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谱分析质谱习题课
《波谱分析》课后练习
![《波谱分析》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f0e88ed2cc58bd63186bd95.png)
第一章绪论1、指出下列电磁辐射所在的光谱区(光速3.0×1010cm/s)(1)波长588.9nm(2)波数400cm-1(3)频率2.5×1013Hz(4)波长300nm2、阐述波谱的产生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一、选择1. 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1)670.7nm (2)670.7μ(3)670.7cm (4)670.7m2. 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1)吸收峰的强度(2)吸收峰的数目(3)吸收峰的位置(4)吸收峰的形状3. 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1)紫外光能量大(2)波长短(3)电子能级差大(4)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4. 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1)σ→σ*(2)π→π*(3)n→σ*(4)n→π*5. 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1)水(2)甲醇(3)乙醇(4)正己烷6. 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1)(2)(3)(4)7. 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1)(2)(3)(4)二、解答及解析题1.吸收光谱是怎样产生的?吸收带波长与吸收强度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2.紫外吸收光谱有哪些基本特征?3.为什么紫外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4.紫外吸收光谱能提供哪些分子结构信息?紫外光谱在结构分析中有什么用途又有何局限性?5.分子的价电子跃迁有哪些类型?哪几种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6.影响紫外光谱吸收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带有几种类型?它们与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8.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有什么影响?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9.什么是发色基团?什么是助色基团?它们具有什么样结构或特征?10.为什么助色基团取代基能使烯双键的n→π*跃迁波长红移?而使羰基n→π*跃迁波长蓝移?11.为什么共轭双键分子中双键数目愈多其π→π*跃迁吸收带波长愈长?请解释其因。
MS-2质谱-波谱分析课程
![MS-2质谱-波谱分析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6b7d00bca32d7375a41780e2.png)
2.4.2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quadrupole mass analyzer)
由四根平行的棒状电极组成而得名。
相对的一对电极是等电位的 两对电极之间的电位是相反的 离子源出来的离子到达四极质量分 析器的中心,沿z轴飞行,靠质核比 把离子分开,到达检测器。
特点: 结构简单,价廉,体积小,易操作,扫描速度
–通过子离子扫描(PROS) –母离子扫描(PRES) –中性丢失扫描(NLS)
• 三重四级杆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蛋白质组 学、药物代谢产物的筛选方面大显身手,并且 奠定了三重四级杆质量分析器是目前最好的质 谱定量工具的地位。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2.4.1 单聚焦(single-focusing)质量分析器
使用扇型磁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 是分辨率低。
2.4.1 双聚焦(double-focusing)质量分析器
使用扇型电场及扇型磁场,分辨率高,其缺点是价格贵, 操作和调整比较困难。
含多个稠环化合物出现 M +
AB -
(e) ion pair production
AB + e A + + B - + e
(f) dissociative resonance
含氨基化合物 - 用正离子 CI 有利
capture AB + e A - + B •
有机酸、醇或含卤素化合物 - 用负离子 CI 有利
例:氯霉素
氯霉素
无分子离子峰 相对丰度6 相对丰度26
二次离子质谱 (Secondary Ionization)
•
以高能量的初级离子轰击表面,再对由此产生的二次
波谱分析-习题集参考答案-1002
![波谱分析-习题集参考答案-1002](https://img.taocdn.com/s3/m/d5561928b307e87101f696e0.png)
波谱分析-习题集参考答案-1002第一章紫外光谱一、单项选择题1. 比较下列类型电子跃迁的能量大小( A)Aσ→σ* > n→σ* > π→π* > n →π*Bπ→π* > n →π* >σ→σ* > n→σ*Cσ→σ* > n→σ* > > n →π*> π→π*Dπ→π* > n→π* > > n→σ*σ→σ*2、共轭体系对λmax的影响( A)A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小,吸收峰红移B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小,吸收峰蓝移C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大,吸收峰红移D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大,吸收峰蓝移3、溶剂对λmax的影响(B)A溶剂的极性增大,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B溶剂的极性增大,n →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C溶剂的极性减小,n →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D溶剂的极性减小,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红移4、苯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光谱有:(B)A二个吸收带B三个吸收带C一个吸收带D没有吸收带5. 苯环引入甲氧基后,使λmax(C)A没有影响B向短波方向移动C向长波方向移动D引起精细结构的变化6、以下化合物可以通过紫外光谱鉴别的是:(C)OCH3与与与与A BC D二、简答题1)发色团答:分子中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结构2)助色团本身不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但是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以使发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答:方向移动,吸收强度增加。
3)红移答:向长波方向移动4)蓝移答:向短波方向移动5)举例说明苯环取代基对λmax的影响答:烷基(甲基、乙基)对λmax影响较小,约5-10nm;带有孤对电子基团(烷氧基、烷氨基)为助色基,使λmax红移;与苯环共轭的不饱和基团,如CH=CH,C=O 等,由于共轭产生新的分子轨道,使λmax显著红移。
核磁共振波谱法习题课1PPT课件
![核磁共振波谱法习题课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045be2f111f18582d05a97.png)
1. 自旋量子数I = 1的原子核在磁场中时, 相对于外磁场,可能有2种取向。( )
2. 核磁共振谱图中出现的多重峰是由于邻 近核的核自旋相互作用。( )
3. 化合物Cl2HaC-CH2Cl的核磁共振谱图 中,Ha的精细结构有3个峰。( )
4. 氢质子在二甲基亚砜中的化学位移比在 氯仿中的小。( )
5. 丙酮的核磁共振谱图中应出现两组峰, 每组裂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三个。 ( )
选择题
以下五种核,能够用于核磁共振实验的有: ()
A. 19F9; B. 12C6; C. 16O8; D. 1H1。
下面五个化合物中质子的化学位移最小者是: ()
A. CH4; B. CH3F; C. CH3Cl; D. CH3Br。
推断题
化合物C10H14的核磁共振谱图上只有两个单 峰,分别位于δ1.3和δ7.2处,两峰的积分高 度之比为9:5,试推测其结构。
某化合物C9H12的核磁共振谱图如下,推断 其结构。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习题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33aa2d876eeaeaad1f330d7.png)
12、化合物(CH3)2CHCH2CH(CH3)2, 在1HNMR谱图上, 从 高场至低场峰面积之比为 (1) 6:1:2:1:6 (2) 2:6:2 (3) 6:1:1 (4) 6:6:2:2 )
13、化合物Cl-CH2-CH2-Cl1HNMR谱图上为
(1) 1个单峰 (2) 1个三重峰 (3) 2个二重峰 (4) 2个三重峰
08:22:09
5、对乙烯与乙炔的核磁共振波谱, 质子化学位移( )值分别 为5.8与2.8, 乙烯 质子峰化学位移值大的原因是 ( ) (1) 诱导效应 (2) 磁各向异性效应 (3) 自旋─自旋偶合 (4) 共轭效应 6、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10H14, 1HNMR谱图如下:有两个单峰 a峰= 7.2, b峰= 1.3,峰面积之比: a:b=5:9 试问结构式为( )
(3) Br C CHBr2 CH3 CH3
(4) Br C CH3 CH2Br CH2Br
10、核磁共振波谱法所用电磁辐射区域为 ) (1) 远紫外区 (2) X射线区 (3) 微波区 (4) 射频区 ( )
(
)
11、某化合物的1HNMR谱图上, 出现两个单峰, 峰面积之比 (从高场至低场)为3:1 是下列结构式中 (1) CH3CHBr2 (2) CH2Br-CH2Br (3) CHBr2-CH2Br (4) CH2Br-CBr(CH3)2 ( ) ( 4,4,3,1
14、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化学位移的产生是由于( )造成的。 (1) 核外电子云的屏蔽作用 (2) 自旋耦合 (3) 自旋裂分 (4) 弛豫过程 15、CH3CH2OH中,a、b质子的裂分数及强度比分别是( ) (a) (b) (1) a:五重峰, 强度比为1:4:6:4:1 b:四重峰, 强度比为1:3:3:1 (2) a:三重峰, 强度比为1:2:1 b:四重峰, 强度比为1:3:3:1 (3) a:二重峰, 强度比为1:1 b:三重峰, 强度比为1:2:1 (4) a:单峰, 强度为1 b:单峰, 强度为1 16、测定某化合物的1HNMR谱,可以采用的溶剂是 ( ) (1) 苯 (2) 水 (3) 四氯化碳 (4) 三氯甲烷 17、化合物CH3CH2CH2CH2CH3 ,有几种化学等价的质子 ( ) (1) 5 (2) 4 (3) 3 (4) 12 1,2,3,3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_有机波谱分析 课后习题答案参考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_有机波谱分析 课后习题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351218502e3f5727a5e96245.png)
第二章 质谱习题及答案1、化合物A 、B 质谱图中高质荷比区的质谱数据,推导其可能的分子式解:分子离子峰为偶数62=•+M表明不含氮或含有偶数个氮。
对于A ,1:3)(:)2(≈+M RI M RI ,所以分子中含有一个Cl 原子,不可能含氮。
则根据8.41.1100)()1(==⨯+x M RI M RI ,得3,2==y x ,所以A 分子式C 2H 3Cl ,UN=1合理;对于B ,4.4)2(=+M RI ,所以分子中可能含有一个S 原子,不可能含氮。
则根据8.38.01.1100)()1(=+=⨯+z x M RI M RI ,6,2==y x ,所以B 分子式C 2H 6S ,UN=0合理。
2、化合物的部分质谱数据及质谱图如下,推导其结构解:1:6:9)4(:)2(:)(≈++M RI M RI M RI ,所以分子中含有两个Cl ,m/z=96为分子离子峰,不含氮。
根据4.21.1100)()1(==⨯+x M RI M RI ,2,2==y x ,分子式为C 2H 2Cl 2,UN=1,合理。
图中可见:m/z 61(M-35),RI(100)为基峰,是分子离子丢失一个Cl 得到的; m/z=36, 为HCl +;m/z=26(M-Cl 2), RI(34),是分子离子丢失Cl 2得到的,相对强度大,稳定,说明结构为CHCl=CHCl 。
解:分子离子峰m/z 185为奇数表明含有奇数个氮。
基峰m/z 142=M -43,丢失的碎片可能为(⋅C 3H 7,CH 3CO ⋅),若丢失碎片为(CH 3CO ⋅),则来源于丁酰基或甲基酮,结合分子中含氮元素,很有可能为酰胺类物质,那么就应该有很强的分子离子峰,而m/z 185峰较弱,所以,丢失的中性碎片应该是(⋅C 3H 7),来源于长链烷基,谱图中有而则m/z 29,43,57的烷基m/z 142=A 的组成, C x H y N z O w S S 3.1037.01.1100)()1(=+=⨯+z x A RI A RI ,设z=1,则x=9.0,若z=3,则x=8.35,不合理。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有机波谱分析-课后习题答案-xu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有机波谱分析-课后习题答案-xu](https://img.taocdn.com/s3/m/ecc1b5fdf5335a8103d2208c.png)
第二章 质谱习题及答案1、化合物A 、B 质谱图中高质荷比区的质谱数据,推导其可能的分子式解:分子离子峰为偶数62=•+M表明不含氮或含有偶数个氮。
对于A ,1:3)(:)2(≈+M RI M RI ,所以分子中含有一个Cl 原子,不可能含氮。
则根据8.41.1100)()1(==⨯+x M RI M RI ,得3,2==y x ,所以A 分子式C 2H 3Cl ,UN=1合理;对于B ,4.4)2(=+M RI ,所以分子中可能含有一个S 原子,不可能含氮。
则根据8.38.01.1100)()1(=+=⨯+z x M RI M RI ,6,2==y x ,所以B 分子式C 2H 6S ,UN=0合理。
2、化合物的部分质谱数据及质谱图如下,推导其结构解:1:6:9)4(:)2(:)(≈++M RI M RI M RI ,所以分子中含有两个Cl ,m/z=96为分子离子峰,不含氮。
根据4.21.1100)()1(==⨯+x M RI M RI ,2,2==y x ,分子式为C 2H 2Cl 2,UN=1,合理。
图中可见:m/z 61(M-35),RI(100)为基峰,是分子离子丢失一个Cl 得到的; m/z=36, 为HCl +;m/z=26(M-Cl 2), RI(34),是分子离子丢失Cl 2得到的,相对强度大,稳定,说明结构为CHCl=CHCl 。
解:分子离子峰m/z 185为奇数表明含有奇数个氮。
基峰m/z 142=M 43,丢失的碎片可能为(C 3H 7,CH 3CO ),若丢失碎片为(CH 3CO),则来源于丁酰基或甲基酮,结合分子中含氮元素,很有可能为酰胺类物质,那么就应该有很强的分子离子峰,而m/z 185峰较弱,所以,丢失的中性碎片应该是(C 3H 7),来源于长链烷基,谱图中有而则m/z 29,43,57的烷基m/z 142=A 的组成, C x H y N z O w S S3.1037.01.1100)()1(=+=⨯+z x A RI A RI ,设z=1,则x=,若z=3,则x=,不合理。
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 练习题05 华南理工大学仪器分析
![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 练习题05 华南理工大学仪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e16f25915f804d2b16c135.png)
一、单选题1. 以下自旋量子数I=0的原子核是( ) A.919FB. 24HeC. 11HD.714N2. NMR 中,当质子核外电子云密度增加时( ) A. 屏蔽效应增强,相对化学位移大,峰出现在高场 B. 屏蔽效应减弱,相对化学位移大,峰出现在高场 C. 屏蔽效应增强,相对化学位移小,峰出现在高场 D. 屏蔽效应增强,相对化学位移大,峰出现在低场3. 下列化合物中,化学位移最小的是( ) A. CH 3BrB. CH 3ClC. CH 3ID. CH 3F4. 下列化合物中,哪种标有*的氢具有最大的化学位移( ) A. CH 4*B. CH 3*CH 3C. CH 2* (CH 3)2D. CH * (CH 3)35. 1HNMR 不能直接提供以下哪种结构信息( ) A. 不同质子的种类数B. 同类质子个数C. 化合物中双键的个数与位置D. 相邻碳原子上质子的个数6. 二氟甲烷中质子峰的裂分数和强度为( ) A. 1和1B. 2和1:1C. 3和1:2:1D. 4和1:3:3:17. 下列哪种核磁技术不能简化图谱( ) A. 加大磁场强度B. 化学位移试剂C. 去偶法D. 改变内标试剂8. 下列系统中,哪种质子和其它原子之间能观察到自旋分裂现象( ) A.H O 16-B.H Cl 35-C.H Br 79-D.H F 19-9. 下面化合物在NMR 中出现单峰的是( ) A. CH 3CH 2ClB. CH 3CH 2OHC. CH 3CH 3D. CH 3CH(CH 3)210.分子式为C 5H 10O 的化合物,其NMR 谱上只出现两个单峰,最有可能的结构式为( ) A. (CH 3)2CHCOCH 3B. CH 3CH 2CH 2COCH 3C. (CH 3)3COHD. CH 3CH 2COCH 2CH 311.下列分子中(a )(b )质子属于磁等价的是( )A. CCH 3H ClCCH 3Ha B.C CHaHbF FC. ClHaHbD.NHa Hb HClCl12.某二氯甲苯的1H NMR谱图中,呈现一组单峰,一组二重峰一组三重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A.CH3ClClB.CH3Cl C.CH3ClD.CH3ClCl13.试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质量数最大的峰为分子离子峰B. 强度最大的峰为分子离子峰C. 质量数第二大的峰为分子离子峰D. 降低电离室的轰击能量,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会增大14.若某烃类化合物MS谱图上M+1和M峰的强度比为24:100,则该烃中可能存在碳数为()A. 2个B. 8个C. 22个D. 46个15.仅由CHO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为()A. 由仪器的质量分析器决定B. 奇数C. 由仪器的离子源决定D. 偶数16.某化合物分子离子峰区相对丰度为M/M+2/M+4=1:2:1,该分子是中可能含有溴原子的个数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7.采用电子轰击源时,分子离子能被进一步裂解成多种碎片离子,其主要原因是()A. 加速电场的作用B. 碎片离子均比分子离子稳定C. 电子流的能量大D. 分子之间相互碰撞18.某酯的质谱图上m/z=71和m/z=43处有碎片离子峰出现,则该酯的C、H组成可为()A. C5H10B. C4H8C. C5H12D. C4H1019.下列能产生m/92强离子峰的结构可能是()A. B. C. D.20.质谱图中,CH3Cl的M+2峰强度约为M峰的()A. 1/3B. 1/2C.1/4D.相当21.区分CH3C6H5Cl和CH3C6H5Br 下别化合物最为简便的方法是()A. IRB. UVC. NMRD. MS22.采用磁质量分析的质谱仪,若磁场强度保持恒定,而加速电压逐渐增加,则最先通过固定的收集器狭缝的是()。
波谱解析习题
![波谱解析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42f4d331126edb6e1a102e.png)
第一节:紫外光谱(UV)一、简答 (p36 1-3)1.丙酮的羰基有几种类型的价电子。
并说明能产生何种电子跃迁?各种跃迁可在何区域波长处产生吸收?答:有n 电子和π电子。
能够发生n →π*跃迁。
从n 轨道向π反键轨道跃迁。
能产生R 带。
跃迁波长在250—500nm 之内。
2.指出下述各对化合物中,哪一个化合物能吸收波长较长的光线(只考虑π→π*跃迁)(2)(1)及NHR3CHCHOCH 3CH 及CH 3CH CH2答:(1)的后者能发生n →π*跃迁,吸收较长。
(2)后者的氮原子能与苯环发生P →π共轭,所以或者吸收较长。
3.与化合物(A )的电子光谱相比,解释化合物(B )与(C )的电子光谱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乙醇中)。
(C)(B)(A)入max =420 εmax =18600入max =438 εmax =22000入max =475 εmax =320003N NNNO HC32(CH )2N NNNO H C 32(CH )2232(CH )(CH )23NNNNO答:B 、C 发生了明显的蓝移,主要原因是空间位阻效应。
二、分析比较(书里5-6)1.指出下列两个化合物在近紫外区中的区别:CH CH 32(A)(B)答:(A)和(B)中各有两个双键。
(A)的两个双键中间隔了一个单键,这两个双键就能发生π→π共轭。
而(B)这两个双键中隔了两个单键,则不能产生共轭。
所以(A)的紫外波长比较长,(B)则比较短。
2.某酮类化合物,当溶于极性溶剂中(如乙醇中)时,溶剂对n→π*跃迁及π→π*跃迁有何影响?答:对n→π*跃迁来讲,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它的最大吸收波长会发生紫移。
而π→π*跃迁中,成键轨道下,π反键轨道跃迁,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它会发生红移。
三、试回答下列各问题*跃迁还是π→π*跃迁1.某酮类化合物λhexanemax=305nm,其λEtOH max=307nm,试问,该吸收是由n→π引起的?(p37-7)答:乙醇比正己烷的极性要强的多,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最大吸收波长从305nm变动到307nm,随着溶剂极性增大,它发生了红移。
理工类专业课复习资料-有机物波普分析习题及解析
![理工类专业课复习资料-有机物波普分析习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9b6e0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c.png)
第一章质谱习题1、有机质谱图的表示方法有哪些?是否谱图中质量数最大的峰就是分子离子峰,为什么?2、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质谱仪的组成,各主要部件的作用及原理。
3、有机质谱的分析原理及其能提供的信息是什么?4、有机化合物在离子源中有可能形成哪些类型的离子?从这些离子的质谱峰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5、同位素峰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在谱图中识别同位素峰?6、谱图解析的一般原则是什么?7.初步推断某一酯类(M=116)的结构可能为A或B或C,质谱图上m/z 87、m/z 59、m/z 57、m/z29处均有离子峰,试问该化合物的结构为何?(A)(B)(C)8.下列化合物哪些能发生McLafferty重排?9.下列化合物哪些能发生RDA重排?10.某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262nm(15);红外光谱:3330~2500cm-1间有强宽吸收,1715 cm-1处有强宽吸收;核磁共振氢谱:δ11.0处为单质子单峰,δ2.6处为四质子宽单峰,δ2.12处为三质子单峰,质谱如图所示。
参照同位素峰强比及元素分析结果,分子式为C5H8O3,试推测其结构式。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1、表示方法有质谱图和质谱表格。
质量分析器出来的离子流经过计算机处理,给出质谱图和质谱数据,纵坐标为离子流的相对强度(相对丰度),通常最强的峰称为基峰,其强度定为100%,其余的峰以基峰为基础确定其相对强度;横坐标为质荷比,一条直线代表一个峰。
也可以质谱表格的形式给出质谱数据。
最大的质荷比很可能是分子离子峰。
但是分子离子如果不稳定,在质谱上就不出现分子离子峰。
根据氮规则和分子离子峰与邻近峰的质量差是否合理来判断。
2、质谱仪的组成: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和真空系统。
进样系统:在不破坏真空度的情况下,使样品进入离子源。
气体可通过储气器进入离子源;易挥发的液体,在进样系统内汽化后进入离子源;难挥发的液体或固体样品,通过探针直接插入离子源。
波谱分析习题1峰的裂分数反应的是相邻碳原子上的质子数因此
![波谱分析习题1峰的裂分数反应的是相邻碳原子上的质子数因此](https://img.taocdn.com/s3/m/da68008258fafab068dc0267.png)
波谱分析习题1峰的裂分数反应的是相邻碳原子上的质子数因此波谱分析习题1. 峰的裂分数反应的是相邻碳原子上的质子数,因此化合物ClCH-CH-COO-CH 中223-CH-基团应该表现为( C ) 2A. 四重峰; B单峰; C. 两重峰; D. 三重峰。
3. 炔烃化合物如用红外光谱判断它主要依据的谱带范围为 ( C )-1-1-1A.3300—3000cm( B.3000—2700cm C.2400—2100cm -1-l D.1900—1650cm E.1500一1300cm4(紫外光谱中观察到200-400nm范围几乎没有明显的吸收,可能是含有以下哪种基团( D )A. 羰基;B. 苯环;C. 双烯;D. 烷基。
6.计算化合物CHNO的不饱和度是( D ) 772A. 7;B. 8;C. 6;D. 5。
7. 一般来说,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的丰度最高的是:( A ) A. 芳香化合物; B. 酮; C. 胺; D. 支链烷烃++++++8. 下列碳正离子CHCH; CH=CHCH;RC;RCH;RCH;CH 稳定性最652223223高的是 B++++A. CH=CHCH; B. CHCH;C. RC;D. CH 22652339. 确定碳的相对数目时,应测定( B )A、全去偶谱B、偏共振去偶谱C、门控去偶谱D、反门控去偶谱二、填空题1. 苯胺的氨基属于团,在碱性条件下紫外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会发生 ;苯胺存在以下跃迁类型:,,,*、、、。
2. 单色器中和是最常见的分光元件,用于获得单色光。
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起源于能级跃迁,红外光谱起源于能级跃迁,只有化学键或基团的发生变化,才会产生红外吸收。
4. 酮、醇、醚等的分子离子,有多个α健,在裂解时,失去的烷基游离,反应愈有利。
5. 由于氢核的化学环境不同而产生的谱线位移称为,用符号表示;相邻两个氢核之间的相互干扰称为自旋偶合,用 (J)来衡量干扰作用的大小6. 含有π键的不饱和基团称为 ;本身没有生色功能,但当它们与含有π键的不饱和基团相连时,就会发生n—π共轭作用,增强其生色能力,这样的基团称为。
波谱分析_习题集参考答案_
![波谱分析_习题集参考答案_](https://img.taocdn.com/s3/m/f0d75cf176c66137ef061927.png)
第一章紫外光谱一、单项选择题1. 比拟以下类型电子跃迁的能量大小( A)Aσ→σ* > n→σ* > π→π* > n →π*Bπ→π* > n →π* >σ→σ* > n→σ*Cσ→σ* > n→σ* > > n →π*> π→π*Dπ→π* > n→π* > > n→σ*σ→σ*2、共轭体系对λmax的影响( A)A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小,吸收峰红移B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小,吸收峰蓝移C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大,吸收峰红移D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大,吸收峰蓝移3、溶剂对λmax的影响(B)A溶剂的极性增大,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B溶剂的极性增大,n →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C溶剂的极性减小,n →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D溶剂的极性减小,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红移4、苯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光谱有:(B)A二个吸收带B三个吸收带C一个吸收带D没有吸收带5. 苯环引入甲氧基后,使λmax(C)A没有影响B向短波方向移动C向长波方向移动D引起精细构造的变化6、以下化合物可以通过紫外光谱鉴别的是:(C)二、简答题1〕发色团答:分子中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构造2〕助色团本身不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但是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以使发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答:方向移动,吸收强度增加。
3〕红移答:向长波方向移动4〕蓝移答:向短波方向移动5〕举例说明苯环取代基对λmax的影响答:烷基〔甲基、乙基〕对λmax影响较小,约5-10nm;带有孤对电子基团〔烷氧基、烷氨基〕为助色基,使λmax红移;与苯环共轭的不饱和基团,如CH=CH,C=O等,由于共轭产生新的分子轨道,使λmax显著红移。
6〕举例说明溶剂效应对λmax的影响答:溶剂的极性越大,n →π*跃迁的能量增加,λmax向短波方向移动;溶剂的极性越大,π→π*跃迁的能量降低,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
有机波谱质谱习题
![有机波谱质谱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21631310a6f524ccbf85d3.png)
质谱习题一、选择题1、在一张质谱图中产生了PhCH2+(1)、CH3+(2)、CH3CH2CH2+(3)和CH3CH2CH+CH3(4)碎片离子,这些碎片离子的相对丰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1>4>3>2;(B)1>2>3>4;(C)4>2>3>1;(D)4>3>2>1。
2、质谱图中相对丰度最大的峰,规定其相对丰度为100%,称为()。
(A)分子离子峰;(B)基峰;(C)亚稳离子峰;(D)准分子离子峰。
3、获得丰富的碎片离子是为了能更好地解析分子的结构,为此应该采用下列哪种离子源?()。
(A)ESI;(B)FAB;(C)CI;(D)EI。
4.3,3-二甲基戊烷:受到电子流轰击后, 最容易断裂的键位是: ( B )A 1和4B 2和3C 5和6D 2和35.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比例是( D )A 100:1.1B 100:2.2C 100:3.3D 100:4.46.下列化合物含C、H或O、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B )A C6H6B C6H5NO2C C4H2N6OD C9H10O27.在下列化合物中, 何者不能发生麦氏重排? ( C )8.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源? ( D )A 化学电离源B 电子轰击源C 高频火花源D B或C9.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z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 ( C )A 醚B 醇C 胺D 醚或醇10.一种酯类(M=116),质谱图上在m/z 57(100%),m/z 29(27%)及m/z 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C )A (CH3)2CHCOOC2H5B CH3CH2COOCH2CH2CH3C CH3(CH2)3COOCH3D CH3COO(CH2)3CH311.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为( A )A 苯> 共轭烯烃> 酮> 醇B 苯> 酮> 共轭烯烃> 醇C 共轭烯烃> 苯> 酮> 醇D 苯> 共轭烯烃> 醇> 酮12.化合物(CH3)2CHCH(CH3)2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 C )A m/z 15B m/z29C m/z43D m/z7113.溴己烷经α裂解后,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为:( B )A m/z 93B m/z 93和m/z 95C m/z 71D m/z 71和m/z 7314.在C2H 5F 中,F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A )A MB M+1C M+2D M及M+215.某化合物的M S图上出现m/e 74的强峰,IR光谱在3400~3200c m-1有一宽峰,1700~1750c m-1有一强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C )A R1-(CH2)3-COOCH3B R1-(CH2)4-COOHC R1-CH2-CH2-CH(CH3)-COOHD B或C16.在质谱图谱中若某烃化合物的(M+1)和M峰的强度比为24: 100,则在该烃中存在碳原子的个数为( C )。
波谱综合练习 波谱综合解析 教学课件
![波谱综合练习 波谱综合解析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f69bde336c1eb91b375d24.png)
息.。
波谱综合解析步骤
4.由质谱的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峰可推知 可能存在的分子片断,根据分子离子峰与碎 片离子峰以及各碎片离子峰m/e的差值可推 知可能失去的分子片断,从而给出可能的分 子结构。
5.核磁共振谱可给出分子中含几种类型氢, 各种氢的个数以及相邻氢之间的关系,以验 证所推测结构是否合理。
1,3,5-
四取代
1,2,3,
41-,2,3,
51-,2,4,
五取代
5-
C-H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位置(cm617)0
770-730,710-690 770-735
810-750,725-690 833-810
780-760,745-705 885-870,825-805 865-810,730-675
波谱综合解析步骤
1、推导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1)确定分子离子峰,以确定分子量。 (2)利用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和同位素峰 (M+1),(M+2)的相对强度可得出最可能的分 子式。 (3)由分子式可计算不饱和度,进而推测化合物的 大致类型,如是否芳香化合物,有否羰基等。
2.从紫外光谱可计算出值,根据值及max的位 置,可推测化合物中有否共轭体系或芳香体系。
4、1HNMR法 (1). 各类质子数量比的确定(积分曲线); (2). 由化学位移区分特殊的官能团; (3). 判断与杂原子及不饱和键相连的饱和
碳原子; (4). 由自旋偶合确定基团间的位置关系; (5). 由重水交换鉴定活泼氢。 5、13CNMR法 (1). 确定碳原子数; (2). 区分不同杂化态的碳; (3). 判断碳基的存在; (4). 确定甲基类型。
如果在3700-3100cm-1区域没有吸收带,就可以判断 没有NH、OH基团的存在;
波谱解析 红外 紫外 质谱练习题及答案
![波谱解析 红外 紫外 质谱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87af29192e45361066f5a9.png)
紫外光谱练习题1.名词解释:生色团、助色团、红移、蓝移、增色效应、减色效应生色团/发色团(chromophore):在紫外及可见光区域产生吸收带的基团,C=C、C=O、C=S、-C≡N、-NO2、-C6H5等特征:不饱和基团,都有π电子,都能发生π→π*或n→π*跃迁。
助色团(auxochrome):本身在紫外或可见光区域不产生吸收带,但与生色团相连后,能使生色团的吸收带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的基团,-OH、-OR、-NH2、-NHR、-NR2、-SH、-Cl等特征:含有饱和杂原子,与生色团相连时,饱和杂原子上n电子影响相邻生色团的π轨道状态和能及大小,使吸收带向长波长方向移动。
红移(red / barhochromic shift):指取代基或溶剂效应引起吸收带向长波方向移动。
蓝移/紫移(blue / hypsochromicshifg):指吸收带向短波方向移动。
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由于取代或溶剂等的改变,导致吸收峰位位移的同时,其吸收强度发生变化,增强的称增色(浓色)效应,减弱的称减色(淡色)效应。
2. 能否用紫外光谱鉴别下列化合物,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这两个化合物都为α,β-不饱和酮,且共轭链上的取代情况相同,烷基取代数都是3,无环内双烯、环外双键及延伸双键。
红外光谱练习题1.红外光谱谱图解析要点及注意事项。
解析要点:(1)详尽了解样品性质,包括样品的来源、理化性质、分子式、红外测定条件及所有仪器的分辨率等。
(2)计算分子的不饱和度(3)解析红外光谱时应先易后难,确定主要吸收峰,同时应兼顾峰位、峰形和强度。
(4)注意官能团的集中振动吸收峰的相互印证。
(5)注意区别和排除非样品谱带的干扰(如二氧化碳和水)(6)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与标准图谱对照或结合MS、NMR等技术综合解析)注意事项:(1)从高频开始,预测分子中可能存在的基团,指纹区吸收来炎症(2) 不要期望能解出每一个峰(3) 要更多地信赖否定证据(某一区域吸收带不存在的信息比存在更有价值)(4) 反复核对图谱中符合某一结构的证据(5) 处理谱图的谱带强度要倍加小心(6) 研究不同制样技术,得到两张谱图中的任何一点变化(7) 用溶液法作谱时,**别不合适的洗手池造成的死区(8) 核对一起的标准化偏差并作必要的校正(9) 扣除样品介质产生的干扰吸收带2. 如何利用红外光谱鉴别R1CH=CHR2顺反异构体?答:可通过C-H 键的平面外弯曲震动吸收频率来判断3. 如何利用红外光谱确定苯环取代模式?苯环:1600、1500、1450cm -1处、两到三个峰苯环取代情况主要看700~900(强)单取代:~710和~750双强峰邻二取代:770~735强峰间二取代:900~860,810~750,720~680两到三个峰对二取代:860~800 强峰4. 如何利用红外光谱区别烷烃、烯烃和炔烃?答:烷烃主要特征峰为233,,,CH s CH as CH H C δδδν-,其中νC-H 峰位一般接近3000cm -1又低于3000cm -1。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_有机波谱分析课后习题答案参考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_有机波谱分析课后习题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b20e582cf90f76c660371abf.png)
第二章质谱习题及答案1、化合物A 、B 质谱图中高质荷比区的质谱数据,推导其可能的分子式A : WA 60(5 8)61(8.7)62(100)M +'63( ∣.S) G4(31) 65(0-71)B : m 心 60(9.0) 61(19.0) 52( J(W)M 4* 63(3∙8) 64(4.4) 65(0.09)解:分子离子峰为偶数=62表明不含氮或含有偶数个氮。
对于A , Rl(M + 2): RI(M )心3:1 ,所以分子中含有一个Cl 原子,不可能含氮。
则根据CW + I)XlOO=I.Lv = 4.8 ,得X = 2』=3 J 所以 A 分子式 C 2H 3Cl f UN=I 合理; RI(M)对于B , Rl(M +2) = 4.4 ,所以分子中可能含有一个S 原子,不可能含氮。
则根据RHM + I)X loo = 1. Lv + 0.8z = 3.8 , x = 2, y = 6 .所以 B 分子式 C2I‰S fUN=O 合理。
RI (M)2、化合物的部分质谱数据及质谱图如下,推导其结构解:RI(M): RI(M + 2): RI(M + 4) ≈ 9:6:1 ,所以分子中含有两个Cl, n√z =96为分子离子峰,不含氮。
根据"W +hχl00 = 1」x = 2.4 # x = 29y = 2 f 分子式为 C 2H 2Cl 2 f UN=I .合理。
Rl(M)图中可见:n√z61(M -35), Rl(IOO)为基峰,是分子离子丢失一个Cl 得到的;m∕z=36,为HCI +; n√z=26(M -Ch), RI(34),是分子离子丢失Cb 得到的,相对强 度大,稳定,说明结构为CHCl=CHCI O961003•化合物的质谱图如下w儿U5<M+∖>1l42(lOO)l L43(iO 3),推导其可能结构。
分子离子峰n√z 185为奇数表明含有奇数个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