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变异算子对模式的作用
设字符串在某一位置发生改变的概率为pm , 不变的概率为1 pm . 而模式H 在变异算子作用下若要不受破坏,则其所有的确定位置 (非 *的位)必须保持不变。当pm 1时,模式保持不变的概率为 (1- pm )O ( H ) 1 O( H ) pm 综上所述,模式H 在遗传算子选择,交叉和变异的共同作用下, m( H , t 1) m( H , t ) ( f ( H ) / f ) [1 pc ( H ) (l 1) O( H ) pm ] 式中忽略了极小项pc ( H ) (l 1) O( H ) pm .从而得到模式定理。 定理2.1 在遗传算子选择,交叉和变异的作用下,具有低阶, 短定义距以及平均适应度高于群体平均适应度的模式在子代中 得以指数级增长。
模式的定义 模式是一个描述字符串的模板,该字符串 集中的某些位置是相同的。考虑二值字符 集{0,1}可产生通常的0,1字符串。再加 上一个通配符,扩成{0,1,*}.其中“*”即 可当作“0”,也可当作“1”, 从而可产生 0*101*1*, 01101, *1*01*等字符串。


定义2.1 基于三值字符值{0,1,*}的产生的能描述具有 某些结构相似性的0,1字符串集的字符串称作模式。 例 *0001={10001,00001} *1*10={01010,11010,01110,11110} 01010={01010} 不同模式匹配的字符串(string)的个数是不同的,这一 特征可由模式阶来表示。 定义2.2 模式H中确定位置的个数称作该模式的模式阶 (schema order),记做O(H). 例 设H=011*1*, 则O(H)=4, O(0***1*)=2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遗传算法是一种优化算法,其基本原理是模仿自然界中的进化过程,通过遗传和进化的操作来问题的解空间,从而找到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个体表示、适应度函数、选择、交叉、变异和种群进化。

首先,个体表示是指如何将问题的解表示为遗传算法中的个体。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二进制编码、实数编码和排列编码等。

个体表示方式的选择应根据问题的特点来确定,以便能够准确、高效地描述问题解空间。

其次,适应度函数用于衡量个体的适应程度,即它们在解决问题中的优劣程度。

适应度函数需要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常用的度量指标有目标函数值、约束函数违反程度等。

然后,选择操作根据个体的适应度对种群中的个体进行筛选,以选择出适应度较高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的父代。

选择操作的目的是保留优秀个体,使其有更大的机会产生后代,从而使种群整体的适应度改进。

接着,交叉操作模拟生物界中的基因交换过程,将两个或多个个体的染色体片段进行组合,产生新的个体。

交叉操作的目的是通过交换和重组有价值的信息,以期望产生更好的后代。

变异操作模拟自然界中的基因突变过程,对个体的一些位进行随机改变,引入一定的随机性。

变异操作的目的是引入新的基因组合,以避免种群收敛到局部最优解。

最后,种群进化是指通过重复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来更新和演化种群,直到达到停止条件为止。

重复进行这些操作可以模拟自然界中的进化过程,逐步使种群逼近最优解。

种群进化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选择压力、交叉概率、变异概率等参数的调整,以平衡探索和利用的关系。

总之,遗传算法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进化过程,利用遗传、交叉和变异操作来问题的解空间,从而找到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

其基本原理包括个体表示、适应度函数、选择、交叉、变异和种群进化。

遗传算法在优化、机器学习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遗传算法原理与应用实例

遗传算法原理与应用实例

遗传算法原理与应用实例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它通过模拟自然选择、交叉和变异等过程,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

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并行计算能力和自适应性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遗传算法的原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是模拟自然进化过程,通过不断的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逐步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

具体来说,遗传算法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初始化种群:随机生成一组初始解作为种群。

2. 适应度评价:对每个个体进行适应度评价,即计算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选择操作:根据适应度大小,选择一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父代。

4. 交叉操作:对父代进行交叉操作,生成新的子代。

5. 变异操作:对子代进行变异操作,引入新的基因。

6. 重复执行:重复执行2-5步,直到满足停止条件。

7. 输出结果:输出最优解。

遗传算法的应用实例遗传算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实例。

1. 机器学习遗传算法可以用于机器学习中的特征选择和参数优化等问题。

例如,在图像分类问题中,可以使用遗传算法选择最优的特征子集,从而提高分类准确率。

2. 优化问题遗传算法可以用于各种优化问题,如函数优化、组合优化和约束优化等。

例如,在工程设计中,可以使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参数,从而降低成本或提高性能。

3. 人工智能遗传算法可以用于人工智能中的搜索和规划问题。

例如,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可以使用遗传算法搜索最优路径,从而避免障碍物和优化路径长度。

4. 游戏设计遗传算法可以用于游戏设计中的智能体行为优化和关卡生成等问题。

例如,在游戏中,可以使用遗传算法优化智能体的行为策略,从而提高游戏体验。

总结遗传算法是一种强大的优化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并行计算能力和自适应性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遗传算法可以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

万物皆可遗传算法

万物皆可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原理的优化算法,它能够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基因选择、交叉和变异等过程,在问题空间内寻找到最优解。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遗传算法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可以应用于诸如机器学习、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优化问题等领域。

本文将从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实现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万物皆可遗传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一、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遗传算法是基于生物进化原理的一种优化算法,其基本思想是模拟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基因选择、交叉和变异等过程,在问题空间内寻找到最优解。

在遗传算法中,每个可能的解都被称为一个染色体,而一组染色体则被称为一个种群。

初始种群的产生是随机的,但是随着算法的进行,种群中适应度较高的染色体有更大的机会被选择和交叉,从而产生更优秀的后代。

遗传算法的主要操作包括选择、交叉和变异。

选择操作是根据适应度函数对种群中的个体进行选择,适应度较高的个体有更大的机会被选择。

交叉操作是将两个染色体的一部分进行交换,以产生新的后代。

变异操作则是对染色体中的某些基因进行随机改变,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

二、遗传算法的应用场景遗传算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诸如机器学习、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优化问题等领域。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机器学习:遗传算法可以用于参数优化和模型选择等方面。

例如,在神经网络训练中,可以使用遗传算法来优化网络结构和参数;在分类算法中,可以使用遗传算法来寻找最优的分类器组合。

图像处理:遗传算法可以用于图像分割、边缘检测等方面。

例如,使用遗传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时,可以将图像中的像素看作是染色体,而分割后的图像则是染色体的适应度函数。

通过不断迭代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最终得到最优的分割结果。

自然语言处理:遗传算法可以用于语言模型和文本生成等方面。

例如,在语言模型中,可以使用遗传算法来优化词序排列和词义消歧等方面;在文本生成中,可以使用遗传算法来生成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2.1 遗传算法的基本描述2.1.1 全局优化问题全局优化问题的定义:给定非空集合S 作为搜索空间,f :S —>R 为目标函数,全局优化问题作为任务)(max x f Sx ∈给出,即在搜索空间中找到至少一个使目标函数最大化的点。

全局最大值(点)的定义:函数值+∞<=)(**x f f 称为一个全局最大值,当且仅当x ∀S x ∈,(ρi i b a <,i 12)定义适应度函数f(X);3)确定遗传策略,包括群体规模,选择、交叉、变异算子及其概率。

4)生成初始种群P ;5)计算群体中各个体的适应度值;6)按照遗传策略,将遗传算子作用于种群,产生下一代种群;7)迭代终止判定。

遗传算法涉及六大要素:参数编码,初始群体的设定,适应度函数的设计,遗传操作的设计,控制参数的设定,迭代终止条件。

2.1.3 遗传编码由于GA 计算过程的鲁棒性,它对编码的要求并不苛刻。

原则上任何形式的编码都可以,只要存在合适的对其进行操作的遗传算子,使得它满足模式定理和积木块假设。

由于编码形式决定了交叉算子的操作方式,编码问题往往称作编码-交叉问题。

对于给定的优化问题,由GA 个体的表现型集合做组成的空间称为问题(参数)空间,由GA 基因型个体所组成的空间称为GA 编码空间。

遗传算子在GA 编码空间中对位串个体进行操作。

定义:由问题空间向GA 编码空间的映射称为编码,而有编码空间向问题空间的映射成为译码。

1)2)3)它们对1)2)k =1,2,…,K; l =1,2,…,L; K=2L其中,个体的向量表示为),,,(21kL k k k a a a a =,其字符串形式为kL k k k a a a s 21=,s k 称为个体a k 对应的位串。

表示精度为)12/()(--=∆L u v x 。

将个体又位串空间转换到问题空间的译码函数],[}1,0{:v u L →Γ的公式定义为:对于n 维连续函数),,2,1](,[),,,,(),(21n i v u x x x x x x f i i i n =∈=,各维变量的二进制编码位串的长度为l i ,那么x 的编码从左到右依次构成总长度为∑==ni i l L 1的二进制编码位串。

了解机器学习中的遗传算法

了解机器学习中的遗传算法

了解机器学习中的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优化方法,在机器学习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模拟自然选择、交叉和变异等生物进化的过程,寻找最优解或接近最优解的解空间。

本文将介绍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应用案例,帮助读者了解机器学习中的遗传算法。

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遗传算法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学原理,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来解决优化问题。

其基本原理包括:- 个体表示:将问题的解空间通过染色体编码的方式表示成一个个体,通常用二进制编码表示。

- 适应度评估: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定义适应度函数来评估每个个体的优劣程度。

- 选择操作:根据个体适应度大小,按照一定的概率选择优秀的个体作为父代,用于产生下一代。

- 交叉操作:从选择的父代中随机选择两个个体,通过染色体交换产生新的个体。

- 变异操作:对新个体的染色体进行随机变异,引入新的基因信息。

- 终止条件:达到预设的终止条件,如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找到满足要求的解。

2. 遗传算法操作步骤遗传算法的操作步骤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初始化种群:随机生成初始个体群体,确定染色体长度和编码方式。

- 适应度评估: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评估其解的质量。

- 选择操作:根据适应度选择父代个体,确定进行交叉和变异的个体。

- 交叉操作:将选择的个体进行染色体交换,产生新的个体。

- 变异操作:对新的个体进行染色体的随机变异。

- 更新种群:生成新的个体群体,替换原有的个体群体。

- 判断终止条件:检查是否达到预设的终止条件,如果满足则停止算法,否则重复以上步骤。

3. 遗传算法应用案例遗传算法在机器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案例:- 函数优化:通过遗传算法可以求解复杂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或特定点。

- 机器学习模型参数优化:通过遗传算法可以搜索最优的模型参数组合,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

- 特征选择:通过遗传算法可以选择最佳的特征子集,提高特征的区分能力和模型的泛化能力。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4 )确定解码方法:解码时需要将 20 位长的 二进制编码串切断为两个10位长的二进制编码 串,然后分别将它们转换为对应的十进制整数 代码,分别记为y1和y2。 依据个体编码方法和对定义域的离散化方法 可知,将代码y转换为变量x的解码公式为
yi xi 4.096 2.048 1023 (i 1,2)
(3)变异(Mutation Operator)
变异运算用来模拟生物在自然的遗传环境
中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引起的基因突变,它以很
小的概率随机地改变遗传基因(表示染色体的
符号串的某一位)的值。在染色体以二进制编
码的系统中,它随机地将染色体的某一个基因
由1变为0,或由0变为1。
若只有选择和交叉,而没有变异,则无法
遗传算法的优化过程是目标函数J和适应
度函数F的变化过程。
由仿真结果可知,随着进化过程的进行,
群体中适应度较低的一些个体被逐渐淘汰掉,
而适应度较高的一些个体会越来越多,并且它
们都集中在所求问题的最优点附近,从而搜索
到问题的最优解。
10.5.2 实数编码遗传算法求函数极大值
求解该问题遗传算法的构造过程:
遗传算法可应用于目标函数无法求导数或
导数不存在的函数的优化问题,以及组合优化
问题等。
(4)遗传算法使用概率搜索技术。遗传算法
的选择、交叉、变异等运算都是以一种概率的
方式来进行的,因而遗传算法的搜索过程具有
很好的灵活性。随着进化过程的进行,遗传算
法新的群体会更多地产生出许多新的优良的个
体。
(5)遗传算法在解空间进行高效启发式搜索, 而非盲目地穷举或完全随机搜索;
(4)自动控制。
在自动控制领域中有很多与优化相关的问题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引言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是一种受自然选择和遗传学理论启发的优化算法。

由于其在搜索和优化问题中的出色表现,遗传算法已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强大工具。

本文将介绍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深入探讨其工作机制以及在问题求解中的应用。

## 遗传算法的起源遗传算法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演化过程,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通过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过程,遗传算法能够从一个初始群体中生成和改进解,逐步趋近于最优解。

这种启发式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问题空间进行全局搜索,并通过模拟“适者生存”原则来逐步优化解决方案。

## 基本工作原理### 1. 初始化种群遗传算法的第一步是创建一个初始种群,其中包含由染色体表示的个体。

染色体通常是由二进制编码的基因组成,每个基因代表解空间中的一个特定值或参数。

### 2. 适应度评估在每一代,通过适应度函数评估每个个体的适应性。

适应度函数用于衡量个体在解空间中的性能,其数值越高表示个体越适应解决问题。

### 3. 选择选择阶段模拟了自然选择中的“适者生存”原则,使适应性较高的个体更有可能被选中用于繁殖下一代。

各种选择算法(如轮盘赌选择、锦标赛选择)被用于确定哪些个体将传递其基因。

### 4. 交叉(交叉互换)在交叉阶段,选定的个体配对并通过染色体交叉互换部分基因。

这模拟了生物学中的基因重组过程,引入新的解组合。

### 5. 变异为了增加种群的多样性,一些个体可能会经历变异操作,即在其染色体中引入随机变化。

变异有助于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提高全局搜索能力。

### 6. 生成下一代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新一代个体被创建。

这个过程循环进行,直到达到预定的停止条件,如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满足特定收敛准则。

## 应用领域遗传算法在众多领域取得了成功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组合优化问题**:如旅行商问题、作业调度等。

- **参数优化**:调整模型参数以优化性能。

第三章遗传算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遗传算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遗传算法的理论基础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的优化算法,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具有很高的效率和鲁棒性。

它基于遗传学的概念和演化论的理论基础,主要用于求解优化问题。

本章将介绍遗传算法的相关理论基础。

1.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遗传算法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启发,将问题转化为一个“种群”的进化过程,通过选取和进化过程中的遗传操作,从初始种群中找到最优解。

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初始化种群、适应度评估、选择操作、交叉操作、变异操作和进化终止条件。

2.遗传算法的适应度评估:适应度评估是遗传算法中非常重要的步骤。

通过定义适应度函数,将问题的解转化为可以计算和比较的数值形式。

适应度函数通常与问题的目标函数相关,可以是求解问题的目标函数值或者相关的约束条件。

适应度评估的结果将决定个体被选择进行繁衍的概率。

3.选择操作:选择操作是为了提高优良个体在下一代中的遗传概率,以期望得到更优的解。

常用的选择操作包括轮盘赌选择、锦标赛选择和排名选择等。

轮盘赌选择根据个体的适应度比例确定其被选择的概率;锦标赛选择是随机选择几个个体中最优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的父代;排名选择按照适应度的排名来选择个体。

4.交叉操作:交叉操作是模拟生物遗传中的杂交过程,通过基因的交换来产生新的个体。

常见的交叉操作包括单点交叉、多点交叉和均匀交叉等。

单点交叉是在一个交叉点将两个个体的染色体分割,并将其交换;多点交叉是在多个交叉点进行染色体的切割和交换;均匀交叉是逐位按概率选择两个个体的染色体进行交叉。

5.变异操作:变异操作是模拟基因在遗传中的突变过程,通过改变染色体中的基因值来产生新的变异个体。

变异操作可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防止种群陷入局部最优解。

常见的变异操作包括位变异、交换变异和反转变异等。

6.进化终止条件:进化终止条件指定了进化过程何时终止。

进化终止条件可以是达到一定的迭代次数、找到满足条件的解或通过判断种群的适应度是否收敛来决定。

7.遗传算法的参数设置:遗传算法的性能和效果受到参数的选择和设置影响。

遗传算法的原理与实现

遗传算法的原理与实现

遗传算法的原理与实现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是一种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

它基于通过模拟遗传过程实现问题求解的思想,广泛应用于优化问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

一、原理介绍1.1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遗传算法是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John Holland于1975年提出的,主要基于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遗传遗传和变异为基础。

它通过模拟自然界的进化过程,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搜索全局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

1.2 基因编码遗传算法中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染色体由一串基因组成。

基因编码是将待解决问题的参数转化为染色体上的一串二进制码或实数值,以便进行遗传操作。

1.3 适应度函数适应度函数(Fitness function)用于评价染色体的优劣程度。

它根据问题的性质设计,能够将每个染色体映射为一个实数值,表示其在解空间中的优化程度。

1.4 选择操作选择操作是基于适应度函数,按照染色体适应度高低进行选择,优秀的染色体被选中,普通的染色体可能也有一定概率被选中,而较差的染色体会被淘汰。

选择操作中常用的方法有轮盘赌选择和锦标赛选择。

1.5 交叉操作交叉操作是模拟自然界的杂交过程,用于生成新的个体。

在交叉操作中,从两个父代染色体中随机选择一点(交叉点),将两条染色体按照交叉点分隔,交叉生成两个新的个体。

1.6 变异操作变异操作是引入新的个体差异的过程。

在变异操作中,随机地选择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位,进行基因值的突变。

变异操作的目的是增加解的多样性,防止陷入局部最优解。

二、实现方法2.1 初始化种群遗传算法首先需要初始化一个种群,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即为一个染色体,染色体通过基因编码来表示问题的解空间。

通常使用随机生成的初始解来初始化种群。

2.2 评估适应度对种群中的每个个体,使用适应度函数来评估其优劣程度。

适应度越高,个体在选择中的概率越大。

通过评估适应度,可以进一步确定种群中的优秀个体。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2
依据个体编码方法和对定义域的离散化方法可知,将代码y转换为变量x的解码公式为
3
例如,对个体
它由两个代码所组成
A
上述两个代码经过解码后,可得到两个实际的值
B
确定个体评价方法:由于Rosenbrock函数的值域总是非负的,并且优化目标是求函数的最大值,故可将个体的适应度直接取为对应的目标函数值,即
C
对于一个需要进行优化的实际问题,一般可按下述步骤构造遗传算法:
01
确定决策变量及各种约束条件,即确定出个体的表现型X和问题的解空间;
02
建立优化模型,即确定出目标函数的类型及数学描述形式或量化方法;
03
10.4.2 遗传算法的应用步骤
01
确定表示可行解的染色体编码方法,即确定出个体的基因型x及遗传算法的搜索空间;
03
遗传算法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原理引入优化参数形成的编码串联群体中,按所选择的适应度函数并通过遗传中的复制、交叉及变异对个体进行筛选,使适适应度高的个体被保留下来,组成新的群体,新的群体既继承了上一代的信息,又优于上一代。这样周而复始,群体中个体适应度不断提高,直到满足一定的条件。遗传算法的算法简单,可并行处理,并能到全局最优解。
确定解码方法,即确定出由个体基因型x到个体表现型X的对应关系或转换方法;
02
确定个体适应度的量化评价方法,即确定出由目标函数值到个体适应度的转换规则;
03
04
设计遗传算子,即确定选择运算、交叉运算、变异运算等遗传算子的具体操作方法。
确定遗传算法的有关运行参数,即M,G,Pc,Pm等参数。
05
以上操作过程可以用图10-1来表示。
遗传算法使用概率搜索技术。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变异等运算都是以一种概率的方式来进行的,因而遗传算法的搜索过程具有很好的灵活性。随着进化过程的进行,遗传算法新的群体会更多地产生出许多新的优良的个体。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遗传算法是一种受到进化生物学启发的优化算法,旨在通过模拟生物进化的过程来搜索问题的解空间。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如下:1. 初始化种群:首先需要随机生成一组个体(即解)作为初始种群。

每个个体由一组基因组成,基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参数或变量。

2. 适应度评估:对每个个体进行适应度评估,即根据个体的目标函数值或固定指标来评估其适应度。

适应度值越高,个体的解越好。

3. 选择操作:根据适应度值选择具有更高适应度的个体作为父代。

常用的选择方法包括轮盘赌选择和竞赛选择等。

4. 交叉操作:从选定的父代中选择两个个体,通过某种方式将它们的基因组合成新的个体。

交叉操作的目的是产生具有新特征的个体,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

5. 变异操作:对新个体的基因进行变异操作,即按照一定概率随机改变基因的值。

变异操作有助于在局部最优解中发现更好的解,并且可以帮助种群跳出局部最优。

6. 替换操作:将新生成的个体替换为原种群中适应度较差的个体。

这样可以保持种群的规模不变,并且逐渐提高种群的平均适应度。

7. 终止条件:根据预设的终止条件判断是否终止算法的迭代。

常见的终止条件有达到固定迭代次数、适应度达到目标值等。

8. 迭代过程:根据以上步骤进行迭代,直到满足终止条件为止。

遗传算法能够通过模拟进化的过程进行全局搜索,具有以下优势:1. 并行搜索能力:遗传算法通过同时搜索多个解,可以在大规模解空间中快速找到较优解。

2. 全局搜索特性:遗传算法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能够保持种群的多样性,从而有可能跳出局部最优解。

3. 无需求导信息:遗传算法只需要通过适应度评估来指导搜索方向,不需要求导信息,因此适用于各种求解问题。

4. 灵活性:遗传算法对问题建模的要求较低,可以解决各种优化问题,包括单目标优化、多目标优化和约束优化等。

遗传算法常用于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如旅行商问题、机器学习中的参数优化、物流路径规划等。

通过不断迭代进化种群,遗传算法能够不断逼近最优解,并得到满意的结果。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生物的进化是一个奇妙的优化过程,它通过选择淘汰,突然变异,基因遗传等规律产生适应环境变化的优良物种。

遗传算法是根据生物进化思想而启发得出的一种全局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的概念最早是由Bagley J.D在1967年提出的;而开始遗传算法的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性研究的是1975年,这一开创性工作是由Michigan大学的J.H.Holland所实行。

当时,其主要目的是说明自然和人工系统的自适应过程。

遗传算法简称GA(Genetic Algorithm),在本质上是一种不依赖具体问题的直接搜索方法。

遗传算法在模式识别、神经网络、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工业优化控制、自适应控制、生物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都得到应用。

在人工智能研究中,现在人们认为“遗传算法、自适应系统、细胞自动机、混沌理论与人工智能一样,都是对今后十年的计算技术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

3.2.1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Darwin进化论和Mendel的遗传学说的。

Darwin进化论最重要的是适者生存原理。

它认为每一物种在发展中越来越适应环境。

物种每个个体的基本特征由后代所继承,但后代又会产生一些异于父代的新变化。

在环境变化时,只有那些熊适应环境的个体特征方能保留下来。

Mendel遗传学说最重要的是基因遗传原理。

它认为遗传以密码方式存在细胞中,并以基因形式包含在染色体内。

每个基因有特殊的位置并控制某种特殊性质;所以,每个基因产生的个体对环境具有某种适应性。

基因突变和基因杂交可产生更适应于环境的后代。

经过存优去劣的自然淘汰,适应性高的基因结构得以保存下来。

由于遗传算法是由进化论和遗传学机理而产生的直接搜索优化方法;故而在这个算法中要用到各种进化和遗传学的概念。

这些概念如下:一、串(String)它是个体(Individual)的形式,在算法中为二进制串,并且对应于遗传学中的染色体(Chromosome)。

二、群体(Population)个体的集合称为群体,串是群体的元素三、群体大小(Population Size)在群体中个体的数量称为群体的大小。

(完整版)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完整版)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编码编码:把一个问题的可行解从其解空间转换到遗传算法的搜索空间的转换方法。

解码(译码):遗传算法解空间向问题空间的转换。

二进制编码的缺点是汉明悬崖(Hamming Cliff),就是在某些相邻整数的二进制代码之间有很大的汉明距离,使得遗传算法的交叉和突变都难以跨越。

格雷码(Gray Code):在相邻整数之间汉明距离都为1。

(较好)有意义的积木块编码规则:所定编码应当易于生成与所求问题相关的短距和低阶的积木块;最小字符集编码规则,所定编码应采用最小字符集以使问题得到自然的表示或描述。

二进制编码比十进制编码搜索能力强,但不能保持群体稳定性。

动态参数编码(Dynamic Paremeter Coding):为了得到很高的精度,让遗传算法从很粗糙的精度开始收敛,当遗传算法找到一个区域后,就将搜索现在在这个区域,重新编码,重新启动,重复这一过程,直到达到要求的精度为止。

编码方法:1、二进制编码方法缺点:存在着连续函数离散化时的映射误差。

不能直接反映出所求问题的本身结构特征,不便于开发针对问题的专门知识的遗传运算算子,很难满足积木块编码原则2、格雷码编码:连续的两个整数所对应的编码之间仅仅只有一个码位是不同的,其余码位都相同。

3、浮点数编码方法:个体的每个基因值用某一范围内的某个浮点数来表示,个体的编码长度等于其决策变量的位数。

4、各参数级联编码:对含有多个变量的个体进行编码的方法。

通常将各个参数分别以某种编码方法进行编码,然后再将他们的编码按照一定顺序连接在一起就组成了表示全部参数的个体编码。

5、多参数交叉编码:将各个参数中起主要作用的码位集中在一起,这样它们就不易于被遗传算子破坏掉。

评估编码的三个规范:完备性、健全性、非冗余性。

二、选择遗传算法中的选择操作就是用来确定如何从父代群体中按某种方法选取那些个体遗传到下一代群体中的一种遗传运算,用来确定重组或交叉个体,以及被选个体将产生多少个子代个体。

遗传算法技术的使用教程

遗传算法技术的使用教程

遗传算法技术的使用教程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原理的优化算法,它模拟了自然界中的进化过程,通过模拟遗传操作,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在许多领域,如工程优化、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遗传算法被广泛应用。

本篇文章将介绍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流程和如何使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遗传算法是基于生物遗传进化过程的一种优化算法,其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初始化种群:随机生成一组初始解作为种群。

2. 选择:根据适应度函数评估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并根据适应度选择较好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的父母。

3. 交叉:通过染色体的交叉操作,产生新的个体。

4. 变异:对新生成的个体进行基因的变异操作,增加种群的多样性。

5. 评估:根据适应度函数评估新个体的适应度。

6. 判断停止条件:当达到预定的停止条件时,结束算法并输出最优解;否则,返回第2步。

二、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使用遗传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流程如下:1. 理解问题域:首先,需要对待解决的问题域进行深入理解,包括问题的目标和约束条件。

2. 设计适应度函数:根据问题的特性和目标,设计一个适应度函数来评估个体的优劣。

3. 初始化种群:根据问题的要求和约束条件,随机生成一组初始解作为种群。

4. 选择操作:根据适应度函数,选出适应度较高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的父母。

5. 交叉操作:通过染色体的交叉操作,产生新的个体。

6. 变异操作:对新生成的个体进行基因的变异操作,增加种群的多样性。

7. 评估操作:根据适应度函数评估新个体的适应度。

8. 判断停止条件:根据预定的停止条件,判断是否结束算法。

如果满足条件,则输出最优解;否则,返回第4步。

9. 分析结果:分析最优解是否满足问题的目标和约束条件,如果不满足,可以调整算法参数或重新设计适应度函数,再次运行算法。

三、如何使用遗传算法解决实际问题以下是使用遗传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 确定问题:首先,明确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问题的目标、约束条件和可行解的范围。

(完整)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完整)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遗传算法生物的进化是一个奇妙的优化过程,它通过选择淘汰,突然变异,基因遗传等规律产生适应环境变化的优良物种。

遗传算法是根据生物进化思想而启发得出的一种全局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的概念最早是由Bagley J。

D在1967年提出的;而开始遗传算法的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性研究的是1975年,这一开创性工作是由Michigan大学的J.H。

Holland所实行。

当时,其主要目的是说明自然和人工系统的自适应过程。

遗传算法简称GA(Genetic Algorithm),在本质上是一种不依赖具体问题的直接搜索方法。

遗传算法在模式识别、神经网络、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工业优化控制、自适应控制、生物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都得到应用。

在人工智能研究中,现在人们认为“遗传算法、自适应系统、细胞自动机、混沌理论与人工智能一样,都是对今后十年的计算技术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

3.2.1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Darwin进化论和Mendel的遗传学说的。

Darwin进化论最重要的是适者生存原理.它认为每一物种在发展中越来越适应环境。

物种每个个体的基本特征由后代所继承,但后代又会产生一些异于父代的新变化.在环境变化时,只有那些熊适应环境的个体特征方能保留下来。

Mendel遗传学说最重要的是基因遗传原理。

它认为遗传以密码方式存在细胞中,并以基因形式包含在染色体内。

每个基因有特殊的位置并控制某种特殊性质;所以,每个基因产生的个体对环境具有某种适应性.基因突变和基因杂交可产生更适应于环境的后代。

经过存优去劣的自然淘汰,适应性高的基因结构得以保存下来.由于遗传算法是由进化论和遗传学机理而产生的直接搜索优化方法;故而在这个算法中要用到各种进化和遗传学的概念。

这些概念如下:一、串(String)它是个体(Individual)的形式,在算法中为二进制串,并且对应于遗传学中的染色体(Chromosome).二、群体(Population)个体的集合称为群体,串是群体的元素三、群体大小(Population Size)在群体中个体的数量称为群体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2.1遗传算法的基本描述2.1.1全局优化问题全局优化问题的定义:给定非空集合S作为搜索空间,f : S—>R为目标函数,全局优化问题作为任务maxf(x)给出,即在搜索空间中找到至少一个使目标函数最大化的点。

X母全局最大值(点)的定义:函数值f* = f(x*):::■::称为一个全局最大值,当且仅当-X • S= f(x)_ f(x )成立时,x - S被称为一个全局最大值点(全局最大解)。

局部极大值与局部极大值点(解)的定义:假设在S上给定了某个距离度量T,如果对x< S,; 0,使得对-S,::(X, X )::;= f(X)_ f(X ),则称x为一个局部极大值点,f (x ')为一个局部极大值。

当目标函数有多个局部极大点时,被称为多峰或多模态函数(multi-modalityfu nction )。

主要考虑两类搜索空间:伪布尔优化问题:当S为离散空间B L={0,1}L,即所有长度为L且取值为0或1的二进制位串的集合时,相应的优化问题在进化计算领域称为伪布尔优化问题。

连续参数优化问题:当取S伪n维实数空间R n中的有界集合S「「n=1[3i ,b i],其中& :::b i,i =1,2, …,n时,相应的具有连续变量的优化问题称为连续参数优化问题。

对S为吐{0,1} L,常采用的度量时海明距离,当S「点[a i,bj时,常采用的度量就是欧氏距离。

2.1.2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选择编码策略,把参数集合X和域转换为位串结构空间S;2)定义适应度函数f(X);3)确定遗传策略,包括群体规模,选择、交叉、变异算子及其概率。

4)生成初始种群P;5)计算群体中各个体的适应度值;6)按照遗传策略,将遗传算子作用于种群,产生下一代种群;7)迭代终止判定。

遗传算法涉及六大要素:参数编码,初始群体的设定,适应度函数的设计,遗传操作的设计,控制参数的设定,迭代终止条件。

由于GA 计算过程的鲁棒性,它对编码的要求并不苛刻。

原则上任何形式的编码都可以, 只要存在合适的对其进行操作的遗传算子,使得它满足模式定理和积木块假设。

由于编码形式决定了交叉算子的操作方式,编码问题往往称作编码 -交叉问题。

对于给定的优化问题,由 GA 个体的表现型集合做组成的空间称为 问题(参数)空间, 由GA 基因型个体所组成的空间称为 GA 编码空间。

遗传算子在GA 编码空间中对位串个体进 行操作。

定义:由冋题空间向GA 编码空间的映射称为编码,而有编码空间向冋题空间的映射成 为译码。

问题编码一般应满足以下三个原则:1) 完备性(completeness ):问题空间中的所有点都能能成为 GA 编码空间中的点的表现型。

即编码应能覆盖整个问题空间。

2) 健全性(soundness ): GA 编码空间中的染色体位串必须对应问题空间中的某一潜在解。

即每个编码必须是有意义的。

3) 非冗余性(non-redundancy ):染色体和潜在解必须一一对应。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 GA 的运行效率,允许生成包含致死基因的编码位串,它们对 应于优化问题的非可行解。

虽然会导致冗余或无效的搜索,但可能有助于生成全局最优解所 对应的个体,所需的总计算量可能反而减少。

根据模式定理,De Jong 进一步提出了较为客观明确的编码评估准则,称之为编码原理。

具体可以概括为两条规则:1) 有意义积木块编码规则:编码应易于生成与所求问题相关的短距和低阶的积木块。

2) 最小字符集编码规则:编码应采用最小字符集,以使问题得到自然、简单的表示和描述。

1 .二进制编码1) 连续实函数的二进制编码设一维连续实函数f(x),[u,v]采用长度维L 的二进制字符串进行定长编码,建立位串 空间:其中,个体的向量表示为a k = (a k1, a k2^' , a kL ),其字符串形式为s k = a k1a k2…a kL ,S k 称为个体a k 对应的位串。

表示精度为Ax=(v-u)/(2L -1)将个体又位串空间转换到问题空间的译码函数 -:{0,1}L > [u,v]的公式定义为:对于n 维连续函数f (x), x =(X 1, X 2,…,x n ),为• [up vj(i 二1,2,…,n ),各维变量的二进制编a K r >, a k- (a k1, a k2, ,a kL ) , a ki O 1r 1=1,2, …,L ; K=2 32,k=1,2,…,K;n码位串的长度为l i,那么x的编码从左到右依次构成总长度为L - I,的二进制编码位串。

i J相应的GA编码空间为:S ={a i, a2^,aK},K=2该空间上的个体位串结构为对于给定的二进制编码位串S k,位段译码函数的形式为hX i = - (a ki,a k2,…,&外)=U i 「(•二.a kj2'J), i = 1,2,…,n2i -1 y米用二进制编码的GA进行数值优化时,可以通过改变编码长度,协调搜索精度和搜索效率之间的关系。

2)组合冋题的二进制编码在很多组合优化问题中,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均为离散函数,采用二进制编码往往具有直接的语义,可以将问题空间的特征与位串的基因相对应。

2.其他编码1)大字符集编码2)序列编码3)实数编码4)树编码5)自适应编码6)乱序编码7)二倍体和显性规律Lawrenee Davis等学者主张:采用的编码对问题来讲应该时最自然的,并可以据此设计能够处理该编码的遗传算子。

2.1.4群体设定遗传算法的两个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基于群体搜索的策略,群体的设定,尤其是群体规模的设定,对遗传算法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中间包括两个问题:1)初始群体如何设定;2)进化过程中各代的规模如何维持?1.初始群体的设定遗传算法中初始群体中的个体是按一定的分布随机产生的,一般来讲,初始群体的设定可以采用如下的策略:1)根据问题固有知识,设法把握最优解所占空间在整个问题空间中的分布范围,然后, 在此分布范围内设定初始群体。

2)先随机生成一定数目的个体,然后从中挑出最好的个体加入到初始群体中。

这一过程不断重复,直到初始群体中个体数达到了预定的规模。

2.群体规模的设定根据模式定理,若群体规模为M则遗传操作可从这M个个体中生成和检测o(M)个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形成和优化积木块,直到找到最优解。

显然M越大,遗传操作处理的模式就越多,生成有意义的积木块并逐渐进化为最优解的机会就越高。

换句话说,群体规模越大,群体中个体的多样性越高,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危险就越小。

另外,群体规模太小,会使遗传算法的搜索空间分布范围有限,因而搜索有可能停止在未成熟阶段,引起未成熟收敛(premature convergence )现象。

但是,从计算效率来看,群体规模越大,其适应度评价次数越多,计算量也就越大,从而影响算法的效率。

研究表明,在二进制编码的前提下,为了满足隐并行性,群体个体数只要设定为2L/2即可,L为个体串长度。

这个数比较大,实际应用中群体规模一般取几十〜几百。

2.1.4适应度函数(评价函数)遗传算法在进化搜索中基本不用外部信息,仅用目标函数即适应度函数为依据。

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不受连续可微的约束且定义域可以为任意集合。

对适应度函数的唯一要求是,针对输入可计算出能加以比较的非负结果(比例选择算子需要) 。

需要强调的是,适应度函数值是选择操作的依据,适应度函数设计直接影响到遗传算法的性能。

1.目标函数映射成适应度函数对于给定的优化问题,目标函数有正有负,甚至可能是复数值,所以有必要通过建立适应度函数与目标函数的映射关系,保证映射后的适应度值是非负的,而且目标函数的优化方向应对应于适应度值增大的方向。

1)对最小化问题,建立如下适应函数和目标函数的映射关系:其中,C max可以是一个输入值或是理论上的最大值,或者是当前所有大或最近K代中g(X) 的最大值,此时C max随着代数会有变化。

2)对于最大化问题,一般采用以下映射:其中,c min可以是一个输入值,或者是当前所有代或最近K代中g(x)的最小值2.适应度函数定标在遗传进化的初期,通常会出现一些超常个体,若按比例选择策略,这些异常个体有可能在群体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导致未成熟收敛。

显然,这些异常个体因竞争力太突出,会控制选择过程,从而影响算法的全局优化性能。

另以方面,在遗传进化过程中,虽然群体中个体多样性尚存在,但往往会出现群体的平均适应度已接近最佳个体适应度,这时,个体间的竞争力相似,最佳个体和其它个体在选择过程中有几乎相等的选择机会,从而使有目标的优化过程趋于无目标大的随机搜索过程。

对未成熟收敛现象,应设法降低某些异常个体的竞争力,这可以通过缩小相应的适应度值来实现。

对于随机漫游现象,应设法提高个体间的竞争力差距,这可以通过放大相应的适应度值来实现。

这种适应度的缩放调整称为适应度定标。

1)线性定标(linear scaling )f' = af + b2)匚截断(sigma truncation )3) 乘幂标4) 指数定标f ' = exp(-bf)2.1.5 遗传算子遗传操作是模拟生物基因遗传的操作。

包括三个基本遗传算子( genetic operator ): 选择,交叉和变异。

这三个遗传算子具有一些特点:(1) 这三个算子的操作都是在随机扰动情况下进行的。

换句话说,遗传操作是随机化 操作,因此,群体中个体向最优解迁移的规则是随机的。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随机 化操作和传统的随机搜索方法是有区别的。

遗传操作进行的是高效有向的搜索,而 不是如一般随机搜索方法所进行的无向搜索。

(2) 遗传操作的效果和所取的操作概率、编码方法、群体大小,以及适应度函数的设 定密切相关。

(3) 三个基本算子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策略随具体求解问题的不同而异。

或者说,是和 个体的编码方式直接相关。

1、选择(selection )算子从群体中选择优胜个体,淘汰劣质个体的操作叫选择。

选择算子有时又称为再生算子(reproduction operator )。

选择即从当前群体中选择适应度值高的个体以生成配对池 (mating pool )的过程。

为了防止由于选择误差,或者交叉和变异的破坏作用而导致当前 群体的最佳个体在下一代的丢失, De Jong 提出了精英选择(elitist selection )策略和 代沟的概念。

Holla nd 等提出了稳态选择(steady-state selectio n )策略。

下面一些概念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的选择算法:(1) 选择压力(selection pressure) :最佳个体选中的概率与平均选中概率的比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