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人类学知识点【赣医】

合集下载

法医具体知识点总结

法医具体知识点总结

法医具体知识点总结1. 法医解剖学:法医解剖学是法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尸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征,以及死因的判断和鉴定。

在法医解剖学中,法医医生需要对尸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进行详细的解剖和检查,以确定死亡的原因和时间。

同时,法医解剖学也是法医学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解剖检查可以确定死者的身份、年龄、性别等信息。

2. 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理学是研究毒物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的学科,主要包括毒物的种类、毒性机制、毒物的检测和鉴定等内容。

在日常工作中,法医医生需要对毒物中毒死亡的尸体进行毒物检测和鉴定,以确定死因和相关责任。

3. 法医病理学:法医病理学研究与法律相关的病理学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检测等内容。

在司法鉴定中,法医病理学是判断死因和病变是否与他人行为有关的重要依据,法医医生需要通过病理学知识对尸体进行详细检测和分析,以确定死因和相关责任。

4. 法医临床医学:法医临床医学主要应用临床医学知识和技术对法医学问题进行研究与应用,包括对受伤、中毒等案件的处理和鉴定,以及对危害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的行为的评估和判断。

5. 法医学的证据学:法医学的证据学主要研究司法鉴定中的证据收集、保管、鉴定等工作,是法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司法实践中,法医医生需要通过收集、分析和鉴定各种物证和生物证据,为司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 法医学的法律基础:法医学的法律基础主要研究法医学在司法实践中的法律规范和职责,包括法医医生的法律地位和责任、法医学证据的法律效力等内容。

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对法医医生的工作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规范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7. 法医学的诊断技术:法医学的诊断技术主要包括尸体检验技术、检验室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对尸体的死因、识别、年龄等进行准确判断,是法医学的重要技术基础。

8. 法医学的实验室技术:法医学的实验室技术主要包括毒物检验技术、DNA鉴定技术、检验仪器的运用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对犯罪证据、尸体检验和病理学检查进行准确分析和鉴定。

法医精神病学与法医人类学讲义

法医精神病学与法医人类学讲义

法医精神病学与法医人类学讲义概述法医精神病学和法医人类学是法医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主要研究与精神疾病和人类行为有关的法医学知识。

法医精神病学主要研究与精神疾病相关的法医学问题,如精神疾病的鉴定、精神病人的法律责任等;而法医人类学则主要研究与人类身体特征、行为及社会生活有关的法医学问题,如尸体鉴定、性别鉴定、年龄鉴定等。

本讲义将对这两个分支进行介绍,并探讨它们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

法医精神病学精神疾病的鉴定精神疾病的鉴定是法医精神病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对病人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理评估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法医精神病学家能够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并对其进行鉴定。

在刑事案件中,精神疾病的鉴定有时会影响被告人的法律责任能力判断,因此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精神病人的法律责任精神病人的法律责任是法医精神病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根据法律规定,一些严重的精神疾病可能会导致患者丧失法律责任能力,即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法医精神病学家通过对患者的心理评估和鉴定,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具有法律责任能力,在法院审判中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法医人类学尸体鉴定尸体鉴定是法医人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对尸体的解剖学、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法医人类学家可以确定尸体的身份、死因以及死亡的时间。

这对于刑事案件的侦破和司法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性别鉴定性别鉴定也是法医人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通过对个体的生理特征和基因分析等方法,法医人类学家可以确定一个人的生理性别。

这在刑事案件中的性侵犯鉴定,以及一些社会事务中的性别确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年龄鉴定年龄鉴定是法医人类学中的另一个研究方向。

通过对个体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估,法医人类学家可以对一个人的年龄进行大致的鉴定。

这对于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判断等有重要的影响。

应用案例法医精神病学和法医人类学在实际案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刑事案件中的精神病人鉴定:对于一些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而言,其是否患有精神疾病将决定他们的法律责任能力和刑事处罚情况。

法医学知识点大全

法医学知识点大全

法医学知识点大全法医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运用法学原理和科学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法医学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从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综合应用,用于法律和司法实践中的各种需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些法医学的知识点吧。

尸体的解剖学特征在法医学中,尸体的解剖学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依据。

通过对尸体的解剖学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法医学专家可以确定死者的死因、死亡时间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例如,通过观察尸体的皮肤颜色、坏死程度和体温可以初步判断死亡时间;通过解剖内脏器官,可以确定死者是否存在内脏损伤等。

死因的判断确定死因是法医学的一项核心任务。

法医学专家通过对死者尸体的检查和其他相关证据的分析,来得出死因的结论。

死因可以分为自然死亡、非自然死亡和可疑死亡。

自然死亡是指因自然病变而导致的死亡,如心脏病、肺炎等;非自然死亡是指因外部力量作用而导致的死亡,如暴力行为、交通事故等;可疑死亡是指死因不明或有疑点的死亡。

病理学在法医学中的应用病理学在法医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为法医学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依据。

法医学专家可以通过病理学的方法来确定死者是否患有某种特定疾病,进而对死因进行判断。

此外,病理学还可以通过组织学和细胞学的研究,对死者的尸检进行支持和指导。

毒理学的应用在法医学中,毒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毒物的作用机理、毒性效应以及毒物对人体的损害等。

毒物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毒杀案件、毒品案件等。

法医学专家可以通过毒物分析来确定死者是否受到毒物的侵害,并进一步判断死因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措施。

法医学在法庭上的作用法医学在法庭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司法人员提供专业的鉴定意见和证据,用于法庭审判和刑事侦查。

法医学专家通过对死者尸体和现场的勘查和分析,为法庭提供有力的证据,有助于对案件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裁决。

此外,法医学还可以通过对遗体、秘密藏匿物和痕迹的分析,为破案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第六章法医人类学

第六章法医人类学

第六章法医人类学1. 引言法医人类学是一门研究法医学和人类学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对人类遗骸和尸体的研究来解决法律和人类学相关问题。

这一领域的研究涉及到对尸体的解剖、病理学和身份确认等方面的工作。

本章将介绍法医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其在犯罪调查、人类遗传学和人口统计学中的应用。

2. 法医人类学的基本概念2.1 法医人类学的定义法医人类学指的是一门研究人类尸体和人类遗骸的学科。

它结合了法医学和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通过对尸体的研究来解决法律和人类学相关的问题。

2.2 法医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法医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人类遗骸、尸体和分解物等。

通过对这些研究对象的解剖、分析和检测,可以获取一系列有关死者身份、死因、遗传信息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3. 法医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法医人类学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进行对尸体的解剖和分析。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尸体解剖:对尸体进行全面的解剖检查,以确定死因、身份和其他相关信息。

•骨骼学分析:通过对骨骼的形态、结构、病理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推断死者的年龄、性别、身高等个人信息。

•DNA 分析:通过对尸体或遗骸的 DNA 进行提取、扩增和分析,可以确定死者的身份,进行亲子关系的鉴定等。

•遗传分析:通过对死者的遗传物质的研究,可以了解其遗传特征、个体差异和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等信息。

•病理学分析:对尸体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死因和可能的疾病。

4. 法医人类学的应用4.1 犯罪调查法医人类学在犯罪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尸体和遗骸的研究,可以确定死者的身份,找到可能的凶手,并提供证据用于破案。

4.2 人类遗传学法医人类学在人类遗传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死者的 DNA 进行分析,可以研究人类的遗传特征、个体差异和人口遗传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4.3 人口统计学法医人类学还可以为人口统计学提供重要数据和信息。

通过对尸体和遗骸的分析,可以了解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疾病分布等方面的变化和特征。

法医人类学知识点【赣医】

法医人类学知识点【赣医】

法医人类学概念:是以医学为基础,应用体质人类学的理论及方法,解决司法审判工作中与骨骼有关的个体识别问题,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为案件的审判提供证据的应用学科。

工作对象:骨骼及骨骼残片。

工作中心:对骨骼及骨骼残片进行个体识别(种属,种族,年龄性别身高的鉴定,容貌特征的识别,面貌识别)。

研究方法:形态学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DNA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扫描电镜技术)。

法医人类学研究任务:1.确定骨骼入土实际,从而推断死亡年月2.确定骨骼种属3.根据骨骼鉴定年龄、性别身高等4.对毁容尸体进行个体识别5.颅骨面貌复原,供亲属好友辨认6.颅相重合,确认失踪人员7.进行亲权鉴定8.确定某活体年龄,必要时鉴定性别9.根据不同时期的照片,确定是否为同一个人10.根据现场遗留毛发、查找犯罪前科和嫌疑人骨骼实验室处理:除去软组织,骨骼的脱脂与漂白,骨骼残片的修复。

检验的内容:骨骼的种属、性别、年龄鉴定,身高推断,死亡时间推断,死亡原因推断,骨骼身源的推断。

白骨化:尸体软组织经腐败过程逐渐软化、液化,直至完全溶解消失,毛发和指(趾)甲脱落,最后仅剩下骨骼,称为白骨化。

分级:轻度,动物骨骼表面骨质完好,或基本完好,骨骼表面扔富有光泽感,暴露时间一般不超1年,非常完好的骨骼基本不超半年。

中度,动物骨骼表面骨质有破损,骨骼表面缺乏光泽感,暴露时间应在一年以上,两年以内。

重度,动物骨骼表面骨质已经完全消失,而且在骨骼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变粗糙,有些可在表面看到腐蚀现象,暴露时间往往在两年以上。

法兰克福平面:将颅骨左、右侧外耳门上缘点和左侧眶下点三点确定的平面,如颅骨左眶下缘点损坏,则采用右侧眶下点替代。

人种的划分:蒙古人种,分布于东亚,东南亚,中亚细亚,西伯利亚和美洲等地(北亚,南亚,东亚,东北亚,美洲)。

欧罗巴人种,分布于欧洲,西亚北非和南亚次大陆的北部地区,在美洲和大洋洲也有很大比例(大西洋-波罗的海,印度地中海,中欧,白海-波罗的海,巴尔干-高加索)。

法医知识点

法医知识点

法医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法医基础知识》①基本定义:法医嘛,简单说就是通过科学技术对与法律有关的人的尸体、活体、物证啥的进行检验鉴定的医生。

他们就像案件真相的探索者,从死人或者活人身上找证据,给法官断案提供依据。

②重要程度:在刑事侦查、司法审判中那可是相当重要的角色。

要是没有法医,很多案件是真是假、死因是咋回事就弄不清楚了。

比如说一件谋杀案,要是没法医确定死因到底是中毒还是被利器所伤,案子可就难办了。

③前置知识:得先有基本的医学知识,像人体解剖学,你得知道人身体里器官都在哪呀是啥样的。

还有生理学知识,清楚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

再就是对一些理化知识也要了解,比如一些毒害物质的化学性质。

④应用价值:实际场景特别多。

比如在意外死亡事件中判断是正常死亡还是他杀。

说个实例,有个老人突然死在家里,家属怀疑被照顾的人害死,法医通过尸检发现老人是死于心肌梗死,排除了他杀嫌疑,这就给司法公正判断提供了有力证据。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法医知识在法学和医学中间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

一边连接着医学里的各种专业知识,一边又和法学程序息息相关。

②关联知识:和病理学关系非常密切,因为很多时候要看尸体的病变情况来定死因。

还和毒物学有关,判断是不是中毒死亡的情况经常会用到。

和临床诊断也有关联,在检验活着的受害人或者嫌疑人身体状况时要用到。

③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就是对各种损伤原因和死亡机制的准确判断。

关键点在于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不管是尸体上的伤口,还是活体上的痕迹,千万不能马虎。

就像我之前看一个案子,尸体有一处很细微的擦伤,一开始没在意,后来仔细研究发现那个擦伤就是犯罪嫌疑人在拖拽受害人时造成的,这个小小的擦伤就成为了破案的关键线索。

④考点分析:在法医学相关的考试中特别重要。

考查方式一般是通过案例分析,给你一个案例,让你判断死因、损伤类型之类的;还有就是直接考一些基础的法医知识概念。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死因就是直接导致一个人死亡的原因,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法医名词知识点归纳总结

法医名词知识点归纳总结

法医名词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部分:法医学基础知识1. 法医学法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运用医学原理和技术,结合法律和法规,对尸体进行检验和鉴定,为司法机关提供科学依据。

2. 法医病理学法医病理学是法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尸体的病变、伤害和死因的形态学及生物化学改变,以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3. 法医临床医学法医临床医学是法医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活体的法医临床问题,如伤害鉴定、性侵害鉴定、酒精、毒物和药物检验等。

第二部分:法医检验和鉴定技术1. 尸体解剖学尸体解剖学是法医学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尸体进行解剖,了解死者的死因、病变和损伤情况,为司法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2. 病理学检验病理学检验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其生理、病理和化学变化,对尸体进行病变、伤害和死因的鉴定。

3. 法医毒物学法医毒物学是研究毒物的化学成分、毒性和作用机制,以及毒物对尸体造成的损害和死亡的鉴定。

4. 法医鉴定技术包括法医临床检验、法医实验室检验等,通过科学实验和技术手段对尸体和生物样本进行检验和鉴定。

第三部分:法医学专业名词1. 死因死因是导致死亡的原因,包括自然死亡、意外死亡、凶杀、自杀等。

2. 伤害伤害是指外力对人体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身体损伤或疾病,包括外伤、化学伤害、放射性伤害等。

3. 遗体遗体是指人的尸体或部分尸体,包括尸检、尸体保全、尸体辨认等。

4. 毒物毒物是指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包括有机毒物、无机毒物、生物毒物等。

5. 法医鉴定法医鉴定是根据法医学知识和技术,对尸体和活体进行鉴定,提供证据和意见,为司法机关决策和司法审判提供科学依据。

6. 尸检尸检是对尸体的检查和解剖,了解死者的死因、病变和损伤情况,为法医鉴定提供依据。

7. 疑难尸体疑难尸体是指死亡原因不明或情况复杂的尸体,对其进行鉴定和检验需要采用较为复杂的技术和方法。

8. 法医证据法医证据是通过法医学的检验和鉴定获得的证据,包括尸检报告、毒物检验报告、法医临床鉴定报告等。

法医学中的法医人类学与骨骼分析技术

法医学中的法医人类学与骨骼分析技术

法医学中的法医人类学与骨骼分析技术法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将法学与医学相结合,研究和应用科学技术在法律和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在法医学中,法医人类学和骨骼分析技术是两个重要的领域,它们在犯罪侦破、灾难现场调查和身份确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法医人类学法医人类学是研究和应用人体遗骸以确定人类身份和了解死因的学科。

它结合了犯罪学、解剖学、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对人类遗骸进行分析和鉴定。

在实践中,法医人类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通过对遗骸骨骼的分析,确定死者的性别、年龄、身高、种族和基本的个人特征。

这些信息对于警方和调查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缩小失踪者的范围,并快速锁定嫌疑人。

其次,法医人类学还可以通过对遗骸的解剖学和组织学分析,确定死因和死亡时间。

通过对尸体的外部观察和内部组织的检查,法医人类学家可以判断死者是被谋杀、自杀还是意外死亡,并进一步分析死亡原因和过程。

二、骨骼分析技术骨骼分析技术是法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遗骸骨骼的分析,获取更多关于死者的信息。

骨骼分析技术可以通过骨骼的形状、大小、密度和颜色等特征,确定死者的性别、年龄、身高、种族和个人特征。

在骨骼分析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测量和比较骨骼的大小。

例如,通过测量颅骨的大小、骨盆的宽度和肱骨的长度等指标,可以初步确定死者的性别和年龄。

此外,骨骼的形状也可以提供一些宝贵的信息,例如通过颅骨的形状,可以初步判断死者的种族。

骨骼分析技术还可以通过对骨骼的放射学检查,获取更多关于死者生前的信息。

通过对骨骼的X光或CT扫描,可以观察骨骼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判断死者是否有骨折、疾病或外伤等。

三、法医人类学与骨骼分析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法医人类学与骨骼分析技术在刑事侦查、法律医学和灾难现场调查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刑事侦查中,法医人类学与骨骼分析技术可以帮助警方确定嫌疑人和受害者的身份,并为案件的调查提供关键的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医人类学概念:是以医学为基础,应用体质人类学的理论及方法,解决司法审判工作中与骨骼有关的个体识别问题,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为案件的审判提供证据的应用学科。

工作对象:骨骼及骨骼残片。

工作中心:对骨骼及骨骼残片进行个体识别(种属,种族,年龄性别身高的鉴定,容貌特征的识别,面貌识别)。

研究方法:形态学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DNA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扫描电镜技术)。

法医人类学研究任务:1.确定骨骼入土实际,从而推断死亡年月2.确定骨骼种属3.根据骨骼鉴定年龄、性别身高等4.对毁容尸体进行个体识别5.颅骨面貌复原,供亲属好友辨认6.颅相重合,确认失踪人员7.进行亲权鉴定8.确定某活体年龄,必要时鉴定性别9.根据不同时期的照片,确定是否为同一个人10.根据现场遗留毛发、查找犯罪前科和嫌疑人骨骼实验室处理:除去软组织,骨骼的脱脂与漂白,骨骼残片的修复。

检验的内容:骨骼的种属、性别、年龄鉴定,身高推断,死亡时间推断,死亡原因推断,骨骼身源的推断。

白骨化:尸体软组织经腐败过程逐渐软化、液化,直至完全溶解消失,毛发和指(趾)甲脱落,最后仅剩下骨骼,称为白骨化。

分级:轻度,动物骨骼表面骨质完好,或基本完好,骨骼表面扔富有光泽感,暴露时间一般不超1年,非常完好的骨骼基本不超半年。

中度,动物骨骼表面骨质有破损,骨骼表面缺乏光泽感,暴露时间应在一年以上,两年以内。

重度,动物骨骼表面骨质已经完全消失,而且在骨骼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变粗糙,有些可在表面看到腐蚀现象,暴露时间往往在两年以上。

法兰克福平面:将颅骨左、右侧外耳门上缘点和左侧眶下点三点确定的平面,如颅骨左眶下缘点损坏,则采用右侧眶下点替代。

人种的划分:蒙古人种,分布于东亚,东南亚,中亚细亚,西伯利亚和美洲等地(北亚,南亚,东亚,东北亚,美洲)。

欧罗巴人种,分布于欧洲,西亚北非和南亚次大陆的北部地区,在美洲和大洋洲也有很大比例(大西洋-波罗的海,印度地中海,中欧,白海-波罗的海,巴尔干-高加索)。

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分布于旧大陆回归线以南(澳大利亚,维达,美拉尼西亚,尼格利陀,尼格罗,尼格利罗,布须曼)。

过渡人种。

颅最大长:眉间点至颅后点在正中矢状面的最大直线距离。

颅最大宽:通过眉间点和颅后点绕颅骨一周的水平长度。

颅宽:两侧颅侧点之间的距离。

颅高:前囟点至颅底点的距离。

颅顶点:将颅骨位于眼耳平面时,在正中矢状面上的最高点。

面宽:两个颧点之间的直线距离颅底长:鼻根点至枕骨大孔前缘点之间的距离颅周长:通过眉间点和颅后点绕颅一周的水平长度。

用软尺测量。

性别鉴定中,哪些人体骨骼较有价值:骨盆>单块髋骨>颅骨>下颌骨>胸骨>股骨。

@颅骨表面特征的性别差异()下颌骨的性别差异:男性整体粗壮,较厚而重;下颌体较高,颏结节发达,近于方形,骨质厚;下颌支较宽;下颌角较小;下颌角区较粗糙,往往外翻;髁突肥大而粗壮,两髁突间距较大。

女性整体较小;下颌体较低;颏部较小,圆而尖,骨板较轻而薄;下颌支较窄;下颌角较大;下颌角区较光滑,外翻部明显;髁突较为弱小,两髁突间距较小。

骨盆的性别鉴定:男性(骨盆整体粗壮,肌棘明显,骨骼厚重,骨盆入口纵径大于横径,呈心脏形。

骨盆腔高而窄,呈漏斗形。

骨盆出口狭窄,坐骨棘发达。

耻骨下角呈V字形,夹角较小,相当于示指与中指所形成的夹角。

骶骨底第一骶椎上关节面大,约占骶骨底部的2/5~1/2。

)女性(骨盆整体纤细,肌棘不明显,骨骼轻,骨盆入口横径大于纵径,呈椭圆形。

骨盆腔浅而宽,呈圆柱形。

骨盆出口宽阔,坐骨棘不发达。

耻骨下角呈U字形,夹角较大,相当于拇指与示指所形成的夹角。

骶骨底第一骶椎上关节面小,约占骶骨底部的1/3。

)性别鉴定中,耻骨支移行部有哪些观测点:①外形特征:男性较窄,较高呈三角形,女性较宽,较矮,类方形②腹侧弧:男性有且明显,女性表现为向外行走的隆起嵴③移行部腹侧面内下角:女性有一呈直角三角形的小区④缘支角:该角男性大于女性⑤分娩瘢痕:为女性所特有⑥耻骨支移行部宽高指数:男性小于女性复合弧:即耳状面的腹侧缘及坐骨大切迹前缘所构成的弧线。

分娩瘢痕:分娩瘢痕为耻骨支行移部背侧面,近耻骨联合面背侧缘处,并与之大体平行的骨质凹痕,约黄豆粒大小,或呈凹形骨粗糙面。

耳前沟:妊娠女性常见,男性很少见。

是指髋骨耳状面前下方的深而宽,边缘不规则,底部凹凸不平的沟槽,是妊娠期骨质吸收所形成,又名分娩沟!根据骨骼推断年龄:①骨化中心与骨骺愈合②骨的形态变化③骨骼的大小、长短和骨组织学改变。

骨化点:骨化中心或骨化核,与年龄有关的主要是指出生前,后在长骨两端软骨内新出现的次级骨化中心。

骨骺:是由次级骨化中心向四周扩展不断生成骨小梁,即成为松质骨的骨骺。

骨骺愈合:又称骨骺闭合,至青春期前后,软骨细胞失去增生能力骺软骨板被骨组织所代替,骨骺与骨干完全接合。

骺软骨板的愈合过程:未愈合(骨骺与骨干之间有明显的间隙有软骨板相隔,白骨化的年轻骨骸其骨骺与骨干脱离,骨面凹凸不平,其边缘呈锯齿状),开始愈合(由于骺软骨板的逐渐成骨骨化,骨骺与骨干之间间隙逐步缩小,锯齿状边缘趋于消失),接近愈合(骨骺与骨干基本接合,仅在骺干之间留有一条完整或不连续的细小分界线),完全愈合(骨骺线成为骨性痕迹)如何根据耻骨联合面推断年龄:密切相关指标:联合面的沟与嵴,骨化结节,耻骨结节,联合面周缘,腹侧斜面及下角等。

1)男性耻骨联合面的年龄变化青春前期(14岁):耻骨联合面中部最高,嵴沟交替,沟内有散在小孔,类似蜂窝状。

延续至耻骨节结嵴显著。

1级(17岁):联合面中部略成水平,嵴高锐,达2~3mm,可见局部低平。

2级(20岁):联合面嵴低钝,沟变浅。

联合面上出现骨化节结。

耻骨节嵴开始消失。

3级(23岁):联合面嵴基本消失,沟变平,骨化节结融合出现骨化形态。

背侧缘腹侧斜面形成。

4级(27岁):联合面骨化基本结束而平坦,有时可见嵴残痕。

腹侧缘逐渐形成。

斜面向上扩大。

5级(31岁):联合面平坦,联合缘形成,下角明显。

斜面向上扩大至顶端。

从此期开始,联合面出现程度不同的下凹。

6级(35岁):联合缘及下角清晰明显。

联合面骨质开始致密。

腹侧斜面上段出现破损。

7级(40岁):联合面骨质较光滑细腻坚硬。

下角明显。

斜面开始出现节结状。

8级(45岁):联合缘背侧部分外翻如唇状。

近50岁时,联合面开始凹凸不平或疏松,斜面成节结状。

9级(50岁)联合面凹凸不平,下角内常有密集小孔。

联合缘破损,腹侧上段较明显,下角变平。

耻骨逐渐疏松。

2)女性耻骨联合面的年龄变化青春期(14岁):耻骨联合面类似蜂窝状,中部略水平。

延续至耻骨节结的嵴明显。

腹侧下缘略倾斜。

1级(17岁):联合面中部略成,嵴高锐,达2~3mm,可见局部低平。

2级(20岁):联合面略钝,背侧缘逐渐形成,可见局部低平。

耻骨节结嵴开始消失。

出现骨化节结。

3级(23岁):联合面的嵴由钝至消失。

骨化节结与联合面逐渐融合,出现骨化形态,背侧缘完全形成。

4级(27岁):联合面嵴由痕迹至消失,骨化形态逐渐结束而平坦或舟状。

腹侧缘多数未形成。

5级(31岁):联合面较平坦。

部分者腹侧上缘尚未形成。

下角明显。

斜面隆起形向上扩延至顶端。

6级(35岁):联合面骨质较致密。

腹侧缘逐渐形成。

斜面增宽,其侧缘成嵴状。

7级(40岁):联合面骨质较细腻坚硬。

联合缘形成。

斜面侧缘显著成嵴状。

8级(45岁):联合面骨质开始疏松,斜面骨质疏松。

嵴状侧缘逐渐变短,50岁以后基本消失。

9级(50岁):联合面骨质明显疏松。

联合缘逐渐破损或单纯变圆。

60岁后整个耻骨类似焦渣状。

3)耻骨节结的愈合和骨化节结的出现的时间时比较稳定的。

耻骨节结愈合年龄在20~25;骨化节结的出现年龄在21~25岁,一般不超过25岁。

骨骼推断身高的检验程序:1、清洁送检骨骼,拼接破碎骨骼,尽量恢复原来的解剖学形态2、首先确定骨骼的性别、年龄,必要时确定种族和民族3、按测量项目和测量要求,测量骨骼4、选择与性别、年龄和种族相当的身高公式5、根据长管骨推断身高,应考虑年龄的影响:颅骨面貌复原:是指根据人体头面部软组织及五官的形态特征与颅骨形态特征间的相关关系,在颅骨上,或颅骨的石膏模型上,或颅骨的影像上,用可塑物质(橡皮泥、粘土、塑像蜡等)雕塑或其他方法(颅骨侧面描记、计算机颜面影像等)重建颅骨生前面貌形象的技术。

在法医人类学中,颅骨面貌复原用于无名尸身源查找工作。

颅骨面貌复原的原理:1)颅骨是容貌的内核和构架,五官和头面部的软组织附着在颅骨的相应部位上,其形态受颅骨各部位形态和结构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2)头面部的软组织厚度,除颊部变化较大外,其余部位,尤其是决定侧面轮廓的正中矢状位上各部位的软组织厚度比较恒定。

3)面貌特征上的年龄变化和性别特点在颅骨上可以得到比较明确的反映。

4)成年人的颅骨个体形态比较恒定面部组织厚度的测量法:刀刺法,针刺法,X线片法,超声波法,CT法及核磁共振法等。

颅相重合技术的定义:用可能是出自同一人的颅骨和照片,在一个特殊的装置上使二者的影像按相同的成像条件相互重合,以重合时能否达到解剖关系上的一致来判定颅骨和照片是否出自同一人,以进行个人识别的技术。

法医人类学中的颅相重合用于为侦查提供线索和为诉讼提供依据。

牙齿的分类:乳牙,恒牙。

切牙,尖牙,双尖牙,磨牙。

门齿形态:上颌切牙舌侧面沿齿冠的边缘形成隆起的骨嵴,而骨嵴内侧的齿冠舌侧面平滑,形似铲状,称为铲形门齿(蒙古人种)。

上颌切牙舌侧面无边嵴及舌窝,整个舌侧面比较平滑,称为片形门齿(高加索人种和尼格罗人种)。

牙齿年龄判断主要根据:1.牙齿的生长发育,适用于未成年人。

2.牙齿发育成熟后增龄性变化规律,如牙齿的磨耗,继生牙本质,牙龈退缩等。

)简述牙磨耗的六、九级分级法:1)牙磨耗的六级分级法:1.牙尖顶和惯的边缘部分稍有磨耗。

平均年龄23岁。

2.牙尖磨平或咬合面中央凹陷。

平均年龄27岁。

3.牙尖大部磨耗,牙本质点状暴露。

平均年龄32岁。

4.牙质点扩大,互相融合成片。

平均年龄41岁。

5.牙冠部分磨耗,牙本质全部暴露。

平均年龄53岁。

6.牙冠咬合面全部磨耗,牙髓腔暴露。

2)牙磨耗的九级分级法:1,牙尖顶和边缘部分微有磨耗。

平均年龄19.6岁。

2.牙尖磨平或咬合面中央出现凹陷。

平均年龄24.2岁。

3.牙尖大部分磨平,其中一个或两个牙尖出现点状牙质暴露。

平均年龄30岁。

4.有三个牙尖的牙质点暴露或两个牙尖的牙质点扩大并连成一片。

平均年龄38.2岁。

5.有四个牙尖的牙质点暴露或三个牙尖的牙质点暴露,而其中有两个牙质点扩大并连成一片。

平均年龄44.7岁。

6.有两个或三个牙质点扩大连成一片,而其中两个或一个牙质点分离。

平均年龄54.5岁。

7.牙冠部分磨去,四个牙尖的牙质点联合,但咬合面仍有残留的釉质小点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