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因的群体动力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
• 群体动力论不仅运用于社会学、心理学研究上 ,还广泛运用于管理学、行为科学和教育学科 研究上。根据群体动力论,如果教师在管理类 课程上传授基本管理理论与知识的同时,还注 重塑造班级群体环境,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相 互教育的互动模式,创造一种开放、真诚和团 结合作的群体氛围,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 效果。
• 公示表明,个体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取决于 个体所属的群体环境影响两个变量的变化。 也就是说,群体中个体的行为,既与个体 自身的素质有关,又与群体氛围有关。同 时,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受环境的影响, 又构成环境的一部分,影响其成员。群体 与其成员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就 构成了行为动力
二、群体气氛对群体成员的影响 群体气氛主要包括群体的风气、群体的领 导方式、群体中成员间相互作用关系等方面。
3、群体中成员间相互作用关系
群体中成员间相互作用关系主要体现于两种 类型的行为:一类是群体成员对工作任务的行为, 称为工作任务型;另一类是群体成员对个人的行 为,称为人际关系型。这些行为有时会起正的、 积极促进作用,而有时则起负的、消极的作用。
• 群体与其成员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 就构成了行为动力
(1)沟通。 向群体成员解释有关决策和政策,使他们 知晓;及时提供反馈;坦率承认自己的缺点和 不足。 (2)支持下属。 对群体成员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鼓励和 支持他们的意见与建议。
(3)尊重下属。 真正授权给群体成员,认真倾听他们的想 法。 (4)公正无偏。 恪守信用,在绩效评估时能做到客观公正, 应予以表扬的尽量表扬。 (5)行为一贯。 处理目常事务应有一贯性,明确承诺并能 及时兑现。 (6)展示能力。 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办事能力和良 好的职业意识,培养下属对自己的钦佩与尊敬。
1.群体的风气 群体的风气是群体在工作生活中逐步形成 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是一种 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行为标准。不同的群体 有不同的风气。
2.群体的领导方式
群体中领导者行使权力与发挥领导作用的方式(如 民主或独裁)也是群体气氛的重要方面,会对成员的行 为产生重要影响。 要形成良好的群体气氛,领导的行为应该具有以下一 些特点:
把每一个授课的班级看作为一个群体,每一 个学生即构成了这个群体的成员,群体成员 的行为出了受到个体的内部条件的影响之外, 还受到群体气氛的影响。在实施案例教学法 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把教育对象看作是单一 的个体,而要把接受教育的班级组织当做一 个群体进行整体塑造。让学生在群体的网络 中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并在群体的网络中 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一)扮演好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增强群体凝聚力,提高学生积极性 • 在案例讨论中更多地主动权和时间 交由学生,让学生搞活群体讨论气 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主要引导和 控制群体气氛。这样可以增强教师 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增强群 体凝聚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参与度。

(二)自由组合分组,搞好群体成员之间的 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
• 一般教育学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 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这一教育 关系恒定不变。但是,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这种区分容易是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形成。 所以,教师应将自己看成是整个群体中的 一员,与学生平等相处。这样既有利于教 师对知识的传授,又有利于在案例讨论教 师与学生的互动,而不是教师授课的单向 互动模式。
卢因的群体动力论
一、群体动力论公式 B = f(P,E) B是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强度,P是个人的内部 动力、内部特征,E是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也 就是说,群体中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决定于 个人现存需要的紧张程度和情景力场的相互作 用关系。群体动力论研究群体的行为就是研究 群体中支配行为的各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与影 响。
(四)加强多重互动,提高群体动力,实现 教学目标 人们的社会行为受群体情境的影响。在案 例教学过程中,希望产生群体互动的情境 ,也就是师生互动,自我互动以及他我互 动三种模式相互交融,创造出开放、真诚 和关爱的群体氛围,从而为发展学生进一 步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团队精神
我们的团队
整理资料 讲课
分组时主要以自由组合为主,组织调整为辅, 这样利于团队成员形成相互尊重、团结合作、 情谊深厚的人际关系,可以减少团队成员之 间的分歧,有利于畅所欲言,有利于形成良 好的小群体气氛。同时,每个成员在各自的 小组即团队中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可以调 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引入竞争机制,活跃群体气氛
• 虽然不恰当的竞争,可能导致学生之间的冲突, 学生之间容易相互妒忌;但是恰当的竞争往往有 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激发学生的学习 潜能,班级成员竞争会导致对学习的不同情感反 应。一方面,竞争的失败可能引发负焦虑和正焦 虑。前者可能使学生放弃学习的努力,形成恶性 循环;后者,可能使学习者加倍努力,最终超越 别人。另一方面,竞争的成功也可能激发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是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教师 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 生的焦虑情绪。
幻灯片制作
搜集资料
谢谢观赏!
具体到案例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尽量创造轻松、和 谐的课堂环境,启发学生动脑、动嘴、动手积极参与课堂 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和学习潜力。另一方面,在案 例讨论时,教师可以设定若干评分指标对各个小组进行评 分,并且对讨论的表现和得分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最终的 考核总分,从而形成一个比较有效的竞争机制。所以教师 不必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各个小组使他们 积极展开讨论,也可以随机地加入讨论中学生一些错误的 观点,教师不应一味地加以指责或一发现错误立刻纠错, 而应鼓励和提示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我纠正,必要时再 辅以教师纠错。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 的注意力,又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