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歌曲教案(第十五周)

合集下载

大班音乐教案《狡猾的狐狸》

大班音乐教案《狡猾的狐狸》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狐狸有没有被老虎吃掉。

2. 学习歌曲《狡猾的狐狸》,体验集体演唱的乐趣。

3. 能够用动作表现狐狸和老虎的角色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歌曲《狡猾的狐狸》,体验集体演唱的乐趣。

难点:能够用动作表现狐狸和老虎的角色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狡猾的狐狸故事动画。

2. 音乐器材:钢琴、吉他等。

3. 教学道具:狐狸、老虎头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狡猾的狐狸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狐狸和老虎的角色特点。

2. 学习歌曲:教唱《狡猾的狐狸》歌曲,讲解歌词含义,引导幼儿体验歌曲的趣味性。

3. 歌曲演唱:分组进行歌曲演唱,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体验集体演唱的乐趣。

4. 动作表现:教授狐狸和老虎的动作,让幼儿在歌曲演唱过程中进行角色扮演。

5. 总结:回顾歌曲学习过程,强调狐狸和老虎的角色特点。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歌曲《狡猾的狐狸》,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

2.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狡猾的狐狸故事手抄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3. 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中进行狡猾的狐狸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狐狸和老虎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角色特点。

2. 开展狡猾的狐狸故事讲述比赛,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创意绘画: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狡猾狐狸,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绘画技能。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歌曲演唱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狐狸和老虎角色特点的理解。

3.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关注幼儿的学习需求,是否做到因材施教。

2. 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增加教学互动性。

3. 探索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十五周:学习歌曲《狡猾的狐狸》,了解狐狸和老虎的角色特点。

幼儿园大班音乐《春天里来》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春天里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3. 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4. 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春天里来》的歌词学习。

2. 歌曲的旋律感受和演唱技巧。

3. 春天里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特点介绍。

4. 音乐游戏和舞蹈表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春天里来》,能够参与音乐游戏和舞蹈表演。

2. 难点:歌词的记忆,旋律的演唱,音乐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春天里来》的视频或音频。

2. 图片:春天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特点。

3. 乐器:打击乐器、手偶等。

4.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活跃气氛。

b. 引入话题:春天来了,你们看到了春天的哪些现象?c. 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新歌学习:a. 播放歌曲《春天里来》的视频或音频,让幼儿欣赏。

b.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讲解歌词的含义和旋律的特点。

c. 分行演唱,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d. 集体演唱,巩固学习成果。

3. 音乐游戏:a. 教师带领幼儿做春天的相关音乐游戏,如捉迷藏、丢手绢等。

b. 幼儿自由发挥,创作春天的音乐游戏。

c. 集体表演,展示成果。

4. 舞蹈表演:a. 教师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春天的花朵、小鸟飞等。

b. 幼儿跟随音乐,自由发挥,进行舞蹈创作。

c. 集体表演,展示成果。

5. 总结与反思:a.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b. 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c.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音乐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音乐活动,与其他幼儿交流学习,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主题展览:开展“春天里的故事”主题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绘画作品等。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音乐学科教学设计二年一班(上学期)姓名:本学年教学目标二年级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噪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缩创活动。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一、感受与欣赏(一)音乐表现要素:∮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

∮能够听辨歌唱中的童声、女声和男声音色。

∮感受乐器的声音。

能够听辨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能用打击乐器赛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

∮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并对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二)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三)音乐体裁与形式∮聆听儿童歌曲,聆听音乐形象鲜明、结构较为简短的进行曲、舞曲及其他体裁的音乐段落。

∮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

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四)音乐风格与流派∮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二、表现(一)演唱∮学唱儿歌、童谣及其他短小歌曲,参与演唱活动。

∮能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能够对指挥动作做出反应。

∮能够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国民歌1~2首)。

(二)演奏∮学习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器,参与演奏活动。

∮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三)综合性艺术表请∮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

∮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儿童舞袁表演等活动。

(四)识读乐潜∮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2-7月大班十五周周三

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2-7月大班十五周周三
(1)幼儿体验随音乐与同件合作游戏的乐
(2)可鼓励幼儿尝试创编不同的“钢本头”“举
队火把”动作,提高游戏难度
6.请全体幼儿围双图,进行集体表演
活动反思
(2)B段:出示钢木头、火把图。引导儿看图请做出相应的动作。出示前头时,引导幼几数口令“1234、5678、2234、
6”,说“”的时候玩“石头剪刀布”游戏,的人当“仙女”,输的
用:人当“西诺曹”,最后仙女摸四诺曹的鼻子和耳朵、就让他变回真人了
(3)幼儿独立随音乐完整表演
5.幼儿寻找好朋友并两两相对合作表演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备课卡
主题名称:节日大家乐第15周
活动名称
小木偶变身记
班级:
日期:
主备教师:
大班
2019/6/5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幽默与欢快的情结,能根据图谐用人肢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2.体验学习集体舞的乐趣,学会走“S”形变换同伴的方法。
课前调整
活动准备自备《四诺曹愿ຫໍສະໝຸດ 真孩子》音频、图谱、队形图。活



1.与幼儿一起回忆故事《木偶奇遇记》的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游戏的内容
2.教师跟随音乐,用身体动作向幼儿表演主人公匹诺曹的故事。
设计以下提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匹诺曹撤谎了鼻子会怎样?耳朵会怎样?最后他怎样变成真孩子的?
3.引导幼儿听音乐,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故事情节。
(1)请幼儿创编匹诺曹的“长鼻子”“驴耳朵”动作。
(2)随音乐做动作,表现匹诺曹的“长鼻子”和“驴耳朵”。
(3)请幼儿尝试创编“锯木头”和“举火把”的动作。师幼一起尝试随音乐做动作。
4.引导幼儿看图谱理解音乐段式,分段进行表演。
(1)A段:出示小手、鼻子、耳朵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小手表示什意思、几子变长做几次、耳朵变长做几次。一起做出和鼻子、耳朵有关的动作

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小星星》、《两只老虎》、《数鸭子》等。

2. 音乐知识:了解音乐节拍、旋律、和声等基本音乐概念。

3. 民族音乐:学习我国各民族音乐特点,如民歌、民间器乐等。

4. 音乐欣赏:欣赏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分组合作、合唱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4. 结合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参与度、积极性、演唱准确性等。

2. 学生歌曲演唱: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3. 音乐知识掌握:音乐节拍、旋律、和声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4. 音乐欣赏能力:对国内外音乐作品的评价和分析。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学习歌曲《小星星》,了解音乐节拍。

2. 第二周:学习歌曲《两只老虎》,掌握旋律。

3. 第三周:学习歌曲《数鸭子》,认识和声。

4. 第四周:欣赏民族音乐,了解我国各民族音乐特点。

5. 第五周:学习音乐欣赏方法,欣赏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

六、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捉泥鳅》、《拔萝卜》、《小燕子》等。

2. 音乐知识:学习简单乐理知识,如音阶、音符、休止符等。

3. 民族音乐: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音乐特点,学习民族乐器演奏。

4. 音乐欣赏:欣赏经典国内外音乐作品,分析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七、教学方法1. 运用图片、实物、动画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音乐知识。

2. 采用接龙、游戏等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参与度。

3. 设置音乐实践活动,如小组演奏、合唱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提升自信心。

五年级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

五年级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

五年级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 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铃儿响叮当》,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 通过学习《铃儿响叮当》,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铃儿响叮当》。

难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铃儿响叮当》。

四、教学准备:音乐教材、钢琴、教学录音机、音响设备、铃铛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唱。

3.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 课堂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音乐的重要性和欣赏能力。

6. 拓展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铃铛等乐器,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7. 课堂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铃儿响叮当》,家长签字确认。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2. 演唱评价:评估学生在演唱《铃儿响叮当》时的发音准确性、节奏感和旋律感,提出改进建议。

3. 创作评价:评价学生在拓展活动中创作的音乐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给予肯定和指导。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比赛或表演活动,展示他们在《铃儿响叮当》学习中的成果。

2. 邀请专业的音乐教师或音乐家来校进行讲座或示范表演,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文化。

3.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圣诞节相关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以及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共产儿童团歌教案

共产儿童团歌教案

共产儿童团歌教案篇一:《共产儿童团歌》音乐小学音乐第十五周《共产儿童团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饱满的气息。

具有力点的声音演唱《共产儿童团歌》。

来表现儿童团员的精神风貌和坚定信念。

2、在综合创编活动中,节奏感得到强化,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在理解歌曲背景的前提下,用良好的精神状态、用坚定、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休止符及附点节奏。

感受其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传授法、练习法、欣赏法。

教具:教材、多媒体、多媒体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练声3、复习歌曲郊游二、新课教学(一)节奏导入今天我们一起迎来了新的朋友,来了一大群,我们一起来欢迎他们吧?我们怎么欢迎呢?一起吹眷小喇叭欢迎吧。

2、唱一唱节奏小朋友们的欢迎可真棒呀,但是我们的新朋友还没有出来,我们一起用唱的方式来试试好吗?哇,原来是共产儿童团的小朋友们。

(二)学唱新歌1、初听师:那你知道我们的少先队以前叫什么名字吗?中国少年先锋队最开始被称作共产主义儿童团。

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当儿童团的小朋友们。

请你听这些儿童团员们正在做什么呢?他们正在唱歌呢,这首歌曲名字就叫共产儿童团歌。

2、复听儿童团的小朋友们可厉害了,你知道我们抗日战争时的一些小英雄吗?小兵张嘎、王小二、他们会帮助红军,站岗放哨,带路送信。

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当儿童团的小朋友,来唱一唱他们的团歌,请你们打开书本,我们边看歌词,边来听。

3、有节奏地念歌词。

4、轻唱歌词。

5、难点解决6、连唱歌曲7、律动你们作为今天的儿童团员应该怎么做呢?请小朋友们站起来,为了使我们的歌声更加有力,我们一起边踏步,边唱。

三、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作为我们现在的少先队员,你知道我们的队歌名称吗?接下来请你们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四、总结下课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感受了儿童团员保卫祖国的热情,我们一起带着同样的热情唱着歌儿谢谢他们吧。

全体起立。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也很好老师谢谢大家。

大班歌唱:小孩不小歌(教案)

大班歌唱:小孩不小歌(教案)

大班歌唱:小孩不小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学会歌曲《小孩不小歌》,理解歌曲的含义,知道要做个小大人。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合唱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自信、独立自主的良好品质,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孩不小歌》,理解歌曲的含义。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录音机、音响设备、歌谱、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小孩不小歌》,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妙。

2. 教学新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新歌,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演唱歌曲,互相学习和鼓励。

4. 合唱练习:全班幼儿一起合唱,注意协调音量和音准。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歌曲内容,让幼儿明白要做个小大人的道理。

五、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幼儿进行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合唱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通过歌曲教学,培养幼儿自信、独立自主的良好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六、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以生动形象的方式示范演唱,引导幼儿模仿。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互动,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3.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歌曲。

七、教学内容1. 歌曲学唱:学习歌曲《小孩不小歌》,掌握歌词内容和旋律。

2.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音乐欣赏:欣赏其他儿童歌曲,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

2. 歌曲演唱:评估幼儿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音准、节奏和合唱能力。

3. 家园合作: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九、教学延伸1. 音乐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其他音乐活动,如音乐会、舞蹈等。

小班教案——哎呦哎呦拔萝卜

小班教案——哎呦哎呦拔萝卜
周 次:第十五周主 题:好听的故事(一)
语言活动:哎呦哎呦拔萝卜设计者:林琴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尝试表演不同的角色。
2.感受和同伴集体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故事角色图片(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以及与角色相关的头饰、服饰、配饰等。
2.音乐CD(歌曲《拔萝卜》)
活动过程:
一.哎呦哎呦拔萝卜。
1.欣赏歌曲《拔萝卜》。
——《拔萝卜》的故事真好听,《拔萝卜》的歌曲更好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观察图片,教师范唱歌曲。
——我们再听一遍,歌曲里拔萝卜的角色和故事里一样吗?(教师可边唱边指点图片示意。)
二、大家用力拔萝卜。
1.倾听歌曲,边唱边表现用力拔萝卜的样子。
——拔萝卜的时候,歌曲里是怎么唱的?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拔一拔。
——我们请小朋友分成几组,每组小朋友一起用力拔萝卜。
课后反思:尝试进行歌曲替换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动物图片,丰富幼儿的创编经验;为了增加表演趣味,可以在某一个动物出场时,增加动物的叫声。
——萝卜又大又重,怎样才能把大萝卜拔出来呢?哪些小朋友愿意试一试?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用力拔萝卜。
2.欣赏歌曲,自主表现用力拔萝卜的样子。
——有的小朋友闭着眼睛用力拔,有的小朋友身体使劲往后仰。你觉得怎样用力才能把萝卜拔出来?(教师根据幼儿拔萝卜的不同样子及时进行评价、引导。)
3.扮演故事角色进行表演。
4.结合角色,表现“拔萝卜”动作。
——谁愿意学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狗….一起拔萝卜?
5.根据教师替换的角色称呼表演(如随机点唱幼儿的名字,如“***,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喊到你的萝卜。
——刚开始为什么拔不出萝卜?

小学二年级音乐15单元教案

小学二年级音乐15单元教案

精选小学二年级音乐1-5单元教案小学二年级是孩子们品尝音乐这一美妙艺术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音乐兴趣逐渐增强,音乐课程也逐步丰富。

本篇文章为大家整理了适用于小学二年级1-5单元的音乐教案,希望能够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

1.第一单元——声音与乐器a.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不同音高的声音,并能够合乎适宜地模仿发出。

2)必备乐器的声音区分和辨别。

3)对乐器所表现的情感和意境能够有所体会和领悟。

b.教学内容:1)让同学们聆听不同的声音,辨认出它们的音高。

2)介绍乐器的分类和每类乐器的特征,并重点讲解各乐器在乐曲中的背景和表现。

3)向同学们演示各种乐器的声音和表现,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形式来模仿这些音乐元素。

c.教学重点和难点:1)乐器分类以及每类乐器的特点。

2)接受不同音节信息的能力。

3)理解乐器表现音乐情感的能力。

2. 第二单元——音乐的基本元素a.教学目标:1)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速度等元素的基础概念。

2)通过互动的形式理解这些元素的意义和物理特性。

b.教学内容:1)引导同学用听觉去感受不同节奏,并模仿发出。

2)通过互动形式演示基本旋律,让学生探索出不同音节组合的规律。

3)用实例和生活情境来讲解和声和速度的概念,并让学生体验这些元素的感觉。

c.教学重点和难点:1)信息整合能力。

2)感知不同的音乐元素。

3. 第三单元——音乐赏析a.教学目标:1)了解著名的古典音乐作品及其故事背景,包括《天鹅湖》和《卡门》。

2)用心品味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提高审美素养。

b.教学内容:1)介绍两首歌剧的背景,梳理作品的情节。

2)通过各种多媒体形式来展现这些作品,让学生更深入地感知音乐中的动情背景和情感氛围。

3)借助多样的绘制材料,让学生尝试去表现音乐所传达的意境。

c.教学重点和难点:1)对音乐作品和背景的概念理解。

2)体验音乐所传达的具体情感。

4. 第四单元——乐器的演奏a.教学目标:1)掌握一些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

幼儿园第十五周周计划

幼儿园第十五周周计划

幼儿园第十五周周计划一、本周工作重点1、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班级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

3、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生活活动1、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浪费食物。

2、鼓励幼儿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提高自理能力。

3、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按时午睡,保持安静。

三、教学活动(一)语言领域1、故事时间:讲述《小熊的冒险之旅》,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熊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2、儿歌朗诵:学习儿歌《小树叶》,让幼儿感受秋天的氛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科学领域1、观察活动:组织幼儿观察秋天的树叶变化,了解季节特征。

2、实验探究:进行“沉浮小实验”,让幼儿通过操作,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三)艺术领域1、绘画活动:引导幼儿用画笔描绘秋天的美景。

2、手工制作:制作秋叶书签,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健康领域1、体育游戏:开展“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增强幼儿的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2、健康教育:教导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预防疾病。

(五)社会领域1、合作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拼图比赛,培养合作意识。

2、礼仪教育:教导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如“谢谢”“对不起”等。

四、区域活动1、建构区:提供积木、纸盒等材料,让幼儿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

2、图书区:投放与秋天相关的图书,供幼儿阅读和交流。

3、美工区:准备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幼儿自由创作。

4、益智区:放置拼图、积木等益智玩具,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五、户外活动1、早操活动:带领幼儿认真做操,锻炼身体。

2、自由活动:提供多种户外玩具,如滑梯、秋千等,让幼儿自由选择玩耍。

3、体育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接力赛跑、跳绳等活动,增强体质。

六、环境创设1、布置主题墙,展示幼儿的作品和秋天的相关图片。

2、在班级角落摆放秋天的果实和农作物,营造秋天的氛围。

七、家长工作1、请家长在家中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自理能力。

幼儿园音乐歌曲《春雨沙沙》教案

幼儿园音乐歌曲《春雨沙沙》教案

幼儿园音乐歌曲《春雨沙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学习歌曲《春雨沙沙》,了解春雨的特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生机。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合唱能力,训练幼儿的音准、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春雨沙沙》,能够进行合唱。

难点:掌握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投影仪、课件。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春雨沙沙》,让幼儿边听边感受春雨的特点。

2. 教学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春雨沙沙》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

3. 教学旋律:教师用钢琴弹奏歌曲旋律,让幼儿跟唱。

4. 合唱练习: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个声部,进行合唱练习。

5. 完整演唱: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完整的歌曲演唱。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

2. 课后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歌曲表现。

3. 定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检验幼儿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创作活动:让幼儿分组,每组创作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歌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去户外观察春天的景象,让他们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长介绍歌曲《春雨沙沙》,并演唱给家长听。

2.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进行歌曲《春雨沙沙》的练习。

八、课程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春雨沙沙》,让幼儿了解了春雨的特点,感受了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生机。

培养了幼儿的合唱能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在合唱练习时,要注重声部的协调,使整个合唱效果更加和谐。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音乐。

十、家长沟通: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共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3. 定期举办家长音乐会,让家长见证幼儿的成长,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歌曲小板凳教案

幼儿园歌曲小板凳教案

幼儿园歌曲小板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小板凳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技能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名称:《小板凳》2. 歌曲歌词:小板凳,小板凳,我有小手能动动,坐下休息会儿,小板凳,小板凳,和我一起唱唱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小板凳》,并能用愉快的情绪演唱。

2. 难点:音准、节奏感和集体协作。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

2. 模仿法:教师示范,幼儿模仿,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互动法: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合作,培养集体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坐好听故事,讲述小板凳的由来和特点。

2. 学习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小板凳》,引导幼儿观察歌词图片,学习歌词。

3. 模仿练习:幼儿模仿教师演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4. 互动环节:分组演唱,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歌曲。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歌曲内容,引导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

6. 拓展活动: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小板凳,分享创作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成果评价:评价幼儿歌曲演唱的音准、节奏感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具:小板凳模型、歌曲图片、音响设备。

2. 材料:幼儿手工材料,如彩纸、颜料等。

八、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教室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 注意音响设备的使用,避免声音过大损害幼儿听力。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演唱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幼儿进行小板凳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十、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幼儿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十一、课程设计理念本教案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歌曲学习、游戏互动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集体意识。

幼儿园家园栏第十五周主题《学本领》《小医生》

幼儿园家园栏第十五周主题《学本领》《小医生》

主题《学本领》、《小医生》【主题名称】学本领【主题说明】一、主题内容与要求体会每个动物都有各自的本领,有兴趣地学做各种模仿动作。

二、重点关注★喜欢亲近各种常见的小动物,有兴趣模仿它们的声音、动作等。

★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分辨它们的明显特征。

★体会每个小动物都有各自的本领,初步了解它们与人的关系。

★愿意大胆地用讲讲、画画等方式表现自己对动物的认识与喜爱。

★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用填词的方式仿编歌词。

(即改编熟悉的小动物叫声)三、实施建议★环境创设:饲养角照看小乌龟,让孩子观察乌龟,了解乌龟的特征。

★建议幼儿园亲子秋游可以去上海动物园或野生动物园,或者家长利用休息日带孩子上动物园看看动物或到花鸟市场等地方观察小动物。

★每个孩子带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或认识的动物毛绒玩具,开展说说它们本领的交流活动。

【主题实施参考活动索引】一、学习板块1、语言领域: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围绕主题谈话,能学着用短句大胆地说说自己对动物的了解。

2)学念儿歌,喜欢模仿动物的声音或动作。

2、音乐领域: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用填词的方式改编歌词。

2)能听着音乐,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愿意做小动物的模仿动作。

3、数学领域:1)学习10以内的唱数,尝试6以内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4、美术领域:1)尝试用瓶盖、棉签、毛线、彩纸等作画,感知不同的绘画工具,体会绘画的乐趣。

2)巩固画圆,尝试画半圆,会用圆、半圆和线条组合创造图像,并乐意调换颜色绘画。

5、科常领域:1)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分辨它们的明显特征。

2)体会每个动物都有各自的本领,并初步了解它们与人、环境的关系【主题名称】小医生【主题说明】一、主题内容与要求识别常见的医药用品,理解人们生病需要医生治疗才能恢复健康,遇到打针吃药不害怕。

二、重点关注★在小医生的角色装扮游戏中,认识常见的医药用品,对角色装扮感兴趣。

★围绕话题,如“当我们生病时”等,在老师引导下能用短句表达自己的经历与意见,并知道生病时要去看医生,打针吃药不用害怕。

创新性的《头发、肩膀、膝盖》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设计

创新性的《头发、肩膀、膝盖》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设计

《头发、肩膀、膝盖》是一首非常适合幼儿园托班儿童的儿歌。

它旋律轻快,歌词简短易记,既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他们在跟随音乐节奏中锻炼身体协调性。

本文将介绍一份创新性的《头发、肩膀、膝盖》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让他们学会倾听音乐,并较好地分辨相似或不同的声音。

2.让幼儿掌握歌曲的基本内容,包括滚动头发、抬起肩膀、弯曲膝盖,并能够用简单的口头指令来鼓励幼儿重复练习。

3.让幼儿在跳舞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身体的柔韧性,同时磨练其动手动脚的协调性、认知能力和反射神经的迅速性。

二、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教室或室外空地,保持安静、舒适,在音乐播放不影响学生听力的情况下,可选用一些背景装饰以激发学生兴趣。

2.教学器材:a.音乐播放器:选择幼儿喜欢的《头发、肩膀、膝盖》歌曲,并将其下载到播放器中备用。

b.手帕或其他卫生纸类物品:用于跟随歌曲进行肢体动作教学。

c.预先制作好的卡片:放在音像材料与肢体动作之间,为教学桥梁,让学生准确理解每一步动作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本教案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以音乐为主题的听觉训练,包括一些游戏与试验,旨在培养孩子的听觉感知和分辨不同声音的能力。

第二部分将歌曲与肢体动作紧密结合,让孩子达到跳舞的效果。

1.第一部分:音乐与听觉训练准备一个声音盒或需要发出明显声响的物品,如手风琴、打鼓等。

让学生一起猜测里面装了什么,每个学生都可以摸一摸声音盒并发表自己的猜测。

然后播放音乐,让学生听录音,辨别声音来自何处,再找出发出音乐的播放器。

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儿歌:《头发、肩膀、膝盖》,你们有听过吗?那我们首先进行一些测试,看哪个孩子对这首歌最了解。

我会播放三个不同的声音,看看你们能否识别出他们。

我会把声音放在不同的地方,你们可以用手指指出来。

这些声音分别是:“滴答”声,鼓声和哨声,“滴答”声是来自闹钟,鼓声是来自鼓,哨声是由我自己吹的哨子。

2.第二部分:舞蹈与肢体动作活动开始时可以选择先再次播放这首歌,让孩子们熟悉旋律。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016年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黄文琼一、指导思想: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容的浓度和广度。

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12课,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

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演唱”、“听赏”“活动”等内容。

在本册中,歌曲内容健康生动活泼,体现了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有表情自信地演唱基础上进行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及体验各种生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音乐知识有:节奏的把握、人声的分类、各音符的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学习和音乐家聂耳的故事等等。

活动和音乐童话剧是教材的特色之一,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并达到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表演童话音乐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和教益,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

整册教材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动力,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玩。

三、学生分析:1、学生人数多,不太易于管理,要有适当的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小学生好动,还有一部分学生顽皮,但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

3、现在的小学生智力水平相对高,动手能力也较强。

4、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6、虽然已经是小学阶段的第三年了,但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还是非常重要。

四、教学目标: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通过欣赏优秀的儿童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活动中运用乐谱。

5、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及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歌曲)幸福拍手歌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歌曲)幸福拍手歌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歌曲)幸福拍手歌一、活动目标:1. 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幸福拍手歌》乐谱,录音机或音响设备,手拍乐器(如铃鼓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正常运作,适当布置音乐氛围。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1.2 教师播放一首轻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拍手、跺脚,感受音乐的韵律。

2. 歌曲学习(5分钟):2.1 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幸福拍手歌》,并播放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2.2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2.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学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3. 活动实践(5分钟):3.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可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

3.2 教师可加入手拍乐器,为幼儿的歌曲表演增添趣味。

3.3 鼓励幼儿在表演过程中自由发挥,如添加舞蹈动作等。

四、活动总结(3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总结活动的亮点。

五、活动延伸(家庭作业):1.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表演歌曲《幸福拍手歌》,并录制视频或照片。

2. 教师收集幼儿的家庭作业,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和展示。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幸福拍手歌》,并能跟着节奏拍手、跺脚。

2. 教学难点:歌曲中音准的掌握和节奏感的表现。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歌曲演唱,让幼儿跟随学习。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互动,共同完成歌曲演唱和表演。

3. 情境教学法:创设音乐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音乐教案-小学音乐教案—— 《对鸟》

音乐教案-小学音乐教案—— 《对鸟》

音乐教案-小学音乐教案——《对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2. 学会演唱歌曲《对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歌曲学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歌曲《对鸟》的旋律和节奏。

2. 南方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特殊音的演唱。

2. 南方民歌的演唱风格。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

2. 乐谱。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对鸟》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特点,如旋律、节奏等。

二、歌曲学习(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对鸟》,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2. 分句教唱,重点讲解歌曲中的特殊音和装饰音。

3. 让学生集体演唱,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三、南方民歌特点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南方民歌的特点,如曲调优美、节奏灵活等。

2. 引导学生对比其他民歌,加深对南方民歌特点的理解。

四、歌曲练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练习,注意演唱时的情感表达。

2. 让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对鸟》的特点和南方民歌的风格。

2. 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民歌比赛,展示所学成果。

2. 推荐学生欣赏其他优秀的南方民歌,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六、歌曲欣赏与分析(10分钟)1. 教师播放《对鸟》歌曲,让学生欣赏。

2. 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分析歌曲,深入了解南方民歌的特点。

七、课堂活动:角色扮演(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鸟、树、高山等。

幼儿音乐律动《铃儿响叮当》教案引导幼儿自主发现音乐的美

幼儿音乐律动《铃儿响叮当》教案引导幼儿自主发现音乐的美

幼儿音乐律动《铃儿响叮当》教案-引导幼儿自主发现音乐的美作为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

在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来帮助幼儿进行音乐接触和创造,而幼儿音乐律动教育则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关于幼儿音乐律动的教案——《铃儿响叮当》教案,旨在引导幼儿自主发现音乐的美。

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音乐律动的概念和要素。

2.通过《铃儿响叮当》这首经典儿歌,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音乐律动节奏。

3.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让他们自主发现音乐的美。

二、教学步骤1.调整情绪,让幼儿进入放松、愉悦的状态,做好听音乐的准备。

2.引导幼儿观察室内的环境,寻找并指出哪些物品可以制造音响。

3.让幼儿自由发挥,按照自己的想象,运用这些物品发出不同的声响,使整个教室充满音乐和律动。

4.将《铃儿响叮当》这首经典儿歌播放出来,让幼儿仔细聆听。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身体语言和节奏,引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

5.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自由挥舞手臂,跳舞,融入音乐节奏之中。

6.以《铃儿响叮当》的旋律为基础,引导幼儿尝试手拍节奏,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之美。

7.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随机应变”地哼唱这首歌,并不断尝试加入新的音符和动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纯粹的音乐快感。

8.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对幼儿所发现的音乐现象进行点拨和引导,帮助幼儿加深对音乐律动的理解。

9.在课程末尾,多次回顾这首歌的旋律和节奏,再次让幼儿认识到音乐的美。

三、注意事项1.在进行训练时,尤其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听力和身体安全。

2.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使用简单的语言,并让幼儿自由表达,体验音乐快感。

3.教学结束后,适当进行总结,让幼儿理解所学的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体验到音乐的美。

四、教学感悟音乐律动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适合幼儿阶段的学生。

对于幼儿的音乐教育来说,《铃儿响叮当》教案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其简单易懂的方法和经典的儿歌内涵,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歌曲教案
(第十五周)
课题:歌曲教学
教学目的:通过声音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声音的技能技巧、能较好地调控音色,较完整地表达声乐作品。

重点及难点:唱准歌曲的节奏和音符
教学内容及步骤(时间分配):
一.练声曲:
(1) 1 2 3 4 ︱ 5 4 3 2 ︱1 —‖
哼鸣
(2)1 2 3 4 ︱ 5 4 3 2 ︱1 —‖
A
(3)1 3 5 3 ︱1 3 5 3 ︱1 —‖
A a a a a a a a a
二.练习曲目:《玛依拉》
《玛依拉》:这首歌曲曲调明快、欢畅,第一、二局演唱时要高亢、嘹亮,热情活泼,气息悠长,最好再一句唱完后吸气,充分展示哈萨克少女炽烈的性格特征。

副歌要唱的轻盈明快,表现少女自豪的心情与纯真的性格。

(1).集体打拍子,有不对的地方老师纠正,有不懂的地方老师讲解;
(2).跟着钢琴唱谱子;
(3).节奏和谱子都唱准之后在把词填进去;
(4).小组成员分别演唱歌曲;
(5).互相分析作品演唱的效果;
(6).教师作总结分析,并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案。

四.布置作业:要求熟练地演唱这首歌曲,准确的打拍,唱谱,唱词。

预习下节课内容:《小背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