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实务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纳税申报实务》课程标准

《纳税申报实务》课程标准

《纳税申报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纳税申报实务》课程时长:64学时适用专业:财经类专业适用年级: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纳税申报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法律法规,能够熟练进行纳税申报操作,包括税种申报、税款缴纳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学会如何收集、整理、分析纳税申报资料,掌握纳税申报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诚信纳税的责任感。

三、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纳税申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参照,设计课程内容,突出实践操作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1. 纳税申报基础知识:掌握纳税申报的基本概念、分类、流程和法律法规。

2. 不同税种的纳税申报:掌握不同税种的征收范围、税率、计税依据及申报操作。

3. 纳税申报实务操作:学会如何收集、整理、分析纳税申报资料,掌握纳税申报的技巧和方法。

4. 税款缴纳:学会如何进行税款缴纳操作,包括网上缴纳、柜台缴纳等。

5. 纳税申报审核与稽查:了解纳税申报审核与稽查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同税种的纳税申报操作,纳税申报实务操作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不同税种的征收范围、税率、计税依据;如何处理复杂的纳税申报资料;如何应对纳税申报审核与稽查。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问答、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纳税申报基础知识。

2. 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实训、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手段,使学生掌握不同税种的纳税申报操作和纳税申报实务操作技巧和方法。

3. 信息化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七、教学安排本课程共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学习目标、知识点概述、案例分析等内容。

同时,每个单元安排了实践操作任务,包括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

《税收实务》课程标准

《税收实务》课程标准

《税务会计》课程标准一、办税岗位职业描述在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调查中,最多的是要设置主办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其次就是设置报税岗位。

报税岗位一般具有税务登记、税款计算与会计处理、纳税申报表编制、发票管理、纳税申报和纳税筹划等工作任务。

税务登记:主要包括开业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认定、变更登记、重新登记、注销登记等工作。

税款计算与申报:主要包括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与一般企业密切相关的其他地方税的税款计算、纳税申报表的编制申报和相关的会计处理事务以及税务自查和协助稽查工作。

发票管理:主要包括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网上开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验证工作。

纳税筹划:相关税收和简单筹划工作。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税务登记、税金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会计处理等相关的税收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以项目为单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税金计算、税务会计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解决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

(一)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税制概况。

2.理解主要税种的含义及征税范围。

3.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金的计算方法。

4.熟悉税务会计处理中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账簿的登记方法。

5.了解相关法规规定及有关金融知识。

(二)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

2.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判断应纳的税种。

3.能正确计算相关税费应纳金额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4.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申报。

5.会组织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开展简单的纳税筹划工作。

6.会与税务、工商、外汇、银行等机构协商,处理一般的税务事项。

(三) 思想素质教育目标1.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2.具有依法节税的意识;3.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税收实务课程标准

税收实务课程标准

税收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税收实务》 0412006总学时数:60学时适用专业:投资与理财等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税收实务是投资与理财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是和职业能力核心课程。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投资与理财专业的主干课程。

以培养学生具备财务核算工作涉税业务的计算和申报纳税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求学生具备主要税种的计算和纳税申报操作能力。

本课程以基础会计、经济法等先期课程为基础。

本课程既相对独立,又为财务会计、银行会计实务、投资实务、审计实务等后续课程提供准备知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讲解各种税的法律法规、计算方法作为教学内容,以如何填写纳税申报表、如何申报纳税来组织教学过程,以多媒体教室、仿真的企业网上报税电算化实训室作为上课场所,采用教、学、做三者结合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

具体设计思路:1、改税法课程以法律条文记忆为主的理论教学模式为以税款计算、纳税申报表填制为主的操作技能培养教学模式。

2、本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按照企业办税员的日常工作内容来确定,内容编排以工作过程的逻辑顺序为依据,以任务驱动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以案例教学展开教学内容,以仿真的企业网上报税模拟操作来实现岗位技能的提高。

二、课程基本目标(一)知识目标:熟悉各种税的法律规定,掌握各种税的构成要素;(二)职业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各种税的计算和纳税申报;(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自觉纳税,遵纪守法,反对避税、漏税、抗税等违法行为;(四)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税法的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为会计证、助理会计师资格证考试打好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税法专业课程(含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学组织建议以讲解各种税的法律法规、计算方法作为教学内容,以如何填写纳税申报表、如何申报纳税来组织教学过程,改税法课程以法律条文记忆为主的理论教学模式为以税款计算、纳税申报表填制、涉税业务账务处理能力为主的操作技能培养教学模式。

《纳税实务》课程标准

《纳税实务》课程标准

《纳税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纳税实务二、适用专业本课程标准适用会计、财务管理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财务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课、财务管理专业职业技能课,是以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为对象的课程。

本课程通过对税收相关知识以及各个税种的基本要素的学习,增强学生就业和立足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实现课堂所教、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学生就业的直接对接。

四、教学目标专业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内容,并能根据税法的原理、方法以及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涉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由于该课程实践性很强,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课时所占比重也比较大,同时也安排了机房的实训课,让学生体会纳税申报工作。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为实现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通过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系统了解企业涉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具备税款计算和纳税申报的基本技能。

(一)知识目标1.明确税务会计岗位的职责及工作规范;2.掌握企业日常涉税业务中所涉及的税务基础理论知识;3.掌握企业日常涉税业务会计处理中所涉及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二)能力目标1.具备基本的办税员操作技能;2.具有对企业发生的各种涉税业务作出职业判断并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3.具有独立办理纳税申报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法制观念以及依法纳税的意识;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细致、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

3.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到业务部门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

五、课程内容(一)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通过对税务会计岗位的分析,明确岗位工作的具体任务,围绕核心工作任务划分教学模块,再按照工作过程将每一个模块的内容程序化,构成教学内容体系,编制教学项目,涉及纳税实务的4个核心工作任务。

为每一个教学模块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核心涉及教学活动,全部活动设计结合真实的企业环境设计来完成,对纳税实务的7项核心工作任务进行系统的全程训练。

《税收实务》课程标准

《税收实务》课程标准

《税收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税收实务【学时学分】:108学时6学分【适用专业】:会计【并行课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济法》、《会计基础》【后续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二、课程定位《税收实务》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会计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税务登记、税额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会计处理等相关的税收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学习目标(一)专业能力1•了解我国现行税制的体系结构;2.熟悉税收与税法的基本原理;3.理解主要税种的含义、征税范围及纳税人;4.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5.熟悉税务会计处理中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账簿的登记方法;6.了解税务管理与纳税申报知识。

(二)方法能力1.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2.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的种类判断应纳税种;3.能正确计算相关税费、应纳税额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4.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纳税申报;5.会组织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开展简单的纳税筹划工作;6.会与税务、工商、银行等机构协商,处理一般的涉税事项。

(三)社会能力1.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2.具有依法纳税、依法节税的意识;3.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4.具有■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爱国意识,提高纳税的自觉性,增强多纳税多贡献的使命感。

四、课程总体设计本课程总体设计采用"每个税种为一个学习情境"的教学模式,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紧紧围绕能完成纳税申报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以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以主要税种纳税申报典型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如下表:(一)课程考核评价本课程的考核内容分为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两部分,知识考核成绩占40%,能力考核成绩占60%,主要考核评价学生对税收法规的理解、对各税种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和税务会计核算技能的掌握。

《纳税实务》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课程教学设计

《纳税实务》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课程教学设计

《纳税实务》第一章:税收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税收的定义、特征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税收的基本分类和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

3. 让学生了解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历程。

二、教学内容:1. 税收的定义与特征2. 税收的功能3. 税收的基本分类4. 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5. 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历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税收的定义、特征、功能以及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

2. 教学难点:税收的分类和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历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收的定义、特征、功能以及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税收分类和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历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税收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税收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税收的定义、特征、功能以及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

3. 案例分析:分析税收分类和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历程。

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纳税实务》第二章:增值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增值税的定义、特征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增值税的税率、计税依据和计算方法。

3. 让学生了解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二、教学内容:1. 增值税的定义与特征2. 增值税的税率3.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和计算方法4. 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增值税的定义、特征、税率、计税依据和计算方法以及优惠政策。

2. 教学难点: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和优惠政策。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增值税的定义、特征、税率、计税依据和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增值税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增值税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增值税的定义、特征、税率、计税依据和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纳税实务操作实训》课程标准

《纳税实务操作实训》课程标准

v1.0可编辑可修改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纳税实务操作实训》课程标准一、涉税会计岗位职业描述在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调查中,最多的是要设置主办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其次就是设置涉税会计岗位。

涉税会计工作岗位能力应包括税款计算能力、办税流程能力、电子申报能力、税务会计处理能力、税收自查能力和税收筹划能力六项。

税款计算:主要包括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与一般企业密切相关的其他地方税的税款计算工作。

办税流程能力:主要包括开业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认定、变更登记、重新登记、注销登记发票管理,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网上开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验证以及税收优惠的申请等工作。

纳税申报:主要包括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与一般企业密切相关的其他地方税的纳税申报表的编制和网络电子申报。

税务会计处理能力:主要包括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与一般企业密切相关的其他地方税的税额的会计处理工作。

税收自查能力:主要包括税务自查和协助稽查工作。

纳税筹划:相关税收和简单筹划工作。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训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本涉税会计岗位所必需的税款计算、办税流程、电子申报、税务会计处理、税收自查和税收筹划等相关的税收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以项目为单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税金计算、税务会计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解决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税制概况。

2•理解主要税种的含义及征税范围。

3•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金的计算方法。

4.熟悉税务会计处理中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账簿的登记方法。

5.了解相关法规规定及有关金融知识。

(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

税收实务课程标准

税收实务课程标准

《税收实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230064 建议课时数: 64 学分: 4 适用专业:会计1.课程概述1.1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 5 门专业核心课之一,也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税收实务课程对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会计工作岗位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与股东的关系,即核算清楚股东的权益,定期向股东和企业管理者提供财务信息,让股东知道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二是处理好与职工的关系,定期核算好职工应得的薪酬,让职工知道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三是处理好与国家的关系,按时核算好企业对国家应尽的纳税义务,让税务局知道应该收多少税。

在这三个关系中,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始终处于关键核心地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利润分配和职工薪酬分配,不具备处理好这三种关系的职业能力的会计人员就不是合格的会计人员,因此,本课程培养的税费核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依法纳税是公民对国家的义务,其中涉及到公民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律意识等等,这些也是会计人员必备的素养。

1.1 课程的基本理念1 .倡导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2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

3 .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4 .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本课程的前置课程包括:会计原理与实务、财务会计;后续课程包括:财务分析、会计模拟实训等,在课程设计时,应考虑与这些课程的配合问题。

学生在学习税收实务课程之前,需要通过《会计原理与实务》、《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只有具备基本的会计知识才能够将税收实务条文落实到具体的经济业务上,将纳税义务的概念落实到会计账簿的应交税金数量上。

财务分析、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作为后续课程开设。

在学完税收实务课程后,学生可以利用已学的知识继续学习财务分析、会计模拟实训等技能课程,提升和拓展其岗位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最低应达到企业办税员、会计中介从业人员的办税能力。

《纳税实务》全册电子教案课程教学设计

《纳税实务》全册电子教案课程教学设计

《纳税实务》第一章纳税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掌握税收的分类和征税对象3. 熟悉税收法律关系和税收制度4. 理解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规定二、教学内容1. 税收的基本概念与特征2. 税收的分类和征税对象3. 税收法律关系4. 税收制度概述5. 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规定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分类、税收法律关系、税收制度、税收征收管理。

2. 教学难点: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分类、税收法律关系、税收制度。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分类、法律关系、制度和征收管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税收相关概念和规定。

3. 互动教学法:提问、讨论,提高学生对税收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税收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引出本章主题。

2. 讲解税收的基本概念与特征:阐述税收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讲解税收的分类和征税对象:介绍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分类,以及各类税收的征税对象。

4. 讲解税收法律关系:阐述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5. 讲解税收制度概述:介绍我国税收制度的构成和特点。

6. 讲解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规定:阐述税收征收管理的原则、程序和法律责任。

7.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税收相关概念和规定。

8. 互动环节:提问、讨论,提高学生对税收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9. 总结:回顾本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10.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纳税实务》第二章增值税一、教学目标1. 了解增值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掌握增值税的税率及其计算方法3. 熟悉增值税的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4. 理解增值税的转型与发展二、教学内容1. 增值税的基本概念与特征2. 增值税的税率及其计算方法3. 增值税的税收优惠4. 增值税的征收管理5. 增值税的转型与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增值税的基本概念、税率计算、税收优惠、征收管理和转型与发展。

《纳税实务》课程标准

《纳税实务》课程标准

《纳税实务》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以企业报税工作岗位和涉税业务会计核算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的。

纳税实务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般均要设置报税和核算岗位来处理涉税事务。

本课程主要学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企业经常涉及的涉税业务核算、税款计算、申报缴纳的专业知识和纳税工作流程的规定,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涉税核算、税务登记、税费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相关职业技能。

本课程对日常涉税事务的处理能力培养起着主体作用;对纳税筹划、税务检查、税务代理能力的培养起着奠基作用;对会计处理能力的培养起着综合和提升作用,是将税务处理知识、技能与会计知识、技能有机结合的最佳选择。

二、学习领域目标1.巩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的主要法律法规内容;2.会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确定其纳税义务及所涉及的税种、税目、税率和计税依据;3.能依据企业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运用税法规定的减免税优惠政策;4.能根据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具体情况,确定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5.能正确核算企业涉税业务;6.能准确计算企业当期应纳税额;7.会填写相关税种的纳税申报表及附列资料;8.能根据税法规定选择纳税地点及时办理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手续;9.培养敬业爱岗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善于团队合作,能与税务、外汇、银行等涉税业务机构进行交流沟通;10.能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三、设计思路1.本课程标准设计的总体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采用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课程模式。

根据报税岗位,开展广泛调研,在邀请税务实践专家对报税岗位典型的职业工作进行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技术,遵循“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情境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实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230064 建议课时数:64 学分:4 适用专业:会计1.课程概述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5门专业核心课之一,也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税收实务课程对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会计工作岗位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与股东的关系,即核算清楚股东的权益,定期向股东和企业管理者提供财务信息,让股东知道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二是处理好与职工的关系,定期核算好职工应得的薪酬,让职工知道自己应该得到的利益;三是处理好与国家的关系,按时核算好企业对国家应尽的纳税义务,让税务局知道应该收多少税。

在这三个关系中,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始终处于关键核心地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利润分配和职工薪酬分配,不具备处理好这三种关系的职业能力的会计人员就不是合格的会计人员,因此,本课程培养的税费核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依法纳税是公民对国家的义务,其中涉及到公民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律意识等等,这些也是会计人员必备的素养。

1.1课程的基本理念1.倡导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2.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

3.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4.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本课程的前置课程包括:会计原理与实务、财务会计;后续课程包括:财务分析、会计模拟实训等,在课程设计时,应考虑与这些课程的配合问题。

学生在学习税收实务课程之前,需要通过《会计原理与实务》、《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只有具备基本的会计知识才能够将税收实务条文落实到具体的经济业务上,将纳税义务的概念落实到会计账簿的应交税金数量上。

财务分析、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作为后续课程开设。

在学完税收实务课程后,学生可以利用已学的知识继续学习财务分析、会计模拟实训等技能课程,提升和拓展其岗位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最低应达到企业办税员、会计中介从业人员的办税能力。

1.3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将各税种的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根据工作项目确定教学项目,在各个教学项目中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将分散在各种不同税收法规中的内容按照工作项目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

在教学方法上,将原来以老师讲授为主和以学生训练为辅的方法进行整合,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课程学习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改为以学生的学习和操作为中心。

例如:在以往的税收教学中,老师给学生的练习往往是:“某企业取得某项应税产品销售收入多少元,要求学生据以计算应交税金”。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会有人告诉办税员这项收入是否应税收入,而是需要依据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来确定。

为培养这种职业判断能力,我们现在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的练习不再是不需要职业判断的数据,而是与真实情况相同的原始业务凭证,让学生根据税收实务来判断这张凭证所反应的经济业务是否应该纳税,然后再自己根据税收实务办理向税务局申报的手续。

在技术手段上,根据周边纳税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手工办税和电子报税两种最常见的方式进行训练。

通过这些训练熟练地掌握各种不同企业采用的各种办税流程。

实际操作的熟练掌握反过来又可加深对重难点知识和相关理论的认识,通过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 根据《税收实务》这门课的特点,分别针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他税种等,根据实际企业日常业务的资料,要求学生自主分析企业日常经营业务特色,并能够独立进行账务核算处理,最终要求学生拿出根据原始凭证通过核算得出的纳税申报表。

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课时为64学时。

学分为4分。

2.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对每一个具体项目,老师只作基本的讲解,给定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同的工作任务,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和思路,给定与实际工作相同的原始凭证,由学生判断该项业务是否纳税以及如何申报纳税,最终要求学生拿出根据原始凭证通过核算得出的纳税申报表,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中的账务处理流程一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2.1知识目标了解各税种的征税范围、纳税人及扣缴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的具体规定;熟悉各税种的具体税收优惠政策;理解和掌握各税种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各税种会计涉及的账户;了解各税种纳税申报表的填报规定。

2.2能力目标会计算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能对涉及各税种的各类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会填制各税种的纳税申报表并进行纳税申报。

2.3素质目标具备从事税务工作的基本道德、职业素质,严格遵守现行税收实务的各项法律法规;具备严格按照税收实务要求执行税务工作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具备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具备审慎的工作态度和风险意识;具备不断学习新的税收实务法律法规、自觉关注税务管理新法规的能力。

3.课程内容和要求《税收实务》课程内容分析表序号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参考学时1税收实务基础1.初步了解税收的一般概念、税收的形式特征、国家征税的必要性以及税收的职能和作用等基础知识。

2.理解税制构成要素以及税制的分类方法等内容。

3.较为系统地掌握税收制度的基本知识。

1.能对我国现行主要税种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2. 理解税制构成要素以及税制的分类方法。

42增值税核算1、掌握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征税率的具体规定;2、了解增值税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3、了解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规定。

4、掌握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包括销售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确定。

5、了解增值税出口货物退税的适用范围、适用办法以及退税率和计算方法。

1、能判断企业所属的增值税纳税人类型,能判断哪些项目应征增值税,适用何种税率。

2、会计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以及进口货物应纳税额。

3、能独立进行涉及增值税的企业进行会计核算。

4、会填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5、能对增值税“抵、免、退”办法进行会计计算。

163消费税核算1、掌握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税目税率的具体规定。

2、掌握消费税的计税依据和计算方法。

3、掌握消费税会计涉及的账户。

4、了解消费税出口货物退税的适用范围、适用办法以及退税率和计算方法。

1、能判断哪些项目应征收消费税,适用何种税率。

2、会计算消费税应纳税额;3、能对涉及消费税的各类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4、会填制消费税纳税申报表并进行纳税申报。

84营业税核1、掌握营业税的征税范1、能却分营业税和增值8算围、税目税率、纳税人及扣缴义务人的具体规定。

2、掌握营业税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3、掌握不同行业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和计算方法。

4、掌握营业税会计涉及的账户。

5、了解营业税的填报规定。

税的征税范围,判断哪些项目应征营业税,适用何种税率。

2、会计算不同行业营业税应纳税额。

3、能对涉营业税的各类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4、会填制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并进行纳税申报。

5关税核算1、掌握关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的具体规定。

2、掌握关税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3、掌握进出口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方式。

4、掌握关税会计涉及的账户;5、了解关税的纳税期限。

1、会计算关税应纳税额和关税滞纳金。

2、能对涉及关税的各类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46企业所得税核算1、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税率、纳税人及扣缴义务人的具体规定;2、掌握企业所得税各项税收优惠政策;3、理解和掌握不同居民和非居民企业以及外国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4、掌握企业所得税不同征收方式的适用条件;5、掌握企业所得税会计涉及的账户;6、了解企业所得税申报报表的填报规定。

1、能判断哪些企业应征收企业所得税,能够区分居民和非居民企业,会判断其适用的税率;2、会计算居民和非居民企业的应纳税额;3、能进行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4、会填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进行纳税申报。

127个人所得税核算1、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的具体规定;2、掌握个人所得税各项税收优惠政策;3、理解并掌握各项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方式;4、掌握个人所得税会计涉及的账户;5、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填报规定。

1.能区分居民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判断哪些情况应缴纳个人所得是税,按何种所得缴税,使用何种税率;2、会计算不同应税所得的应纳税额;3、能进行扣缴个人所得税会计核算;4、会填制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进行纳税申报。

88其他税种核算1、掌握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范围、税率、计税依据的具体规定;2、了解各税种的税收优惠政策;3、明确各税种会计核算涉及的账户;4、掌握各税种的填报规定。

1、会计算各税种应纳税额;2、能进行各税种会计核算;3、会填制地方税种纳税申报表,进行各税种纳税申报。

4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教材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以及项目设计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税收实务的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的设计思想。

本课程教材与以前课程教材的区别在于,教材更多涉及到一些活动项目,突出学生的参与性。

2.教材应根据各税种的项目化,按照能力要求的逻辑顺序分解成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能力。

3.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内容要具体,并在日常教学环境下具有可操作性。

4.2 教学建议1.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实践经验的学习,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尽可能运用现代化、多样化手段实施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

2.教学中应突出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案例和流程教学,让学生边学边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教学中,应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训练活动中,既学会各税种的基础知识,又练就各项基本技能。

4.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热情真诚、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格。

4.3教学条件1.本课程主要在多媒体教室和会计实训室进行;2.在计算机房模拟网上纳税申报系统。

4.4教学评价1.本课程的评价不再以课程知识掌握的多少为依据,而是以实际业务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准确度为依据。

2.改革传统的学生成绩以结业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评价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实际操作达标为主的评价模式。

考试方法以完成实际企业日常业务的帐务处理为主,结合平时的作业及案例分析的成绩作为最终的成绩。

3.结合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平时测验、项目成果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5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1.建设课程教学资源网站,将各种教学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形成课程教学资源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