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概述

合集下载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1. 定义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类思维、学习、记忆、感知和决策等认知过
程的学科,旨在揭示大脑如何从外界获取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
决策。

它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研究。

2. 研究内容
(1)学习和记忆
认知心理学探究人类如何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并将其存储在长期记忆中。

研究注意力、编码、存储和刻意练习等诸多因素对学习和记忆过程的
影响。

(2)语言和思维
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成为探究人类思维的一个
关键问题。

认知心理学研究语言知识的获得、语言产生和理解的过程,以及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3)视觉和感知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视觉和感知过程,旨在揭示大脑如何处理来自外部世界的视觉信息,并且识别和区分不同的视觉刺激。

(4)决策和问题解决
认知心理学研究大脑如何进行决策和问题解决,探究人类如何选择行动并做出最优决策的原理。

3. 应用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广告宣传效果的评估、教育方案的制定等。

同时,认知心理学还在不断地为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认知心理学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成为了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学科之一。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基础概念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基础概念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基础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等心理活动的科学,而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认知过程,了解人类是如何处理信息、理解世界和生成思维等活动的。

本文将介绍几个认知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包括注意力、记忆、语言和问题解决。

一、注意力注意力是指个体在感知过程中所集中的心理资源,以选择性地对某一刺激或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人们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在众多的刺激中进行选择,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或最相关的刺激上。

注意力的选择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信息、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二、记忆记忆是指个体对过去体验、学习和信息的存储和提取过程。

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一种临时的记忆系统,负责暂时存储信息。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存储更为稳定、持久的记忆系统。

我们之所以能够回忆过去的经历和知识,都离不开记忆的作用。

三、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之一。

它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系统,还是人类智力高度发展的产物。

语言的理解和产生过程涉及到词汇、语法、语义等多个层面。

通过研究语言处理过程,我们可以了解人类思维是如何用词汇和语法来表达和理解意义的。

四、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我们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采取的一种认知过程。

问题解决涉及到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和评估结果等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运用不同的思维策略和启发法,比如试错法、分步求解法和模式匹配等。

问题解决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决策和创造能力的本质。

综上所述,注意力、记忆、语言和问题解决是认知心理学的基础概念。

通过研究这些概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本质,并且为改善教育、工作和生活等领域提供有益的指导。

认知心理学持续发展,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研究深入探索人类思维的奥秘。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的学科,涉及人类的感知、记忆、思考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这门学科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
究人类思维的组织和运作方式。

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的各个方面,包括知觉、注意、记忆、研究、语言、智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它试图了解人脑如何接收、处理和解释信息,以及思维对行为的影响。

一些认知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包括:注意和集中;记忆和遗忘;
知觉和认知;语言和沟通;情绪和决策;推理和问题解决。

通过实验研究和观察,认知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感知外界的事物,如何记忆和提取信息,如何使用语言进行思考,以及如何解决
问题。

它还关注个体差异和心理过程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在许多领域和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
在教育领域,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优化教学方法。

在心理健康领域,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处理认知障碍和认知失调。

在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领域,它可以提供关于人类与技术交互的理论基础。

总而言之,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的运作方式,揭示了人脑的奥秘,并在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认知心理学术语解释(很全)

认知心理学术语解释(很全)

第一章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活动的功能、表现、内在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心理学分支。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怎样学习知识、储存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学科,研究的范围包括注意、知觉、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言语、认知发展等。

它也是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生认识论:皮亚杰创立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智能结构与成人有着质的差别。

智力发展是心理结构对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过程。

而且是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试验和发现进行的主动的、建构性的适应过程。

该理论从儿童智能发展的角度为认知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人因工程学:应用心理学分支之一,目的是根据人类认知和操作等方面的特点来设计仪器设备中的合理、高效的人际界面。

信息加工学说: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推动了信息加工理论,用计算机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过程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理论。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新思潮,认为人类认知是处于不同状态的认知单元联结组成的网络的功能。

神经生理学方法:CT技术、MRI(磁共振成像)和FMRI(功能性磁共振)技术、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技术、ERP(事件相关电位)技术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成像技术CT:计算机个X线相结合的闹成像技术。

根据不同的身体组织具有不同的密度这一特征,以多个连续的层面图像的方式显示身体不同的组织。

第二章注意:注意选择和放大刺激特征,从而完成认知活动的导向和认知资源的分派功能。

注意是以刺激的一部分特征得到加强而进入意识,另一部分特征被漠视而完成它的使命。

选择性注意:注意的基本功能就是选择,选择性注意就是这一基本功能的体现。

过滤器模型:布罗德本特提出来的注意理论。

他认为,注意就是一个过滤器或是一个闸门,在信息负荷超过认知加工容量的情况下阻断一部分信息,放行另一部分信息进入加工系统。

分听任务:在分听任务中被试通过耳机接收声音刺激,左右耳朵传来的声音信息内容是不同的,并且要求被试仅注意追随耳听到的声音,对于非追随耳听到的声音不要注意。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过程、知觉、记忆、语言、决策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如何感知、理解和处理信息,探索人类思维的本质和机理,以及这些认知过程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情感。

本文将介绍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认知心理学的概念认知心理学是指对人类认知活动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它将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哲学和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相结合,探索人类思维如何运作、如何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

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的知觉、注意力、记忆、学习、思维、语言等认知过程,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模型的建立,揭示认知活动的规律和机制。

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研究人类从婴幼儿期到成人期的认知能力发展过程。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这些阶段描述了个体在认知能力和思维结构上的不同特征和发展规律。

2. 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类处理信息的过程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

它将人的认知活动视为信息输入、存储、检索和输出的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环节。

这一理论强调了人类信息处理的系统性、有限性和连续性,通过研究认知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机制,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关键特征。

3. 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人类认知活动与神经机制之间关系的学科。

通过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脑电图(EEG)等神经科学技术,研究者可以观察和记录大脑在不同认知任务下的活动情况。

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认知过程和大脑的功能连接,为认知心理学提供了生物学基础和实证证据。

4. 认知模型与理论认知模型和理论试图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模型来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

例如,信息检索理论、工作记忆模型、语言产生模型等。

这些模型和理论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验验证,帮助我们理解认知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1.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是指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它是认知心理学中居主导地位的范式和理论取向。

2. 在这个意义上,认知心理学是以个体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把人看作信息加工系统时,揭示人类认知过程中信息加工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和运用,其研究范围按照人的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言语、推理、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

3.两种加工方式:串行加工和并行加工4.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系统。

5.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出版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确立。

6. 减法反应时实验起初是用来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但是反过来看,也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

认知心理学正是这样来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的。

减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阶段。

这种实验在原则上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实践上是可行的。

认知心理学也正是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提供的数据来推论其背后的信息加工过程的。

但是,减法反应时实验也有其弱点:使用这种方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任务引起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有精确的认识,并且要求两个相减的任务中共有的心理过程要严格匹配,这一般是很难的。

这些弱点大大限制了减法法的广泛使用。

7. 加法反应时实验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的时间变化。

使用加法反应时实验可以证实信息加工过程是否包含一个假定的环节。

加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分别是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

第章认知心理学概述

第章认知心理学概述

第1章认知心理学概述1.1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及其表现的学科,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探究人类在感知、注意、记忆、语言、推理、解决问题和决策等方面的心理过程以及这些心理过程的发生机制。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研究人们如何感知和关注环境中的信息。

•研究人们如何记忆和加工信息。

•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和理解信息。

•研究人们如何推理、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1.2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才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得以形成,并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在此之前,对于人类思维过程的研究是通过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来进行的。

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认为通过观察和记录人的行为可以得出对思维过程的认识。

但是,随着行为主义思想的逐渐深入,人们开始质疑其研究方法的缺陷。

行为主义方法只能将人类思维过程视为“盒子”中的输入和输出,而无法深入研究人类思维过程的内在机制。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为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

科学家们开始将计算机的思维过程和人类的思维过程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认知心理学因此产生,并逐渐发展成为心理学中的主要研究领域。

1.3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思维过程,其中涉及到多个领域。

本节将简单介绍一下其中的几个重点。

1.3.1 感知感知是人类接收外部信息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关于这个过程,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人们如何从外部物体中获取信息?•人们如何将外部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大脑如何加工这些信号,以使我们意识到它们的存在?1.3.2 记忆记忆是存储和回顾信息的过程,是人类思维过程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人们如何将信息存储在记忆系统中?•人们如何在需要时检索这些信息?•记忆过程中的怎样的因素会对信息的存储和回忆产生影响?1.3.3 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人们如何理解语言?•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是如何嵌入到其他认知过程中的?1.3.4 推理和问题解决推理和问题解决是人类思维过程中的高级认知能力。

认知心理学概述

认知心理学概述

认知心理学概述一.什么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现就广义而言,凡是一人或是以动物的认知或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者,都统称为认知心理学。

它主要探讨三方面的问题(1)认知主要包括哪些心理现象?(2)认知既然是知,那人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获知”,知之后又如何“用知”(3)认知既然是内在的心理历程,在方法上应该如何研究个体内在的知的历程。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包括三种理论观点:一是构造主义心理学,以皮亚杰为代表。

二是心理主义认知心理学,在行为主义衰落时主张研究意识现象。

三是信息加工心理学。

再就狭义而言,认知心理学专指信息加工心理学。

他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属于说明人的认知科学历程的科学。

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背景(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行为主义发生危机后,为行为主义拒绝研究长达50年之久的一是心理学研究东山再起。

这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讯技术,语言学和发生学迅速发展,致使到了60年代就提出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

他们先在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中引起对心理因素如经验,定势在心理过程中发生的作用发生兴趣,进而涉及问题解决,意识,和人格理论的关系问题,质疑问题逐渐演进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1946—1955年在格式塔心理学影响下的关于直觉研究及其演变(2)1956—1965年心理学界向多样化研究发展(3)1967—1975年认知心理学的确立并促使进一步研究意识和有关心理过程(二)认知心理学兴起背景1.社会背景:认知心理学是现在美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几乎所有心理蹙额实验都局限在实验室之中。

当实验局者大都以行为主义为研究范式,主要研究人和动物的外部行为,很少涉及人的心理历程。

也就是很少的研究有关人的知觉,思维,情绪等的研究也深受行为主义观点束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这种状况,战争需要心理学服务,战争又直接推进了心理学的发展。

首先对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许多新的复杂的武器和装备,均要求人们有正确的认知才能掌握,否则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

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

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本书中的内容以狭义为主。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重要事件:1956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年。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建立。

1、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乔姆斯基提交了他关于语言学理论的论文。

2、米勒报告了短时记忆容量为7这一重要结果。

3、纽维尔和西蒙讨论了后来极富影响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4、布鲁纳等从认知加工的观点考察了概念形成的规律。

5、人工智能也在Dartmouth会议上创立3、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认知心理学的两大范式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信息加工学说):1968年S.Paert的专著《感知器》出版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完整符号操作系统的六个功能:符号(模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具有物理或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功能:第一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入)。

第二种功能,存储符号(存储)。

第三种功能,建立符号结构。

第四种功能,条件性迁移(条件传递)。

第五种功能,复制符号(复制)。

第六种功能,输出符号(输出)。

由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得出三点推论第一个推论,既然人具有智能,它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

第二个推论,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

第三个推论,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2、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学说):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逐渐形成,并对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元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

公共基础知识认知心理学基础知识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认知心理学基础知识概述

《认知心理学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学科,它关注人类如何获取、存储、加工和使用信息。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于理解人类思维、学习、记忆、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进行全面的阐述与分析。

二、基本概念1. 认知认知是指个体获取、存储、加工和使用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多个方面。

认知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2. 感知感知是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

感知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多种形式。

感知过程是认知的起点,它为后续的认知过程提供了原始的信息。

3. 注意注意是指个体对特定的信息进行选择和集中的过程。

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选择和集中注意力于特定的信息,而无意注意是指个体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被外部信息所吸引。

注意过程对于认知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4. 记忆记忆是指个体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

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指个体对外部信息的短暂存储,短时记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暂时存储和加工,长时记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长期存储。

记忆过程对于学习、思考和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 思维思维是指个体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过程。

思维可以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个体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进行思维,抽象思维是指个体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方式来进行思维。

思维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核心。

6. 语言语言是指人类用来交流和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

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多个方面。

语言过程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思维、记忆和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三、核心理论1. 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输入、加工和输出三个阶段。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认知心理学一、什么是认知(一)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Neisser(1967)指出,认知是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存储、获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李德(S. K. Read)根据上述定义进一步指出,“认知通常被简单地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它包括许多心理活动,如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言语、问题解决、认知的自我监控等。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

(二)对人的认知活动的理解1、认知活动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2、认知活动是人脑对符号的处理系统3、认知活动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二、什么是认知心理学1、广义的认知心理学2、狭义的认知心理学1)定义: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指信息加工心理学,或现代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积极的知识探求者和信息加工者,同时把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把人脑看做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人对信息的加工也经过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认知心理学的实质: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

3)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解释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一)信息加工模型---纽韦尔和西蒙(A. Newell & H. A. Simon,1972)在《人的问题解决》一书中提出了信息加工系统。

1、信息加工模型的假设:2、信息加工系统的组成3、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输入、输出、贮存、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迁移。

纽韦尔和西蒙看来,凡具有这些功能的系统必然表现出智能行为,同样,凡表现出智能行为的系统必然具有这些功能。

(二)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举例分析人的信息加工系统)1、感觉登记2、模式识别3、短时记忆4、长时记忆5、注意四、认知心理学的两种取向(一)信息加工取向主要观点:许多认知过程是以系列和序列的方式进行的。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4
认知过程
• 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 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 (Encoding & Coding)、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 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 的系统。
• 信息的获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感觉的作 用就在于获得信息。 • 信息的编码是将一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信息, 以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使用。个体在知觉、表象、想象、 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中都有相应的信息编码方式。 • 信息的贮存就是信息在大脑中的保持,在记忆活动中,信息 的贮存有多种形式。 • 信息的提取就是依据一定的线索从记忆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 并将它取出来。 • 信息的使用就是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加工。
7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 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 内部心理过程。 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只能通过 观察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加以推测。所以, 认知心理学家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可观察到的 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有人把这 种方法称为会聚性证明法,即把不同性质的 数据会聚到一起,而得出结论。
6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 包括认知活动、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 (计算机模拟)等。
• 认知活动的研究主要是指旨在揭示认知活动 的信息加工过程的心理机制 • 认知发展的研究旨在探讨个体认知能力的发 展规律 • 人工智能的研究旨在以心理学关于心理过程 的理论为依据,建立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计算机程序),以验证心理学理论的正确 性,并将成果运用于自动化机器的控制。
2
什么是认知
• “认知”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的认知与认识的含义基本相同,指个体 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 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 活动。 • 狭义的认知与记忆含义基本相同,是指个体 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概念

认知心理学概念

认知心理学概念
1.认知: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通过感官获取信息然后加工处理而来的。

认知是一种主观的、活动性的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多个方面。

2. 模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建立模型来描述人类认知的过程。

模型可以提供关于人类认知能力和行为的预测和解释。

3. 知觉:知觉是人类通过感官接受信息和理解外部世界。

它包括感觉、辨认、分类、关联和组织等过程。

4. 注意:注意是指人类在信息处理中选择和集中心理资源的过程。

人类有限的注意资源会影响到信息加工的速度和质量。

5. 记忆:记忆是指人类对信息的储存、保留和检索过程。

记忆包括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等不同类型。

6. 语言:语言是人类沟通和交流的主要手段,它涉及到词汇、语法、语音和语义等多个方面。

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7. 思维:思维是指人类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逻辑推理、决策和判断等多个方面。

8. 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指人类在信息处理和认知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和偏差。

这些错误和偏差可能会导致人类对信息的错误理解和判断,从而影响行为和决策。

- 1 -。

认知心理学概述

认知心理学概述

认知心理学概述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研究方向。

认知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包括认识、知觉、创造性、问题解决、言语和思维等方面的心理学。

它采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其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和思想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对记忆和思维等认知过程的思考和研究。

除了哲学思想的影响外,认知心理学也从心理学本身的发展以及与邻近一些学科的交叉渗透中得到了发展。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观察、调查、模拟等。

其中实验法是最主要的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人类认知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

观察法可以观察被试的行为,以揭示其认知过程。

调查法则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被试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认知情况。

模拟法则通过模拟情境来探究人类在特定情境下的认知行为。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理解和改善
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通过对记忆的研究,可以了解人类记忆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提出改善记忆的方法和技术。

同时,认知心理学也可以为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启示和支持。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10
• 信息的贮存就是信息在大脑中的保持,在记忆活动中,信息的 贮存有多种形式。
• 信息的提取就是依据一定的线索从记忆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 并将它取出来。
• 信息的使用就是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加工。
5
认知过程的表征
• 认知过程是通过信息的编码将外部客体的特性 转换为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等形式的信息, 再通过贮存,保持在大脑中。这些具体形象、 语义和命题实际就是外部客体的特性在个体心 理上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现实在大脑中的反映。
• 认知发展的研究旨在探讨个体认知能力的发 展规律
• 人工智能的研究旨在以心理学关于心理过程 的理论为依据,建立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计算机程序),以验证心理学理论的正确性, 并将成果运用于自动化机器的控制。
7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 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 部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认知活动研究范围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广义的认知与认识的含义基本相同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1
什么叫认知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是以 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所以又称 作信息加工心理学。
4
认知过程
• 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 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coding & Coding)、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 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
• 信息的获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感觉的作 用就在于获得信息。

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

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

认知⼼理学复习资料认知⼼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认知⼼理学:从⼴义上来说,是指⼀切对认知或认识过程的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等。

从狭义上来说,认知⼼理学主要是指以信息加⼯观点为特征的⼼理学,即信息加⼯⼼理学。

信息加⼯所谓的信息加⼯观点就是将⼈脑与计算机进⾏类⽐,将⼈脑看做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系统。

2、⾃下⽽上的加⼯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通常是说先对较⼩的知觉单元进⾏分析,然后再转向较⼤的知觉单元,经过⼀系列连续阶段的加⼯⽽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上⽽下的加⼯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般知识开始的加⼯,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的所有阶段或⽔平,从调整特征觉察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

Navon实验,H和S 先整体后局部,⼀些视觉加⼯有着有限的深度,只有总体特征可被知觉。

整体加⼯对于⼀个客体,先知觉整体,再由此知觉其各部分。

局部加⼯对于⼀个客体,先知觉其各部分,进⽽再知觉整体。

3、模式识别当⼈们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时,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分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

常表现为把所知觉的模式纳⼊记忆中的相应的范畴,对它加以命名,即给刺激⼀个名称。

模式是指由若⼲元素或成分按照⼀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

模板说⼈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与外部模式有着⼀⼀对应关系的模板,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外部刺激与模板进⾏⽐较,匹配程度最⾼的模板(最⼤程度重叠)即被认为与外部刺激相同,外部刺激从⽽得到识别。

完整的模板说加⼊了⾃上⽽下加⼯和预加⼯过程。

但仍有明显局限——模板数量巨⼤,记忆负担沉重,模式识别缺少灵活性、呆板原型说 Posner原型研究三⾓形畸变模式原型是⼀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反映⼀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概括表征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外部刺激与原型进⾏⽐较,当刺激与某⼀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从⽽得到识别。

⽐较完整;明确地阐述了原型的具体特征和编码形式;强调原型在范畴⽔平的分类操作中的作⽤;可以容纳模板匹配——灵活,富有弹性减轻记忆负担缺陷:只有⾃下⽽上加⼯,⽽没有⾃上⽽下加⼯。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分支。

它主要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等等。

现代的认知心理学的主流观点就是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

按照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把认知氛围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已给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操作的过程单元,而反应则是由这个阶段的操作产生的。

认知心理的主要观点有“将人脑看作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以及“强调人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有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这些观点,衍生出了一些适合认知心理学的主流研究方法——“反应时研究法”和“计算机模拟和类比”。

我认为核心的五个概念分别是:记忆,语言,问题,推理,决策。

记忆多模型系统分三种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又因视觉和听觉的不同分为图像记忆和声象记忆。

如果我们注意这些记忆,我们对这些记忆的印象就会加深,感觉记忆会变为短时记忆。

这种注意不一定是刻意的,可以使你控制加工,也可以是由于多次见到而自动加工。

短时记忆需要某种程度上的激活长时储存的相关信息,短时记忆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变为长时记忆。

相关观点和理论:英国心理学家Alan Baddeley 的工作记忆理论:我们的即时记忆是包括很多组成部分的一个系统,在我们完成其他认知任务的时候,这个系统可以短暂地保持和操纵相关的信息,Craik和Lockhart对深度加工提高回忆成绩的原因的分析和他们的加工水平理论:记忆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水平的直接函数。

一个刺激如果较长时间的呈现在个体面前,就可能得到较高水平的加工。

相关实验有:乔治米勒的神奇数字“7”,Atkinson和Shiffrin的模型,。

记忆多模型系统的概念可以让我们记忆知识的时候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记忆方法,而不是笨拙的“傻背”。

这种理论在外语教学的时候作用极大,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的以有趣的方式理解外语单词的含义,加深他们对外语学习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腦與語言神經作用
一、腦的構造
(一)腦葉(Lobe)與功能區
‧額葉(frontal):中央溝前,與推理,計畫,某些語言與運動,情緒,以及問題解決有關。

‧頂葉(parietal):中央溝後,與觸覺,壓力,溫度以及疼痛有關。

‧顳葉(temporal):外側裂,與知覺、聽覺刺激辨識、以及記憶(海馬迴,hippocampus)有關。

‧枕葉(occipital):腦後側,與視覺有關。

(二)語言區
‧布洛卡區(Broca's area):額葉下方,與使用語詞有關
B型失語:無法講話,無法用字詞,說話緩慢並且不連貫
‧韋尼克氏區(Wernicke's area):顳葉後方,與瞭解/組織語意有關
W型失語:無法了解語言內容
‧神經纖維束(Arcuate fasciculus):連接兩區,訊息(視覺或聽覺)先到W再到B
A型失語:講話雜亂無章無且無法複誦字詞
(三)半球與側化
‧大腦半球從中央分成右腦以及左腦兩半球,透過一條由億萬條神經纖維組成的寬帶(稱為胼胝體)溝通訊息,每一個腦半球都特化來執行某些行為。

‧身體左側的感覺訊息傳遞至右腦,右側感覺訊息傳遞至左腦。

一般人的腦是左右並用,透過胼肢體來分享資訊。

‧右腦對於空間能力,臉孔辨識,視覺心像以及音樂具有優勢;左腦則在評估,數學與邏輯上具有優勢。

‧90%的人使用右手書寫,吃東西、丟球(right hand dominant),其餘10%的人是左撇子。

‧95%的右撇子語言的優勢腦是左腦,左撇子中也有60~70%是由左腦掌管語言。

‧Sperry及Gazzaniga(1981諾貝爾獎得主)以腦部分割實驗證實切除胼肢體的受試者表可以行走,閱讀,談話,從事體育競賽,以及進行手術前會做的任何事。

病例直視前方螢幕的一點,若一個湯匙的圖案在點的右方閃現,病例可辨識出湯匙,並且說是湯匙。

假若是在點的左側閃現,病例會說「什麼也沒看到」。

當病例被要求選出一樣左手專用的物件時,可以正確的選出湯匙(觸覺訊息傳至「看到」湯匙的右半腦),但當被問到這個東西是什麼時卻無法說出來,因為右腦不司「語言」。

‧另一項實驗是複合圖,圖中左邊是一位女士的臉孔,右邊是一位男士的臉孔,病人凝視額頭中央的的點。

當被要求由完整的圖片中指出先前所看到的臉孔時,通常會選女人臉孔。

假如病患需要說出這張圖所呈現的是男人或女人,病患會說是男人,左右腦對不同的反應有主導權,在這個案例中,右腦是臉孔辨識的優勢腦,左腦則是語言的優勢腦。

‧醫師進行腦部手術時為避免傷及語言區,常採用瓦達測試(Wada Test),將快速麻醉劑注進入左側或右側的頸動脈,於是會有一側的腦半球會被暫時性麻痺。

如果是左腦主導語言的人,會出現啞口無語的狀況,但如果右腦半球被麻痺,他們仍舊能夠言語以及回答問題。

二、腦神經運作
‧大腦是由萬億個特化的神經細胞(神經元)
所組成,每一個神經細胞有細胞體、一或
二個軸突(傳送)、近萬個樹突(接收)三個部
分,軸突末端細分多個發送端(神經末梢),
與另一個神經細胞的樹突間有個稱為突觸
的小空隙。

‧神經系統以低電壓脈衝引發化學物質傳導與擴散的方式傳送訊息。

神經元啟始訊息以電脈衝的方式在軸突中傳導至發送端,引發化學物質(神經傳導物)流到突觸,藉擴散
作用傳送到下個神經元的樹突,再引發一個神經脈衝繼續傳送,反覆循環直到訊息到達目標位置。

當神經脈衝傳到下個神經元時,神經傳導物會被回收再使用。

‧神經元傳電部分的結構類似電線,中央是軸突,外面包裹著一層叫髓鞘的物質(由神經膠細胞組成),有絕緣的作用,和電線不同的是,髓鞘是一節一節的。

髓鞘間的裸露處
稱為蘭氏結,脈衝在蘭氏結上跳躍式的傳導可以使訊息的傳遞更加迅速,最快約每秒100公尺。

‧剛出生的嬰兒腦中已經有一生所需的神經細胞,之後增加的是樹突、神經纖維束和突觸。

大腦接受外界的刺激越多,樹突就越茂密,神經間的聯結越密集,訊息也傳達得越快。

‧人類受精卵一分鐘生長25個神經元,受孕一週中空的神經管便形成,後來分化成中央神經系統,一端變成腦,另一端變成脊椎。

腦幹最先形成,掌管心跳與呼吸,然後小腦出現,掌管動作與運動,受孕五週時,大腦皮質開始出現,是思維和知覺運作的地方。

這些細胞形成後便遷移到特定區域,一種方式是新細胞把舊細胞擠向外圍,視丘、海馬迴及腦幹都是用這種方式現成的;另一種方式是新細胞越過舊細胞往外擴張,大腦皮質和一些皮質下組織就是用這種方法形成的,這些神經細胞要走到它們的目的地後才長出軸突來。

‧我們的左右眼視神經在視覺皮質第四層上各有各的領域,每一個神經只負責一個眼睛,不管另一個眼睛,但是剛出生時,神經元對兩眼的刺激是作同等的反應的。

‧假如把新生老鼠的視覺皮質神經細胞移植到感覺運動區去,或把感覺運動區的神經細胞移植到枕葉去,這些新移民到新社會就立刻改頭換面以新社會居民的姿態出現。

這顯示腦功能是由神經細胞所在的位置決定,而非神經細胞本身。

‧大腦單側受損後的學習實驗:先學會一個視覺辨識作業,然後把單側腦的TE(專門負責物體辨認)破壞掉,結果發現TE受損的部份在物體辨識上很差,但TE旁邊的TEO區城會取而代之,TEO會增長新的神經迴路來取代被切除的,若再把TEO破壞掉後作測試,發現能由視覺辨識。

這顯示腦部功能區若有損壞,鄰近的腦神經細胞會主動轉化其功能遞補。

三、語言的神經發展
‧在母親子宮中錄音時,母親的聲音是所有人聲中最清楚的,所以,嬰兒最習慣母親的聲音。

‧一個月大的嬰兒能夠區分出p/ t/ k三個發音位置不同的子音。

‧四個月大的嬰兒在語音知覺的分類上就已經跟大人一樣。

‧五個月的嬰兒就開始發i/ u/ a的母音。

‧青春期以後再學第二語言的人,他的第二語中心在布羅卡區的位置有較大的距離(大約毫米),而很早就學第二外國語的話,他的第一語和第二語言幾乎是在同樣的位置上。

‧很小的嬰兒就喜歡母親用所謂「嬰兒語」說話,又叫「母親語」,是全世界母親對女兒說話的方式:聲音的頻率比較高,而且語調的抑揚頓挫特別的明顯,母親清楚的發音方式可以幫助嬰兒把聲音歸類,他們會主動去模仿如何發這個音。

‧嬰兒的牙牙語就是為練習他所聽到的與所發音之間的關係,即使天生聾的孩子,他在
七、八個月時也會牙牙語,但是因為他無法聽到自己的聲音所以一陣子後就停止這個
動作了。

‧胎兒在懷孕六個月的時候,左腦顳葉的聽覺皮質區的地方比右邊的大,很多人認為這是語言到左腦去的原因,其實這個說法是不對的。

‧在實驗法上用雙聽(將兩個不同的聲音同時輸入兩個不同的耳朵)的方式來推測半球優勢,通常輸入到右耳的語音訊息會聽得比較清楚,保存得也比較久,因為左腦是處理語言的,在大腦的結構耳朵與它相對的那個腦半球的神經聯結比較強而與同一邊腦半球的聯結比較弱。

基於這種不對稱,左耳在聽音樂時就比較強,因為音樂是右腦的機制在處理的。

‧語言是由序列的基本音組成的,假如把一個音節錄音帶一直剪短,當把母音全部剪去時,子音就突然不見,也就是說子音是不能單獨存在的。

‧音節是所有語言結構的根本,音節的辨識是所有語言都有的,實驗結果發現嬰兒可以處理多音節語音,將他們分割成基本音節。

‧嬰兒不但可以聽出音節,而且和視覺一樣,有知覺守恆(Perceptual constancy)能力:聽到一個音節的頭二十毫秒時(不到一個自然音節的十分之一的時間),就辨認出子音和母音來。

‧所有行為中最簡單的就是習慣化,因為大腦資源是有限的,如果能減少對熟悉物體注意力,我們就可有更多資源去注意新的刺激,可使我們可集中精力去專注新的可能是危險的信號上,增加我們生存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