海德格尔在技术中看到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危险。
他把艺术看成是技术的对立面,并且从三十年代末开始,他根据荷尔德林的诗,领会到了对于单纯的技术性的世界关联方式的替代方式。
海德格尔曾尝试引领哲学家脱离形而上学及知识论的问题而朝向本体论的问题。
这就是存在的意义。
海德格尔影响了很多哲学家;葛达玛(Hans-Georg Gadamer,又译伽达默尔)、汉斯·尤纳斯(Hans Jonas)、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苏比里(Xavier Zubiri)、卡尔·洛维特(Karl L?with)、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尚-吕克·农西(Jean-Luc Nancy)及菲利普·拉古·拉巴特(Philippe Lacoue-Labarthe)都曾研究他的著作。
存在的遗忘
真正的哲学家一生只关心一个问题,这话可能说得有 些绝对,但用在海德格尔身上是非常合适的。 自从他17岁生日接到牧师送的一件礼物起,他就对 这样一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并且终生不渝,这个问题 倒很平常,平常到无人愿意去留心它。在人们忙于问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是什么之际,他确独出心裁 的问什么是“是”?这一问确实有些空穴来风,玫瑰 花是红的,今天是2月6号,上帝是(Godis), 甚至呀呀学语的稚子也常常问妈妈“那是什么?”人 们一头扎进了“什么” 的世界中,谁还有心思去问 “是”? 哲学就这样在不疑处有疑,的确如果人们 不明白“是” ,又如何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之 类“什么”问题?
——海德格尔
此在的独特性
“此在”,它是“去存在”(to be),即始 终处在彰显自身的存在的过程中,因而它的 存在就是存在的显现、敞开和领悟。
“此在”向来都是“我”的存在,它在本性 上是个体性的存在。每个存在者都是为着自 身存在的。此在的存在就有了“本真状态” 与“非本真状态”的区别。
本真状态:是自我的真实存在。当此 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始终处于去存在 之中的存在者,因而立足于自身而面 对可能性开放地生存的时候,它的存 在就是“本真的”或者说“本己”的。
三、作为在世的此在
(一)人的定义 整个哲学史上: 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两足无毛的动物,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等等。 类似于对物的定 义,将人定义为一个对象(客体)。 海德格尔: 避免根据那些把人与世界分的性质或属性 来定义人——人的存在显示出它自身,把人 描述为一种独特类型的存在。
(二)此在
“因为我们不能通过引用属于 (一个对象)的‘什么’种类去 定义此在的本质···我们选择把 ··· 这个实体(个人)叫做‘此在’, ‘此在’这个术语纯粹是个人的 存在的表达。”
海德格尔论技术的本质
论海德格尔思想发展+技术本质———建筑创作技术海德格尔(1889~1976)Heidegger,Martin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
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
他在大学先学神学二年,后转入哲学,1913年在弗莱堡大学在李凯尔特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他的讲师资格论文题目是《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
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
1922-1926年,在马堡大学任副教授,讲授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笛卡尔、康德等人的著作,把他们的问题转变为关于存在的问题。
1927年,为晋升教授职称,发表未完手稿《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
据说,当这本书送到教育部审查时,部长的评语是“不合格”。
但就是这样一本被官员判定为不合格的书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1928年,海德格尔接替胡塞尔,任弗莱堡哲学讲座教授。
纳粹运动兴起后,他参加了纳粹党,1933年4月-1934年2月任弗莱堡大学校长。
因为他与纳粹的这段牵连,1945-1951年期间,法国占领军当局禁止他授课。
海德格尔与纳粹党他在1952年出版的《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还说,国家社会主义“这个运动的内在真理与伟大之处”。
海德格尔与纳粹之间的联系,在西方哲学界和新闻界多次成为热门话题。
尽管海德格尔参与纳粹运动是他的历史污点,但不能因此说他的哲学就是纳粹思想的反映。
后来的反纳粹的存在主义者也能从海德格尔的著作中受到启发和鼓舞。
这些事实表明,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往往要比他在某一阶段的政治观点有更远的意义。
海德格尔主要著作他的主要著作还有:《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年)、《现象学基本问题》(1923年讲稿)、《真理的本质》(1943年)、《林中路》(1953年)、《演讲与论文集》(1954年)、《走向语言之途》(1959年)、《技术与转向》(1962年),还有一些从他的观点研究哲学史的著作,对赫拉克利特、康德、尼采的研究最为精彩。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是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他批评西方2400年来的本体论哲学传统,指出这种本体论是“存在者”(Seiende)的本体论,而不是“存有”(Sein)的本体论。
他通过改造胡塞尔的现象学,完成从意识哲学到生存哲学的过度。
如果说胡塞尔的现象学致力于描述现象间的基本的规定性(基本属性),从而达到认识本质的目的的话,那么海德格尔的生存哲学则致力于揭示此在(Dasein)的基本结构,阐明一切本质之意义来源的生存论基础。
生平马丁·海德格尔于1889年9月26日生于德国巴登邦的梅斯基尔希(Meßkirch)。
这是德国南部的乡村小镇。
他父系的祖先都是小农和小手工业者。
他父亲弗里希·海德格尔是个箍桶匠,并兼任该镇的一个天主教堂的司事。
他母亲也是天主教徒。
他早年的学业与天主教密切相关。
1903年,他14岁那年去康斯坦茨的一所天主教寄宿中学读书。
3年后,1906年秋,他由康斯坦茨转到弗莱堡的大主教圣·乔治中学寄宿舍,在那里的贝托尔德文科中学学习。
该校中学校长在对他的毕业评语中写道:“有天赋,很勤奋,品行端正。
……矢志神职,选择坚定,且有做僧侣的倾向,极有可能申请加入耶稣会。
”11909年9月30日海德格尔在惕西斯(福拉尔贝格山的)弗尔德教堂加入耶稣会见习生的行列。
两周后,由于他心脏病发作,被解除了见习生的资格。
但海德格尔并没有因此放弃神学学习。
他又去申请当弗莱堡神学寄宿学院的候补生。
1909年冬季学期,他开始了在那里的神学学习。
三个学期之后,他的心脏病又复发了。
他按神学院寄宿舍的医生的建议,于1911年2月离开神学院,回到家乡休养了一个学期。
他的上司得到的印象是:“这位天才的神学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太不稳定,难以适应以后服务教会的艰辛工作。
”2由于两次心脏病发作,海德格尔放弃了神学学习。
1911年冬季学期海德格尔在弗莱堡大学自然科学系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系注册,但他的主要兴趣是哲学。
海德格尔
二、“此在”的基本存在结构 此在” 与生存状态
“死亡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 己的、无所关联的而又无可逾越的、 己的、无所关联的而又无可逾越的、 确知但却不确定的可能性。 确知但却不确定的可能性。”
二、“此在”的基本存在结构 此在” 与生存状态
本己性——死亡是他人无可替代的 本己性——死亡是他人无可替代的,死亡总 死亡是他人无可替代的, 我的”死亡,其本质是向我敞开的。 是“我的”死亡,其本质是向我敞开的。 不可逾越性——死亡是此在的种种可能性的 不可逾越性——死亡是此在的种种可能性的 大限,一旦越出死亡的界限, 大限,一旦越出死亡的界限,一切就都成为 不可能了。 不可能了。 确知但不确定性——死亡是必然的, 确知但不确定性——死亡是必然的,但是死 死亡是必然的 亡的具象具有不确定性。 亡的具象具有不确定性。 无所关联性——死亡标志着此在的结束 无所关联性——死亡标志着此在的结束,他将 死亡标志着此在的结束, 解脱人所有的一切,此在不再与世界关联, 解脱人所有的一切,此在不再与世界关联,在 死亡面前,一切都会烟消云散。 死亡面前,一切都会烟消云散。
二、“此在”的基本存在结构 此在” 与生存状态
“烦”与“畏”
人与他人和物打交道 的过程中, 的过程中,“烦”是 不可避免的。 此在” 不可避免的。“此在” 正是在这种“ 正是在这种“烦”中 才体验到自己的存在。 才体验到自己的存在。
“烦”不是存在的真正 本质, 本质,“畏”才是存在 的真实状态或实质。 的真实状态或实质。 “畏”是区别与“惧” 是区别与“ 的程度更深的怕, 的程度更深的怕,畏之 所畏者是死亡。 所畏者是死亡。
海 德 格 尔 介 平 简
生
1919年 教, 1919年1月,他 胡 尔哲学讨 的 教 ,并 胡 尔 了 的 。胡 尔 海德格尔的 学, , 说 学, 海德格尔和 1928年 。 1922 1928年,他到 堡大学 哲学 教 和 1927年他出 教 的 。1927年他出 了主 著 《存在 时 》。 ,海德格尔 , 长。 并 了弗莱堡大学 长。但他的 借 他的哲学 ,但 并 赏他的 呓, 哲学 呓, 年 他 。 于 的 , 海德格尔多 受 ,并 在大学 。 到19 1年 到19 1年,他 在小 ,19 9 70岁时正 年70岁时正 。此 ,他 在 的 小 关于存在的问题,1976年 26日 中, 关于存在的问题,1976年 月26日 , 的存在。 了 的存在。
马丁·海德格尔
马丁·海德格尔所属分类:人物哲学德国编辑∙埃德蒙·胡塞尔马丁·海德格尔目录[隐藏]∙ 1 著作∙ 2 履历∙ 3 《存在与时间》∙ 4 基础存在论∙ 5 对中国的影响∙ 6 与纳粹德国马丁·海德格尔-著作Sein und Zeit (1927) 《存在与时间》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 (1929) 《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1935, 1953年出版) 《形而上学入门》Erläuterungen zu Hölderlins Dichtung (1936-38)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1936-1938, 1989年出版) 《对哲学的贡献》Holzwege (1950) 《林中路》Was heißt Denken? (1951-52) 《什么被称为思考?》Der Satz vom Grund (1955-56) 《理性的原则》Identität und Differenz (1955-57) 《身分与分别》Gelassenheit (1959) 《思考的展示》Unterwegs zur Sprache (1959) 《通向语言的道路》Die Frage nach der Technik 《关于科技的问题》Wissenschaft und Besinnung 《社会与反省》Überwindung der Metaphysik 《克服形而上学》Wer ist Nietzsches Zarathustra 《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Bauen Wohnen Denken 《筑居思》Wegmarken 《路标》相关电影The Ister(2004年),故事内容根据海德格尔1942年的讲课Being There(1979年),题材触及海德格尔的此在概念和被人久遗了自己的存在。
海德格尔思想解读
海德格尔思想解读作者:赵书英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3期摘要:海德格尔的思想“指引着本世纪欧洲大陆人文哲学的引进”,这里只是从前期的哲学思想、后期的语言之思、存在历史观及对艺术真理的沉思几个方面对其思想做一个解读,进一步了解这位孤独传奇的学者。
关键词:海德格尔;哲学思想;语言之思;存在历史观中图分类号:B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36-01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现象学学派的发展者、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其一生属于比较典型的学者生涯。
自1909年进入弗来堡大学读书直到1959年退休,期间除去二十年代在马堡大学执教的五年,他一直呆在弗来堡大学差不多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在纳粹德国时期担任弗来堡大学校长的一段经历仍在学术界被广泛的讨论,可以说是这位思想家的大不幸,但这并不影响他思想的深刻和伟大。
他是一位具有孤独性向的思考者,黑森林黑山里的孤立的托特瑙堡小木屋,尤其是后期他远离尘嚣的宁静思考者生活的见证;冷辟而平静的生活却孕育出了热烈而伟大的思想,机械时代海德格尔隐秘的运思却引发了二十世纪西方思想的根本转变。
海德格尔一生运思半个世纪硕果累累,但其思想又极其艰涩奇诡,研究者都在试图揭开其思想的深邃奥秘。
《存在与时间》是他“通向存在之邻的道路”的一个路标,同时这部著作也为海德格尔赢得了“存在主义哲学家”的鼎鼎大名。
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海德格尔的思想指引着本世纪欧洲大陆人文哲学的演进。
一、前期哲学思想及其思路的“转向”《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前期的代表作,书中指出“哲学是普遍的现象学存在论,它是从此在的解释学出发的,而此在的解释学作为生存论分析工作把一切哲学发问的主导线索的端点固定在这种发问所以之出且向之归的地方上了。
”①这里可以看出前期海氏哲学的两个基本的思想和方法要素:现象学和阐释学。
海德格尔师承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并对此做了存在论的改造,首先是方法上的吸收。
20世纪德国海德格尔传记
20世纪德国海德格尔传记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是20世纪德国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他以独创性的思想和对存在的深刻思考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海德格尔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他对哲学界的重要贡献。
一、早年经历海德格尔于1889年9月26日出生在德国梅辛根的一个小村庄。
他的父亲是一个铲车司机,母亲是一名厨师。
尽管来自一个普通家庭,海德格尔展示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海德格尔在神学方面表现出了出色的天赋,因此他决定在弗赖堡大学攻读神学。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他逐渐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导致他在转向哲学领域,并成为爱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学生。
二、学术成就作为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对现象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独特的存在论观点,强调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被动观察者,而是通过参与世界和与其他人的互动来建构自我的。
他将这种观点称为“存在分析”。
海德格尔的代表作之一是《存在与时间》,这本书详细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不仅仅是理性的,还包括情感、意愿和身体等方面。
这本书对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使海德格尔声名鹊起。
三、思想与影响海德格尔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学科领域,尤其是哲学、文学和艺术。
他提出的存在主义理论对后来的哲学家和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的影响尤为明显。
海德格尔强调存在的个体化和真实性,鼓励人们主动承担自己的存在,并追求真实自我的实现。
他的思想挑战了传统的哲学观念,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问题和认知方式,为后来的学者和思想家提供了启示。
四、晚年及遗产尽管海德格尔的思想受到广泛的赞誉和争议,但在晚年他也被批评为与纳粹德国合作过。
他曾任教于弗赖堡大学,并加入了纳粹党。
这段历史使得他的思想和个人选择备受质疑。
然而,海德格尔的学术成就不可否认。
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哲学界,并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探索存在本质的新思路。
海德格尔 历史学
海德格尔历史学
海德格尔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他的学问领域涵盖众多领域,其中包括历史学。
海德格尔的历史观与传统的历史学不同,他认为历史并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录和研究,而是存在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他批判了传统历史观中的客观主义和线性观念,主张历史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涉及到人类存在和世界的意义。
海德格尔认为历史是通过人类的存在来实现的。
他提出了“存在-性分析”的概念,强调了人类存在的独特性和个体性,以及人类与世界和其他存在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框架下,历史被理解为人类存在和决定其存在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海德格尔将历史与时刻联系起来,认为时刻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单位。
他强调了存在的“契机”,即人类的决策和选择如何在特定时刻塑造历史。
这种观点与传统历史观中的因果关系和演进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外,海德格尔还强调了历史的意义和价值。
他认为历史不仅是一段时间的连续性,而且是一个给人类提供意义和指导的框架。
历史通过塑造我们的过去,帮助我们理解现在,并为未来提供方向。
总之,海德格尔的历史学观强调了历史与人类存在和意义的关系,批判了传统历史观的线性和客观主义思想,并提出了一个更加存在和个体化的历史理论。
这些观点对于历史研究和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德格尔的生平事迹
海德格尔的生平事迹海德格尔是近现代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同时也是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海德格尔的生平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海德格尔的生平事迹首先,他出生于1889年9月26日,最后逝世于1976年5月26日。
毕业于弗莱堡大学,他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就是成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关于他的代表作品就有《存在与时间》,《林中路》,《路标》,《荷尔德林诗的阐释》等。
关于他的父亲,是在当地镇上的天主教教堂任司事,而他的母亲也是天主教徒。
后来他在天主教教会的资助下,于1903年-1906 年这段期间来到了梅斯基尔希以南50公里外的康斯坦兹读中学,准备为将来的牧师这一职业作准备。
后来在1906年-1909 年,他在弗莱堡的文科学校上学。
在这里他学习了希腊文,此后,除战争年代外,他每日都会读一本希腊原著,并在还在空余时间里,还学习了拉丁文。
在1907年,他对著作《论亚里士多德以来存在者的多重含义》一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且还成为了他毕生哲学事业的起点。
在1913年,他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
在1915 年的夏天,他就以题为《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的论文成功获得了讲师资格。
最后在1959 年退休并且避居在家乡黑森林的山间小屋,只和很少一些朋友一起讨论哲学问题。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首先关于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他曾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引用了柏拉图的一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
并且从这一段话中指出,说柏拉图当时所指出的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
对于这个问题直到2000 年后的今天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
所以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中,我们就能够看的出来他思想的核心,也就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
胡塞尔的生平事迹
胡塞尔的生平事迹1859年4月8日,胡塞尔出生于普罗斯尼兹的莫拉维亚省的一个犹太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二。
他在本省读完了大学以前的所有课程,并进入德国著名的莱比锡大学。
在大学期间,他主要攻读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哲学等学科,在这个期间,他接触到了当时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威廉·冯特。
在结束了莱比锡大学的课程之后,他又来到了维也纳大学,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很快就取得了数学博士的学位,之后他又经常去听弗兰兹·布伦塔诺的课程,并对他影响很深,也对他日后在哲学界声名鹊起提供了一定的学识基础。
在布伦塔诺先生的建议下,他又来到哈勒大学任教,在就职讲座中,他发表了著名的“形而上学的目的与任务”讲座。
在任教期间,他发表了例如《算术哲学。
心理学和逻辑学研究》、《纯粹逻辑学导引》、《现象学与认识论研究》等,后两者日后被归纳为《逻辑研究》一书。
1990年,胡塞尔应邀来到哥廷根大学任教,并在那里工作和研究长达16年时间,他又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和论文,奠定了他在哲学界的地位。
1933年,由于他的犹太人血统,被德国政府禁止了任何学术研究活动。
在此期间,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向他发送了聘书,但被他拒绝了。
1938年4月27日,胡塞尔因胸膜炎发作,在布莱斯高的弗莱堡去世,终年79岁。
对胡塞尔思想的总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前现象学时期、现象学前期和现象学后期。
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了胡塞尔在不同时期的哲学研究成果和观点。
第一阶段前现象学时期主要是胡塞尔在1900年之前的主要思想观点,和第二阶段现象学前期一样,主要是受到布伦塔诺的影响,批评和反对主要流行与19世纪的各种经验论的心理主义。
他建立了描述现象学学科,主要以个人特殊经验向经验的本质结构还原的思想为核心,主要方法由通过直接和细微两种方式,对含糊、混淆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澄清,并在这个过程获得各种不同的具体经验中的不变部分。
因此,后人又这个方法称为本质还原法。
第二个阶段实际上是其第一个阶段的延伸和发展,他将主观存在的问题和客观存在的问题,都搁置一旁,并把一切存在判断全部都排除于考虑之外,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避免当时自然科学中的经验论,也就是所谓的“自然主义”,也可以避免在当时的德国十分流行的精神科学中的历史相对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德格尔:自1866年以来的马堡哲学讲座教席的历史来源:《世界哲学》2011年第1期作者:海德格尔时间:2011-03-14 Tag:点击: 19 经典翻译海德格尔:自1866年以来的马堡哲学讲座教席的历史1[1][德] M.海德格尔/著王庆节/译提要:这是海德格尔1927年为马堡大学建立400周年的纪念文集撰写的关于马堡大学自1866年以来哲学讲座教授历史的文章。
借此文,海德格尔简要评述了60年来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诸代表人物的思想特点和哲学贡献,是一篇难得的历史文献。
关键词: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史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1[1] 这是海德格尔1927年为马堡大学建立400周年的纪念文集撰写的关于马堡大学自1866年以来哲学讲座教授历史的文章。
借此文,海德格尔简要评述了60年来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诸代表人物的思想特点和哲学贡献,是一篇难得的历史文献。
文章最初发表在《马堡菲力浦大学1527-1927》,马堡,埃尔维特书店出版社,1927年,第681-687页。
1991年,此文作为《海德格尔全集》第3卷《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的附录6出版。
在即将出版的《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中译本(王庆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中,此文也将作为附录6 出版。
感谢上海译文出版社同意译者先行刊登此译文。
--译者原载《世界哲学》2011年第1期马堡大学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史上作为“马堡学派”已经有着它固定和明确的地位,这份报告在时空上涵盖的就是这一哲学研究的建立、拓展、兴盛和转型的过程。
十九世纪中叶的黑格尔学派的崩溃导致了哲学的某种普遍性陨落。
当时,实证科学(历史和自然科学)一路高歌,哲学完全丧失了它的尊荣。
在它的栖身之所,充斥着无知和对其本己性本质的颠倒。
哲学要与自己本身背道而驰,通过去适应那作为自然科学“哲学”(心理学)的,或者作为历史哲学的实证科学,来在宰制性的科学意识面前获得价值。
这一自1860年以来就兴起的科学哲学的复兴,尽管是在探索之中,但其目标就在于重新获得那对原本的哲学疑难索问的领悟。
马堡大学所做的研究工作,其关注就集中在关于哲学的对象、运作方式和系统统一性方面,这些关注有着决定性的推动力并且产生了权威性的后果。
这一工作,通过对康德的“批判”进行一种新的“本己化获得”〈Aneignung〉,首先企求重新确信哲学的科学性本质。
当然,在60年代,“回到康德去!”这一呼唤已经在艾德·策勒〈Ed.Zeller〉(1849-1862,马堡哲学教授),奥托·李伯曼〈Otto Liebmann〉,赫姆·赫尔姆霍茨〈Herm. Helmholtz〉和弗·埃·朗格〈Fr. A. Lange〉(1873-1875,马堡哲学教授)那里明确地听到。
不过,一直到了赫·柯亨〈H. Cohen〉的著作《康德的经验理论》(1871),正在起步的对康德的重新本己获得过程〈Wiederaneignung〉才第一次击中了那科学性的要害,这就从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规定了后来出现的各式各样的新康德主义。
在同一时间内,还出现了两部著作,威·狄尔泰〈W. Dilthey〉的《施莱尔马赫的生活》第一卷(1870)和弗·布伦塔诺的〈Fr. Brentano〉《经验观点的心理学》第一卷(1874),这两部著作已经有了置身于更新康德之外的倾向。
它们后来却成了狄尔泰的以亲在历史性的疑难索问为指向的生命哲学的起点和成了发展由埃·胡塞尔所奠定了基础的现象学研究的推动力。
在这两个如今在体系上已经开始走向融合的方向上,正在出现克服新康德主义的苗头,而其克服方式就是,从它们出发,对“马堡学派”进行深化和重组。
弗·埃·朗格曾经在他的主要哲学著作《唯物主义的历史》(1865)中指出,康德的批判唯心主义的一个基本哲学意义就在于,必须在其中克服那作为“简单的、起着规整作用的世界观”的唯物主义。
朗格通过自己的钻研达到了对康德的领悟,在这一领悟的基础上,朗格立即就认识到了柯亨著作的效力,他毫不犹豫地对他自己的康德理解从根基上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检查。
朗格促成了柯亨在马堡大学完成教职资格论文(1873年11月)。
在魏斯堡恩〈Weissborne〉去世后的莅年,柯亨已经被举荐为正教授的唯一人选。
尽管他没有取得这一教授位置,但到了1875年的复活节,他成了一名副教授,并在朗格去世之后(1875年11月)担任了他的教授职位,直至1912年。
荣休之后,柯亨搬到了柏林,在那里,除了频繁地写作活动之外,他还在那里的犹太神学学校讲演和授课,直至去世(1918年4月)柯亨在超越论统觉的源初综合统一中来寻找康德之疑难索问的核心。
他从纯粹思维的整体融贯关联〈Vollzugzusammenhang〉出发,对数学-物理知识对象的对象性的源头进行发问,而在这一发问中,他看到了现实性之一般的结构性疑难。
哲学的任务就在于对科学的自然知识进行超越论的-逻辑的奠基活动,基于这一理解,哲学就应当保持为一独立的、在根本上由实证科学来处理的疑难问题领域。
而理论知识与主体的道德-实践以及与艺术形态的举止之间的分界,就迫使柯亨在他的著作《康德的伦理学奠基》(1877)和《康德的美学奠基》(1889)中,呈现出一种相应更为广阔的康德解释。
超越论奠基活动的整体自身有着系统的统一性,对此系统统一性的发问,就立足在柯亨的关于对象世界的三重的超越论奠基活动之中。
在他的论文《无穷小方法原理及其历史》(1883)中,柯亨对于系统理念首先进行了讨论,这对于他的后来工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这一讨论的副标题是“一个为知识批判进行奠基的篇章”。
从“理性批判”到“知识批判”,这一说法的改变,应当表明柯亨的一个后来统领他自己的系统构造的根本信念,那就是:知识即科学,而且严格地说来,是数学式的自然科学。
批判唯心主义将“科学事实”变成为超越论奠基活动的对象,也正因如此,它才首先是“科学的”。
“唯有在科学中,事物才会被给出,才会出现在哲学发问的面前,为其所把握。
”“正在认知着的意识,……只有在科学知识的事实中,才可能会有那种哲学探究所关联的现实性。
”这样将超越论哲学与科学事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结果,就导致了对原本也作为科学认知对象的伦理和美学对象产生疑问。
事实上,柯亨将政法科学〈Rechtswissenschaft〉设定为先于伦理学而给定的科学,但另一方面,他又在美学中直接诉诸艺术作品,而并不是像体系理念所要求的那样,诉诸关于作品的科学。
具有这般倾向的逻辑、伦理和美学的基本概念的系统化就在柯亨的三合一体系中(《纯粹知识的逻辑》[1902];《纯粹意愿的伦理》[1904];《纯粹情感的美学》[1912] )脱颖而出。
而当柯亨将迄今以来的宗教的哲学疑难化解到伦理学的疑难问题中去的时候,他又在他的论文《哲学系统中的宗教概念》(1915)中,企图按其本己的意义来把捉宗教现象。
尽管除了康德解释的著作外,柯亨关于哲学史并没有发表过什么伟大的作品,但他的系统性工作从一开始就是从一种不断地与前苏格拉底、柏拉图、与库萨的尼古拉〈Nicolaus Cusanus〉、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争辩中获取滋养和得到引导的。
保罗·纳托普〈Paul Natorp〉,这位柯亨多年的合作者和朋友,他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问题的系统领悟,对古代和现代的哲学做出了富有洞见的和具体的透彻研究。
1881年的秋天,纳托普在马堡大学通过了他的教职资格论文,1885年成为副教授,1893年他接替了约·贝尔格曼〈J. Bergmann〉(参见下面)的哲学正教授职位。
纳托普于1922年荣休,但仍然积极授课。
1924年8月,纳托普在他的70岁生日后的不久,与世长辞。
因为纳托普的哲学工作起初和柯亨完全情投意合,所以他后来能够最清楚地看出这一体系的根本性漏洞和片面性,并且能够对之进行更为源初的奠基和具有独创性的深化。
纳托普的早期探究作品涉及的是对古代哲学进行问题史的开启工作。
《古代的知识疑难史研究》(1884)对科学发生了强烈地影响。
而《柏拉图的理念论——一个唯心论的导论》则遇到了激烈的反对。
撇开个别解释的可靠性不说,这部著作所完成的迫切任务就在于:要想对哲学史进行澄清,作为这一哲学史工作之解释学前提的、系统性的疑难领悟乃是不可缺少的。
在一篇很少为人注意的研究论文《关于亚历士多德形而上学的主题和布局》(《哲学月刊》,第24卷,1888年)中,纳托普预先认识到了那些只有在当代才有着更多涉猎的疑难问题和结果。
对逻辑的、伦理的和美学的行为举止的超越论奠基在主体中达到了它们的“最高点”。
因此,这一奠基活动,通过对那在一种非经验的超越论心理学意义上的意识进行专题思考,才第一次自己来到其根据之处。
纳托普在这一方向上的第一次尝试,是在其《依据批判方法的心理学导论》(1888)中披露出来的。
在随后的两个世纪里,通过与那些在形态上更具活力的关于心理学的基本思考(狄尔泰、胡塞尔)-- 这些思考的影响今天才在心理学自身中发挥作用 -- 进行争辩,纳托普突进到某种极端的置疑〈Problemstellung〉之中。
在对早年的《导论》所进行的改写中 -- 这篇改写1912年以《依据批判方法的一般心理学I》为名出版 -- 这一新的立场显现出来。
在这部著作中,正如在他的全部哲学工作中一样,纳托普越来越多地关注于哲学系统的某种系统性展开。
对超越论哲学中的诸学科进行一种表面的和事后的概述,这在柯亨那里常常是个根深蒂固的东西,为了克服这一点,应当首先要和那种柯亨所强制进行的,将精神的一切可能的行为都归结到有关这些行为的科学上去的敉平活动决裂开来。
随着科学在方法论上的优先地位的消除,理论行为就移躯来到了“非理论行为”,即道德的、艺术的和宗教的行为的“近旁”。
逻辑的理念从某种科学之根基的,也就是说,从某种“论理学的”桎梏中被解放出来,而这“论理学”,同样还有“实践学”和“诗学”,则被事先定位为一般的范畴学说。
经过这番准备,进入到对精神的个别性生命领域之独特性进行更为自由的哲学发问,接下来就对精神历史有了一个更为开放的解释。
同时,这样一种自由的哲学发问的立场,也使得对“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现象学的范畴分析的根本意义进行某种积极性评价成为可能。
而纳托普自己的那本生前准备出版并在死后首次付梓的《关于实践哲学的讲座》(1925),则为他思想中的这一新的和全面体系化的倾向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观察点。
在那从1900年开始的哲学讨论班上,涌现出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这些研究,自1906年起,被收集在赫·柯亨和保·纳托普编辑的《哲学论文》上。
今天,“马堡学派”的发展和重建体现在恩斯特·卡西尔(汉堡大学正教授)和尼古拉·哈特曼〈Nicolai Hartmann〉(1909年马堡大学教职资格论文;1920年副教授;1922年接替纳托普任正教授,1925年秋科隆大学正教授)的研究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