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课后练习
小学语文二年级《刻舟求剑》学习提升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刻舟求剑》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阅读理解1. 故事中的人物在宝剑掉入江中后,采取了什么行动?A. 立即跳入江中寻找B. 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C. 向旁边的人求助D. 继续坐船过江2. 故事中的人物认为,他能从船舷上刻的记号处找回宝剑的原因是?A. 宝剑会自己漂回来B. 江水会停止流动C. 船不会移动D. 记号会指引宝剑的位置3. 故事中的人物最终能否找回宝剑?A. 能B. 不能4. 故事中的人物的行为反映了什么?A. 他很聪明B. 他很愚蠢C. 他很勇敢D. 他很谨慎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做事要随机应变B. 做事要坚持不懈C. 做事要遵守规则D. 做事要听从别人的意见二、判断题1. 故事中的人物在宝剑掉入江中后,立即采取了行动。
()2. 故事中的人物认为船不会移动,所以可以在船靠岸后找回宝剑。
()3. 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
()4. 故事中的人物最终成功找回了宝剑。
()5. 故事中的人物的行为是明智的。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 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在船舷上刻记号?2. 故事中的人物的行为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思维方式?3. 这个故事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启示?4.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人物,你会怎么做?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参考答案一、阅读理解1. B. 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2. D. 记号会指引宝剑的位置3. B. 不能4. B. 他很愚蠢5. A. 做事要随机应变二、判断题1. ×2. √3. √4. ×5.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 故事中的人物在船舷上刻记号是因为他错误地认为船是静止的,而江水是流动的,他可以通过记号找到宝剑掉下去的位置。
2. 故事中的人物的行为反映了他僵化、缺乏逻辑的思维方式,他没有意识到船是移动的,而江水是流动的。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练习试题
五、《郑人买履》《刻舟求剑》检测与评价练习一课时一、基础题1.填空。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7分)(1)郑人买履()(2)遂()不得履(3)宁()信度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6分)(1)置之其坐坐:(2)而忘操之操:(3)反归取之反:(4)宁信度,无自信也无:4.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
(4分)(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度:(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度:5.解释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①其坐至之②市,而忘操之(1)做代词,代物的:(2)做动词用的:6.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二、提高题:7.读句子,回答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这个郑人自己去集市上买鞋,却先要量好自己脚的尺码。
这个“多此一举”的行为反映了什么?)8.课文中的郑人言行都十分可笑,请按要求默写出有关句子。
(1)郑人最可笑的“言”:(2)郑人最可笑的“行”:第二课时一、基础题1.《刻舟求剑》选自《________________》,编者是:。
2.你觉得下边的字容易写错的部位是什么,或容易与什么字混淆,试作说明。
(1)遂:(2)涉:(3)坠: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遽契其舟遽:(2)楚人有涉江者涉:(3)至之②市,而忘操之4.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
(6分)(1)是吾剑之所从坠是:(2)你不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是:(3)韩非是《韩非子》的作者是:5.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二、提高题:6.读句子,回答问题。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个刻舟求剑的楚人“惑”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7.课文中的楚人的言行都十分可笑,请按要求默写出有关句子。
(1)楚人最可笑的“言”:(2)楚人最可笑的“行”:三、拓展题:8、读了这两则寓言后,请说说你对寓言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阅读练习及答案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阅读练习及答案《郑人买履》《刻舟求剑》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①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②。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①度:量(长短)②度:尺寸尺码题目1、给划线字解释。
(1)而忘操之()(2)反归取之()2、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而置之其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拿(2)同“返”,返回。
2、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然后把测量出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重点字词要翻译正确)3、(脚的尺寸)(到、往)(脚的尺寸)(脚的尺寸)(鞋子)4、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意思对即可)《郑人买履》教案1、教材分析这篇寓言,通过描写一个只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的郑人买履而买不到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全文只有61字,但故事完整而生动,讽喻性强,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学习。
2、学生分析学生基础不十分好,对学习文言文和审议有难度,要多花时间识记背诵,教师还要多加引导。
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重要的词、句,深入领会这则寓言蕴涵的道理;熟读成诵。
刻舟求剑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与“刻舟求剑”的寓意最为接近?A. 画蛇添足B. 对牛弹琴C. 买椟还珠D. 掩耳盗铃2. 下列哪位古代人物与“刻舟求剑”的故事有关?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列子3. 下列哪个成语与“刻舟求剑”的情境最为相似?A. 班门弄斧B. 杯弓蛇影C. 井底之蛙D. 画龙点睛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刻舟求剑”故事中的角色?A. 楚人B. 舟夫C. 剑客D. 水手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刻舟求剑”故事中的地点?A. 江边B. 山顶C. 河畔D. 湖心二、填空题1. “刻舟求剑”的故事出自《______》。
2. 故事中的楚人将剑掉入______。
3. 楚人刻舟求剑的行为,体现了他______。
4. 舟夫劝阻楚人时说:“______。
”5. 故事告诉我们,要______。
三、判断题1. “刻舟求剑”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
()2. 楚人刻舟求剑的行为是正确的。
()3. 舟夫最终帮助楚人找到了剑。
()4. “刻舟求剑”的寓意是做事要灵活变通。
()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墨守成规。
()四、简答题1. 简述“刻舟求剑”的故事梗概。
2. 分析“刻舟求剑”故事中楚人的行为。
3. “刻舟求剑”的寓意是什么?4. 如何将“刻舟求剑”的寓意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五、论述题1. 结合“刻舟求剑”的故事,谈谈你对“墨守成规”这一现象的看法。
2.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避免“刻舟求剑”的错误?六、应用题1. 请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类似于“刻舟求剑”?2.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楚人,你会如何处理剑掉入江中的情况?七、翻译题1. 将“刻舟求剑”的故事翻译成英文。
2. 将“刻舟求剑”的寓意翻译成法文。
八、扩展题1. 如果将“刻舟求剑”的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会如何构思剧情?2. 如果将“刻舟求剑”的故事改编成一部话剧,你会如何设计舞台布景?九、案例分析题1. 分析“刻舟求剑”故事中,楚人、舟夫和剑客的性格特点。
小学语文二年级《刻舟求剑》小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刻舟求剑》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字填空。
1. 刻课客()舟求剑()气上()2. 剑箭箭()客弓()()法3. 掉吊钓()下悬()垂()二、填空题。
1. 那个人在船上不小心把宝剑()。
2. 那个人在船舷上刻了一个(),以为这样能找到宝剑。
3. 旁边的人催他赶快(),但他不听。
三、判断题。
1. 那个人在船上刻记号是为了记住宝剑掉下去的位置。
()2. 旁边的人认为在船舷上刻记号没有用。
()3. 那个人认为等船靠岸后,从记号处跳下去就能捞到宝剑。
()四、根据课文内容选择。
1.《刻舟求剑》中,那个人为什么要在船舷上刻记号?A. 为了记住宝剑掉下去的位置B. 为了装饰船C. 为了吓唬江里的鱼2. 那个人最终能否从记号处捞到宝剑?A. 能B. 不能C. 文中没有提到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做事要认真B. 做事要动脑筋C. 做事要有耐心五、回答问题。
1. 那个人为什么没有捞到宝剑?2. 这个故事用了什么手法来讽刺那个人的行为?3. 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参考答案一、选字填空。
1. 刻客课2. 剑箭剑3. 掉吊钓二、填空题。
1. 那个人在船上不小心把宝剑(掉下)。
2. 那个人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以为这样能找到宝剑。
3. 旁边的人催他赶快(捞),但他不听。
三、判断题。
1. √2. √3. √四、根据课文内容选择。
1. A2. B3. B五、回答问题。
1. 那个人没有捞到宝剑,因为船在移动,而宝剑在水里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记号并不能帮助他找到宝剑。
2. 这个故事用了讽刺的手法来批评那个人的愚蠢行为。
3. 从这个故事中学到,做事要动脑筋,不能死板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与理解。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ɡ)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履:鞋子度(duó):测量度(dù):量的尺寸[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反:_____ 宁:_____[2]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至之市而忘操之。
[3]“郑人买履”是一个____故事,这个故事告诫我们_______。
请再写出两个类似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4]“之”的意思有:①助词②代词,代替人或事物③代词,这、那④往,请给下面句中“之”的选择正确的意思。
至之市而忘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嘁,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
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
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
”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
比及号令到时,毛玠、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
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
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
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
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
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
曹操懊悔不已。
——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1]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比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段话主要写草船借箭的()A.起因B.经过C.背景[3]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把船吊回,头东尾西”,这样既能两面受箭,也能保持船体平衡B.“头东尾西”便于顺风顺水地返回,省去了掉头的时间,也表现了诸葛亮十分害怕曹操C.敢逼近受箭,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4]从回目“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可知,第四十六回除了写草船借箭,还会写_________。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课后练习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练习姓名:得分:一、多音字。
1、先自度( )其足2、吾忘持度( )3、遂( )不得履4、宁( )信度( )5、遽()契( )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二、解释下列词语。
(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履:度:坐:(2)至之市,而忘操之。
至:而:(3)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反:及:遂:(4)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以:宁:无:自信:(5)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涉江:自:坠:于:(6)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遽:契:是:(7)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止:求:(8)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而:若此:惑:三、解释下列相同词。
1.“之”字(1)置之其坐:(2)至之市:(3)而忘操之:(4)反归取之:(5)何不试之以足:(6)是吾剑之所从坠:(7)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2.“其”字(1)先自度其足:(2)而置之其坐:(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4)遽契其舟:(5)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四、翻译句子。
1、郑人有欲买履者2、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3、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5、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6、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五、课文中的郑人和楚人的言行都十分可笑,请按要求默写出有关句子。
(1)郑人最可笑的“言”:(2)楚人最可笑的“行”:六、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个刻舟求剑的楚人“惑”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七、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你认为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请举出例子说明八、读了这两则寓言后,请说说你对寓言的认识九、默写课文。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寓言两则 《刻舟求剑》、《郑人买履》》语文教学课堂实录及教案
《寓言两则《刻舟求剑》、《郑人买履》》语文教学课堂实录及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寓言两则《刻舟求剑》、《郑人买履》》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
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宝剑。
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身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身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刻舟求剑》共三句话,分三层,先讲楚人坐船过江掉剑,在船上刻记号,然后讲停船后,楚人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找剑。
最后讲作者的评论,刻舟求剑得不到剑的原因。
《郑人买履》分两层,先陈说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
前后两局部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
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
〖要点提示〗1.选编这两则寓言的意图是,在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2.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身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
而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展开考虑,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3.指导朗读是教学重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读文的经验。
现在的学生阅读古文的障碍在于古文词语、句式运用与现代文存在差异。
这种障碍的消除,对小学生来说,不能讲古汉语的词法、句法。
主要方法是: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测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
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学案及答案7
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学案及答案7五古代寓言二则(1)《郑人买履》一、目标导学1.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郑人买履》的大意,掌握一些重要的词句。
(重点)2.理解《郑人买履》蕴含的道理。
(难点)二、自主预学1.帮你了解“寓言”。
“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
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以深刻的思想教育,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
2.一读《郑人买履》,完成下列各题。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买履者()自度其足()持度()宁信度()遂不得履()(2)文学常识积累:《郑人买履》选自《》,作者韩非,________时期哲学家,_______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3.二读《郑人买履》,解释下列重点字词。
宁信度()无自信也()有欲买履者()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何不试之以足?()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三、互动探究(一)基础训练1.通假字。
而置之其坐通义:反归取之通义:2.一词多义。
度: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之:而置之其坐()至之市()何不试之以足()而: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二)1.翻译下列特殊句式:(1)郑人有欲买履者。
(提示:定语后置)(2)何不试之以足?(提示:状语后置)(3)无自信也。
(提示:宾语前置)2.翻译全文,译文写在下列横线上。
(五)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层:第一层:(六)深入研读课文。
1.《郑人买履》中的买鞋者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寓言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2.说说《郑人买履》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谈谈它的现实意义。
四、课堂练习(一)同步反馈训练1.郑人最可笑的“言”是:(用课文原句填写)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而置之其坐B.而忘操之C.反归取之D.至之市(二)课内阅读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019年刻舟求剑文言文答案-范文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刻舟求剑文言文答案篇一:《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和课堂作业《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翻译: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2、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翻译: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3、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翻译: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4、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翻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
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翻译: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刻舟求剑》课堂作业一、翻译下列文言句。
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翻译:2、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翻译:3、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翻译:4、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翻译: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翻译:二、解释加点的文言字词。
1、遽契其舟。
()()..2、是吾剑之所从坠。
().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三、《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篇二:初一上文言文两篇练习及答案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初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1)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一、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
(20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2分)(1)置之其坐()(2)而忘操之()..(3)反归取之()(4)先自度其足()..(5)吾忘持度()(6)及反()..(7)至之市()()(8)市罢()...(9)遂不得履()(10)试之以足()( )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2021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秋季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后练习
2021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秋季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课外诗文,完成练习。
忆昔①去年春,江边曾会君②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抔③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瑞琴为君死![注释] ①昔:以前,从前。
②君:对对方的尊称。
③掊(póu):量词,把,捧。
[1]诗中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与“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意思一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说你读了本诗后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文阅读。
晏子之御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②之妻从门间③而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本文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②御:车夫。
③间:缝隙。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策驷马______ ②甚自得也______③其妻请去______ ④夫自抑损______⑤晏子怪而问之______⑥晏子荐以为大夫______⑦御以实对______[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晏子是齐国的国相,文中表现他是一个志得意满的人。
(_____)②“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句中的“窥”音kuī,意思是缝隙。
(_____)③车夫在听了妻子的话后,仍无所改变。
2023古代寓言《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教案
2023古代寓言《郑人买履》《刻舟求剑》教案2023古代寓言《郑人买履》《刻舟求剑》教案1主备:沈丽丽审核:沈丽丽复习内容:《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复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积累文言词汇,能准确翻译全文。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寓意,并用来指导现实生活。
复习重难点:目标2、3自学一,《郑人买履》1,《郑人买履》选自《》,作者,是我国时期著名的家,家学说集大成者。
2,故事分为两层:第一层写:,第二层写3,找出最能反映郑人思想性格的语句,你认为郑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我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不少于3个),说说其中任一个的寓意。
5,背默课文及翻译。
课文:翻译:二.《刻舟求剑》1.《刻舟求剑》选自,亦称,是(时间)秦相组织编写的集。
2.这个故事分为两层:第一层写:,第二层写3.背默课文及翻译。
课文:翻译:展示质疑点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点拨1.掌握基本知识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
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又可以分为五类:①单音词和双音词。
②古今异义。
③一词多义。
④通假。
⑤词类活用。
2.断句3.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①补充省略的部分。
②调整语序。
③适当增减。
4.多读放声的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之一.检测:一,学习《郑人买履》,回答问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买履者自度其足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市罢,遂不得履何不试之以足宁信度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吾忘持度。
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③至之市而忘操之④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⑤宁信度,无自信也3,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有什么现实意义?道理:现实意义:4.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习《刻舟求剑》,回答问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精选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寓言两则北师大版课后练习九十六
精选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寓言两则北师大版课后练习九十六第1题【单选题】《郑人买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不要墨守成规,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事实。
B、要相信量的尺寸,不要轻易改变。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刻舟求剑》中宝剑掉进河里,那个人当时怎么做的?( )A、在船舷上刻上记号。
B、立即跳下河去捞。
C、不管不顾。
【答案】:【解析】:第3题【多选题】寓言是指带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下列文章中( )是寓言。
A、牛郎织女B、守株待兔C、掩耳盗铃D、宝莲灯E、郑人买履【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刻舟求剑》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______国丞相______,他组织门下的宾客集体编纂了杂家著作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填空。
《刻舟求剑》中坐船过江的人捞宝剑的方法是______,结果是______,这个故事启发我们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加偏旁,变新字。
禺---______ ______ 玄----______ 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着急-______ 催促-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根据课文《刻舟求剑》填空。
从前,有个人坐船过江,一不小心,把______掉进了江里。
他一点儿也不______,掏出小刀在______上刻了一个______。
有人催他赶快捞,但他______,指了指刻的记号,说:“不用______,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就从这儿跳下去,______把宝剑捞上来。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比一比,再组词。
寓______ 掏______ 舷______偶______ 淘______ 弦______【答案】:【解析】:第12题【问答题】读课文《刻舟求剑》,回答问题。
精选2019-2020年语文版语文三年级下课后练习六十七
精选2019-2020年语文版语文三年级下课后练习六十七第1题【单选题】《刻舟求剑》中宝剑掉进河里,那个人当时怎么做的?( )A、在船舷上刻上记号。
B、立即跳下河去捞。
C、不管不顾。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课文《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感知。
《亡羊补牢》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B、要听别人的劝告《揠苗助长》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庄稼的生长需要很长的时间B、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答案】:无第3题【填空题】《郑人买履》的作者是______,他是______国时期的______家、______家。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读一读,把下列字的读音补充完整。
【答案】:第5题【填空题】选出正确的读音。
①他急忙跑到田里,将______(A.jiāng B.jiàng)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②他累______(A.lěi B.lèi)得筋疲力尽。
③我宁______(A.níng B.nìng)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④我满怀好______(A.hǎo B.hào)奇地走进桃园,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
【答案】:第6题【填空题】写出带有下列部件的字,并组词。
皮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力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占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读拼音,写词语【答案】:第9题【填空题】选一选。
兴奋______(xīng xìng)几乎______(jǐ jī)怨声载______(zài zǎi)道扫帚______(zhǒu zhou)【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读课文,回答问题。
《揠苗助长》讲述的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练习
姓名:得分:
一、多音字。
1、先自度( )其足
2、吾忘持度( )
3、遂( )不得履
4、宁( )信度( )
5、遽()契( )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
二、解释下列词语。
(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履:度:坐:
(2)至之市,而忘操之。
至:而:
(3)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反:及:遂:
(4)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以:宁:无:自信:
(5)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涉江:自:坠:于:
(6)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遽:契:是:
(7)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止:求:
(8)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而:若此:惑:
三、解释下列相同词。
1.“之”字
(1)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而忘操之:
(4)反归取之:
(5)何不试之以足:
(6)是吾剑之所从坠:
(7)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其”字
(1)先自度其足:
(2)而置之其坐:
(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4)遽契其舟:
(5)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四、翻译句子。
1、郑人有欲买履者
2、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4、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5、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
6、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五、课文中的郑人和楚人的言行都十分可笑,请按要求默写出有关句子。
(1)郑人最可笑的“言”:
(2)楚人最可笑的“行”:
六、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个刻舟求剑的楚人“惑”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七、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你认为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请举出例子说明
八、读了这两则寓言后,请说说你对寓言的认识
九、默写课文。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