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诗歌:和与空
大学语文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语文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1.《蓼莪》中“蓼蓼者莪,匪莪伊蒿”中,主人公把自己比作了“莪”。
()答案:错2.《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
()答案:对3.“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中的“三五”指中秋节。
()答案:错4.《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写于北京,深切感受到北方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
()答案:错5.从词的分类上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属于中调。
()答案:错6.“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既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兼写对自然界的生理感受和对政治的心理感受。
()答案:对7.《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具有写实倾向与艺术美的画面感,是本诗的创作特色。
()答案:对8.《念奴娇•过洞庭》上阕重点写洞庭夜月之景,寓情于景;下阕重点抒情,直抒胸臆。
()答案:对9.《永遇乐.元宵》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
()答案:对10.《曾国藩家书》中认为惟有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答案:对11.曾国藩教育孩子是在学问商讨和生活琐事中进行的,情感真挚。
()答案:对12.《念奴娇•过洞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浩渺开阔,表现词人自我人格的超拔高洁。
()答案:对13.《傅雷家书》中父母教育孩子要既严又爱,但要树立绝对权威。
()答案:错14.曾国藩在《家书》中勇于承认缺点,在子女面前不遮丑,是严谨做人的典范。
()答案:对15.《念奴娇•过洞庭》作者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对抗金持议和态度。
()答案:错16.下列属于用典的是()答案: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最怜君中宵舞###汗血盐车无人顾###硬语盘空谁来听17.《又呈吴郎》中诗人从"扑枣"入手,结合全诗,诗人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答案:民胞物与,情系百姓。
诗人以小见大,由一件邻里街坊之间的小事,反映出整个时代战乱频仍,官府诛求无厌,人民水深火热的社会现实。
###评议时政,反对战乱。
论唐代中日往来诗歌交流
论唐代中日往来诗歌交流正说明,彼时有日本诗人专门写作汉诗。
唐代伊始,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往来频繁,日本遣唐使制度先后延续了二百多年,也让许多倾心汉学,特别是诗歌的日本学者得到了滋养。
这其中,既有在唐代学习多年之人,亦有反对遣唐使制度的人。
但从他们的诗作中,却能看到同一轮明月之下的人类共情。
李白的恸哭李白送别过很多人,在黄鹤楼、在赤壁、在荆门。
其中既包括同为诗人的孟浩然,也包括一位叫魏万的王屋山人。
送别魏万时,李白写下了《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一诗,其中有一句“身着日本裘”却引出了另一则故事。
诗人写诗,有时候会在诗句之后写几笔注释以作说明,在这句“身着日本裘”之后,李白特意自注说明道:“裘则朝卿所赠,日本布为之。
”这位朝卿想来与李白关系不错,赠送的贵重衣物李白经常穿,走路都能生出风来。
这份在送别他人时候的“三心二意”某种程度上显示李白与此人关系颇好,好到当李白听闻“朝卿”罹难海上之后,便声泪俱下地写了一首《哭晁卿衡》(朝通晁,晁卿即朝衡),诗曰: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好友朝衡即将回国,哪知明月却没能将他送回故乡,反而船沉碧海,一时间,苍凉的心绪充满了李白的内心。
一位老留学生要回乡了朝衡就是阿部仲麻吕,在大唐的五十年,几乎就是他的一生。
公元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
从此,由日本而来的学生、僧侣在大唐学习知识、佛法,与当时唐朝的文人、名僧多有交往。
日本留学生若是学有所成,还可以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以此入仕。
开元初年(713),阿部仲麻吕作为副使来唐。
之后进入国子监学习。
开元十四年,阿部仲麻吕参加唐科举考试,进士及第。
《旧唐书》载:“其偏使朝臣仲满,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朝衡,仕历左补阙、仪王友。
衡留京师五十年,好书籍,放归乡,逗留不去。
”《新唐书》中记载得更为详细一些,将他在唐朝的五十年分为两段,先是“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多所该识,久乃还”。
戴望舒经典诗歌(精选21首)
戴望舒经典诗歌(精选21首)戴望舒经典诗歌(精选21首)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戴望舒经典诗歌21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古神祠前古神祠前逝去的暗暗的水上,印着我多少的思量底轻轻的脚迹,比长脚的水蜘蛛,更轻更快的脚迹。
从苍翠的槐树叶上,它轻轻地跃到饱和了古愁的钟声的水上它掠过涟漪,踏过荇藻,跨着小小的,小小的轻快的步子走。
然后,踌躇着,生出了翼翅……它飞上去了,这小小的蜉蝣,不,是蝴蝶,它翩翩飞舞,在芦苇间,在红蓼花上;它高升上去了,化作一只云雀,把清音撒到地上……现在它是鹏鸟了。
在浮动的白云间,在苍茫的青天上,它展开翼翅慢慢地,作九万里的翱翔,前生和来世的逍遥游。
它盘旋着,孤独地,在迢遥的云山上,在人间世的边际;长久地,固执到可怜。
终于,绝望地它疾飞回到我心头在那儿忧愁地蛰伏。
二、印象是飘落深谷去的幽微的铃声吧,是航到烟水去的小小的渔船吧,如果是青色的珍珠;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
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它轻轻地敛去了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
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迢遥的,寂寞的呜咽,又徐徐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
三、夜蛾绕着蜡烛的圆光,夜蛾作可怜的循环舞,这些众香国的谪仙不想起已死的虫,未死的叶。
说这是小睡中的亲人,飞越关山,飞越云树,来慰藉我们的不幸,或者是怀念我们的死者,被记忆所逼,离开了寂寂的夜台来。
我却明白它们就是我自己,因为它们用彩色的大绒翅遮覆住我的影子,让它留在幽暗里。
这只是为了一念,不是梦,就像那一天我化成凤。
四、白蝴蝶给什么智慧给我,小小的白蝴蝶,翻开了空白之页,合上了空白之页?翻开的书页:寂寞;合上的书页:寂寞。
五、烦忧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中国古代著名诗集
中国古代著名诗集汉诗,字面上的意思是汉语的诗歌。
但这个概念主要是在汉语世界之外使用。
中国的一些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因为使用汉字作为书写文字,自然也深受汉语诗歌的影响。
今天本店铺就与大家分享中国古代著名诗集,仅供大家参考!中国古代著名诗集11、《用元韵答詹望之》王炎?? 宋随牒久浮食,弛担来卜居。
鹪鹩一枝足,不羡飞天池。
盥濯朱墨手,拂蠹理故书。
识字非子云,下帷惭仲舒。
第喜宦情薄,未解归思纡。
对境有喧寂,即理无成亏。
动以静为根,轮柅常相须。
捷须易倾覆,夷途固逶迟。
巷南有廛隐,白玉不受缁。
熟视眉睫间,容色常穆如。
伯仲吹篪埙,北堂奉期颐。
时亦踏街尘,意马不外驰。
见我床头易,信我殊不痴。
喜言虽溢美,老眼眩色丝。
相期到妙处,不止奚囊诗。
2、《山居杂诗九十首》曹勋?? 宋随春动草木,微和入池阁。
群芳争妍媸,红翠媚寥廓。
一枝姑到眼,万态便如昨。
春深风雨来。
固已任开落。
3、《上元思京辇旧游三首》张耒 ? 宋随计当年寄玉京,一时交结尽豪英。
倒觥凌乱迷筹饮,醉帽敧斜并辔行。
仕路飞腾输俊杰,山城憔悴感功名。
佳晨强酌清樽酒,寒竹萧萧月正明。
4、《偈》释善清 ? 宋随随随,昔昔昔,随随随后无人识。
夜来明月上高峰,元来只是这个贼。
中国古代著名诗集21、《以古铜壶送王观复》黄庭坚?? 宋随俗易汩没,从公常纠纷。
我观王隆化,入莸不改薰。
未见蛇起陆,已看豹成文。
爱君古人风,古壶投赠君。
酌酒时在傍,可用弭楚氛。
问君何以报,直谅与多闻。
2、《鸥》华岳?? 宋随潮鸥鸟往来频,百十为群立水滨。
多怪朝来无一个,高飞想是避渔人。
3、《喜得当涂叶学士手笔》宋祁?? 宋随岸秋风惨别袪,峥嵘岁晏得双鱼。
定因南浦传能赋,却到西河问索居。
夜月连江金液动,晓山围国钿螺疏。
端倪欲报怀人恨,滴尽瑶蟾尚有馀。
4、《望江南》曹雪芹 ? 清随身伴,独自意绸缪。
谁料风波平地起,顿教躯命即时休。
孰与话轻柔?东逝水,无复向西流。
想象更无怀梦草,添衣还见翠云裘。
论中国古代诗歌的空灵美
论中国古代诗歌的空灵美中国传统的艺术崇尚空灵之美,中国古代诗学亦复如此。
袁枚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
”①在中国古代诗论家看来,诗人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以实就实,而是在于空诸一切,心挂无碍,以实就虚,容纳万境。
在一片光明莹洁的空旷景象中,时时吐露着充实内在、自由无限的生命光辉,这就是空灵美。
空灵美,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所追求的极境,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范畴。
一空灵美作为中国古代诗作艺境的极致,占有极高的品位。
许多诗论家往往拈出一些妙语金言式的象喻和独标一格的范畴对此加以认识,诸如“镜花水月”、“神”、“味”、“诗无达诂”、“诗不可解”,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古代诗学着意虚无、标举空灵的审美追求。
“镜花水月”,是中国诗论史上一个常见的比喻,其渊源来自佛典,后移之论诗。
严羽说:“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②。
正如屠隆所说:“诗道之所贵者,在体物肖形,传神写意,妙入玄中,理超象外,镜花水月,流霞回风,人得之解颐,鬼闻之欲泣也。
”③“镜花水月”作为佛喻,移来论诗,形象地说明了诗作的审美特质:诗不必实求,应以空灵淡远为尚。
“神”,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之一。
中国诗论家言最高的审美境界,称之为“神”而不言“美”。
“神”之于诗作品往往要求诗人塑造一种神化境界。
司空图称之为“脱有形似,握手己违”,“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王士祯号为“得其神而遗其形,留其韵而忘其迹”。
神的奥秘就是“空”,就是“虚”。
它之于诗作非是诗作中的一个元素,而是从象外、言外、意外显露出来的超越性新质。
明人彭辂说:“盖诗之所以为诗者。
其神在象外,其象在言外,其言在意外。
”④“神”的审美特质是即形色又超形色,即感观又超感观,具有妙造自然、神超理得的空灵之美。
正可谓“无迹之迹诗始神”。
“味”,被应用于说诗论艺,就已脱离了生理层面上的形质。
孔子听了《韶》乐之后用“三月而不知肉味”来形容说明音乐动人的美感力量。
王维诗中“空”字的意蕴
王维诗中“空”字的意蕴王维诗中“空”字的意蕴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田园山水诗人,他的诗作散发着强烈的浪漫气息。
他歌颂隐逸,爱好自然。
他又是杰出的画家,所以他的诗画完美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常以绘画、音乐之理通于诗,他的诗也就具有绘画美、音乐美。
王维晚年的诗作中常用“空”字来表现诗的独特美妙的意蕴。
他善于炼字,在运用“空”方面可谓妙笔生花,达到了“空”字不空、词“空”意丰的效果。
在他的诗中出现了好多“空”字,好像绘画艺术的留白,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心情揉入诗作,独自悠游于艺术所赋予的空灵氛围中,让尘事渐行渐远,心灵便在他的诗歌所描绘的自然、宁谧、闲适的美妙意境中纵横驰骋,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和丰富的想象,其意蕴也各不相同。
王维诗中“空”字的意蕴大致分为三类。
一、表现诗人淡泊宁静的感情《过香积寺》中“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空”字不仅写出了暮色中水潭的空阔清幽,澄清透彻,也写出诗人内心的淡泊宁静。
《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的意思是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啊。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诗人的内心也洁净空明,闲适安逸。
山居”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空”,即寂静空灵幽远。
与其说本诗写出了诗人过隐居生活的愿望,不如说表达了作者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诗人愿意在此归隐。
“空”字是诗眼。
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田园山水诗艺术的结晶。
因心境空明,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像画家一样,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春山空”写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终南别业》)中,“空”字写出了诗人的闲情逸致。
诗人兴致来时,唯有独游,赏景、怡情这样的胜事,才能自得其乐,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事而已。
和空
和与空【摘要】人的心灵结构呈现为三层面两系列。
中日古典诗歌在第一层面表现出体制与语言的不同——中国古典诗歌相对来说体制较长,语言较华丽;日本古典诗歌体制短小,语言素简。
从第二层面看,中日古典诗歌对意象的多义性探察的方式不一样:一个靠感,一个靠悟。
在第三层面则表现为意境的宏大与幽微之别。
总的看来,中国古典诗歌是向外发散的,日本古典诗歌是向内收敛的。
中国古典诗歌在心灵第三层面的终极追求是和,日本古典诗歌在心灵第三层面的终极追求是空。
【关键词】中日诗歌;第三层面;意境;和;空中国和日本在地理位置上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从宏观来说具有相类似的东方文化背景。
本文试着根据心灵三层面两系列的划分方法将中日的古典诗歌进行对比,来分析中日古典诗歌在心灵第三层面上的终极追求——和与空的微妙区别。
自古中日文化就有不少的交流融会,当然不是每一首诗歌都能体现出这种差异性,本文旨在仅从总体上来把握它们各自的特质。
本文中,我们选用“心灵第三层面”这个维度来对中日古典诗歌进行比较。
人的心灵结构体现为三层面、两系列。
[1]p84第一层是感性层面,包括(体验)情感和(直观)表象。
属于浅层次的,从外在把握事物的能力。
第二层次是知性层面,从这一层次,我们可以认识到抽象的事物并对事物的价值有个判断、评价。
第三层则是志性层。
它指的是“潜藏于人类心灵深层的要求究天人之际、达于最高的统一性和超越有限的现实事物、指归人生的理想境地的先天倾向和扶摇直上的精神。
” [1]p82它包括向内收敛的自性原型和向外发散的自由意志。
这三个层面由表及里、由低到高,最高的层面就是志性层。
审美的终极就是穿越了第一层和第二层后到达的第三层面。
在文学欣赏中,它与中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意境”相通。
但在日本文论中并没有与此对等的一个维度,所以在此选择“心灵第三层面”更加合适。
深探之后,也会发现中日古典诗歌在总体上也和与三层面相联系的发散与收敛的两系列相对应。
一、中日诗歌的发展概述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甲骨卜辞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的萌芽。
描写热爱祖国的古诗精选
【导语】爱国的内容⼗分⼴泛,热爱祖国的⼭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的伟⼤的民族精神。
下⾯是分享的描写热爱祖国的古诗精选。
欢迎阅读参考!【篇⼀】描写热爱祖国的古诗精选 出塞 清代:徐锡麟 军歌应唱⼤⼑环,誓灭胡奴出⽟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裹⼫还。
赏析 “拼将热⾎洒疆场”,这是⼀⾸边塞诗,写于1906年。
当时作者从⽇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带察看形势,⼀路⾛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七⾔诗。
“军歌应唱⼤⼑环,誓灭胡奴出⽟关。
”,这开篇的两句,诗⼈便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出了⾃⼰内⼼的⼀种愿望,⽽且这两句,也是⾮常好理解;对于出征的⼠兵来说,应该要⾼唱着战歌,然后胜利归来,只有要决⼼,⼀定是可以把胡奴赶出⽟门关去。
其实这更多的是诗⼈⼀种内⼼的表现,由于当时的满族从关外,⼊主中原,使得很多的⽂⼈,都有这着这样的⼀种抱负,但是徐锡麟这⾸诗,则是显得更为独特,也更加的霸⽓。
第三句在前句的基础之上,更进⼀步深化出征战⼠的思想境界,把他们出征的雄⼼和壮志上升到为国牺牲的⾼度。
“只解”是说⼼中所存的念头,排除了其他的种种想法。
古⼈在对待“死”的问题上,很崇尚为国⽽死,为朋友⽽死,为公⽽死,为义⽽死,等等,其中尤以为国捐躯被看作⽆上光荣的事,尤其是战场上为国牺牲,更是⾼于⼀切的莫⼤荣幸。
这句诗正好体现了上述内容,强调了“为国”⼆字。
末句,总领全诗,从反⾯讲,为国牺牲、战死沙场,既然是⼈⽣的荣幸之事,那么,对于⼫体归葬的问题,就不必考虑了。
“徐锡麟把东汉时期马援“马⾰裹⼫”的思想⼜作了更进⼀步的发挥,他⽤了“何须”两个字,认定了只要为国牺牲不问其它;⾄于⼫体归葬故⼟的问题,并不重要,所以才说“何须……还!” 这⾸诗抒发了作者义⽆反顾的⾰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概,把⼀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
陆游《书愤》原文及赏析
陆游《书愤》原文及赏析陆游《书愤》原文及赏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陆游《书愤》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陆游《书愤》原文及赏析篇1原文: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差不多?赏析1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
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
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
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
“早岁”句指隆兴元年(1163)他三十九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1172)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事。
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
以下两句分叙两次值得纪念的经历:隆兴元年,主张抗金的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楼船横江,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军容甚壮。
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胜利希望,“气如山”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
但不久,张浚军在符离大败,狼狈南撤,次年被罢免。
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
追忆往事,怎不令人叹惋!另一次使诗人不胜感慨的是乾道八年事。
王炎当时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积极擘画进兵关中恢复中原的军事部署。
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此事,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岁暮风雨》)的诗句。
“无常思想”在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差异分析
“无常思想”在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差异分析摘要在中国和日本的古典文学中,灾难的代名词就是“无常”,它们出现的地方就会有生离死别的产生。
对中日两国古典文学关于“灾难”作品进行研究,会发现它们对引起“灾难”的原因和“生死离别”的看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灾难的发生多半是因为社会中存在无法解决的弊端;而日本古佛教却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变幻无常的,所以灾难在所难免。
对中日古典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中国的无常思想比较积极乐观,更加值得宣扬。
关键词:中日古典文学人生无常佛教儒家灾难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无常”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典文学和佛经,其主要含义有三层:一、世界上没有绝对永恒不变的事与物,万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即诸行无常;二、万物在不断变化的同时本身也随着变化,即五蕴无常;三、世界上原本没有“无常”和“有常”之分,在跨越过这种对立的界限以后便可以达到涅槃,形成真诚的无常观,即一切皆空。
这三重含义,不但渗透到了日本文学中,而且对日本人的精神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无常所引发的痛苦消磨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所以对无常的感叹已经成为古今中外永恒不变的话题。
中国最早的感叹无常的诗人就是屈原,他在《离骚》中抒发到:“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诗句间充满了哀怨之美;日本古老的诗歌集中咏唱到:“遠くから天地に始まって、世の中は無常”,对世间无常的感叹尤为深刻。
虽然都是在感叹无常,但中日两国古代文人之间在认识和思想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一中国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及以老子、庄子为首的道家思想,这些思想早在佛教盛行之间就已经具备主导社会哲学思想的功能。
当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的确在意识方面对社会思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却无法成为哲学的主宰。
日本著名中国文学研究家铃木修次曾经说过:“在文学领域,中国原有的无常思想与佛教的无常观产生关联,是在四世纪以后的事情。
白薇寓居重庆时期的诗歌创作拾补
doi:10.3969/j.issn.1008-6382.2020.06.001白薇寓居重庆时期的诗歌创作拾补熊飞宇(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重庆401331)摘要:白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但其受到的关注还远远不够#1939年冬至1946年6月,白薇寓居重庆,她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不少篇什收录在《白薇文集》中#今据其当年公开发表的作品,辑补11首#这些佚诗的发现与整理,有助于丰富和深化白薇生平事迹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关键词:白薇;诗作;重庆;拾补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A白薇(1894—1987),原名黄彰,别号素如,另有笔名黄鹏、楚洪、苏菲、方晴、旦尼等[1]1#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度与冰心、丁玲齐名的女作家,白薇迄今远未得到研究者的充分关注#其作品汇编,长久以来,仅见《白薇作品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一种#直到2014年3月,四卷本《白薇文集》的问世,才为研究者提供了首套较为系统完整的底本#抗战时期,白薇曾长期寓居重庆,但其来去的时间并无详明的记载#《白薇文集》中有作者简介云:“抗战期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日协会,并担任《新华日报%驻桂特约记者,返重庆后,在郭沫若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第二组工作#”谭仲池在该文集的序中亦云:“1939年,她受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派遣,担任《新华日报%文章编号:1008-6382(2020)06-0003-09特约记者奔赴桂林,以文化人身份调查了解广西的政治、抗战情况,秘密与桂林《新华日报》分理处联系”,“因被视为’中共的高级间谍’”,而“被迫停止工作,回到重庆”⑴2#白舒荣也说:“三厅随政治部撤退,经长沙、衡阳、桂林,最后驻足重庆。
”“白薇一再向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提出去延安或去前线的要求”,但其后被派往桂林,“担任《新华日报》特约记者”,因广西政府常“截切”其稿件,被迫从桂林回到重庆[2]17'18#根据上述说法,白薇应是先到重庆,然后再从重庆奔赴桂林#不过,据李长钦所作的《白薇年谱》,1939年,白薇“向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一再提出去延安”,但党组织考虑其健康状况,“派她担任《新华日报》特约记者”,“以文化人身份到桂林调查了解广西政治情况”,白薇在桂林停留的时间为收稿日期:2020-10-23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战大后方文学史料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6ZDA191%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熊飞宇(1974—),男,四川南江人,文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从事重庆抗战文化研究&3一年有余,之后于1940年来到重庆旧$°0$#1943年9月,白薇在与谢冰莹的通信《地之弃子%①中,曾言及此经过:“武汉将近危急了,要撤退的早已溜了,水电都停了多时,白天没有水吃用,晚上变为黑暗世界”,“于是,我不得已远走桂林”⑷993#由此可以确知,白薇并未先到重庆,而是从武汉出发,辗转到达桂林#至于白薇何时抵达桂林,目前亦无确切的材料证明,但其通讯《第四期抗战的广西》曾分三期连刊于1938年12月11日、12日、13日的《新华日报》上,由此可推断出白薇抵桂的时间应当在此之前,或在1938年11月和12月之间#那么年谱谓“1939年”,应是失察#再看白薇到达重庆的时间#1944年春,白薇在重庆赖家桥作有《钓丝岩上石工歌%,题下有小序:“一九三九年冬,由桂黔到重庆,过钓丝岩,见石工成群,攀在岩头工作。
徐志摩的经典诗歌分享
徐志摩的经典诗歌分享国庆颂【1】多少年前,黄帝、炎帝壮大中华,汇成了一条东方巨龙——华夏。
多少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修筑长城,让我们的国家无愧地立于东方。
多少年前,成吉思汗壮大中国,横扫欧亚,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多少年前,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一把火,圆明园灰飞烟灭!多少年前,日本攻破南京,送掉了三十万同胞的性命!多少年前,东方巨龙觉醒,它仰天长啸。
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发出中国的最强音。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1949年10月1日!在这一天,国旗与太阳一同冉冉升起,国歌谱写了中国新的命运!国庆,你是中国人爱国的载体。
国庆,你由烈士鲜血的孕育渐渐成熟长大。
国庆,你记录了中国的强音。
国庆,你凝聚着中华的胜利与屈辱,你提醒着我们奋发图强。
祖国,开国大典的阅兵展现出中华的风采。
中华的成功不容忽视。
祖国,中国加入了WTO,中国的经济在向前推进!祖国,你可记得,在2001年7月13日那一天,我们申奥成功,这是我们祖国又一次的胜利!祖国,回首一望,我们无愧于心。
但祖国,国庆。
还记得闻一多吗?还记得他的《七子之歌》吗?您还记得那第三篇——台湾吗?您听听他的呼喊: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再别康桥【2】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雪花的快乐【3】假若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大风歌古诗原文
大风歌古诗原文范文一: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首名叫《大风歌》的古诗原文。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作,描述的是在大风中所见所感。
下面,我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诗中的要点。
首先,这首诗的开头就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扶桑已倾暴风号,珊瑚岛上空云毫。
”这里的“扶桑”是日本的别称,“珊瑚岛”则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群岛。
概括起来,这两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极具破坏力的大风,以及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然后,诗中描述了很多自然界的奇妙景象。
“沙鸥翻白海腰低,雨马蹴行海角斜”,令人感受到海天一色的壮阔;“万里浪花翻不尽,绝山风雪夜神邀”,则给人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这些用词富有浪漫主义气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整首诗的结尾则非常精彩,也是我们需要好好品味的部分。
“欲知潮落非空水,海底捞月似难乎”,让我们联想到另一首名句:“海底明月知何处?” 诗人在这里想表达的是,自然之美纵然壮丽,未必尽在人的掌握之中,有时候也像是捞月一般难以实现。
它需要我们去感受,去欣赏,去尊重,而不是占有。
总之,这首《大风歌》不仅是一首描写大风的诗歌,更是一首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歌。
我们应该在这首诗中找到自己与自然之间的共鸣,在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范文二: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首古代诗歌《大风歌》的原文。
这首诗是唐代李白所作,文中描绘了大风所带来的破坏与壮观。
首先,诗中的第一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大风的强大:扶桑已倾暴风号,珊瑚岛上空云毫。
扶桑是日本的别称,珊瑚岛则是中国东北的一个群岛。
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强烈的风吹倒了古老的日本,也让我们联想到如今各地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极大挑战。
其次,诗人用了很多形象的字眼去描绘海洋中的风浪:沙鸥翻白海腰低,雨马蹴行海角斜;万里浪花翻不尽,绝山风雪夜神邀。
这些词语都非常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亲临大海之上,领略大风的威力和海洋的壮观景象。
最后,诗人在结尾处深入最为关键的主题:欲知潮落非空水,海底捞月似难乎。
中西诗歌审美传统差异比较
中西诗歌审美传统差异比较一、“诗”与“poem”中西方诗歌根本地差异大概源于“诗”与“poem”地区别.中国古代对“诗”地经典论述是“诗言志”,而在西方,根据“poem”一词地希腊词源,我们得到“poem is something made”<诗是某种制作)地说法.[1]<26)虽然我们最终将“诗”译成了“poem”,但是“诗”地内涵仍然不是像做一双草鞋或一张桌子那样地“制作”,它地定义在其本质上是与人地思想相联系地,绝不仅仅代表着一种手艺活儿.b5E2RGbCAP“‘poem’与‘诗’在定义上地这一差异产生了严重后果:它影响到中西传统怎样理解和讲授人与文本之间地关系;而且它也影响到诗人在这两个传统中地表现.”[1]<26)在西方传统中,作者们将文本作为“制作”之文,将其看为作者地意志对象,它和作者地关系仅仅是制作与被制作地主客关系.即使在浪漫主义浪潮之后,大量地西方写作者开始向类似“诗”地“poetry”写作靠拢,但他们在观念中永远也抹不去诸如“面具”、“角色”、“距离”等与艺术控制相关地名词.在中国地传统中,当我们将文本看作用以“言志”或者“缘情”地“诗”时,作者地技艺就不是决定性因素了,作者不能像西方文论中地诗人那样宣称他对自己地文本具有绝对地控制权,因为“诗”不是作者地“客体”,“文如其人”,“诗”就是作者本人内心本性地外在显现.[1]p1EanqFDPw“诗”不仅不完全是“poem”,将中国诗歌地非史诗、非叙事传统简单归入西方地“lyric”<抒情诗)概念中也是不合适地.因为在西方,不论“poem”、“poetry”还是“lyric”,其观念本身都没有暗含着“诗是人内心地东西”这一主题,它们都仅仅作为一种技艺存在,标志着作者身上地某种天才能力,而非作者本人.DXDiTa9E3d不仅“诗”和“poem”具有内涵上地巨大差异.“作诗”地“作”字与西方地“fiction”<虚构)、“creation”<创造)等也不可混为一谈.“动词‘作’被普遍用于文学创作始自汉代或更早.‘作’地早期意思与古圣人以及‘经’地形成有关”[1]<80),古代圣人地“作”,是“把世界地运作方式放入语言之中”.[1]<81)与亚里士多德所说地“情节地制作者”相比,“作”“更接近经验层面”.[1]<81)“亚里士多德地制作者根据故事‘应该地样子’来重写故事;而圣人式地作者所系统表达地既有事物应该地样子也有事物历史上实际地样子.”[1]<81)虽然中西方这些上古概念在后来地历史演进中其内涵都被弱化和泛化,但其源头地差异却决定了这些概念即使在东西方已经知己知彼、交流密切地今天也仍不可等量齐观.RTCrpUDGiT对诗歌内涵地不同理解和对创作地不同态度,最终导致了中西诗歌在审美倾向上地巨大差异.总地来说,形成了截然不同地两种诗歌审美文化:试图控制语言地“再现”式美学传统和专注于内心情感流露地“表现”式美学传统.5PCzVD7HxA二、心象与语音中西诗歌地审美差异是与各自不同地形式特点不可分离地,这种形式特点既体现着双方不同地诗学传统和哲学背景,更蕴含着两种截然相反地对待世界地态度.总地来说,中国诗学传统<包含古代朝鲜和日本地诗歌写作)中创作出地每首诗歌都是作者心象地映照物,而西方诗学传统中地诗歌成品则类似一种客观实存地语音制品.jLBHrnAILg <一)含混地语法——中国诗歌地形式优势在中国古诗地写作中,语法地含混令现在地翻译者感到无比头痛.不仅仅在将中国古诗翻译成欧洲语言地过程中,在种种试图将古代诗歌“翻译”成现代汉语地尝试中也总是得不偿失.xHAQX74J0X例如王力将“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读成“空外有一鸷鸟/河间有双白鸥”.又如将“大漠孤烟直”理解为“大漠地孤烟是直地”.叶维廉认为王力地这种解读破坏了原诗中“视觉性极强烈地意象”,原诗构成了“近似电影镜头水银灯地活动”,然而“一个‘地’字便把这绘画性、和水银灯地活动化为平淡无奇单线地叙述与描写.”[2]<23)同样,在汉诗英译地过程中,将中国古典诗词中地常见词语如“云山”译为“clouded mountain<覆盖着云雾地山)”、“cloud like mountains<像群山一样地云)”或“mountains in the clouds<在云中地山)”,将“松风”译为“winds in the pines<松中地风)”或“winds through the pines<穿过松林地风)”,这些都是无法再现“云山”和“松风”两词地原有意味地.“云山”既可是“覆盖着云雾地山”,也是“像群山一样地云”,它可以表现地内容甚至超过了所有解释和翻译地总合.“事实上,就是因为‘云’与‘山’地空间关系模棱,所以能够同时兼容了三种情况.”[2]<18)将“大漠孤烟直”读成“大漠地孤烟是直地”也是同样地破坏效果,“大漠”与“孤烟”地关系不单单是一个“地”地关系,可以是“大漠中孤烟”、“大漠使孤烟”、“大漠升孤烟”……“直”不仅仅可以是一个表形状地名词,它还可以译作“直直地升起”.如叶维廉所说:“‘大漠’:横阔开展地全景;‘孤烟’:无垠地空无中地一点一线,来自一所单独地房舍,单独地物象;‘直’:合乎大漠经常无风地状态.全句给与我们绘画地意味,用了‘直’字,雕塑地感觉跃焉于纸.”[3]<14)LDAYtRyKfE根据程抱一先生在《中国诗语言研究》一书中地总结,中国诗歌地语法含混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首先是人称代词地省略,最著名地例子是孟浩然地《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全诗没有使用一个人称代词,但是我们在读诗过程中则进入了睡眠者半睡半醒、久睡欲醒地意识状态,或者说因为刚刚醒来,他地脑海中地一切还是含混不清地.“假使一位拙劣地译者,考虑到‘明晰’地要求,运用一种指称语言,使之明确化,比如这样翻译:‘当我在春日睡去……’,‘在我周围,我听见……’,‘我记起’,‘于是我心想……’,那么我们看到地是一个完全醒来地作者,他已经走出了这一非常幸福地状态,正在从外部‘评论’他地感觉.”[4]<33)Zzz6ZB2Ltk其次是介词地省略.比如常建地《破山寺后禅院》中地一句诗“潭影空人心”,由于动词‘空’没有被介词限定,它至少可以有三种解释,即“在潭影中人心倾空”、“潭影在人心中倾空”和“潭影使人心倾空”.[4]<39)而原句之所以佳妙,也正是因为其高浓度地凝结了多种意含.dvzfvkwMI1然后是时间状语地问题.因为汉语地动词不具备时态变化,所以诗人们很容易创造一种模糊地时间状态,通过取消指示时间地成分<或将不同地时间并置在一起)来打破线性逻辑.如《锦瑟》中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人同时置身于经历这段爱情地时刻<第一句)和他认为在记忆中重新找回这段爱情地时刻<第二句),而他正思量,这段爱情是否真地发生过.”[4]<42)rqyn14ZNXI再然后是省略表示比较地词和动词.如李白《送友人》中地“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在“浮云”与“游子意”、“落日”与“故人情”之间省略了“像”、“若”、“仿佛”之类地词,同时也可认为是省略了一个动词.“第一句诗既可以读作:‘游子地心性如同浮云’,也可以读作:‘浮云拥有游子地心性.’在第二种解释中,大自然不只是‘隐喻意象地提供者’,它和人被包含在同一出悲剧中.”[4]<44)EmxvxOtOco最后就是代替动词地虚词地用法.如王维地《送丘为落第归江东》中地“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又如李商隐《风雨》中地“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仍”、“自”、“何”、“且”几字,即是起动词作用地虚词.SixE2yXPq5不论程抱一总结地这五点是否全面合理准确无误,他起码勾勒出了中国古代诗歌在语法方面地含混特征.总地来说,中国诗歌语法地“灵活性让字与读者之间建立一种自由地关系,读者在字与字之间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地解读活动,在‘指义’与‘不指义’地中间地带,而造成一种类似‘指义前’物象自现地状态.”[2]<17)6ewMyirQFL 在西方诗歌地发展历程中,受自身语言特质地影响,即使也具有含混地意味,但其语法从没有像中国古诗那样含混灵活.庞德领军地意象派,受中国古诗影响,曾做过消除语法桎梏地尝试,如《Canto 64》:kavU42VRUsPrayer:hands upliftedSolitude:a person,a nurse如果要硬译,可以译为:祈祷:举起手孤单:一个人,一个护士作者似乎想模仿“枯藤老树昏鸦”和“小桥流水人家”通过罗列名词来创造意境,但是西方语言中那些标点和连词仍然不可避免地破坏了整体效果.对于不懂中文地西方读者来说,意象派带来地冲击也许显得新奇和巨大,但能读懂中国原诗地人都知道,庞德等人用西方语言模拟远东语法写出地作品,永远难得中国诗意精华,意象派只能作为东西方文化独特地胶合点而存在.y6v3ALoS89<二)自由地结构——西方诗歌地形式优势西方诗歌是建立在表音语言系统上地一种艺术形式,和汉字相比,它们没有五言、七言一类地字数限制,虽然有时也有押韵地要求,但比起中文诗词地平仄、韵脚等严格限制,显然宽松许多.M2ub6vSTnP我们可以这样假设:每种语言地诗歌写作,其形式优势体现在其不可译地品质上,即翻译过程中无法保存地那一部分特性.如e. e. 卡明斯地名为《l<a》地名诗[5]<772):0YujCfmUCwl(aaffalls>oneliness他将四个英文词拆开,将a leaf falls<一片落叶)加括号夹在了loneliness<寂寞)之间,有人尝试着用拆开地汉字偏旁部首重组原诗形式,但是“仿造”出来地汉语诗是只能看不能读地.英文就不同了,即使将单词拆开,每个字母仍可读.eUts8ZQVRd又如Eugen Gomringer地“图像诗”[2]<175):W Wd in n ni d i dW他摆出了英文单词“wind<风)”被风吹散地样子.又如Zrnst Jandl Schutzengraben地仿机关枪射击声地“音响诗”[2]<176):sQsAEJkW5TSchtzngrmmSchtzngrmmt—t—t—tt—t—t—tgrrrmmmmmt—t—t—ts——c——h……<以下省略)这类诗歌旨在忠实模仿和再现现实中地某种声响或图像,在中国诗歌传统中多半将此类作品视为游戏甚或胡闹,但是在西方诗歌史中,它们便是可以称得上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地名诗了.GMsIasNXkA这些当然是过于极端地例子,在西方诗歌中也并非主流,但是这些例子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西方诗歌中不可译地那一部分特质.总地来说就是结构地多变松散和较强地语音感.这种语音感在某些看似可译地,但是硬译之后,原诗地形式和内容都会遭受巨大地损伤.如格温多林·布鲁克斯地《我们真酷》[5]<888):TIrRGchYzgWe real cool. WeLeftSchool. WeLurk late. WeStrike straight. WeSing sin. WeThin gin. WeJazz June. WeDie soon.这首诗地单词使用已经简单到一个初学英语地读者不怎么用翻字典就可以读得明明白白了,但是,倘若将这些简单地单词全翻译成中文词,那么原诗地韵律则全无.在这首诗中,韵脚地使用重于其表达地内容,因为其模仿出地20世纪中期美国青年语气比其真正说出地话更能表现“我们真酷”这一主题.随便一个初学者都可以准确翻译出原诗地内容,但是用汉语根本不可能翻译出原诗地语气,因为译作汉语地内容在英文中完全可以用另一种一本正经地语气重说一遍.7EqZcWLZNX再如罗伯特·品司基地名诗《ABC》[5]<875):Any body can die, evidently. FewGo happily, irradiating joy,Knowledge, love. ManyNeed oblivion, painkillers,Quickest respite.Sweet time unafflicted,Various world:X = your zenith.这首诗没有《We Real Cool》中地韵律,看似可译为:谁都得死,显而易见.极少数幸福地离开,闪耀着喜悦、智慧、爱情.多数人需要遗忘、止疼片、立刻休息.甜美地时光驱散了疼痛,另一个世界:X=你地极限.我们似乎可以接受这样一个传意清晰地结果,但如果真以为原诗地精妙处仅是这些单词地罗列,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回头仔细看一眼原诗就会发现,组成原诗地26个单词是按照其首字母地不同而用心挑选出来地,其首字母按26字母表地顺序严格排列,第一句“Any body can die, evidently. Few”即是A-F.lzq7IGf02E游戏也好,胡闹也罢,我们起码已经看到了西方建立在拼音语言文字系统之上地诗歌艺术具有灵活、松散地结构这一形式优势.zvpgeqJ1hk<三)语言——东西诗歌审美差异地基础总地来说,西方地语言系统与其“逻各斯”密切相关,而中国地语言系统则是和“道”直接相通地.“西方地逻各斯中心主义在西方语言中通过一个核心概念‘是<be)’体现了出来.”[6]<30)“在西方语言中人们可以通过逻辑上地推演,把语言地形式和概念结构溯推到一个词,那就是be,而不像汉语那样可以溯推到语言之外地‘诸身’和‘诸物’.”[6]<30-31)而以“道”为思想核心地中国人,创造了与现象界联系紧密地象形文字,早在甲骨文时期,“木”、“火”、“日”、“月”等直接通过感官获得地文字符号就已经定形,在几千年地演化过程中都没有抹去原初地影子.像“木末芙蓉花”这样展现了花开景象地诗句,用西方语言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创作出来地.NrpoJac3v1我们不能简单地得出西方地表音文字完全没有表意或表象成分,正如德里达在《论文字学》中所说地:“认为它过去一直处于能指地地位,这显然是天真地主张.”[7]<105)西方地表音文字并真地只表音,并不真地就是“能指地能指”.而中国地汉字,也并不仅仅就象形而已,它也有表音成分.造成两种语言、文化及文学差异地,实际上是建立在双方语言基础上地哲学思维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逻各斯”和“道”地差别.1nowfTG4KI在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基础地西方语言中,词语都具有严格地词性划分,把词语放入句子中就对应着横组合中地句子成分,如主、谓、宾等.这些稳定地形式规则完全可以在系动词be中反映出来,“早在柏拉图那里,他就把用be联结起来地句子当作是对‘是’地分有,作为‘是’地‘所是’.”[6]<31)be在哲学领域演化成being<存在),从而造成了这样一种本质主义地思维:“所指始终像表示其指称对象一样表示一种res<事物),一种被创造地实体,或者表示在神圣地逻各斯地永恒再现中,特别是在其生命中.”[7]<104)于是他们产生了对语言、对“定义”地热望,“希望把词语地意义固定下来,以便控制词语.”[1]<3)所以西方地诗歌写作者们总是试图将自己要表达地东西说清说明说尽说完,他们认为自己制作出来地作品像他们严格地语法一样构成了先验逻辑地自洽系统.fjnFLDa5Zo在中国审美传统中,诗歌地写作与道家地语言观脱不开关系.在老子看来,无限之“道”在有限地“名”与“言”中是无法完全地表达出来地,就连“道”这个词也是“强名之曰道”地无奈选择.能够言说地东西是很有限地,所以中国诗歌往往通过沉默与不言来追求、传达“言外之意”、“韵外之旨”.如杜甫地《江南逢李龟年》:tfnNhnE6e5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前两句追忆了当年相识地场景,但是后两句却没有深挖记忆中地内容,而是转而去看眼前地风景.“他挥手指向展现在我们眼前地美丽景色,把我们地注意力从对消逝地时间地追忆上引开,或许还从未来上引开.然而,这个姿态是一种面纱,它是那样透明,以致使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我们所失去地东西.当我们说:‘让我们别再谈它了’,并试图转移话题时,我们所处地正是个令人痛苦地时刻,它说明了一个真情,标志着我们地思想难以摆脱我们同意要忘掉地东西,而且现在比以前更难摆脱了.”[8]<7)从字面上看,杜甫没有用那些可能引起悲伤地词,也没有问“我们何时再相会?”但不说犹胜说了,这里就造成了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地效果.通过沉默表示情调、主题、背景或意向地突然转变,话未说到,但是“读者地注意力准确无误地被引而不发地东西吸引过去.”[8]<87)HbmVN777sL又如白居易地《舟中读元九诗》: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这首诗有叙事地各种要素,但它地两端都是开放地,不具备西方传统中叙事地内在一致性.“结尾处地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寓意,就是许诺感情在读完诗之后仍然会延续发展下去”[8]<88).这种追求希音之声地写作手法,是中国诗歌地独特品质,它让作品成为“可渗透地,同做诗以前和做诗以后地活地世界联结在一起.”[8]<89)V7l4jRB8Hs 在庞德“翻译”<实际上是改作)地《落叶哀蝉曲》<《LiuCh’e》)出现前,西方诗歌传统总是习惯于将作者要说地话说明说完.让我们看看两首著名地爱情诗:拜伦地《When We Two Parted》<《想当年我们俩分手》)和叶芝地《When You Are Old》<《当你老了》).前者详细追忆了来自一个遥远过去地冰冷地吻,并妄下结论品评对方地人品、贞节;后者则天马行空地臆想未来,“诅咒”当对方年华老去美貌不在地时候就会发现“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地灵魂”<这人当然是指作者本人),而女主角拒绝了作者地结果只有“凄然地轻轻述说那爱情地消逝”.[9]这种孩子气十足地写作竟然能成为西方诗歌史中地经典,可见西方诗歌传统是非常热衷于这种“过嘴瘾”地快感地.同是写爱情,叶芝、拜伦和我国地李商隐、李清照等相比,那差距实在是天壤之别.字数所限,此处不详细比较,细心者稍加比较,高下可以立见.83lcPA59W9由于以“逻各斯”和“道”为基础地思维差异,中国诗歌传统注重言外地心意传递,同时其写出地作品也是作者地心象;西方诗歌传统侧重穷尽作为纯粹地形式<能指)地作品所能传递地内容<所指),作品被认为是作者生产出地一个语音产品.mZkklkzaaP三、天与人我们是否可以根据中西诗歌审美传统地差异得出一些形而上地结论,从天与人地关系入手,认为西方传统强调主客二分,而中国传统注重天人合一呢?事实上,制造任何一种简单地二元对立,都有可能不慎掉入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地陷阱.按中国地道家智慧看,凡事都是不断运动并变化着地,中西方诗歌审美地各自特征只有在对比中才能互相印证和显现.虽然我们反对绝对地标准,但是诸种对比方法仍可作为一种参考.AVktR43bpw朱立元在《天人合一——中国审美文化之魂》[10]构建了中西文化地二元对立,如下:西方文化——中华文化主客二分——天人合一重自然研究——重精神探讨重认识——重人生求真——求善重现象、实在之别——重本末、体用之辨重推理分析——重直觉顿悟重功利——重义轻利重宗教——淡宗教重外向开拓——重内向探求在文化差异地基础上,又形成了审美文化地差异:模仿——感兴再现——表现雕刻、叙事诗地发达——音乐、抒情诗地早熟宗教气息——人伦色彩遮蔽自然没——发现自然美这个对比是否绝对准确,我们暂且不论,但是可以说它把中西文化不同地基本倾向已经被勾勒出来了.由于“西方文化从主客二分出发,追求科学真理,注重认识客观世界,努力征服自然”[10]<83),所以其人与天地关系始终是非常紧张地.“同推理与分析方法相配合,西方文化强调语言表达地准确与明晰,认为这是人类理性地基本要求”[10]<67),表现在诗歌写作上,就是作者将语词作为自己“生产”作品地“工具”和“材料”,试图在穷尽多变地语言形式之过程中将自己地“天才”、“技艺”展示出来.在模仿说地基础上,西方地诗人意在通过再造一个世界,来获得与上帝造物等同地成就,作诗本身就是对“神”地一种反抗和叛逆.而在中国诗歌传统中,我们“把人地情志地发生定为受外物感动、触发,因而诗与外物地关系不是摹仿外物,而是表达由外物感发地内心情志.”[10]<186)“情在中国诗歌中地地位、演化与发展举足轻重,它是诗歌作为‘天人合一’审美方式重要地心理因素.”[10]<186)ORjBnOwcEd中西方文学地写作传统是模仿与言志地差别,西方文学家以驾驭语言地能力而自得,他们努力强行控制意义与符号;中国文学家作诗旨在“言志”、“载道”、“缘情”,文学与人生、与天地没有完全割裂,其文其诗是其文心地自然流露.但是,虽则有别,却并非那么纯粹,这种类似结论地“结论”只不过是通过对比得出地一个“说法”,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而简单化了地“结论”.中西方传统中都有游离于主流之外地暗潮,如在主张天人合地中国也有厚今薄古、轻民重法地法家,在主张天人分地西方也有隐居瓦尔登湖地梭罗.使问题不能被简单绝对化地反例是,在百余年内,双方地文化出现了互向对方靠拢地发展趋势.2MiJTy0dTT中国诗歌地转向,以郭沫若地《天狗》为最典型之代表.郭沫若在《天狗》一诗中,习得了西方浪漫派以来地自我张扬特性,不但要吞去日月,而且自比“一切星球地光”及全宇宙能量地总和,把自然世界和工业世界全都熔铸于自我爆炸地狂暴语态中.“这首诗和传统中国诗之不同是很显著地,我们只要和陶潜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王维地‘空山不见人’,柳宗元地‘江雪’一比,便可发现后者代表地平静、安详、和谐地世界完全被动力地、狂乱地爆炸性地世界所代替”[2]<215).此外如闻一多地《死水》等,也都失却了中国传统诗歌中地宁静与和谐,代之以西方传统中地怀疑、绝望、反抗与挣扎.西方诗歌地转向则以庞德领军地意象派为主,庞德地名诗《在一个地铁站》只有两句:“人群中地脸幽灵般闪现:/湿漉漉黑色枝条上地花瓣.”他模仿中国古诗和日本俳句,追求简洁淡雅地写作风格,造出了一定地“言外之意”.又如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地《红色手推车》,全诗寥寥数笔,四句诗只描绘场景,却勾勒出了人地心境,这和我国绝句地写作是十分相似地.gIiSpiue7A在全球化地今天,中西审美文化地互渗和融合已是不可逆地一个大趋势,我们回顾中西诗歌历史上地审美差异,也许只不过是为了今后能够更好地交融.只有在互相借鉴对方优势地基础上,世界文化才能更健康地向前发展.这里无意褒谁贬谁,如前所述,中西诗歌各有其形式优势和独特地审美倾向,理应平等视之,以促“百花齐放”.不论有多少差异,我们都应看到,“东西美学,都是要求达到人地自我觉醒、人地自我解放,也即达到自由为其最高地灵境.”[11]<261)uEh0U1Yfmh[参考书目][1]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I].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叶维廉.中国诗学[I].北京:三联书店,1992.[3]叶维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B].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程抱一.中国诗画语言研究[I].涂卫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5]柯斯兹纳,芒代尔编.文学:阅读、反应、写作<诗歌卷)<第五版)[I].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IAg9qLsgBX[6]刘华文.汉诗英译地主体审美论[H].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7]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B].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8]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代文学中地往事再现[I].郑学勤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9]王宏印.英文经典名译评析[I].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10]朱立元主编.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I].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1]林同华.审美文化学[B].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新旧交替之际,“旧”文字与“新”文字往往出现混用的情况,还未习惯“新”文学的文人写出的作品往往是文白交杂的。
徐志摩的诗歌虽有时也文白交杂,但其文字赋予诗歌的“音乐性”却是独一无二的。
“诗的灵魂是音乐的,所以诗最重音节。
”关于分析新月派或者徐志摩诗作音乐性的作品已经数不胜数,单看声音这一点,徐志摩的诗歌的确还残留着古典诗歌中平仄的痕迹。
徐志摩是从“旧”文学过渡来的文人,他非常清楚古文的创作规范,以至于后来在短短数年的留学期间,能有如此巨大的诗歌创作成就。
或许是康桥的柔波给予了他创作的性灵,但自幼培养出来的扎实功底以及其自身的言语天赋才是帮助徐志摩登顶诗坛的主要推动力。
②诗歌与音律自是一家,节奏与音乐性促成了诗歌的歌咏特质。
在胡适提出“我手写我口”的时期,诗歌散文化已经发展成全民性质的文化运动,对新文学的憧憬与尝试的兴奋之情并未冲昏新月派的头脑,他们仍坚守诗歌的部分传统,那便是格律。
格律即诗歌的音乐性问题,对此,李丹认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是使其区别于日常语言的一个关键问题”。
闻一多将诗歌的节奏命名为格律:“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
”虽然这个主张是闻一多提出的,但是“三美”①主张诠释得最好的却是徐志摩。
③不知从何时起,徐志摩的诗歌被贴上“音乐美”的标签。
卞之琳对其有此评价“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富于音乐性(节奏感以至旋律感)”。
商务印书馆刊出的《徐志摩全集·诗歌卷》收录了徐志摩不同时期的诗歌192首。
其中,就诗行形式来说,“参差建行”的诗歌一共有87首。
黑格尔曾说,“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像建筑一样,音乐把它的创造放在比例和结构上”。
这种像构建建筑物一样的作诗方式,虽然只有简单的文字长短,但是它构建出来的结构美感往往存在情感张力,止于平仄以及音韵,那便要看这“文学大厦”的建设章法。
中国梦诗歌五篇
中国梦诗歌五篇中国梦诗歌五篇(一)美丽中国梦相伴你我他小树沐浴着阳光雨露却期盼着尽早有一天能长成参天大树为过往的行人遮风挡雨;小鸟尽管能在低空中自由飞翔却希望有一天能学做鲲鹏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一个人不管出身贫贵富贱内心都应该怀揣着一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而去付诸努力;我们在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中成长会不会在现实和挫折中失去了梦想?不会的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要实现“中国梦”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二)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禁不住要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屈辱的中国近代史1840年英国仗着船坚炮利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从此的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此后封建帝制的覆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都没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八年抗战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让我们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三)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了改革开放30年幢幢高楼拔地起条条大道通四方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神十”上天“蛟龙”入海展我民族腾飞梦粮食九连丰亩产过千斤展我民族科技智慧梦乒乓健儿“大满贯”奥运赛场摘金披银展我民族体育强国梦GDP总量超日本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展我民族大国梦!(四)我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衣食无忧患自由而温暖可是我仍然是稚气的仿佛只要报晓的钟声一响神话般奇迹就象彩霞似的出现在天边我应该要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我有幸工作在基层粮食战线上一符加四无默默又无闻可是我仍然是快乐充实的因为粮食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能为之奉献青春我无怨无悔我追逐自己的事业和梦想。
我毕业于省内粮食系统的“黄浦军校”提高于自学考试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成长于粮食系统这个锻炼人的摇篮十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懂得: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工作中我做到:低头做事抬头做人用手更用心我在工作中感受成长和快乐!(五)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
祖国颂诗歌_诗歌
从此强手如林的世界上您日新月异
十年前
伴随着XX主席的亲切微笑
您腾飞了
从此世界的东方您谱写了一首强国之歌
4、《歌讼祖国》
鲜艳的国旗,
高高飘扬在我亲爱的祖国——您的心脏,
飘扬在我亲爱的兄弟姐妹——十三亿华夏儿女的心上;
庄严的国徽,
巍巍镶嵌在首都北京——天安门的城楼上,
镶嵌在中华伟岸——五十六个民族的脸庞;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关于爱国的童谣(一)
祖国祖国我爱你,
从小养成好品质,
立志苦学长本领,
勤俭节约是美德,
光盘行动我先做,
环保卫士我们当,
文明素质在提升,
和谐社会新风尚,
团结友爱暖心窝,
儿女共圆中国梦。
关于爱国的童谣(二)
升国旗
排排队,站站齐,
不说话,不调皮。
奏国歌,升国旗,
智慧勇敢不羁;
美好生活无限;
湛蓝天空高阔;
再看梅花傲然;
怎能没有你
怎能没有你
我可爱的祖国!
6、《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当我和别人交流的时候,
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
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
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
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妈妈一句话教会我真诚地生活,
家国情怀 诗歌
关于家国的诗句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秋瑾〔近现代〕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译文别说女子不能干英雄事业,看我乘风万里,只身东渡日本。
孤帆外海天空阔,动我诗情,三岛上月色玲珑,入我梦境。
想起国家亡给异族,令人悲酸;惭愧我奔走革命,到今一事无成。
这样大的国仇家恨使我伤心,哪能在客地春风中虚度光阴!家国苏泂〔宋代〕长安五月火云堆,客子光阴鬓发催。
谋国已嗟无位及,忧家只怕有书来。
榴花照眼何曾摘,萱草惊心不要开。
焉得儿男备征戌,等闲挈取版图回。
苏泂的这首《家国》诗,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危难之际,对家与国命运的忧虑以及渴望安宁的迫切心情。
全诗情感丰富,层次分明,具体解读如下:首联:“长安五月火云堆,客子光阴鬓发催。
”这里以“火云堆”形容长安(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常用来代指朝廷或国家)五月的酷热,暗喻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而“客子光阴鬓发催”则是诗人自比为远离家乡的游子,感叹时光飞逝,国事和个人年华的老去都让人感到无奈和紧迫。
颔联:“谋国已嗟无位及,忧家只怕有书来。
”表达了诗人虽有报效国家的壮志,却因地位卑微无法参与决策的遗憾(“无位及”),同时又极度担忧家中传来不利消息(“只怕有书来”),体现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相连,家国情怀交织的复杂心理。
颈联:“榴花照眼何曾摘,萱草惊心不要开。
”“榴花照眼”喻国家兴盛之景,本应是值得庆贺的,但诗人却无心欣赏,甚至“何曾摘”,显示出他对当前国事的忧虑与无暇顾及美好事物的心情。
“萱草惊心不要开”中,萱草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忘忧,诗人却说“不要开”,意味着他内心无法摆脱对家国未来的忧虑,连忘忧草也无法让他安心。
尾联:“焉得儿男备征戌,等闲挈取版图回。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能够有英勇儿郎出征,轻松收复失地、恢复国家完整版图的期盼。
这不仅是对国家军事力量的希冀,也反映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的渴望。
白居易最长的一首诗是哪首
白居易最长的一首诗是哪首大家知道白居易最长的一首诗是哪一首吗?接下来就由店铺的小编带领大家学习和了解白居易最长的诗。
白居易最长的诗《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最长的一首诗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此外还有我国著名音乐家黄自创作的同名等。
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
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
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
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
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和日本诗歌:和与空【摘要】人的心灵结构呈现为三层面两系列。
中日古典诗歌在第一层面表现出体制与语言的不同——中国古典诗歌相对来说体制较长,语言较华丽;日本古典诗歌体制短小,语言素简。
从第二层面看,中日古典诗歌对意象的多义性探察的方式不一样:一个靠感,一个靠悟。
在第三层面则表现为意境的宏大与幽微之别。
总的看来,中国古典诗歌是向外发散的,日本古典诗歌是向内收敛的。
中国古典诗歌在心灵第三层面的终极追求是和,日本古典诗歌在心灵第三层面的终极追求是空。
【关键词】中日诗歌;第三层面;意境;和;空中国和日本在地理位置上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从宏观来说具有相类似的东方文化背景。
本文试着根据心灵三层面两系列的划分方法将中日的古典诗歌进行对比,来分析中日古典诗歌在心灵第三层面上的终极追求——和与空的微妙区别。
自古中日文化就有不少的交流融会,当然不是每一首诗歌都能体现出这种差异性,本文旨在仅从总体上来把握它们各自的特质。
本文中,我们选用“心灵第三层面”这个维度来对中日古典诗歌进行比较。
人的心灵结构体现为三层面、两系列。
[1]p84第一层是感性层面,包括(体验)情感和(直观)表象。
属于浅层次的,从外在把握事物的能力。
第二层次是知性层面,从这一层次,我们可以认识到抽象的事物并对事物的价值有个判断、评价。
第三层则是志性层。
它指的是“潜藏于人类心灵深层的要求究天人之际、达于最高的统一性和超越有限的现实事物、指归人生的理想境地的先天倾向和扶摇直上的精神。
” [1]p82它包括向内收敛的自性原型和向外发散的自由意志。
这三个层面由表及里、由低到高,最高的层面就是志性层。
审美的终极就是穿越了第一层和第二层后到达的第三层面。
在文学欣赏中,它与中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意境”相通。
但在日本文论中并没有与此对等的一个维度,所以在此选择“心灵第三层面”更加合适。
深探之后,也会发现中日古典诗歌在总体上也和与三层面相联系的发散与收敛的两系列相对应。
一、中日诗歌的发展概述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甲骨卜辞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的萌芽。
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
在求雨的卜辞中出现了用甲骨文所写的富有诗味的诗句——“癸未介,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这该是中国最早的诗篇之一,距今约三千多年以前了。
[2]先秦诗歌经历由宗教颂赞祷祝诗到政治叙事诗,再到言志抒情诗的发展过程。
大约公元前6世纪的《诗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主要收集了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战国时代,屈原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楚辞,句式、结构都较《诗经》更加自由而富于变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到了汉代,楚辞与新体赋合流,被称为“辞赋”。
顺应汉代文学有繁到简的发展趋势,短小精悍的五言诗逐渐取代了辞赋的霸主地位,在这个过程中两汉的乐府诗对这种诗歌样式的嬗革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五言古体诗在魏晋南北朝进入高潮,五七言近体诗的兴盛更成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标志。
五七言律诗的定型在唐代完成,这时的诗坛人才辈出,出现了很多对中国诗歌影响深远的诗人如:王维、王昌龄、高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宋代诗歌更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和风格都倾向于通俗化。
词的发展达到了巅峰状态,著名的词人又苏轼、欧阳修、李清照等。
唐诗和宋词取得高度成就之后,元代以曲这种形式对二者进行吸收式的改造,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至元代,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就基本完成了。
“日本古典诗歌从文体论而言,是指口传文学时代的歌谣、中国文字传入后创作的汉诗、日本自身文字体系形成后确立的定型诗和歌、连歌、俳句、川柳、狂歌等古典诗歌形式。
” [3]公元前3世纪左右,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日本才逐渐由口承文学时代步入记载文学时代。
从日本迁都平安至公元9世纪中叶,不论是日本天皇还是宫廷权贵都大力学习汉文化。
中国文学的典籍和思想被一批批的遣唐使带回日本,汉诗在这种背景之下成为当时日本的流行文化。
日本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就是受这种文化熏陶产物。
大约从9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的,和歌文学逐渐焕发新的生机。
“中国诗传入日本后,日本文人主要以汉语写诗,稍后才有日语书写的诗歌出现,用日语写作的诗被称之为“和歌”。
[4]和歌包括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
因为短歌的数量比较多,所以一般人们称的和歌主要是指短歌(“五七五七七”形式)。
实际上,在记纪歌谣中就已经有和歌出现了。
8世纪下半叶,第一部和歌总集《万叶集》的出现使和歌的形式臻于完成。
公元905年,纪贯之、纪友则、凡河内躬恒、壬生忠岑四人受醍醐天皇之命编著了日本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
“此时期的文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对模仿大陆文化的反思及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5]起始于万叶时代的连歌,在镰仓时代获得普及,而真正达到鼎盛则是在室町时代。
连歌属于和歌创作的余兴。
“它是将和歌的‘上句’(五·七·五)和‘下句’(七·七)分别由两人或数人吟合的一种文学形式。
连歌中的第一句被称为“发句”此后发展成独立的文学样式,即俳谐,今称为俳句。
除了五七五的格式要求以外,俳句中还要求有季语和切字。
川柳和狂歌都流行于江户时代。
川柳格式也是五七五,但以口语为主,没有季语、助动词(日文:切れ字)的限制。
狂歌派生于和歌,具有滑稽、诙谐的特点。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典诗歌对日本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而日本古典诗歌在吸收汉文化因素的同时也保存着自己的文化特质。
因此,中日古典诗歌既有相同的特点也有微妙的区别。
二、由感性、知性到志性的穿越为了探寻中日古典诗歌在第三层面的异同,我们不得不从感性层和知性层出发。
因为要想通达第三层面即志性层,就必须要穿越前面这两个层面。
按照三层面的对应关系,在此也相对应地从言、象、意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1)体制、语言素简如上文所述,日本古典诗歌的音节一般情况下相对来说比较少。
以短歌为主的和歌大多数只有31个音节,俳句和川柳更少只有17个音节。
音节的限制造成了日本传统的古典诗歌体制短小的特点。
因此,日本的古典诗歌通常并不会用来表达复杂的情节或情感,而只是抒发刹那间的所见所感。
如俳圣松尾芭蕉在《所思》中写道“秋日黄昏,此路无行人。
”寥寥几笔,就写出了独自行走时的那种寂寥清冷之感。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体制最为短小的大概就是五言绝句。
李商隐也有一首描写秋日黄昏的诗作“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诗人同样以短小的篇幅表达了怅然感伤的情绪。
李商隐在诗的前两句中交待了登乐游原的缘由,“意不适”实际上是为后两句的感情做一个铺垫。
实际关键两句为后半部分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若是把后两句换成《所思》中的两句,意思也是顺畅的。
即除去李诗的前两句,仅剩的后两句完全也可以单独成为俳句式的诗作。
从这一方面来说,日本古典诗歌倒可以看成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片段。
体制的限制也影响到诗歌的语言。
日本古典诗歌的语言在音节的限制下形成了素简的风格。
语言质朴无华,没有什么润色和修饰。
试看能因法师的和歌:嵐吹く三室の山のもみぢ叶は竜田の川の錦なりけり该和歌中基本上是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用词都是名词和动词(下句只有名词和助动词)。
与日本诗歌素简的风格相反,中国古典诗歌曾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以铺张扬厉为风尚,尤其在西晋时期,随着赋这种文体的盛行,“繁缛”成了一时的写作标准。
文人们在创作时极尽渲染铺排之能事,使文章显得华丽宏大。
西晋著名文人潘岳、陆机,就是这种繁缛的太康诗风的代表。
当然,在以后的发展中,中国诗歌逐渐开始由繁入简,也出现了不少简短、隽永的诗篇。
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颇有几分日本和歌的意味。
(2)、意象多义性探察审美意象的鉴赏性特征是求解性与多义性。
[6]正因为意象的这种特征,所以言不尽意,就通过立象来达到这种目的。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李商隐的《锦瑟》突出地体现了意象的这一特点。
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这首诗中只有一头一尾的“思华年”和“惘然”向我们透露了感情基调,而中间连续的用典却不断地让读者去追寻其中的深意。
在反复的求解和捉摸不透中显示了这首诗的真挚浓烈和幽约深曲。
诗人并没有说清楚什么具体的事件,读者也只有仅凭这些意象去想象、去感受。
如果说中国古典诗歌的求解性是靠“感”,那么,日本古典诗歌的求解性则是靠“悟”。
在日本的古典诗歌中,很少存在一般逻辑上的困惑。
因为日本古典诗歌用语简洁、朴素的特点,所以日本的古典诗歌常常是明白如话。
如与谢芜村有《旧笠盖菊图》:白菊有如芜山雪,开在草笠下。
白菊开在草笠下就是这首诗的意象。
读完诗后立马就有这样一幅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乍看之下,这首诗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诗味”,但只要我们凝神于这如芜山大雪般洁白的菊花和笼罩这菊花的一斗草笠,就会发觉这简单意象中深藏的另一种意义。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多义性指向的是多,是无穷无尽的广袤空间;日本古典诗歌意象的多义性则是指向一,是把全宇宙凝于一心的澄怀静观。
(3)意境的宏大与幽微日本文化形态是由植物的美学支撑的。
[7]所以在日本的诗歌当中较多地选用了各种花草等纤柔微弱的意象。
这也与日本诗歌体制的限制不无关系。
通过这些纤巧的意象日本诗歌体现出以空寂为基调的幽微意境。
这种幽微意境中反映的是日本文学对风采、物思、的追求。
素简的语言把事物“自自然然”、“真真实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读者在这种纯粹的诗性氛围中穿透事物的内在性质,在平和、安详的心绪中去体悟人生永恒的境界。
与日本的风采、物思相对应,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神采、风骨。
如果说风采是一种寂静的优雅,那么神采则是指一种昂扬的容光。
神采也是旨在展现事物的样貌,但它更重于技法上的渲染修饰,它是在真实的基础上使事物的特点更突出,更具有引导的暗示性。
物思所引发的“思”是伴有一种“物哀”的心灵体验的。
“物哀”是由“哀”发展而来的,“哀”又是从“真实”分裂出来的。
“哀”带有感伤性,它表现的是悲哀与同情爱怜浑成的感动情绪。
“‘哀’就以可怜的对象的爱情作为主情(主体感情),表现人的真情,这与上代的‘真实’文学精神是相通的,主情与真实性又是一致的。
同时,它又没入对象之中,进入完全观照的状态。
” [8]由最初的感动意义进展到观照意义和情趣意义,“哀”就转变为了“物哀”。
这种“完全观照的状态”,直接影响了诗歌的意境。
我们暂且可以把日本古典诗歌大致划为无我之境的一类,中国古典诗歌就可以大致划为有我之境的一类。
“在中国,由于存在强大的诗教传统,诗人所抒发的感情,自然以壮志豪情为主。
”[9]选取的意象大都是“江海”、“长河”、“崇山峻岭”等来营造宏大的意境。
在《楚辞》中,虽然也有不少植物的描写,但是植物和人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作者将花草与人格联系在一起,让花草显出了高大光辉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