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完整课件

合集下载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ppt课件.ppt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ppt课件.ppt
2023/3/3
【修辭】
行行重行行: 這句運用了疊字 (行行)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這句運用了對偶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這句運用了設問 譯作白話文即想念你,令我變得老多了,自己年紀 也大,究竟還要等到幾時呢?
2023/3/3
謝謝~~
2023/3/3
句則寫相思之意,申訴現在 後十句則寫相思之意,申訴現在思念,而又不能相見之苦,措辭淺顯,寓意深厚。
想念你,令我變得老多了,自己年紀也大,究竟還要等到幾時呢?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此後相隔有一萬多里,各自在天的一邊。
思念,而又不能相見之苦,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還是努力加餐飯,保重身體,留得青春容顏,以待來日相會吧!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古詩十九首
一群無名作家的作品,都是完整的五言詩 。
2023/3/3
作者:佚名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2023/3/3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想念你,令我變得老多了,自己年紀也大,究竟還要等到幾時呢?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暫且撇開這些不談, 還是努力加餐飯,保重身體,留得青春容顏,以待來日相會吧!
2023/3/3
《寫作手法》
• 押額自由: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行行重行行》------古體詩
措辭淺顯,寓意深厚。 這句運用了疊字 (行行)

音韵声律—古代诗律(古代汉语课件)

音韵声律—古代诗律(古代汉语课件)
1)活用
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王维《从岐王夜宴》)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岑参《登总持阁》) 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杜甫《移居东屯茅屋》 效果:促成平仄对仗 使诗句内涵丰富意境生动
2)错位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王维《春日上方即事》) 春山映柳色,夕鸟藏梨花。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杜甫《遣意》) 小树花传香——效果:促成平仄对仗 使诗句典雅别致
六字句:相当于七言律句的上六字。
平平·仄仄平平——断肠片片飞红。(辛弃疾《祝英台近》) 仄仄·平平仄仄——准拟佳期又误。(辛弃疾《摸鱼儿》)
特有句式:
仄仄·仄平平仄(第五字必平) ——我欲乘风归去。(苏轼《水调歌头》)
仄平·平仄平仄(四、六字仄,第五字必平) ——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3)格律诗怎样讲究平仄 四种基本句式:
甲:平平﹣ 乙:仄仄﹣ 丙:仄仄﹣ 丁: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粘”、“对”规则:
仄仄﹣平平﹣仄→出句


平平﹣仄仄﹣平→对句

平平﹣平﹣仄仄→出句


仄仄﹣仄﹣平平→对句
对:一联中出句与对句的平仄要相反(双数字与句尾严格)。否则叫“失对”。 粘: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否则叫“失粘”。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词林正韵》第四部上去通押)
都用入声韵:念奴娇、兰陵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 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谈笑间,狂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林正韵》第十八部。壁,锡韵定的要求 ➢ 如遇到上下两句字数相同,就可以对仗。一般如上下

语文必修3鲁人版第6课《古诗二首·行行重行行》教案

语文必修3鲁人版第6课《古诗二首·行行重行行》教案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教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2、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并背诵这首诗;3、体会诗歌表现的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4、掌握联想和想象的鉴赏方法学习重点:掌握联想和想象的鉴赏方法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播放赵薇演唱的《离别的车站》,用心听曲,体会歌词意境二、解题《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昭明文选》。

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以每首第一句做题目。

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

深入浅出的精心构思,情景交融的描写技巧,如话家常的平常语句,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

刘勰《文心雕龙》谓之“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称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要求学生能够复述)三、整体感知1、理解是鉴赏的前提,《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距今年代较远,语言上难免有不懂难明之处,借助注释疏通句意,并找出不好理解的词句,小组内讨论解决提示:现场抽查4名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主要是课下注释2、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诵读节奏3、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有人说,诗歌的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确实,诗歌之美贵在涵咏、妙在解吟,请在笛子独奏《妆台秋思》的音乐声中,有感情地再读全诗,领略诗歌的韵味。

四、局部揣摩(精彩赏析)“诗无达估”,读诗是最容易产生独特的体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请调动你的生活积累,任选一处你最有感触的情节或诗句展开联想与想象,用情景交融的散文化语言或其他别致的形式写出来。

(教学设想:1学生交流;2老师投影示范反;3通过学生交流和老师示范,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联想和想象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然后告诉学生:“联想”主要是联系学过的类诗,在比较异同的过程中加深对本诗的理解,比如,同样是写“远”,本诗用“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感叹无奈,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却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注意到主人公心境的不同,一自信豪迈,一沮丧绝望。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行行重行行》意思-赏析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行行重行行》意思-赏析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行行重行行》意思|赏析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作者:佚名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

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

于是,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

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住发出的直白的呼喊。

诗中的君,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与君一别,音讯茫然:相去万余里。

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所谓各在天一涯也。

道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长承万余里,指路途遥远,关山迢递。

因此,会面安可知!当时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

然而,别离愈久,会面愈难。

诗人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飞禽走兽尚且如此,何况人。

这两句用比兴手法,突如其来,效果远比直说更强烈感人。

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兼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胡马在北风中嘶鸣了,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思妇说:自别后,我容颜憔悴,首如飞蓬,自别后,我日渐消瘦,衣带宽松,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正是这种心灵上无声的呼唤,才越过千百年,赢得了人们的旷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叹。

叶嘉莹:《行行重行行》

叶嘉莹:《行行重行行》

叶嘉莹:《行行重行行》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行行重行行》,我先把它读一遍: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从开头到“越鸟巢南枝”的“枝”,押的是平声支韵,接下来从“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到结尾就换了仄声韵。

其中“远、缓、反、晚”四个韵脚都是上声,而“饭”是去声。

这是因为,古代没有上声和去声的区别,“饭”也可以读成fan。

我曾说,《古诗十九首》所写的都是人类感情的“基型”和“共相”。

所以你们看这里很妙:“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是一个男子的口吻还是一个女子的口吻?是一个行者的口吻还是一个留者的口吻?中国古代传统的习惯总是喜欢先把它确定下来,所以才有很多人总是想方设法给这十九首诗确定作者。

上次我说过,有人认为其中的好几首都是枚乘写的。

那么枚乘既然是个男子,就可以确定这几首诗都是有寓托的,都是表示某种国家、忠爱之类的意思。

可是现在我们最好先把这些都放下,只看诗的本身,我们就会发现:正是由于我们不知道这首诗所写的是男子说的话还是女子说的话,是行者说的话还是留者说的话,结果反而给这首诗增加了许多的“潜能”。

“潜能”是西方接受美学中的一个词语,意思是作品中有一种潜存的能力,或者说,它潜藏有很多使读者产生联想的可能性。

另外,从《行行重行行》我们还可以看到《古诗十九首》那种质朴的特色。

它没有很多花样,走了就是走了,不管是送行者说的也好,还是远行者说的也好,总而言之是两个人分离了。

“行行重行行”,行人走啊走啊,越走越远。

我以前讲过,中国的旧诗有古体和近体之分。

近体是从南北朝以后才逐渐形成的,规定有比较严格的格律,如“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等。

因为中国文字是独体单音,读起来缺乏韵律,所以必须写成平仄间隔的形式,读起来才好听。

不过,在古诗里没有这种法则。

叶嘉莹剖析《古诗十九首》

叶嘉莹剖析《古诗十九首》
叶嘉莹讲古诗十九首 第二节 《行行重行行》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行行重行行》,我先把它读一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从开头到“越鸟巢南枝”的“枝”,押的是平声支韵,接下来从“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到结尾就换了仄声韵。其中“远、缓、反、晚”四个韵脚都是上声,而“饭”是去声。这是因为,古代没有上声和去声的区别,“饭”也可以读成fan。我曾说,《古诗十九首》所写的都是人类感情的“基型”和“共相”。所以你们看这里很妙:“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是一个男子的口吻还是一个女子的口吻?是一个行者的口吻还是一个留者的口吻?中国古代传统的习惯总是喜欢先把它确定下来,所以才有很多人总是想方设法给这十九首诗确定作者。上次我说过,有人认为其中的好几首都是枚乘写的。那么枚乘既然是个男子,就可以确定这几首诗都是有寓托的,都是表示某种国家、忠爱之类的意思。可是现在我们最好先把这些都放下,只看诗的本身,我们就会发现:正是由于我们不知道这首诗所写的是男子说的话还是女子说的话,是行者说的话还是留者说的话,结果反而给这首诗增加了许多的“潜能”。“潜能”是西方接受美学中的一个词语,意思是作品中有一种潜存的能力,或者说,它潜藏有很多使读者产生联想的可能性。 另外,从《行行重行行》我们还可以看到《古诗十九首》那种质朴的特色。它没有很多花样,走了就是走了,不管是送行者说的也好,还是远行者说的也好,总而言之是两个人分离了。 “行行重行行”,行人走啊走啊,越走越远。我以前讲过,中国的旧诗有古体和近体之分。近体是从南北朝以后才

行行重行行教学案

行行重行行教学案

行行重行行教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思想内涵。

2、体会诗歌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和语言魅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1、简介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3、探讨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思想。

4、分析诗歌的艺术表现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思想内涵,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2、重点:体会诗歌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和语言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和PPT课件,展示诗歌原文和相关图片。

2、播放优美的音乐,辅助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氛围中。

3、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诗歌的认知和感受。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讨论、示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学生活动: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讲授新课: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探讨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思想。

3、巩固练习: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诠释诗歌。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和语言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思想内涵。

行行重行行杜威教育思想研究在中国1、引言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20世纪全球教育的发展。

在中国,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本文将探讨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研究状况和实践应用,以期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2、杜威教育思想概述杜威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他还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念,认为教育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通过对游子生活状态的描写,表现了 游子在外漂泊的艰辛和不易,以及对 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
情感表达
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游子对家乡 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离别家乡的 无奈和苦闷。
情感表达丰富多样,既有对家乡的眷 恋和思念,也有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 苦闷,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彷徨。
意象分析
通过丰富的意象,如“行行重行行”、“越陌度阡”、“迢迢牵牛星”等,营造出离别、漂泊、孤独 等情感氛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行行重行行》的深度解析
contents
目录
• 《行行重行行》的背景与作者 • 诗意解析 • 艺术手法 • 文学影响与评价
01 《行行重行行》的背景与 作者
古诗十九首的背景
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 ,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
文学背景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生 活状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 爱情的思考和感慨。
叠词的运用
《行行重行行》中运用了许多叠词,如“行行” 、“重重”、“青青”、“盈盈”等,增强了诗 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修辞手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
《行行重行行》中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诗人与爱人之间的 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深。
象征手法的运用
《行行重行行》中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等诗句,运用了 象征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别之痛。
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和内涵,使得诗歌的主题思想更加 鲜明和突出。
03 艺术手法
语言特色
1 2 3
语言质朴自然
《行行重行行》采用平实、自然的叙述语言,没 有过多的雕琢和修饰,给人以亲切感。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PPT课件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PPT课件

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 释义: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
枝头。
❖ 赏析:诗人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凡物都有
眷恋乡土的本性。胡马和越鸟尚且思念家乡,远方的人啊, 你是否也在思念我。尚物有情,何况与人!这两句用比兴 手法,效果远比直说更强烈感人。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 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兼暗喻思妇对远行君 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胡马在北风中嘶鸣,越鸟在 朝南的枝头上筑巢,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
☆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 》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千古五言之祖(王世贞 )”。钟嵘称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几 乎一字千金”。刘勰誉之:“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 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 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古典诗歌抒情诗的典 范。
❖ 思考: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拓展:在古诗和汉魏乐府中,运用这样的方法:在绝望的悲哀
之中突然宕开笔墨,插入两句从表现上看上去与下文都不甚连 贯的比喻。例如《饮马长城窟行》,在一路叙写离别相思之苦 以后,突然接上去“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两句,似乎与 上下文全不衔接,也未作任何指实的说明。可是,这两句能够 使读者产生多方面的联想,作多方面的解释,因此,就使前边 所写的现实的情事蓦然之间都有了一种回旋起舞的空灵之态。 这种高明的艺术手法是古诗和汉魏乐府的一个特色。而且,在 古诗和乐府中,这类比喻多半取材于自然现象。“枯桑知天风 ,海水知天寒”,“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都是自然界 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是向来如此、难以改变的事情,用这些形 象来做比喻,且不论其喻意何在,只是在直觉上就已经给读者 一种仿佛是命里注定一样的无可奈何之感了。所以,古诗和汉 乐府中的这一类比喻,往往既自然质朴,又深刻丰美。

《行行重行行》注释、赏析

《行行重行行》注释、赏析

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行行重行行①,与君生别离②。

相去万余里③,各在天一涯④。

道路阻且长⑤,会面安可知⑥?胡马依北风⑦,越鸟巢南枝⑧。

相去日已远⑨,衣带日已缓⑩。

浮云蔽白日⑪,游子不顾反⑫。

思君令人老⑬,岁月忽已晚⑭。

弃捐勿复道⑮,努力加餐饭⑯。

【作品注释】①重:又。

这句是说行而不止。

②生别离:古代流行的成语,犹言“永别离”。

生,硬的意思。

③相去:相距,相离。

④涯:边际。

⑤阻:指道路上的障碍。

长:指道路间的距离很远。

⑥安:怎么,哪里。

知:一作“期”。

⑦胡马:北方所产的马。

依:依恋的意思。

一作“嘶”。

⑧越鸟:南方所产的鸟。

⑨日:一天又一天,渐渐的意思。

已:同“以”。

远:久。

⑩缓:宽松。

这句意思是说,人因相思而躯体一天天消瘦。

⑪白日:原是隐喻君王的,这里喻指未归的丈夫。

⑫顾:顾恋、思念。

反:同“返”,返回,回家。

⑬老:这里指形体的消瘦,仪容的憔悴。

⑭岁月:指眼前的时间。

忽已晚:流转迅速,指年关将近。

⑮弃捐:抛弃,丢开。

复:再。

道:谈说。

⑯加餐饭:当时习用的一种亲切的安慰别人的成语。

【作品分析】《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汉朝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对后世发生过很大影响。

古诗词《行行重行行》PPT课件

古诗词《行行重行行》PPT课件
六年级下(古诗词)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 chóng )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古诗,通常是指古 代诗歌。汉人称《诗经》 为古诗,南北朝人称汉 魏诗为古诗。汉诗中有 一部分无名氏作品,也 许有五六十首,梁昭明 太子萧统编《文选》, 从其中选取了十九首, 后人称之为《古诗十九 首》。
行行重( chóng )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君:你的尊称,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 生别离:古代流行的成语,与死别离相对。 阻:指道路上的障碍;长:指道路间的距离。“阻”不仅仅 表示多少高山大河障碍阻挡其间。再加上当时东汉末年社会 动乱,战争频繁,更是指路途之险阻。 胡马:指北方的马。依:作依恋讲。越鸟:指南方的鸟。古 代的“越”指今广东福建一带地区,代指南方。 远:这里当时间久长讲。 缓:这里当宽松讲。 岁晚:古人将一年之尾谓之“岁晚”,慨叹人生岁月匆匆, 年华易逝。 勿复道:不要再说了。
全诗共十六句,从内容上可分作两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写别离;后十 句为第二层,写相思。
第一层( 前六句 )写别离,主要抒写别离的状况,从侧面揭示了东汉末 年社会动荡不宁的社会现实。
第二层( 后十句 )写相思。第七、八句,是全诗由写示、提醒游子,禽兽尚且如此,你作为人 且能无情?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这两句是实写自已相思之深苦。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这两句是写思妇在思念哀怨中产生的怀疑 和忧虑。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这两句是继续写思妇内心相思的 苦痛和感受。 “努力加餐饭”,加餐饭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是一件很平常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行行重行行》教案北京课改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行行重行行》教案北京课改版
在追忆离别之景后陈述了事实。(你我)相距万里,路途十 分遥远。古代交通不便,通信不便,相隔万里也许在今天没事, 可是在古代往往意味着很难再见.但是只要有决心走下去,还是 有一丝希望的。
3“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双重困难 翻译:你我之间的道路又艰险又漫长,再会面怎么能预料 呢? 上句讲到了你我距离十分遥远,我在天的这一头,而你在天 的那一头,这是一重困难,但是只要你有决心走下去,也还能 有相见的希望。但是本句写到我们之间不仅路途遥远,道路上 还有许多险阻,这是双重困难。 所谓“阻”,既可能是高山大河--自然界的险阻,也可能是 战乱流离的人世间的险阻.人的能力,多么有限,怎能敌得过这 些无穷无尽的险阻呢!说到这里,可以说已经见面的机会十分 渺茫了。“会面安可知"是女子充满相思之苦的哀吟和叹息。 阻且长:参考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 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央。
13-16 勉强宽慰之词
四、逐句赏析 《古诗十九首》描写的是人类感情的共性,表现出了质
朴的特色,达到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境界。
1.“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追忆初别 翻译:(你)走了又走,一直不停地走,我与你活生生地 分离. ①“行行重行行”:前边的道路无穷无尽,而你我之间的 距离却越来越远.(叠字)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
二是对游子的关怀之语。希望有人在外多吃饭,好好保重身 体。即使有人不愿回家,但是女子仍然充满关系,可见其温柔敦 厚。
3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 梁代 昭明太子 萧统所编 的《文选》,萧统从东汉以前传世的古诗中挑选出了十九首题 材和风格十分相近的诗,编辑在一起,并给他们加了一个总的题 目,就叫《古诗十九首》。 2、作者

《行行重行行》教案

《行行重行行》教案
在这里,“相去日已远”和前边的“相去万余里”似乎是一个重复,但实际上并不是简单重复。因为“万余里”虽然很远,但毕竟还是一个有限的数字,而且它所代表的只是空间,并没有时间的含义,而“日已远”三个字则进一步用时间去乘空间,所得数字就更是无穷无尽了。
更妙的是,这“日已远”三个字又带出了下一句的“日已缓”,从而使我们感到:离人的相思与憔悴也是一样无穷无尽的。
我们说这是女子非常失望的想象,因为前边所写的离别只是时间与空间的隔绝,两个相爱的人在情意上并没有阻隔,所以虽然离别,却也还有着一份聊以自慰的力量,而现在连这种自慰的力量也蒙上了一层阴影。她说,天上太阳的光芒那么强烈,但也有被浮云遮住的时候;那么,美好亲密的感情就没有被蒙蔽的时候吗?而且那远行的游子不是果然就顾不上回来了吗?
然而对于一个相思憔悴的人来说,要想加餐何尝容易!因此,就需要“努力”。所以这平平常常的“努力”两个字之中,充满了对绝望的不甘心和在绝望中强自挣扎支撑的苦心。
自劝,则用情更苦,立志更坚。要知道,一个人为了坚持某种希望而在无限的苦难之中强自支持,甚至想要用人力的加餐去战胜天命的无常,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而是一种极高贵极坚贞的德操了。所以,我们从这句话中看到一些人生哲理。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悲哀和挫伤,如果你丝毫不作挣扎努力便自己倒下去,虽然你的遭遇令人同情,可是你的态度并不引起人们尊敬;但如果你在最大限度地尽了人力与命运争斗之后,即使你倒下去,也给人们做出了一个榜样。何况,万一真的由于你的努力而实现了那个本来好像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岂不更是一件意外的喜事!“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就隐然流露出这么一种可贵的德操。
“白日”于此比喻游子或思妇的丈夫,而“浮云”则指向一些如另有遇合等阻拦其归来的因素。“不顾”,不是不愿回来,而是不能回来,暂时顾不上回来。当然,这里的“游子不顾反”其实很可能就是因不愿返所以才不回来。但思念的这一方不埋怨他“不愿反”,却替他着想,说他是“不顾反”,这就是《古诗十九首》在感情上的温柔敦厚之处了。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编者:刘晶【终极学习目标】领会诗歌表达感情的方式把握女主人公的形象,观照女性命运。

预习学案《古诗十九首》相关知识一、题解《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是早期文人五言诗,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影响很大。

《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行行重行行》是第一篇。

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二、思想内容1、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揭露现实社会黑暗主题在诗中反复出现。

2、离人相思的作品特别多,包括夫妇之间、恋人之间、朋友之间的相思,以及游子对故乡的怀念。

三、艺术成就1.抒情诗的典范。

长于抒情,却不直言,委屈婉转,意味无穷。

从写景叙事发端,及其自然的转入抒情,水到渠成,而又抑扬有致。

2.质朴自然。

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纯真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

3.情景交融,物我互化,浑然圆润的艺术境界。

《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通过或白描、或比兴、或象征等手法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4.语言精练。

《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炼准确。

不做艰涩之语,不用冷僻之词,而是用最明白浅显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

传神达意,意味隽永。

此外,《古诗十九首》还较多使用叠字,或描绘景物,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也增加了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四、关于思妇诗思妇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

汉代的养士、选士制度,驱使文人不得不背乡离井,长期漂泊在外。

这些文人或在仕途作无望的追求,或在异乡逃避政治的迫害,更渴求有爱情、家庭的温馨,以慰藉孤独而屈辱的心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课《行行重行行》1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课《行行重行行》1

• 三、四、五、六句是抒写思妇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离
之后的心理活动。
雨衣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13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胡马在北风中嘶鸣了,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 为什么? “胡马”:指北方的马。“越鸟”:指南方的鸟。 是用来比喻人不忘乡土的情感的。,凡物都有眷恋 乡土的本性:“ 马和鸟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写马和鸟思念自己的家乡和本诗主题的表达有什么 关系? • 这两句用比兴手法。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 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也是暗喻思妇对 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胡马在北 风中嘶鸣了,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游子 14 雨衣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啊,你还不归来啊!“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 “道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阻”,指 路途坎坷曲折;“长”,指路途遥远,什 么时候才能再见面。思妇与游子相距万里 其中不知有多少高山大河障碍阻挡其间。 再加上当时东汉末年社会动乱,战争频繁, 更增加了路途之艰险。因此对思妇而言此 生可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见面的希望了。 所以思妇在此自然地发出“会面安可知!” 这一充满相思之苦和绝望之悲的哀吟和叹 息。 12 雨衣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 第七、八句,是全诗由写别离转入写相思的过渡句。 • 诗人于极度的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用比兴的手 法,连用两个表面上看来似乎与上下文并不相连贯的 比喻,来说明动物尚且有不忘故土的本能,你看生长 在北方的马儿即使离开了北方,但是一旦北风吹起来 了便会依恋着北风嘶呜;生长在南方的鸟儿即使离开 了南方,但是它做窝也要选择向南的树枝,作为离乡 的游子,难道你不思念故土吗?因此说这两句的真正 用意是暗示、提醒游子,禽兽尚且如此,你作为人且 能无情?
雨衣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21

《行行重行行》的主题解析

《行行重行行》的主题解析

《行行重行行》的主题解析作者:张敏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4期摘要:五言古诗《行行重行行》产生于东汉时期,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作者为无名氏。

诗歌刻画了在东汉末年的动荡岁月中,妇女对远行未归的丈夫的深切思念,情感细腻缠绵,真挚动人。

关键词:《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相思《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为集,后世便将这十九首诗歌作为组诗看待。

《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时期,反映了汉末文人真切的生活感受,是下层文人在个人生活、政治上的真实心灵写照,是时代、社会、人生的折射。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多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文人仕途坎坷的失落彷徨和对生命短暂、福祸无常的感伤。

整组诗中充满了对人生价值的探索,诸如“何不策高足,先问要路津”,“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等都流露出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追求,展示了他们心灵的觉醒与痛苦,从而使这组诗歌有着极其丰富的情感内涵,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是诗歌逐渐发展成熟的标志,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对魏晋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历来得到后世批评家的高度肯定。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其誉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更称其为“一字千金” 。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具体创作时间和作者难以考证,今人一般认为创作时间约在东汉献帝建安前几十年。

《行行重行行》是一首动荡岁月中的离歌,女主人公思念远行的丈夫,由相思而生哀怨。

东汉中后期,社会动荡不宁,政治混乱,加之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艰难,流离失所,离别成为了常态。

朱熹在《诗集传》中称:“居而相离则思,期而不至则忧,此人之情也。

”《古诗十九首》中表现离人相思的作品很多,几乎占了《古诗十九首》作品的一半数量。

这首《行行重行行》是一首典型的思妇诗,以离人相思为主题,表达出来的相思之痛苦、离别之哀婉令人动容。

开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是思妇的回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译:胡马在北风中嘶鸣了,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
诗人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凡物都 有眷恋乡土的本性:“ 马和鸟在思念自己的家 乡”。
• 这两句用比兴手法。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 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也是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 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胡马在北风中嘶鸣了, 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 “
艺术特色
• • • • •
(1)诗歌抒情委婉含蓄、深沉曲折。 (2)采用层层推进的手法。 别离—路遥—相思—猜疑—宽慰 (3)以形貌的刻画暗示人物的心理情感。 (4)行 重 行 行 】
·
教学目标
【古诗十九首】
• 《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大多是文人模 仿乐府之作。这里收集的古诗作者已佚。 • 在东汉中后期那个统治思想崩溃、社会动荡不宁的 时代,一向以皓首穷经、报效君国为人生目标,以节 操伦常为最高价值标准的文士们,失去了他们赖以安 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往日以为崇高的显露出荒谬和虚 伪,往日以为牢固的亦已摇摇欲坠,人生的价值,人 生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痛苦和困 惑。从汉初以来即被反复咏唱着的对于生命短促、人 生无常的感伤,这时在他们心中显得更为强烈,成了 “古诗”的中心主题。从这个主题出发,以悲哀的基 调,“古诗”展开了闺怨、友情、相思、怀乡、游宦、 行役、劝慰、愿望等各种内容。
读文本,扫清文字障碍,(重点字词、难点 字词和不好理解的词句)
• 行行重行行 生 • 相去万余里 • 道路阻且长 • 会面安可知 • 越鸟巢南枝 • 衣带日已缓 • 游子不顾反 • 思君令人老 • 岁月忽已晚 又 与君生别离 活生
距离 各在天一涯 边 充满险阻 怎么 胡马依北风 依恋 筑巢 相去日以远 一天天 宽松 浮云蔽白日 遮蔽 回来 心情忧伤,形体消瘦 尽头 弃捐勿复道 丢下
【行行重行行】
•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中 的第一首。这首诗是一首思夫诗。抒 发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 切思念。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以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 一种是劝人,一种是自劝。 • 崔莺莺说“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善良,对命 运的无奈但认同,我比较同意自劝的说法,因为这样 可以较自然地承接上面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两句--如果你在人之老和岁月之晚,还有背叛的多重 压力下还不肯放弃重逢的希望,那么惟一的一线指望 就是努力保重自己的身体,尽量使自己多活一些岁月 以延长等待的时间了,然而对于一个相思憔悴的人来 说,要想加餐何尝容易!因此,就需要“努力”所以 这平平常常的“努力”两个字之中,充满了对爱情的 坚贞,对美好的向往。
【古诗十九首】
•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非常突出的,它长于 抒情,善于运用兴比手法,使诗意含蓄蕴藉。它大 体代表了当时古诗的艺术成就。 • 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 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 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 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 而言,称它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 是并不过分的。
首句“行行重行行”,连用四个“行”,中间加 一“重”,有什么表达效果?
• 行行重行行,写两人的距离逐渐变远, 分别的时间也在变长。复沓的声调, 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 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 笼罩全诗。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 与君一别,音讯茫然:“相去万余 里”。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 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 天涯,所谓“各在天一涯”也。“道 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阻”承 “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长” 承“万余里”,指路途遥远。因此, “会面安可知”!
行 行 重 行 行
第一部分,追叙初别:( 1句——6句) (着重描写路远相见之难。开头两句“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是全诗的纲 ,总领下文。) 第二部分,着重刻画思妇相思之苦。
(7句——16句)
胡马、越鸟二句是说鸟兽还懂得依恋故 乡,何况人呢?
与 君 生 别 离 ( 比 、 兴 )
思想内容 • 叙写一名女子与丈夫久别的痛 苦,在相聚无期的煎熬中,她 不禁猜想丈夫滞留异乡的原因, 但这种猜想只会加重精神上的 折磨,她敏感地觉察到自己容 颜渐衰,这更令人心惊!在近 乎绝望的心境中,只好自己宽 慰自己。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是从坏的方面怀疑游子薄幸,不过不愿直说, 而是委婉地通过比喻表达心里的想法。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是强作宽慰,实际上这种心情是很难“弃捐” 勿“道”的,心绪不佳,“餐饭”也是很难“加 ”的。相思之苦本来是一种抽象的心理状态,而 作者通过胡马、越鸟、浮云、白日等恰切的比喻 ,带缓、人老等细致的描写,把悲苦的心情刻画 得生动具体,淋漓尽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