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不等式教案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不等式的定义,掌握不等式的性质,能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等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不等式组的定义,掌握解不等式组的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4.能够运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理解区间表示方法。
(3)采用讲练结合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解不等式的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互动性。
2.教学过程:
(1)导入:以实际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新知:讲解不等式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发现性质,加强理解。
(3)例题: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引导学生运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信心。
2.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精神,让学生在解决不等式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恐惧心理,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增强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性质,能够熟练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拓展题:针对不等式组的内容,设计2-3道拓展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1.1不等式的概念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和代数表达式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不等式的概念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在理解深度和运用灵活性方面仍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因此,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4.能够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比较大小、求范围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出不等式的概念,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数学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数轴辅助分析不等式,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不等式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从第4题开始,选择至少两道题目进行解答,这些题目涉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模型,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识别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并建立相应的不等式关系。
3.设计一道生活情境题,要求学生自己编写一个包含不等式的实际问题,并将其解答出来。这个问题可以涉及购物、交通、饮食等任何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以此检验学生对不等式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
4.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加深对不等式性质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一系列不等式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解答,展示解题过程,并对错误答案进行讲解。
3.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从概念、性质、应用等方面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4.小组合作完成一道开放性问题,要求每组分析一个社会现象或科学问题,如人口增长、资源分配等,通过建立不等式模型来探究问题背后的数学原理。
初中不等式的基本内容教案
初中不等式的基本内容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不等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3. 能够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不等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教学难点:1. 不等式的性质。
2. 解不等式的思路。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不等式的概念,可以通过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重量等来引导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 举例说明不等式的表示方法,如2x > 3。
二、不等式的性质(15分钟)1. 介绍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如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 通过示例演示不等式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0分钟)1. 介绍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如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等。
2. 通过示例演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让学生练习解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提供解答和解析。
四、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介绍如何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2.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让学生练习解决几个实际问题,并提供解答和解析。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不等式的概念,介绍不等式的性质,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不等式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
同时,通过练习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教学评价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的进步。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逻辑思维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1. 不等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不等式的两边加减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 不等式的两边乘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 不等式的两边乘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 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运用。
2. 教学难点:不等式性质3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相关知识点,如实数、比较大小等,为学生学习不等式打下基础。
2. 新课讲解:介绍不等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讲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通过例题展示运用。
3.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 实际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问题、排序问题等。
5. 课堂小结:总结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运用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解答:检查学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对比等式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等式与不等式的异同。
2. 介绍不等式的其他性质,如不等式的传递性、同向不等式的可加性等。
八、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等式性质的应用,分享解题心得。
2. 教学游戏:设计有关不等式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策略调整1.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讲解不等式的难点知识点。
2.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跟上课堂进度。
初中不等式的性质教案
初中不等式的性质教案篇一:不等式的性质教案课题: 9.1.2不等式的性质(1)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张跃进篇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课题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探索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不等式变形。
方法与过程:通过对比不等式的性质和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家对不等式性质的探索,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同时还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正确运用将不等式变形教学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3的运用教学方法:类推探究法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Ⅰ.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不等式与等式只有一字之差,那么它们的性质是否也有相似之处呢?本节课我们将加以验证.Ⅱ.新课讲授1.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推导(1)提问1:如果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会怎么样?举例说明3<53+2<5+2 3-2<5-23+5<5+5 3-5<5-53+a<5+a 3-a<5-a3+ a+b <5+ a+b 3-(a+b) <5-( a+b)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很好,不等式的这一条性质和等式的性质相似。
下面继续进行探究。
(2)提问2如果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会怎么样?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小组互相讨论总结23;2÷=2×53×5=3÷;2÷2=2×3×=3÷2;121215152÷(-1)=2×(-1)3×(-1)=3÷(-1);2÷(?)=2×(-5)2×(-5)=3÷(?);1122(3)如果在不等式的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会怎么样?(乘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除以这个数的倒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七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教案、教学设计
c.引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表示大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它叫做“不等式”。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不等式的定义、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过程:
a.介绍不等式的定义,包括不等式的符号、形式等。
b.讲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如传递性、加法和乘法性质等。
a.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大小关系,自然引入不等式的概念。
b.新课:讲解不等式的定义、性质和解法,结合实际例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
c.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d.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不等式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a.布置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b.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辅导。
c.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进行批改,给予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d.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的不等式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3.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策略,先让学生解决具体的不等式问题,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4.利用数轴、图像等直观工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5.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c.对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体会。
不等式教案(改好)
不等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不等式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提高解不等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不等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4. 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5. 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概念、表示方法,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不等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不等式的转化,解复杂不等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不等式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不等式的表示方法,总结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 课堂讲解:讲解不等式的定义,演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解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应用: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不等式概念、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2. 评价方法: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
3. 评价内容:a. 不等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的掌握。
b. 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运用。
c. 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不等式的能力。
4. 评价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其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2.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不等式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
3. 实际问题案例:收集一些与不等式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教学和实践。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不等式的应用实例和学习材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不等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初中不等式知识点详解教案设计
初中不等式知识点详解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初中不等式知识点的详解,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含义及等式的性质,学习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应用。
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如下:1.不等式的概念2.一元不等式3.不等式的性质4.不等式的解法5.不等式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的概念。
2.能够解一元不等式。
3.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4.熟练运用不等式求解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子介绍不等式,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含义。
如:2x>6,这是一个不等式,x的取值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不等式成立2.提出新概念(15分钟)通过多组例子介绍一元不等式的概念,如x+2>5,2x-3>7等。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一元不等式的表达方式。
3.不等式的性质(15分钟)介绍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如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移项原理等。
同时,要通过例题讲解不等式的性质如何运用到解题中。
4.不等式的解法(30分钟)介绍不等式的解法,如化简不等式、分离式、换元法等。
同时,通过练习题讲解不同解法的应用及怎样选择最优解法。
5.应用(30分钟)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的不等式解法运用到求解实际问题中。
如利用不等式求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买一款手机,若月收入不少于3000元,则可以选择价格在2000元到4000元的手机,若月收入不足3000元,则只能选择价格在2000元以下的手机。
6.小结(5分钟)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不等式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2.演示法3.实践法4.讨论法五、教学手段1.课件展示2.练习题讲解3.实物展示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后练习,检测学生掌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应用场景的程度。
2.通过讨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不等式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初中数学教科书2.课件3.练习题集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了解不等式概念及其应用。
不等式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不等式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不等式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等式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一)内容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数轴上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二)内容解析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关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常见行程问题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几个概念、前面学过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通过类比教学、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几个概念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又进行数形结合,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直观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一)教学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3、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4、用数轴来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二)目标解析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正确区别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数式、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个元素,而解集是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个过程、4、达成目标4的标志是: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又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学习不等式的一种重要工具、操作时,要掌握好“两定”:一是定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界点即可,边界点含于解集中用实心圆点,或者用空心圆点;二是定方向,小于向左,大于向右、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实质是一节概念课,对于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以及解不等式可通过类比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类比教学,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以及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课前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动画演示情景激趣多媒体演示: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现在换了一个大人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从“等”过渡到“不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立足实际引出新知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km,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然后小组反馈交流结果、最后,老师将小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学生没有讨论出来的思路老师进行补充)。
初中数学不等式教案
初中数学不等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不等号(>、≥、<、≤)。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如两边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方向不变;两边乘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两边乘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3)学会解简单的不等式方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不等式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2)解不等式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运用。
(2)解不等式方程的步骤。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不等式的课件或板书。
(2)不等式方程的练习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不等式的相关知识。
(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点,如方程的概念。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不等式吗?2. 探究不等式:(1)介绍不等式的概念,展示不等号(>、≥、<、≤)。
(2)引导学生观察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如两边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方向不变;两边乘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两边乘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3)举例说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 解不等式方程:(1)介绍解不等式方程的方法。
(2)示范解一个简单的不等式方程。
(3)学生练习解不等式方程,教师指导。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不等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及解不等式方程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不等式方程的方法。
2. 观察生活中不等式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理解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课堂练习:1. 选择题:(1)下列哪个符号表示不等号?(A)> (B)< (C)≥(D)≠(2)如果一个数加上5后大于10,这个数应该大于多少?(A)5 (B)6 (C)7 (D)82. 填空题:(1)已知x < 3,下列哪个数不能替换x?(A)2 (B)3 (C)4 (D)5 (2)如果a > b,3a与3b的关系是(A)3a > 3b (B)3a = 3b (C)3a < 3b八、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分配资源等。
七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自主学习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1. 不等式的定义2. 不等式的性质第二课时:不等式的基本运算1. 不等式的加减法2. 不等式的乘除法第三课时: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 解不等式组的策略第四课时:不等式应用举例1. 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2. 不等式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五课时:复习与拓展1. 复习不等式、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2. 拓展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不等式的概念、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方法。
难点: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不等式概念。
2. 讲解不等式的性质。
3. 练习不等式的基本运算。
第二课时:1. 讲解不等式的加减法运算。
2. 讲解不等式的乘除法运算。
3. 练习不等式的基本运算。
第三课时:1. 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 讲解解不等式组的策略。
3. 练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第四课时:1. 举例讲解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 举例讲解不等式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练习不等式及不等式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五课时:1. 复习不等式、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
2. 拓展练习。
六、教学评价:采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小组讨论、个人总结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重点关注学生对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不等式的性质和运算过程。
初中数学不等式公开课教案
初中数学不等式公开课教案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能够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讲练结合、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引入不等式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不等式的含义。
(二)新课讲解1、介绍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2、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通过例题讲解不等式的解法应用。
(三)课堂练习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2、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小组讨论1、布置小组讨论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2、选取小组代表进行解答和讲解。
(五)总结和拓展1、总结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2、讲解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评价1、课堂讲解:重点清晰,难点解释到位,语言表达准确;2、课堂练习:学生参与度高,解答正确率较高;3、小组讨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良好;4、学生反馈:学生对不等式的理解和应用有较好的掌握。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七、教学资源1、教案;2、PPT;3、练习题;4、小组讨论题目。
八、教学时间1课时。
九、教学内容1、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通过对不等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不等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性质2、性质3)。
3. 不等式的运算规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概念、表示方法、基本性质及运算规则。
2. 教学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感受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不等式的概念,让学生感知不等式的存在。
2. 新课讲解:讲解不等式的表示方法,阐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3. 例题解析: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4.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掌握。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深入研究不等式的应用。
6.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为下一步教学提供调整依据。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考察其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参与度,评价其协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不等式的定义、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
2. 练习题库: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3. 实例素材:收集与不等式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讨论和练习。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不等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第3-4课时:讲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 第5-6课时:通过例题解析和练习,巩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初中不等式备课教案
初中不等式备课教案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不等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 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 教学难点: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式的概念,如“某班有男生和女生共50人,男生人数多于女生人数,请问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让学生感受不等式的实际意义。
2. 学习不等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实际问题,发现不等关系,从而引入不等式的概念。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发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 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讲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2)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4. 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不等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实际应用,评价学生对不等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掌握程度。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解法。
2. 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际问题:搜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不等式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初一不等式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方案教学内容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小结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3.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会“逆向”地思考问题,灵活的解答问题。
重点难点能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教学过程知识梳理一、知识结构图二、知识点回顾1.不等式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常见的不等号有五种:“≠”、“>” 、“<” 、“≥”、“≤”.2.不等式的解与解集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直观的表示出来,具体表示方法是先确定边界点。
解集包含边界点,是实心圆点;不包含边界点,则是空心圆圈;再确定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说明:不等式的解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有区别的,不等式的解是不确定的,是一个范围,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则是一个具体的数值.例1:对于不等式x+8≥10,我们可以说x=5是这个不等式的,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是,在数轴上表示为概念基本性质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不等式实际应用不等式的解集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a b >,那么__a c b c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0a b c >>,那么__ac bc (或___a bc c)(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如果a b >,0c <那么__ac bc (或___a bc c)说明:任意两个实数a 、b 的大小关系:①a -b>O ⇔a>b ;②a -b=O ⇔a=b ;③a-b<O ⇔a<b .例1:若x y <,用“>”号或“<”号填空: (1)2__2x y ++ (2)__x a y a -- (3)11__33x y (4)2__2x y -- 例2:若a<x<0,则ax x 2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是ax+b>O 或ax+b<O(a ≠O ,a ,b 为已知数). 5.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 (4)合并同类项;(5)化系数为1.说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不同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这是解不等式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例1:解不等式:2132x x-≤-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明:判断一个不等式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需满足两个条件:①组成不等式组的每一个不等式必须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且未知数相同;②不等式组中不等式的个数至少是2个,也就是说,可以是2个、3个、4个或更多. 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通常利用数轴来确定.8. 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设a>b ) 不等式组图示解集x ax b >⎧⎨>⎩ bax a >(同大取大)x ax b <⎧⎨<⎩ b ax b <(同小取小)x ax b <⎧⎨>⎩ bab x a <<(大小交叉取中间)x ax b >⎧⎨<⎩ba无解(大小分离解为空)9.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例:解不等式组10、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综合应用; 例1:已知,x 满足⎪⎩⎪⎨⎧-+-+1411533 x x x 化简 52++-x x例2:代数式2131--x 的值不大于321x -的值,求x 的范围3(2)451312x xx x x -+<⎧⎪⎨--≥+⎪⎩例3:有一个两位数,其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2,这个两位数在50和70之间,你能求出这 个两位数吗?基础过关1.若n m >,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A)b n a m +<+ (B)nb ma < (C)22na ma > (D)n a m a -<-2.不等式)53(2)2(4+>-x x 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3.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1≤≤-x ,则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A)-2-101324(B)-2-101324(C)-2-101324 (D)-2-1013244.若方程x x m x m 5)3(1)1(3--=++的解是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45->m (B)45-<m (C) 45>m (D) 45<m 5.不等式m m x ->-2)(31的解集为2>x ,则m 的值为( ) (A)4 (B)2 (C)23 (D)216.不等式组⎩⎨⎧<-≤-321x x 的解集是( )(A)1-≥x (B)5<x (C)51<≤-x (D)51<-≤或x x7.x 的21与5的差不小于3,用不等式表示为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1不等式的性质教案
-不等式的证明:对于一些不等式性质,学生可能需要通过证明来加深理解,这对于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举例:
-难点解释:解释为什么当a > b时,对于任何正数c,都有ac > bc,以及当c为负数时,不等号方向改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不等式的定义: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表示方法,如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
-不等式的性质:掌握同向不等式相加、相减的性质,反向不等式相乘、相除的性质,以及不等式的可乘性和可除性。
-不等式的简单应用: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模型,并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
-重点讲解a > b和a < b的含义,以及它们在数学表达中的应用。
-强调当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时,不等号方向不变;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改变的性质。
-通过实际例题,演示如何将情境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并求解。
2.解不等式性质背后的逻辑,为什么乘以或除以不同性质的数会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不等式的性质和不等式的简单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不等式的性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不等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不等式表示不同物体的重量关系。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不等式的性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情况?”(例如:比较两个人的身高)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不等式的奥秘。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不等式》
教学计划:《不等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表示方法,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式模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掌握解不等式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态度和探究精神;通过团队合作,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不等式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概念,并能准确地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掌握不等式变形过程中不等号方向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生活实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比较情境(如比较两个人的身高、体重等)引入不等式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问题提出: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如“找出所有比5大的整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问题,从而引出不等式的表示方法。
●概念阐述:明确不等式的定义,介绍不等式的几种常见形式(如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并举例说明。
2. 不等式表示与识别(10分钟)●例题讲解:通过几个简单的例题,让学生熟悉不等式的表示方法,能够准确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不等式。
●分类讨论:引导学生对不等式进行分类讨论,识别出哪些是不等式,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将其转化为不等式表示,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3.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15分钟)●方法介绍:详细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并强调在不等式变形过程中注意不等号方向的变化规律。
●例题演示:通过具体例题演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全过程,边讲边练,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
●练习巩固:设计几道不同类型的一元一次不等式题目让学生练习,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初一不等式教案
初一不等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区别不等式与等式的差异。
2.能够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不等式的方法。
3.能够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与解不等式的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不等式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学生对等式的理解,引导学生发现等式与不等式的差异。
2.通过举例子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不等式,并与等式进行区分。
【内容展开】1.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a.向学生提出“2>1”这个不等式,引导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比较关系。
b.介绍不等式的符号表示方法,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使用规则。
c.讲解不等式的性质,即同一个数加上或减去一个数,不等式的大小关系不变。
d.利用多个例子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2.不等式的解法a.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主要是通过变形、移项和比较的方式解决。
b.讲解一些特殊不等式的解法,如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c.通过练习题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不等式的解法。
3.不等式的应用a.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不等式的应用场景。
b.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不等式进行解决。
c.让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加深对不等式的应用理解。
【总结与归纳】1.教师总结不等式的概念和解题方法,并与学生一同归纳总结。
2.向学生提问不等式的应用,考察学生的理解情况。
3.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回顾重点知识。
五、教学延伸:1.给予学生更多的不等式练习题,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解不等式的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作业布置:1.布置不等式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鼓励学生尝试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不等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不等式进行解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9.1.2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2)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满100元减20元。如果小王购买了一件原价200元的衣服,实际支付了160元。请问:小王购买的衣服是否享受了打折优惠?请用数学语言表示并证明。
4.探究题: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1)如果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式是否仍然成立?请给出证明。
(2)如果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式会发生什么变化?请给出证明。
5.复习题: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布置以下复习题:
(1)回顾已学的方程和不等式的区别与联系,总结在解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整理本节课所学的不等式性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总结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图像直观地理解不等式的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直观思维能力。
3.设计丰富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不等式的性质,提高解题技巧。
4.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不等式,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不等式的证明:教师以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证明不等式的性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2.讨论内容:
(1)不等式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如何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和困惑。
3.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参与学生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逻辑思维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不等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加减乘除同一个数(或式子)到不等式的两边,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 不等式的解集及其表示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不等式性质的灵活运用,解集的表示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等式的图形解集,增强直观感受。
3. 运用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不等式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表示方法。
2. 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发现不等式的加减乘除性质。
3. 应用不等式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5. 总结与拓展:总结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教案附件:练习题:1. 判断下列不等式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a) 2x > 3xb) 5(x 2) < 3(2x + 1)c) 4x 12 < 3(2x + 6)2. 解下列不等式:a) 3x 7 > 2b) 2(x 5) > 15c) 5x + 6 <= 4x + 20答案:1. a) 不成立,因为2x < 3x;b) 成立,因为5(x 2) = 5x 10,3(2x + 1) = 6x + 3,5x 10 < 6x + 3;c) 成立,因为4x 12 = 4(x 3),3(2x + 6) = 6x + 18,4(x 3) < 6x + 18。
2. a) x > 3;b) x > 10;c) x <= 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课时 生活中的不等式一.课前预习:生活中表示不等关系的例子(1)如图,小明与小聪玩跷跷板,大家都不用力时,跷跷板左低右高。
小明的身体质量为 p(kg),小聪的身体质量为q(kg),书包的质量为2kg ,怎样表示p 、q 之间的关系? (2)如图,天平左盘放三个乒乓球,右盘放5g 砝码,天平倾斜。
设每个乒乓球的质量为x (g ),则根据图形可列出怎样的关系式?(3)公路上常有这样的标志:限速100km/h ,速度记作a ,则可以写出不等式是(4)(x+1)0=1,x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概括;象以上列出的四个式子 , , , 。
用不等号表示不等 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二.典型例题例1.用不等式表示: (1)x 的一半小于-1 ; (2)y 与4的和大于0.5; (3)a 是负数; (4)b 是非负数; 模仿练习:用不等式表示(1)a 是正数; (2)a 是非负数;(3)a 与6的和小于5; (4)x 与2的差大于-1; (5)x 的4倍不大于7; (6)y 的一半不小于3. (7)x 2与1的和是非负数 (8)3与x 的差的一半是非正数 例2.一辆48座的旅游车载有游客x 人,到一个站上又上来2个人,车上仍有空位,有数学式子表示上述数量关系例3.如何表示下面气温之间的不等关系?某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是-2℃,最高气温 是6℃,该市这一天某一时刻的气温t ℃。
三.热身练习:1、有下列数学表达:①-30<;②450x +>;③3x =;④2x x +;⑤4x ≠-; ⑥221x x +>+.其中是不等式的有( )个.A 、2B 、2C 、4D 、52.如图所示,对a ,b ,c 三种物体的重量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a <cB 、a <bC 、a >cD 、b <c3、用不等式表示: (1)x 的32与5的差小于1; (2)x 的4倍大于x 的3倍与7的差; (3)8与y 的2倍的和是正数; (4)a 的3倍与7的差是负数; (5)x 与6的和不小于9; (6)x 与8的差的32不大于0. 4、a ,b 两个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用“<”或“>”号填空:(1)a __________b ; (2)|a |__________|b |; (3)a +b __________0; (4)a -b __________0; (5)a +b __________a -b ; (6)ab __________a . 5、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之间的关系:(1) 根科学家测定,太阳表面的温度不低于 6000 ℃.设太阳表面的温度为t (℃),怎样表示t 与6000之间的关系?(2)燃放某种礼花弹时,为了确保安全,人在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燃放前转移到10 m 以外的安全区域.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02m/s ,人离开的速度为4m/s ,导火线的长x(m)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请你列出.(3)如图是测量一颗玻璃球体积的过程:(1)将300ml 的水倒进一个容量为500ml 的杯子中;(2)将四颗相同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没有满;(3)再加一颗同样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满溢出.根据以上过程,推测这样一颗玻璃球的体积在________ cm 3以上,_________cm 3以下。
四、课后反思: a a abbccb bb第32课时不等式的解集姓名一.课前预习:1.不等式的解(1)将1, -2, 4, -3, 0, 5, 7.3逐个代入不等式x-3>0中,发现满足这个不等式的数有 .所以我们就说,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数称为该不等式的解(2)练习: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不等式的解.回答”是”或者”不是”2x-1≤5 (其中x取3.1) 答 - x+8<1 (其中x取9) 答2x-3≤0 (其中x=1.5) 答x-1>0 (其中x=3) 答(3)你可以发现适合不等式x-1>0的解有个2 .不等式的解集因为不等式的解有个,所以把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部叫做不等式的解集例如不等式x-3>0的解集是x>3,不等式x-4<0的解集是x<43.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例如,在数轴上表示大于3的数的点应该数3所对应点的左边还是右边?因此我们可以在数轴上把x>3直观地表示出来.画图时要注意方向(向右)和端点(不包括数3,在对应点画空心圆圈).如图所示:同样,如果某个不等式的解集为x≤-2, 那么它表示x取那些数?此时在作x≤-2的数轴表示时,要包括-2的对应点,因而在该点处应画实心圆点.如图所示:小于向左画,大于向右画;无等号画空心圆圈,有等号画实心圆点.二.典型例题: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x<3;(2)x≤4;(3)x≥-0;(4)x<2;(5)-1≤x<2.(1)(2) 自己画(3) 自己画(4) 自己画(5) 自己画0 1 2-1-2-3三、热身练习1. 下列哪些是不等式x+2>4的解?把是的圈出来.-5, -3, -1.5, 0, 1, 2, 3.4, 4, 5, 6.2, 92. 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分别是x <2和x ≤2,它们主要是有什么不同?在数轴上表示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区别?3.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分别是x <1和x ≥1,分别在数轴上将它们表示出来.4.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x >-5; (2) x ≤2; (3)x <212 .5.写出下列各图所表示的不等式的解集:(1);(2).(3) ;(4); (5) ; (6)6、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x ≤-5; (2)x ≥0; (3)x >-1; (4)1≤X ≤4; (5)-2<X ≤3;7、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再用数轴表示解集,最后从图形中找出正整数解. X 不大于4四、课后反思:课外作业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5是y -1>6的解;(2)不等式m -1>2的解有无数个;(3)x >4是不等式x +3>6的解集;(4)不等式x +1<2有无数个整数解.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2、下列不等式的解集中,不包括-3的是( )A.x≤-3B.x≥-3C.x≤-4D.x≥-4 3、不等式x ≥6的最小解是 ; 4、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1x <;(2)3x ≤-;(3)1x >-;(4)2x ≥-. 解:(1) (2)(3) (4)5、写出下列各数轴所表示的不等式的解集: (1) (2)(3)6、 写出不等式x+3≥0的负整数解.7、写出不等式x-5<0的正整数解. 110 10 1 08、满足不等式x<5的所有整数解的和是 .9、满足不等式-4≤x<2的整数解的个数是 .※10、请你根据非负数的意义和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讨论以下问题:(1)不等式x2>0 的解集是;不等式|x|>0 的解集是 .(2)不等式20x≥的解集是;不等式|x|≥0 的解集是.※11、若关于x的不等式x-a<0的正整数解只有1,借助数轴求a的取值范围.※12、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都是整数,它的周长是偶数,已知其中的两条边长分别是4和2003,则满足上述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为()A.1B.3C.5D.7【课外链接】来自生活中的“糖水不等式”:a克糖水中有b克糖(a>0,b>0,且a>b),则糖的质量与糖水的质量比为ba.若再添加c克糖(c>0),则糖的质量与糖水的质量比为b ca c++.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添加糖后,糖水会更甜,于是得出一个不等式:b c ba c a+>+,趣称之为“糖水不等式”.请你思考:若能从原来a克糖水中提炼出c克糖(c<b),则糖水会变得没有原来甜,你能得出另外的“糖水不等式”吗?第33课时 不等式的性质 姓名一:课前预习:1.复习,大家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吗?等式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2.预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如图所示,一个倾斜的天平两边分别放有重物,其质量分别为a 和b (显然a >b ), 如果在两边盘内分别加上等量的砝码c ,那么盘子仍然像原来那样倾斜(即a +c >b+c )。
(1)不等式的性质1: 如果a >b ,那么a +c >b +c ,a -c >b -c这就是说,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式的方向不变。
练习:(1)∵3<5,∴3+2 5+2,3-2 5-2,3+a 5+a ,3-a 5-a (2)若a >b ,则a +3 b +3;a -5 b -5; a +3m b +3m ;(3)若a <b ,则a +1 b +1;a -3 b -3; a -2n b -2n ;将不等式7>4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比较所得的数的大小,用“<”或“>”填空: 7×3_______4×3, 7×2_______4×2, 7×1_______4×1, 从中你能发现什么?(2)不等式的性质2: 如果a > b ,并且c > 0,那么ac > bc 。
这就是说,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练习:(1)若a >b ,则3a 3b ; 5a 5b ;23a 23b; (3)不等式的性质3:如果a>b ,并且c<0,那么ac<bc 。
这就是说,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练习:(1)若a >b ,则-3a -3b ; -5a -5b ;-23a -23b;二、典型例题:例1、设a <b ,用“<”或“>”号填空:(1)a -3 b -3;(2)a -b 0.(3)―4a ―4b ;(4)5a -5-b.7×(-1)_______4×(-1), 7×(-2)_______4×(-2), 7×(-3)_______4×(-3),例2、已知x <y ,用“<”或“>”号填空。
(1)22++y x ;(2)y x 3131; (3)y x --; (4)m y m x --例3、用不等式性质将不等式变形成x >a 或x <a 的形式。
431132x x +-->四、热身练习:将下列不等式改写成“x >a ”或“x <a ”的形式:(1)x -3>2 (2)3x <2x -3 (3)12x >-3; (4)-2x <3x+5(5)x -4>3 (6)2x -3<x -2 (7) x +1>-3; (8)-2x -4<4x +4;(9) x ≤ 2(x -2) (10)3-x >0 (11)x 2-<4(13)x -4>3 (14)2x -3<x -2 (15)21x +1>-3;(16)-2x -4≥4x +8; (17)-31x ≤31(x -2); 四、课后反思:第34课时 7.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姓名一、课前预习:1、只含有___末知数,且含末知数的式子是_____,末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系数不等于____,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