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各乡镇耍龙灯、“倒灯”习俗
昌乐民间艺术与风土人情(DOC)
昌乐民间艺术与风土人情(DOC)昌乐民间艺术与风土人情它是昌乐人民生活的一副历史风俗画,昌乐是齐文化的发源地,无论是风土人情与民间艺术都自成一格,别具风采,具有与异地迥然不同的地方特色。
它介绍了昌乐历代相沿的风俗、习俗、民情与丰富的民间艺术,以浓郁的感情色彩和乡土气息,凸现了昌乐人民日常生活的轨迹以及思维方式、生活观念和人生态度的演变过程第一章民间艺术第一节说唱艺术1.茂腔(旧时称“肘股子戏”)茂腔是清末明初从诸城,安丘传入我县境内的,在昌乐东南、南部地区广为流传。
剧目内容多是反映家长里短、儿女情长,语言通俗易懂,唱腔淳朴动人,表演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阿陀镇、朱汉镇、红河镇、崔家庄乡、高崖镇等地都有业余子弟班。
1949年后大部分都改唱京剧、吕剧了。
继演下来的仅有亓家店子、王俊、西双庙、浴马沟等子弟班,他们排练的曲目有《西京》、《闯帐》、《金刀记》、《王定保借当》、《穆桂英挂帅》,《王汉喜借年》、《小姑贤》、《桂花庭》、《站月墙》等曲目。
2、河北梆子清末民初传入我县境内,1949年前消失。
清末在五图镇40余村合组戏班,主要演出《狮子楼》、《大登殿》、《翠屏山》、《杀狗劝妻》。
清宣统年间,马宋镇黎家建戏班,有30余人,演出《郭子仪上京》、《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白蛇传》。
民国初年,阿陀镇崖头成立梆子戏班,主要剧目有《狮子楼》、《王定保借当》、《钥匙记》等。
崔家庄河北梆子业余班成立于1924年,排演了《春秋配》、《陈三两爬堂》、《香山》等。
1950年改学京戏。
在朱汉镇,朱刘、等地也曾有河北梆子戏班。
3、吕戏(吕剧)清末,博兴、广饶的农民艺人在朱刘镇前牟村教唱吕剧,成立了业余吕剧班,是1949年以前县内唯一的吕剧班,曾演出小剧目《《王定保借当》、《王汉喜借年》、《小姑贤》等。
1949年后,全县各乡镇都兴起了演唱吕剧的潮流,吕剧成为各业余剧团或文艺宣传队的当家剧种。
演出的剧目还有《李二嫂改嫁》、《都愿意》等,当时的业余爱好者数以万计。
九江文化 习俗
徽州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时间:1121年至1911年地域:原徽州府所辖的歙、黟、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六县。
形成:徽州文化历史悠远,其源头可溯到商周时期,在长达数千年的渐进深化中,它经历了远古文化,山越文化、新安文化几个阶段。
今天所说的徽州文化,主要是指南宋以来,元、明、清之际,昌盛一时的徽州地域文化。
内容:徽州文化包含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州篆刻、徽州版画、徽州工艺、徽派刻书、徽州文献、徽州历史档案、徽州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州菜肴。
成就:徽州文化同敦煌学、藏学一样已成为国内、外学界所瞩目的中国三大区域文化显学之一。
婺源怎属有徽文化:婺源唐至五代隶属歙州,宋属徽州新安郡,元属徽州路,明清皆隶属徽州府,1936年蒋介石剿共方便从安徽划入江西,1947年胡适等提出返皖运动又划回安徽,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当时婺源属是江西第四野战军解放区再次划归江西至今。
因此婺源文化是徽放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婺源徽文化主要表现在:徽派建筑、祠堂文化、水口文化、村落文化、徽商文化、程朱理学、民俗文化、徽州菜肴、砚文化(又称歙砚)、历史名人、徽剧等方面。
九江民俗文化:板龙灯用竹骨彩纸扎成龙头龙尾,龙身由各节花灯组成,内点蜡烛,每节板上两盏花灯,长达2米,由一人手持。
一条龙灯由上百节板灯连接组成。
舞灯时,前宜制作精巧的“子母灯”引路,后有“龙尾鼓乐”伴奏,有“巨龙漫游”、“龙头钻阵”、“绳蟒脱壳”、“穿花打旋”和“飞龙跳跃”等动作阵势。
如几条龙相聚时,其盘旋翻腾、圆直曲伸,配以大小爆竹,锣鼓唢呐,大有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之威势。
祭窑神祭“窑神”的习俗来自古代万历年间发生在瓷都的一个传说。
相传在公元1599年,主持景德镇窑务的太监潘相为给皇帝烧造青花大龙缸,瓷工日夜赶制,备受煎熬,随着期限的临近,龙缸迟迟未烧成功,此时一位名叫童宾的窑工不忍众瓷工再受鞭笞,愤而投身窑内熊熊烈火,火熄之后,龙缸奇迹般地烧制成功,神宗皇帝据此封童宾为“风火仙师”,并立祠。
赣南客家舞龙灯文化探析
兰台世界2012·11月上旬比如赵君豪在担任《旅行杂志》总编时,曾在1934—1936年间陆续对马相伯、蔡元培等当时的二十多位时代名流以“旅行讲座”的形式进行了专题访谈,请这些名家就当时社会上关注的一些旅行方面的问题各抒己见,表达看法。
1937年,赵君豪对这些名家关于旅游主题的访谈,最终由中国旅行社以“旅行谈荟”的专题形式汇集出版,在社会上造成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
又比如著名作家朱自清在闲暇时期也比较喜欢旅游活动,他曾写过一篇名为《南京》的游记散文,记述了其在南京游历时的详尽情形和心得体会。
在文章开篇,朱自清写道:“南京是值得流连的地方,虽然我只是来来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
也想夸说夸说,可惜知道的太少;现在所写的,只是一个旅行人的印象罢了。
”在朱自清的南京之旅中,从鸡鸣寺的品茶、台城的登高、玄武湖的观湖、清凉山的赏景、莫愁湖的瞭望、秦淮河的泛舟、夫子庙的游览,一直到明故宫的深思、明孝陵的感悟、雨花台的畅想、燕子矶的寻味、中山陵的忖量、江苏省立图书馆的眷恋、南京茶馆的回味等,都留下了他坚实而沉稳的足迹。
尽管一些景点在当时尚属“冷门”,但这位散文大师却始终怀着一颗细腻、敏感的心去游走南京、领悟南京,他说的“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其实是对南京最恰如其分的评价,而对于读者而言,在领略朱自清笔下南京盛景的同时,也可以一并感受到朱自清惯使的飘逸潇洒的文风表达,着实是一种再美不过的心灵大餐了。
参考文献[1]许春晓.民国时期中国旅游学术探索述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2]蒋湘妮.《旅行杂志》与中国旅行社[J].沧桑,2005(Z1).[3]贾鸿雁.民国时期旅游研究之进展[J].旅游学刊,2002(4).★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关于“客家”一词,清朝著名诗人黄遵宪有诗云:“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人,过江入八闽,辗转来海滨[1]17。
根据历史记载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逐渐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2]9。
吉安九龙灯的故事
吉安九龙灯的故事
吉安九龙灯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传统民间艺术,起源于唐朝,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它以九条龙为主要表演元素,兼有舞蹈、音乐、杂技等多重艺术形式,是吉安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龙灯的起源与古代吉安地区的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在唐朝时期,吉安地区的道教文化繁荣,人们相信龙是吉祥的神灵,能够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于是,当地村民便创造了九龙灯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用于祭祀神龙和祈求丰收。
九龙灯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需要经验丰富的艺人们手工制作。
龙身用竹子编织成骨架,覆盖上彩绘的布料,呈现出栩栩如生的龙的形象。
每条龙都配有一盏灯笼,灯笼上绘有精美的龙纹图案,夜晚点亮时发出柔和的光芒。
九龙灯的表演形式非常独特。
在表演现场,九条龙随着鼓声和音乐起舞,时而翻腾跃动,时而盘旋飞舞。
舞龙者身穿龙袍,手持龙珠,引领着九条龙进行各种复杂的动作。
同时,还有舞蹈、杂技等表演者在场地上配合演出,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震撼的视觉效果。
九龙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九龙灯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龙文化、道教文化以及吉安地区的民俗文化。
九龙灯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
产,不仅需要我们传承和保护,更需要我们将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
昌乐民间艺术与风土人情
昌乐民间艺术与风土人情它是昌乐人民生活的一副历史风俗画,昌乐是齐文化的发源地,无论是风土人情与民间艺术都自成一格,别具风采,具有与异地迥然不同的地方特色。
它介绍了昌乐历代相沿的风俗、习俗、民情与丰富的民间艺术,以浓郁的感情色彩和乡土气息,凸现了昌乐人民日常生活的轨迹以及思维方式、生活观念和人生态度的演变过程第一章民间艺术第一节说唱艺术1.茂腔(旧时称“肘股子戏”)茂腔是清末明初从诸城,安丘传入我县境内的,在昌乐东南、南部地区广为流传。
剧目内容多是反映家长里短、儿女情长,语言通俗易懂,唱腔淳朴动人,表演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阿陀镇、朱汉镇、红河镇、崔家庄乡、高崖镇等地都有业余子弟班。
1949年后大部分都改唱京剧、吕剧了。
继演下来的仅有亓家店子、王俊、西双庙、浴马沟等子弟班,他们排练的曲目有《西京》、《闯帐》、《金刀记》、《王定保借当》、《穆桂英挂帅》,《王汉喜借年》、《小姑贤》、《桂花庭》、《站月墙》等曲目。
2、河北梆子清末民初传入我县境内,1949年前消失。
清末在五图镇40余村合组戏班,主要演出《狮子楼》、《大登殿》、《翠屏山》、《杀狗劝妻》。
清宣统年间,马宋镇黎家建戏班,有30余人,演出《郭子仪上京》、《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白蛇传》。
民国初年,阿陀镇崖头成立梆子戏班,主要剧目有《狮子楼》、《王定保借当》、《钥匙记》等。
崔家庄河北梆子业余班成立于1924年,排演了《春秋配》、《陈三两爬堂》、《香山》等。
1950年改学京戏。
在朱汉镇,朱刘、等地也曾有河北梆子戏班。
3、吕戏(吕剧)清末,博兴、广饶的农民艺人在朱刘镇前牟村教唱吕剧,成立了业余吕剧班,是1949年以前县内唯一的吕剧班,曾演出小剧目《《王定保借当》、《王汉喜借年》、《小姑贤》等。
1949年后,全县各乡镇都兴起了演唱吕剧的潮流,吕剧成为各业余剧团或文艺宣传队的当家剧种。
演出的剧目还有《李二嫂改嫁》、《都愿意》等,当时的业余爱好者数以万计。
舞龙的由来(总结3篇)
舞龙的由来(总结3篇)舞龙的由来(总结3篇)舞龙的由来总结(一):龙是中国华夏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图腾。
在古代,中国人就把龙看成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奇之物。
数千年来,炎黄子孙都把自我称作是龙的传人。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龙作为吉祥之物,在节庆、贺喜、祝福、驱邪、祭神、庙会等期间,都有舞龙的习俗。
舞龙的简介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龙的主要道具是龙。
龙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
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这种龙异常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构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时至今日,舞龙经过不断发展和改善,经常成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竞赛运动。
舞龙的动作千变万化,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
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中云端,时而入海破浪。
再配合龙珠及鼓乐衬托,成为一种集武术、鼓乐、戏曲与龙艺于一身的艺术样式。
舞龙的来历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相信是承继殷周祭天的遗风。
龙在历史文籍的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极早,并且舞龙包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
古人民智不开,大概由于龙在神话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无穷,而海洋主水,龙也就很自然地做了农作物的司雨神。
民以食为天,谷物是维持生命的根本,间接也就操纵了人类的生命。
按这意义敷衍,龙的重要性竟是超逾了祖宗帝舜、契和后稷。
如此,龙被古人奉为吉物出此刻庆典祭祀中,自然也不足为奇了。
《礼王制》称:宗庙之祭,春曰钥,夏曰衤帝,秋曰尝,冬曰烤。
人们所以要舞龙,与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知识有关。
关于元宵节的民间传说故事简短
关于元宵节的民间传说故事简短1、元宵节与灯火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畜,人们为了自卫,就组织起来与之战斗。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闻讯后大怒,立即传旨,令天兵天将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欲将凡恫人畜财产通通烧掉。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无辜百姓受难,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向人们通风报信。
消息传开,所有的人都被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很久,一个老人终于有了办法: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三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烟火。
这样一来,天帝就会误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众人听说后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
十五这天晚上,天帝从天上往下一看,响声震天。
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天帝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侥幸保住了生命财产。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消灾,此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产户都悬挂灯笼,燃放烟火,以示纪念和庆祝。
2、元宵节与元宵姑娘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叫东方朔的人,个子矮小,足智多谋,风趣滑稽,心地善良。
宫女不管是谁触犯了汉武帝,当皇帝怪罪时,他总上前讲情。
因此,宫娥彩女都对他非常敬爱。
那年腊月,下了几天雪,东方朔去御花园折梅花。
刚进园门,见一个宫女正泪流满面欲向御井扑去,他急忙上前拦救。
原来这宫女叫元宵,家住长安西北山上,家里还有父母和一个小妹妹。
自从被选进宫后,每逢年末岁首,她总思念亲人,心如刀割。
这几日风寒雪大,她不由得又惦起了在家艰辛度日的父母、小妹。
心想:既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倒不如一死,便来投井。
东方朔听了元宵的诉说,先安慰劝解一番,且答应设法让她与父母、小妹妹见面团聚。
东方朔从元宵的身世,联想到宫女姐妹都有一肚子思亲的苦水,便下决心想出了一条妙计。
这天,他来到西北山上元宵的家里,如此这般地安排一番,就返回长安大街卖起卦来。
有人认识东方朔,知道他识天文,通阴阳,都争着占卜求卦。
结果,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条签语。
元宵节的六大传统习俗
【导语】农历正⽉⼗五⽇,是我国传统节⽇—元宵节。
正⽉是农历的元⽉,⼗五⽇是⼀年中第⼀个⽉圆之夜,所以称正⽉⼗五为元宵节。
⼜称为⼩正⽉、元⼣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个重要节⽇。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元宵节的六⼤传统习俗,欢迎阅读!1.元宵节的六⼤传统习俗 1、吃元宵 正⽉⼗五吃元宵,“元宵”作为⾷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种元宵节吃的新奇⾷品。
这种⾷品,最早叫“浮元⼦”后称“元宵”,⽣意⼈还美其名⽈“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糖、玫瑰、芝⿇、⾖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糯⽶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是在糯⽶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团团圆圆。
“元宵”作为⾷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种元宵节吃的新奇⾷品。
这种⾷品,最早叫“浮元⼦”后称“元宵”,⽣意⼈还美其名⽈“元宝”。
古时“元宵”价格⽐较贵,有⼀⾸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时来。
帘前花架⽆路⾏,不得⾦钱不得回。
” 北⽅“滚”元宵,南⽅“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感都不同的⾷品。
2、闹花灯 农历正⽉⼗五是“元宵节”,此节⽇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
隋唐以后,历代灯⽕之风盛⾏,并沿袭传于后世。
⽽正⽉⼗五,⼜是⼀年⼀度的闹花灯放烟⽕的⾼潮。
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西的县城⼀级城廓甚⾄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五晚上达到⾼潮。
正⽉⼗五的“观灯”已经成为⼭西民间群众⾃发的活动,在正⽉⼗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挂,有宫灯、兽头灯、⾛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太原⼀带,太⾕县的灯是很有名⽓的。
太⾕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观引⼈出名。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的习俗集合15篇元宵节的习俗1其实闽南元宵的习俗也大体上是和其它地方相似,大体是新年伊始,人民群众表达美好愿望的心情。
元宵灯节在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那一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
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
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吃元宵是日清晨,以元宵供祀祖先、神明(包括灶君、土地等家神),谓之祭春,并做家人早餐,以兆一年圆满吉庆。
元宵节前后,若有亲友来访,也常以元宵待客。
敬神明元宵节晚上,有孝敬神明之俗,然后合家吃润饼菜,寓意团圆美满、包金包银之吉兆。
“请替身”旧时泉郡元宵节有“请替身”之俗,“替身”又称“代人”,是能立置的小蔑纸人,其数目应与自家人口数相同。
晚上“请替身”时,需摆上五味碗、酒瓶和酒杯。
主妇先焚香,斟酒,少顷,把“替身”逐一拿起,使之接触五味碗和酒杯沿,同时口中念道:“吃肉紧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灾。
”然后把“替身”送到户外烧掉。
人们认为这样可在新的一年消灾弭祸,前途光明。
祀“棕蓑娘”祀“棕蓑娘”的未成年女孩每人事前需准备好一只一寸长的小红鞋子或一件小衣裳,然后结伴到厕所内上供,祝曰:“棕蓑娘,水茫茫(容貌美),教阮绠(织),教阮纺。
教阮绠布好布边,教阮做鞋好后跟。
教阮举大针、补大求;举针仔,挑绣球。
举剪刀,剪花样,剪得照人照人样。
”祀毕,焚化小红鞋或小衣裳,收回供品。
其意在于乞求来日心灵手巧,精于女红。
“听香”“听香”者一般为小姑娘或青年妇女,主要是预卜姻缘,或祝福夫婿出门做工、讨海、“过番”平安赚大钱。
“听香”者先在自家厅堂焚香祝告,祈求神明指点迷津,然后手执一炷香,按占卜准许的方向移步至目的地,躲在某户人家门边和窗下,以听到屋里人家说的一句话,去圆析所问之事的结果。
永兴县各乡镇耍龙灯、“倒灯”习俗
永兴县各乡镇耍龙灯、“倒灯”习俗新春佳节,在我国广大城镇,都有“耍龙灯”的习惯。
“耍龙灯”也叫“舞龙”,或“龙灯舞”,是流行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
我国古代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
相传,古人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
龙的造型优美,绚丽多采,线条刚柔相济。
在历史条河中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
早在商殷时代,铜器和骨刻上就有龙形图案。
周代铜器的龙纹已渐趋完整。
“耍龙灯”在汉代民间已相当普遍了。
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
宋代吴自牧著的《梦梁录》中载:南宋行都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
”在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愿望,因此,用舞龙祈祷神龙的保祐,以求得风调雨顺,四季丰收。
人们舞起用竹、铁结扎,外用绸缎或布匹制作的彩龙取乐,表现欢快的心情,经过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制造,到现在“耍龙灯”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在湖南省永兴县,每年春节期间各乡镇、村都会耍起龙灯,走村串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龙灯,以稻草扎成龙头、龙身和龙尾,一般为九节,每节用以燃香插上,节下装木柄,供人握持舞动。
其动作有“龙摆尾”、“龙翻腾”、“登云破雾”、“龙蟠柱”等等。
在双龙、多龙一起舞时,则有“双龙抢珠”、“群龙飞舞”等动作。
耍龙灯时,锣鼓镲钹伴奏,同时还施放烟火、爆竹,儿童成群追随,场面格外喜庆,热闹。
江南地区的元宵“倒灯”习俗,传说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舞龙倒灯最初是用于驱逐野兽,保护家园的,后来逐渐演绎成了敬神驱邪、拜年贺岁、比勤赛富的乡风习俗。
永兴地区,一般在正月初八“开灯”(开灯时间各村略有不同),正月十五“倒灯”,其壮观的场面被誉为“江南奇观”。
家乡的风俗600字六年级作文(通用64篇)
家乡的风俗600字六年级作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600字六年级作文(通用6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的风俗600字六年级作文篇1“软、糯、顺、滑,丝丝入扣,回味无穷,寓意深远……”没错,说的就是我们龙游的风味——发糕,这一过年必备点心。
龙游发糕是圆形的,大小不一,看起来像一个个大圆盘。
它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尝一口你会不自觉地赞叹道;“啊!真是甜而不腻,糯而不粘。
”最具特色的,当然是它在制作过程加入糯米酒发酵,吃着比用发酵粉发酵的面食更松软,一口有一口的味道,一口有一口的香味。
关于这个加糯米酒的工序还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女子,年年做发糕给人们吃。
有一年她在制作过程中一不小心倒入了糯米酒,于是她就将错就错,发糕做出来后不但闻起来没有酒气,而且淳香了不少,吃起来也更加有味道了。
后来它成了众人皆知的美食。
就这样人们做发糕就会有放糯米酒的习惯。
要说起来发糕的起源,那么可要从明代说起,据《龙游县志》记载:龙游发糕的制作始于明代。
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制作工艺独特,配料考究,成品色泽洁白如玉,孔细似针,因“发糕”为“福高”之谐意,所以有吉祥涵意,即为逢年过节必备名点,又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龙游发糕形成独特的制作技艺和习俗文化,是龙游人民过节等喜庆的场合必备的食品,是民间任何酒席的首道点心。
随着龙游人民把发糕赠给亲友们,亲友又把发糕分享给其他人,这便让龙游发糕这一美食,传到了大江南北,成为了广大人们都爱吃的一道甜点。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吃了呢?心动不如行动,快来龙游尝尝发糕吧!过年吃发糕,便是我的家乡——龙游的一种风俗。
家乡的风俗600字六年级作文篇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首诗想必大家都知道,是描写清明节的。
江苏徐州市各地风俗1
江苏徐州市各地风俗1江苏徐州市各地风俗(包括⽣活风俗、饮⾷、婚丧嫁娶、约定俗成的)⼀、正⽉风俗徐州⼈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是最正宗的。
不过发展到现在,城市⾥保留的地道的风俗习惯是越来越少了,不过在徐州农村地区⾄今还延续着许多传统的习俗。
就说吃年夜饭吧,年三⼗晚上,全家⼈⼀起吃年夜饭,吃饺⼦守岁,这⾥⾯也是有讲究的。
农村古⽼的过春节吃年夜饭风俗还保留着,先在桌⼦上摆供,饺⼦、菜、⽔果都要先摆在桌⼦上,点上⾹,要敬天敬地,就是这⼀年的丰收啊,好运啊,还有敬祖宗,徐州⼈的观念是天地君亲师,要特别尊重他们。
伙房⾥⽕神也要供上去。
然后⼀家⼈坐在⼀起吃。
家⾥养的鸡狗也要给饺⼦吃。
除了吃饺⼦吃团圆饭,拜年也是徐州农村最具有地⽅特⾊的习俗。
徐州民俗馆馆长李培民给我们详细讲述了农村拜年的情景:“春节第⼀天,都起得特别早。
有时早上四五点,都还是满天星星,就起来了,起来之后,就吃饺⼦。
吃完饺⼦之后,先给⾃⼰的⽗母拜年磕头,然后整个村庄都互相拜年。
拜年呢,⼀个是吉祥如意,另外⼀个呢,就是乡亲们平时相处,难免有些误会,闹些⽭盾啦,通过这个⽅式来化解⽭盾,也是中华民族的⼀个传统。
” 徐州农村过春节是从农历初⼀⼀直持续到农历⼗五。
⼗五这天,也就是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孩⼦打灯笼,放礼花,村⾥还要组织舞龙灯、舞狮⼦、踩⾼跷等活动。
⼗五过后,春节才算真正过完了 每年农历⼆⼗九⽇值观⾳菩萨诞⾠之⽇逢会。
云龙⼭⼤⼠岩的观⾳会始于清康熙年间。
当时徐州知洲姜焯派⼈凿刻了观⾳像,信佛教者多来拜祭,久⽽久之形成了观⾳会,民间称为云龙⼭会。
⼗九这⼀天,进⾹者、乞⼦者、还原者以及凑热闹赶会者、放风筝者潮涌⽽来,⼭路为塞,路外⼈满。
如今的云龙⼭会更富⽂化⽓息和娱乐⾊彩,歌舞表演、风味⼩吃、传统⼯艺等异彩纷呈,热闹⾮凡。
徐州的地⽅戏曲以梆⼦戏和柳琴戏为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艺术体系,在徐州⼀带拥有⼴泛的群众基础,在外地也同样受到⼈们的普遍欢迎。
元宵节耍龙灯来历分享
【导语】正⽉⼗五是中国的传统节⽇—元宵节。
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赏花灯,象征着团团圆圆、合合美美。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元宵节耍龙灯来历,欢迎阅读!1.元宵节耍龙灯来历 耍龙灯起源于⼈们对龙的崇拜,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们⽤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顺,五⾕丰登。
舞龙的习俗在海外华⼈那⾥得到了发扬和光⼤。
每逢中国⼈的传统节⽇和重⼤庆典活动,他们就会舞起狮⼦,耍起龙灯,呈现出⼀⽚浓浓的东⽅⽓概。
耍龙灯在汉代民间已相当普遍了。
唐、宋时期的社⽕、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
宋代吴⾃牧著的梦粱录中记载:南宋⾏都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
我国古代⼈民为寄托美好愿望⽽创造了龙的形象。
相传,古⼈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
造型优美,绚丽多彩,线条刚柔相济。
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
早在商殷时代,铜器和⾻刻上就有龙形图案;周代铜器的龙纹已渐趋完整。
2.元宵节作⽂ 元宵之⽇,街上舞龙舞狮,热闹⾮凡。
我和爸爸漫步在蒸湘北路,只见到处挂满了彩灯,五彩缤纷,耀⼈眼⽬。
忽然⼀阵“冬冬”的锣⿎声传来,抬头⼀望,只见两条蛟龙从远处向神龙⼤酒店奔腾⽽来。
紧之后,周围的⼈潮⽔般地向“龙”拥来。
好⼤的两条龙。
那龙头硕⼤⽽威严,龙须飘动,⽬光如炬,真有⼀种“神龙”的感觉。
两条龙都有⼆⼗⼏⽶长,舞龙的叔叔都⾝强体壮。
他们⾝穿黄⾊对襟⾐,灯笼裤,腰扎红⾊绸带,头裹黄布,⾼举舞龙杆,兴⾼采烈地舞动着,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随着密集的鞭炮声,有节奏的⿎点声,两条巨龙上下翻飞,瞬息万变,时⽽“蜻蜓点⽔”,时⽽“⾦龙盘⽟柱”,时⽽“双龙祝福”。
这时只听见轰轰的⼏声,街道的烟花四起,焰⽕四射,两条龙在万点⽕花之中,⾦灿灿的,犹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翻江倒海,活灵活现。
⽚刻⼯夫,两条龙⼀齐跃起,旋转着,摇着尾,在爆⽵声中为⼤家拜年祝福。
龙啊,你这新千年的龙,带着我们腾飞吧!我为你⾃豪,我为你喝彩。
龙灯吉祥语
龙灯吉祥语篇一:罗龙民俗罗龙民俗龙灯由民间群众自发组织的一民间歌唱舞蹈表演艺术活动。
一般在新春佳节的下午夜晚举行。
罗龙寺也叫玩灯,它是舞龙、舞狮子、彩花船、踩高跷、大头和尚等各种杂耍艺术形式的总称。
分为出龙、舞龙、炸灯和游龙几个阶段。
出龙仪式其实是全部节目的预演;玩龙时,按照一定的节目顺序依次表演,唱词多以吉祥语编成的顺口溜;化龙是舞龙活动结束时,把用作表演的灯具集中火化,(龙头不烧,来年又要继续)宣告本年舞龙活动结束。
罗龙寺庙会庙会,也叫庙市,是罗龙寺集市活动之一,因会址设在罗龙寺庙宇处而称为庙会。
它融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于一体,是群众文化娱乐和寄托美好愿望的重要活动。
罗龙寺是古寺庙,仅南溪县城就有寺庙数十座,有九宫十八庙之说。
“解放”以前,庙会盛行,名目繁多,诸如观音、老君、祖师、药王、关帝、土地、城隍、财神等庙会,最引人注目。
后来,由于“破四旧”庙宇大多被毁,庙会活动随之锐减。
现在保存下来庙会主要有:庙会:观音、老君、祖师、药王、关帝、土地、城隍、财神等庙会,由罗龙寺主办,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七月初一至十五两次,其中七月十五为地宫日,也叫庆祝日,赶庙会的人数最多。
庙会期间,除了进行谒庙神之外,还要进行农副产品、日用百货交易。
周边县区及云贵川地区游客蜂拥而至,是风景区最热闹的季节。
清明会:由各家族长辈主办,每年农历清明前后一个月左右开始,历时三月。
主要内容有家谱研讨、大型祭祀活动和道教文化宣传活动。
均由民间自发组织,较有影响的,内容主要是拜祖先敬香,祈求神灵的护佑。
年、节习俗对于过年,罗龙人的重视程度很浓。
每到腊月,大小商店没有不经销烟花爆竹的;红纸总会出现脱销的情形。
家家户户,烟酒糖果不用说,蔬菜肉食,哪一家不储足大半月的用度?八十年代期间的一位本地商人记下了这样一段日记:“今日是阴历年最后一天,老百姓忙着采购年货,贴对字(春联)、挂灯笼,兴高采烈。
他们对于过年,尤其是这里川南地区(指长江上游宜宾),没有一种困难的样子”。
春节习俗简短_1
春节习俗简短1.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1、压岁钱.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2、倒贴福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3、吃年糕.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4、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5、春节舞龙.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6、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7、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8、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9、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龙灯说吉利
、龙灯彩词现系贵州省印江县杨柳乡凯坪村新寨组于2011-2-11(农历2011年1月9日)周逸轩收集玩龙灯是一种风俗,但是近几年以来,这些曾经繁盛的东西被我们冷落。
致使好多彩词已经无法考证,既然已经失去就不可能在复回。
我们不可以丢掉还剩下的残文。
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年轻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是传承,是发扬光大。
望诸君谨言。
献词人:周德羲周德宣周平丰周治财龙灯彩词1龙脑壳上三点哦黄,主家修得好高房。
白鹤仙人来定向,鲁班师傅来造房。
一娘就是谭香子,二娘就是紫檀香。
三娘四娘认不到,不是枫香是白杨。
楼上盖的琉璃瓦,下边安的玻璃窗。
二十四根金银柱,四十八匹落银方。
二十四个金灯笼,照得满屋放豪光。
朱红桌子中间摆,大红对子贴两旁。
这坡祥龙来过后,恭货主家家发人兴万年长。
2 大门大大开,金银财宝滚进来。
滚进不滚出,滚得满堂屋。
堂屋四个方,你用麻袋装。
堂屋四个角,你用撮箕撮。
3 龙头高上三点青,玉帝派我下凡尘。
茫茫渺渺下凡界,大雾沉沉下凡行。
下来凡间无别事,一贺新春二扫瘟。
千家门前都恭贺,千家万寨去游行。
今日来到贵寨上,全占寨上真热情。
寨邻真心把龙敬,龙王清寨扫瘟神。
天瘟扫出天庭界,地瘟扫转地州城。
七十二瘟都扫走,全寨老幼享安宁。
今日耍龙到贵寨,男女老幼来看灯。
承蒙寨邻多抬爱,要请众位听分明。
三岁娃娃来看灯,肥肥胖胖笑盈盈,今日家中小宝贝。
来年国家栋梁人。
十八姑娘来看灯,雕花秀朵样样精,聪明乖巧学本领。
转眼变成女强人。
七十婆婆来看灯,头发白了又转青,家中有老是个宝,你是家中紧锁人。
八十公公来看灯,牙齿脱了又生根,龙神今日恭贺你,寿年坐到一百龄。
五方龙脉增瑞气,寨中年年出能人,五方财路为你开,财源滚滚进寨门。
顺心如意心欢喜,明年再来贺新春。
龙王今日辞别去,寨中世代享太平。
4 龙脑壳上五色花,今日来到贵人家。
主人家又爱好勒,进门就把红来塔。
塔到左国左丞相,塔到右国右将军。
塔到龙头生贵子,塔到龙尾状元郎。
5 黄龙头上一点金,一点光芒照乾坤。
家乡的风俗龙灯会作文
家乡的风俗龙灯会作文
《家乡的风俗龙灯会》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特别热闹特别好玩的风俗,那就是龙灯会啦。
每年到了特定的时候,大家就会满心欢喜地筹备起龙灯会。
我记得有一次,龙灯会的前一天,整个小镇就像炸了锅一样热闹。
大人们都忙着布置场地,小孩子们则兴奋地跑来跑去,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第二天的精彩。
到了龙灯会那天,天还没完全黑呢,街道上就已经挤满了人。
我跟着家人也早早地就来了,就怕错过什么。
没多久,在一阵欢呼声中,龙灯队伍出现啦!那长长的龙灯,真的就像一条活灵活现的龙啊,龙头高高地昂起,威武极了。
龙身五颜六色的,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好看得不得了。
舞龙的人可都是厉害角色,他们卖力地挥舞着龙灯,让它在空中舞动、翻腾。
我清楚地看到其中一个大叔,脸上的汗珠直往下淌,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笑容,那笑容充满了自豪。
龙灯在人群中穿梭,大家兴奋地跟着龙灯跑,欢笑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简直要把房顶都掀翻了。
我还看到有个小孩被大人扛在肩膀上,挥舞着小手,小脸通红地跟着龙灯叫唤。
还有一群年轻人争着要去摸一摸龙灯,说是能沾好运呢。
我呢,也不甘示弱,在人群里挤过来挤过去,就想近距离看看这神奇的龙灯。
那热闹的场景,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特别有意思。
家乡的龙灯会啊,不仅是一个风俗,更是我们大家欢乐的源泉,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和美好的回忆。
每次一想到龙灯会,我心里就暖暖的,真期待下一次龙灯会快点到来呀!。
【精品】永兴县各乡镇耍龙灯倒灯习俗
【关键字】精品永兴县各乡镇耍龙灯、“倒灯”习俗新春佳节,在我国广大城镇,都有“耍龙灯”的习惯。
“耍龙灯”也叫“舞龙”,或“龙灯舞”,是流行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
我国古代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
相传,古人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
龙的造型优美,绚丽多采,线条刚柔相济。
在历史条河中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
早在商殷时代,铜器和骨刻上就有龙形图案。
周代铜器的龙纹已渐趋完整。
“耍龙灯”在汉代民间已相当普遍了。
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
宋代吴自牧著的《梦梁录》中载:南宋行都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
”在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愿望,因此,用舞龙祈祷神龙的保祐,以求得风调雨顺,四季丰收。
人们舞起用竹、铁结扎,外用绸缎或布匹制作的彩龙取乐,表现欢快的心情,经过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制造,到现在“耍龙灯”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在湖南省永兴县,每年春节期间各乡镇、村都会耍起龙灯,走村串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龙灯,以稻草扎成龙头、龙身和龙尾,一般为九节,每节用以燃香插上,节下装木柄,供人握持舞动。
其动作有“龙摆尾”、“龙翻腾”、“登云破雾”、“龙蟠柱”等等。
在双龙、多龙一起舞时,则有“双龙抢珠”、“群龙飞舞”等动作。
耍龙灯时,锣鼓镲钹伴奏,同时还施放烟火、爆竹,儿童成群追随,场面格外喜庆,热闹。
江南地区的元宵“倒灯”习俗,传说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舞龙倒灯最初是用于驱逐野兽,保护家园的,后来逐渐演绎成了敬神驱邪、拜年贺岁、比勤赛富的乡风习俗。
永兴地区,一般在正月初八“开灯”(开灯时间各村略有不同),正月十五“倒灯”,其壮观的场面被誉为“江南奇观”。
春节的头几天,村民会组织成立舞龙理事会,一起编扎龙灯。
耍龙灯的日记300字
耍龙灯的日记300字
嘿,今天村里搞了个耍龙灯的活动,那场面真是热闹得不得了。
我早早地就带着小板凳去占了个好位置,心里那个期待啊,就像过年一样。
不一会儿,锣鼓声“哐哐”响起来了,龙灯队伍终于出现了。
龙头老大特别威风,红红的眼睛、金光闪闪的角,一看就知道是条好龙。
后面跟着一群小伙子,举着龙身,一扭一扭地舞动起来。
最搞笑的是,有个小朋友拿着个珠子在前面逗龙,那小龙像是真的一样,追着珠子到处跑。
到了精彩部分,大伙儿都站了起来,边看边喊加油。
突然,不知道谁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一下子好几个小伙子摔倒在地上,那场面简直笑死人了。
不过他们爬起来后,又继续耍得更起劲儿,好像刚才啥也没发生过似的。
最后,龙灯绕着村子转了一圈,大家都跟着跑来跑去,累得气喘吁吁,但脸上都是笑容。
今天的耍龙灯真是好玩又有趣,希望下次还能看到这么热闹的场景!。
湖南元宵节习俗_元宵节
湖南元宵节习俗不同地方有不一样的风土习俗,那么,在湖南,有哪些与元宵相关的风土习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南元宵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湖南元宵节习俗湖南:龙狮共舞庆佳节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
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元宵节这一天,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是湖南最主要的民间习俗,如长沙的酸菜炒汤圆,将汤圆配酸菜、辣椒炒制,外焦内软,酸、甜、咸、辣俱全;郴州因为多民族聚居而形成了独特的元宵舞龙舞狮活动。
位于湖南南部的新田县,毗邻两广,元宵习俗独特。
元宵节这一天晚上,新田县的农民们会提着点亮蜡烛的小灯笼来到宫庙前集合。
数百串灯笼连在一起,组成一条近千米长通体发光的“巨龙”,每一盏“龙身”上的灯都代表着一户人家。
随着一阵阵锣鼓声,游龙灯的队伍从宫庙前的农田出发,在威风凛凛的“龙头”牵引下,开始绕全村游行。
举着“龙身”游灯的人们还要保证这条“长龙”的连续和完整,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小心地配合着“长龙”前进,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巨龙”所到之处,家家烟花爆竹声震天。
游完龙灯后,村里的居民们会将所有的龙灯集聚在一起“烧龙灯”,期待来年风调雨顺。
元宵节由来与习俗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吃汤圆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汤圆,又名“汤团”、“元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兴县各乡镇耍龙灯、“倒灯”习俗
新春佳节,在我国广大城镇,都有“耍龙灯”的习惯。
“耍龙灯”也叫“舞龙”,或“龙灯舞”,是流行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
我国古代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
相传,古人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
龙的造型优美,绚丽多采,线条刚柔相济。
在历史条河中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
早在商殷时代,铜器和骨刻上就有龙形图案。
周代铜器的龙纹已渐趋完整。
“耍龙灯”在汉代民间已相当普遍了。
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
宋代吴自牧著的《梦梁录》中载:南宋行都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
”
在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愿望,因此,用舞龙祈祷神龙的保祐,以求得风调雨顺,四季丰收。
人们舞起用竹、铁结扎,外用绸缎或布匹制作的彩龙取乐,表现欢快的心情,经过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制造,到现在“耍龙灯”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在湖南省永兴县,每年春节期间各乡镇、村都会耍起龙灯,走村串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龙灯,以稻草扎成龙头、龙身和龙尾,一般为九节,每节用以燃香插上,节下装木柄,供人握持舞动。
其动作有“龙摆尾”、“龙翻腾”、“登云破雾”、“龙蟠柱”等等。
在双龙、多龙一起舞时,则有“双龙抢珠”、“群龙飞舞”等动作。
耍龙灯时,锣鼓镲钹伴奏,同时还施放烟火、爆竹,儿童成群追随,场面格外喜庆,热闹。
江南地区的元宵“倒灯”习俗,传说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舞龙倒灯最初是用于驱逐野兽,保护家园的,后来逐渐演绎成了敬神驱邪、拜年贺岁、比勤赛富的乡风习俗。
永兴地区,一般在正月初八“开灯”(开灯时间各村略有不同),正月十五“倒灯”,其壮观的场面被誉为“江南奇观”。
春节的头几天,村民会组织成立舞龙理事会,一起编扎龙灯。
到了初八早上,理事会成员会把龙灯请到村里的公祠里,焚香鸣炮请龙神,并神龛上点燃用来敬奉龙神的“神灯”,就算“起龙”了。
从初八至元宵节这段时间,“神灯”不灭,每晚晚餐过后,村里的后生们便会在理事会成员的带领下到公堂请来龙灯,插上燃着的香,走村串户庆贺新春,每户人家都上香鸣炮喜迎龙灯,此谓之“扫邪”,意思是把邪气扫出门外,把好运、财运迎进自个家里。
而最热闹的就要数正月十五那夜的“倒灯”了。
元宵节晚上,街上人头攒动,戒备森严。
原因是受民间风俗习惯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各村常常为了抢风水而越界舞龙倒灯使局面陷入混乱争执当中,有些矛盾甚至演发成大的流血事件,给本来祥和的节
日增添了不和谐的音符,之前也有过血的教训。
在各村舞龙理事会选好的“倒灯”时间里,龙灯将会被抬到公祠里举行焚香祭祀仪式,祈求全村人民在新的一年里都幸福安康,有好的收成。
紧接着,村里各家各户燃香点蜡,在自家门前排成一排,旁边备好送龙灯的鞭炮,烟花。
田间,河边都点上草把做的“河灯”,连成一整条线路。
放眼望去,在夜空中盘卷着一条跳跃的烛光形成的“龙道”。
吉时时分,龙灯在“龙道”中盘旋而过,所到之处炮声连连,更有烟花不时冲天而起,如彩云片片,扮靓了整个夜空,映红了人们欢乐的笑脸。
鞭炮声、喧哗声、欢呼声、鼓乐声,声声入耳。
村民挤街塞巷,男女老少倾村而出,浩浩荡荡来到桥头等待“送龙入海”。
接下来就是重中之重了。
耍龙灯的后生们是全副武装,头盔口罩耳塞样样不少。
他们还要在桥头接受数以万计的观众的掌声与呐喊声,还有时不时飞到身上的鞭炮。
人们围着龙灯,向其仍去点燃的鞭炮,在浓烟中,后生们尽情地舞动着龙灯,娴熟的动作无不令人拍手叫好。
在舞龙理事会会长的口令下,后生们靠桥边排成一排在群众的呐喊声中同时将手中的龙灯送入河中,完成“倒灯”仪式。
顿时百路香烛,千路“河灯”,万“炮”齐发,烟“霞”满天,好一幅“龙在人中舞,人海浮祥龙”的壮丽奇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