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化学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作者:车琳。文章来源:化学教学,2003年,第4期

车琳

顺义区杨镇一中,北京101309;

(作者现工作单位: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

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及化学学科的特色,研究性学习应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活跃、最具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的解决。就此本文试图把研究性学习如何贯穿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当中谈些粗浅的看法。

1 问题情境的创设

教师要充分抓住实验,以实验(或引据实验事实)为先导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处于活跃的积极思维之中,提出问题,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搭桥铺路。如氮气一节的教学可设计下列问题而引入:

(1)(让学生实验)燃着的木条伸入N

瓶中不能燃烧,为什么?

2

(2)(投影)在新疆与青海两省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每当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的晴天倾刻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皆遭雷击而倒毙。奇怪的是这里的牧草茂盛,四季长青,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魔鬼谷”牧草茂盛的原因?

(3)你知道制取化肥的原料吗?(启发:矿物、空气、水)试举例,写出化学方程式(要求与本节教材有关)?

(4)你知道在世界上发生的一些光化学烟雾事件吗?是怎么回事?

以上问题的设计不仅知识覆盖面大、涉及到本节教材的全部内容,尤其是联系生产、现实生活紧密,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下子引入探求问题的情境中,使学生进入了研究者的角色,而且很富有启发性和诱惑力!再如元素概念的教学,可设计下述实验(或引据事实):

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质子数相同,质量数可以不相同的集合体)总称为元素。这样的设置把抽象的概念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符合科学发展的脉络,也符合人类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的结构体系,使学生朝科学发展和探索的过程去自主体验和探究,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探索者的教学格局。

2 设计活动程序

研究性学习把自主探究交给了学生,但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受老师督导和支配,在这里老师就是一个导师。为此教师事先应精心备课,设计好课堂的活动程序,按照科学发展的脉络,踏着科学家曾经研究的历史足迹,不断提出问题,揭示矛盾,寻求解决的途径。为此教师要深刻钻研认知规律、研究知识结构并有效的融合,才能追朔历史的片段,把学生不断引向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路途。例

如:高炉炼铁中Fe

2O

3

+3CO→ 2Fe+3CO

2

是一个可逆反应,19世纪后期,人们发现

炼铁高炉所排出的高炉气中含大量的CO,有的工程师认为,这是由于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不够长造成的,于是在英国耗费了大量资金建造了一个高大的炼铁高炉,以增加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可是后来发现,用这个高炉炼铁,所排出的高炉气中CO的含量并没有减少。法国有位化学家勒夏特列

(Lechatelier1850—1936),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否定了这个做法。按照认知规律,教师可设想模拟这位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认识的思维主线,出示下述线索。

(投影):(思路:教材知识结构转向认知结构)(让学生按线索边阅读,边实验,边总结。按小组讨论,公布讨论结果。)

上述的活动由揭示矛盾、分析矛盾到解决矛盾把学生步步引向了深入,展现出思维的链锁盘旋上升态势,不仅符合人类认识事物和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使课堂推进井然有序,使学生在有准备、明确航向的路途上,披荆斩棘到达目标彼岸。

明确方向,提出课题,撰写作业性论文

通过课堂上学生自主的探索和体验,揭开了悬在心中的谜!把一切的为什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化解!但学生的思维还不会停留在课堂上,而是走向社会,走向家庭,为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如给学生明确提出研究性小论文,布置探索性家庭小实验,例如我们在氮气这一节教学之后,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小论文:“氮气在生活中”、“小议氮气的用途”、“光化学烟雾对人类的危害”。叫学生选题,一周之后叫学生开展“演说会”和“答辩会”。不少同学课后翻阅了好多资料,请教了很多老师及家长,学习的劲头、效率足见!当然撰写作业性论文应不拘一格,例如学习了有机化合物之后,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有的学生总结出了“烃及其衍生物的关系”一览图,有些竟用不同的色彩,图文并茂画出了一开纸的精美图画,知识结构条理显得多么严谨!我们择其好的作品,张贴在实验室中展览复习,有的老师赞赏,多好的一幅创作!实践证明,通过课堂的探索和研究,尤其渗透到课后,走向了开放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养成了自主探究问

题的习惯,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激发了学习兴趣,为课后探究开好了头。

作者简介:车琳,本科学历,82年工作,发表论文30余篇,2005年获“全国杰出教育研究者”称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未来研究会,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颁奖)。曾获“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11年获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环境保护厅“渗透环境教育教学实践”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年会论文一等奖。2014年被天水市人民政府、天水市市委授予“优秀教师”称号,并获“园丁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