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中国教育制度及其发展中国教育制度是指中国政府对教育领域的管理和组织体系,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教育机构和教育资源等。
中国的教育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变革,从传统的私塾教育到现代的全面发展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中国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1. 传统教育时期:中国古代教育以私塾为主,注重儒家经典的教育,培养士人阶层。
2. 新式教育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进西方教育体系,建立了最早的现代学校和大学。
3. 共和国时期:1949年建国后,中国教育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实行了义务教育制度,普及了基本教育。
4. 改革开放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制度进一步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
二、中国教育制度的主要特点1. 全面普及教育:中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基本教育。
2. 多层次发展教育:中国的教育体系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等多个层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国教育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 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中国政府致力于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
三、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挑战1. 教育体制改革:中国教育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包括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教师待遇和素质、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
2. 教育质量提升:中国教育制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教育公平问题:中国教育制度需要解决城乡教育差距、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实现教育公平。
4. 教育国际化:中国教育制度需要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总结:中国教育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变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教育制度的特点包括全面普及教育、多层次发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和均衡分配教育资源。
然而,中国教育制度仍然面临着改革与挑战,包括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问题和教育国际化等。
日韩校外 素质教育发展历史
日韩校外素质教育发展历史日本和韩国的校外素质教育发展历史在不同时期有着各自的特点。
以下是简要概述:日本:1.战后重建时期(1945年后):•在二战结束后,日本进行了广泛的社会重建和教育改革。
这一时期,强调了基础教育的普及,学校教育成为主导。
2.经济高度增长时期(1960年代-1980年代):•随着经济的高度增长,家庭对于教育的投资逐渐增加。
这个时期出现了各种校外辅导班、培训机构,以提供额外的学科辅导和文化活动。
3.高考竞争激烈时期(1980年代-1990年代):•高中毕业生参加大学入学考试(大学修业考试)的竞争非常激烈。
这导致了校外教育机构的兴起,提供专业的考试辅导。
4.多元化的素质教育(1990年代至今):•随着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需求增加,素质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大。
学校以外的教育机构开始提供更多的文化、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培训。
韩国:1.经济奇迹时期(1960年代-1990年代):•韩国在20世纪后半叶取得了经济奇迹,但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教育竞争。
家庭对教育的重视非常高,校外补习班开始迅速兴起。
2.高等教育竞争时期(1990年代-2000年代):•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入学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校外教育成为学生追求升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3.文化、体育等领域的素质教育(2000年代至今):•随着社会对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视,校外机构开始提供更多文化、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培训。
这种趋势在韩国的教育中逐渐得到认可。
4.政府政策调整与反思(近年来):•近年来,韩国政府开始调整教育政策,试图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强调全面素质教育,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和创造性活动。
总体而言,日本和韩国在素质教育方面都经历了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发展的转变。
社会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逐渐增加,校外教育也逐渐从强调考试成绩的辅导向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教育体验过渡。
中国教育政策
中国教育政策中国教育政策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变革,以适应国家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区域发展的需求。
中国教育政策以目前国家宪法中规定的教师权利、学生权利和教育权利为基础。
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清朝,延伸至今日。
从共和时代开始,新中国的教育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实行教育文物的恢复,实行改革性教育改革,实行深化改革的改革变革。
恢复阶段的教育政策是在修复被文革破坏的教育文物的基础上,恢复传统教育,并且强调大批量的实践教育。
改革阶段的教育政策旨在实行“先进管理,科学改革”,实行多种新形式的教育,包括先进教育理论、信息技术应用以及素质教育等。
深化改革阶段的教育政策是基于前两阶段教育改革变革,以贯彻“一国两制”政策,推进教育现代化,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为了实现中国教育政策的宗旨,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它实施了基础教育免费制度,以确保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得到充分的受教育机会。
其次,它实施了基础教育义务制度,以鼓励家长给予孩子受教育的机会。
此外,中国政府也采取了提高教育资源分配效率的措施,提高教育投入水平,并实施理念革新政策,以改善学校管理、加强教育评价和促进教师发展等方面。
中国教育政策的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变化和发展。
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实施普及教育,力争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的教育;将为每个孩子建立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改进学校管理,加强素质教育,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实施社会实践项目;实施“技能强国”战略,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建立多元化的竞争制度,增强学生兴趣;实施口头考试体系以及加强“教育安全”等等。
总之,中国教育政策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致力于适应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并在不断的发展和变革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以满足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 观点、基本行为规范、基本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教 育,让受教育者拥有“一般学识”,而不是“一技之 长”。
♣ 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课堂不再是灌输知识和强化训练的场所,而是灵活安 排与适当组合的生动活泼的开放性教育场所。
♣ 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如我国山东高密一中:
校长李希贵1995年上任实施改革,他以素质教育 的思想为指导,并以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作为开 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准则(“教学大纲和 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却没有规 定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 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 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 生”)。
♣ 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 从广义上说,是指面向全体国民,要求每个社会成员 都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渠道接受一定时限、一定 程度的教育。 • 从狭义上说,是指全体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正规的义 务教育,不得因种族、民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 经济等因素而限制或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具 体到学校和班级,则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得人为地 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时代背景 2、我国教育的“应试”倾向影响学生的全面发 展 3、素质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及事件 • 西方社会 • 我国古代与现代
• 新中国成立后
西方社会
•古希腊倡导博学多能、和谐文雅、情操优美的教育。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目 的使人通过接受教育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在身体、智 慧、德行、信仰等方面和谐发展。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国家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德、 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我国素质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
旨在 培养人 的 “ 质 ” 素 的教 育 。只不 过这 种教 育及其 要求 是原 始 的 、 低级 的 , 尚处 于 自发 的阶段 J 。 有 记载表 明 , 国在 夏代 就 已出现正 式 的学校 教育 。《 书 ・ 林传 序 》 : 闻三 代 之道 , 里有 教 , 我 汉 儒 云 “ 乡 夏 日校 , 日庠 , 日序 。 夏商 时期 社 会 教育 的显 著 特 点 是 同政 治 相 结 合 , 育 为 国家 政 治 服 务 。夏 朝 推 行 殷 周 ” 教
1 先秦 时期 : 自生存技能教化的素质教育早期萌芽 源
教 育是 随着人类 社会 的形成 而产 生 的 。在 我 国 , 早在 远 古 时期 , 人们 为 了适应 外 界 环 境 , 得 自身 的 生 求 存和可持续发展, 就开始了传承生存技能和劳动与生活经验的教育。如《 尸子 ・ 君治》 韩非子 ・ 《 五蠹》 等文 献就 记载 了关 于燧人 氏教人 取火 熟食 、 有巢 氏教 人筑 巢 而居 、 羲 氏教 人渔 猎 畜牧 、 伏 神农 氏教 人种 植 耕作 等 传说 。《 尚书 ・ 典》 尧命 令羲 和 观测 日月 星辰 之 象 、 尧 说 制定 历 法 , 导人 民依 照 时令 季 节耕 种 。大 禹任 命 教 后稷 担任农 师 , 给人 民种植 庄稼 的技术 , 命契 担任 司徒 , 门掌管 道 德伦 理 教 化 , 教 任 专 任命 夔 为 典 乐之 官 , 负
道 德观 念 , 养行 为习惯 ;乐 ” 培 “ 是综 合性 艺术 教育 , 主要 陶 冶情 操 ;射 ” 射 箭技 术 训 练 ; 御 ” 驾 驭 战 车 “ 是 “ 是 技术 训 练 ; 书” “ ” “ 和 数 是文 化知 识教 育 。由此 可 见 , 西周 的“ 艺 教 育 ” 仅 包 括 德智 体 美 诸 方 面 的 内 容 , 六 不 而且 知能并 重 , 初步建 构起 素质 教育 的理念 框架 J 。但 是 , 夏商周 三代 教育 的共 同特 征是 “ 学在 官府 ” 学 校 ,
近代中国历史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
近代中国历史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近代中国历史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期,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清末到现代的角度,对近代中国历史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进行探讨。
清末时期的教育体制主要由经学和科举制度组成。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教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极其有限的,只有少数高等学府才能提供教育机会。
传统的经学成为了主要的学科,科举考试成为了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由于经学的封闭性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这种教育体制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随着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教育体制开始进行改革。
辛亥革命后,民主宪政的理念和西方文化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对教育体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政策开始积极推进。
颁布了《教育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提倡普及教育,取消了科举制度,实行了新的选拔制度。
20世纪初,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制度开始在中国推广。
新式学校和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外国传教士和留学生成为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此时期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乡村小学开始普及,实施了六年制的普通教育,并逐渐建立起中小学、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等教育体系。
然而,中国教育的发展在20世纪初期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人无法接受到充分的教育。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滞后也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时,不同的外来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政策进一步得到了全面的改革。
推行了基础教育的普及,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教育体制逐渐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经济快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逐步建立了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提出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教育资源的配置也逐渐趋于均衡,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近年来,中国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进一步优化和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制度与政策的演变_范文模板及概述
我国基础教育制度与政策的演变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这篇长文将探讨我国基础教育制度与政策的演变历程。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社会的发展和未来人才培养。
因此,了解并分析我国基础教育制度与政策的演变,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第二部分将回顾近现代中国基础教育的起源及其演化过程。
第三部分将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情况。
第四部分将详细阐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制度与政策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最后一部分将总结历史回顾,并展望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制度与政策可能采取的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基础教育制度与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全面了解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同时,本文还将从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出发,提出具体改进方向和建议,为优化我国基础教育制度与政策做出贡献。
2. 基础教育制度与政策的起源2.1 近代中国基础教育概况近代中国的基础教育起源于19世纪末,当时中国正面临着西方列强侵略和国内政治动荡的困境。
为了摆脱这一状况并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必须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1898年创办的北洋大学堪称近代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为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提供了奠基性基础。
2.2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教育改革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初期,由于中共与国民党建立了第一次合作关系,对于教育改革有了积极影响。
该时期以胡适、陈寅恪等人提出的新文化运动为主导,对封建传统观念进行彻底否定,并推崇科学、民主和思想解放。
同时,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以普及小学为重点的现代化学校制度。
2.3 新中国成立后的基础教育制度与政策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新中国的基础教育制度与政策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中央政府推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儿童接受教育。
新中国70年德育政策的历史变迁研究
新中国70年德育政策的历史变迁研究新中国成立70年来,德育政策一直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德育政策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
本文将对新中国70年德育政策的历史变迁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德育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战争的影响和国家的贫困落后,德育政策主要是以革命教育为主,旨在培养一代又一代的革命接班人。
在这一时期,德育政策强调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紧密围绕着这些核心价值进行。
学校课程设置也以政治、思想品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倡导“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社会上也普遍开展“读书会”、“红色文艺轰炸队”等革命教育活动,以培养革命意识和革命理想。
由于这种德育政策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教育内容过于简单化和机械化,导致青少年思维僵化,缺乏创新精神和实际生活能力。
由于政治运动的频繁发生,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过分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德育政策调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日益多元化,德育政策也发生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德育政策也经历了从“革命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在这一时期,德育政策开始注重以德育为主,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设置也开始注重学科的多样性和综合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在学校教育方面,德育政策也开始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倡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社会教育也开始倡导健康、阳光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少年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当代德育政策的特点和影响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全球化,当代的德育政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代的德育政策继续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但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关注学生的全球人才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形成与演变
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形成与演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也揭开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了尽快改变文化教育十分落后的状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顺利完成了从旧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转变,确立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
教育方针的制定和落实,事关国家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适应时代要求,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
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与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成为教育事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1949年9月,就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面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为使教育事业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急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逐步明确提了出来。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一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于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之中,形成了新中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这一方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持久的指导作用。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后来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即“两个必须”)。
素质教育的历史演进及价值探析
育方针 , 持育 人 为本 、 育 为先 , 坚 德 实施 素 质教育 , 高教育 提 现代化 水平 ,培 养德 智体美 全 面发 展 的社会 主义 建设 者 和 接班人 , 好人 民满 意 的教 育 。” 质教 育成 为推 进我 国 教 办 素 育改革 的政 策指 向 。全 面梳理 素 质教育 2 0年 的发展 历 程 ,
有助于 进一 步推 进素 质教育 的实施 ,全 面推 进我 国教 育 的 健 康发展 。
一
18 9 6年 , 中共 中央 关 于 社会 主义 精 神 文 明建 设 的 指 《 导方 针 的决议 》 出 :人 的素质 是历 史 的产 物 , 指 “ 努力 改善 全 体公 民的素质 , 必将 使社 会 劳动 生产 率不 断提 高 , 整个 社 使
1 .素质 教 育的 中国古代 传统 文化根 基 与渊 源追溯 素 质教 育 在 中 国这 块 土地 上 生 出并 践 行决 非偶 然 , 是
家教 委副 主任 柳斌 在 九年 义务 教育 各科 教学 大 纲统 稿会 上
的讲 话 中 提 出 了“ 素质 教 育 ” 的概 念 , 说 : 基 础 教育 不 能 他 “ 单 纯 办成 升学 教育 , 而应 当是 社会 主义 的公 民教育 , 社会 是 主义 公 民的素 质教育 。” 素质 教育 一 词最 早 出现在 《 海 教育 ( 上 中学 版 ) 1 8 )98
会面 貌发 生深 刻 的变 化 ,这是 我 国社 会 主义 现 代化 事业 获
得成 功 的必不 可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条件 。”
、
素 质教 育的概 念演 化
18 9 7年 , 的十 三大 明确指 出 : 教育 在提 高 劳动 者 素 党 “ 质和 人才 培养 上具有 重要 的作 用 。” 9 7年 4月 , 18 当时 的 国
教育政策法规第二章5
改革思路: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 础在教育。为了完成党的十四大确定的90年代的要 主任务,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基础教育改革目标: 到20世纪末,我国要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
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政府要转变职能,由对学校 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 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 管理。
五七指示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后来被称 为“五七指示”。信中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蓝图, 把军队变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 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 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
老三届与新三届
老三届”是指1966年“文革”爆发时在校的三届高中和初中学 生即66,67,68三届。“文革”风雨袭来之时,他们正逢高考。 如果“大革命”晚三个月发动,他们中的佼佼者将会跨入大学。 一场风雨,十年光阴,人生道路由此转向。其中年纪最小的是 68届初中生。他们66年停课时年仅14岁,尚未读完初一课程。 “文革”中,他们荒废了两年学业后,也头戴“知识青年”的 桂冠被送上了南下北上的列车。 新三届(两种说法):一种指66-68时的小学生。代表人物有: 莫言、王安忆、刘晓庆、顾城、李培林、刘小枫、樊纲。一种 指77、78、79级的大学生,即文革后恢复高考后的三届大学生。 由于文革,这三届大学生网罗了中国的人才,社会的才俊之士 都集中到这三届里,他们是当代社会的中坚力量,“天之骄 子” 。代表人物有李克强、袁纯清(山西)、李书磊(福建)、 汪丁丁等(北师大经济学家)。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
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变革伴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引进,历经了不断的调整和改革。
从传统的读书人教育到现代的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体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进步和完善,成为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展开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演进,探究其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1. 传统文化时期的教育在传统文化时期,教育主要是为读书人而设,良家子弟为了升官或成为儒士,必须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
因此,教育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出极强的应试性质。
而在学科设置方面,儒家经典是教育的主线,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近代教育的兴起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导,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也开始进入中国。
1898年,西方的近代教育开始引入中国,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教育改革。
清朝时期制定的“六艺教育”被废除,新的教育体系、新的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被引入。
新式小学和中学开始涌现,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等学科也逐渐成为主流学科。
3. 战争年代的教育随着抗战的爆发,教育也遭受了很大的破坏。
由于资金和师资的匮乏,很多学校被迫停课,教师也被征召入伍。
然而,仍有不少学校坚持在困难的环境下教育,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系统仍面临着多种挑战,如地域间和城乡之间的失衡问题、师资的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新中国在成立后开展了扫盲运动、发展义务教育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教育改革。
4. 社会主义教育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管理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951年,教育部成立,全国大规模的义务教育普及运动开始,小学和中学的普及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新中国还制定了教育法律法规,规范了教育行政机构、教育生态等方面的运作。
5. 现代教育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的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教育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办学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教育理念发生变化,从传统应试教育走向多元化、个性化、全面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素质教育政策的历史与发展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张扬生素质教育在我国已实行多年,特别是从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表以来,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2006年6月29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公布,首次将素质教育写进法律,成为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
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过程中,各地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成绩巨大。
但是正如教育部领导所指出的: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从区域来看,既有一些地区。
例如南通、深圳、潍坊、铜陵、大连等地,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沉重;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的倾向明显,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即使智育也不是全面科学的智育,往往以扼杀学生兴趣和创造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为代价。
这些问题愈演愈烈,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决心解决的时候了。
1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解决这些难题,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的工作过程。
其中如何充分发挥素质教育政策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也可以说,政策和策略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
可见素质教育政策的极端重要性。
素质教育政策既包括党和国家制定的总政策、总法规,也包括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应的区域性政策和法规,甚至包括一些有关的行政决定。
素质教育政策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过程。
为了更好地运用素质教育政策解决实践中的难题,应该对素质教育及其政策的历史与现状有所了解,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予以研究,以便制定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素质教育政策,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地发展。
一、素质教育及其政策的历史与现状1.素质教育思想的历史回顾素质教育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但素质教育思想的产生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深刻的现实背景。
中国教育政策
中国教育政策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正在加快步伐,一系列重大改革政策逐渐推进,教育政策也在不断完善迭代。
中国教育政策从严格的中央控制转向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
希望通过介绍中国教育政策的发展演变,全面把握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为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一、中国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历史上,中国教育政策早在唐朝就有所记载,人们自古就重视教育,将其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从明清到民国,各朝各代都深切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重新审视教育政策,推行既应本朝实际,又切合社会需求的教育改革。
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政策开始改革,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逐步影响着中国的教育政策的变化。
二、当前中国教育政策的发展近年来,中国教育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一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未来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家出台了《教师法》《教师队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了招聘资格审核、师资培训、奖励激励等政策的实施力度,提升了教师的素质、技能、技术的水平,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中国正努力实施资源公平配置和办学条件改善,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补贴、政策上更加精准,为各地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配置,保证教育公平发展。
(3)推进教育公平。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政府强化投入,推出素质教育评价,出台相关政策,改善教育资源配置,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创新教育服务模式,推动全社会参与教育扶贫,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未来教育政策发展趋势在未来,中国教育政策将继续发展,教育改革将不断深入,可能会结合社会发展和新技术,推动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1)构建师资队伍优势。
继续加强师资学习培训,完善教师考核与奖励制度,加强专业技术能力培训,构建差异化的教师队伍,使高端师资成为教师队伍的核心支撑。
(2)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探索新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构建科学的教育资源配置体系,对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要实行精准投入,以有效改善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素质教育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素质教育政策的历史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政策也经历了许多变革。
其中,素质教育政策是近年来备受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素质教育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一、素质教育政策的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应试教育一直是国内教育的主流。
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交技能等。
这种教育模式导致了许多问题,如学生的压力过大、创造力不足、社交能力欠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开始推行素质教育政策。
该政策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术能力、创新思维、社交技能、情感智商等方面。
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政策,国家希望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交技能的人才,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二、素质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素质教育政策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步探索阶段在素质教育政策的初步探索阶段,国家主要是在理论层面上探讨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各级教育机构开始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尝试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探索和尝试。
2、逐步推进阶段在素质教育政策的逐步推进阶段,国家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例如,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实施策略。
同时,各级教育机构也开始积极响应,开展了一系列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逐步推进和积极响应。
3、深化发展阶段在素质教育政策的深化发展阶段,国家开始对素质教育进行深层次改革。
例如,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深化素质教育的措施。
各级教育机构也开始进行深层次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深化改革和注重实践。
三、素质教育政策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目前,素质教育政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从历代教育制度的更替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第8 期
吉 林 化 工 学 院 学 报
J U ALO II N TT FC MIALT C O O O RN FJLN IS IUr O HE C E HN L GY E
V0 . 8 No 8 12 .
Au . g 2 1 01
21 0 1年 8月
文章编 号 :072 5 (0 I 0 -0 70 10 -8 3 2 1 )80 0 - 3
教 育 发 展 的 历 史 必 然
从 历 代 教 育 制度 的更 替 到全 面实施 素质 教 育
韩 丽珠 , 林琨 智 , 志军 庄
( 吉林化 工学 院 高教研究所 , 吉林 吉林 122 ) 30 2
科举 考试 对 自隋朝 以来 的封 建社 会 的教 育产
生极大 的推动作用 , 人们 开始重视教育 , 兴办教 育, 鼓励勤学奋进 ,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 书高。社 会上也 出现苦读十年寒窗 , 一朝誉满天下 , 名 扬
声 、 父母 、 宗 耀 祖 的 典 型 。同 时 , 举 制 也 适 显 光 科
响作用 , 压抑 、 埋没了有真才实学 、 德才兼备的人 ,
破坏了社会 的学风。使一些不学无术 、 元才无德
收 稿 日期 :0 l -5 2 1 2
作者简 介 : 韩丽珠 (9 4 ) 女 , 林蛟河人 , 16 . , 吉 吉林化 工学 院教授 , 主要 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和世界经济方面的研究 。
吉
林
化
工
学
院
学
报
应 了封建 社会 政 治 、 经济 发展 的需 要 , 按考 试 成绩
选拔 人才 , 底 打破 了世 家豪 门手 里把 持 的特 权 , 彻
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第一章: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自1949年成立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1.1 第一个阶段:解放初期(1949-1952年)这一阶段,中国着力于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新型教育体系。
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群众教育和劳动教育,同时推广广泛的素质教育并增加农村教育的投资和关注。
1.2 第二个阶段:文化大革命和恢复期(1966-1978年)这一阶段,中国的教育体系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数百万人受害并进入农村,学校和大学被关闭。
但到了恢复时期,中国教育再次在社会中恢复了地位,并在这一时期开设了多个知名大学和学院。
1.3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9-1992年)这一时期,中国加强了普及和发展教育机会的努力。
多种形式的教育被推广,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学校和大学也开始改革和现代化,以使其适应新的环境。
1.4 第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后期(1992年至今)自1992年起,中国教育开始重点关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选择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作为义务教育的重大转型之一的方案之一。
中国的教育改革还着重于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和使用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章:中国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中国教育改革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明显。
2.1 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在中国,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现象比较普遍。
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充足,而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资源相对不足。
此外,贫困地区的学校可能经济困难以及缺乏师资力量等问题。
2.2 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中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的国家。
由于竞争激烈,许多中国学生在学校里有很大的学习压力。
为了准备普通高考,学生经常要进行长时间的课外补习和考试冲刺。
2.3 教育体制和课程的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和课程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许多专家建议对现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当代的教育需求。
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
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
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各国在教育领域都有自己
独特的制度和教学方法。
例如,古希腊的教育制度强调体育和哲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古罗马则注重培养军事人才和政治家。
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则侧重于儒家经典的传授和礼仪教育,培养忠诚于国家的人才。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制度逐渐发展和完善。
中世纪的欧洲,教育由教会主导,基督教教育成为主流。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开始兴起,强调人的个体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当时的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社会变革的加速,教育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
19世纪末,普及教育开始兴起,各国纷纷实施义务教育,确保每个公民都
能接受基本的教育。
20世纪初,教育制度逐渐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相结合,职业教
育和高等教育得到了发展,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
当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和机遇。
数字化教育、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等新兴教育形式逐渐兴起,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和跨国教育的发展成为可能。
教育制度也在不断探索和改革,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包容,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与人类文明发展相伴随的过程,它反映
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也塑造了人类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为人类的未来带来更加美好的教育前景和发展机遇。
素质教育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素质教育政策的历史与发展素质教育在我国已实行多年,特别是从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表以来,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2006年6月29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公布,首次将素质教育写进法律,成为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
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过程中,各地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成绩巨大。
但是正如教育部领导所指出的: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从区域来看,既有一些地区。
例如南通、深圳、潍坊、铜陵、大连等地,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沉重;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的倾向明显,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即使智育也不是全面科学的智育,往往以扼杀学生兴趣和创造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为代价。
这些问题愈演愈烈,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决心解决的时候了。
1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解决这些难题,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的工作过程。
其中如何充分发挥素质教育政策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也可以说,政策和策略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
可见素质教育政策的极端重要性。
素质教育政策既包括党和国家制定的总政策、总法规,也包括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应的区域性政策和法规,甚至包括一些有关的行政决定。
素质教育政策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过程。
为了更好地运用素质教育政策解决实践中的难题,应该对素质教育及其政策的历史与现状有所了解,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予以研究,以便制定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素质教育政策,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地发展。
一、素质教育及其政策的历史与现状1.素质教育思想的历史回顾素质教育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但素质教育思想的产生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深刻的现实背景。
素质教育的定义或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仍在争议中。
教育制度改革历史
教育制度改革历史
教育制度改革历史可追溯至古代时期,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教育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教育制度改革。
但近代教育制度改革主要围绕着现代化和国家建设展开。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教育制度改革事件:
1. 1898年戊戌变法:废科举制度,实行新式教育,推广西方科技。
2.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颁布《学制》规定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为三级教育制度。
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行新的教育制度,废除旧的教育制度,实现了全面的国民教育。
4. 1952年教育改革:取消文凭教育,实行学历教育,并派遣了大量师生到农村实行知青政策。
5. 1978年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推行自主招生制度,实施了新的教育改革政策。
6. 1995年开始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国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为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7. 2013年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面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优先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教育的公益性教育。
教育制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每个时期的改革措施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特殊意义,在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与政府的大力推进下,中国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教育政策的历史与发展素质教育在我国已实行多年,特别是从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表以来,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2006年6月29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公布,首次将素质教育写进法律,成为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
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过程中,各地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成绩巨大。
但是正如教育部领导所指出的: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从区域来看,既有一些地区。
例如南通、深圳、潍坊、铜陵、大连等地,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沉重;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的倾向明显,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即使智育也不是全面科学的智育,往往以扼杀学生兴趣和创造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为代价。
这些问题愈演愈烈,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决心解决的时候了。
1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解决这些难题,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的工作过程。
其中如何充分发挥素质教育政策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也可以说,政策和策略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
可见素质教育政策的极端重要性。
素质教育政策既包括党和国家制定的总政策、总法规,也包括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应的区域性政策和法规,甚至包括一些有关的行政决定。
素质教育政策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过程。
为了更好地运用素质教育政策解决实践中的难题,应该对素质教育及其政策的历史与现状有所了解,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予以研究,以便制定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素质教育政策,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地发展。
一、素质教育及其政策的历史与现状1.素质教育思想的历史回顾素质教育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但素质教育思想的产生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深刻的现实背景。
素质教育的定义或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仍在争议中。
其实,素质教育是一个发展着的、实践着的过程,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
因此,素质教育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狭义的素质概念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精神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其中脑的特性尤为重要。
它们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禀赋。
”而广义的素质概念则是:“公民或者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
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
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下形成的。
”2从广泛的、一般的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利用一切条件,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潜能,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因此,从上述广义的角度来看,素质教育并不是当代突然产生的“新创造”,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素质教育思想火花屡屡闪现。
早在2000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少和素质教育相关的教育思想。
例如教育民主和平等的思想:“富而后教”、“有教无类”;依据学生特点实行个性教育:“因材施教”、“听其言而观其行”;反对压制灌输,提倡启发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注重全面素质培养,为学生开设“六艺”课程等等。
随后,孟子、荀况、韩愈、朱熹、王守任、顾炎武、龚自珍等历代文化名人或教育家都提出过很多与素质教育相当的思想和观念。
只是由于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这些光辉的思想火花被压制,被歪曲。
到了近代,素质教育思想又在我国形成了一个高潮。
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提出“四万万之人,皆应受教育。
”3又提出“量智施教”和对残疾儿童实施特殊教育等观点。
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1917年担任北大校长,进行了教育改革,提出一系列教育思想。
他认为文科和理科根本上是相通的。
他说:“文科的哲学,必植基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
从前心理学附属于哲学,而现在用实验法应列入理科;教育学与美学也渐用实验法,有同一趋势。
地理学的人文方面应属于文科,而地质地文方面应属理科。
历史学自有史以来,属文科,而地质学的冰期与宇宙生成论,则属理科。
4实际上这就是当今的“通才教育”思想。
蔡元培十分推崇个性化教育,采取各种宽容的措施,让学生自然地发展个性。
他尤其重视美育对人的发展作用。
他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创造了相对宽松、民主的环境,为北大的学生和老师自主、个性、创新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的教育改革是一次真正的素质教育实践。
另一位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更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很多教育思想,并且亲自实践,对素质教育有极大的启发。
例如,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另外,他还提出大众普及教育、创造教育、全面发展等思想。
陶行知强调:“我们普及的教育,不是少爷教育,不是小姐教育,不是政客教育。
”而是“平民教育”、“劳苦大众的教育”。
5他认为要真正实现创造教育,应该使学生能做到“六大解放”:解放头脑,能思想;解放手,能干;解放眼睛,能看;解放嘴,能说;解放空间,能进入大自然、大社会;解放时间,不用功课表填,使学生有自由支配时间的可能。
陶行知还提出相当于现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点。
此外,近现代还有梁启超、鲁迅、梅贻琦、胡适等人提出很有价值的素质教育思想。
由此可见,虽然素质教育的概念是近20年才出现的,但其思想是源远流长的。
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素质教育思想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然而回顾素质教育思想的历史源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素质教育的概念,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有很多借鉴和启发。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的教育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不可讳言,由于教条主义和“极左”思想泛滥,过分片面强调阶级斗争,不能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包括我国历史上素质教育的思想资源,使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几经波折,陷入困境。
改革开放以后,教育焕发了生机,形势越来越好。
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的变革,我国教育领域种种弊端尤其是应试教育的问题,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和尖锐批评。
在这种背景下,素质教育应运而生。
虽然在素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但毕竟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成为不可逆转的前进方向。
2.素质教育政策的历史与现状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概念,一个完整提法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
它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推进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行的教育改革,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特别是“应试教育”而提出的概念。
它的形成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至1994年,素质教育思想和政策的初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急需具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向基础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985年5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并决定在全国“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为普及小学和中学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逐步减弱“应试教育”的影响打下了基础。
1988年,原国家教委制定了《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明确要求小学必须认真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育人,使儿童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并严禁为了“应试教育”而举行的一切活动。
在80年代进行的教育改革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工作中,国家的各种政策都明确要求消除“应试教育”的效应,可以说,这其中已经包含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但最早在正式场合提出“素质教育”的是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
在1987年4月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科教学大纲通告会上讲话中,他指出:“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地方把基础教育办成了单纯的升学教育,这就导致了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偏向。
基础教育不能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的公民的素质教育”。
而最早在公开报刊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内涵作出阐释的,是1998年《上海教育(中学版)》第十一期上的文章《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文章提出:初中学生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劳动技术、科学文化、心理健康等四方面素质。
从而,素质教育做为一种教育思想观念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开始以多种方式进行着,教育理论界和一些中小学教育者写出了大量的讨论争辩和理论分析的文章。
主要对素质、素质教育的概念辨析,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对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对素质教育的实行过程和评价标准等进行议论。
当时,素质教育的实践和议论虽然十分激烈,但主要还是在民间进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仍未在正式文件中对素质教育进行引述和评论。
做为省一级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江苏省率先在正式文件中明确提出推行素质教育。
1990年12月在《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关于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意见(试行)》中指出:“当前,我省小学教育改革必须着力于把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到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公民基础教育的轨道上来。
”“实施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国民素质教育的观念。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学校和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开展素质教育的研究和讨论,并扩展到家庭和社会,唤起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公众教育意识,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和良好的改革环境,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当时,做为分管基础教育的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深入起了较大的作用。
199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虽然文件中没有直接用“素质教育”一词,但明确提出中小学教育要转轨改革,要摒弃“应试教育”。
并肯定了素质教育主要内涵的“两全”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
这表明,素质教育由中小学和基层产生的一种教育理念开始进入作为国家层面的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
1994年6月,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这是国家领导人首次在正式会议明确提到素质教育概念。
紧接着,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
《意见》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