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基础) 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滑轮物理知识点

滑轮物理知识点

滑轮物理知识点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如右图所示。

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2三种滑轮定义及特点(1)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2)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

(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3、动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s=nh。

如下图所示。

(n表示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3滑轮组的组装:(1)根据的关系,求出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2)确定动滑轮的个数;(3)根据施力方向的要求,确定定滑轮个数。

确定定滑轮个数的原则是:一个动滑轮应配置一个定滑轮,当动滑轮上为偶数段绳子时,可减少一个定滑轮,但若要求改变力的作用方向时,则应在增加一个定滑轮。

九年级科学滑轮知识点讲解

九年级科学滑轮知识点讲解

九年级科学滑轮知识点讲解滑轮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它是一种利用轮轴和绳索的简单机械装置,可以使力量得到放大或方向改变。

在九年级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滑轮的原理、分类和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详细解释这些知识点。

一、滑轮的原理滑轮的原理可以追溯到阿基米德时代。

据传,阿基米德曾经发明了滑轮来帮助他的国王移动庞大的船只。

滑轮的原理是利用绳索将力量传递或分担到不同的方向。

当我们施加力量在绳索的一头时,另一头的绳索会带动滑轮旋转,使得重物上升或下降。

二、滑轮的分类滑轮根据其使用的方式和数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单滑轮只有一个滑轮,并且被固定在支架上。

它主要用于改变力量的方向。

复合滑轮是多个滑轮组合在一起。

它可以减少所需的力量,并且可以使重物升起的距离增加。

当组合了多个滑轮时,它们被称为滑轮组。

三、滑轮的应用滑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建筑工地上,滑轮常被使用在塔吊上,用来升降建筑材料或设备。

在舞台表演中,滑轮可以使得人们轻松改变舞台上的道具位置,使表演更具有吸引力。

此外,在机械和工业领域,滑轮也被广泛用于传输和搬运重物。

四、滑轮的力量放大滑轮可以放大施加在它上面的力量。

在使用滑轮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滑轮的数量和使用方式。

通过增加滑轮的数量,我们可以减少施加在滑轮上的力量,但是需要增加滑轮的个数。

这是因为每个滑轮都可以减少一部分施加在重物上的力量。

这种原理被称为力量分担。

通过合理利用滑轮的数量和使用方式,我们可以在减少人力的同时完成更大的工作。

五、滑轮的机械优势滑轮的机械优势表明,通过使用滑轮,我们可以减少施加力量的大小,但需要增加施力的距离。

机械优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机械优势 = 输出力量 / 输入力量。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到滑轮的机械优势可以大于1。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较少的力量来完成更多的工作。

总结滑轮在九年级的科学课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了解滑轮的原理、分类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滑轮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滑轮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滑轮滑轮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改变施加力的方向和大小。

在物理学中,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通常由一个固定的轴和一个或多个旋转的轮子组成。

滑轮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提升重物、传递力量等各种场合。

1. 滑轮原理滑轮原理是指利用滑轮改变施加力的方向和大小的方法。

滑轮原理在物理学中很常见,它可以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减小所需的力或者改变物体的速度。

滑轮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通过改变施加力的方向和大小,使得物体的运动更加方便和有效。

2. 滑轮的分类根据滑轮的结构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滑轮有定滑轮、活动滑轮、组合滑轮等。

定滑轮是指固定在支架上,不能移动的滑轮,主要用来改变力的方向。

活动滑轮是指可以自由移动的滑轮,通常与绳索一起使用,用来提升或拉动物体。

组合滑轮是指将多个滑轮组合在一起,可以达到更大的力的减小。

这些不同类型的滑轮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3. 滑轮的作用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因此可以起到以下几个作用:(1) 减小所需的力:通过组合滑轮或活动滑轮,可以将所需的力减小至原来的一半或更小,使得搬运或提升物体更加轻松。

(2) 改变力的方向:滑轮可以改变施加力的方向,使得力的方向更符合需要,更加方便进行工作。

(3) 改变物体的速度:通过活动滑轮和不同数量的滑轮组合,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实现快速提升或减慢下降的效果。

(4) 传递力量:滑轮可以将力量传递到不同的物体上,实现机械装置或设备的工作,如吊车、挂绳等等。

4. 滑轮的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滑轮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1) 吊车:吊车是使用滑轮原理设计的机械设备,可以用来搬运重物、建筑材料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滑轮结构,可以轻松地搬运数吨重的物体。

(2) 水井提桶:在古代,人们利用滑轮原理设计了水井提桶,可以将水井中的水提升到地面,使得取水更加方便。

九年级滑轮原理知识点

九年级滑轮原理知识点

九年级滑轮原理知识点滑轮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解释和描述滑轮的运动原理和应用。

在九年级物理学中,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滑轮原理的相关知识点,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1. 滑轮的定义和构成滑轮是由一个轮子和其上的绳、链等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它由一个圆形轮子和一条或多条绳子组成,绳子可以围绕轮子的周边插入和绕过。

2. 滑轮的分类滑轮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移动滑轮。

固定滑轮的轮心固定在一个支架上,绳子穿过滑轮并固定在其他地方。

移动滑轮的轮心没有固定,可以随着绳子的拉动而移动。

3. 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力和力矩的平衡。

当一个力或力矩作用在滑轮的一侧,通过绳子传递给另一侧,产生平衡状态。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4. 滑轮组滑轮组是由多个滑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系统。

滑轮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通常用于减小力的大小,增加力的方向改变的机会。

5. 力比和速度比力比是指输入力和输出力之间的比值。

速度比是指输入速度和输出速度之间的比值。

在滑轮原理中,力比等于滑轮组中滑轮的个数,速度比等于滑轮组中滑轮的直径比。

6. 滑轮的应用滑轮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机械领域,滑轮常用于起重设备和运输系统中,可以减小工作人员所需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滑轮常用于吊起重物,调节窗帘的高度和拉动滑动门。

7. 滑轮原理与其他力学原理的联系滑轮原理与杠杆原理、斜面原理等力学原理密切相关。

它们共同构成了力学的基础知识体系,帮助我们理解和应用物体的运动和力学行为。

通过以上对滑轮原理的讲解,相信大家对九年级物理学中的滑轮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滑轮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并为进一步学习物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深化对滑轮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滑轮及其应用(基础)知识讲解

滑轮及其应用(基础)知识讲解
4
5、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物重相等的物体,若忽略动滑轮的重和摩擦时,所用的拉力最大的是( )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大小如何确定。运用隔离法,假想把定滑轮和动滑轮从中间隔断,再看隔 离后,留在动滑轮及货物上相关线头有几个,就是几段绳子吊着重物,则每段绳子的拉力 F=G/n。(动滑轮重和摩 擦力不计)同学们要特别注意第四幅图,根据滑轮定义此图中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所以并不省力,拉力 F=G。 【总结升华】根据题意,不考虑滑轮重力及摩擦,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 F=G/n。
【答案】20 10
类型二、滑轮组
4、关于使用滑轮组的论述,较全面的是( ) A.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 B.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C.一定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D.一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 【答案】B 【解析】滑轮组是将定滑轮与动滑轮结合在一起,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的特点。
【典型例题】
类型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关于如图中的两类滑轮甲和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改变拉力的方向
B.甲是臂杠杆
C.甲比乙省力
D.甲比乙省距离
【答案】C
【解析】乙滑轮的轴是固定的,所以定滑轮,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使用乙滑轮不能够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甲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使用甲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故 C 符合题意。
【总结升华】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2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答案】B

六年级上册科学滑轮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滑轮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滑轮知识点滑轮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装置,它能够改变物体的力的方向和大小。

在科学课程中,六年级上册的学生将学习关于滑轮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滑轮知识点,并通过实例展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滑轮的定义和原理滑轮是由一个轮子和与之配套的轴承构成的装置。

在滑轮的表面,有一个或多个凹槽,称为槽圈。

当物体与滑轮接触时,力会通过滑轮传递,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根据滑轮的结构和组合方式,可以将滑轮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两类。

固定滑轮一端连接在一个固定的支架上,而活动滑轮则可以在绳索或链条中自由移动。

第二,滑轮的力的方向和大小滑轮能够改变物体的力的方向和大小。

根据滑轮的运动状态和连接方式,力的方向可能会改变。

例如,当绳索绕过单个固定滑轮时,力的方向与绳索所拉方向相同。

然而,当绳索穿过一个活动滑轮时,力的方向将改变,并且与绳索所拉方向相反。

此外,滑轮能够改变力的大小。

当使用多个滑轮时,力会逐渐减小,但需要施加更长的绳索或链条。

第三,滑轮的应用滑轮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其中一个例子是提升重物。

通过使用滑轮,我们可以将施加在绳索上的力分散到多个滑轮上,从而减小每个滑轮所受到的力。

这使得人们能够轻松地举起重物,减少了人力的需求。

滑轮也经常用于吊索车、吊车和登山器材等设备中。

第四,滑轮系统的力和速度当多个滑轮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滑轮系统时,力和速度的变化将更加复杂。

在理论上,滑轮系统中各个滑轮上的力应该相等。

然而,由于摩擦等因素的存在,实际情况可能稍有不同。

此外,滑轮系统中不同滑轮的直径和轴承质量也会影响力和速度的分配。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滑轮系统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第五,滑轮的机械优势滑轮的机械优势是指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时所获得的效益。

根据滑轮的数量,滑轮系统能够提供不同的机械优势。

例如,当使用两个滑轮时,机械优势为2,意味着力的大小可以减小一半。

当使用更多的滑轮时,机械优势将进一步增加。

滑轮知识点总结归纳

滑轮知识点总结归纳

滑轮知识点总结归纳滑轮,又称滑輪、滾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的机械传动装置。

它通过改变输入力的方向,以及改变力的大小,来实现对物体的移动和举升。

在各种工程和机械设备中都有滑轮的身影,因此深入了解滑轮的知识点对于工程师和机械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滑轮的基本原理滑轮是基于简单机械原理中的“力的平衡”原理来工作的。

它由一个固定在支架上的轴和一个轴的周围安装的滚轮组成。

如果给一个滑轮增加一个可移动的轴,它就变成了一个滑轮组,这使得滑轮组的力学应用更为灵活。

滑轮通常用于绳索或带状物料,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并可以改变输入输出的速度比,通过这些操作,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操控物体。

滑轮的类型和结构滑轮按照其结构和特点,可以分为固定滑轮、移动滑轮和复合滑轮。

固定滑轮一般为单轮式,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只能改变力的方向。

移动滑轮一般为单轮式或多轮式,可以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更方便地实现物体的举升和移动。

复合滑轮由多个轮组合而成,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力学应用,如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实现多种速度比。

另外,滑轮的材料有很多种类,一般采用优质耐磨耐腐蚀的材料如钢、尼龙等制作,以提高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滑轮的使用原理滑轮的使用原理是依靠绳子或带状物料通过滑轮组的运动实现对物体的移动和举升。

当一个物体被挂在一根绳子上,然后通过滑轮组的运动对其施加力,就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推拉和举升。

在实际应用中,滑轮往往和其他机械装置结合使用,如配合传动带,就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驱动和控制。

滑轮的应用滑轮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出现在各种机械设备中。

在建筑工程中,滑轮被用于重物的举升和移动;在汽车工业中,滑轮被用于发动机的传动系统;在船舶工业中,滑轮被用于起重机和绞车的传动系统;在家用电器中,滑轮被用于洗衣机和风扇的传动系统。

此外,滑轮也被广泛应用于娱乐设备如过山车、索道等,以及科研领域的实验设备。

滑轮的优势和劣势滑轮具有结构简单、易制造、使用方便、装配灵活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劣势,如摩擦降低效率、受吨张力限制、易受磨损等。

物理知识点滑轮总结

物理知识点滑轮总结

物理知识点滑轮总结滑轮是一种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简单机械。

我们可以用滑轮来减轻重物的重量,或者改变拉力的方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滑轮的应用,比如吊车、绞车、风琴、滑轮组等。

1. 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是由一块固定的轮子和一根绳子组成的。

当我们用力拉绳子时,绳子会转动滑轮,从而产生拉力。

滑轮会改变拉力的方向和大小,从而起到改变力的作用。

滑轮的工作原理基于劲度系数和牛顿第三定律。

当我们施加力量在一根绳子上时,绳子与滑轮之间会产生张力,这种张力可以使滑轮转动。

2. 滑轮的力的传递在滑轮运动过程中,力的传递是通过绳子来实现的。

当我们施加力拉绳子时,绳子会传递力量到滑轮上,从而使滑轮开始转动。

滑轮的转动会使绳子两端的拉力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力的传递。

在滑轮组中,力还可以通过多个滑轮之间相互传递,并改变方向和大小。

3. 滑轮的应用滑轮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比如,我们可以用滑轮来搬动重物,减轻重量,或者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也常常被应用在绞车、吊车、风琴等装置中。

此外,滑轮还可以被用来传递力量,比如在汽车引擎上,用滑轮来传递动力。

4. 滑轮组滑轮组是由多个滑轮组成的简单机械。

通过改变绳子的方向,滑轮组可以起到放大力的作用。

滑轮组可以使我们更容易地搬动重物,减轻重量,或者改变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滑轮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劲度系数和牛顿第三定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滑轮的应用,比如吊车、绞车、风琴等。

滑轮组则是由多个滑轮组成的简单机械,可以起到放大力的作用。

通过学习滑轮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的传递和改变,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高三物理滑轮知识点

高三物理滑轮知识点

高三物理滑轮知识点滑轮是物理学中常见的简单机械装置之一,它是由轮毂和轮辐组成的。

通过绕着轮轴转动,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提升或移动。

掌握滑轮的相关知识点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高三物理滑轮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部分知识。

一、滑轮的定义和分类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轮轴和绕轴的绳索或结构物组成。

根据滑轮的特征和工作原理,可以将其分为固定滑轮、活动滑轮和组合滑轮。

1. 固定滑轮:固定滑轮是固定在一个支架上的滑轮,不可移动。

在使用时,物体被固定在绳索的一端,另一端通过固定滑轮提升或移动物体。

2. 活动滑轮:活动滑轮可以移动位置,通常与固定滑轮结合使用。

活动滑轮的移动改变了绳索的方向,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3. 组合滑轮:组合滑轮由多个滑轮组合而成,可以提供更大的力量增益。

组合滑轮通常用于需要提供更大力量的任务,但需要付出较大的拉力。

二、滑轮的力学原理滑轮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平衡原理来工作的。

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在理想情况下,滑轮上的所有拉力都相等,且方向相反。

1. 力的平衡原理:在理想状态下,滑轮上的所有拉力都相等。

当滑轮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时,拉力相等,力的合力为零。

2. 力的方向改变:通过改变滑轮的位置和数量,可以实现力的方向改变。

活动滑轮和组合滑轮通过改变绳索的方向,使力的作用方向改变。

3. 力的大小和力的增益:通过活动滑轮和组合滑轮,可以实现力的放大。

根据滑轮组合的数量和类型,可以计算出力的增益比例。

三、滑轮的应用滑轮作为简单机械装置,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滑轮应用的几个常见示例:1. 手动绳索器:手动绳索器是用于提升重物的装置,常见于建筑工地和物流行业。

通过使用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可以轻松提升和悬挂重物。

2. 吊车:吊车是用于搬运重物的机械设备,常见于港口、工厂和建筑工地。

吊车利用组合滑轮的原理,提供更大的力量,用于提升和移动重物。

3. 窗帘拉线:家庭中的窗帘拉线就是一个应用滑轮原理的例子。

滑轮基础知识

滑轮基础知识

滑轮基础知识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动滑轮: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h为物体上升高度;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特点:
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省一半力,但要多移动一倍距离。

二、滑轮组
由几个滑轮用不同方式组合起来
特点:
1.省力:G n
F 1 F 为绳子拉力,n 为提升重物的绳子数量,
G 为重物和滑轮总质量
2.费距离:S=nh
S 为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h 为物体上升高度
3.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绳子最后从定滑轮出;不改变力的方向,绳子最后从动滑轮出。

滑轮模型知识点总结

滑轮模型知识点总结

滑轮模型知识点总结一、滑轮模型的基本概念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滑轮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器械装置,由轮轴和圆环组成,圆环上有一系列通孔,穿过通孔的物体即称为滑轮。

在物理学中,滑轮模型是用来研究单个滑轮如何改变力和位移的工具。

滑轮模型是研究力的平衡和机械优势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人们理解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滑轮模型是物理学中的经典问题之一,也是力学、动力学和静力学的重要内容。

二、滑轮模型的基本原理滑轮模型的基本原理是由阿基米德原理和牛顿定律组成的。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在重力场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所处液体的重量,也就是说,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相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

牛顿定律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将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滑轮模型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这两个原理来研究物体在滑轮上的运动规律。

三、滑轮模型的应用范围滑轮模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

在建筑工程中,滑轮模型可以用来设计施工吊车、拉索系统、输送斜坡等。

在机械制造领域,滑轮模型可以用来设计传动系统、起重机、输送装置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滑轮模型可以用来设计升降机、升降平台、导轨系统等。

在船舶领域,滑轮模型可以用来设计升降机、扬帆系统、卸货装置等。

在汽车领域,滑轮模型可以用来设计传动系统、升降台、起重机等。

滑轮模型还可以应用于科学实验、教育教学、竞赛运动等领域。

四、滑轮模型的分类滑轮模型可以根据其结构和功能来分类。

按照结构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

固定滑轮是指其轴固定在支架上,只能绕轴转动,不会在轴上滑动。

活动滑轮是指其轴可以沿轴滑动,而且可以绕轴转动。

按照功能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是指其轴固定不动,不能绕轴转动,只能作用于物体的拉力方向;动滑轮是指其轴可以绕轴转动,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五、滑轮模型的力学分析滑车组是一种力平衡装置,可以通过力学分析来研究滑轮模型中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小学六年级滑轮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滑轮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滑轮知识点滑轮是物理学中常见的简单机械装置之一,它应用广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在小学六年级物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有关滑轮的基本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滑轮的定义、原理、分类以及应用,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滑轮的定义滑轮是由一个轮轴和一个或多个放置其上的轮筐组成的机械装置。

它常用于改变物体的方向、减小力的大小以及传递力的作用。

二、滑轮的原理滑轮的原理基于力的平衡和力的传递原理。

当一个物体被绳索绑住并通过滑轮被提起时,我们可以应用力的平衡原理,即所用的力等于所提的力。

滑轮通过轮轴传递力量,帮助我们改变方向或减小所需的力量。

三、滑轮的分类滑轮可以分为定滑轮和活滑轮两种类型。

1. 定滑轮:定滑轮是通过支架固定在一个位置的滑轮。

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当绳索绕过定滑轮后,力的方向会改变90度。

由于力的方向改变,我们可以更方便地使力作用于某个物体,例如在拖动重物时,通过使用定滑轮可以将力的方向改变,使得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拉动物体。

2. 活滑轮:活滑轮是通过轴承和支架连接在一起的滑轮,可以自由旋转。

活滑轮的主要作用是减小力的大小。

当我们需要用较小的力来提起或移动一个较重的物体时,可以使用活滑轮。

活滑轮能够使力量分散到多个方向上,从而减小所需的力量。

四、滑轮的应用滑轮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示例:1. 提升重物:滑轮可以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减小所需的力量,帮助我们提升重物。

例如,我们在家中使用吊灯,通过绳索和滑轮组成的吊架,将灯具固定在天花板上。

当我们需要更换灯泡时,可以利用滑轮的原理,用较小的力量提起吊架,轻松完成更换工作。

2. 儿童游乐设施:滑轮也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游乐设施中,例如攀爬架和摇摆。

通过使用滑轮,孩子们可以更容易地攀爬或摇动这些设施,享受游戏的乐趣。

3. 建筑工地:在建筑工地上,滑轮经常用于起重机和吊车等设备中。

滑轮能够帮助工人们轻松地举起和移动重物,提高工作效率。

八年级滑轮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滑轮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滑轮物理知识点归纳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滑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在滑轮的学习中,我们会了解到许多有关力、动量、速度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将对八年级滑轮物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方便大家掌握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滑轮?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是由滑轮轮筒、轮轴、轮辐和轴承等组成的。

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使我们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力的施加或移动重物等。

2. 滑轮的分类根据用途和特点,滑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固定滑轮:它的轮轴与固定的结构相连,不会移动。

它主要改变力的方向,力的大小不变。

(2) 活动滑轮: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主要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3) 滑轮组合:由若干个固定或活动滑轮组成,主要起到减小力的大小的作用。

3. 滑轮与力的关系在滑轮的学习中,我们会了解到力的大小和方向对滑轮的影响。

力的作用点如果在滑轮轮筒上,则力可以分成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它们的大小相等。

4. 滑轮与速度的关系滑轮与速度的关系比较复杂,主要涉及到滑轮的转速、轮周速度、速比等方面。

其中,速比就是指驱动滑轮的绕组传递的角速度与被驱动滑轮传递的角速度之间的比值。

如果速比小于1,被驱动滑轮转速会变快,反之,速度会变慢。

5. 滑轮与动量的关系在滑轮的学习中,我们还会了解到滑轮与动量的关系。

如果我们在滑轮上加上一定的质量,滑轮的运动会因此而改变,动量也会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会导致一定的能量转换,但总的能量是不变的。

6. 滑轮的应用滑轮有很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吊装、运输货物、拉伸成品和材料等方面。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起重设备、吊车、汽车发动机皮带以及绞盘等都有滑轮设备。

总之,八年级滑轮物理知识点归纳这篇文章从滑轮的定义、分类、与力、速度、动量的关系以及应用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滑轮的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滑轮的相关知识。

初中物理学滑轮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学滑轮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学滑轮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学中的滑轮是一个常见的工具和理论模型,它在解决力的平衡和机械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学中,学生通常需要掌握滑轮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学中关于滑轮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滑轮的概念和应用。

一、滑轮的概念滑轮是一种简化的机械设备,由一个轮子和绕在轮子上部分或全部绞绳构成。

它通常可以转动,用于改变或传递物体的力。

二、滑轮的分类滑轮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固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在支架上,只能改变力的方向,无法改变力的大小。

固定滑轮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使物体移动方便一些,如吊索吊物。

2. 活动滑轮:滑轮的轴可以自由转动,力可以通过绳子传递,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活动滑轮常用于提升重物,可以减小施力的难度,如起重机。

3. 复合滑轮:由多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系统。

通过改变滑轮的数量和结构,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常用于提升重物,如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

三、滑轮的原理滑轮的工作原理基于力的平衡和机械优势原理。

1. 力的平衡原理:滑轮可以平衡多个力,使得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在典型的滑轮系统中,重物会通过绳子连接几个滑轮,施加在滑轮上的力可以被分散到不同的力支持上,使得重物能够保持平衡。

2. 机械优势原理:滑轮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通过增加滑轮的数量,可以增加力的大小;通过改变力绳和移动绳之间的关系,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四、滑轮的应用滑轮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提升重物:滑轮通常被用于起重机和吊索中,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实现提升和悬挂重物的功能。

它能够减轻人力劳动的强度,提高效率。

2. 调节绳索长度:滑轮系统可以用于调节绳索的长度,例如吊索吊物时,通过滑动滑轮改变绳索的长度,使物体上升或下降。

3. 运动辅助装置:滑轮在运动辅助装置中也有应用,如滑轮组的运动模型,通过改变滑轮的结构和数量,设计出不同的速度和方向。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总5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滑轮基础知识总结类型一:用滑轮提升重物滑轮类型定滑轮动滑轮动滑轮装置图力关系F=GF:拉力G:物体重力F=2GF:拉力G:物体重力F=2GF:拉力G:物体重力距离关系S=hS: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高度S=2hS: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高度S=2hS:挂钩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高度速度关系V绳=V物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V绳=2V物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V钩=2V物V钩:挂钩末端移动的速度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类型二:用滑轮拉动重物滑轮类型定滑轮动滑轮动滑轮装置图力关系F=GF:拉力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F=2GF:拉力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F=2GF:拉力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距离关系S=LL: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L:物体移动的距离S=2LL: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L:物体移动的距离S=2LL:挂钩移动的距离L: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关系V绳=V物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V绳=2V物V绳:绳子末端移动V钩=2V物V钩:挂钩末端移动的23物动动物动物==G Fn G G Fn G nG G F --+=速度V 物:物体升高的速度的速度 V 物:物体升高的速度速度V 物:物体升高的速度类型三:滑轮组滑轮类型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用滑轮组匀速水平拉动重物装置图力关系距离关系 速度关系滑轮组简单计算nhS =绳nV V =fF A A F nf n F F A A A ==所以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受到的拉力表示物体=物绳nS S =物绳nV V =1.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重的物体A,当他所用的拉力F=500N时,物体A在10s内匀速提升2m。

若不计滑轮重、摩擦和绳重,求:1、物体A的重2、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3、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2.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质量为48kg的物体以s的速度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00N;若用该滑轮组将重57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时,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绳子的伸长,(g=10N/kg),求:1、动滑轮的重力2、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3、若用此滑轮组提升66kg的物体,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少45甲图:n= 乙图:n= 甲图:n= 乙图:n= F= G F= G F= G F= G S= h S= h S= h S= hv 绳= v 物 v 绳= v 物 v 绳= v 物 v 绳= v 物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A 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类型一:用滑轮提升重物滑轮类型定滑轮动滑轮动滑轮装置图力关系F=GF:拉力G:物体重力F=2GF:拉力G:物体重力F=2GF:拉力G:物体重力距离关系S=hS: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高度S=2hS: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高度S=2hS:挂钩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高度速度关系V绳=V物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V绳=2V物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V钩=2V物V钩:挂钩末端移动的速度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类型二:用滑轮拉动重物滑轮类型定滑轮动滑轮动滑轮装置图力关系F=GF:拉力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F=2GF:拉力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F=2GF:拉力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物动动物动物==G Fn G G Fn G nG G F --+=距离关系S=LL: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L:物体移动的距离 S=2LL: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L:物体移动的距离 S=2L L:挂钩移动的距离 L:物体移动的距离 速度关系V 绳=V 物V 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V 物:物体升高的速度V 绳=2V 物V 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V 物:物体升高的速度V 钩=2V 物V 钩:挂钩末端移动的速度V 物:物体升高的速度类型三:滑轮组滑轮类型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用滑轮组匀速水平拉动重物装置图力关系距离关系 速度关系nhS =物绳nV V =fF A A F nf n F F A A A ==所以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受到的拉力表示物体=物绳nS S =物绳nV V =滑轮组简单计算1.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重的物体A,当他所用的拉力F=500N时,物体A在10s内匀速提升2m。

若不计滑轮重、摩擦和绳重,求:1、物体A的重2、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3、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2.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质量为48kg的物体以s的速度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00N;若用该滑轮组将重57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时,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绳子的伸长,(g=10N/kg),求:1、动滑轮的重力2、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3、若用此滑轮组提升66kg的物体,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少3.甲图:n= 乙图:n= 甲图:n= 乙图:n=F= G F= G F= G F= GS= h S= h S= h S= h v绳= v物v绳= v物v绳= v物v绳= v物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滑轮(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滑轮(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滑轮(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特点、实质及其作用;2、理解滑轮组的作用及滑轮组的装配图。

【要点梳理】要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392030定滑轮和动滑轮)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轴的轮子叫滑轮,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要点诠释:1、定滑轮:如下图甲所示,我们可把一条直径看成杠杆,圆心就是杠杆的支点,因此,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是它的转轴(支点)不随货物上下移动。

2、动滑轮,如下图乙所示,特点是它的转动轴会随物体上下移动,它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它的转动轴是阻力作用点。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要点二、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要点诠释:1、特点:既可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但费距离。

2、结论:在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如果考虑动滑轮的重力,则有n 动物GG F +=。

要点三、根据要求设计滑轮组1、根据要求确定动滑轮上绳的段数。

2、根据绳的段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一个动滑轮可拉2段绳,还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也可以拉三段绳,但就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了。

设想如果需要n段绳(n为偶数),那么就需要n/2个动滑轮和n/2个定滑轮穿绳组装时,绳的固定端要固定在定滑轮下的挂钩上(这叫做“偶定”),若不改变力的方向,还可少用一个定滑轮,即12-n 个定滑轮。

如果n 为奇数,则需要21-n 个动滑轮和同样数目的定滑轮,穿绳时,绳的固定端要拴在动滑轮上方的挂钩上(这叫做“奇动”),这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果还想改变用力方向,就应再加一个定滑轮,即21+n 个定滑轮。

初三物理滑轮知识点

初三物理滑轮知识点

初三物理滑轮知识点滑轮是初中物理的必学知识点。

今天店铺就与大家分享:初三物理滑轮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初三物理滑轮知识点一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条件: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注意:如果不忽略动滑轮的重量则:3、动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s=nh。

如下图所示。

(n表示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4、绳子端的速度与物体上升的速度关系:初三物理滑轮知识点二三种滑轮定义及特点(1)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2)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

(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3)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九年级物理滑轮相关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滑轮相关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滑轮相关知识点滑轮是物理学中常见的简单机械装置,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可以实现对物体的吊起、加速或减速等操作。

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理解和掌握滑轮的相关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九年级物理滑轮相关的知识点。

一、滑轮的定义和分类滑轮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固定在同一轴线上,可以转动的圆盘组成的装置。

根据滑轮的特点和用途,可以将滑轮分为定滑轮、运动滑轮和复合滑轮三种类型。

1. 定滑轮:也称为定着滑轮。

定滑轮是在一个固定物体上安装的滑轮,它只改变了力的方向,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2. 运动滑轮:也称为运动着滑轮。

运动滑轮是安装在活动物体上的滑轮,它不仅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还能够改变力的大小。

3. 复合滑轮:复合滑轮是由多个滑轮组合而成的滑轮系统,可以起到减轻力的作用。

当滑轮数量增加时,对于承重物体所需的力逐渐减小。

二、滑轮的作用原理滑轮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实现对物体的吊起、加速和减速等操作。

在滑轮的作用下,有几个重要的原理需要了解。

1. 力的方向改变原理: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得我们能够在不同的角度下施加力。

例如,在垂直方向上拉动滑轮,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对物体施加力。

2. 力的大小改变原理:通过增加或减小滑轮数量,可以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

当滑轮数量增加时,对于承重物体所需的力逐渐减小。

3. 力的传递原理:在复合滑轮系统中,通过拉动一根绳子或链条,力可以从一个滑轮传递到另一个滑轮,从而实现复杂的力传递。

三、滑轮的应用滑轮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中,下面介绍几个滑轮的常见应用。

1. 吊车:吊车通过复合滑轮系统,可以轻松地将重物吊起。

由于滑轮可以减轻力的作用,使得吊车可以轻松应对重物的搬运。

2. 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如电梯)中的滑轮系统可以控制电梯的上升和下降,实现楼层之间的运输。

3. 体育器械:许多体育器械中也使用了滑轮系统,如滑车器材、拉力器材等,通过滑轮可以实现对肌肉的训练和锻炼。

滑轮讲义(知识点及练习)

滑轮讲义(知识点及练习)

滑轮定义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 胶带, 钢索, 链条等)所组成的可以围着中心轴转动的简单机械。

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属于杠杆类简单机械。

中心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是变形的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中心轴跟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是变形的不等臂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实际中常把肯定数量的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滑轮组。

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为滑轮组,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定滑轮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劲,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定滑轮的特点通过定滑轮来拉钩码并不省力。

通过或不通过定滑轮,弹簧秤的读数是一样的。

可见,运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在不少状况下,改变力的方向会给工作带来便利。

定滑轮的原理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力L1, 阻力L2臂都等于滑轮半径。

依据杠杆平衡条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轮不省力的结论。

(2)动滑轮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1/2力多费1倍距离.动滑轮的特点运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费距离。

这是因为运用动滑轮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担当钩码重的一半。

运用动滑轮虽然省了力,但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钩码上升的距离,即费了距离。

动滑轮的原理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杆。

(3)滑轮组滑轮组:由定滑轮跟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绳子的自由端绕过动滑轮的算一段,而绕过定滑轮的就不算了.运用滑轮组虽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重物移动的距离.滑轮组构成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可以达到既省力又改变力作用方向的目的。

运用中,省力多少和绳子的绕法,确定于滑轮组的运用效果。

动滑轮被两根绳子担当,即每根绳担当物体和动滑轮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轮(基础)
责编:冯保国
【学习目标】
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实质及其作用;
2、理解滑轮组的作用及滑轮组的装配图。

【要点梳理】
要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用绳索或链条绕过具有转动轴的光滑圆轮,叫做滑轮。

甲图中滑轮的轴被固定在旗杆上,使用时它的轴固定不动,这样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乙图中滑轮的轴跟物体一起运动,这样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要点诠释:
1、定滑轮:如下图甲所示,我们可把一条直径看成杠杆,圆心就是杠杆的支点,因此,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是它的转轴(支点)不随货物上下移动。

2、动滑轮,如下图乙所示,特点是它的转动轴会随物体上下移动,它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它的转动轴是阻力作用点。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要点二、滑轮组
为了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滑轮组可以由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成。

要点诠释:
1、特点:既可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但费距离。

2、结论:在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如果考虑动滑轮的重力,则有n

物G G F +=。

要点三、根据要求设计滑轮组
1、根据要求确定动滑轮上绳的段数。

2、根据绳的段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一个动滑轮可拉2段绳,还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也可以拉三段绳,但就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了。

设想如果需要n 段绳(n 为偶数)那么就需要n/2个动滑轮和n/2个定滑轮穿绳组装时,绳的固定端要固定在定滑轮下的挂钩上(这叫做“偶定”),若不改变力的方向,还可少用一个定滑轮,即12
-n
个定滑轮。

如果n 为奇数,则需要
2
1
-n 个动滑轮和同样数目的定滑轮,穿绳时,绳的固定端要拴在动滑轮上方的挂钩上(这叫做“奇动”),这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果还想改变用力方向,就应再加一个定滑轮,即
2
1
+n 个定滑轮。

上述方法叫“奇动偶定”,如下图所示。

【典型例题】
类型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2015春•江夏区期末)高高的旗杆顶端有个能绕着固定轴心转动的小轮子,站在地面的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国旗会徐徐上升,关于这个小轮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这种小轮子我们称为定滑轮
B.这种小轮子实质是等臂杠杆,不能省力
C.使用这种小轮子的目的是为了省距离
D.使用这种小轮子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C
【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旗杆顶部小轮子不随国旗的移动而移动,属于定滑轮,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故选项ABD正确,选项C错误,故选:C。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定滑轮工作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答案】B
2、施工中,一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若沿不同方向将一桶泥沙提到高处(不计摩擦),那么工人用的拉力是()
A.F1大B.F2大C.F3大D.一样大
【答案】D
【解析】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定滑轮拉同一重物G,沿三个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定滑轮工作特点的了解和掌握。

举一反三:
【变式】(2015春•江夏区期末)如图所示,通过动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
A.F1最大B.F2最大C.不确定D.一样大
【答案】B
3、如图用一个动滑轮提升重为20N的物体,当匀速向上拉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2N,若不计摩擦,拉力F和动滑轮的重力的大小是()
A.拉力F为12N,动滑轮重4N
B.拉力F为20N,动滑轮重2N
C.拉力F为20N,动滑轮重4N
D.拉力F为12N,动滑轮重2N
【思路点拨】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绳子的绕线决定滑轮组的使用效果,有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力,拉力就是动滑轮和物体总重的几分之一。

【答案】A
【解析】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都相等,因此拉力F就等于弹簧秤的示数12N;
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2段绳子承担,则有2F=G物+G轮,G轮=2F-G物=2×12N-20N=4N。

【总结升华】注意有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拉力就是动滑轮和物体总重的几分之一是在不计摩擦的条件下。

举一反三:
【变式】如下图所示装置,用两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重为60N,水平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为20N,不考虑其他摩擦,则F1= N,F2= N。

【答案】20;10
类型二、滑轮组
4、关于使用滑轮组的论述,较全面的是()
A.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
B.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C.一定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D.一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
【答案】B
【解析】滑轮组是将定滑轮与动滑轮结合在一起,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的特点。

5、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物重相等的物体,若忽略动滑轮的重和摩擦时,所用的拉力最大的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大小如何确定。

运用隔离法,假想把定滑轮和动滑轮从中间隔断,再看隔离后,留在动滑轮及货物上相关线头有几个,就是几段绳子吊着重物,则每段绳子的拉力F=G/n。

(动滑轮重和摩擦力不计)同学们要特别注意第四幅图,根据滑轮定义此图中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所以并不省力,拉力F=G。

【总结升华】根据题意,不考虑滑轮重力及摩擦,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G/n。

举一反三:
【变式】用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匀速提升同一物体G,若不考虑滑轮重力及摩擦,则作用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F2和F3的大小是()
A. F1较大
B. F2较大
C. F3较大
D. F1=F2=F3
【答案】A
6、小明家住二楼,正装修房子,小明站在地面上,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请帮他设计一较省力的方法,把材料送到二楼窗口去。

【答案与解析】人在地面上向下用力,且是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故由两根绳子承担物重,绳子固定在定滑轮上。

所以该图为: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组装,组装滑轮组要按照“奇动偶定”的原则。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答案】
类型三、综合应用
7、如图所示,物体A 的重力为G ,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当F= G 时,才能把物体A 匀速提
起;若G F 5
2
=
,则重物对地面的压力为 G 。

【思路点拨】根据动滑轮的特点:省一半力和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

【答案】
21;5
1 【解析】本题使用了一个动滑轮,故有当1
2
F G =时,才能把物体A 匀速提起; 25F G =若,则轴上的绳子对重物的拉力24255F G G =⨯=,物体的重力为G ,且物体静止,则重物受
到的支持力为15G ,支持力与重物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都为1
5
G 。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动滑轮的应用、平衡状态的物体的受力分析及相互作用力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