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程
灌云县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
![灌云县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e57834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9.png)
灌云县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一、秧田准备选择排灌分开,运秧以便,便于操作管理旳田块做秧田。
按照秧大田比例1:100留足秧田,在播种前10天上水耖四耙地,开沟做板。
秧板规格为畦面宽1.4米,秧沟0.25米,深0.15米,四面沟宽0.3米,深0.2米。
畦面宽1.4米两边各放一根2×5×250厘米平直木条作靠板,用推板将畦面推平,移动2×5×250厘米平直木条靠板秧板逐段将畦面推平;做好后排水晾板,使板面沉实,播前两天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并充足拍实,板面到达“实、平、光、直”。
二、营养土(基质)选择团粒构造好旳常年菜园地表土,粗细合适,清除其中旳坚硬杂质,以防损伤机器秧针。
不能选用沙土、粘土、石骨子等易板结不透气旳土壤。
三、装营养土(基质)、施壮秧剂和底肥一般栽一亩大田用25盘以上秧苗,为保证秧苗足够,规定一亩育25-30盘秧苗。
将营养土装入盘内,装入量约占秧盘总量旳80--90%,合适弄平,然后用半包壮秧剂,另加每盘10-20克复合肥兑水50-100公斤泼施于盘内备用。
四、播种盖膜播种时间一般为5月25—30日,每盘播干谷60克,一亩20盘,用种1.2公斤。
种子按常规浸种催芽,播种后盖无壮秧剂旳细土1-2厘米, 绝不能露出种子。
倡导盖双膜, 底膜在出苗现青后抽走。
2.5-3.5叶移栽,秧龄近20天。
五、苗床管理1、壮秧原则: 机插秧苗采用中小苗移栽,一般3.5叶左右带土移栽。
适合机插旳秧苗规定群体质量均衡,成苗1.7-3株/平方厘米,根系盘结牢固,盘根带土厚2.0-2.5cm,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形如毯状。
壮秧旳形态特性:茎基粗扁,叶挺色绿、根多色白,植珠矮壮,无病株和虫害。
2、秧田管理:①揭膜炼苗补水。
齐苗后,在第一叶完全抽出0.8-1.0cm时揭膜炼苗,揭膜规定: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
若揭膜时最低温度低于10℃时可合适推迟揭膜时间。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67be7d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7.png)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水稻育秧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传统的水稻育秧方式是将水稻种子直接播种在田间,然后通过田间管理,让水稻自然生长。
这种方式存在着种子消耗多、发芽率低、消耗水量大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研发出了水稻集中育秧技术。
本文将介绍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要点。
一、育秧场选择要点1. 场地选择:选择平坦、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育秧场。
同时要避开低洼地和积水区,以免影响育秧效果。
2. 光照条件:育秧场要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避免过于阴暗的环境对水稻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3. 水源供应:在育秧场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供应,以保证后期育秧过程中的水量需求。
4. 土壤肥力:育秧场土壤要肥沃,具备供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
二、育秧基质准备要点1. 选种: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病虫害抗性好、高产性的水稻品种作为育秧种子。
2. 分选:将种子分选,去除破损、变形、虫蛀等不良种子,保证种子的质量。
3. 浸种处理:将种子用温水浸泡几个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促进发芽。
4. 基质准备:可以选择稻草、稻壳、细沙等为基质,将基质进行脱杂、消毒处理,制成育秧基质。
三、育秧技术要点1. 清洗基质:将准备好的育秧基质浸泡在清水中,然后颠倒浸泡基质,将混入基质中的杂质浮出,再进行多次冲洗,直到基质清洁为止。
2. 消毒处理:将清洗好的基质加热至80-100摄氏度,保持一段时间,杀灭基质中的病菌、虫卵等。
3. 播种:将浸种处理好的水稻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基质上,覆盖薄层基质,保持适当湿度。
4. 控温控湿:保持育秧场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利用遮阳网、喷雾器等工具进行调控。
5.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水稻苗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四、育秧管理要点1. 定期施肥:根据水稻生长的需要,定期施加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水稻苗的健康生长。
2. 管理密度:控制育秧苗的密度,避免苗床过密导致苗势弱、水稻发育不良。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7d5b02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7.png)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是指将水稻幼苗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集中培育,从而提高育苗效果和生产效益的一种技术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要点。
一、地块选择和准备1.选择平坦、排水良好的土地作为集中育秧基地。
2.土壤理化性质要适合水稻的生长,土质要疏松、肥沃,并具备一定的保水能力。
3.在播种前,需要将地块进行整地和平整,去除石块和杂草。
4.选择合适的材料建造育秧田埂,以确保田埂具备保水和排水的功能。
二、选择适宜的育秧品种1.选择适应集中育秧的品种,一般选择早熟、矮秆、耐倒伏的水稻品种。
2.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宜的抗病虫害的品种。
三、科学施肥1.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保证土壤养分充足,为幼苗提供所需的养分。
2.在幼苗出土后进行追肥,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适量的追肥。
四、统一播种时期和密度1.统一播种时期,根据当地气温、光照和生长期需求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2.统一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的生长特点和土壤肥力确定合适的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20-25kg种子。
五、合理控制田面水分管理1.确保育秧田均匀湿润,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2.播种后注意及时浇水,保持表土湿润,以促使幼苗迅速萌发和生长。
3.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和天气水分状况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度。
六、严格草害、病虫害的防控1.在育秧过程中及时除草,防止杂草对幼苗的竞争。
2.根据田间条件和幼苗状况进行预防性喷药,防治水稻病虫害。
七、合理管理和及时调整1.定期巡视育秧基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
2.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时进行间苗、揭苗等管理措施,保证幼苗生长的顺利进行。
总结: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包括地块选择和准备、选择适宜的育秧品种、科学施肥、统一播种时期和密度、合理控制田面水分管理、严格草害、病虫害的防控以及合理管理和及时调整。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要点,可以提高水稻的育苗效果,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ecaf6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2.png)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是指在特定的育秧场地上集中进行水稻育秧,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提高育秧质量和产量。
下面是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的详细介绍。
一、选地适期1.地力条件: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肥力较好的田地进行集中育秧。
2.水源条件:选择附近有可靠水源供应的地块,以保证良好的灌溉条件。
3.避开病虫害区:避开近几年发生过水稻病虫害的地块,以防止传播病虫害。
二、栽培要点1.水田整地:进行整地前耕翻,破碎土块,平整水田,排除秧田中的杂草和泥块。
2.水稻籼型的选择: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当的水稻籼型进行育秧。
3.育秧期管理:通过控制灌溉水位,调整水温,维持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环境,促进秧苗的生长发育。
4.底肥施用: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要,施用适量的底肥,提供丰富的养分。
5.追肥施用:在秧苗出土后,按照生长发育的需要,适时追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补充养分。
6.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采取防治措施,保证秧苗的健康生长。
三、灌溉管理1.合理灌溉:根据土壤湿度和水稻生长需要,合理确定灌溉水量和灌水频率,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2.避免水浸:不要长时间保持过多的水分,以免导致秧苗发生氧气不足的情况。
3.防止干旱:避免土壤干旱,根据气温和土壤湿度及时调整灌溉水量。
四、病虫害防治1.病虫害防治观察:定期巡视田间,仔细观察秧苗的叶面和茎,发现病虫害情况及时处理。
2.草害防控: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3.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药剂进行喷洒,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4.生物防治:可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利用天敌和有益昆虫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五、密植技术1.适宜密度:根据品种和生长期,选择适宜的秧苗密度,一般为每亩2-3万株。
2.均匀密植:将幼苗均匀地移植到田地上,保证秧苗之间的距离相等,避免重叠和空缺。
3.定植深度:将秧苗定植在土壤中1-2厘米的深度,保证秧苗的生长发育。
水稻软盘集中育秧技术
![水稻软盘集中育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5e970f3ba0d4a7302763a0f.png)
消毒和催芽
消毒:常用抗菌剂或强氯精浸种消 毒。消毒可与浸种结合进行。 催芽:催芽要求达到“快”(2—3 天内催好芽)、“齐”(发芽率90% 以上)、“匀”(芽长整齐一致)、 “壮”(芽白色、无异味、芽长半 粒谷,根长一粒谷)。
浸种消毒方法
“强氯精”消毒:先后分别将种子放清 水和“强氯精”溶液中浸8—10小时, 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催芽。 “苗博士”种衣剂消毒:水稻种衣剂分 早稻型和中、晚稻型,在水稻种子落水 前用“苗博士”1包(20克)兑等量的 清水,稀释后可拌干种谷1公斤,将种 子搅拌成均匀的白红色后,晾干后即可 浸种。
均匀播种
种谷破胸露白后即 可播种。 晚稻播前最好用 “烯效唑”1克兑水 50克拌1公斤芽谷后 闷半小时,以利壮 苗促分蘖。
摆盘与播种
根据亩用种量与亩需软盘数多少确定每厢播种 量,分厢过秤,均匀播种,做到常规稻种每孔 4—5粒谷,杂交种每孔2粒谷左右。播后用扫帚 把盘面上的芽谷扫入盘孔并实行泥浆轻踏谷。
三、播种期、播种量 播种期、
播种期:考虑气候条件、品种生育期和前后 茬关系等主要因素,以有利出苗和安全齐穗 出发,做到适时播种。 早稻界限期:根据出苗时对温度的要求而定。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为籼稻早播界限期。 我县适宜播期:薄膜育秧、软盘育秧在3月25 日左右。 早稻安全移栽的温度指标为日平均温度15℃ 以上,我县适宜移栽期为4月15日以后。Biblioteka 七、秧田管理(二) 秧田管理(
幼苗期管理。幼苗期是指出苗至3叶期。采取 露田和浅灌相结合。2叶期前露田为主,2叶期 后浅灌为主。早稻秧苗如遇寒潮低温,则应灌 深水护秧,低温过后逐步排浅水层,以免造成 秧苗生理失水,导致青枯死苗。软盘秧幼苗期 仍保持湿润,有利增氧促根和秧苗控长,及时 揭膜炼苗。 三叶期幼苗由异养转入自养,关键在于及早补 充营养(早施断奶肥)。目前比较好的一种有 机液肥“绿王牌”免追肥,在2叶1心时用1包 (50克)兑水15公斤叶面喷施,效果很好。
2013年早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程(机插秧)
![2013年早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程(机插秧)](https://img.taocdn.com/s3/m/74a37fde3186bceb19e8bb6a.png)
2013年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程(机插秧)一、品种选择和用种量必须合理搭配早晚稻品种,确保晚稻安全齐穗,选用早稻早熟-晚稻中熟,早稻中熟-晚稻中熟偏早。
早稻选用中嘉早17、湘早籼45号、陆两优996、潭两优921、株两优08、株两优4024等品种;晚稻选用金优207、岳优9264、岳优360、岳优712、湘菲优8118等品种。
每亩大田用种量,杂交稻:早稻2.5公斤,晚稻2~2.5公斤;常规稻:早稻5~6公斤,晚稻2.5~3公斤。
大户则合理分批播种,确保适龄移栽。
二、壮秧标准单株绿叶2.5叶、叶龄3.5叶、白根数10条以上,秧苗生长整齐健壮,青秀无病;杂交稻每平方厘米成苗1~2株,常规稻1.5~3株,均匀整齐;根系发达,秧苗块盘根好,提起不散。
三、育秧方式目前常用的育秧方式有软盘营养泥育秧和硬盘(大棚)育秧两种。
(一)软盘营养泥育秧是最普及的育秧方式,用专用软盘(58×28×2.5厘米)上铺放2~2.5厘米厚的营养泥浆澄实后直接播种、覆膜保温的育苗方式。
其秧块标准、成秧率和利用率高。
(二)大棚硬盘育秧在硬盘内铺放2~2.5厘米厚的营养土或基质,播种后移至秧田覆膜或采用大棚进行保温的育秧方式。
主要是种粮大户、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使用此方式。
它既可以铺放在田间秧板上,也能铺放在场院等平地上。
四、播前准备(一)营养土(泥)准备 1.取土取土要求严格,选择过筛后的菜园土、耕作熟化旱土、或经秋耕冬翻的稻田细土、塘泥(加拌5-10%的黄土)等。
不能选用近期使用过除草剂的田泥,也不能选用纯黄土和纯塘泥。
取土时间应在先年冬天进行,每亩大田须准备床土120公斤。
2.调制培肥建议用壮秧营养剂培肥法。
在细土过筛后,每100公斤细土(也就是1亩大田)拌200克(400克/袋)五增牌壮秧营养剂(含多种微量元素、消毒剂及活性物质),拌匀即可,可以起到培肥、调酸、助壮的作用,这种方法简便、经济、安全和快捷。
水稻规模化集中育秧技术
![水稻规模化集中育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e5773ff19e8b8f67c1cb9e3.png)
一
5控 水 旱 育 机 橘 秧 揭 膜 I j i i 保 持 盛 面 润 不发 r i . 揭膜至2 叶 期 建 立平沟水。 2 u t 后保 持 盘 土 湿 润 : 抛 秧播后至l Ⅱ P l 心 期保 持 畦 湿润 , l ~ 3 叶 期 以浅 水 、 湿润为 主, 3 叶 期 后 严 格 管 . 荷 苗 补 水 有 条件 的 r 叮以安
利 培 育标 准 化 壮 袱 、降 低 育 秧 成 本 、 提 高育秧效率 , 儿还 利 r』 J u 怏 推进 水稻乍产机械化 、 规模 化 、 标 准 化 、 々业化 发展 , 促 进水 稻 持续 增 、 农、 持 续 增 效 、 农 民 持 续 增 收 使 』 } J 该技 术 卣增 产 5 %以 上 . 卣增 效 8 0无
该 技 术 足 水 稻 育 秧 技 术 和 绀 完成 f : 底上 、 喷水 、 播种 、 盖 籽 等 多 道 管 删 的刨新 发 展 . 足 按 照 规 范 f 序, 实 观 盘 t艟 适 宜 謦 、 播 鞋 化 准 化 9 l 4 建 适 度规 模 集 中育 确 均 匀 、 掇 盖 种均 匀 全 . 保 证 秧 秧 堪地 . 根 据 壮 秧培 育 技 术 要求 进 行 苗 … 苗整 齐 、 长均 匀 、 曲质 粗壮 统 育秧 、 统 一 锊理 干 u 统 ・ 供秧 的 一 4 . 适 期 分 批 播 种 技 《 前 茬 收 种 集 约 化 水稻 育 秧 力 ‘ L j 技 术 水 稍 捩 茬 及 移栽 时 问倒 推 确 定播 种 期 . 规 模 化集 中 秧通 过 统 一种植 品种 、 J f : 根据耕 整地的农 时 . 以及 机具 、 劳 统 育 秧 物 资 、 统 一 播种作 , l k、 统 ・ 力、 灌溉 水 和插 秧作 业 等 产条 件 秧I { 1 管理 、 统 ・ 秧 莳供 麻 . 钉 效 解 决 施 分批 播 种 . 号 虑好 每 期 播 种 的 长其 H 以束 “ 家 家 育秧 、 户 管理 、 难 天 数 和播 种 面 积 . 以保 证 秧 苘适 龄 以 育好 秧 、 育壮 秧 ” 的 问题 . 它 仪订 移 栽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c4abc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4.png)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育秧方式,可以提高水稻的出苗率和均匀度,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以下是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要点:一、育秧选种:1.选择适合本地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的水稻品种,具有抗病虫害、耐逆性强的品种。
2.选择生长势旺盛、籽粒饱满、成熟度相近的种子作为育秧种子。
3.将选取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二、种子处理:1.浸种处理:将种子用70℃左右的温水浸泡30分钟,然后用凉水冷却后取出,晾干备用。
2.化草胚:将浸种处理后的种子用0.1%的化草胚溶液浸泡8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三、育秧盘料制备:1.选择适合的育秧盘料,一般采用稻壳土或水稻稻草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2.将育秧盘料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
四、育秧操作流程:1.将消毒处理后的育秧盘料填充到育秧箱中,压实并均匀铺平,然后用清水进行浸水。
2.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育秧盘料上,保持种子间的距离均匀。
3.用一层湿稻草或湿纱布覆盖在种子上,保持湿度,促进种子发芽。
五、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1.保持育秧箱内适宜的湿度,一般要保持湿润,但不要积水过深,以防止病菌的滋生。
2.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育秧温度应在25℃-30℃之间。
六、管理、照料和病虫害防治:1.定期检查育秧箱的湿度和温度,及时补充水分和调整温度。
2.定期除草,保持育秧场地的清洁和通风。
3.发现病虫害时,及时进行防治,可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式控制。
七、合理的移秧时机:1.一般要等到水稻幼苗长到3-4叶期时,移秧到田间。
2.移秧时要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避开高温、低温和暴雨等恶劣天气。
八、移秧技术:1.用整齐划一的距离在水稻田里开挖苗床。
2.将育秧箱中的苗取出,剪掉枯萎或病虫害较重的苗后,整齐地按照一定距离移植到苗床上。
3.移栽后,要确保根系完整,避免伤害根系。
以上就是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要点,通过科学、规范的操作,可以提高育秧效果,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范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0843f9283d049649b6658a8.png)
HNZ常德017-2013常德市农业技术规范HNZ常德017-2013 水稻集中育秧操作技术规范常德市农业局制定湖南省农业厅批准实施发布日期:2013年月日水稻集中育秧操作技术规范为了规范水稻集中育秧操作技术,特制定本规范。
1 产地环境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产地应远离城镇、医院、垃圾场、工矿企业等污染源,集中成片,便于管理。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116的规定。
2 集中育秧点布局水稻集中育秧点要科学布局,规模适度,以“方便群众、规避风险”为原则,一组或多组联合设立集中育秧点,每个集中育秧点秧田面积以3000~6000平方米为宜,便于统一管理和农户取秧、运秧。
3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4 水稻集中育秧类型水稻集中育秧主要以软盘抛秧为主,湿润洗插秧为辅,积极示范推广机插秧。
5 育秧准备5.1选择优良品种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和农民意愿,选用和推广高产、优质、熟期适中的主导品种。
根据早配中或早配迟、中配中、迟配早的原则,合理搭配好早、晚稻品种,确保晚稻安全齐穗及双季高产。
水稻集中育秧要实行一片一种,一个集中育秧点一个品种,以避免品种混杂。
每亩大田用种量,早稻杂交稻和常规稻分别为3公斤、6公斤左右;晚稻杂交稻和常规稻分别为1.5公斤、3.5公斤左右。
5.2 秧田准备5.2.1秧田与大田比例软盘秧按1:20、机插秧按1:70~80、湿润洗插秧按1:8准备好秧田。
5.2.2翻耕整厢2月中旬以前翻耕好秧田,播种前整理好秧厢。
软盘抛秧的秧厢有效宽度170厘米,厢沟宽30厘米、深15厘米左右,腰沟深20厘米左右,围沟略深,做到沟沟相通。
湿润洗插秧,厢宽150厘米左右,沟宽20厘米、深15厘米左右。
秧田划厢,要用绳子扯直,厢宽一致,整齐划一。
厢面上糊下松、沟深面平、软硬适中。
播种前一周施好秧田基肥,每亩秧田施入25%的复合肥25~30公斤。
5.2.3施用壮秧剂每90块软盘用“五增牌”水稻壮秧剂400克。
早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
![早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b8a8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f.png)
早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一、引言。
早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育秧工作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早稻育秧的效率和质量,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早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育秧前准备。
在进行早稻育秧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选址,选择育秧地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并且要远离工业区、污染源等。
其次是整地,要将育秧地进行耕翻,破土松土,平整整地。
最后是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入有机肥和无机肥,为早稻育秧提供充足的养分。
三、育秧材料准备。
在进行早稻育秧工作时,需要准备好育秧材料。
首先是选种,要选择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质早稻种子。
其次是育秧箱,要选择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强的育秧箱。
最后是育秧土,要选择细腻、肥沃的育秧土,为早稻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育秧方法。
在进行早稻育秧工作时,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育秧方法。
首先是浸种,将选好的早稻种子浸泡在适量的水中,使其充分吸水。
其次是播种,将浸好水的种子均匀撒在育秧箱中,覆盖一层薄土。
最后是管理,要及时浇水、通风、松土,保持育秧土壤湿润、通风良好,为早稻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五、育秧管理。
在进行早稻育秧工作时,需要加强育秧管理工作。
首先是浇水,要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及时浇水保持育秧土壤湿润。
其次是施肥,要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无机肥。
最后是防治病虫害,要及时巡查,发现病虫害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保障早稻幼苗的健康生长。
六、总结。
通过以上的育秧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早稻育秧的效率和质量,保障粮食生产的顺利进行。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在进行早稻育秧工作时,能够按照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操作,取得丰收的好成绩。
水稻集中育秧实施工作方案
![水稻集中育秧实施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9c9f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e.png)
水稻集中育秧实施工作方案一、背景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历史悠久,但在现代化生产体系下,水稻的育种、育苗和管理技术都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其中,育苗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育苗效率和质量,减少劳动力和资源的浪费,加快水稻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各地纷纷实施了水稻集中育苗的工作。
本文即是为了规范水稻集中育苗工作而制定的方案。
二、基本原则1.科学、规范。
按照农艺规程的要求,采用科学的育苗技术和方法,保证苗期生长的良好环境和匀称生长的苗株。
2.集中、高效。
将分散的育苗和育种活动整合到一起,节约劳动资源和物资投入,提高育苗效率和成本效益。
3.环保、节能。
采用环保、节能的方式进行育苗,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实施步骤1.选择育苗场所。
育苗场所应选择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场地。
场地距离水稻种植区不宜过远,方便管理和生产作业。
2.准备育苗土壤。
选用优质的育苗基质,与化肥、有机肥等养份进行充分混合。
根据实际情况,添加适量的石膏、硫磺等药剂进行调节和杀菌处理。
3.施肥揭膜。
根据实际情况和育苗需要,采用适量的化肥、有机肥和微量元素等材料进行施肥,并适时揭开膜料。
4.翻耙、平整。
将育苗土壤进行翻耙、压平,消除土壤的积水和松散状态,增强土层的质地和保水性。
5.播种、覆土。
选择适量的优质水稻种子,按照规定的播种量和深度进行播种,覆盖一定厚度的育苗土壤。
6.维护管理。
在育苗期间,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浇水、施肥、控制病虫害等措施,保证育苗的健康和生长。
四、注意事项1.确保种子质量。
选用经过技术处理和检测的优质种子,保证育苗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2.合理施肥。
根据土壤、水质和育苗的需要,科学、合理地施用肥料和营养元素,保证苗期生长需要的养分供应。
3.管理规范。
在育苗拼种作业中,要加强巡视、防护、喷杀等工作,及时排查和处理育苗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4.科技支持。
2012年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程
![2012年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20139166c175f0e7cd13796.png)
湘潭县2012年早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程湘潭县农业局2012年1月一、品种选择品种选用中嘉早17号、湘早籼24号、湘早籼45号、陆两优996、株两优819等品种。
二、用种量常规稻种子5公斤/亩、杂交稻种子2.5公斤/亩。
三、播种时间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选晴天播种。
四、育秧材料353孔软盘90片/亩、拱膜竹片(2-2.2米)25片/亩、地膜1.25公斤/亩(0.25毫米厚)。
五、育秧模式以便于抛栽为原则,采取小集中联户育秧,一个集中育秧点适宜秧田面积为1-3亩。
六、秧田准备: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肥沃稻田作秧田,秧田与大田比为1:20。
秧田必须在3月10号前按湿润秧田的标准基本整好,开好三沟,即厢沟(宽0.3米,深0.2米)、腰沟和围沟,厢宽为1.3米。
七、秧田施肥:每亩秧田施腐熟的人畜粪或土杂肥750-1000公斤,或25%复合肥25公斤(在整地时施入)。
每70块软盘用水稻壮秧剂1包。
八、种子处理和浸种催芽1.晒种:常规种子播种前3-5天选晴天晒种3-4个小时,杂交种子浸种前3天应开包透气。
2.选种:浸种前采用清水选种,浮去秕谷和病谷粒,以提高发芽率。
3.浸种:杂交稻种子浸种时间不超过24小时,常规稻种子浸种时间不超过60个小时,浸种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气温的高低而定。
水温高于20℃,浸种时间相应缩短。
4.种子消毒:常规稻种子先浸10-12小时,沥干后再用“使百克”(每4毫升浸种4-5公斤谷)或“强氯精“(每10克浸种4-5公斤谷)浸种消毒20-24小时,然后洗净药液沥干,再浸种至吸水充足;杂交稻种子先浸6-8小时,沥干后再用使百克或强氯精浸种消毒10-12小时,然后洗净药液沥干,再浸种至种子吸水充足。
5.种子催芽:采用保温催芽,将浸好的种谷冼干净,然后用干净透气的编织袋盛装种子(每袋15公斤),在50℃左右的温水中预热5-10分钟,然后带温催芽,保持谷堆温度35-38℃,15-18个小时后开始露白,待种谷全部破胸后便可摊凉播种。
湘阴水稻集中育秧模式推广(3) 技术操作规程(下)
![湘阴水稻集中育秧模式推广(3) 技术操作规程(下)](https://img.taocdn.com/s3/m/c3b01b1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8.png)
湘阴水稻集中育秧模式推广(3)技术操作规程(下)喻永华;刘明辉【摘要】(续第2期)6.精量播种①播前准备。
摆盘前再用木板把厢面耥平横摆2个软盘,尽量把软盘摆平。
每80片-100片软盘用壮秧剂1包,拌干细土二三公斤均匀撒入软盘上,用扫帚扫入孔内,然后用厢沟内的稀泥糊入软盘,用扫帚扫平泥水,保证每孔至少有2/3以上的泥土,厢面不要有泥土,不要有积水,待沉紧塌实四五个小时后播种,如泥浆过稀时,应延至次日播种。
②精量播种。
催好芽,待芽谷摊凉后即可播种。
根据每667平方米用种量和软盘多少确定每厢的播种量。
分厢过秤,均匀播种。
播种后用扫帚把盘面上的芽谷扫人盘孔并实行泥浆轻塌谷。
③播后盖膜。
厢面打扫塌谷后,用敌克松70克一100克对水40公斤均匀喷雾到厢面,然后实行竹拱地膜覆盖。
盖膜后,四周用泥土盖严压实以防被风吹开,实行保温育秧。
【期刊名称】《湖南农业》【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1页(P12-12)【关键词】技术操作规程;育秧;水稻;精量播种;播前准备;地膜覆盖;软盘;壮秧剂【作者】喻永华;刘明辉【作者单位】湘阴县农业局,4146C0;湘阴县农业局,4146C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5.1196.精量播种①播前准备。
摆盘前再用木板把厢面耥平横摆2个软盘,尽量把软盘摆平。
每80片~100片软盘用壮秧剂1包,拌干细土二三公斤均匀撒入软盘上,用扫帚扫入孔内,然后用厢沟内的稀泥糊入软盘,用扫帚扫平泥水,保证每孔至少有2/3以上的泥土,厢面不要有泥土,不要有积水,待沉紧塌实四五个小时后播种,如泥浆过稀时,应延至次日播种。
②精量播种。
催好芽,待芽谷摊凉后即可播种。
根据每667平方米用种量和软盘多少确定每厢的播种量,分厢过秤,均匀播种。
播种后用扫帚把盘面上的芽谷扫入盘孔并实行泥浆轻塌谷。
③播后盖膜。
厢面打扫塌谷后,用敌克松70克~100克对水40公斤均匀喷雾到厢面,然后实行竹拱地膜覆盖。
水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
![水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faf9b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f.png)
水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以下是 9 条关于水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1. 咱先来说说选种这事儿,这可太关键啦!就像给孩子挑最好的学校一样,咱得选那品质上乘、适合咱这儿气候的稻种。
你说要是选错了种,那不就白折腾啦?比如咱选了不抗病害的,那后面可就麻烦喽!2. 接下来就是整秧田啦!得把那地整得平平坦坦,松松软软的,让秧苗能舒舒服服地扎根生长。
这就跟给咱自己布置个舒服的小窝似的,不精心能行嘛!比如那地要是坑坑洼洼的,秧苗咋活呀!3. 还有播种这环节,那可得仔细着点儿!不能播多了,也不能播少了。
就好比做菜放盐一样,得恰到好处。
你想想,播多了挤一起,播少了又浪费地,那咋行呢!4. 育秧的时候温度和湿度可得控制好哇!这就像是照顾刚出生的婴儿,冷了不行热了也不行。
要时刻留意,不然秧苗可就长不好啦!比如说温度太高把苗都烤坏啦,那不就糟糕了嘛!5. 施肥也很重要呀!就像人得补充营养才能长得壮实。
但是可别乱施肥,得根据情况来。
不然肥多了烧苗,肥少了苗没劲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哟!6. 病虫害防治可不能马虎!这就像是跟敌人打仗,得时刻警惕。
一旦发现有病虫害的苗头,就得赶紧行动。
你说要是任由它们泛滥,那咱的秧苗不就全完啦?7. 浇水也有讲究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你看那地要是干巴巴的,秧苗不就渴死啦;可要是水太多,又会把苗泡坏。
这和咱喝水一样,得适量嘛!8. 到时候移栽的时候也得小心谨慎呀!一颗颗小秧苗可都是宝贝呢。
要轻拿轻放,别把它们弄伤了。
这就跟抱小孩子一样,得温柔点儿哟!9. 总之,水稻集中育秧可真是个细致活!哪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咱只有用心去做,才能让水稻长得好,咱才能有个好收成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大家都得重视起来呀!。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课件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a220c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1.png)
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合理使 用农药、轮作、间套作等,减少病虫害 的发生。
结论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是一种高效、科学的育秧方法,具有节约资源、提高产量、 减少病虫害的优点,对未来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有望对提高粮食产量、农民 收入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优点
节约土地和劳动力
通过集中种植和管理,节约了大量的土地 和劳动力资源。
增加水稻产量
通过科学管理和优化生长环境,可以增加 水稻产量,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
提高育秧效率
高效的育秧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快速提高 水稻幼苗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减少病虫害发生
通过集中管理和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 病虫害的发生率,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促进种源自发芽。3育秧盘选用
4
选择适合集中育秧的育秧盘,提
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5
育秧技术
6
浸种、灌溉、施肥、管理、除草 和防病虫害措施的实施和监测。
选种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需求的水稻 品种,确保种植效果。
萌芽处理
通过一系列处理方法,提高水稻 种子的出苗率和生长速度。
基地环境准备
准备育秧基地,确保土壤肥沃、 排水良好,为水稻幼苗提供良好 的生长条件。
什么是水稻集中育秧技术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稻作育秧方法,通过精细管理一小片地区,集中种植和管理水稻 幼苗。
为什么使用水稻集中育秧技术
采用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可以提高育秧效率,节约土地和劳动力,降低病虫害 的发生,并增加水稻的产量。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步骤
1
浸种
2
将水稻籽粒浸泡在适宜的温水中,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45148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0.png)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水稻的集中育秧技术是种植水稻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水稻的育秧质量和产量。
下面是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要点。
1. 秧田选择:选择平坦、土壤湿润、排水良好的田地作为秧田。
秧田的土壤pH值在5.5-7之间,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2. 地面平整:在水稻集中育秧前,要对秧田进行地面平整,使得整个田面平坦,确保水能够均匀地分布在田块中。
3. 田底施肥:在水稻集中育秧前,应在田底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施肥量要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水稻的生长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
4. 水源准备:水稻集中育秧需要充足的水资源。
在育秧前,应建立好灌溉系统,确保田块中的水能够及时供应。
还要注意水质的好坏,选择水质较好的水源。
5. 分秧:将水稻种子放在返青桶中进行分秧。
分秧时,要选择健壮的种子,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返青桶内,不要让种子堆积在一起。
6. 水稻种子处理:在分秧前,可以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如浸泡、播种前处理等。
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逆性。
7. 喷雾灌水:在育秧过程中,要依靠喷雾灌水来提供充足的水分给水稻。
喷雾灌水要均匀、细小,避免强烈的水流对秧苗造成伤害。
8. 控制密度:水稻的集中育秧一般选择较高的密度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
但是过高的密度也会导致秧苗之间竞争养分和生长空间,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密度。
9. 防病虫害:在水稻集中育秧过程中,要定期巡查和防治病虫害。
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以保证秧苗的健康生长。
10. 育秧管理:在水稻集中育秧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
包括定期除草、追肥、勤浇水等。
还要注意定期松土,保持田面的湿润。
水稻育秧生产线育秧技术规程
![水稻育秧生产线育秧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361e0c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9.png)
水稻育秧生产线育秧操作规程一、基本要求1、播种机调试:熟练操作程序,播种量、装土厚度、喷水量、盖土厚度全部调好符合要求,方可播种。
2、明确用量:用空秧盘在流水线上连续播10盘,称出总重量,将实际播量和预期播量进行比较,反复调整到符合要求为止。
晾过的稻种重量干湿比一般为1:1.25。
因后期插秧,需要秧苗以根部盘曲而缠连一起,便于上架,因此,播种量应以满足后期盘根为最低要求。
根系发达的稻种,播种量不得低于70克(浸种后约100克);根系不发达的稻种,播种量不得低于100克(浸种后约150克)。
3、装盘:将消好毒的育秧盘叠放在播种机旁,流水线启动后,由专人放入流水线,一只紧靠一只,不能留问隙。
4、装基质:将拌好的基质装入底土斗内,打开底土斗离合开关,让基质均匀装入秧盘内,基质厚度为1.5-1.8cm,装盘时防止斗内基质架空和杂物堵塞下料口。
5、喷水:调节喷水开关至适宜流速,施水量以育秧盘底部有水滴渗出为宜。
最好使用水塘水,不建议直接使用自来水或井水。
为避免水中细菌或病毒污染种苗,建议育苗底水用65%敌克松与清水按1:1000配置。
6、播种:专人负责播种,不断向播种箱内添加种子,隔一段时间要清除种箱与排种轮之间的有芒种及杂质,随时检查播种的均匀度与播种量是否符合要求,发现故障紧急停机。
7、盖种:将拌匀的基质装入盖土斗内,打开离合开关,调整出土量,让基质均匀覆盖种子,覆土厚度1.0cm左右,不可露种。
二、堆码催芽1、早稻育秧因温度较低同时为减少出苗顶盖现象,应采取暗房叠盘催芽。
2、一般将播种后的秧盘集中堆码20-30层,秧盘上面加盖一个空盘,或无纺布或塑料膜保温。
3、采用叠盘催芽时,若有加盖薄膜等覆盖物保温时,需根据苗床温度情况,在中午高温时段进行揭膜透风,以免温度过高,导致闷种、烧苗等情况的发生。
4、如待芽苗长达到1cm左右(通常3-5天,视暗房温度而定),根系开始下扎时即可摊盘。
对未达到摊盘要求的秧盘,需继续堆码催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科课堂】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操作规程为了规范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按照省农业厅关于《湖南省水稻集中育秧操作规程》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品种选择根据我市生产实际和农民意愿,选用和推广高产、优质、熟期适中的主导品种,并直接到实力雄厚、信誉好的种子代理商以优惠价格购买种子。
水稻集中育秧要实行一片一种,一个集中育秧点一个品种,以避免品种混杂。
推荐早稻选用常规稻品种湘早籼45号、株两优611、陵两优211、T优705、T优167等;晚稻选用岳优9113、丰源优299、岳优360、盛泰优9712、五优308等。
二、播种期早稻播种时间控制在3月20日左右,晚稻播种时间控制在6月20日左右。
具体播种时间应根据不同品种生育期和安全齐穗时间(9月10日)而定。
三、播种准备(一)软盘地膜。
每亩大田用308孔盘80-90片,地膜用标准的0.25毫米厚的优质地膜。
(二)竹拱准备。
每亩大田准备小竹拱25根左右,一般长度2.2-2.4米。
(三)秧田准备1、秧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基础条件较好,排灌方便,运输便利,肥力中等的稻田,秧田按软盘秧田与大田1:20、机插育秧田按1:80、湿润洗插秧按1:8的比例准备好秧田。
2、秧田翻耕。
秧田翻耕整平分两次作业。
第一次在2月底或3月5日前,有条件的地方可在老历年前进行第一次翻耕(俗称烤冬坯)。
第一次只翻耕不整平,主要目的是改良土壤,让杂草充分腐熟,减少稻田的有毒物质污染,尽可能减少对出苗的影响。
第二次翻耕整平在播种前3-5天,结合翻耕整平,每亩秧田用40%的复合肥30公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施用腐熟的人畜粪等有机肥2000-2500公斤)。
3、秧厢规格。
按1.5米宽做厢,厢面用木板整平待摆盘播种。
同时开好“三沟”,即厢沟(宽0.3米,深0.15米),腰沟(深0.2米左右),一亩秧田至少要开一条“十”字型腰沟,围沟(深0.2-0.25米)。
4、施用壮秧剂。
软盘抛秧,将壮秧剂与一定量的过筛细土充分拌匀后分成两等份,一份均匀撒在秧田表面,摆放软盘;另一份均匀撒施在软盘内,然后再加入适量过筛细土或糊泥,沉实后播种。
盘育机插秧,直接采取专用育秧基质育秧,或每亩用“五增”牌壮秧剂一包与营养土拌匀,作为机插秧秧盘底土。
湿润洗插秧,将壮秧剂拌土均匀撒施在秧田表层,再耙入2厘米土层内,厢面用木板整平后播种,泥浆塌谷。
禁用拌有壮秧剂的细土直接盖种、拌种或与种子混播。
四、浸种催芽(一)种子准备。
浸种前3-5天选晴天晒种3-4小时,最好用彩条布或竹垫晒种,不要在水泥地上曝晒。
杂交组合前一天应敞开包装透气。
浸种前,应将浮于水面的秕谷,病粒谷去掉,不参与浸种催芽,以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二)用种量。
早稻常规种子用种量每亩5-6公斤,杂交种子用种量每亩2.5公斤。
晚稻常规种子每亩3.5公斤左右,杂交种子2公斤。
(三)种子消毒。
浸种时一定要采用“强氯精”或“米鲜胺”进行种子消毒。
早稻常规种子先浸10-12小时,沥干后再用“强氯精”浸种消毒10-12小时,然后洗尽药液催芽。
杂交种子先浸6-8小时,沥干后再用“强氯精”浸种消毒8-10小时,然后洗尽药液催芽。
晚稻种子消毒时间6-8小时。
(四)浸种时间。
早稻常规种子不超过60小时,杂交种子不超过30小时,并且间歇浸种。
视气温而定浸种时间长短,种子催芽前,必须吸足水份,浸到以种谷半透明为宜。
(五)种子催芽。
催芽就是控制一定的温度、水分,使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提早发芽的一种措施。
水稻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7℃~38℃, 而早稻催芽一般都在气温很低的春季, 必须采取一定的保温方法进行催芽。
早稻破胸阶段所需的适宜温度不要超过38℃, 催芽以26℃~28℃保温催芽较好,这是因为杂交稻种子的耐热性较差,一定要掌握好温度。
早稻催芽的方法很多,有温水催芽、蒸气(温室)催芽、温床催芽和地坑催芽等。
催芽的过程一般可划分为露白前、露白到齐根、齐根到齐芽、齐芽后炼苗等几个连续的阶段。
催芽时应掌握好“高温破胸、适温催根、保湿催芽和摊凉炼芽”的原则:1、温水快速催芽法。
选避风保温的地方, 铺一层24~30厘米厚稻草,将事先准备好的水缸放在上面, 向缸内倒入40℃左右的温水(含强氯精液), 把沥干的种子放入温水中, 边倒边搅拌, 使之受热均匀, 并控制水温在38℃左右, 然后用薄膜封缸口加稻草堆紧保温。
5~6小时后取出种子, 稍沥水, 用稻草盖好让其带温露种18~19小时。
经第一次露种后,一般有5%~10%的种子开始露白。
再用上述方法进行第二次浸种,但浸种水温应降至35℃~36℃, 浸种时间应缩减为2~3小时, 露种时间延长到21~22小时。
经第二次露种后,破胸率可达85%左右。
再用上述方法进行第三次浸种,水温保持32℃~33℃, 浸种1~1.5小时, 露种到齐胸为止。
破胸后,用35℃温水淋洗沥干, 趁热上堆, 保温催芽。
这种催芽技术,安全保险,发芽率高。
应该注意的是: 盛具、缸、覆盖稻草都必须清洗,除尽其他谷粒。
2、多起多落浸种催芽法。
用编织袋(又称蛇皮袋)将种子装好, 放在35℃~36℃的温水中浸种4小时, 起水后趁热用薄膜将种子袋包扎好,进行保温保湿催芽。
隔7~8小时,再放到35℃的温水中浸2~3分钟, 取出沥干继续催芽, 如此反复进行, 直到破胸为止。
用这种方法,从浸种到开始破胸,只需18小时, 48~52小时破胸基本结束。
这种催芽方法比常规方法有所提高。
3、温室蒸汽催芽法。
温室蒸汽催芽是利用温室蒸汽控制温度和水份,以满足种子发芽时的需要。
温室催芽发芽快,发芽率高、出芽整齐,适宜于大批量或集体催芽。
催芽用的温室,应保温严密,力求升温快。
室内搭架盛放发芽盘或箩筐等。
浸好的种子进温室前3~4小时开始烧火,预热温室。
种子摊放不宜太厚,约10~12厘米。
应注意, 要严格控制室内和种子温度, 保持在35℃~36℃, 过高容易烧种。
种子要定期翻动,当水分不足时,可边洒水边翻动,以满足种子对水分的要求,防止因缺水而导致根长芽短现象的出现。
另外,应注意将煤烟等有毒物质引向室外。
温室再度使用时,应用药剂消毒。
4、煤灰催芽法。
将浸好的种子先用温水掏种以提高种子温度, 然后与过筛后除去杂质的煤灰拌匀催芽。
煤灰先用开水淋湿至手捏成团,指缝稍有水出为好,趁热与种谷拌和成堆,外加覆盖物,每30千克煤灰可伴种50千克。
气温过低时,可用大茶壶或瓦罐装上开水,周围包上稻草,埋在谷堆中央增温,经约24小时,即可长出根芽, 此时进行翻堆并取出水壶, 以后再翻动1~2次即可。
这种催芽方法比较稳妥,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是种子量较少时的一种很好的催芽方法。
晚稻采取多浸多露方法浸种催芽,浸种浓度为10%优质吡虫啉300-500倍液,浸种12小时;拌种:将催芽至露白的种子沥干水后,倒入塑料袋或薄膜上,每2公斤种子用高巧10毫升兑水20毫升混合药液与谷种混合,轻轻翻动2~3分钟,使粒均匀着药,之后摊开至于通风阴凉处,晾干6~12小时或过夜即可播种。
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五、精量播种(一)摆盘。
软盘育秧的秧厢必须在播种前3天做好,厢面要做得“平、净、融”,晒1-2天后摆盘。
横摆2个软盘,秧厢两边每边留15厘米以上压膜距离,尽量把软盘摆平压实,防止吊气死苗。
在播前1-2天将准备好的拌有壮秧剂的营养土撒入盘孔底部,用扫帚扫入孔内,也可用厢沟泥制作的营养泥填入软盘,用扫帚扫平,保证每孔至少有3/4以上的泥土,但不能超出盘面,以防串根。
软盘内泥土不能太稀,过稀时应延至次日播种。
采用盘育机插秧的,在育秧盘上铺放2-2.5厘米厚的营养泥浆澄实后直接播种,或采取专用育秧基质育秧。
(二)精量播种。
催好芽,待芽谷摊凉后即可播种。
根据亩用种量和软盘多少确定每厢的播种量,分厢过称,均匀播种。
播种后用扫帚把盘面上的芽谷扫入盘孔并实行泥浆轻踏谷。
(三)播后盖膜。
厢面打扫踏谷后,用敌克松20克兑水15公斤均匀喷雾到厢面,早稻实行竹拱地膜覆盖。
盖膜后,四周用泥土盖严压实以防被风吹开,实行保温育秧。
六、秧田管理(一)早稻秧田管理1、肥水管理。
芽期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烈日跑马水,保持秧板土壤湿润和供氧充足。
如出现霜冻、大风、暴雨等特殊天气,应暂时灌水护芽,风雨过后再排干水。
如遇寒潮低温,则应灌深水护苗,低温过后逐步排浅水层,以免造成秧苗生理失水,导致青枯死苗。
3叶期以后到移栽,采用浅水灌溉。
带土秧仍要保持土壤湿润,不留水层,以水控苗,防止徒长。
2叶1心时每亩施用尿素2公斤作为断奶肥。
抛栽前3-5天每亩追施尿素2.5-3公斤作“送嫁肥”(尿素施用只能先撒尿素再浇水,切不能直接浇尿素水,否则极容易造成死苗)。
2、出苗前管理。
保持秧田厢沟畅通,厢面湿润不积水。
随时检查盖膜情况,发现地膜被风或其他情况掀开,应及时盖好,若遇无风高温晴天,在上午十点左右应揭膜两端通风,防高温煮芽。
扶针现青后,如膜内温度高于30℃时,应揭开膜的两头通风降温。
3、出苗后管理。
当秧苗一叶一心后,晴天中午秧厢两头注意揭膜通风,傍晚时则盖好。
1叶1心时开始炼苗,保持土壤干爽以促根生长,膜内温度保持20-25℃为宜,不得超过35℃。
秧厢过长,温度太高除了两头揭膜外,中间也要间隔揭膜,以防烧伤秧苗,以后逐步增加炼苗时间。
育秧期间,如果秧苗出现绵腐病等病害时要用敌克松(500倍液)或硫酸铜杀菌消毒。
4、炼苗揭膜。
经过充分炼苗后秧龄在2.1-3叶时揭膜。
揭膜时间最好选晴天下午厢沟内灌水揭膜,以防青枯死苗。
揭膜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或极端低温恶劣天气要继续盖膜。
(二)晚稻秧田管理晚稻育秧期间气温高,雨水多,秧苗生长快,塑盘育秧秧龄不能太长,秧苗不能太高。
否则,秧苗串根、黄化,抛秧后倒秧多,立苗慢。
所以,必须实行“三控”,使秧苗矮化粗壮。
一是水控:采用湿润秧床,以糊泥配肥做营养土的,播种后3天左右,畦沟里保持半沟水;采用旱床,以干细土配肥做营养土的,播种时浇透水。
不论哪种育秧方式,秧苗长到一叶一心后都要进行旱育,只要秧盘孔穴内泥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萎蔫,沟内就不灌水,畦面也不浇水,控制秧苗生长。
二是肥控:控制秧田氮肥用量。
软盘育秧,秧田在施足基肥情况下,氮肥用量比早稻减少50%,主要减少营养土和秧床的氮素化肥用量。
三是化控:用壮秧剂育秧,或用烯效唑浸种,多效唑喷施控苗。
秧龄25天左右的进行化控。
七、及时抛栽早稻当秧苗达到3.5-4叶时就可整平大田进行抛栽或摆栽,一般早稻秧龄控制在28天以内,晚稻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机插秧早稻控制在20天以内晚稻控制在18天以内苗高不超过17厘米。
抛栽前3-5天每亩追施尿素2.5-3公斤或腐熟的人畜粪水。
晚稻抛栽前3-5天结合追肥,喷施一次长效农药(1.8%阿维+三唑磷),做到带药带肥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