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美术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初中美术_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色彩的魅力》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基于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美术》七年级下册《春天的畅想》内容的一节关于色彩的基础知识的美术课。

计划1课时,45分钟。

本次课的重点是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及基本知识,难点是如何正确的使用色彩表现作品。

本设计中主要通过色彩运用实例的分析启发学生构思,通过分析讲解色彩基本知识及运用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使用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

◆培养学生认识、运用色彩表达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法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引导获取络相关知识信息,使学生掌握掌握色彩基础知识和色彩运用的能力和方法;◆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过程,提高对色彩的理解,掌握从不同角度分析、运用的方法。

能运用一定的色彩知识合理地安排画面。

◆能够运用一定的色彩知识评价他人的作品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色彩的学习形成一定色彩知识概念和常识,培养对色彩知识的求知欲。

◆通过对生活中色彩的关注与鉴赏,提高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美的热情,促进审美修养进一步提升。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展示课本中传统图片,配以喜庆音乐,让学生评述画面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

教师总结丰富的颜色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视觉,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本课我们将带领同学们进入色彩的世界,学习色彩的常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感受色彩的魅力。

引出今天的课题——色彩的魅力色彩是我们进行绘画训练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绘画语言,是美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色彩的基础知识。

(二)、深入学习(15分钟)学生先通过阅读书中知识点,相互讨论自学色彩知识。

播放幻灯片:颜料中的色彩、色彩的三要素、色彩三原色与三间色,对比色,相邻色。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的实验、色彩的功能及色性学生理解体会,并根据教师的引导,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调色实验,通过做连线题目的方式来了解色彩的功能及色性。

人教版初中美术的说课稿(通用11篇)

人教版初中美术的说课稿(通用11篇)

人教版初中美术的说课稿(通用11篇)人教版初中美术的说课稿(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初中美术的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美术的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课以校园风景画写生为主题,让学生运用掌握的铅笔淡彩画的技法,系身体会、接触大自然,展开想象和观察能力用心描绘给我们还不熟悉的美丽校园。

在绘画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我校的发展史,写生完后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和成功感。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中热爱生活的道德美育。

2.教学目标:A.让学生学会风景画的选景构图方法。

B.定稿后铺一层素描大体明暗C.熟练的把握好水分上好淡彩3.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淡彩的水,以及色彩的感觉度,要求学生在给画过程中,上色彩要大胆自然、明块,体现出水彩特有的透明感,选景上要求发自内心的。

技法表现要求学生有朝气蓬勃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教学难点是怎样结合素描关系上好淡彩。

二、说学法美术课的教学和其他课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动心,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感悟,结合技法描绘写生。

三、说教法新课改理念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共同合作,教与学是互相联系的,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搜集材料作品的示范形式来进行教学,以学校的发展历史介绍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里倾向,从而热情的参与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美好的东西,我们生活在其中也没有完全感觉得到。

那是我们缺少了一双善于观察美发现美的眼睛。

学生开始接触新鲜的事物都十分感兴趣,只要我们善诱的引导和启发他们接受是很快的。

因而我对本节课进行以下设计。

A.谈话法引入先介绍学校的发展史,以学校的景象质度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B.教师示范、引发学生兴趣、信心从选景、构图、定稿、上明暗、详细分解介绍技法。

人美版美术七下2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

人美版美术七下2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
子页3
课 时 一
三、巩固知识
“试比较同一物体的不同表达方法,猜猜用了什么方 法?”再次的巩固学生对子页手3绘线条立体图像表达方式的掌 握。
课 时 一
四、课堂小结
“我学了什么?” “怎么表达?” “有什么体会?”
最后我进行安全教育,并通知下节课带一个自己最喜欢 的一个物品来(汽车飞机模子页型3、玩具、雕塑等)。
课 时 一
二、新课讲授
方法三: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
主要是作者按照自己子的页表3达习惯,画出有独特艺术风 格的立体图像,比如汽车、瓶子,用与近大远小现象相反 地方法,将多个角度看到的物体放在一个画面里,强调形 象的趣味性。
课 时 一
二、新课讲授
设计意图:鼓励小组合作以探究、讨论的方式解决重难点, 并让学生了解美术知识可以为生活服务。
课 时 一
二、新课讲授
4.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
在突破本课重难点上,学生主要采用“边学边练” 方式。先通过教材上的提示简单的总结出有(直观感受、 结构分析、主观理解)三种方法,但是教材上文字的表 达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抽象,不能完全理解。因此,我用 课件一一直观的展示了这三种方法,让学生去比较、认 知,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子页3
子页3
教学反思
课 时 一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讨论、交 流和练习。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 围中学习美术。
子页3
谢谢!
是“巡回辅导”。
子页3
环节三:每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
环节四:首先是作者自己对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然后由
其它同学来点评,选出优秀作品。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手绘线条图像——立体立体图像的表达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材分析报告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材分析报告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一、《美术是创造性劳动》课标要求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

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在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同时,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美术是创造性劳动》教材分析本单元依据美术课程标准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即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课题和导语所交代的学习任务包括:发现生动感人、富有情趣和意境的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产生的社会环境,了解美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趣味生动、情景交融是众多艺术家所追求的表现目标。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美术作品,从不同的层面引领学生领略作品的情趣和意境。

本单元第一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选择了王式廓《血衣》和毕加索《格尔尼卡》两件大作,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再现性和表现性美术创作的一般过程,清晰的展示了美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同时,对我国民间和当代的几件雕刻和工艺品做了介绍,解释了物质材料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是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补充,也使得本课的学习更加完整。

七年级美术教材分析

七年级美术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解析一、课标解读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因此,本册教材没有沿袭罗列具体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制订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内容标准要求的方向发展。

更注重课堂教学过程及课堂教学评价,不同的授课对象,不同的文化习俗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本册教材地位、作用本册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与目标具体化的载体,是美术教学的依据和学生学习美术的资源,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过程,将教材的知识与技法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丰富经验,学会学习,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本教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材编排的特点:(一)教材特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

(二)编排体例:是由课题—教学提示—图片与范画的欣赏—教学内容的设置—学习建议—思考与讨论—学生作业等组成。

(三)内容结构:本教材在内容结构编排上改变了传统的学科知识门类划分课业的形式,各课内容彼此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但是不同年级之间的教材却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册教材互相之间联系紧密。

(四)教材对比四、教材编排的目的和意图(一)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以人的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以便学生自主选择,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三)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多元的文化,突出现代意识和中国特色。

初中美术_富有活力的运动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富有活力的运动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教学分析《凝练的视觉符号》是选自义务教育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三课设计与应用。

教材以标志为活动线索,动手为学校运动会或班级设计一个有特色的标志。

本课通过分析与作业训练,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别的标志设计特点,学习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创作设计。

掌握用形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寻找和收集各种标志,了解、认识标志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赏---学---做中设计标志。

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了解标志和生活的关系。

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及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设计方法。

难点:如何巧妙构思。

四、教学策略通过对标志的收集、欣赏,了解标志的含义及组成,以学为主以教师的演示为辅、以学生的合作形式为校运动会或班级设计有特色的标志。

五、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作品。

学生:收集一些标志、纸、笔、颜色等。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师:运用媒体展示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商品标志、交通标志、安全标志、体育标志。

提问:标志名称。

标志是一种视觉识别符号有传递信息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审美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观察分析、主动探究。

1.观察:各种类型标志。

分组讨论、归纳:表现形式:具象、抽象、意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收集标志,进行分类分析。

激发兴趣体会标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欣赏分析: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历届奥运会会徽。

学生探讨运动会标志设计的构思及创意方法。

提问:标志由什么组成?标志的组成:文字组合图形组合文字和图形组合【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创作来自于生活,体验不同标志的审美感受。

3.展示体验:展示学校校徽让学生体验创作思路。

制作步骤:构思:符号的表现构图:概括的形象色彩:醒目的色彩学生分组讨论:用语言和简单绘画符号描述自己的构思创意。

学生互评教师鼓励。

【设计意图】拓宽审美视野,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标志设计思路和理念打开学生制作思路。

七年级美术教材分析

七年级美术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解析一、课标解读义务教育阶段得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得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得权利。

义务教育阶段得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得基础上有所发展。

因此,本册教材没有沿袭罗列具体美术知识技能得传授,而就是制订导向性得内容标准,并提出一些具体得教学活动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内容标准要求得方向发展。

更注重课堂教学过程及课堂教学评价,不同得授课对象,不同得文化习俗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与条件,选择与采纳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得教学活动方式,从而使教师得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本册教材地位、作用本册教材就是美术课程内容与目标具体化得载体,就是美术教学得依据与学生学习美术得资源,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得学习过程,将教材得知识与技法转化为学生得知识与技能,提高其解决问题得能力与审美能力,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丰富经验,学会学习,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人格得全面发展。

本教材为教师得教与学生得学给予了更大得发挥空间。

充分调动了学生得积极性。

三、教材编排得特点:(一)教材特点:本册教材就是以丰富多彩得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

(二)编排体例:就是由课题—教学提示—图片与范画得欣赏—教学内容得设置—学习建议—思考与讨论—学生作业等组成。

(三)内容结构:本教材在内容结构编排上改变了传统得学科知识门类划分课业得形式,各课内容彼此没有非常紧密得联系。

但就是不同年级之间得教材却就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册教材互相之间联系紧密。

(四)教材对比四、教材编排得目得与意图(一)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培养。

(二)以人得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得需要,以便学生自主选择,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三)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美术文化传统得基础上充分体现社会得进步与发展以及多元得文化,突出现代意识与中国特色。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七年级美术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七年级美术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发现(探索、总结规律)
•创造(表现、应用实践)
单元结构
•以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学校生活》为例:
•本单元共有三课
•第1课小伙伴
•第2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第3课我们的风采
单元结构
内容分析
•1.增加艺术家作品的欣赏内容,尤其增加我们国家艺术家的作品,以及民间艺术作品的内容。
•2.增加导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引领学生进入所学内容,使教学活动环节清晰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阅读自学。
•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
•第一课,通过赏析招贴作品,了解招贴的类型和构思完善的过程。结合校园艺术节主题,进行设计创作实践。
•第二课,通过请柬实例的分析,了解其设计的基本元素与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制作实践。
•第三课,根据艺术节演出活动需要,学习制作面具并应用于活动表演。在体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解面具艺术的各个文化层面,了解其人文内涵,增强文化修养。
•第1课有创意的字
•第2课精美的报刊
第四单元美丽的校园
•第1课描绘我们的校园
•第2课设计我们的校园
第五单元实用又美观的日用产品
附录一:本册美术词汇英汉对照
附录二:美术资源链接
附录三:本学期个人美术学习评估表
总体结构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
•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七年级美术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形式分析——体例
•新版教材的体例(形式)上基本保留原有框架,同时做了以下改变:
•1.每册前增加一段°写给同学的话;
•2.以大单元的形式编排,都是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这样一个主题展开,改变了以往教材按学习领域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的编排方式;

春季学期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表格式,带教材分析)

春季学期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表格式,带教材分析)

MEI SHU JIAO AN 美术教案(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七年级(下)教师2014-2015-2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进度计划一、教学要求:1、教学总体目标:从学生身边环境熟悉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生活中有特色的环境,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绘画表现技能,学会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设计、想象、创造的能力。

要求:实际是基础,想象是延伸,教师要用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来引导和影响学生,培养文明、朴素的观念,让学生沿着一个健康、文明的审美轨道创新、开拓,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通过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业类型主要分为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欣赏评述课和综合探索课四大类。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5、教学重难点:通过美术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为适应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措施: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阔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推行发展性评价,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在玩中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下美术教材分析报告

人教版七年级下美术教材分析报告

人教版七年级下美术教材分析在课改深入发展的阶段,重新认识美术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如何结合实际使用教材;如何通过对教材的有效合理地利用,提高学生美术欣赏水平与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引导教师认识教材、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对我们美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对本教材的编写意图与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特点分析(一)教材突出了情意性教材强调了学生情感、直觉的参与,并与学生的兴趣直接发生联系。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本教材在容设置上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提出了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教学容及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

改变课程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程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如果条件不允许,学生不需要,可以不采纳。

另外,相同的需要可用不同的对象来满足,同样的教学容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这样,充分考虑了教师、学生的需要心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本教材强调了中小学的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并在容标准中渗透美术的社会功能。

即审美教育、冶情操、认识社会和自我、交流、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智能,开发潜能、提高物质产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含量等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明白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转变过去对美术课程的偏见,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3、评价标准体系对态度的形成。

本教材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改进老师的教学。

在美术学习评价方式中,要求评价有目的性、注重全面性、全程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对学生的成功体验,积极参与,自我反思,素养提高,个性发展,态度进步,合作精神等作完善、肯定的评价,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4、教材能与生活紧密相连,它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美术_《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色彩基础知识,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 给人的感受。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 表现。掌握色彩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情感。
教学设计思路
视频导入新课一一感受不同的色调(对比与发现)一一讲述对色彩的感受(研究 与讨论)一一色彩实验室(探究与实验)一一色彩的基本常识(观察与探究)一一 用色彩表现情感(体验与实践)一一学生组内互评,教师达标评价(展示与交流) ---- 拓展延伸
在评价环节,美术课程要求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 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学习 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评测练习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评价中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 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同时, 结合《色彩的魅力》这一课的教材特点,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力,会运用 色彩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能够通过色彩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我设计了这样 一个色彩练习,减弱学生作业对形的要求,强调色彩的作用。
《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色彩的魅力》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中的第一课, 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本课以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了 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的感情使学生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 并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按照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教材侧重让学生认识色彩, 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在探究活动中进 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能够通过色彩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 情。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七年级美术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七年级美术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七年级美术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形式分析——体例•新版教材的体例(形式)上基本保留原有框架,同时做了以下改变:• 1.每册前增加一段°写给同学的话;• 2.以大单元的形式编排,都是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这样一个主题展开,改变了以往教材按学习领域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的编排方式;• 3.每个单元下以课时活动取代学习领域活动;• 4.每单元目录下增加简短的导学语;• 5.附录部分除保留原有的°本册美术词汇英汉对照° 本学期个人美术学习评估表外,增加°美术资源链接。

形式分析——版式•新版教材版式设计在保持原教材稳重、大方特点的基础上,更注重视觉效果和学生的接受特点,更强调美术教材本身作为教学资源的价值:• 1.图文比重、位置更合理,更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2.图片主次更加明确,内容更加清晰明了;• 3.空间布局更活泼,板块划分更灵活,比例更合理,总体呈现简洁大方的风格特征,设计感更强。

总体结构第一单元 什么是美术第1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第2课美术是个大家族第二单元 多彩的学校生活•第1课 小伙伴 •第2课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第3课 我们的风采 第三单元 传递我们的心声•第1课 有创意的字 •第2课 精美的报刊 第四单元 美丽的校园•第1课 描绘我们的校园 •第2课 设计我们的校园第五单元 实用又美观的日用产品附录一:本册美术词汇英汉对照 附录二:美术资源链接 附录三:本学期个人美术学习评估表 总体结构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第1课色彩的魅力•第2课春天的畅想第三单元富有活力的运动会•第1课凝练的视觉符号•第2课亲切的使者•第3课喜悦与收获总体结构•新版教材以基本原理(什么是美术、美术是创造性劳动)为先导,以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经验及社会生活为主题,设置学习单元。

概念认知、造型表现、欣赏评述、设计应用与综合探索各个方面既重点突出,又相互渗透,既有明确的逻辑重点,又有着很强的系统性。

第二单元第2课春天的畅想教案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二单元第2课春天的畅想教案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春天的畅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的第2课授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作为第四学段的认知,要有意图地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明暗等造型元素及形式原理进行创作,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材内容紧紧围绕春天展开,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着重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和联想,运用前期所学习的色彩知识,通过不同的角度感受与表现春天,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与不同,并通过欣赏作品引发学生对春天色彩的主观感受,运用点、线、面、色彩、构成等绘画知识完成对春天主题的创作。

教材首先展示了春天的各种图片,从赞美春天出发,带领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通过欣赏绘画作品,品鉴大师的创作表现手法及情感表达,分析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如何表现春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美术素养。

教材中画家创作的桃花谷与真实情景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感悟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关系,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有着丰富的想象力,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运用色彩表现主观情感的方法,因此在进行此课教学时,对于春天色彩的感知、主题的确定会进入较快,但对于运用具象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会有难度,需要进一步培养。

依据本课内容,计划安排2课时来完成,本课作为第1课时以“知春——觅春——赏春——绘春”为主线展开教学,先从音乐的角度切入,让学生感知春天,尝试初步用线表现春天,然后通过观看视频带领学生寻找春天,之后带领学生欣赏、分析优秀美术作品,并借助微课进行风景淡彩写生技法的现场演示,引导学生运用色彩以小品画的形式进行春天主题的创作。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不同美术形式的作品,让学生学习掌握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手法;通过赞美春天、寻找春天、畅想春天,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共同之处及不同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法和方式,教会学生运用点线面知识及相关色彩知识大胆进行春天主题的色彩创作。

人教版七年级下美术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美术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美术教材分析在课改深入开展的阶段,重新认识美术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如何结合实际使用教材;如何通过对教材的有效合理地利用,提高学生美术欣赏水平与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引导教师认识教材、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对我们美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对本教材的编写意图与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特点分析〔一〕教材突出了情意性教材强调了学生情感、直觉的参与,并与学生的兴趣直接发生联系。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根本动力之一。

本教材在容设置上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提出了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教学容及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

改变课程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程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如果条件不允许,学生不需要,可以不采纳。

另外,一样的需要可用不同的对象来满足,同样的教学容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这样,充分考虑了教师、学生的需要心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本教材强调了中小学的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并在容标准中渗透美术的社会功能。

即审美教育、冶情操、认识社会和自我、交流、开展形象思维和空间智能,开发潜能、提高物质产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含量等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明白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转变过去对美术课程的偏见,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3、评价标准体系对态度的形成。

本教材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开展为本〞的思想,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改良教师的教学。

在美术学习评价方式中,要求评价有目的性、注重全面性、全程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对学生的成功体验,积极参与,自我反思,素养提高,个性开展,态度进步,合作精神等作完善、肯定的评价,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4、教材能与生活严密相连,它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七年级初一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初一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初一美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学设计一、单元目标(1)从古今中外优秀绘画作品中,感受各种具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和自然现象。

(2)通过学习研究,探讨,学生能对绘画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和美感特征进行简要的描述和评价。

(3)通过对本单元绘画作品的欣赏,加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认识,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与态度。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围绕艺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这个主题展开,改变了以往绘画欣赏以学科,画种,时代或地域划分内容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课程综合性的特点,提出了从多角度认识欣赏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培养。

三、教学建议教师可根据本单元美术欣赏教学主题,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在围绕教学主题展开教学的同时,贯穿审美教育的主线,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美感特征的同时,简要穿插介绍作品常识。

学习活动可多样化,体现师生互动交往,教学活动应尽可能直观生动,采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

因此,教师课前应对教材作认真学习理解,对教学活动进行周密设计和准备,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本单元教学,可用二课时完成。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对作品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2、对作品艺术表现的理解和欣赏.难点:多角度理解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五、课前准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图片或课件制作学生:课前有关作品资料的收集和学习.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课题引入通过作品数幅(投影、幻灯或图片)展示充满生命活力的绘画作品学生思考讨论:作品中主要描绘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发言:略。

教师点评并引入本单元学习课题。

(1) 绘画作品形象丰富,相当一部分为充满生命力的形象。

(2) 生命产生于自然,生长于自然,与自然和谐交融。

(二)、活动一:欣赏与评述:对作品的基本认识1、观赏作品数幅(课本第1页,可作适当增补)。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

《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一、教材分析本课选择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

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的感情使学生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并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

按课标的有关要求,教材侧重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在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力,在造型和色彩表现方面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能够通过色彩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讲授,让学生了解掌握色彩的基本常识,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色调给人的感觉。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重难点了解色彩基础知识,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四、教学准备色彩丰富的图片、色相环教具、多媒体课件、水粉画工具(颜料、画笔、调色盘或盒、水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放映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和几张黑白的图片,让学生对比一下。

明白色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师:观看这些图片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师:在缤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师总结: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里,大千世界丰富的颜色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视觉,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本课我将带领同学们进入色彩的世界,学习色彩的常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感受色彩的魅力。

引出今天的课题——色彩的魅力(板书)色彩是我们进行绘画训练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绘画语言,是美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色彩的基本常识。

二、新课(一)色彩的基础知识1、三原色:红黄蓝(理论上绘画中用其他颜色无法混合出的颜色,但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能混合出其他颜色。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案(含教学反思)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欣赏评述内容。

初中阶段,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这体现了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朴素理解,认为艺术就应该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然而,许多美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又与生活中的真实原型不一样,对此学生就说不出道理了,尤其是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不能理解且疑惑甚多,既不可能"欣赏"也不会评述了。

学习此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即“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美术作品作为人的意识的物化形态,是美术家能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结果,它作用于社会。

美术作品的创作分再现性和表现性的两类。

再现性的艺术是以真实再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形象逼真写实。

艺术家通过真实再现客观对象的形象,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其创造的艺术形象以栩栩如生而称道。

表现性绘画是以客观对象为媒介,主要在于表达作者个人的主观精神,即思想、情感或审美理想等。

画面的艺术形象予以夸张、变形的处理,或予以荒诞的组合等,从而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表现性艺术中的抽象派、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中,画面中所表现的艺术形象虽然与生活中的原型有很大差距,但仍是源于生活的,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体验,也就不会有绘画情感表达的形式感悟。

因而它不仅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二、教学目标:1.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的道理。

2.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

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评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初中美术_盛情邀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盛情邀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盛情邀约——请柬设计教材分析《盛情邀约》请柬设计制作是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中的第二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校园艺术节请柬,了解请柬的功能特点和设计制作的基本规律,并通过搜集请柬、探究请柬和大量的请柬图片欣赏为主线,把请柬的意义、内容、书写格式、制作方法等活动,一一渗透其中。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请柬设计的特点和分类及其构成要素,并能将掌握的请柬设计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2.过程与方法:根据“校园艺术节”的主题活动学习用各种形式设计制作请柬,体会请柬的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尝试设计制作一张别出心裁的请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活动中的礼仪,培养他们的礼仪意识,增强学生与亲朋好友间的情感交流。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一枚创意的请柬。

教学难点:培养设计制作请柬的创意和新颖构思的理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请柬作品若干、往届学生请柬作业、以及制作请柬的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学具:自己寻找的图片、实物;制作材料,如彩笔、铅笔、画笔、彩色纸、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我们学校举办校园艺术节让你来邀请你的朋友来参加,那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邀请他们呢?生:打电话、发短信、QQ留言、当面去和他说、给他发请柬.......师:是的,这些方式都可以,那其中哪种方式更大方、正规一些呢?生:给他们发去请柬。

师:一枚制作精美的请柬既能使受邀请者感受到热情与诚意,又能准确传达活动的信息。

本课我们就来亲手设计制作请柬,把我们的盛情传递出去。

二、欣赏探究1、知识讲授,让学生分享收集的请柬知识师:谈谈你对请柬的认识,请柬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请柬的知识,并大声的朗读出来)师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请柬和请柬知识。

2、根据请柬在生活中的用途可以分为一下几类:结婚请柬,生日请柬,节日请柬,商务请柬3、从表现形式上看,又分为一下两种形式?生:平面单面式、立体折叠式(教师展示平面单面式、立体折叠式的请柬供学生观看)4、同学们看到这个请柬是立体折叠式,里面会是怎么样的呢?生回答师:是的,重要的信息在里面也就是书写格式。

初中美术_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第1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质感的不同及表现不同质感的手法、方法。

2、过程与方法:观察—表达—尝试—表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不同质地物体的美感,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教学重点:认识质感及表现方法的不同,能运用不同方法表现质感。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法表现不同质感。

教学准备:铅笔、橡皮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时间:2分钟)(课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本14至16页,19页。

思考:什么是质感?质感的分类。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板书:画家笔下的质感师:同学们先触摸一下自己的校服和面前的课桌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受一样吗?学生:校服:轻巧、柔软课桌:光滑、坚硬(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与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导入:什么是质感?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

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引出质感的分类: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

二、观察比较:(感受质感,认识质感肌理)(时间:3分钟)师:展示几幅图片:欣赏日常生活或旅行中看到的质感反差较大的几组物质,看看它们的质感怎样?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学生欣赏不同质感的图片,谈感受。

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师:总结(展示总结图片)三、初试锋芒:探究分析,质感的表现,用线条和笔触表现羽毛和石头的质感。

(时间:3分钟)师:同学们,我们现在了解了物体的质感及感受,那么我们如何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呢?同学们抬头看屏幕,我们用线条和笔触来表现物体的质感。

(展示线条和笔触图片)师:不同的线条和笔触表现出来的质感也是不同的。

同学们观察一下羽毛用什么线条来画呢?生:光滑的,轻的柔软的。

(石头:硬的、重的线条)动手小实践:展示羽毛和石头图片,让学生动手简单的画一画。

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或展示板上)画一画。

师在小组间来回指导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美术教材分析在课改深入发展的阶段,重新认识美术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如何结合实际使用教材;如何通过对教材的有效合理地利用,提高学生美术欣赏水平与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引导教师认识教材、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对我们美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对本教材的编写意图与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特点分析(一)教材突出了情意性教材强调了学生情感、直觉的参与,并与学生的兴趣直接发生联系。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本教材在内容设置上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提出了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教学内容及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

改变课程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程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如果条件不允许,学生不需要,可以不采纳。

另外,相同的需要可用不同的对象来满足,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这样,充分考虑了教师、学生的需要心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本教材强调了中小学的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并在内容标准中渗透美术的社会功能。

即审美教育、陶冶情操、认识社会和自我、交流、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智能,开发潜能、提高物质产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含量等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明白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转变过去对美术课程的偏见,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3、评价标准体系对态度的形成。

本教材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改进老师的教学。

在美术学习评价方式中,要求评价有目的性、注重全面性、全程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对学生的成功体验,积极参与,自我反思,素养提高,个性发展,态度进步,合作精神等作完善、肯定的评价,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4、教材能与生活紧密相连,它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第三单元“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有“为校运动会或文艺活动设计标志、招贴画”等建议,这些紧密联系生活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有意图地运用形状、色彩、肌理、空间和明暗等造型元素,以及比例、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成就标准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造型方式,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知道基本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并能在创作活动中有意识地运能。

●根据表现意图,在绘画创作中合理构图,恰当地表现空间关系和色彩关系。

●灵活运用雕、刻、塑等基本的雕塑方法,创作若干件雕塑小品。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了解设计的主要门类和基础知识、创意方法和过程,建立设计的集合性、功能性和完整性的观念,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与能力,认识设计作品中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及产品与人和自然的关系。

成就标准学生能够:●知道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分类,以及设计与其他美术门类的异同,初步了解设计的一般原理和过程。

●初步具备对设计作品与工艺作品的鉴赏力,对功能卓越与造型新颖完美统一的设计作品反应敏锐。

●感悟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身边的事物和环境,初步具备用设计改进用品和环境的意识。

●运用基本的设计创意方法,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练习。

●了解不同媒材的特性,合理而巧妙运用媒材的质感、肌理与形状,体现设计创意。

安全而灵活地运用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欣赏不同门类的经典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

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不同美术作品的门类特征及表现形式,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成就标准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判等方法,欣赏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

●了解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及美术的文化价值,珍视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知道中国美术史中的8位以上代表美术家及其作品,外国美术史中2个以上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

●描述和分析美术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写出300字以上的评论文章,并有兴趣与同学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或事件。

●利用互联网、辞书或美术专业书籍等,了解中外美术史中的重要美术家及流派。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结合初中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用多种美术媒材、方法和形式进行记录、规划、创作、表演与展示;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

成就标准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与美术相关的问题,与同学合作确定研究课题。

●以美术知识结合其他学科以及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

●用图像、文字、声音等形式记录调查与思考的结果,对素材进行整理和分析。

●以个人或与集体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与展示。

●以创作与展示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美术与多元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材分析:《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对生命的向往与热爱,感受到艺术表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学生分析:初中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胜心强,初步接触过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对美术欣赏普遍感兴趣,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基本具备了一些欣赏知识。

具体地说,他们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诸如油画、中国画等的认识不会感到困难,但对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够透过美术作品的表面现象抓住美术作品的本质。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艺术作品的内涵美,启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地去关注艺术。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围绕欣赏评述的问题,自主欣赏美术作品,记下欣赏的体会或疑惑,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深化学生对“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进行质疑解惑,充分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与真谛,让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如围绕“艺术是什么”、“美术作品中的生命指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

除了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中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情外,还应让学生对作品的形式、内容、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与传闻轶事进行综合探索,在此基础上联系其他学科(音乐、文学、影视等)进行综合探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

教学重难点: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基本内涵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学会运用这一理论去欣赏美术作品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说明:以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作品导入,选取适合本课主题的画面,借用影片中的台词道出课题。

●通过欣赏作品,启发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应从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入手,学会全面观察和了解作品中的形象。

学会从形象、情节和边线形式上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学生了解美术的多种表现形式,理解表现生命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可以用绘画、工艺设计、雕塑等形式表达。

●学生以分组讨论形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知识的能力。

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活动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设计思路:本单元属于造型与表现的单元,在本单元中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欣赏与评述《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首先,展示体现春天的各种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春天。

第二,美术大师是如何表现春天的,分析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如何表现春天。

第三,提示学生如果表现春天,自己会用什么表现方法表现,并总结春天给人的寓意及象征。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春天,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

2.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提出适合自己表现春天的艺术形式或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艺术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的作品赞美春天。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过程说明:●了解为什么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都在表现春天。

●了解美术大师们是如何表现春天的?●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表现的内容、表达的主题。

●让学生尝试运用绘画的方法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活动二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教学目标:1.感受春天是孕育生命、缤纷、蓬勃的季节。

2.学习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

3.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春天,为下一个活动作好铺垫。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色彩的基础知识的运用。

教学过程说明:●事先为学生准备好水质颜色。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实践。

●导入色彩表现方法,让学生了解、掌握对比色、邻近色的定义及其搭配的特点。

●让学生了解、掌握几种表现形式。

●检验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程度,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活动三春天的畅想设计思路:本单元属于“造型•表现”活动内容,根据教材三个活动内容进行拓展与变化,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表现与创作,利用本单元前面的内容进行引入,再配以课件中大量的图片资料,用以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通过欣赏、分析美术作品,了解创作的内容以及创作的表现形式。

使学生初步学习和体验创作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拓宽学生对春天的理解2.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3.传授学生控制画面效果的基本方法4.初步体会组织画面的效果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创作题目选择画面的创作内容2.在创作中对于构图的安排3.如何表现丰富的内涵教学过程说明:将学生分成小组,去发现和寻找在自己家乡中最有意义或特色的春天内容,用相机或速记的方法记录下来。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发现,讲述对于春天的发现、认识和理解。

以《春天的畅想》为题完成一件创作,形式不限(绘画、工艺、雕塑)。

展示学生的作品,畅谈创作感受。

第三单元校园的春天活动一设计标志设计思路:本单元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选择了平面设计中的标志设计。

通过对学生的启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标志设计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成功的标志设计作品,分析设计师的设计思维过程,加深对标志设计中现代设计观念的渗透,逐步了解标志设计的方式方法,并能从学习活动中提高对标志设计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对标志的学习,了解标志的作用、分类和艺术特点。

2.结合校园生活,设计学校、班级、运动会标志,在了解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基本掌握标志设计的创意方法,并通过创作和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标志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