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共46页

合集下载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ppt课件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ppt课件

执行心肺复苏和其他基础生命支 持措施
心肺复苏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关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心脏骤停的死亡率高达50%,而心肺复苏可以 显著降低这一比例。在2019年,全球有超过30万人因心脏骤停死亡,而通 过及时的心肺复苏,这些数字可以大幅减少。 基础生命支持措施对于危重病人的救治至关重要 除了心肺复苏,其他基础生命支持措施如输液、氧气供应等也是抢救危重 病人的重要环节。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数据,每年有超过10万人死于输液 相关的问题,而有效的基础生命支持措施可以减少这一数字。
记录和分析病人 的生理数据
及时评估 根据病人的生理数据,如心率、血压等,及时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以便采取 相应的抢救措施。例如,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数据,每分钟心跳超过100次或收 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可能表示病人处于危重状态。 个性化护理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生理数据,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例如,对于患有糖 尿病的病人,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血糖变化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方 案。这种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以应对病人 状况的变化
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根据病人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如病情加重、药物反应等, 以确保病人得到最佳的护理。 优化抢救流程 通过优化抢救流程,提高抢救效率,减少延误时间,确保危重病人得 到及时救治。 加强沟通与协作 加强与医生、其他护士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计划,提 高抢救成功率。 关注病人心理需求 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病人建立信心,积 极配合治疗。
识别可能的并发症和危险因素
及时抢救
• 根据《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 延误抢救可能导致病人死亡的风险增加 30%。因此,及时进行危重病人的抢救 至关重要。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irst aid andequipments(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1.立即指定抢救负责人,组成抢救小组:要求各级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必须听从指挥,态度严肃、认真,动作迅速准确,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

护士在医生未到之前,根据病情需要,予以适当、及时的紧急处理,如外伤失血的病人给予止血,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2.制定抢救方案3.制定抢救护理计划4.做好查对工作和抢救记录:执行口头医嘱是,须向医生复述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需及时由医生补写医嘱和处方。

抢救中各种药物质的空安瓿、输液空瓶、输血袋应集中放置,以便统计和查对。

一切抢救工作都应做好记录,字迹清晰、及时准确、全面详细,注明时间和执行者。

5.安排护士每次参加医生组织的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6.抢救室内应备有完善的抢救器械和药品,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即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时使用7.抢救物品使用后要及时清理,归还原处和补充,并保持整齐清洁。

8.做好交接班工作(二)抢救设备1.抢救室2.抢救床3.抢救车(1)急救药品:心三联:呼吸两联:(2)其它用物无菌用物:注射器及针头、输液器、输血器、压舌板、舌钳、牙垫非无菌用物:听诊器、血压计、手电筒、止血带、宽胶布、(3)急救器械:吸氧装置、吸痰装置、简易呼吸器二、常用抢救技术(一)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又称现场急救,是心肺脑复苏中的初始急救技术,又称之为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主要是针对任何原因所致的心搏骤停和呼吸停止的急症病人加以施救。

对于心源性猝死病人,生存链包括四个环节即早期呼救、早期心肺复苏(CPR)、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LS)。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ppt课件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ppt课件
Simple &Creative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ppt课件
汇报人
危重病人的抢救 危重病人的护理 危重病人的营养与饮食 危重病人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危重病人的转运与安全保障 危重病人的心理疏导与支持
01
Contents
目录
02
03
04
05
06
01 危重病人的抢救
初步评估
意识状态:评估患者的意识 状态,如清醒、昏迷等
0 2
人员要求: 具备急救知 识和技能, 能够快速反 应和处理紧 急情况
0 3
安全保障: 确保转运过 程中病人的 生命体征稳 定,避免二 次伤害
0 4
转运流程: 制定详细的 转运计划, 确保各个环 节的衔接和 配合
0 5
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 案,应对可 能出现的突 发情况
06
危重病人的心理疏 导与支持
蔓延
隔离与消毒
隔离原则:根据病情和传染性进行 隔离
消毒方法:使用消毒剂,定期进行 环境消毒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隔离措施:单人单间,限制探视, 加强通风
防护措施:医护人员穿戴防护设备, 避免交叉感染
抗菌药物使用
抗菌药物的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根据病情和抗菌药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服、静脉注射等 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根据病情需要和抗菌药物的协同作用,合理选择联合使用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副作用:注意观察和预防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感染预防措施
洗手:保持手部卫生, 1

第二十一章 危重患者抢救与护理PPT课件

第二十一章   危重患者抢救与护理PPT课件
管再关开关。带氧操作 • ⑤每日更换鼻导管2次以上,清除鼻腔内分泌物,
双侧鼻孔交替插管。湿化瓶 及输出管每日更换。 • ⑥密切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是否改善,监测用氧效
果。
38
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
• 公式: • 吸氧浓度(%) • =21+4×氧流量
(L/min)
39
氧流量与氧浓度对照表

氧 流量(L/min) 氧 浓 度(%)
出血性液体或出现休克征象、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 5、昏迷患者洗胃应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 • 6、每次洗胃量以300-500为宜 • 7、幽门梗阻患者洗胃宜在饭后4-6h或空腹时。
• 8、自动洗胃机洗胃后应清洗各官腔。
51
常见药物中毒的灌洗溶液 和禁忌药物
52
人工呼吸器使用
• 人工呼吸器可以维持机体通气量,纠正低氧血症,常用 的有简易呼吸器和人工呼吸机
家属不能准确说出毒物名称,此时护士处理方法( ) • A.请家属立即查清毒物名称后洗胃 B.抽出胃内容
25
安全阀
• 安全阀:当氧气流量过大或压力过高时,压力阀的内部活塞即 自行上推,使过多的氧气由四周小孔流出,以保证安全
26
• 将氧气表装在氧气 筒上,以备急用
装表法
27
• 吹尘~上表~查漏气~接瓶~查通畅。 • 1、吹尘:打开总开关, 随既关闭。 • 2、上表:与地面垂直, • 3、接瓶接管 • 3、查漏气 • 5、查通畅:打开小开关。
抢救室管理
12
抢救室设备
• 1、抢救床 • 2、抢救车 • 3、急救器械 • 五定制度(定期点人数)
13
常用抢救技术
• 1、氧气吸入疗法 • 2、吸痰法 • 3、洗胃法 • 4、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护理ppt

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护理ppt
一旦患者出现并发症症状,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确保患 者安全。
04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与康复
营养支持
营养需求
危重症患者由于疾病影响,常常出现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等问题 ,需要特别关注其营养需求,如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
肠内营养
对于能够进食的患者,应优先选择肠内营养,以保证营养的全面性 和吸收效果。
心理护理
给予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 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减轻焦虑和恐惧
通过有效的沟通、安慰和疏导, 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提高患者信心
向患者传递积极的信息,提高患 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及时处理并发症
家庭护理指导
1 2
日常护理
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日常护理,如清洁、翻身、拍 背等。
病情监测
教会家属如何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 。
3
应急处理
指导家属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应急处理,如心 肺复苏、急救措施等。
05 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案例分析
案例一: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总结词:及时、专业、细致
肠外营养
对于无法进食或肠内营养不足的患者,需要考虑肠外营养,即通过 静脉注射的方式提供营养。
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
危重症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 以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针对性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卧床不起、肢体瘫痪等 ,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心理支持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 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危重症患者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如感染、褥疮等,需要加强预防和 护理。

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临终护理

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临终护理

护理措施
护士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 理并发症,提供心理支持。
结果
经过24小时的抢救,患者恢复自主 心跳和呼吸,病情稳定后转至普通病 房。
临终关怀案例
患者情况
一位82岁的肺癌晚期患者,已无法接 受化疗或放疗。
结果
患者在临终前得到了充分的关怀和支 持,家属也得到了安慰和指导。
护理措施
护士提供疼痛控制、舒适护理、心理 支持及家属指导。

遵循伦理规范
在抢救过程中,遵循医 学伦理规范,尊重患者
的自主权和尊严。
02
危重患者的护理
基础护理
01
02
03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心率、血压、呼吸、 体温等,以及时发现并处 理异常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 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 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维持血液循环
评估病情
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意 识状态、呼吸、心率、血压等 指标,以确定抢救措施。
建立静脉通道
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快 速给药。
心肺复苏
如患者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 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 呼吸等措施。
抢救设备与药物
抢救设备
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 仪、输液泵等,确保设备完好并 随时可用。
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临 终护理
汇报人: 2024-01-11
目录
• 危重患者的抢救 • 危重患者的护理 • 临终护理 • 案例分享
01
危重患者的抢救
抢救流程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必要时 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辅 助呼吸。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抢 救药物,如强心药、升压药、 抗心律失常药等。

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及护理措施

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及护理措施

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及护理措施一、抢救流程。

1.1 快速评估。

当遇到危重病人时,首先得像救火一样迅速对病人状况进行评估。

查看病人的意识状态,是清醒呢,还是已经迷糊得像丢了魂似的。

同时,摸摸脉搏,瞅瞅呼吸,就像猎人在追踪猎物的踪迹一样,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要是呼吸都没了或者脉搏摸不着了,那可就是十万火急的状况。

1.2 呼叫支援。

一旦确定病人情况危急,就赶紧扯开嗓子喊人来帮忙,就像在战场上呼叫增援一样。

通知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要让整个医疗团队都动起来。

这时候,大家得像紧密咬合的齿轮一样,环环相扣,谁也不能掉链子。

1.3 基本生命支持。

如果病人心跳骤停,那就得立马进行心肺复苏。

这就好比是给即将熄灭的火苗添柴加薪。

按照标准的按压手法,用力按压病人的胸部,频率要均匀,就像节拍器在打节拍一样。

同时,要是有条件,赶紧给病人接上氧气,这就像是给干渴的鱼儿送上水一样重要。

二、护理措施。

2.1 病情监测。

要像看宝贝似的时刻盯着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

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一个都不能少。

这些数据就像病人健康状况的晴雨表,稍有波动就得提高警惕。

比如说血压突然降得很低,那可能就预示着病人又有新的危险情况,这时候可不能马虎大意,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着急,但行动起来又得有条不紊。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人的呼吸道就像交通要道一样,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要及时清理病人呼吸道里的痰液等异物,要是痰液堵住了,那病人就像被捂住了口鼻一样难受。

可以通过调整病人的体位,让痰液更容易排出,有时候还得借助吸痰器等设备,把那些讨厌的痰液统统吸走。

2.3 皮肤护理。

病人长期卧床的话,皮肤护理可不能忽视。

要像对待娇嫩的花朵一样对待病人的皮肤。

定时给病人翻身,防止某个部位长时间受压,出现压疮。

一旦出现压疮,那就像房子的墙角开始腐烂一样,会越来越严重。

给病人擦身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就像微风拂过脸颊一样。

三、心理护理。

3.1 对病人的心理支持。

虽然病人处于危重状态,但是心理上的关怀也不能少。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抢救后的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心 率、血压、呼吸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 进行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辅 助呼吸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 营养物质
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定期更换床单被褥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及家 属心理支持,减轻心理压 力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病情 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促 进身体恢复
基础护理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 的感受和需求,倾 听并给予积极的回 应
提供心理支持,帮 助患者面对疾病和 治疗带来的压力和 恐惧
引导患者进行积极 的心理调适,如冥 想、深况 和需求
营养支持:提供适 当的营养支持,如 肠内营养、肠外营 养等
营养监测:监测 患者的营养状况 和营养支持效果
营养教育:对患者 和家属进行营养教 育,提高营养意识
康复护理
康复目标:提高生活质量,恢复身体功能 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饮食、心理等方面 康复训练: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和康复过程
生命体征监测
体温监测:观 察体温变化, 判断病情发展
汇报人:
呼吸监测:观 察呼吸频率、 深度和节律, 判断呼吸功能
心率监测:观 察心率变化, 判断心脏功能
血压监测:观 察血压变化, 判断循环功能
尿量监测:观 察尿量变化,
判断肾功能
意识状态监测: 观察意识状态 变化,判断病
情严重程度
病情评估
意识状态:清醒、嗜睡、 昏迷等
肝功能:转氨酶、胆红 素等
循环功能:血压、脉搏、 心律等
转运前的准备
评估病情:了解病人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 准备设备:确保转运过程中所需的医疗设备齐全 联系接收医院:提前与接收医院沟通,确保接收准备就绪 准备转运车辆:确保转运车辆安全、舒适,符合医疗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